CN2704097Y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04097Y
CN2704097Y CNU032384319U CN03238431U CN2704097Y CN 2704097 Y CN2704097 Y CN 2704097Y CN U032384319 U CNU032384319 U CN U032384319U CN 03238431 U CN03238431 U CN 03238431U CN 2704097 Y CN2704097 Y CN 270409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perating mechanism
strut
electronic equipment
pane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032384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本龙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799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530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0409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0409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它提供操作面板表面精确地完成并涂覆明亮的色彩从而使其外观迷人。主机箱覆盖多个操作机构以供运行。第一板安装在主机箱内且形成有电子电路,用于处理通过运行操作机构而产生的信号。第二板安装在主机箱内且形成有电子电路,用于处理至少由第一板产生的信号。第二板布置在第一板下。至少一个撑杆连接于主机箱的相对边之间。第一板布置在撑杆上,而第二板布置在撑杆下。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主机箱、第一板及第二板的电子设备,其中主机箱覆盖着许多操作机构从而允许对这些操作机构进行操作,在第一板上形成有用于处理通过运行操作机构而产生的信号的电路,在第二板上形成有用于进一步处理至少由第一板产生的信号的电路。
背景技术
在传统电子设备中,特别在具有大量操作机构的传统电子设备中,理想的是将这些操作机构布置在大的操作面板表面(外壳表面)上。因此,在这种类型的某些电子设备中,上面形成有用于执行处理关于操作机构例如开关和显示器的电路的第一板(操作电路板)布置在操作面板表面下,而且上面形成有用于进一步处理第一板的电路输出的信号的电路的第二板(电路板)布置在第一板下。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装配第一和第二板以形成主机箱,将第二板安装在下机箱内,并将第一板安装在上机箱(操作面板)内,这样它就附加在利用螺丝等物从上机箱悬挂下来的主体上。当上机箱由金属制造时主体焊接于上机箱上,或者当上机箱由树脂制造时主体与操作面板形成于一体。
但是,当操作面板由金属制造时,即使与主体焊接部分相对的操作面板的表面(操作面板表面)涂有涂料,焊接痕迹也会很明显。因此,通常将操作面板涂成深颜色(黑色)以便使痕迹尽量不引人注意。操作面板表面的颜色于是很有限而且通常很单调。而且,当操作面板由树脂制造时,在操作面板表面中可能会形成收缩凹面(在成型凝固过程中由于树脂的收缩而造成的凹入部分)。因此主体要做得尽量薄。作为选择,为了减少主体的体积,与操作面板形成于一体的主体包含两条细筋,从而可利用螺丝将板附加在它们上。因此,在以前的机箱中,主体不够耐用,而在后来的机箱中,成本又增加了。而且,还存在问题,即如果忽视了操作面板表面中的收缩凹面,则设备就看起来不具备高品质且能被错误地当作次品。另外,操作面板表面构成为显示特性之类的显示部件。因此,如果忽视了操作面板表面中的收缩凹面,则由于收缩凹面,操作面板表面可能不仅会缺乏可读性而且还会不能被妥善印刷。
而且,在传统电子设备中,特别是在具有大量操作机构的传统电子设备中,理想的是将这些操作机构布置在大的操作面板表面(外壳表面)上。因此,在这种类型的某些电子设备中,上面安装有操作元件例如开关装置的操作电路板布置在操作面板表面下。而且,利用操作机构如旋钮、按钮、或刻度盘来运行安装在操作电路板上的操作元件例如开关装置。
但是,将这些操作机构连接(附加)到操作元件(装置)是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劳动的。而且,如果操作元件例如开关相对于操作面板表面的高度在许多同类型的甚至具有与该操作元件例如开关相同的二维排列的电子装置之间变化,或者如果操作电路板的高度(距操作面板表面的距离)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子装置之间变化,则使用普通元件例如主机箱就能有效减少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提供操作面板表面精确的完成并涂覆明亮的色彩,因此即使操作面板由树脂制成,由于避免了收缩凹面的形成而使其外观迷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提供将操作机构容易地附加在电子设备上并且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之间共享尽可能多的零件。
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中,提供一种包括多个操作机构、主机箱、第一板、第二板以及至少一个撑杆的电子设备,其中主机箱覆盖着多个操作机构以供运行,主机箱具有对边,第一板安装在主机箱内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通过运行操作机构而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第二板安装在主机箱内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至少由第一板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第二板布置在第一板下,撑杆连接于主机箱的对边之间,其中第一板布置在撑杆上,而第二板布置在撑杆下。
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的上述布置,由于第一板放置在撑杆上,因此不必利用所用的主体等物来安装从上机箱悬挂下来的第一板。于是,由金属制成的上机箱不包括任何焊接痕迹。而且,即使上机箱由树脂制成,操作面板表面上也不会形成收缩凹面。结果,可以仔细地完成操作面板表面而不会损坏操作面板表面。而且,可以将操作面板表面涂成明亮的色彩。因此即使操作面板由树脂制成,操作面板表面也可做得外观迷人。此外,可以通过提供许多撑杆来可靠地稳固第一板。
优选的是,根据第一方案的电子设备包括安装于主机箱内且布置在第一板上的操作机构基座,操作机构基座上提供有许多操作机构,操作机构基座具有限定部件,它限定出操作机构要置入的位置。
根据上述布置,可以将操作机构安置在由限定部件限定的位置中。结果,可以容易地将操作机构附加在电子设备上。
优选的是,在根据第一方案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板通过至少一个撑杆连接到第二板。
根据上述布置,可以容易地在主机箱中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进行配线。
优选的是,根据第一方案的电子设备包括紧固装置,且主机箱具有用于连接撑杆的第一连接部件,撑杆具有用于连接主机箱的第二连接部件,且第一板具有连接连同第一和第二连接部件一起的主机箱的第三连接部件,第一至第三连接部件通过紧固装置被紧固在一起。
根据上述布置,可以减少所需的部件数量以及装配步骤。
优选的是,在根据第一方案的电子设备中,操作机构基座具有用于连接主机箱的第四连接部件,第四连接部件通过紧固装置与第一至第三连接部件紧固在一起。
根据上述布置,可以进一步减少所需的部件数量以及装配步骤。
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中,提供一种包括多个操作机构、主机箱、第一板、第二板、至少一个撑杆、以及第三板的电子设备,其中主机箱覆盖着许多操作机构的外围以供操作操作,主机箱具有对边,第一板安装在主机箱内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通过操作操作机构而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第二板安装在主机箱内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至少由第一板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第二板布置在第一板下,撑杆连接于主机箱的对边之间,第三板安装在主机箱内并以撑杆纵向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安置在撑杆上,其中第一板布置在撑杆上,而第二板布置在撑杆下。
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案的上述安排,不必使用所用的主体等物来安装从主机箱的上机箱悬挂下来的第一板。因此,可以仔细地完成主机箱的操作面板表面而不会损坏操作面板表面。而且,可以将操作面板表面涂成明亮的色彩,从而使外观作得迷人。
此外,由于至少一个撑杆连接于主机箱的对边之间,因此可以可靠地保护第三板,第三板携带着外部终端连接器,因此它必须稳固地保护在主机箱上,并以撑杆纵向方向上的预定位置保护在撑杆上。而且,另外可以将第三板又安装在主机箱内,以便增加安装在主机箱内的板的数量。这意味着第四板、第五板等等可以安装在主机箱内。
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案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它包括具有面板表面的操作面板、布置在面板表面下的多个操作元件、上面形成有对运行操作元件而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的操作电路的操作电路板、布置在面板表面下并连接到操作元件的多个操作机构、以及上面提供有操作机构的操作机构基座;操作电路板上提供有操作元件且它布置在面板表面下,操作机构基座布置在面板表面下,用于限定所述操作机构要置入的用来将操作机构安装入电子设备的位置,当将操作机构安装进电子设备中时限定所述操作机构要置入的位置,其中操作电路板经过操作机构基座而布置在面板表面下,操作机构基座具有限定距面板表面的距离的预定厚度。
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案的上述布置,操作机构布置在由操作机构基座限定的位置中。结果,可以容易地将操作机构附加在电子设备上。由于操作机构基座布置在操作电路板与操作面板之间,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操作机构基座的厚度而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之间共享主机箱等等。
而且,不必利用所用的主体等来安装从操作面板悬挂下来的操作电路板。因此,可以仔细地完成操作面板表面而不会损坏面板表面。而且,可以将面板表面涂成明亮的色彩,并因此可以使外观作得迷人。
优选的是,根据第三方案的电子设备包括紧固装置,同时操作机构基座具有用于连接面板表面的第一连接部件,而操作电路板具有用于连接操作机构基座的第二连接部件,通过紧固装置将第一和第二连接部件紧固在一起。
根据上述布置,可以减少所需的部件数量以及装配步骤。
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案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它包括具有面板表面的操作面板、布置在面板表面下的多个操作元件、上面形成有对运行操作元件而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的操作电路的操作电路板、布置在面板表面下并连接到操作元件的许多操作机构、上面提供有操作机构的操作机构基座、以及至少一个连到操作电路板的撑杆;该操作电路板上提供有操作元件且它布置在面板表面下,操作机构基座布置在面板表面下用于限定所述操作机构要置入的用来将操作机构安装入电子设备的位置,其中操作机构基座布置在面板表面与撑杆之间。
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案的上述布置,操作机构布置在由操作机构基座限定的位置中。结果,可以容易地将操作机构附加在电子设备上。由于操作机构基座布置在连到操作电路板的至少一个撑杆与操作面板之间,因此假如安置操作机构基座与操作面板接触或与其相邻,则可以通过依据操作机构基座的厚度以及从操作电路板到面板表面的距离来设置撑杆的高度,从而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之间共享主机箱等物。
而且,不必利用所用的主体等来安装从操作面板悬挂下来的操作电路板。因此,可以仔细地完成操作面板表面而不会损坏面板表面。而且,可以将面板表面涂成明亮的色彩,并因此将外观作得迷人。
优选的是,根据第四方案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板,且操作电路板经过至少一个撑杆连到第二板。
根据上述布置,可以容易地在主机箱的操作电路板和第二板之间进行配线连接。
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案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它包括:多个操作机构、第一板、第二板、至少一个撑杆、覆盖着许多操作机构的上机箱、经过第一板将撑杆固定于上机箱的固定装置、以及下机箱;第一板上形成有对操作操作机构而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第二板上形成有用于处理至少由第一板产生的信号的电路,撑杆以一个方向沿着布置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平面延伸,第一板安装在撑杆上而第二板安装在撑杆下,下机箱布置在上机箱下从而与上机箱一起形成主机箱,其中通过将固定装置安装于上机箱与下机箱之间的主机箱内来将许多操作机构、第一板、第二板、及撑杆经由第一板固定于上机箱。
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案的上述布置,由于第一板布置在至少一个撑杆上,因此不必利用所用的主体等物来安装从上机箱悬挂下来的第一板。于是,由金属制成的上机箱不包括任何焊接痕迹。而且,即使上机箱由树脂制成,操作面板表面上也不会形成收缩凹面。结果,因此可以仔细地完成操作面板表面而不会损坏操作面板表面。而且,可以将操作面板表面涂成明亮的色彩,因此即使操作面板由树脂制成也可将其外观作得迷人。此外,可以牢固地将第一板确保在上机箱上。
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案中,提供一种能连接外部设备的电子设备,它包括多个操作机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覆盖着许多操作机构的上机箱、布置在上机箱下与上机箱一起形成主机箱的下机箱、以及至少一个撑杆;第一板上形成有对操作操作机构而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第二板上形成有用于处理至少由第一板产生的信号的电路,第三板上形成有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讯的电路,撑杆以一个方向沿着布置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平面延伸,撑杆在相对端具有向下延伸的腿,这些腿安装于下机箱,其中多个操作机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撑杆安装于上机箱和下机箱之间的主机箱内,且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安装在撑杆上。
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方案的上述布置,由于第一板布置在至少一个撑杆上,因此不必利用所用的主体等来安装从上机箱悬挂下来的第一板。于是,由金属制成的上机箱不包括任何焊接痕迹。而且,即使上机箱由树脂制成,操作面板表面上也不会形成收缩凹面。结果便可以仔细地完成操作面板而不会损坏操作面板表面。而且,可以将操作面板表面涂成明亮的色彩,因此即使操作面板由树脂制成也可将外观作得迷人。此外,可以牢固地将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确保在下机箱上。
优选的是,在根据第一和第五方案的电子设备中,撑杆具有调节连接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配线的配线调节部件。
根据上述布置,可以容易地在主机箱内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进行配线。
优选的是,在根据第二和第六方案的电子设备中,撑杆具有调节连接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配线以及连接于第二和第三板之间的配线的配线调节部件。
根据上述布置,可以容易地在机箱内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进行配线以及在第二和第三板之间进行配线。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会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主要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侧面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显示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基本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在本图中,该电子设备是以从下断开向右的视图显示的。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适用于如控制台等设备。
在图1中,该电子设备具有由上机箱1和下机箱2组成的主机箱。作为操作电路板的第一板3、作为电路板的第二板4和第三板5、三个撑杆6、6、6’以及操作机构基座7容纳于主机箱内。操作元件3a例如开关装置布置在第一板3上。第一板3上形成有执行关于操作元件3a的处理的电路,第二板4上形成有对第一板3上的电路输出的相对应于各自的操作元件3a的信号进行混合和放大的电路,以及第三板5上提供有外部终端连接器。
上机箱1和下机箱2都由板经过冲压加工等而制成。上机箱1包含作为操作面板的顶板1A、侧板1B1和1B2、前板1C和后板1D。顶板1A、前板1C和后板1D组成了一个具有U形截面的整体。上机箱1的顶面1A内形成有多个操作孔1a,其中可安装许多操作机构。后板1D内形成有许多连接孔1b,其中可安装外部终端连接器。
以直角折叠的凸缘1E1和1E2与位于其相对上侧边的侧板1B1和1B2构成整体,侧板1B1和1B2分别面对顶板1A的相对侧边。每个凸缘1E1和1E2内形成有用于紧固螺丝的螺纹孔11(以下称为“紧固螺纹孔”)。如图3中所示,每个紧固螺纹孔11形成在通过挤压形成的稍微凸出的管脚11A内。通过在垂直于挤压方向的方向上做切割或者当压侧板时在凸缘1E1和1E2内形成通孔11B,可以形成具有2mm至10mm的理想高度的管脚11A。支座的高度可以为零。在第一板3的相对侧边形成有紧固通孔31,它们的位置与上机箱1内的紧固螺纹孔11相对应。每个都具有预定厚度(垂直长度)的主体7a和7a’形成在操作机构基座7的相对侧边上,它们的位置与上机箱1内的紧固螺纹孔11相对应。主体7a和7a’内形成有分别与紧固螺纹孔11相对应的紧固通孔71。而且,三个撑杆6、6和6’的相对端上都形成有紧固通孔61,它们的位置与上机箱1内的紧固螺纹孔11相对应。
离后板1D最近的撑杆6’上形成有向下的悬板附加部件6a。各个板附加部件6a中形成有螺纹孔62,它们用于将第三板5附加在撑杆6’上。在第三板5的相对侧边内形成有螺纹孔51,它们的位置与撑杆6’的板附加部件6a内的螺纹孔62相对应。
侧板1B1和1B2的相对下侧边内形成有螺纹孔12以通过螺丝将上机箱1和下机箱2结合在一起。在下机箱2的相对侧边内形成有通孔21,它们的位置与上机箱1内的螺纹孔12相对应。
为了装配如上述构造的主机箱,将操作机构基座7置于上机箱1内。将第一板3放在操作机构基座7的后表面上。将三个撑杆6、6和6’放在第一板3的后表面上。螺丝SC1(所用的6个螺丝,但仅显示了其中一个)分别通过撑杆6、6和6’中的紧固通孔61、第一板3中的各个紧固通孔31,以及操作机构基座7中的各个紧固通孔71。然后将螺丝SC1紧固到上机箱1中的紧固螺纹孔11内。于是在6个位置,也就是说,在三个撑杆6、6和6’的各个相对端内的6个紧固通孔61内执行这种螺丝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将操作机构基座7、第一板3、以及三个撑杆6、6和6’与构成上机箱1的侧板1B1和1B2固定在一起。
然后,将第三板5放在最靠近后板1D的撑杆6’上。未显示的螺丝通过第三板5中的通孔51,然后紧固于撑杆6’的板附加部件6a中的各个螺纹孔62内。而且同时,将布置在第三板5上的连接器5a装入上机箱1的后板1D中的各自相应的连接孔1b内。然后,未显示的螺丝围着各自的连接孔1b穿过后板1D中形成的通孔13并因此紧固于连接器5a中形成的各自的螺纹孔5a-1中。于是,将第三板5牢同地固定于撑杆6’以及上机箱1的后板1D。
按照上述方式,将操作机构基座7、第一板3、三个撑杆6、6和6’以及第三板5安装于上机箱1。利用未显示的螺丝等物将第二板4装入下机箱2。然后,未显示的螺丝穿过下机箱2中的通孔21然后固定于上机箱1的侧板1B1和1B2中各自的螺纹孔12内。于是将上机箱1和下机箱2装配在一起。
操作机构基座7由弹性元件组成。在操作机构基座7的预定位置上提供有许多操作机构7b(按钮等)。
利用铰链等物将操作机构7b连接到操作机构基座的主体(机架)上。而且,操作机构基座7上形成有限定操作机构7b要置入的位置(即操作机构基座7本身要置入的位置)的限定部件(穿过操作机构基座7形成的通孔且朝向上机箱1)72和按钮BN(垂直移动元件)。固定在第一板3上的操作元件(构成开关接触的部件等)的操作机构(旋钮等)与各自相应的限定部件(通孔)72相接合。操作元件的传动器与按钮部件BN相接合。于是,限定了操作机构7b的位置,并可以将操作机构7b装入形成在上机箱1的顶板1A中的各自相应的操作孔1a中。第一板3还具有包括滑动件的操作元件。滑动件的操作机构(旋钮)通过上机箱1中的狭槽14和操作机构基座7中的狭槽73从上机箱1的操作面板表面延伸并连接到滑动件滑块。该操作元件和操作机构还包括旋转编码器以及其他种类。
在第一板3上形成的电路根据对操作机构的操作来执行信号处理。第一板3通过未显示的电缆连接到第二板4,因此在第二板4上形成的电路对从第一板3上的电路获得的信号执行各种处理。第三板5上提供的连接器5a用作从外部设备输入并向外部设备输出的外部终端连接器。第三板5还通过未显示的电缆连接到第二板4。
为了制作上机箱单元,也就是包括顶板1A、侧板1B1和1B2、前板1C、后板1D、第一板3、撑杆6、6和6’以及操作机构基座7的上机箱1,将螺丝SC1通过撑杆6、6和6’中的紧固通孔61、第一板3中的紧固通孔31、以及操作机构基座7中的紧固通孔71。然后将螺丝SC1紧固到凸缘1E1和1E2中的紧固螺纹孔11内,从而在完成上机箱单元之前制作出暂定单元。
前板1C和后板1D附加在暂定单元上。然后,未显示的螺丝通过凸缘1E1和1E2中的紧固螺纹孔11而被紧固到顶板1A中未显示的紧固螺纹孔内,从而完成上机箱单元。因此,上机箱单元通过附加顶板1A到暂定单元上来完成。
在上机箱单元中,通过改变在凸缘1E1和1E2上形成的管脚11A的高度而不是改变操作机构基座7的厚度,可以将各种高度的操作机构安置在操作机构基座7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主机箱(1、2)、安装在主机箱(1、2)内用于根据对操作机构7b的操作来执行信号处理的第一板3、以及安装在主机箱(1、2)内用于处理至少从第一板3输出的信号的第二板4,在主机箱内许多操作机构7b安装在作为电子设备的操作面板表面的顶板1A的上侧面上,而第二板4布置在第一板3下。而且,提供撑杆6、6和6’以将位于主机箱(1、2)的相对端的侧板1B1和1B2连接起来,且第一板3布置在撑杆6、6和6’上,而第二板4布置在撑杆6、6和6’下。
由于第一板3布置在撑杆6、6和6’上,因此不必使用所用的主体等物来安装从上机箱1悬挂下来的第一板3。因此,由金属制成的上机箱1没有任何焊接痕迹。而且,即使上机箱1由树脂制成,在操作面板表面(顶板1A的上侧面)上也不会形成收缩凹面。因此,可以精确地完成操作面板表面并将其涂成明亮的色彩。于是即使操作面板表面由树脂制成,也能将它作得外观迷人。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其中顶板1A的上侧面用作操作面板表面,而操作元件7b排列在顶板11A下,该电子设备包括布置在顶板1A下用于根据对操作元件7b的操作来执行信号处理的第一板3(操作电路板)、和用来确定操作机构7b的位置的操作机构基座7,当放置操作机构7b时,操作机构7b连接到各自相应的操作元件3a,通过操作机构7来安装第一板3,操作机构7具有任意厚度,该厚度确定第一板3离顶板1A的距离。
而且,操作机构基座7上提供了大量与各自的操作元件3a相对应的操作机构7b,同时操作机构基座7还用来确定操作机构7b的位置。因此,仅仅通过在电子设备内部放置操作机构基座7,就可以容易地将操作机构安装在电子设备内。因此,便于向电子设备上安装操作机构7b。此外,操作机构基座7具有主体7a和7a’,主体7a插入顶板1A和第一板3之间与它们相接触。因此,通过提供具有不同主体7a和7a’(厚度(高度)值分别不同)的许多类型的操作机构基座,并将任意一个操作机构基座与上机箱1(操作面板部件)及第一板3紧固在一起,可以容易地装配许多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作为选择,通过提供普通操作机构基座和许多类型的具有高度值分别不同的紧固螺纹孔11的上机箱1,并将操作机构基座与任意一个上机箱1及第一板3紧固在一起,或者同时实施这些方法,可以容易地装配许多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进一步,通过将操作机构基座7布置在第一板3与顶板1A之间,可以使主机箱(1、2)等物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包括不同操作元件(例如高度分别不同的开关装置或高度分别不同的第一板)的电子设备之间共享。作为选择,通过将选好的厚度值分别不同的垫片中的一个插入操作机构基座7的主体7a和7a’与上机箱1内的紧固螺纹孔11之间,可以装配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
此外,依靠连接于主机箱(1、2)的相对侧板1B1和1B2之间的撑杆6’,可以可靠地保护第三板5,第三板携带着外部终端连接器因此必须被稳固地确保在主机箱上,并以撑杆6’的预期纵向位置被确保在撑杆6’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基本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在图2中,电子设备是以从上断开向右的视图显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适用于如控制台等设备。
在图2中,该电子设备具有由上机箱10和下机箱20组成的主机箱。在主机箱内还包含有第一板30、第二板40、第三板50、三个撑杆60、60’和60”以及操作机构基座70。第一板30、第二板40和第三板50在功能上分别与第一板3、第二板4和第三板5相应。尽管没有显示,但是在装配完之后,由树脂等制成的侧板仍分别安装在上机箱10和下机箱20的相对侧上。操作元件30a如开关装置安置在第一板30上。
上机箱10和下机箱20由金属板冲压加工而制成。上机箱10包括顶板10A、前板10B、和后板10C。上机箱10的顶板10A中形成有许多操作孔10a,因此许多操作机构可以装入这些孔内。后板10C中形成有许多连接孔10因此外部终端连接器可以装入这些孔内。进一步,下机箱20由底板20A和后板20B组成。下机箱20的后板20B中形成有许多连接孔20a,因此外部终端连接器可以置入这些孔内。
三个撑杆60、60’和60”中都形成有紧固螺纹孔610。撑杆60、60’和60”分别具有腿60A、60A’和60A”。在腿60A、60A’和60A”的相对下端中分别形成有螺纹孔620、620和620。三个撑杆60、60’和60”的各自的腿60A、60A’和60A”具有不同的高度,即撑杆60的腿60A最低,撑杆60’的腿60A比撑杆60的腿60A高,而撑杆60”的腿60A”最高。这种高度差别是为了将第一板30和操作机构基座70装入上机箱10,从而符合上机箱10的顶板10A的倾斜度。
在第一板30的相对侧边中形成的紧固通孔310的位置分别与撑杆60、60’和60”中的紧固螺纹孔610相对应。在操作机构基座70的相对侧边中形成的紧固通孔710的位置分别与撑杆60、60’和60”中的紧固螺纹孔610相对应。
离后板10C最近的撑杆60”上形成有向下的悬板附加部件60a。板附加部件60a中形成有螺纹孔630它用于将第三板50附加在撑杆60”上。在第三板50的相对端中形成有螺纹孔510,它们的位置分别与板附加部件60a内的螺纹孔630相对应。
上机箱10的前板10B的下侧边上形成有具有相对端111的内倾定位导轨110。定位导轨110中形成有螺纹孔120以便用螺丝将下机箱20附加在前板10B上。进一步,上机箱10的后板10C的下侧边中形成有通孔130以便用螺丝将上机箱20附加在后板10C上。另一方面,固定凸缘210形成在下机箱20的侧边上,凸缘内形成有通孔220,其位置与上机箱10中各自的螺纹孔120相对应。用未显示的螺丝将固定凸缘210与定位导轨110紧固在一起,从下面把螺丝穿过通孔120和220从而将固定凸缘210放在定位导轨110上。此时,由树脂制成的上述侧板中的一个(未显示)插入固定凸缘210与定位导轨110之间的侧板下边缘上,从而保护三个元件,即固定凸缘210、定位导轨110、以及位于末端111的侧板。下机箱20的后板20B的上边缘中形成有螺纹孔220a,其位置与上机箱10的后板10C中各自的通孔130相对应。
为了装配按照上述构成的主机箱,将第二板40置于下机箱20里面并用螺丝(未显示)紧固。此时,将布置在第二板40上的连接器40a安装入下机箱20的后板20B中相应的连接孔20a内。而且,将CD-RW套80和HDD固定台90附加在连同第二板40的下机箱20上。然后,通过在下机箱20的相对末梢中形成的螺纹孔20h1、20h2和20h3,分别将螺丝SC7、SC8和SC9插入螺纹孔620、620和620,从而将三个撑杆60、60’和60”附加在下机箱20上。此外,将第三板50放置在撑杆60”的板附加部件60a上。将未显示的螺丝通过第三板50中的螺纹孔510并插入板附加部件60a中各自相应的螺纹孔630内,从而将第三板50附加在撑杆60”上。
然后,将第一板30放在三个撑杆60、60’和60”上,并将操作机构基座70放在第一板30上。然后,将未显示的螺丝穿过操作机构基座70里的紧固通孔710以及第一板30里的紧固通孔310并插入撑杆60、60’和60”中的紧固螺纹孔610中,从而将操作机构基座70和第一板30一起紧固在下机箱20上的三个撑杆60、60’和60”上。
然后,将上机箱10的前板10B的下侧上形成的定位导轨110放在下机箱20的侧边上。然后未显示的螺丝从下机箱20下穿过固定凸缘210中的通孔220并插入定位导轨110中的螺纹孔120中,从而将下机箱20附加到前板10B上。另外,将上机箱10的后板10C的下侧边放在下机箱20的后板20B的上边缘上。未显示的螺丝穿过后板10C中的通孔130然后插入后板20B中的螺纹孔220a,从而将上机箱10附加到下机箱20上。于是,将上机箱10和下机箱10装配起来。此时,将布置在第三板50上的连接器50a分别装入上机箱10的后板10C中的相应连接孔10b内。然后,未显示的螺丝围着各自的连接孔10b通过后板10C中形成的通孔140,然后插入各自的连接器50a中形成的螺纹孔50a-1,从而将第三板50牢固地固定于撑杆60”以及上机箱10的后板10C上。
操作机构基座70象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机构基座7一样是由弹性元件构成的。操作机构基座70的预定位置上提供有许多操作机构70b(按钮等物)。而且,操作机构基座70上形成有限定操作机构70b要置入的位置的限定部件(穿过操作机构基座70形成的通孔且朝向上机箱10)720。限定部件720与固定在第一板30上的形成为操作元件(构成开关接触的部件等)的操作机构(旋钮等)的突起等物相接合。于是,限定了操作机构70b的位置。因此,当上机箱10内装有操作机构基座70时,可以稳固地将操作机构70b分别装入上机箱10的顶板10A中形成的相应的操作孔10a。在图2中,用于滑动件的操作机构(旋钮)等物附加在第一板30上各自相应的滑动件滑动触头上。
此外,第一板30、第二板40和第三板50的基本功能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本功能相似。第一板30通过未显示的电缆连接到第二板40。第三板50通过未显示的电缆连接到第二板40。
如上所述,同样在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具有主机箱(10、20),主机箱的顶板10A的上侧面上安排有许多操作机构10b,上侧面作为电子设备的操作面板表面。在主机箱(10、20)中,第二板40布置在第一板30下,第一板30布置在连接于主机箱(10、20)的相对侧之间的撑杆60、60’和60”上,而第二板40布置在撑杆60、60’和60”下。也就是说,由于第一板30布置在撑杆60、60’和60”上,因此不需要将主体等物附加到第一板30上,这将导致不会有焊接痕迹出现在上机箱10上。即使面板由树脂制成,操作面板表面上也不会形成收缩凹面。因此,可以精确地完成操作面板表面并将其涂成明亮的色彩。所以即使操作面板表面由树脂制成,也可将它作得外观迷人。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撑杆60、60’和60”的腿60A、60A’和60A”具有象垫片一样的用于设置上机箱10的第一板30与顶板10A之间间隙的功能。作为选择,可以在下机箱10上提供这种垫片。例如,在下机箱的冲压加工期间,可以切掉底壁的一部分以形成隆起部分,以及例如,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撑杆相似的撑杆可以安置在隆起部分的顶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切入下机箱的底壁而形成的孔上可以被覆盖上由塑料等物制成的堵孔板。然后,当移去堵孔板时,可以利用孔来可视地核查安装在机箱80内的CD-RW。而且,可以在下机箱上提供主体等物来用作垫片。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效果。
不需要主体等物来将第一板(3、30)安装在上机箱(1、10)内。因此,可以容易地将操作机构基座(7、70)安排在上机箱与第一板之间,则操作机构基座足以方便地将操作机构(7b、70b)附加到操作元件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许多用于稳定地将第一板(3、30)支撑在适当位置的撑杆(6、6和6’,或60、60’和60”)。
撑杆(6、6和6’,或60、60’和60”)具有U形截面。结果,通过穿过撑杆来敷设用于连接第一板(3、30)和第二板(4、40)的电缆以及用于连接第二板和第三板(5、50)的电缆,可以容易地执行机箱内各种电缆的布线。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利用螺丝将上机箱1的用于连接撑杆6、6和6’的连接部件(12)、撑杆6、6和6’的用于连接上机箱1的连接部件(61)、以及第一板3的用于连接上述两个连接部件的连接部件(31)紧固在一起。这足以减少所需的部件数量及装配步骤。操作机构基座7的连接部件(71)也可以用相同的螺丝来紧固,这会进一步减少所需的部件数量及装配步骤。而且,在第二实施例中,利用螺丝将第一板30的用于连接撑杆60、60’和60”的连接部件(310)、以及上述连接部件(310)与操作机构基座70的连接部件(710)紧固在一起。这足以减少所需的部件数量及装配步骤。
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上面提供有操作机构的操作机构基座7的主体7a用作紧固部件。利用主体7a的厚度(高度)来设置上机箱1的第一板3与顶板1A之间的间隙。因此,通过提供具有不同主体(厚度值分别不同)的许多类型的操作机构基座并将预期的一个操作机构基座与上机箱1(操作面板部件)及第一板3紧固在一起,或通过提供普通操作机构基座和许多类型的上机箱1(紧固螺纹孔11周围的高度值分别不同)并将操作机构基座与一个上机箱1及第一板3紧固在一起,或者同时实施这些方法,可以容易地装配许多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通过仅仅改变操作机构基座,可以在许多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之间调整第一板3与顶板1A之间的间隙,电子设备中安装在第一板上的开关等(操作元件)以同样的方式二维排列但它们具有不同高度。因此,在这种电子设备之间可以使用相同的上机箱和下机箱。另外,通过提供厚度分别具有不同值(操作机构基座7的各个主体7a与上机箱1中的相应紧固螺纹孔11之间的厚度)的垫片中的预期的一个,还可以处理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
而且,在第二实施例中,操作机构基座70安置在附着第一板30的撑杆60、60’和60”与顶板1A之间。通过提供具有不同厚度值的操作机构基座并改变撑杆60、60’和60”的高度(腿60A、60A’和60A”的高度),可以容易地装配许多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维护及修理,通过把上机箱10从下机箱20移去,在下机箱20位置向下的正常状态下,对第一板30、第二板40、第三板50以及其他物的拆卸等就可以容易地实现了。
可以对第一实施例中的撑杆6、6和6’与第一板3之间的接触部件以及第一实施例中的撑杆60、60’和60”与第一板3之间的接触部件进行以下测量。撑杆与第一板在第一板的背面彼此相接触。作为第一板的接地或通地端子的接地部件(上面没有涂绝缘保护层的暴露的导电部件)形成在第一板的背面的一部分上,接地部件与至少一个撑杆接触从而用撑杆作为导电元件。因此,由于接地部件与至少一个撑杆相接触,则第一板可以通过撑杆接地到上机箱1和下机箱20。于是,通过利用这至少一个撑杆就可以容易地进行接地测量。作为选择,可以通过提供单独的布线来将第一板1接地。假如这样,则撑杆由绝缘材料例如加固塑料制成,或者将例如胶带的绝缘材料插入撑杆与第一板之间。此外作为选择,第一板背面上的布局可以设计成这样,即第一板上形成的电路不铺在与撑杆接触的表面部分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控制台。但是,这不是说本实用新型不适用于各种其他种类的电子设备。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许多操作机构;
主机箱,其覆盖着所述许多操作机构以供运行,所述主机箱具有对边;
第一板,其安装在所述主机箱内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通过运行操作机构而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
第二板,其安装在所述主机箱内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至少由所述第一板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所述第二板安置在所述第一板下;以及
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对边之间的至少一个撑杆;
其中所述第一板安置在所述撑杆上,而所述第二板安置在所述撑杆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安装在所述主机箱内且布置在所述第一板上的操作机构基座,所述操作机构基座上提供有所述许多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基座具有限定所述操作机构要置入的位置的限定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板通过所述撑杆连接到所述第二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紧固装置,其中所述主机箱具有用于连接所述撑杆的第一连接部件,所述撑杆具有用于连接所述主机箱的第二连接部件,且所述第一板具有连接到连同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件的所述主机箱的第三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至第三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紧固装置被紧固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基座具有用于连接所述主机箱的第四连接部件,所述第四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紧固装置与所述第一至第三连接部件紧固在一起。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多个操作机构;
主机箱,其覆盖着所述许多操作机构的外围以供运行,所述主机箱具有对边;
第一板,其安装在所述主机箱内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通过操作操作机构而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
第二板,其安装在所述主机箱内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至少由所述第一板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所述第二板安置在所述第一板下;
连接于所述主机箱的对边之间的至少一个撑杆;以及
第三板,其安装在所述主机箱内且以所述撑杆纵向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布置在其上;
其中所述第一板布置在所述撑杆上,而所述第二板布置在所述撑杆下。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具有面板表面的操作面板;
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的多个操作元件;
操作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通过运行所述操作元件而产生的信号的操作电路,所述操作电路板上提供有所述操作元件,所述操作电路板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
多个操作机构,其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并连接到所述操作元件;以及
操作机构基座,其上提供有所述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基座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用于限定所述操作机构要置入的用于将操作机构安装入电子设备的位置;
其中所述操作电路板通过所述操作机构基座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操作机构基座具有限定距所述面板表面的一定距离的预定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紧固装置,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基座具有用于连接所述面板表面的第一连接部件,所述操作电路板具有用于连接所述操作机构基座的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部件通过所述紧固装置被紧固在一起。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具有面板表面的操作面板;
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的多个操作元件;
操作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通过操作所述操作元件而产生的信号的操作电路,所述操作电路板上提供有所述操作元件,所述操作电路板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
多个操作机构,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并连接到所述操作元件;
操作机构基座,其上提供有所述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基座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用于限定所述操作机构要置入的用来将操作机构安装入电子设备的位置;以及
附着所述操作电路板的至少一个撑杆;
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基座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与所述撑杆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板,其中所述操作电路板通过所述撑杆连接到所述第二板。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多个操作机构;
第一板,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机构而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
第二板,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至少由所述第一板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
至少一个撑杆,其沿着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安置的平面以一个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安装在所述撑杆上而所述第二板安装在所述撑杆下;
覆盖着所述许多操作机构的上机箱;
固定装置,其将所述撑杆通过所述第一板固定到所述上机箱;以及
布置在所述上机箱下从而连同所述上机箱一起形成主机箱的下机箱;
其中由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许多操作机构、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及所述撑杆经过所述第一板而固定到所述上机箱,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上机箱与所述下机箱之间的所述主机箱内。
12.一种能够连接外部设备的电子设备,包括:
多个操作机构;
第一板,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机构而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
第二板,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至少由所述第一板产生的信号的电子电路;
第三板,其上形成有用于执行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讯的电子电路;
覆盖着所述许多操作机构的上机箱;
布置在所述上机箱下从而连同所述上机箱一起形成主机箱的下机箱;以及沿着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安置的平面以一个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撑杆,所述撑杆在相对端具有向下延伸的腿,所述腿安装在所述下机箱上;
其中所述许多操作机构、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及所述撑杆安装在所述上机箱与所述下机箱之间的所述主机箱内,且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安装在所述撑杆上。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具有面板表面的操作面板;
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的多个操作元件;
操作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用于处理通过运行所述操作元件而产生的信号的操作电路,所述操作电路板上提供有所述操作元件,所述操作电路板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
多个操作机构,其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并连接到所述操作元件;以及
操作机构基座,其上提供有所述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基座布置在所述面板表面下用于限定所述操作机构要置入的用于将操作机构安装入电子设备的位置;
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基座具有一预定厚度的主体,用于将所述操作机构基座附着到所述面板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撑杆具有调节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配线的配线调节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撑杆具有调节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配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和所述第三板之间的配线的配线调节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撑杆具有调节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配线的配线调节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撑杆具有调节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配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和所述第三板之间的配线的配线调节部件。
CNU032384319U 2002-03-22 2003-03-21 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04097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79922A JP3753089B2 (ja) 2002-03-22 2002-03-22 電子機器
JP2002079921 2002-03-22
JP2002079921 2002-03-22
JP2002079922 2002-03-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04097Y true CN2704097Y (zh) 2005-06-08

Family

ID=2804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729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7452C (zh) 2002-03-22 2003-03-21 电子设备
CNU0323843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04097Y (zh) 2002-03-22 2003-03-21 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729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7452C (zh) 2002-03-22 2003-03-2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967834B2 (zh)
CN (2) CN1277452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9493A (zh) * 2008-08-01 2010-02-03 株式会社其恩斯 波形观测设备
CN104284551A (zh) * 2014-10-21 2015-01-14 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屏蔽电磁干扰的电路板控制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4799A (ja) * 2006-12-27 2008-07-17 Sony Corp 電子機器の筐体及びその筐体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4320950B (zh) * 2014-10-21 2016-01-27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周向固定的伸缩螺杆来驱动的控制柜
CN104320951B (zh) * 2014-10-21 2015-12-02 国网浙江台州市路桥区供电公司 一种带有照明系统的自动化设备电路板控制柜
CN104244631B (zh) * 2014-10-21 2015-09-09 中北大学 一种电气柜自动控制系统
CN105938730A (zh) * 2016-07-08 2016-09-14 天津市津达执行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执行器电控机构安装架
CN113973451B (zh) * 2020-07-24 2023-07-18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面板及具有面板的机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1990A (en) * 1978-11-16 1982-01-19 Optical Techniques International, Inc. Photo-optical keyboards
JPS589782B2 (ja) * 1979-03-14 1983-02-22 ボストチニ− ナウチノ−イスレドバテルスキイ イ プロエクトニイ インステイテユ−ト オグネウポルノイ プロミイシレンノスチ 耐火物製品および製法
JP2825670B2 (ja) * 1990-12-14 1998-1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高周波回路装置のシールド構造
JPH0564077A (ja) 1991-08-30 1993-03-12 Sony Corp スイツチヤー
US6172620B1 (en) * 1998-03-24 2001-01-09 Telxon Corporation Portable data terminal with modular keypa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9493A (zh) * 2008-08-01 2010-02-03 株式会社其恩斯 波形观测设备
CN101639493B (zh) * 2008-08-01 2014-01-29 株式会社其恩斯 波形观测设备
CN104284551A (zh) * 2014-10-21 2015-01-14 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屏蔽电磁干扰的电路板控制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7452C (zh) 2006-09-27
US20030179546A1 (en) 2003-09-25
CN1447361A (zh) 2003-10-08
US6967834B2 (en) 2005-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04097Y (zh) 电子设备
EP2190105B1 (de) Frequenzumrichter zum Steuern eines Elektromotors
KR101318669B1 (ko) 마이크로 캐스털레이션형 연결 장치
CN1656650A (zh) 安全模块配电系统
EP1577699A3 (en) Panel for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DE102007016222B3 (de) Leistungshalbleitermodul in Druckkontaktausführung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CN1933247A (zh) 用于在连续的导线上实现分接的连接系统
DE112019003594T5 (de) Kamera mit ausrichtbarem Bildsensor und verstellbarem Schaltungsträger
WO2010122108A2 (de) Gehäustes led-modul mit integrierter elektronik
CN1809259A (zh) 电子设备
CN1805668A (zh) 减少等离子体显示器件中污染的盖及等离子体显示器件
CN208424923U (zh) 一种电路板连接结构
CN107175383A (zh) 一种pcb电路板焊接夹具
CN1142590C (zh) 使用保护夹具固定脆性导电引线的方法和装置
DE102016208476A1 (de) Elektronische Baugruppe mit ausrichtbaren gestapelten Leiterplatten
CN105764256B (zh) 一种组合式电路板、组合式电路套件及元件连接件
DE10162270B4 (de) Optische Sensorvorrichtung
CN210273307U (zh) 一种线束工装台
CN208407558U (zh) 一种uv led固化设备
CN212989568U (zh) 一种手动pcb板接口测试治具
CN110213891B (zh) 一种用于smt贴片机的防位移贴片装置
CN217250094U (zh) 用于电路元件的人工喷漆装置
CN211075054U (zh) 一种pcb板印刷机的定位台
CN217770521U (zh) 一种电路板贴片定位装置
CN210327744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装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