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59640U - 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59640U
CN221559640U CN202323205697.XU CN202323205697U CN221559640U CN 221559640 U CN221559640 U CN 221559640U CN 202323205697 U CN202323205697 U CN 202323205697U CN 221559640 U CN221559640 U CN 221559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ening
straightening wheel
wheels
wheel se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056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方剑
严华
钱国平
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City Junma Steel Co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City Junma Steel Co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City Junma Steel Co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City Junma Steel Co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056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59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59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59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帘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安装到支撑板上,且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互垂直的布置,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第一校直轮组,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第二校直轮组;所述第一校直轮组中所有校直轮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板体。本申请提出的校直器通过设置两组校直轮,每组校直轮表面的线槽深度不同,将槽型的深浅设置成沿进入方向由浅入深再逐步变浅的顺序反复缠绕,多个校直轮反复缠绕由浅入深再逐步变浅的顺序反复缠绕去应力,且能保持连线平直度平整,且这种渐变的应力变化方式对钢丝的冲击力小,可适用更高的过线速度。

Description

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帘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生产钢丝制绳的校直器种类繁多,造型各异,但校直器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帘线应力,控制帘线捻制以及调整残余扭转,使用适合的校直器能对产品质量有大幅的提升。
典型的校直器多为校直轮相互挤压作用于帘线,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方案,在多个校直轮相互挤压与自身转动中完成对帘线捻制的塑形,同时相应的去除一部分帘线应力,控制帘线参与扭转。目前通常使用过捻器与校直器的组合对钢丝进行去应力和校直,但是过捻器对钢丝的扭曲度大,在高速运行时可能出现断线、掉线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CN219378792U一种耐酸碱锈蚀的钢丝校直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校直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安装到支撑板上,且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互垂直的布置,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第一校直轮组,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第二校直轮组;
所述第一校直轮组中所有校直轮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板体,并呈之字形排列,第二校直轮组中所有校直轮的轴线垂直于第二板体,并呈之字形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都包括第一校直轮、第二校直轮和第三校直轮,所述第一校直轮的槽深小于第二校直轮的槽深小于第三校直轮的槽深;
钢丝由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端进入第一校直轮组以及第二校直轮组,绕过每一个校直轮后,绕出第二校直轮组,在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中,校直轮的排列方式被设置为保持钢丝的绕线顺序是由浅槽至深槽再入浅槽。
优选的,在第一校直轮组中,第一校直轮、第二校直轮和第三校直轮的排列方式为,处于中间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三校直轮,处于两端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其余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第二校直轮和第三校直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保持钢丝的绕线顺序是由浅槽至深槽再入浅槽;
在第二校直轮组中,第一校直轮、第二校直轮和第三校直轮的排列方式为,处于中间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二校直轮或第三校直轮,处于两端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其余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第二校直轮和第三校直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保持钢丝的绕线顺序是由浅槽至深槽再入浅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包括9个校直轮,按照钢丝进入的顺方向,将9个校直轮定义为前部校直轮、中部校直轮和后部校直轮,前部校直轮的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大于中部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后部校直轮的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大于中部校直轮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中部校直轮中包括1-2个第三校直轮,其余为第二校直轮。
优选的,所述前部校直轮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以及两个第二校直轮,所述后部校直轮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以及两个第二校直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校直轮组包括7个校直轮,按照钢丝进入的顺方向,将7个校直轮定义为前校直轮组、中校直轮组和后校直轮组,前校直轮组中的两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小于中校直轮组中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后校直轮组中两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小于中校直轮组中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前校直轮组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以及一个第二校直轮,所述中校直轮组中包括第二校直轮和/或第三校直轮,所述后校直轮组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以及一个第二校直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之间设有过渡轮组。
优选的,所述校直轮包括轴承以及轴套,所述轴套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轴承包括双列滚动轴承。
优选的,还包括平板校直器,所述平板校直器位于所述第二校直轮组的出线侧,所述平板校直器包括多个压线轮,钢丝从多个压线轮之间呈线型穿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校直器通过设置两组校直轮,每组校直轮表面的线槽深度不同,将槽型的深浅设置成沿进入方向由浅入深再逐步变浅的顺序反复缠绕,多个校直轮反复缠绕由浅入深再逐步变浅的顺序反复缠绕去应力,且能保持连线平直度平整,且这种渐变的应力变化方式对钢丝的冲击力小,可适用更高的过线速度。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第一校直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第三校直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钢丝从校直轮中绕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结合图1-2所示实施例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旨在去除钢帘线的应力。该实施例的校直器包括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均安装到支撑板10上,且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相互垂直的布置。
结合图1、2所示,第一板体11上设有第一校直轮组,第二板体12上设有第二校直轮组,应当理解的,第一校直轮组中所有校直轮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板体11,第二校直轮组中所有校直轮的轴线垂直于第二板体12,使校直器中所有的校直轮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校直去应力的状态。
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中的校直轮大致呈之字形排列,钢丝从外侧绕过校直轮,通过绕过校直轮的表面产生弯曲变形达到对钢丝去应力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当钢丝的弯曲程度大,则能达到更好的去应力效果,而钢丝在较大的弯曲状态高速绕过校直轮可能因弯曲应力大而断裂,因此,通过校直轮组控制钢丝以渐变的方式绕过各个校直轮能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中,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都包括第一校直轮101、第二校直轮102和第三校直轮103,钢丝由第一板体11的第一端进入第一校直轮组以及第二校直轮组,绕过每一个校直轮后,绕出第二校直轮组。
结合图3-4所示,第一校直轮101的槽深小于第二校直轮102的槽深小于第三校直轮103的槽深。通过布置不同槽深的校直轮,控制钢丝绕过不同校直轮所产生的形变。
可选的,校直轮包括轴承以及轴套,轴套的表面设有凹槽,轴承包括双列滚动轴承。
如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调整轴套上线槽的深度,不同槽深的校直轮位置不同,使绕过轮表面的钢丝缠绕角度不同,通过这种缠绕的方式来去除帘线应力,并且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校直轮对钢丝的挤压作用,本实施例中,钢丝绕在校直轮的外壁,通过双列滚动轴承能有效提升校直轮承载耐磨能力。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校直轮组中,第一校直轮101、第二校直轮102和第三校直轮103的排列方式为,处于中间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三校直轮103,处于两端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101,其余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101、第二校直轮102和第三校直轮10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保持钢丝的绕线顺序是由浅槽至深槽再入浅槽;
在第二校直轮组中,第一校直轮101、第二校直轮102和第三校直轮103的排列方式为,处于中间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二校直轮102或第三校直轮103,处于两端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101,其余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101、第二校直轮102和第三校直轮10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保持钢丝的绕线顺序是由浅槽至深槽再入浅槽。
如此,结合图5所述,当钢丝绕过这种槽深渐变式分布的校直轮后,使钢丝在弯曲时的应力逐渐增加,而不是突然受到过大的弯曲应力,这种方式能避免高速过线时钢丝的断线,并能通过多个校直轮反复缠绕由浅入深再逐步变浅的顺序反复缠绕去应力,且能保持帘线平直度平整。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第一校直轮组包括9个校直轮,按照钢丝进入的顺方向,将9个校直轮定义为前部校直轮、中部校直轮和后部校直轮,前部校直轮的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大于中部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后部校直轮的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大于中部校直轮之间的间距。
可选的,中部校直轮中包括1-2个第三校直轮103,其余为第二校直轮102。当需要更强的去应力效果时,则设置为两个第三校直轮103,还可以进一步减小中部校直轮的间距,使绕设时产生的转折以及变化更快。
优选的,前部校直轮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101以及两个第二校直轮102,后部校直轮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101以及两个第二校直轮102。
如此,钢丝进入到第一校直轮组后,先绕过前部校直轮,绕设的间距大,角度小,应力小,当绕过中部校直轮时,绕设的间距小,角度大,产生的应力大,去应力效果好,再绕过后部校直轮时,绕设的间距大,角度小,使钢丝稳定,这种由浅入深再逐步变浅的顺序反复缠绕去应力,且能保持帘线平直度平整,对钢丝的冲击力小。
进一步的,结合图2所示,第二校直轮组包括7个校直轮,按照钢丝进入的顺方向,将7个校直轮定义为前校直轮组、中校直轮组和后校直轮组,前校直轮组中的两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小于中校直轮组中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后校直轮组中两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小于中校直轮组中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
其中,前校直轮组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101以及一个第二校直轮102,中校直轮组中包括第二校直轮102和/或第三校直轮103,后校直轮组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101以及一个第二校直轮102。
应当理解的,第三校直轮103的数量多时,则去应力效果更好,但是钢丝的伤害大,因此可以根据钢丝的直径或残余应力选择合适的校直轮组合。
如此,当钢丝进入到第二校直轮组后,先绕过前校直轮组的第一校直轮101以及一个第二校直轮102,钢丝的绕设间距小,角度小,应力稍小,再绕过中校直轮组时,绕设间距大,绕设角度大,所产生的应力大,去应力效果好,再绕过后校直轮组时,绕设间距小、角度小,应力稍小,再另一个角度对钢丝进行由浅入深再逐步变浅的顺序反复缠绕去应力。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之间设有过渡轮组。如此,当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中各个校直轮位置调整后,仍能保持钢丝从第一校直轮组进入到第二校直轮组中时进行准确的轮槽对轮槽的对接。
应当理解的,本申请所示的校直器以帘线平直度调整与去除应力为主,能有效的去除帘线残余应力,但不具备调整残扭功能,因此,在第二校直轮组后配合一副普通的平板校直器能更好的调整帘线平直度及残余扭转,效果更佳。
结合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校直器通过设置两组校直轮,每组校直轮表面的线槽深度不同,将槽型的深浅设置成沿进入方向由浅入深再逐步变浅的顺序反复缠绕,多个校直轮反复缠绕由浅入深再逐步变浅的顺序反复缠绕去应力,且能保持连线平直度平整,且这种渐变的应力变化方式对钢丝的冲击力小,可适用更高的过线速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
所述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均安装到支撑板(10)上,且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相互垂直的布置,所述第一板体(11)上设有第一校直轮组,所述第二板体(12)上设有第二校直轮组;
所述第一校直轮组中所有校直轮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板体(11),并呈之字形排列,第二校直轮组中所有校直轮的轴线垂直于第二板体(12),并呈之字形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都包括第一校直轮(101)、第二校直轮(102)和第三校直轮(103),所述第一校直轮(101)的槽深小于第二校直轮(102)的槽深小于第三校直轮(103)的槽深;
钢丝由所述第一板体(11)的第一端进入第一校直轮组以及第二校直轮组,绕过每一个校直轮后,绕出第二校直轮组,在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中,校直轮的排列方式被设置为保持钢丝的绕线顺序是由浅槽至深槽再入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校直轮组中,第一校直轮(101)、第二校直轮(102)和第三校直轮(103)的排列方式为,处于中间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三校直轮(103),处于两端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101),其余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101)、第二校直轮(102)和第三校直轮(10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保持钢丝的绕线顺序是由浅槽至深槽再入浅槽;
在第二校直轮组中,第一校直轮(101)、第二校直轮(102)和第三校直轮(103)的排列方式为,处于中间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二校直轮(102)或第三校直轮(103),处于两端位置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101),其余的校直轮是第一校直轮(101)、第二校直轮(102)和第三校直轮(10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保持钢丝的绕线顺序是由浅槽至深槽再入浅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包括9个校直轮,按照钢丝进入的顺方向,将9个校直轮定义为前部校直轮、中部校直轮和后部校直轮,前部校直轮的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大于中部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后部校直轮的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大于中部校直轮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校直轮中包括1-2个第三校直轮(103),其余为第二校直轮(1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校直轮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101)以及两个第二校直轮(102),所述后部校直轮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101)以及两个第二校直轮(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校直轮组包括7个校直轮,按照钢丝进入的顺方向,将7个校直轮定义为前校直轮组、中校直轮组和后校直轮组,前校直轮组中的两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小于中校直轮组中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后校直轮组中两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小于中校直轮组中三个校直轮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校直轮组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101)以及一个第二校直轮(102),所述中校直轮组中包括第二校直轮(102)和/或第三校直轮(103),所述后校直轮组中包括一个第一校直轮(101)以及一个第二校直轮(102)。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之间设有过渡轮组。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轮包括轴承以及轴套,所述轴套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轴承包括双列滚动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板校直器,所述平板校直器位于所述第二校直轮组的出线侧,所述平板校直器包括多个压线轮,钢丝从多个压线轮之间呈线型穿过。
CN202323205697.XU 2023-11-27 2023-11-27 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 Active CN221559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05697.XU CN221559640U (zh) 2023-11-27 2023-11-27 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05697.XU CN221559640U (zh) 2023-11-27 2023-11-27 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59640U true CN221559640U (zh) 2024-08-20

Family

ID=9226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05697.XU Active CN221559640U (zh) 2023-11-27 2023-11-27 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59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8433B (zh) 应力消除装置
US3238756A (en) Material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21559640U (zh) 用于帘线应力去除的校直器
CA20507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speed cable shaping and stranding
US20040050131A1 (en) Straightening roller assembly for section reducing a steel tube to achieve excess fiber length of an elongate bundle of optical fibers contained within the tube
CN214601036U (zh) 一种方管成形辊组及成形装置
CN117505721A (zh) 用于去除帘线应力的校直器
CN211619587U (zh) 电缆收卷装置
JP2981038B2 (ja) 金属線材の残留応力及び真直性の矯正方法
CN104985391A (zh) 一种钢丝球加工设备
US6697556B1 (en) Method for section reducing a steel tube to achieve excess fiber length of an elongate bundle of optical fibers contained within the tube
CN202017152U (zh) 一种面接触钢丝绳股塑性加工的辊模装置
US1862345A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ropes and the like
CN212404599U (zh) 一种钢帘线及轮胎
CN110142295B (zh) 分段式轧机
CN211545533U (zh) 一种用于高压电缆输送的滑车
CN220952701U (zh) 一种具有稳定变形的变形器
CN220862581U (zh) 一种新型钢丝矫直装置
CN212494546U (zh) 大尺寸异型线材的冷轧成型机构及应用其的冷轧成型装置
JP2661470B2 (ja) 細径線材の製造装置
CN215657554U (zh) 钢丝调直装置
CN214601061U (zh) 一种金属线材加工卧式拔丝机
CN117620035B (zh) 线束储线卷引出线矫直系统与矫直方法
CN211340194U (zh) 三片锥式捻股预变形器
CN219153202U (zh) 竹段矫直输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