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19058Y - 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19058Y
CN2519058Y CN 01267331 CN01267331U CN2519058Y CN 2519058 Y CN2519058 Y CN 2519058Y CN 01267331 CN01267331 CN 01267331 CN 01267331 U CN01267331 U CN 01267331U CN 2519058 Y CN2519058 Y CN 251905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driven
disc
tooth wheel
wheel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673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东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2673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1905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1905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1905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包括一主动盘和一限位套接于其上方的从动齿轮盘,其中主动盘的平面中心处凸伸有一驱动齿轴,并提供一设有一组或多组弧状下限位槽的固定盖于齿轴底段套设;其中,从动齿轮盘的底部设成恰可提供固定盖于底段盖合封口的齿槽;进而配合从动齿轮盘的内部底面设有相对形状、位置的上限位槽,藉此提供上、下限位槽,分别以插销街制定位各一位于驱动齿轴侧边环列分布,并与之啮接的从动飞轮,进而配合上限位槽的其一侧极限位置处的外侧边,分别设有各一前低、后高的卡合阻挡齿,提供各从动飞轮由主动盘正向驱转驱动齿轴使从动飞轮反转,移进至弧状限位槽的侧边极限位置,与卡合阻挡齿啮接、嵌止,而驱使从动齿轮盘回转。

Description

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提供一组由一接受任意动力来源的主动盘和一限位套接于其上方的从动齿轮盘所简易组成的离合驱动装置,特别是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其中,藉由主动盘平面中心处凸伸的驱动齿轴和从动齿轮盘底部藉由另一固定盖合封口的齿槽内,有一组或多组接受其问限位槽移动限位,并与驱动齿轴啮接的从动飞轮,可提供由主动盘的正向驱转,导使从动飞轮移进,而与一组卡合阻挡齿啮接、嵌止,进而驱使从动齿轮盘回转,或当主动盘反向驱转时,由驱动齿轴传动从动飞轮正转,移出弧状限位槽的侧边极限位置,脱离与卡合阻挡齿的啮接形成空转,而今从动齿轮盘停滞,藉此达成从动齿轮盘的离合驱动效果者。
传统的驱动结构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一驱转动力来源,作增加套接的另外层从动齿或从动盘等,经由不同齿数或外径的配比调整,其仅能进行同步、同时驱动后段不同扭力或转速的输出控制;或是藉由增加单向棘齿的设计,使该从动齿或从动盘,可以在主驱动盘反向转动时形成空转(滞转)。但是,实际上在诸多结构设计与实际运用时,往往发生从动盘有特定或是经过使用者选定时机(或位置)停滞不转的功能需求:诸如:
一般椅垫或床垫型式的按摩机构,其因有整个背部广泛面积均需达到按摩作用的要求,而必须搭配设置一组连续震动或揉捏等的驱动装置和于背部直向的往复行程的另组驱动结构设计;而传统的此类装置均是将驱动按摩结构和往复携带装置,通常是以双轴、双驱动的复杂型式,分别作按摩作动型式控制和搭配按摩位置的连续、间歇位移或定点、往复等的变化调整。如此结构,因涉及到必须分别具有带动双动力源(如马达)和双轴转动的复杂驱动结构与电路控制,进而造成成本增加与装配空间的占据;如此,在制造上与使用上均有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该机构可经由来自主动盘动力驱转的转向变化的调整或时机选择等简便控制,可使该组从动齿轮盘,作转动或停滞的不同操作;特别达到间歇或连续驱转的简便离合控制效果。具有避免另设动力来源、简化机构、方便制作和降低成本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主要由一主动盘和一限位套接于其上方的从动齿轮盘所组成,其中:主动盘的平面中心处凸伸有一驱动齿轴,并提供一设有一组或多组弧状下限位槽的固定盖于齿轴底段套设;其中,从动齿轮盘的底部设成恰可提供固定盖于底段盖合封口的齿槽;进而配合从动齿轮盘的内部底面设有相对形状、位置的上限位槽,藉此提供上,下限位槽,分别以插销衔制定位各一接受弧状限位移动,而适位于驱动齿轴侧边环列分布,并与之适度啮接的从动飞轮;且,上限位槽的其一侧极限位置处的外侧边,分别设有各一前低、后高的卡合阻挡齿;藉此提供各从动飞轮经由主动盘的正向驱转,即由驱动齿轴的啮接传动,使从动飞轮反转,移进至弧状限位槽的侧边极限位置,进入与卡合阻挡齿啮接,并接受其阻挡形成嵌止,进而驱使外围的从动齿轮盘回转;而当主动盘的反向驱转时,则由驱动齿轴传动从动飞轮正转,移出弧状限位槽的侧边极限位置,脱离与卡合阻挡齿的啮接形成空转,并令从动齿轮盘因脱离驱转而停滞;藉此达成经由底段主动盘的正反转向控制,即可具有顶段从动齿轮盘驱转或停滞的离合驱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从动齿轮盘的离合驱动操作,是由位于其下方齿槽内侧的从动飞轮移进咬合或移退脱离的控制可简易、快速的达到;特别是在离合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啮咬驱动方向转换的停顿震动或噪音,具有宁静,平稳的揉控效果;此外,主动盘的动力来源可以直接结合到手动或马达或间接由链条、螺杆等不同驱动方式,而可适合结合实施到各种运动、健身或其他不同驱动用途的离合控制用途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将会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效果和特点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后,搭配其一按摩结构实施的立体图例。
图3是第二图中从动齿轮盘动啮合受动,驱使按摩元件移位的平面实施例图。
图3-A是从动齿轮盘啮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第二图中从动齿轮盘动脱离啮合而停滞,使按摩元件停止移位的平面实施例图。
图4-A是从动齿轮盘脱离啮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主动盘2;驱动齿轴21;固定盖22;下限位槽221;侧边齿面2A;主动齿轮盘2B;从动齿轮盘3;齿槽31;上限位槽311;卡合阻挡齿312;挡止部312A;传动齿系3A;双向螺杆3B;从动飞轮4;插销41;按摩装置5;按摩盘51;马达M;螺杆M1;键条S。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A或图3-B,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主动盘2和一限位套接于其上方的从动齿轮盘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主动盘2的平面中心处凸伸有一驱动齿轴21:并提供一设有一组或多组弧状下限位槽221的固定盖22,于齿轴21的底段套设;其中
从动齿轮盘3的底部设成恰可提供固定盖22于底段盖合封口的齿槽31;进而配合从动齿轮盘3的内部底面设有相对形状、位置的上限位槽311,藉此提供上、下限位槽311、221,分别以一插销41插入街制定位,形成各一具有双端凸轴接受弧状限位移动,而适位于驱动齿轴21侧边环列分布,并与之适度啮接的从动飞轮4;
此外,上限位槽311的其一侧极限位置处的外侧边处,分别设有各一前低、后高的卡合阻挡齿312;
其中,从动飞轮4亦设置为具有双端凸轴的单体式结构,以取代插销41的插入结合设置。且,驱动齿轴21、从动飞轮4和卡合阻挡齿312的齿状啮接的组合,亦可用相等作用的摩擦滚轮组合或摩擦滑块组合替代,同样可以达到离合驱动从动齿轮盘3的作用。
藉此结构(参见图3-A),当各从动飞轮4经由主动盘2的正向驱转,即由驱动齿轴21的啮接传动,导致从动飞轮4反转,而沿卡合阻挡齿312移进至弧状限位槽311、221的侧边极限位置,进入与卡合阻挡齿312更进一步啮接,并接受其后方高起挡止部312A的阻挡形成嵌止定位,进而驱使外围的从动齿轮盘回转;参见图3-A,当主动盘2反向驱转时,则由驱动齿轴21传动从动飞轮4正转,移出弧状限位槽311、221的侧边极限位置,脱离与卡合阻挡齿312的啮接形成空转,并令从动齿轮盘3因脱离驱转而停滞;
由此即可达到从动齿轮盘3经由底段主动盘2正、反转向的简单控制,具有该套接于上段的从动齿轮盘3被驱转或停滞的离合驱动效果。
再参见图1,主动盘2位于驱动齿轴21和传动齿轮盘3套接位置的外围(或另侧盘面位置处),可以增加设置一组(或多组)同轴,并与主动盘2为同步驱转的主动齿轮盘2B;藉此形成同一主动盘2动力源,同时操作一组或多组齿轮组作主、从动运转,但具有其中一组从动齿轮盘3为经由动力源正、反转向控制驱转或空转的变化选择效果。
有关上述离合驱动结构的运用,以下谨就搭配一组已知的按摩结构(非为本案实用新型标的)的实施例说明。
参见图2和图3,如图例所举列以螺杆M1螺合侧边齿面2A,而由马达M作为动力源的主动盘2,其上方的主动齿轮盘2B是藉由链条S的循环带动,以驱动一组按摩装置5的按摩盘51作连续正向或反向回转的按摩操作;
而从动齿轮盘3则是藉由传动齿系3A的转接,驱转一枚双向螺杆3B;俾由该螺杆3B的转动携带该按摩装置5的主座部分作直向的上、下移位,而达到按摩位置的设定与控制。
当然,该按摩盘51是有连续回转,且正、反转向均可作用的功能,故由主动齿轮盘2B的连续驱转即可提供动力需求。而该按摩位置则即有上升、下降或定点的需求,故由所采用正、反转可作设定(切换)的马达M,即可经由转向设定在正向时,驱转从动齿轮盘3传动,使双向螺杆3B转动,而使的携带按摩装置5连续上升或下降(在上升或下降至极限位置时,由双向螺杆3B的作用将的自动反向);且,在按摩装置5移至所欲锁定的位置时,则经切换马达M的转向设定至反向;此时,脱离啮接的从动齿轮盘3为停滞不转的状态,而使双向螺杆3B停转,而令按摩装置5亦停滞在该一定点位置。但,此时的按摩盘51继续经由主动齿轮盘2B和链条S的带动,而作回转按摩。由以上说明,当即可清楚的说明本案结构的运用和操作各项的实用性。

Claims (5)

1、一种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主要由一主动盘和一限位套接于其上方的从动齿轮盘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主动盘的平面中心处凸伸有一驱动齿轴,并提供一设有一组或多组弧状下限位槽的固定盖于齿轴底段套设;其中,从动齿轮盘的底部设成恰可提供固定盖于底段盖合封口的齿槽;进而配合从动齿轮盘的内部底面设有相对形状、位置的上限位槽,藉此提供上,下限位槽,分别以插销衔制定位各一接受弧状限位移动,而适位于驱动齿轴侧边环列分布,并与之适度啮接的从动飞轮;且,上限位槽的其一侧极限位置处的外侧边,分别设有各一前低、后高的卡合阻挡齿;藉此提供各从动飞轮经由主动盘的正向驱转,即由驱动齿轴的啮接传动,使从动飞轮反转,移进至弧状限位槽的侧边极限位置,进入与卡合阻挡齿啮接,并接受其阻挡形成嵌止,进而驱使外围的从动齿轮盘回转;而当主动盘的反向驱转时,则由驱动齿轴传动从动飞轮正转,移出弧状限位槽的侧边极限位置,脱离与卡合阻挡齿的啮接形成空转,并令从动齿轮盘因脱离驱转而停滞;藉此达成经由底段主动盘的正反转向控制,即可具有顶段从动齿轮盘驱转或停滞的离合驱动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主动盘可以设置为齿轮、皮带盘或其他不拘的动力源接受型式;由此提供人力转动或马达等各类型可正、反向控制的回转动力传导,均可达成从动齿轮盘的离合控制效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主动盘位于驱动齿轴和传动齿轮盘套接位置的外围或另侧盘面位置处,可以增加设置一组或多组同轴,并与主动盘同步驱转的主动齿轮盘;藉此形成同一主动盘动力源,同时操作一组或多组齿轮组主、从动运转,但具有其中一组为经由动力源正、反转向控制驱转或空转的变化选择效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齿轴、从动飞轮和卡合阻挡齿的齿状啮接组合,可用相等作用的摩擦滚轮组合或摩擦滑块组合替代,同样可以达到离合驱动从动齿轮盘的作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从动飞轮设置为具有双端凸轴的单体式结构,以取代插销的插入结合设置。
CN 01267331 2001-10-09 2001-10-09 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1905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67331 CN2519058Y (zh) 2001-10-09 2001-10-09 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67331 CN2519058Y (zh) 2001-10-09 2001-10-09 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19058Y true CN2519058Y (zh) 2002-10-30

Family

ID=33673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6733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19058Y (zh) 2001-10-09 2001-10-09 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1905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9731A (zh) * 2014-03-24 2014-07-02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齿轮及应用其的旋钮传动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9731A (zh) * 2014-03-24 2014-07-02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齿轮及应用其的旋钮传动组件
CN103899731B (zh) * 2014-03-24 2017-02-08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齿轮及应用其的旋钮传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3483B (en) Transmission for motor and controlling device thereof
CN1230931A (zh) 自行车双向驱动装置
US7938033B2 (en) Geared, continuously variable speed transmission
KR20110069130A (ko) 연속 변속기 시스템
JP2002250420A (ja) 連続無段階変速装置
CN2519058Y (zh) 藉转向控制的离合驱动机构
CN101052825A (zh) 用于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CN2871369Y (zh) 多功能自行车传动机构改良
KR100688611B1 (ko) 자전거용 기어 변속장치
CN2781091Y (zh) 往复摇杆式无级变速器
CN1695520A (zh) 一种自动左右旋转椅
CN219461845U (zh) 按摩机构及头部按摩器
CN200977995Y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传动机构
CN210331373U (zh) 磁疗床
GB2349125A (en) Bicycle gearbox providing oscillating movement of pedals
JP4039524B2 (ja) 方向転換コントロールによるマッサージ装置の二方向駆動選択構造
CN2902173Y (zh) 拖把
CN106895091B (zh) 花毂棘轮组合结构
JP3055321U (ja) マッサージ椅子用のマッサージ駆動機構
CN201787004U (zh) 车体驱动模块
CN2644293Y (zh) 摩托车脚踏式顺倒挡装置
CN2386815Y (zh) 按摩椅的驱动正逆转装置
CN2359208Y (zh) 装有油浸式变速器的变速自行车
KR20220102387A (ko) 페달의 정회전 및 역회전을 이용한 전진 구동 자전거
EP2205892B1 (en)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