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20754U - 一种膈膜泵机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膈膜泵机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20754U
CN221220754U CN202323233268.3U CN202323233268U CN221220754U CN 221220754 U CN221220754 U CN 221220754U CN 202323233268 U CN202323233268 U CN 202323233268U CN 221220754 U CN221220754 U CN 221220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groove
connecting seat
groove
cavity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332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小丰
褚宁阳
褚俊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u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u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u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u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332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20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20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20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膈膜泵机芯,包括连接座、连接杆、阀芯控制机构,阀芯控制机构设置在连接座上,连接杆贯穿连接座,在穿过连接杆的阀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气槽、第二通气槽和第三通气槽,第一通气槽、第二通气槽与阀芯控制机构的内腔相连通,第三通气槽与阀体外部相连通,在连接杆上设置有中部通槽,当中部通槽连通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时,第一通气槽与阀芯控制机构的进气腔相连通,当中部通槽连通第二通气槽和第三通气槽时,原经过第一通气槽进入阀芯控制机构的气体从第三通气槽排出阀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机芯的换气结构直接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座内壁通气槽实现,结构十分简单,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换向轴,结构更紧凑,制作也更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膈膜泵机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膜泵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膈膜泵机芯。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410109899.0名称为《一种气动膈膜泵》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气动膈膜泵,包括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及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连接一气阀体,还包括一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可控制所述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与外部气源连通。该发明在保持气源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将控制系统外置,维护方便,材质选择工程塑料大大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采用工程塑料降低了对有色金属的依赖,同时起到节能效果。然而,该发明的控制组件需要用到换向轴,占用空间大,且配套部件多,制作不方便,同时换向轴相对两个膈膜的连接杆偏心设置,膈膜连接位置需要循环地顶触换向轴,导致膈膜连接处持续的单向受力,连接杆根部容易受力弯折、变形、断裂,影响气动膈膜阀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该气动膈膜泵作进一步地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换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的膈膜泵机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膈膜泵机芯,包括能连接第一进水罩和第二进水罩的连接座、能连接第一膈膜和第二膈膜的连接杆、阀芯控制机构,所述阀芯控制机构设置在连接座上,所述连接杆贯穿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在穿过连接杆的连接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气槽、第二通气槽和第三通气槽,所述第一通气槽、第二通气槽与阀芯控制机构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通气槽与连接座外部相连通,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能连通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或连通第二通气槽与第三通气槽的中部通槽,当所述中部通槽连通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时,所述第一通气槽与阀芯控制机构的进气腔相连通,当所述中部通槽连通第二通气槽和第三通气槽时,原经过第一通气槽进入阀芯控制机构的气体从第三通气槽排出连接座。
作为改进,所述中部通槽可优选是环形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气槽、第二通气槽和第三通气槽可优选均是环形的内壁槽体。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通气槽、第二通气槽和第三通气槽的两侧可优选均设置有能嵌入密封圈的密封槽。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连接座的中部可优选设置有能穿过连接杆的中部通孔,两个套环拼合后插接在中部通孔中,所述第一通气槽设置在第一套环的内壁上,所述第三通气槽设置在第二套环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通气槽设置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拼合后形成的中部内壁上。
作为改进,所述阀芯控制机构可优选包括中空的控制壳、活塞、连通盖,所述控制壳的内腔分为进气腔、第一推腔、第二推腔,在进气腔的底部设置有能连通第一气腔的第一通气孔、能连通第二气腔的第二通气孔、连通连接座外部的第三通气孔、能连通第一通气槽的第四通气孔,在第二推腔的底部设置能连通连接座外部的排气孔,所述活塞穿过进气腔,所述连通盖连接在活塞中部上并盖在进气腔底部,所述连通盖连通第一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或连通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在第一推腔的底部设置有第六通气孔,所述第六通气孔与第二通气槽相连通。
进一步改进,在连接座的底部可优选设置连接座缺口,在所述连接座缺口上嵌合有耐磨的连通板,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通气孔设置在连通板上,所述连通盖贴合在连通板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可优选包括前塞体、后塞体、中部塞杆,所述前塞体的体积大于后塞体的体积,所述连通盖卡接在前塞体和后塞体之间,所述后塞体伸入第二推腔,所述前塞体伸入第一推腔。
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盖的底面可优选设置有弧形凹腔。
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开口,在连接座的底部开口上可优选插盖底盖,底盖采用中空结构并与连接座外部连通,在伸入连接座内腔的底盖凸部上分布通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连接杆上的中部通槽与连接座上的多个通气槽结构相互配合,实现两个膈膜循环且交替地充气和放气,只要持续通入气源就能持续汲水,实现双向汲水,工作效率高;换气结构直接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座内壁通气槽实现,结构十分简单,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换向轴,结构更紧凑,制作也更方便;同时,由于省略了换向轴,膈膜连接处无需顶触换向轴,降低了连接杆根部处压力,延长了连接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1中去除阀芯控制机构后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沿B-B线的剖面图;
图7是图6中去除连接杆后的剖面图;
图8是图5中沿C-C线并去除连接杆后的剖面图;
图9是图1中应用在膈膜泵中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沿竖向平面剖去一半膈膜泵显示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膈膜泵机芯,包括能连接第一进水罩1001和第二进水罩1002的连接座1、能连接第一膈膜21和第二膈膜22的连接杆2、阀芯控制机构,所述阀芯控制机构设置在连接座1上,所述连接杆2贯穿连接座1,在穿过连接杆2的连接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气槽101、第二通气槽102和第三通气槽103,所述第一通气槽101、第二通气槽102与阀芯控制机构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通气槽103与连接座外部相连通,在所述连接杆2上设置有能连通第一通气槽101和第二通气槽102或连通第二通气槽102与第三通气槽103的中部通槽201,当所述中部通槽201连通第一通气槽101和第二通气槽102时,所述第一通气槽101与阀芯控制机构的进气腔相连通,当所述中部通槽201连通第二通气槽102和第三通气槽103时,原经过第一通气槽101进入阀芯控制机构的气体从第三通气槽103排出连接座1。
所述中部通槽201是环形槽。所述第一通气槽101、第二通气槽102和第三通气槽103均是环形的内壁槽体。在所述第一通气槽101、第二通气槽102和第三通气槽103的两侧均设置有能嵌入密封圈的密封槽104。
在所述连接座1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连接杆2的中部通孔,两个套环3拼合后插接在中部通孔中,所述第一通气槽101设置在第一套环的内壁上,所述第三通气槽103设置在第二套环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通气槽102设置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拼合后形成的中部内壁上。
所述阀芯控制机构包括中空的控制壳4、活塞、连通盖45,所述控制壳4的内腔分为进气腔46、第一推腔461、第二推腔462,在进气腔46的底部设置有能连通第一气腔12的第一通气孔401、能连通第二气腔15的第二通气孔402、连通连接座外部的第三通气孔403、能连通第一通气槽101的第四通气孔404,在第二推腔462的底部设置能连通连接座外部的排气孔407,所述活塞穿过进气腔46,所述连通盖45连接在活塞中部上并盖在进气腔底部,所述连通盖45连通第一通气孔401和第三通气孔403或连通第二通气孔402和第三通气孔403,在第一推腔461的底部设置有第六通气孔406,所述第六通气孔406与第二通气槽102相连通。在连接座1的底部设置连接座缺口,在所述连接座缺口上嵌合有耐磨的连通板41,所述第一通气孔401、第二通气孔402、第三通气孔403设置在连通板41上,所述连通盖45贴合在连通板41上。
所述活塞包括前塞体42、后塞体43、中部塞杆44,所述前塞体42的体积大于后塞体43的体积,所述连通盖45卡接在前塞体42和后塞体43之间,所述后塞体43伸入第二推腔462,所述前塞体42伸入第一推腔461。所述连通盖45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凹腔。所述连接座1的底部开口,在连接座1的底部开口上插盖底盖47,底盖47采用中空结构并与连接座外部连通,在伸入连接座内腔的底盖凸部上分布通气孔。位于连接座内腔中的空气能经过通气孔进入底盖中空结构,再从底盖凸部侧壁上的排气条形孔排出连接座1。
第一气腔12充气时,第一膈膜21挤压第一过水腔11,第一过水腔11中的水经过左侧上部的单向阀进入出水管5中并排出出水管5,同时,由于第二气腔14放气,第二过水腔13的体积增大,右侧下部的单向阀打开水从进水底座6进入第二过水腔13,由于第二过水腔13吸水,因此右侧上部的单向阀封闭,左侧下部的单向阀也封闭。
图4中第三通气槽103通过第五通气孔405与连接座1外部连通,因为第四通气孔404和第五通气孔405未在此处截面剖开,故采用虚线表示上述各处如果剖开的剖视效果。
工作原理:控制壳顶部进气,假设此时连通盖将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接通,则进入控制壳的空气从第一通气孔打入第一气腔中,第一膈膜逐渐膨胀挤压第一过水腔,第一过水腔中的水从出水口离开膈膜泵,此时连接杆被第一膈膜带动向第一腔体一侧移动。连接杆上的环形槽接通第二通气槽和第三通气槽,连接杆的杆体封闭第一通气槽,第一推腔经第二通气槽与第三通气槽与连接座外部相连通,由于活塞一头大一头小,活塞为自动实现气压平衡,活塞反向移动、向前塞体一侧移动。活塞的移动带动连通盖在连通板上移动,连通盖移动至将第一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接通,实现气动换向,此时空气从第二通气孔进入第二气腔,第二膈膜逐渐膨胀挤压第二过水腔,同时第一气腔中的空气经过第三通气孔排出连接座,第一过水腔重新抽水,第二膈膜带动连接杆反向移动,直至环形槽接通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控制壳内空气经过第一通气槽和第二通气槽进入第一推腔中推动活塞的大头反向移动,故空气推动活塞的前塞体移动,活塞再次带动连通盖移动,实现连接杆及膈膜地循环移动。

Claims (10)

1.一种膈膜泵机芯,包括能连接第一进水罩(1001)和第二进水罩(1002)的连接座(1)、能连接第一膈膜(21)和第二膈膜(22)的连接杆(2)、阀芯控制机构,所述阀芯控制机构设置在连接座(1)上,所述连接杆(2)贯穿连接座(1),其特征在于:在穿过连接杆(2)的连接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通气槽(101)、第二通气槽(102)和第三通气槽(103),所述第一通气槽(101)、第二通气槽(102)与阀芯控制机构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通气槽(103)与连接座外部相连通,在所述连接杆(2)上设置有能连通第一通气槽(101)和第二通气槽(102)或连通第二通气槽(102)与第三通气槽(103)的中部通槽(201),当所述中部通槽(201)连通第一通气槽(101)和第二通气槽(102)时,所述第一通气槽(101)与阀芯控制机构的进气腔相连通,当所述中部通槽(201)连通第二通气槽(102)和第三通气槽(103)时,原经过第一通气槽(101)进入阀芯控制机构的气体从第三通气槽(103)排出连接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膈膜泵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通槽(201)是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膈膜泵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槽(101)、第二通气槽(102)和第三通气槽(103)均是环形的内壁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膈膜泵机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气槽(101)、第二通气槽(102)和第三通气槽(103)的两侧均设置有能嵌入密封圈的密封槽(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膈膜泵机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座(1)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连接杆(2)的中部通孔,两个套环(3)拼合后插接在中部通孔中,所述第一通气槽(101)设置在第一套环的内壁上,所述第三通气槽(103)设置在第二套环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通气槽(102)设置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拼合后形成的中部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膈膜泵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控制机构包括中空的控制壳(4)、活塞、连通盖(45),所述控制壳(4)的内腔分为进气腔(46)、第一推腔(461)、第二推腔(462),在进气腔(46)的底部设置有能连通第一气腔(12)的第一通气孔(401)、能连通第二气腔(15)的第二通气孔(402)、连通连接座外部的第三通气孔(403)、能连通第一通气槽(101)的第四通气孔(404),在第二推腔(462)的底部设置能连通连接座外部的排气孔(407),所述活塞穿过进气腔(46),所述连通盖(45)连接在活塞中部上并盖在进气腔底部,所述连通盖(45)连通第一通气孔(401)和第三通气孔(403)或连通第二通气孔(402)和第三通气孔(403),在第一推腔(461)的底部设置有第六通气孔(406),所述第六通气孔(406)与第二通气槽(10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膈膜泵机芯,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座(1)的底部设置连接座缺口,在所述连接座缺口上嵌合有耐磨的连通板(41),所述第一通气孔(401)、第二通气孔(402)、第三通气孔(403)设置在连通板(41)上,所述连通盖(45)贴合在连通板(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膈膜泵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前塞体(42)、后塞体(43)、中部塞杆(44),所述前塞体(42)的体积大于后塞体(43)的体积,所述连通盖(45)卡接在前塞体(42)和后塞体(43)之间,所述后塞体(43)伸入第二推腔(462),所述前塞体(42)伸入第一推腔(46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膈膜泵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盖(45)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凹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膈膜泵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底部开口,在连接座(1)的底部开口上插盖底盖(47),底盖(47)采用中空结构并与连接座外部连通,在伸入连接座内腔的底盖凸部上分布通气孔。
CN202323233268.3U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膈膜泵机芯 Active CN221220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33268.3U CN221220754U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膈膜泵机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33268.3U CN221220754U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膈膜泵机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20754U true CN221220754U (zh) 2024-06-25

Family

ID=91574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33268.3U Active CN221220754U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膈膜泵机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20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77863B (en) Air drive pumps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US8469680B2 (en) Valve body for pumps
CN109915338B (zh) 一种双动往复泵用联动排液系统
EP1396637A3 (en) Double diaphragm pump including spool valve air motor
CN202250732U (zh) 一种微型泵的能控制气流的导流装置
US9951764B2 (en) High-efficiency double-intake air pump
CN201241812Y (zh) 煤矿用气动隔膜泵的换向阀
CN221220754U (zh) 一种膈膜泵机芯
CN221220756U (zh) 一种膈膜泵的导气装置
CN117386589A (zh) 一种膈膜泵
CN221220755U (zh) 一种用于隔膜泵中的皮膜结构
CN105736331A (zh) 稳压泵
RU2608625C2 (ru) Многоклапанная головка компрессор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203239517U (zh) 微型气泵
CN211258917U (zh) 一种低脉冲往复泵
CN209115300U (zh) 一种高压缸体及高压空气压缩装置
CN217873231U (zh) 一种泵头及具有该泵头的组合阀外排式高压分体注水泵
CN213478627U (zh) 带自动泄气功能的隔膜气泵
CN200993091Y (zh) 打气泵改良结构
CN218862841U (zh) 一种新型稳定油泵
CN218325222U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膜头
CN111765071A (zh) 隔膜泵及使用该隔膜泵的咖啡机
CN220118784U (zh) 一种内排式静音制氧阀
CN217152205U (zh)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CN218563880U (zh) 一种柱塞泵泵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