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87140U - 空中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空中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87140U
CN221587140U CN202323017130.XU CN202323017130U CN221587140U CN 221587140 U CN221587140 U CN 221587140U CN 202323017130 U CN202323017130 U CN 202323017130U CN 221587140 U CN221587140 U CN 221587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wheel
arms
container
frame body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171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祥琼
李洋
李春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bes Taica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bes Taica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bes Taica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bes Taica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171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87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87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87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中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和取放组件。其中,所述取放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运输车本体下方的架体,以及两个活动臂、两个固定臂;两个所述活动臂沿第一方向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架体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固定臂沿第二方向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架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活动臂与两个所述固定臂被构造为在所述架体下方限制出容纳空间;两个所述活动臂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将容器夹取至所述容纳空间,且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以将所述容器松开。本公开实现了自动化上料、卸料,节约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搬运效率。此外,设置固定臂提高了空中运输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空中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中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中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中运输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运输方式。与传统的地面运输相比,空中运输能够节约地面空间,使空间利用率更高。空中运输车行走于被悬挂支承于天花板的行走轨道上,行走轨道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用户可以根据路线需要进行铺设。
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将物料、容器或货箱悬挂在空中运输车的底部,上料、卸料的操作通常依靠人工进行,效率很低,而且存在物料摆放不整齐的问题。此外,在上料后料箱可能会发生串动,存在掉落风险,非常不安全。人工上料、卸料的方式浪费人力物力,人工成本很高。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化的上料、卸料的空中运输车,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空中运输车。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中运输车,包括:
运输车本体;
取放组件,所述取放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运输车本体下方的架体,以及两个活动臂、两个固定臂;两个所述活动臂沿第一方向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架体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固定臂沿第二方向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架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活动臂与两个所述固定臂被构造为在所述架体下方限制出容纳空间;
两个所述活动臂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将容器夹取至所述容纳空间,且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以将所述容器松开。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放组件还包括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活动臂导向配合在所述架体上,且被构造为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被构造为带动所述活动臂在第一方向上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架体相对两侧的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轮相对两侧的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还包括依次缠绕在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三传动轮、驱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上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被构造为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在两个所述活动臂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一个所述活动臂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带远离所述架体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活动臂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带靠近所述架体的一侧;所述传动带被构造为带动两个所述活动臂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远离所述驱动轮一侧的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所述传动带被构造为依次缠绕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三传动轮、驱动轮、第四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二传动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放组件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架体上的滑轨,以及固定在所述活动臂顶端的滑块;所述滑块被构造为滑动配合在所述滑轨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被构造为在正转时,驱动两个所述活动臂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且被构造为在反转时,驱动两个所述活动臂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臂底端设置有承载部;所述承载部被构造为与所述活动臂垂直设置,且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以承载容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取放组件通过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运输车本体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被构造为带动所述取放组件下降至与容器相适配的位置,以取放容器,且被构造为带动所述取放组件上升至邻近所述运输车本体的位置,以运输容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活动臂与两个所述固定臂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升降导向轮,所述升降导向轮被构造为在所述取放组件升降的过程中与竖直设置的导向结构相适配。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沿着第一方向相互靠近、相互远离的两个活动臂,从而实现了采用活动臂自动夹取、松开容器,使上料、卸料的过程去人工化,节约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搬运效率。而且机械自动化的设置还使容器能在容纳空间内居中,避免了容器码放不齐的问题。此外,本公开还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两个固定臂,从而能在夹取容器后,在第二方向上对容器进行限位,防止容器串动、掉落,提高了空中运输车的安全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取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取放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取放组件的仰视图;
图4是本公开活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架体、运动机构及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1、架体,10、容纳空间,2、活动臂,21、滑块,22、承载部,221、贯通孔,23、第一横梁,3、固定臂,31、第二横梁,4、运动机构,40、传动带,41、第一传动轮、42、第二传动轮、43、第三传动轮、44、第四传动轮、45、第五传动轮,46、第六传动轮,47、第一连接件,48、第二连接件,49、电机,491、驱动轮,5、滑轨,6、升降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中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和取放组件。在运输系统中,可以在天花板上铺设有各种形状的行驶轨道,运输车本体的上端可以滑动配合在行驶轨道上。取放组件可以设置在运输车本体的下方位置,取放组件可以用于拿取、携带容器,从而使运输车本体可以将容器运输至运输系统中的各个位置。
其中,取放组件包括设置在运输车本体下方的架体,以及两个活动臂、两个固定臂。两个活动臂沿第一方向分别滑动连接在架体的相对两侧,两个固定臂沿第二方向分别固定连接在架体的相对两侧,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本公开中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取放组件的取放动作而定义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是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两个活动臂、两个固定臂都可以是夹臂,四个夹臂分别设置在架体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其中,有两个夹臂滑动连接在架体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另外两个夹臂固定设置在架体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两个活动臂与两个固定臂被构造为在架体下方限制出容纳空间,容器可以被取至容纳空间中,以被运输车本体运输至其他位置。
两个活动臂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将容器夹取至容纳空间,且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以将容器松开。两个活动臂用于夹取或松开容器,从而实现取放动作。在容器被活动臂夹取至容纳空间中时,位于第二方向两侧的两个固定臂能够防止容器在容纳空间内串动,从而避免了容器在空中运输过程中掉落。
本公开通过设置沿着第一方向相互靠近、相互远离的两个活动臂,从而实现了采用活动臂自动夹取、松开容器,使上料、卸料的过程去人工化,节约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搬运效率。而且机械自动化的设置还使容器能在容纳空间内居中,避免了容器码放不齐的问题。此外,本公开还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两个固定臂,从而能在夹取容器后,在第二方向上对容器进行限位,防止容器串动、掉落,提高了空中运输车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中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和取放组件。其中,如图1所示,取放组件包括设置在运输车本体下方的架体1,以及两个活动臂2、两个固定臂3。两个活动臂2沿第一方向分别滑动连接在架体1的相对两侧,两个活动臂2可以是完全一样的结构,且沿第一方向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个固定臂3沿第二方向分别固定连接在架体1的相对两侧,两个固定臂3可以是完全一样的结构,且沿第二方向上的中线对称设置在架体1的两侧。两个活动臂2、两个固定臂3都设置在架体1的下方,从而可以将容器取至架体1下方的位置。
参考图1和图3,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本公开中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取放组件的取放动作而定义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是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参考图3的视图方向,横向即为第一方向,纵向即为第二方向。
继续参考图1,两个活动臂2、两个固定臂3都可以是夹臂,四个夹臂分别设置在架体1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其中,有两个夹臂滑动连接在架体1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另外两个夹臂固定设置在架体1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夹臂可以为板状结构,也可以是柱状或框状结构,本公开中将两个活动臂2和两个固定臂3设置为矩形框状结构,框状结构可以有效减轻活动臂2以及固定臂3的自重,从而使取放组件的整体重量减轻。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活动臂2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横梁23,在固定臂3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横梁31,设置第一横梁23和第二横梁31可以增强活动臂2和固定臂3的刚性,从而防止活动臂2和固定臂3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变形。
两个活动臂2与两个固定臂3被构造为在架体下方限制出容纳空间10,容器可以被取至容纳空间10中,以被运输车本体运输至其他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容器可以是物流运输领域中用于装载货物的容器,包括但不限于料箱、托盘、原箱、包装箱、货箱、收纳箱等等,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制。
当容器位于容纳空间10中时,位于第二方向两侧的两个固定臂3能够防止容器在容纳空间10内串动,从而避免了容器在空中运输过程中掉落。如图1所示,容纳空间10可以是近似立方形的空间,当容器为大小适配的立方体料箱时,位于容纳空间10中的容器的四个侧壁可以分别抵接在两个活动臂2与两个固定臂3的内侧位置,从而使容器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
两个活动臂2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将容器夹取至容纳空间10,且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以将容器松开。两个活动臂2用于夹取或松开容器,从而实现取放动作。具体地,两个活动臂2的上端可以滑动配合在架体1的下端面上,在需要拿取容器时,两个活动臂2同步运动、相互靠近,从而抵接至容器的两个侧壁,实现夹取动作;在需要放开容器时,两个活动臂2同步运动、相互远离,从而离开容器的两个侧壁,实现松开动作。
本公开通过设置沿着第一方向相互靠近、相互远离的两个活动臂2,从而实现了采用活动臂2自动夹取、松开容器,使上料、卸料的过程去人工化,节约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搬运效率。而且机械自动化的设置还使容器能在容纳空间10内居中,避免了容器码放不齐的问题。此外,本公开还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两个固定臂3,从而能在夹取容器后,在第二方向上对容器进行限位,防止容器串动、掉落,提高了空中运输车的安全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空中运输车还包括升降组件,取放组件通过升降组件设置在运输车本体的下方。升降组件被构造为带动取放组件下降至与容器相适配的位置,以取放容器,且被构造为带动取放组件上升至邻近运输车本体的位置,以运输容器。升降组件可以是伸缩带、伸缩杆等类型的升降结构,其一端可以固定连接在运输车本体底部,另一端可以固定连接在取放组件的架体1上方,取放组件能够在升降组件的带动作用下实现升降。
当取放组件带动容器上升至邻近运输车本体的位置时,容器远离地面,从而能在完全不占用地面空间的情况下实现运输。而在需要对容器进行取放操作时,取放组件要对容器轻拿轻放,不能在高空中直接松开容器,否则会导致容器坠落,其中的货物会发生损坏。因此,在取放容器时,升降组件要带动取放组件下降至与容器配合的位置,例如:容器所在的储存位的高度、容器所在的输送线的高度等。
在取放组件升降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升降组件的带动作用下相对于运输车本体发生晃动,这会导致取放组件难以对准容器,进而导致取放操作失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在升降位置竖直设置导向结构,从而使取放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得到限位。
在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2,两个活动臂2与两个固定臂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升降导向轮6,具体地,升降导向轮6分别可以设置在两个活动臂2的第一横梁23和两个固定臂3的第二横梁31上。升降导向轮6被构造为在取放组件升降的过程中与竖直设置的导向结构相适配。导向结构可以是导轨、导向条带、钢丝绳等结构,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以导向结构是导向条带为例,导向条带可以设置有四根,四根导向条带沿竖直方向分别固定在地面和天花板之间,以围成用于供取放组件升降的空间。分别设置在两个活动臂2和两个固定臂3上的四个升降导向轮6可以分别滑动配合在四根导向条带上,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导向配合,使取放组件不会在升降过程中晃动,提升了取放成功率。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活动臂2底端设置有承载部22,承载部22被构造为与活动臂2垂直设置,且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延伸至容纳空间10内,以承载容器。当容器位于容纳空间10内时,可以稳定坐落在两个活动臂2的两个承载部22上。具体地,当两个活动臂2夹取容器时,两个承载部22会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并分别伸至容器相对两侧的下方位置,待两个活动臂2的内壁抵接至容器侧壁时,就可以停止移动活动臂2;之后升降组件可以升起取放组件,并使容器的底面支撑至承载部22上,承载部22能够带动容器一起上升。承载部2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贯通孔221,这样可以减轻承载部22的重量,从而使取放组件的整体重量更轻。
下面将结合图2至图5详细介绍两个活动臂2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两个活动臂2是如何实现相互靠近及相互远离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取放组件还包括运动机构4,运动机构4可以设置在架体1的下方,且被构造为用于带动活动臂2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具体地,参考图3,运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架体1上的电机49,以及由电机49驱动的传动机构。活动臂2导向配合在架体1上,且被构造为通过连接部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被构造为带动活动臂2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如图3所示,电机49可以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架体1下方邻近中心的位置,这样的排布使电机49不会在第一方向上占用过多空间,从而为两个活动臂2留出运动空间。
具体地,取放组件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活动臂2可以通过导向机构导向配合在架体1上。参考图3和图4,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架体1上的滑轨5,以及固定在活动臂2顶端的滑块21,滑块21被构造为滑动配合在滑轨5上。滑轨5可以设置有四条,四条滑轨5均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架体1的下方。两个活动臂2的顶端分别可以设置有两个滑块21,两个滑块21可以沿第二方向排列,每个滑块21都能够滑动配合在一根滑轨5上,这样就能使矩形框状的活动臂2稳定地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在架体1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电机49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驱动轮491,当电机49工作时,驱动轮491能够转动。传动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别转动连接在架体1相对两侧的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以及设置在驱动轮491相对两侧的第三传动轮43、第四传动轮44,其中,第一传动轮41和第三传动轮43可以位于驱动轮491的一侧,第二传动轮42和第四传动轮44可以位于驱动轮491的另一侧。传动机构还包括依次缠绕在第一传动轮41、第三传动轮43、驱动轮491、第四传动轮44、第二传动轮42上的传动带40,传动带40被构造为通过连接部固定在两个活动臂2上。
当驱动轮491转动时,缠绕其上的传动带40在驱动轮491的带动作用下能够沿第一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其上的两个活动臂2一起运动。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所在的位置即为两个活动臂2可以相互远离运动到的最远位置,为了尽可能扩大两个活动臂2的运动范围,可以将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设置在尽可能靠近架体1边缘的位置。
为了实现使两个活动臂2沿相向或相反的方向运动,需要将两个活动臂2固定在传动带40的不同位置。在本公开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继续参考图5,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47和第二连接件48,其中一个活动臂2被构造为通过第一连接件47固定连接在传动带40远离架体1的一侧,即固定连接在传动带40的下方;另一个活动臂2被构造为通过第二连接件48固定连接在传动带40靠近架体1的一侧,即固定连接在传动带40的上方。传动带40被构造为带动两个活动臂2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参考图5视图方向,当传动带40逆时针转动时,固定在传动带40远离架体1的一侧的第一连接件47能够向左运动,固定在传动带40邻近架体1的一侧的第二连接件48能向右运动,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47、第二连接件48能够带动两个活动臂2同步相向运动。当传动带40顺时针转动时,固定在传动带40远离架体1的一侧的第一连接件47能够向右运动,固定在传动带40邻近架体1的一侧的第二连接件48能向左运动,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47、第二连接件48能够带动两个活动臂2同步反向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传动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三传动轮43、第四传动轮44远离驱动轮491一侧的第五传动轮45、第六传动轮46。第五传动轮45位于第一传动轮41和第三传动轮43之间,第六传动轮46位于第二传动轮42和第四传动轮44之间。第五传动轮45、第六传动轮46设置在邻近第三传动轮43、第四传动轮44的位置。传动带40被构造为依次缠绕第一传动轮41、第五传动轮45、第三传动轮43、驱动轮491、第四传动轮44、第六传动轮46、第二传动轮42。
在传动机构不包括第五传动轮45、第六传动轮46的实施方式中,已经可以实现基本的传动功能了。但为了增大传动带40与驱动轮491之间的摩擦力,使电机49的驱动力更好地转化为传动力,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第五传动轮45和第六传动轮46。通过设置第五传动轮45和第六传动轮46,可以使传动带40在邻近驱动轮491的位置增加两次缠绕,缠绕次数的增加会使传动带40缠绕的更紧。这样就实现了增大传动带40与驱动轮491之间的摩擦力,使电机49可以提供较少的驱动力就能带动活动臂2。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机49被构造为在正转时,驱动两个活动臂2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且被构造为在反转时,驱动两个活动臂2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继续参考图5视图方向,电机49在正转时,即带动传动带40逆时针转动,从而使两个活动臂2在第一连接件47、第二连接件48的带动作用下相互靠近;电机49在反转时,即带动传动带40顺时针转动,从而使两个活动臂2在第一连接件47、第二连接件48的带动作用下相互远离。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运动机构4的全部结构,两个活动臂2能够在运动机构4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容纳空间10的大小是可调整的。这样就可以使取放组件能够自动夹取不同大小的容器,使本公开的空中运输车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设置运动机构4使取放组件实现了自动化夹取容器,使上料、卸料的过程去人工化,节约了人工成本,提升了搬运效率。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车本体;
取放组件,所述取放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运输车本体下方的架体(1),以及两个活动臂(2)、两个固定臂(3);两个所述活动臂(2)沿第一方向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架体(1)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固定臂(3)沿第二方向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架体(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活动臂(2)与两个所述固定臂(3)被构造为在所述架体(1)下方限制出容纳空间(10);
两个所述活动臂(2)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以将容器夹取至所述容纳空间(10),且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以将所述容器松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组件还包括运动机构(4),所述运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的电机(49),以及由所述电机(49)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活动臂(2)导向配合在所述架体(1)上,且被构造为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被构造为带动所述活动臂(2)在第一方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9)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驱动轮(491);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架体(1)相对两侧的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轮(491)相对两侧的第三传动轮(43)、第四传动轮(44),还包括依次缠绕在所述第一传动轮(41)、第三传动轮(43)、驱动轮(491)、第四传动轮(44)、第二传动轮(42)上的传动带(40);所述传动带(40)被构造为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在两个所述活动臂(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47)和第二连接件(48);其中一个所述活动臂(2)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47)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带(40)远离所述架体(1)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活动臂(2)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48)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带(40)靠近所述架体(1)的一侧;所述传动带(40)被构造为带动两个所述活动臂(2)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传动轮(43)、第四传动轮(44)远离所述驱动轮(491)一侧的第五传动轮(45)、第六传动轮(46),所述传动带(40)被构造为依次缠绕所述第一传动轮(41)、第五传动轮(45)、第三传动轮(43)、驱动轮(491)、第四传动轮(44)、第六传动轮(46)、第二传动轮(4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组件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架体(1)上的滑轨(5),以及固定在所述活动臂(2)顶端的滑块(21);所述滑块(21)被构造为滑动配合在所述滑轨(5)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9)被构造为在正转时,驱动两个所述活动臂(2)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且被构造为在反转时,驱动两个所述活动臂(2)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2)底端设置有承载部(22);所述承载部(22)被构造为与所述活动臂(2)垂直设置,且被构造为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10)内,以承载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取放组件通过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运输车本体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被构造为带动所述取放组件下降至与容器相适配的位置,以取放容器,且被构造为带动所述取放组件上升至邻近所述运输车本体的位置,以运输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臂(2)与两个所述固定臂(3)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升降导向轮(6),所述升降导向轮(6)被构造为在所述取放组件升降的过程中与竖直设置的导向结构相适配。
CN202323017130.XU 2023-11-08 2023-11-08 空中运输车 Active CN221587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17130.XU CN221587140U (zh) 2023-11-08 2023-11-08 空中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17130.XU CN221587140U (zh) 2023-11-08 2023-11-08 空中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87140U true CN221587140U (zh) 2024-08-23

Family

ID=9241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17130.XU Active CN221587140U (zh) 2023-11-08 2023-11-08 空中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87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38007B2 (ja) 保管システムからユニットを回収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051490B (zh) 可移动式密集存拣装置
US20230125328A1 (en) Automated storage systems and devices
US20160001992A1 (en) Transport Device For Article Transport Boxes
US20240217741A1 (en) A storage column module for coupling to a framework structure of a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CN112693927B (zh) 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
CN114258379B (zh) 传送系统、自动存储和取回系统以及运输容器的方法
CN107662800B (zh) 一种智能仓储搬运车及智能仓储系统
CN218319190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9019005B (zh) 料箱抓取机构
NO346714B1 (en) A storage column module for coupling to a framework structure of a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US20230126335A1 (en) Automated storage systems and devices
CN221587140U (zh) 空中运输车
CN111453325A (zh) 一种引火件载具盘自动下线的传递装置及其传递方法
CN221499745U (zh) 空中运输车
JPH0881015A (ja) 鋼板入庫設備
CN212502499U (zh) 一种引火件载具盘自动下线的传递装置
CN211308680U (zh) 推车和运输装置
WO2014182168A1 (en) Crate stacker
CN221499511U (zh) 空中运输车
CN114834907B (zh) 一种物料转运码垛装置
CN217291504U (zh) 一种组合机床供料系统
CN113044601B (zh) 一种大件物流件装载设备
CN215207284U (zh) Agv小车的车轮架和尼龙套组装工位
KR910007522B1 (ko) 자동 화물상차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