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13843U - 一种线束插件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插件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13843U CN221213843U CN202323388230.3U CN202323388230U CN221213843U CN 221213843 U CN221213843 U CN 221213843U CN 202323388230 U CN202323388230 U CN 202323388230U CN 221213843 U CN221213843 U CN 2212138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harness
- main body
- mounting
- mounting plate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40 Fe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56 stainless stee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插件支架及车辆,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所述线束插件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开设有多个穿过孔,用于插接线束插件;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线束插件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体;第二安装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装板开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所述线束插件支架的情况下,转动所述线束插件支架,使得所述安装槽卡设于所述车体。该线束插件支架通过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两端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配合,在整体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实现了多个线束插件的同时插件,提升了集成度,同时采用旋转安装的方式,适配了车体的周围环境,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束插件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控系统的深入应用,人们在追求外观、动力性的同时往往会更加关注车辆电器性能的稳定性,这就促使车辆电路设计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
但线束插件布置时,由于线束插件的数量较多,多个插件的规格又不尽相同,这就导致线束插件的固定不充分,布置不方便,且会出现干涉的情况下。在这种条件下,线束插件容易松动,从而容易造成很多电器件由于电路晃动,导致出现磨损或插件松脱,造成整车电器功能失效,而且目前电器功能日趋复杂,线束插件日益增多,线束插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越来越受关注,线束插件布置空间的合理利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插件固定支架存在着尺寸较大、集成化低以及装配不便捷的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线束插件支架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插件支架及车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插件固定支架尺寸较大、集成化低以及装配不便捷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束插件支架,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其中,所述线束插件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开设有多个穿过孔,用于插接线束插件;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线束插件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体;第二安装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装板开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所述线束插件支架的情况下,转动所述线束插件支架,使得所述安装槽卡设于所述车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一弯折板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板垂直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主体平行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二弯折板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在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
优选地,所述线束插件支架还包括避让安装板,所述避让安装板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避让安装板包括连接部、避让部和安装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避让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所述穿过孔。
优选地,所述避让部垂直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主体平行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车体包括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所述主体的下部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线束插件支架安装于所述车辆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插接于所述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弯折板的连接处均形成有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中部;所述第一加强部由所述连接处的表面向内凹陷。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弯折板的连接处均形成有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中部;所述第二加强部由所述连接处的表面向内凹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支架。
优选地,所述车体还包括前围钣金和前围内隔音垫,所述前围内隔音垫设置于所述前围钣金,所述前围钣金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线束插件支架安装于所述前围钣金的情况下,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插件支架,通过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两端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配合,在整体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实现了多个线束插件的同时插件,提升了集成度,同时采用旋转安装的方式,适配了车体的周围环境,便于安装。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束插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束插件支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束插件支架安装于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束插件支架的安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束插件支架的安装结构图;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束插件支架的又一安装结构图。
附图标记:1-主体;2-第一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4-第一弯折板;5-第二弯折板;6-避让安装板;601-连接部;602-避让部;603-安装部;7-连接件;8-第一加强部;9-第二加强部;10-第一穿过孔;11-第二穿过孔;12-第三穿过孔;13-安装孔;14-安装槽;15-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16-前围钣金;17-前围内隔音垫;18-第一固定件;19-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束插件支架,如图1至图6所示,该线束插件支架用于车辆,具体地可以用在车辆的车体的A柱处,利用该线束插件支架可以实现线束插件的集成,同时采用旋转的安装形式,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快速便捷地安装,该线束插件支架包括主体1、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
在以下的描述中,将参照图1至图6具体描述该线束插件支架的主体1、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的详细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主体1作为该线束插件支架的主连接结构,多个线束插件(未示出)插接于主体1。具体地,主体1可以形成为由铁、不锈钢和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的长方体板件结构,长方体板件结构开设有多个穿过孔,多个线束插件可以插接于多个穿过孔,进而实现多个线束插件的集成安装。在实施例中,多个穿过孔可以例如为第一穿过孔10、第二穿过孔11和第三穿过孔12,每个穿过孔可以跟操作人员的需求,安装不同的线束插件,例如为摄像头线束插件、对接插件、千兆以太网对接插件、接机舱线束插件以及仪表线束插件等。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上开设的穿过孔可以根据线束插件的规格选择具体的尺寸和形状,例如为椭圆形孔和圆形孔。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分别设置于主体1的两端,例如为在图1中的上下两端。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与主体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构件,便于成型和装配。第一安装板2开设有安装孔13,该线束插件支架通过安装孔13可转动地设置于车体;第二安装板3开设有安装槽14,在安装该线束插件支架的情况下,转动该线束插件支架,使得安装槽14卡设于车体。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可以便于该线束插件支架的安装,根据车体的钣金周边结构和安装环境,该线束插件支架的安装方式为旋转安装,以安装孔13所在的位置为旋转中心,安装槽14设置在第二安装板3的侧部,在安装到位的情况下,安装槽14卡设于车体(与下述第二固定件19卡接)。该线束插件支架采用旋转的安装方式,使得安装便捷快速并且能够适配车体的周边环境,应用型强,同时该线束插件支架整体结构尺寸小,也可以使得多个线束插件可以集成于该线束插件支架,实现了小型化和集成化的需求。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通过第一弯折板4与主体1连接,第一弯折板4垂直于主体1,第一安装板2与主体1平行地设置。第二安装板3通过第二弯折板5与主体1连接,第二安装板3在第二安装板3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与主体1在主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这里由于该线束插件支架需要避让车体的钣金,因此主体1相对于两端的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凸出,形成有避让位置,便于后续的安装。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分别通过第一弯折板4和第二弯折板5与主体1连接,进而成主体1凸出的结构。第一弯折板4形成为形状规则的长方体板件结构,第一弯折板4、第一安装板2和主体1这三者两两垂直,保证第一安装板2和主体1这两个板件平行,便于后续的旋转安装。第二弯折板5形成为形状不规则的板件结构,第二弯折板5的两侧的长度不同,进而为了适配车体的钣金结构和周围环境,使得与第二弯折板5连接的第二安装板3与主体1之间具有倾斜角地设置,即第二弯折板5在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与主体1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便于安装。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线束插件支架还包括避让安装板6,避让安装板6设置于主体1,避让安装板6的设置可以形成有一定的安装空间,便于多个线束插件安装后的互相避让,避免干涉。具体地,避让安装板6包括连接部601、避让部602和安装部603,连接部601、避让部602和安装部603这三者均可以形成为长方体板件结构,连接部601与主体1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安装部603通过避让部602与连接部601连接,安装部603开设有穿过孔。在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部601、避让部602和安装部603这三者两两垂直,进而使得安装部603与主体1平行,便于线束插件的安装。安装部603开设的穿过孔可以例如为第三穿过孔12。优选地,以如图1所示的主食视角来看,第三穿过孔12的开设位置与第二穿过孔11的开设位置错开设置,便于多个线束插件的安装,避免干涉。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车体可以包括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15,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连接件7,连接件7可以例如为凸焊螺栓。在该线束插件支架安装于车辆的情况下,连接件7插接于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15。该线束插件支架还可以起到固定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15的作用,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15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设置有胶套,装配时通过将连接件7插接于连接孔的胶套,实现固定连接。如此,该线束插件支架不仅可以用于安装线束插件,还可以用于固定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15,进一步实现集成化。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与主体1的连接处和第一安装板2与第一弯折板4的连接处均形成有第一加强部8,第一加强部8设置于连接处的中部;第一加强部8由连接处的表面向内凹陷。第二安装板3与主体1的连接处和第二安装板3与第二弯折板5的连接处均形成有第二加强部9,第二加强部9设置于连接处的中部;第二加强部9由连接处的表面向内凹陷。具体地,第一加强部8和第二加强部9的作用近似于加强筋,这两者的设置可以用于加强第一安装板2与主体1、第一安装板2与第一弯折板4、第二安装板3与主体1以及第二安装板3与第二弯折板5的支撑强度。第一加强部8和第二加强部9均为由连接处的表面向内凹陷而形成的,这里的向内凹陷指的是朝向两个板件之间形成的较小夹角的方向处凹陷,以第一安装板2与主体1为例,向内指的是朝向夹角形成为90°的方向凹陷。第一加强部8和第二加强部9不需要额外使用构件,通过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在提供足够的强度的情况下,成型方便。
该线束插件支架通过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两端的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配合,在整体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实现了多个线束插件的同时插件,提升了集成度,同时采用旋转安装的方式,适配了车体的周围环境,便于安装。
此外,如图3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支架。该车辆通过使用线束插件支架,可以实现车辆内多个线束插件的集成化安装,进而在保证外观整洁的情况下,使得整车电器性能的稳定。该车辆可以包括前围钣金16和前围内隔音垫17,前围内隔音垫17设置于前围钣金16,前围钣金16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8和第二固定件19;在该线束插件支架安装于前围钣金16的情况下,安装孔13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8,安装槽14设置于第二固定件19。第一固定件18和第二固定件19可以为固定螺栓。前围内隔音垫17开设有通孔,该线束插件支架穿设通孔与前围钣金16连接。
如图3至图6所示,在实施例中,该线束插件支架的装配过程为:参见图3,在装配的过程中,该线束插件支架穿设前围内隔音垫17并安装于前围钣金16,之后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15固定连接于该线束插件支架。参见图4和图5,通过安装孔13将该线束插件支架安装于第一固定件18,之后以安装孔13和第一固定件18所在的位置为旋转中心,旋转该线束插件支架,使得安装槽14卡接于第二固定件19,完成装配,之后将多个线束插件安装于多个穿过孔,装配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束插件支架,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插件支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开设有多个穿过孔,用于插接线束插件;
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线束插件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体;
第二安装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装板开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所述线束插件支架的情况下,转动所述线束插件支架,使得所述安装槽卡设于所述车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一弯折板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一弯折板垂直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主体平行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二弯折板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与所述主体在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延长线之间形成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插件支架还包括避让安装板,所述避让安装板设置于所述主体;
所述避让安装板包括连接部、避让部和安装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避让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所述穿过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插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垂直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主体平行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插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所述主体的下部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线束插件支架安装于所述车辆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插接于所述仪表板主驾驶下部延伸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插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弯折板的连接处均形成有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中部;
所述第一加强部由所述连接处的表面向内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插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弯折板的连接处均形成有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中部;
所述第二加强部由所述连接处的表面向内凹陷。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插件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还包括前围钣金和前围内隔音垫,所述前围内隔音垫设置于所述前围钣金,所述前围钣金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在所述线束插件支架安装于所述前围钣金的情况下,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88230.3U CN221213843U (zh) | 2023-12-12 | 2023-12-12 | 一种线束插件支架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88230.3U CN221213843U (zh) | 2023-12-12 | 2023-12-12 | 一种线束插件支架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13843U true CN221213843U (zh) | 2024-06-25 |
Family
ID=91549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388230.3U Active CN221213843U (zh) | 2023-12-12 | 2023-12-12 | 一种线束插件支架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13843U (zh) |
-
2023
- 2023-12-12 CN CN202323388230.3U patent/CN2212138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213843U (zh) | 一种线束插件支架及车辆 | |
CN2862418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16563693U (zh) | 一种用于显示屏的防水型连接器 | |
CN208238040U (zh) | 一种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CN212827899U (zh) | 新型中控显示屏固定座及具有其的中控显示屏装置 | |
CN217227466U (zh) | 一种多线缆连接器的安装支架 | |
CN220147610U (zh) | 一种无人机电机连接件 | |
JP3692707B2 (ja) | 電子機器 | |
CN221466883U (zh) | 一种适用于连接器的镶嵌式接线胶壳 | |
CN217684138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14874633U (zh) | 车辆的固定支架和车辆 | |
CN219124238U (zh) | 转轴结构和支撑架 | |
CN221862018U (zh) | 电线连接座及其与电线对接座的组合 | |
CN204623332U (zh) | 一种汽车显示屏安装组件结构及汽车 | |
CN219917745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电连接结构、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JP3623699B2 (ja) | 卓上壁掛兼用型通信機器 | |
CN219697797U (zh) | 用于无线ap装置的安装结构 | |
CN219883780U (zh) | 安装支架及车辆 | |
CN212480740U (zh) | 显示屏安装支架及显示屏组件 | |
CN220171511U (zh) | 一种风扇模组结构及服务器散热装置 | |
CN218770459U (zh) | 一种插座面板、插座组件及储能电源 | |
CN21278396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的卡接结构 | |
CN217260023U (zh) | 机车微机显示屏安装结构 | |
CN216904489U (zh) | 电机支架、电机组件及空调器 | |
CN221562989U (zh) |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组件以及车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