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14620U - 一种砖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砖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14620U
CN221314620U CN202323190145.6U CN202323190145U CN221314620U CN 221314620 U CN221314620 U CN 221314620U CN 202323190145 U CN202323190145 U CN 202323190145U CN 221314620 U CN221314620 U CN 221314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bracket
notch
face
limi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901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学军
李怀生
孙跃雷
孙跃博
冯浩杰
张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unshe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hunsh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hunshe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hunsh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901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14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14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14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Shaping Or Shaping Using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脱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砖脱模装置,包括输送部;振动脱模部,固定于支座架上部;捶打组件,主体位于振动脱模部的上部;通过振动脱模部对待脱模的模具进行加持固定和振动脱模,同时配合捶打组件作用于模具从而加快脱模速度,然后通过输送组件将模具运输至合适的位置。利用机械振动力实现对砖的脱模,提高了砖的脱模效率,避免了砖在脱模过程中模具的移位,不需要人工敲打模具,即可完成对砖的脱模。

Description

一种砖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脱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砖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授权实用新型,申请号 CN202022238755.9,公开了“一种耐火砖用快速脱模模具,涉及耐火砖生产领域,包括有盒体、位于盒体内部的十字挡板、位于盒体下方的升降板及伸缩弹簧、盖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十字挡板将盒体分为四部分保证了单次耐火砖产出,盖板固定后通过盖板顶部通孔向其内注入黏土,使用方便,其次为了实现耐火砖的快速脱模,通过设于盒体底部的伸缩弹簧,当向下按压十字挡板时,升降板向下移动接触限位端,给予限位端一定的反冲力,松开十字挡板,在伸缩弹簧的带动下,实现对升降板上的耐火砖进行震荡,脱模速度快,同时限位端与盒体侧壁构成的储物腔能实现黏土的下渗收集,保护盒体底部整洁便于清理,使用简单,适于推广。”其利于伸缩弹簧从底部给砖时间一个反冲力用于脱模,但是弹簧的反冲力有限因此并不能达到很好的辅助脱模的目的,特别对于不同形状的砖模具,需要额外设计脱模装置,因此如何设计一款能较为快速且适应性较为广泛的脱模装置就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砖脱模装置。主要利用振动力实现砖的较为快速脱模,对模具及砖的损伤较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砖脱模装置,包括:
输送部;
振动脱模部,固定于输送部上部;
捶打组件,主体位于振动脱模部的上部;
其中振动脱模部包括:
振动支架,其底部与输送支架上部连接,
缺口,贯通开设于振动支架上,缺口主体呈“凵”状,缺口开口端超后,缺口朝向输送机的投影位于输送机上;
限位组件,与振动支架连接,限位组件主体位于缺口外侧;
推动组件,与振动支架连接,推动组件位于缺口前部;
振动电机,固定于振动支架前端。
所述振动支架底部设置四个支腿,支腿通过弹簧与输送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限位框,主体呈“凵”状,其垂直固定于缺口外围;
转轮,设置于振动支架上部,转轮位于缺口两侧,转轮数量为若干个且沿着振动支架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夹持件,与限位框连接,夹持件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限位框两侧;
限位框与缺口之间形成过渡区,过渡区左侧和右侧均贯通开设有放置槽,转轮设置于放置槽内,转轮上端面突出于过渡区上端面。
所述夹持件包括:
夹持头,位于限位框内侧,夹持头后端设置后端面且后端面呈“╲”状,其前端设置前端面且前端面为平面状,夹持头前端面和后端面连接;
连接杆,为圆杆状结构,其一端与夹持头固定连接;
套筒,为中空管状结构,套筒穿过限位框,连接杆匹配设置于套筒内;
复位弹簧,固定于夹持头和限位框之间。
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电推杆,其固定端与限位框固定连接,电推杆的伸缩端穿过限位框;
推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位于限位框内,推板后端与电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所述捶打组件包括:
前支架,固定于振动支架前部,其上设置轴一;
驱动电机,固定于前支架一侧,驱动电机与轴一连接,驱动电机带动轴一转动;
凸轮,与轴一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通过轴一带动凸轮转动;
后支架,位于前支架后部,其上设置轴二;
抬升臂,主体呈倒“へ”状,其通过轴二与后支架连接,抬升臂的前端与凸轮外表面接触;
捶打件,与抬升臂后端固定连接,捶打件主体向下并朝向缺口。
所述捶打件包括:
悬吊梁,与抬升臂后端固定连接;
缓冲弹簧,固定于悬吊梁下端面,缓冲弹簧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悬吊梁下部;
捶打体,主体横截面为“月牙状”,其通过缓冲弹簧与悬吊梁下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机械振动力实现对砖的脱模,提高了砖的脱模效率,避免了砖在脱模过程中模具的移位,不需要人工敲打模具,即可完成对砖的脱模;通过振动脱模部对待脱模的模具进行加持固定和振动脱模,同时配合捶打组件作用于模具从而加快脱模速度,然后通过输送组件将模具运输至合适的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头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头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捶打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00、输送部;110、输送支架;120、输送机;121、皮带;200、振动脱模部;210、振动支架;211、弹簧;212、支腿;220、缺口;230、限位组件;234、过渡区;240、推动组件;250、振动电机;230、限位组件;231、限位框;2341、放置槽;232、转轮;233、夹持件;2331、夹持头;2332、连接杆;2333、套筒;2334、复位弹簧;240、推动组件;241、电推杆;242、推板;300、捶打组件;310、前支架;311、轴一;320、驱动电机;330、凸轮;340、后支架;341、轴二;350、抬升臂;360、捶打件;360、捶打件;361、悬吊梁;362、缓冲弹簧;363、捶打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砖脱模装置,包括:
输送部100;用于件成型后的砖进行转运,砖与模具脱模分离后落入至输送部100上然后由输送部100将落入其上的砖向前运送至合适的位置;
振动脱模部200,固定于输送部100上部,振动脱模部200为可振动结构;振动脱模部200用于将砖与模具分离,使用是先将模具倒扣放置于振动脱模部200上,利用振动脱模部200的振动作用将模具与位于模具内的砖(已成型)进行分离,与模具分离后的砖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至输送部100上;
捶打组件300,主体位于振动脱模部200的上部;
待脱模的模具倒扣放置于振动脱模部200上,振动脱模部200对模具产生振动作用同时捶打组件300对模具上部进行捶打使得模具内的砖块与模具分离
并且最终砖块掉落至输送部100上,
将待脱模的模具倒扣放置于振动脱模部200上,捶打组件300产生规律性的捶打动作,由上至下对放置于振动脱模部200上的待脱模的模具上部进行捶打,在振动脱模部200的振动作用下同时配合捶打组件300的规律性捶打作用使得砖能较为顺畅的与模具分离;
输送部100包括:
输送支架110,与振动脱模部200固定连接;
输送机120,位于输送支架110上部,输送机120与输送支架110固定连接,输送机120纵向(前后方向)设置,输送机120逆时针转动,输送机120上的皮带121由后往前移动,此时落入至输送机120上的砖块向着远离振动脱模部200的方向移动;
输送支架110一方面起到支撑振动脱模部200的作用,另一方面输送支架110可用于安装输送机120,而输送机120用于承接运送从振动脱模部200掉落的砖块;
振动脱模部200包括:
振动支架210,其底部与输送支架110上部连接,优选的振动支架210与输送支架110之间设置弹簧211,弹簧211一端与振动支架210下部固定连接,弹簧211另一端与输送支架110上部固定连接,弹簧211数量为四个,弹簧211位于振动支架210的底部的四个角。
缺口220,贯通开设于振动支架210上,缺口220主体呈“凵”状,缺口220开口端超后,缺口220朝向输送机120的投影位于输送机120上;当待脱模的模具倒扣放置于振动支架210上时,随着振动支架210的振动,模具内的砖与模具分离后经过缺口220向下掉落至输送机120上;
限位组件230,与振动支架210连接,限位组件230主体位于缺口220外侧;限位组件230用于固定待脱模的模具,从而避免模具移位;
推动组件240,与振动支架210连接,推动组件240位于缺口220前部;
振动电机250,固定于振动支架210前端;
当待脱模的模具倒扣进入至振动支架210时,通过限位组件230将模具固定,避免模具在振动过程中移位,此时模具下部开口朝向缺口220,在振动电机250的振动作用下,振动支架210将振动力传递给模具,模具在振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的砖与模具产生分离作用,最终当砖与模具分离后,砖通过缺口220下落至输送机120上,然后由输送机120运输至合适的位置,而此时启动推动组件240将模具向后推出使得模具一方面于限位组件230分离,另一方面模具与振动支架210分离,便于后续继续处理其它待脱模的模具。
优选的振动支架210底部设置四个支腿212,支腿212通过弹簧211与输送支架110固定连接;
请重点参阅图2、图3,限位组件230包括:
限位框231,主体呈“凵”状,其垂直固定于缺口220外围;
转轮232,设置于振动支架210上部,转轮232位于缺口220两侧,转轮232数量为若干个且沿着振动支架210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夹持件233,与限位框231连接,夹持件233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限位框231两侧;
限位框231与缺口220之间形成过渡区234,过渡区234左侧和右侧均贯通开设有放置槽2341,转轮232设置于放置槽2341内,转轮232上端面突出于过渡区234上端面,转轮232可在放置槽2341内转动;将待脱模的模具倒放,并使得模具前端接触到限位框231后端,并确保模具的法兰(图中未示)接触过渡区234,且模具的法兰于转轮232接触,当模具受到向前的推动力时,模具在转轮232的作用下能较为顺利的进入者限位框231,然后由夹持件233将模具固定于限位框231内;
请重点参阅图3、4、5,夹持件233包括:
夹持头2331,位于限位框231内侧,夹持头2331后端设置后端面且后端面呈“╲”状,其前端设置前端面且前端面为平面状,夹持头2331前端面和后端面连接;
连接杆2332,为圆杆状结构,其一端与夹持头2331固定连接;
套筒2333,为中空管状结构,套筒2333穿过限位框231,连接杆2332匹配设置于套筒2333内,连接杆2332相对套筒2333可移动;
复位弹簧2334,固定于夹持头2331和限位框231之间;
夹持头2331的后端面的斜面结构利于在夹持头2331与模具接触时,夹持头2331受到挤压力“收缩”,然后随着模具继续的向前移动,夹持头2331的前端面加持模具的侧面从而使得模具位置固定,避免模具因为振动而脱离限位框231;
请重点参阅图6,推动组件240包括:
电推杆241,其固定端与限位框231固定连接,电推杆241的伸缩端穿过限位框231;
推板242,为矩形板状结构,位于限位框231内,推板242后端与电推杆24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当砖从模具内脱模后,启动电推杆241从而带动推板242向后移动,推板242则带动模具向后移动,最终将模具与夹持件233分离;
请重点参阅图8,捶打组件300包括:
前支架310,固定于振动支架210前部,其上设置轴一311;
驱动电机320,固定于前支架310一侧,驱动电机320与轴一311连接,驱动电机320带动轴一311转动;
凸轮330,与轴一31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20通过轴一311带动凸轮330转动,凸轮330可选用偏心凸轮结构;
后支架340,位于前支架310后部,其上设置轴二341;
抬升臂350,主体呈倒“へ”状,其通过轴二341与后支架340连接,抬升臂350的前端与凸轮330外表面接触;
捶打件360,与抬升臂350后端固定连接,捶打件360主体向下并朝向缺口220;
驱动电机320通过带动凸轮330转动,进而带动抬升臂350的后端移动,随着抬升臂350后端的移动,抬升臂350带动捶打件360向上或向下移动,捶打件360进而可对位于捶打件360下部的模具的表面进行“捶打”从而加速模具内的砖与模具的分离。
捶打件360包括:
悬吊梁361,与抬升臂350后端固定连接;
缓冲弹簧362,固定于悬吊梁361下端面,缓冲弹簧362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悬吊梁361下部;
捶打体363,主体横截面为“月牙状”,其通过缓冲弹簧362与悬吊梁361下部固定连接;缓冲弹簧362一端与悬吊梁361下部固定连接,缓冲弹簧362另一端与捶打体363上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捶打体363数量为若干个且沿着悬吊梁361长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缓冲弹簧362一方面起到悬吊梁361与捶打体363连接的作用,另一方面缓冲弹簧362可利用振动支架210产生的振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振动力传递给捶打体363,这样一方面捶打体363能够在向下移动中“捶打”模具的上表面,另一方面捶打体363在与模具的接触中将一部分振动力传递给模具,从而加速模具内砖与模具的分离。
使用时将待脱模的模具倒扣并将模具的法兰边缘放置于过渡区234;
推动模具沿着过渡区234向前移动;
模具外表面接触夹持头2331并且模具逐渐挤压夹持头2331,夹持头2331收缩,随着模具继续向前移动夹持头2331挤压模具,使得模具位置固定;
启动振动电机250,随着振动电机250的振动,振动支架210产生振动;
启动驱动电机320,凸轮330作用于抬升臂350从而带动捶打体363不断向下撞击模具;
在振动支架210和捶打体363的共同作用下,模具内的砖与模具分离,从模具中分离出后掉落至输送机120上,然后由输送机120向前将砖运输至合适的位置;
启动推动组件240,通过推板242推动模具向后移动,使得模具与限位框231脱离;如此循环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砖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部;
振动脱模部,固定于输送部上部;
捶打组件,主体位于振动脱模部的上部;
其中振动脱模部包括:
振动支架,其底部与输送支架上部连接,
缺口,贯通开设于振动支架上,缺口主体呈“凵”状,缺口开口端超后,缺口朝向输送机的投影位于输送机上;
限位组件,与振动支架连接,限位组件主体位于缺口外侧;
推动组件,与振动支架连接,推动组件位于缺口前部;
振动电机,固定于振动支架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支架底部设置四个支腿,支腿通过弹簧与输送支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砖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限位框,主体呈“凵”状,其垂直固定于缺口外围;
转轮,设置于振动支架上部,转轮位于缺口两侧,转轮数量为若干个且沿着振动支架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夹持件,与限位框连接,夹持件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限位框两侧;
限位框与缺口之间形成过渡区,过渡区左侧和右侧均贯通开设有放置槽,转轮设置于放置槽内,转轮上端面突出于过渡区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砖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
夹持头,位于限位框内侧,夹持头后端设置后端面且后端面呈“╲”状,其前端设置前端面且前端面为平面状,夹持头前端面和后端面连接;
连接杆,为圆杆状结构,其一端与夹持头固定连接;
套筒,为中空管状结构,套筒穿过限位框,连接杆匹配设置于套筒内;
复位弹簧,固定于夹持头和限位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砖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电推杆,其固定端与限位框固定连接,电推杆的伸缩端穿过限位框;
推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位于限位框内,推板后端与电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砖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捶打组件包括:
前支架,固定于振动支架前部,其上设置轴一;
驱动电机,固定于前支架一侧,驱动电机与轴一连接,驱动电机带动轴一转动;
凸轮,与轴一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通过轴一带动凸轮转动;
后支架,位于前支架后部,其上设置轴二;
抬升臂,主体呈倒“へ”状,其通过轴二与后支架连接,抬升臂的前端与凸轮外表面接触;
捶打件,与抬升臂后端固定连接,捶打件主体向下并朝向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砖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捶打件包括:
悬吊梁,与抬升臂后端固定连接;
缓冲弹簧,固定于悬吊梁下端面,缓冲弹簧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悬吊梁下部;
捶打体,主体横截面为“月牙状”,其通过缓冲弹簧与悬吊梁下部固定连接。
CN202323190145.6U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砖脱模装置 Active CN221314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90145.6U CN221314620U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砖脱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90145.6U CN221314620U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砖脱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14620U true CN221314620U (zh) 2024-07-12

Family

ID=91795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90145.6U Active CN221314620U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砖脱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146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9279B (zh) 一种快速成型异型砖的制砖设备及其方法
CN113427719B (zh) 一种用于模制翻盖闭合件的注塑模
CN221314620U (zh) 一种砖脱模装置
CN21084799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加工的冲压模具
CN112108614A (zh) 一种带自动清砂机构的射芯机
CN215790575U (zh) 便于装配的振实模具
CN217257991U (zh) 一种新型短斜顶结构的模具
CN216399980U (zh) 一种可调节制砖厚度的空心砖制砖机
CN213441111U (zh) 一种便于起模的吸塑机模具
CN218429429U (zh) 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脱膜的模具
CN106738193B (zh) 一种混凝土模卡砌块制造机
CN216051009U (zh) 一种水泥混凝土制备用脱模器
CN217435112U (zh) 一种氧化铝球机模具
CN217531262U (zh) 一种高效自动出砖液压机
CN217197149U (zh) 一种茶砖生产用脱模装置
CN219902570U (zh) 一种空心砖制砖机
CN219926384U (zh) 一种商品混凝土脱模装置
CN213104364U (zh) 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
CN219706204U (zh) 一种高寿命自脱模模具
CN212602538U (zh) 一种陶瓷杯压泥设备用组装式压泥箱
CN218104754U (zh) 一种自动上料式茶叶压扁装置
CN220994826U (zh) 一种pc砖生产用振动成型设备
CN217057539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渣压缩装置
CN210731980U (zh) 一种模具生产去毛刺用辅助装置
CN217044292U (zh)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压缩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