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34540Y -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34540Y
CN2334540Y CN 98205820 CN98205820U CN2334540Y CN 2334540 Y CN2334540 Y CN 2334540Y CN 98205820 CN98205820 CN 98205820 CN 98205820 U CN98205820 U CN 98205820U CN 2334540 Y CN2334540 Y CN 233454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ush rod
release unit
join structure
join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20582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智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820582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3454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3454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3454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主要是于可与套筒相套接的套筒套接结构上轴向设置一套设有弹簧的推杆,于推杆上凹设形成有一可与卡制珠相对缩入的容槽,并于推杆顶端设置有一可推动推杆向下移动的按杆,藉此当按压按杆时可让推杆的容槽与卡制珠相对,使卡制珠相对缩回套筒套接结构的结合部中,使套筒快速、自动脱离,而能达到提高套筒套接结构使用方便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尤指一种可让多种不同套筒套接结构相互套接,且可任意快速分解拆离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一般套筒扳手上都会设置有一可套接套筒的结合部,而为使套筒与套筒扳手的结合部稳固结合,避免套筒任意脱离,于套筒扳手的结合部上会设置有一由弹簧所顶持且略凸出结合部表面的卡制珠,透过卡制珠卡入套筒套孔中的卡制槽内,可让套筒与套筒扳手得藉此稳固组合。
然而传统套筒扳手与套筒间的卡制结构虽可让套筒与套筒扳手稳固组合,但是当欲将套筒自结合部上取下时,使用者往往需施以相当大的力量方能使套筒的套孔将卡制珠压入结合部内部,而将套筒自结合部取下,如此便会造成套筒扳手使用上及更换不同规格套筒时的诸多不便,因此便有人设计出一种可让套筒自动由套筒扳手结合部脱离的脱离装置,其大体是于套筒扳手结合部轴向的顶部设置有一按钮,当使用者按压按钮时可带动钢珠缩回结合部内,使套筒与结合部自动脱离,来达到提高更换套筒方便性的效果。
但是一般套筒扳手在使用时,往往可能会因工作场合的需要先行套接一具延伸长度功能的延伸杆或可多向转动的转动接头等不同套筒套接结构后,再通过该延伸杆或转动接头与套筒相互套接,然而传统的自动脱离装置是设置于套筒扳手结合部的轴向顶部上,而因延伸杆或转动接头需分别与套筒扳手及套筒相套接,故于延伸杆或转动接头等套筒套接结构的轴向并无法同时设置自动脱离装置,此时若于套筒扳手的结合部上先套设延伸杆或转动接头后,再套接套筒使用时,按下套筒扳手上脱离装置的按钮仅能解除套筒扳手与延伸杆或转动接头间的套接关系,对于套筒与延伸杆或转动接头间的套接关系,仍无法通过按压套筒扳手上的脱离装置来达到分离的效果,各套筒套接结构间的套接关系仍需以大力拔离解除,所以传统的脱离装置在使用上仍存在有许多不便及限制。
又虽有一种可单独设置于套筒套接结构上的分离结构,如图10所示,其主要通过套设于套筒套接结构上的推动套80以其底缘延伸的推制片82,并通过一推顶珠84及弹簧86使卡制珠88缩入其结合部中,来达到自动分离套筒的效果,然而此种传统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若普遍地设置在每一种套筒套接结构上,会大幅提高使用者经济上的负担与支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通过对设置在推杆顶端的按杆进行按压,即可纵向推动推杆,使钢珠回到容槽中将套筒自套筒套接结构脱离,而达到更换套筒方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主要是可让各套筒套接结构相互套接时,亦可通过按压按杆而解除各套筒套接结构相互间的套接关系,以进一步提高各套筒套接结构使用的方便性与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主要是于套筒套接结构底端设置有一可与套筒相套接的结合部,并于结合部上设置有凸伸出结合部外周缘的卡制珠,又于结合部内设置有一推杆,于推杆近底端处凹设有一可与卡制珠相对的容槽,推杆容槽的底面是呈一倾斜面,其特征在于:于套筒套接结构上设置有一轴向贯穿至结合部且可供容设推杆的贯孔,其中该贯孔是呈阶梯状,而于贯孔内形成有一阶梯缘,又于推杆顶端形成有一截面较大的头部,并于推杆上套设有一两端分别抵靠于头部底缘及贯孔阶梯缘上的弹簧,另外于推杆头部顶端设置有一横向贯穿套筒套接结构的按杆,于按杆近中段底缘处凹设有一可容置推杆头部的推顶凹槽。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杆的头部是呈半圆弧的蘑菇状。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套接结构可为套筒接头。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套接结构可为套筒扳手。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套接结构可为十字形套筒扳手。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套接结构可为具一定延伸长度的延伸杆。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套接结构可为转动接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主要是于套筒套接结构内轴向设置有一套设有弹簧24的推杆20,又于推杆20顶端则设置有一横向贯穿套筒套接结构的按杆22,并于推杆20近底端处凹设有可与卡制珠18相对的容槽204,如此当按压按杆22时,可让推杆20向下移动且使其容槽204与卡制珠18相对,让卡制珠18得缩回其结合部12、32、42、52、62中,而与套筒快速、自动脱离,此不仅可提高套筒与套筒套接结构脱离时的方便性,也可在多种不同套筒套接结构相互套接使用时,分别解除彼此间的套接关系,同时也可视不同的使用情况以左右不同方向来按压按杆22,以进一步提高套筒套接结构使用的方便性与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筒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套筒接头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套筒接头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套筒接头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套筒扳手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十字形套筒扳手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延伸杆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转动接头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套筒接头时操作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多种不同套筒套接结构相互套接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0:是传统设置于套筒套接结构上套筒脱离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该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可运用于如图1所示的套筒接头10,或如图4所示的套筒扳手30、图5所示的十字形套筒扳手40、图6所示的延伸杆50或图7所示的转动接头60等可套接套筒的套筒套接结构上,以套筒接头10为例,请配合参看图1、图2、图3,套筒套接结构主要是于其底端形成有可供与套筒相套接的结合部12,并设置有一轴向贯穿至结合部12的贯孔14,其中该贯孔14是呈阶梯状而于其内部形成有一阶梯缘16,又于套筒接头10的结合部12上设置有一可略为伸出结合部12外周缘的卡制珠18,另外套筒自动脱离装置主要是设置有一轴向设置于套筒接头10贯孔14内的推杆20,于推杆20顶端形成有一截面较大的头部202,其中该头部202可略呈半圆弧的蘑菇状,并于推杆20上套设有一两端分别抵靠于头部202底缘及贯孔14内阶梯缘16上的弹簧24,另外于推杆20近底端相对于卡制珠18的位置上凹设有一容槽204,并且该容槽204的底缘可略呈倾斜面。
又设置有一位于推杆20头部202顶端且横向贯穿套筒接头10的按杆22,于按杆22近中段底缘凹设有一可容置推杆20头部202的推顶凹槽222,如此通过弹簧24的推顶,可让推杆20头部202容置于按杆22的推顶凹槽222内,并让推杆20上的容槽204位于卡制珠18的略上方,并以其底缘的倾斜面与卡制珠18相对,使卡制珠18受到推杆20的推顶保持于凸露于结合部12外侧的位置上,在此同时可通过弹簧24的推顶力量,使推杆20的头部2.02紧压抵靠于按杆22的推顶凹槽222中,来提供按杆22一定的限止力量,如此可避免按杆22相对转动,而使推顶凹槽222离开与推杆20头部202相对的位置。
如此当将套筒与套筒接头10的结合部12相互套接时,可利用套筒套孔的内缘推动卡制珠18向内缩回,并利用卡制珠18推动推杆20容槽204的倾斜面,使推杆20向下移动且压缩弹簧,待卡制珠18与套筒套孔内的卡制槽相对后,可利用弹簧24的回复弹力将推杆20推回,并通过推杆20容槽204的倾斜面将卡制珠18推出结合部12,使卡制珠18与套筒内的卡制槽相卡合,以便将套筒稳固地套接于套筒接头10的结合部12上,供使用者操作使用。
而当欲解除套筒接头10与套筒间的套接关系时,请配合参看图9,则横向按压按杆22,使按杆22的推顶凹槽222横向移动而脱离容置推杆20头部202的位置,此时可利用按杆22推动推杆20的头部202而使推杆20沿贯孔14的轴向向下移动,使推杆20的容槽204与卡制珠18相对,而让卡制珠18避入容槽204而缩回卡制部12内,以便可自动解除套筒与套筒接头10结合部12的套接卡制关系,可以轻易地将套筒自套筒接头10的结合部12上取下,再将不同规格的套筒套入套筒接头10的结合部12上,供使用者使用,另外其他如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的套筒扳手30、十字形套筒扳手40、延伸杆50及转动接头60等套筒套接结构,其推杆20、按杆22及弹簧24等结构的设置、与套筒间结合及脱离的操作情况与图1所示的套筒接头10略同,在此不另赘述。
又当使用者将多种不同的套筒套接结构相互套合使用时,如图8所示,是于十字形套筒扳手40的结合部42上先行套接一具一定长度的延伸杆50,再于该延伸杆50的结合部52套接一转动接头60,最后再于转动接头60的结合部62上套接套筒,如此便可利用延伸杆50的延伸长度,使套筒可伸入孔洞或狭窄位置等处进行螺锁作业,也可利用转动接头60使套筒与十字形套筒扳手40间形成一角度的弯折,以配合不同螺锁作业的需求。
一旦欲解除套筒的套接关系时,则仅需按压设置于转动接头60上的按杆22,使按杆22推动其推杆20移动,使转动接头60结合部62上的卡制珠64缩回其结合部62内,便可自动解除套筒与转动接头60的套接关系,而不受多个套筒套接结构相互套接使用时的限制,同时欲将延伸杆50或转动接头60自其他的套筒套接结构上取下时,亦可分别按压设置在十字形套筒扳手40或延伸杆50上的按杆22,使各套筒套接结构上的卡制珠44、54缩回其结合部42、52内,而使各套筒套接结构相互分离,以便视使用需求更换不同形状或规格的套筒套接结构,来提高其使用的方便性与弹性。

Claims (7)

1、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主要是于套筒套接结构底端设置有一可与套筒相套接的结合部,并于结合部上设置有凸伸出结合部外周缘的卡制珠,又于结合部内设置有一推杆,于推杆近底端处凹设有一可与卡制珠相对的容槽,推杆容槽的底面是呈一倾斜面,其特征在于:于套筒套接结构上设置有一轴向贯穿至结合部且可供容设推杆的贯孔,其中该贯孔是呈阶梯状,而于贯孔内形成有一阶梯缘,又于推杆顶端形成有一截面较大的头部,并于推杆上套设有一两端分别抵靠于头部底缘及贯孔阶梯缘上的弹簧,另外于推杆头部顶端设置有一横向贯穿套筒套接结构的按杆,于按杆近中段底缘处凹设有一可容置推杆头部的推顶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杆的头部是呈半圆弧的蘑菇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套接结构可为套筒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套接结构可为套筒扳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套接结构可为十字形套筒扳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套接结构可为具一定延伸长度的延伸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套接结构可为转动接头。
CN 98205820 1998-06-05 1998-06-05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33454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05820 CN2334540Y (zh) 1998-06-05 1998-06-05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05820 CN2334540Y (zh) 1998-06-05 1998-06-05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34540Y true CN2334540Y (zh) 1999-08-25

Family

ID=33962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205820 Expired - Lifetime CN2334540Y (zh) 1998-06-05 1998-06-05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3454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8078A (zh) * 2016-05-09 2016-08-03 杨中秀 一种机械工程装配用折叠式套筒扳手
CN108472806A (zh) * 2015-12-18 2018-08-31 狄伦生活风格有限公司 流体容器扩散系统与相关的使用方法
CN109483473A (zh) * 2018-10-25 2019-03-19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旋拧器以及旋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2806A (zh) * 2015-12-18 2018-08-31 狄伦生活风格有限公司 流体容器扩散系统与相关的使用方法
CN105818078A (zh) * 2016-05-09 2016-08-03 杨中秀 一种机械工程装配用折叠式套筒扳手
CN109483473A (zh) * 2018-10-25 2019-03-19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旋拧器以及旋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06552A (zh) 具有可拆卸直立手柄的直立式真空吸尘器
CN2334540Y (zh)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JP4357394B2 (ja) パネル穴への取り付け体、および、クランプ具
US20060230622A1 (en) Quick release blade and knife
CN2334544Y (zh)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CN2171028Y (zh) 安全固定栓的新颖结构
CN2850831Y (zh) 具有速换式接头的扳手
CN2853297Y (zh) 具有速换式接头的扳手
WO2012048796A2 (de) Vorrichtung zur führung und halterung von kabeln
USD461810S1 (en) Computer mouse
CN217984304U (zh) 一种用于辅助穿线的装置
CN2284674Y (zh) 滑轨式工作头储存模组螺丝起子装置
CN2619762Y (zh) 一种工具手柄的连接装置
JP3668155B2 (ja) 笠木取外工具および笠木取外方法
CN200942442Y (zh) 台锯机分割座组的快拆构造
CN2838861Y (zh) 棘轮扳手的卡制定位构造
EP3854281B1 (de) Reinigungssystem und entriegelungsmechanismus
CN201709649U (zh) 手把
CN2690118Y (zh) 具有承接套筒的电动起子组合结构
CN200944910Y (zh) 安全挂钩式伞
CN1045185C (zh) 线材制卡环的供给装置
CN2645202Y (zh) 开关插座面板螺钉装饰盖
CN2734424Y (zh) 套筒之结构
CN215407069U (zh) 装配式装饰面板凸式安装组件及安装结构
CN2432978Y (zh) 滑板车折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