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34544Y -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34544Y
CN2334544Y CN 98206589 CN98206589U CN2334544Y CN 2334544 Y CN2334544 Y CN 2334544Y CN 98206589 CN98206589 CN 98206589 CN 98206589 U CN98206589 U CN 98206589U CN 2334544 Y CN2334544 Y CN 233454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ush rod
bar
perforation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2065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智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820658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3454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3454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3454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是于套筒套接装置底端设置一结合部,并于结合部上设卡制球,另设一轴向贯穿至结合部的贯孔,该贯孔呈阶级状,一穿设于贯孔中的推杆底端设一容槽,于推杆顶端设一按杆,于推杆头部与按杆上相对设有凹部与推顶凸部,并于按杆一端有一按推端,当按压按杆的按推端时,可使卡制球相对缩回套筒套接装置的结合部中,使套筒快速、自动脱离。

Description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扳手装置,尤指一种可让套筒得以相互套接且可任意快速分解拆离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一般于套筒扳手上都会设置有一可套接套筒的结合部,而为使套筒与套筒扳手的结合部稳固结合,避免套筒任意脱离,于套筒扳手的结合部上会设置有一由弹簧所顶持且略凸出结合部表面的卡制珠,通过卡制珠卡入套筒套孔中的卡制槽内,可让套筒与套筒扳手得藉此稳固组合。
然而传统套筒扳手与套筒间的卡制结构虽可让套筒与套筒扳手稳固组合,但是当欲将套筒自结合部上取下时,使用者往往需施以相当大的力量方能使套筒的套孔将卡制珠压入结合部内,而将套筒自结合部取下,如此便会造成套筒扳手使用上及更换不同规格套筒时的诸多不便,因此便有人设计出一种可让套筒自动由套筒扳手结合部脱离的脱离结构,其大体是于套筒扳手结合部轴向的顶部设置有一按钮,当使用者按压按钮时可带动钢珠缩回结合部内,使套筒与结合部自动脱离,来达到提高更换套筒方便性的效果。
但是一般套筒扳手在使用时,往往可能会因工作场合的需要先行套接一具延伸长度功能的延伸杆或可多向转动的转动接头等不同套筒套接装置后,再透过该延伸杆或转动接头与套筒相互套接,然而传统的自动脱离结构是设置于套筒扳手结合部的轴向顶部上,而因延伸杆或转动接头需分别与套筒扳手及套筒相套接,故于延伸杆或转动接头等套筒套接装置的轴向并无法同时设置自动脱离结构,此时若于套筒扳手的结合部上先套设延伸杆或转动接头后,再套接套筒使用时,按下套筒扳手上脱离结构的按钮仅能解除套筒扳手与延伸杆或转动接头间的套接关系,对于套筒与延伸杆或转动接头间的套接关系,仍无法藉按压套筒扳手上的脱离结构来达到分离的效果,各套筒套接装置间的套接关系仍需以大力拔离解除,所以传统的脱离结构在使用上仍存在有许多不便及限制的处。
又虽有一种可单独设置于套筒套接装置上的分离结构,如图10所示者,其主要透过套设于套筒套接装置上的推动套80以其底缘延伸的推制片82,并透过一推顶珠84及弹簧86使卡制珠88缩入其结合部中,来达到自动分离套筒的效果,然而此种传统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若普遍地设置在每一种套筒套接装置上时,更会大幅提高使用者经济上的负担与支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可通过按压按杆使套筒自动与各套筒套接装置的结合部脱离,以提高更换套筒的方便性,当各套筒套接装置相互套接时,亦可通过按压按杆而解除各套筒套接装置相互间的套接关系,如此可进一步提高各套筒套接装置使用的方便性与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於:提供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是于套筒套接装置底端设置有一与套筒相套接的结合部,并于结合部上设置有凸伸出结合部外周缘的卡制珠,套筒套接装置上另设置有一轴向贯穿至结合部的贯孔,其中该贯孔是呈阶级状,而于贯孔内形成有一阶级缘,又于套筒套接装置内设置有一穿设于贯孔中的推杆,于推杆近底端处凹设有一与卡制珠相对的容槽,推杆容槽的底面是呈一倾斜面,又于推杆顶端形成有一截面较大的头部,并于推杆上套设有一两端分别抵靠于头部底缘及贯孔阶级缘上的弹簧,于推杆头部顶端设置有一横向贯穿套筒套接装置的按杆,其特征在于:
于按杆一端形成有一圆杆形的按推端,并于另端形成有一外径大于按推端的扩大端,又于按杆中段的位置上凸设有一外径大于按推端但小于扩大端的推顶凸部,又于推杆的头部上形成有一容置按杆推顶凸部的凹部。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于套筒套接装置设置按杆的位置上横向设置有一穿孔及扩大穿孔,其中穿孔的内径不小于按杆按推端的外径,并且扩大穿孔的内径不小于按杆扩大端的外径。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套筒套接装置可为套筒接头。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套筒套接装置可为套筒扳手。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套筒套接装置可为十字形套筒扳手。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套筒套接装置可为具一定延伸长度的延伸杆。
前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套筒套接装置可为转动接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主要是于套筒套接装置内轴向设置有一套设有弹簧24的推杆20,又于推杆20顶端则设置有一横向贯穿套筒套接装置的按杆22,其中于推杆20头部202及按杆22上相对设置有可相互卡合的凹部203及推顶凸部226,并于推杆20近底端处凹设有可与卡制珠18相对的容槽204,如此当按压按杆22时,可利用按杆的推顶凸部226推动推杆20头部202的凹部203,使推杆20得向下移动且让其容槽204与卡制珠18相对,让卡制珠18得缩回其结合部12、32、42、52、62中,而与套筒快速、自动脱离,藉此不仅可提高套筒与套筒套接装置脱离时的方便性,亦可在多种不同套筒套接装置相互套接使用时,分别解除彼此间的套接关系,以进一步提高套筒套接装置使用的方便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套筒接头时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套筒接头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套筒接头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套筒扳手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十字形套筒扳手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延伸杆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转动接头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套筒接头时操作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多种不同套筒套接装置相互套接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0是传统设置于套筒套接装置上套筒脱离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该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可运用于如图1所示的套筒接头10,或如图4所示的套筒扳手30、图5所示的十字形套筒扳手40、图6所示的延伸杆50或图7所示的转动接头60等可套接套筒的套筒套接装置上,以套筒接头10为例,请配合参看图1、2、3,套筒套接装置主要是于其底端形成有可供与套筒相套接的结合部12,并设置有一轴向贯穿至结合部12的贯孔14,其中该贯孔14是呈阶级状而于其内部形成有一阶级缘142,又于套筒接头10的结合部12上设置有一可略为伸出结合部12外周缘的卡制珠18,另外套筒自动脱离装置主要是设置有一轴向设置于套筒接头10贯孔14内的推杆20,于推杆20顶端形成有一截面较大的头部202,其中该头部202可略呈半圆弧的菇状,并于推杆20上套设有一两端分别抵靠于头部202底缘及贯孔14内阶级缘142上的弹簧24,另外于推杆20近底端相对于卡制珠18的位置上凹设有一容槽204,并且该容槽204的底缘可略呈倾斜面206。
又设置有一位于推杆20头部202顶端且横向贯穿套筒接头10的按杆22,其中按杆22一端是形成有一呈圆杆形的按推端222,按杆22另端则形成有一外径略大于按推端222的扩大端224,并于按杆22近中段位置上形成有一与推杆20头部202相对,并且外径略大于按推端222而小于扩大端224的推顶凸部226,而推杆20头部202顶缘则凹设形成有一可容置按杆22推顶凸部226的凹部203,另外于套筒接头10上位于穿设按杆22的位置上横向设置有相对并与贯孔14相连通的穿孔16及扩大穿孔162,其中穿孔16的内径不小于按杆22按推端222的外径,而扩大穿孔162的内径则不小于按杆22扩大端224的外径,并且在将按杆22穿设于穿孔16及扩大穿孔162中时,可让按杆22的推顶凸部226位于贯孔14中并与推杆20头部202的凹部203相卡合。
如此透过弹簧24的推顶,可让推杆20头部202的凹部203容置按杆22的推顶凸部226,并让推杆20上的容槽204位于卡制珠18的略上方,并以其底缘的倾斜面206与卡制珠18相对,使卡制珠18受到推杆20的推顶保持于凸露于结合部12外侧的位置上,在此同时可藉弹簧24的推顶力量,使推杆20的头部202紧压抵靠于按杆22的推顶凸部226上,来提供按杆22一定的限止力量,可避免按杆22相对套筒扳手10转动。
当欲将套筒与套筒接头10的结合部12相互套接时,可利用套筒套孔的内缘推动卡制珠18向内缩回,并利用卡制珠18推动推杆20容槽204的倾斜面206,使推杆20向下移动且压缩弹簧,待卡制珠18与套筒套孔内的卡制槽相对后,可利用弹簧24的回恢弹力将推杆20推回,并透过推杆20容槽204的倾斜面206将卡制珠18推出结合部12,使卡制珠18与套筒内的卡制槽相卡合,以便将套筒稳固地套接于套筒接头10的结合部12上,供使用者操作使用。
而当欲解除套筒接头10与套筒间的套接关系时,请配合参看图9,则横向按压按杆22的按推端222,使按杆22的按推端222缩入穿孔16中,并使其扩大端224由扩大穿孔162中穿出,使按杆22相对套筒接头10横向移动,如此便可以因按杆22上推顶凸部226的横向移动来推动推杆20头部202的凹槽203,而使推杆20沿贯孔14的轴向向下移动,使推杆20的容槽204与卡制珠18相对,而让卡制珠18避人容槽204而缩回卡制部12内,藉此便可自动解除套筒与套筒接头10结合部12的套接卡制关系,可以轻易地将套筒自套筒接头10的结合部12上取下,再将不同规格的套筒套入套筒接头10的结合部12上,供使用者使用,另外其他如图4、5、6及7所示的套筒扳手30、十字形套筒扳手40、延伸杆50及转动接头60等套筒套接装置,其推杆20、按杆22及弹簧24等结构的设置、与套筒间结合及脱离的操作情况与图1所示的套筒接头10略同,在此不另赘述。
又当使用者将多种不同的套筒套接装置相互套合使用时,如图8所示者,是于十字形套筒扳手40的结合部42上先行套接一具一定长度的延伸杆50,再于该延伸杆50的结合部52套接一转动接头60,最后再于转动接头60的结合部62上套接套筒,如此便可利用延伸杆50的延伸长度,使套筒可伸入孔洞或狭窄位置等处进行螺锁作业,亦可利用转动接头60使套筒与十字形套筒扳手40间形成一角度的弯折,以配合不同螺锁作业的需求。
如此一旦欲解除套筒的套接关系时,则仅需按压设置于转动接头60上的按杆22的按推端222,以利用按杆22上的推顶凸部226来推动其推杆20移动,使转动接头60结合部62上的卡制珠64缩回其结合部62内,便可自动解除套筒与转动接头60的套接关系,而不受多个套筒套接装置相互套接使用时的限制,同时若欲将延伸杆50或转动接头60自其他的套筒套接装置上取下时,亦可分别按压设置在十字形套筒扳手40或延伸杆50上按杆22的按推端222,使各套筒套接装置上的卡制珠44、54缩回其结合部42、52内,而使各套筒套接结构相互分离,以便视使用需求更换不同形状或规格的套筒套接装置,来提高其使用的方便性与弹性。

Claims (7)

1·一种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是于套筒套接装置底端设置有一与套筒相套接的结合部,并于结合部上设置有凸伸出结合部外周缘的卡制珠,套筒套接装置上另设置有一轴向贯穿至结合部的贯孔,其中该贯孔是呈阶级状,而于贯孔内形成有一阶级缘,又于套筒套接装置内设置有一穿设于贯孔中的推杆,于推杆近底端处凹设有一与卡制珠相对的容槽,推杆容槽的底面是呈一倾斜面,又于推杆顶端形成有一截面较大的头部,并于推杆上套设有一两端分别抵靠于头部底缘及贯孔阶级缘上的弹簧,于推杆头部顶端设置有一横向贯穿套筒套接装置的按杆,其特征在于:
于按杆一端形成有一圆杆形的按推端,并于另端形成有一外径大于按推端的扩大端,又于按杆中段的位置上凸设有一外径大于按推端但小于扩大端的推顶凸部,又于推杆的头部上形成有一容置按杆推顶凸部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于套筒套接装置设置按杆的位置上横向设置有一穿孔及扩大穿孔,其中穿孔的内径不小于按杆按推端的外径,并且扩大穿孔的内径不小于按杆扩大端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套接装置为套筒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套接装置为套筒扳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套接装置为十字形套筒扳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套接装置为具一定延伸长度的延伸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自动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套接装置为转动接头。
CN 98206589 1998-07-03 1998-07-03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33454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06589 CN2334544Y (zh) 1998-07-03 1998-07-03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06589 CN2334544Y (zh) 1998-07-03 1998-07-03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34544Y true CN2334544Y (zh) 1999-08-25

Family

ID=33962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206589 Expired - Lifetime CN2334544Y (zh) 1998-07-03 1998-07-03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34544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0792B (zh) * 2007-05-24 2012-06-27 谢智庆 具插头式接合结构的手工具
CN101521143B (zh) * 2008-02-25 2012-12-26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半导体工艺设备的衬套机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71696A (zh) * 2015-10-23 2015-12-23 张华英 射钉枪钉匣弹压式拆装结构
CN109578063A (zh) * 2019-01-04 2019-04-05 云南联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脱离逃生舱
CN111890022A (zh) * 2020-08-05 2020-11-06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扭力卸荷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0792B (zh) * 2007-05-24 2012-06-27 谢智庆 具插头式接合结构的手工具
CN101521143B (zh) * 2008-02-25 2012-12-26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半导体工艺设备的衬套机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71696A (zh) * 2015-10-23 2015-12-23 张华英 射钉枪钉匣弹压式拆装结构
CN109578063A (zh) * 2019-01-04 2019-04-05 云南联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脱离逃生舱
CN111890022A (zh) * 2020-08-05 2020-11-06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扭力卸荷机构
CN111890022B (zh) * 2020-08-05 2021-11-26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扭力卸荷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24A (zh) 手工工具或改进的杆钳
CN2334544Y (zh)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CN2334540Y (zh) 套筒自动脱离装置
EP0843387A3 (en) Connector connecting structure
CN2850831Y (zh) 具有速换式接头的扳手
USD470142S1 (en) Computer mouse
CN200942442Y (zh) 台锯机分割座组的快拆构造
CN200939596Y (zh) 多功能螺丝刀
TWM247354U (en) An attach and detach structure of a screwdriver head socket
CN2863997Y (zh) 窗户把手构造
CN1286614C (zh) 夹头结构
CN2734424Y (zh) 套筒之结构
USD455855S1 (en) Desktop video production studio
USD533596S1 (en) Clipboard
CN2432978Y (zh) 滑板车折叠装置
USD462355S1 (en) Computer mouse
CN217089912U (zh) 一种自锁机构及手摇升降桌
CN2422099Y (zh) 电动往复锯的夹持装置
CN2610514Y (zh) 一种适配卡扩充槽座结构的改良
CN2344485Y (zh) 旋转锁具
CN1827310A (zh) 多功能螺丝刀
CN2619762Y (zh) 一种工具手柄的连接装置
CN2580816Y (zh) 一种箱包的飞机式延伸手把
CN2437278Y (zh) 强力吸盘式浴帘毛巾座
CN2214308Y (zh) 大型美工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