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2689U - 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2689U
CN221112689U CN202323120653.7U CN202323120653U CN221112689U CN 221112689 U CN221112689 U CN 221112689U CN 202323120653 U CN202323120653 U CN 202323120653U CN 221112689 U CN221112689 U CN 221112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infusion bottle
die body
groove
mol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206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宏佳
王立刚
宋磊
史以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ian Double Cran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ian Double Cran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ian Double Cran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ian Double Crane Pharmaceutic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2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2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模具本体顶端的注塑口、设置在模具本体内部的模芯;模具本体与模芯之间设置有拆卸组件;拆卸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设置在模芯底端的螺纹管;模具本体的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模具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内壁设置有齿条,齿条的表面连接有齿轮,且齿轮的中心处连接有螺杆;螺纹管围绕着模芯底端中心点环形等距分布;模具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拆卸组件,可对模芯进行快速拆卸与更换,从而可根据需要生产输液瓶的大小或者形状进行更换模芯,便于使用,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输液瓶,医用配置,用于病人输液时装所输人体内医用配置的液体的瓶子,其一般采用聚丙烯等材质通过注塑成型,聚丙烯材质具有安全、卫生、无毒、无味特点,故在生产输液瓶时需采用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
目前的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在使用时,其内部的模芯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其只能加工相同大小或形状的输液瓶,若需要生产不同大小或者不同形状的输液瓶时,只能通过不同的模具进行生产,不便于根据输液瓶的大小或者形状进行更换模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通过设置的拆卸组件,可对模芯进行快速拆卸与更换,从而可根据需要生产输液瓶的大小或者形状进行更换模芯,便于使用,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综上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包括设置在模具本体顶端的注塑口、设置在模具本体内部的模芯;
所述模具本体与模芯之间设置有拆卸组件;
所述拆卸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设置在模芯底端的螺纹管;
所述模具本体的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内壁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的表面连接有齿轮,且齿轮的中心处连接有螺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管围绕着模芯底端中心点环形等距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管与凹槽的内部为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块,所述螺杆与滑块的表面为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模芯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端连接有截面为“口”字型的密封板,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壁两侧分别连接有密封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模具本体的上下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拆卸组件,可对模芯进行快速拆卸与更换,从而可根据需要生产输液瓶的大小或者形状进行更换模芯,便于使用,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本体表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模芯表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模芯底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本体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表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模具本体;2、注塑口;3、模芯;4、螺纹管;5、连接槽;6、安装槽;7、连接管;8、齿条;9、齿轮;10、螺杆;11、固定板;12、密封板;13、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6,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包括设置在模具本体1顶端的注塑口2、设置在模具本体1内部的模芯3;模具本体1与模芯3之间设置有拆卸组件;拆卸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设置在模芯3底端的螺纹管4;模具本体1的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连接槽5,且连接槽5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6,模具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7,且连接管7的内壁设置有齿条8,齿条8的表面连接有齿轮9,且齿轮9的中心处连接有螺杆10,模具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锁模组件的,可通过气缸等驱动设备使两个模具本体1之间进行闭合,此为现有技术,在此并未过多说明,聚丙烯输液瓶在生产时,使通过注塑设备将原料通过注塑口2注入到模芯3的内部,在通过冷却等步骤使其成型,从而可完成对聚丙烯输液瓶的生产,此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赘述,在将模芯3与安装槽6的内部相连接后,模芯3与安装槽6的内壁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距离的,从而便于通过进水口有出水口向安装槽6的内部循环注入冷却液,可提高模芯3内部聚丙烯输液瓶胚冷却效率。
进一步的,螺纹管4围绕着模芯3底端中心点环形等距分布,其是便于通过多个螺杆10与螺纹管4相连接,从而可将模芯3安装在安装槽6的内部,反之将螺杆10从螺纹管4的内部移出,可将模芯3从安装槽6的内部取出。
进一步的,模具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连接管7与凹槽的内部为螺纹连接,其是便于连接管7在凹槽的内部转动时,也能进行移动,从而可带动着螺杆10转动与移动,可将螺杆10从螺纹管4的内部取出,从而便于对模芯3进行拆卸与更换,凹槽的表面环形等距开设有螺纹孔的,螺纹孔与螺杆10的表面则是为螺纹连接的。
进一步的,连接管7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块,螺杆10与滑块的表面为转动连接,滑块与滑槽是便于连接管7在转动并移动时可带动着螺杆10进行移动,齿条8与齿轮9是便于带动着螺杆10进行转动,从而可使连接管7在转动并移动时可带动着螺杆10进行转动与移动。
进一步的,模芯3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的底端连接有截面为“口”字型的密封板12,连接槽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13,且固定槽13的内壁两侧分别连接有密封条,密封板12、密封条以及固定槽13是便于将模芯3安装到安装槽6的内部,同时也便于对模芯3与模具本体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安装槽6内部的冷却液出现泄漏的现象。
进一步的,模具本体1的上下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是便于向安装槽6的内部注入冷却液,提高模芯3内部产品的冷却效率。
工作原理:通过转动连接管7,可使连接管7在凹槽的内部转动并移动,从而可使连接管7表面的齿条8在齿轮9的表面移动,可使齿轮9带动着螺杆10进行转动,同时连接管7还可通过滑块与滑槽带动着螺杆10以及齿轮9等进行移动,从而可使螺杆10转动并移动,可将螺杆10从螺纹管4的内部取出,可将密封板12从固定槽13的内部取出,从而便于对模芯3进行拆卸与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包括设置在模具本体(1)顶端的注塑口(2)、设置在模具本体(1)内部的模芯(3),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本体(1)与模芯(3)之间设置有拆卸组件;
所述拆卸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设置在模芯(3)底端的螺纹管(4);
所述模具本体(1)的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连接槽(5),且连接槽(5)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模具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7),且连接管(7)的内壁设置有齿条(8),所述齿条(8)的表面连接有齿轮(9),且齿轮(9)的中心处连接有螺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4)围绕着模芯(3)底端中心点环形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管(7)与凹槽的内部为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块,所述螺杆(10)与滑块的表面为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3)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的底端连接有截面为“口”字型的密封板(12),所述连接槽(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13),且固定槽(13)的内壁两侧分别连接有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上下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
CN202323120653.7U 2023-11-20 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 Active CN221112689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2689U true CN221112689U (zh) 2024-06-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112689U (zh) 一种聚丙烯输液瓶胚一体化成型模具
CN112776302B (zh) 一种abs塑料生产用便于更换模板的模具及abs塑料生产工艺
CN209111496U (zh) 一种新型的管材高效定径装置
CN217834552U (zh) 一种具有自动脱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06579112U (zh) 塑料管模头及模具
CN206344362U (zh) 一种拉环盖模压成型机
CN204640445U (zh) 一种热压铸成型模具
CN211640839U (zh)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CN209812984U (zh) 一种模具冷却器组件
CN209534125U (zh) 一种定量吹瓶模具
CN220331823U (zh) 试剂管注塑模具
CN107984694B (zh) 一种注塑成型用模具定位装置
CN210552711U (zh) 一种导流盘模具
CN211616409U (zh) 一种可调节大小的塑胶模具
CN216267305U (zh) 一种一体式电钻外壳高精度注塑模具
CN214605754U (zh) 一种具有冷却水道的注塑模具
CN217777636U (zh) 一种可一次成型的医疗床部件包装内衬生产用的注塑模具
CN219112816U (zh) 一种电机壳制作用模具
CN210969727U (zh) 一种能够易装拆维修注塑模具
CN220720191U (zh)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CN215703699U (zh) 一种胶管密封盖的注塑模具及胶管密封盖
CN217802819U (zh) 一种高效均匀填充异型多腔注塑模具
CN203381108U (zh) 一种用于塑料型材生产的多模腔模具装置
CN20778961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变形调节结构
CN214872109U (zh) 一种塑料制品的快速成型开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