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4883U - 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4883U
CN221094883U CN202322642172.6U CN202322642172U CN221094883U CN 221094883 U CN221094883 U CN 221094883U CN 202322642172 U CN202322642172 U CN 202322642172U CN 221094883 U CN221094883 U CN 221094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ent cap
support
cantilever ben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21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海深
朱天永
魏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ueyouchua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ueyouchua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ueyouchua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ueyouchua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4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4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包括悬臂盖梁本体、水泥支柱和模具支架,所述臂盖梁本体浇筑完成后被立于所述水泥支柱上,所述模具支架设于所述悬臂盖梁本体的下侧用于支撑悬臂盖梁本体浇筑时的混凝土模具,还包括反吊装置、缷落装置和钢立柱,所述钢立柱设于所述水泥支柱的旁侧,所述缷落装置设于所述钢立柱的上端且支撑于所述模具支架的底部,所述反吊装置一端连接所述悬臂盖梁本体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模具支架,所述缷落装置可升降地使其上端抵于所述模具支架或与所述模具支架分离,所述反吊装置可收放地将所述模具支架吊起或降落。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旨在解决传统支架结构拆除时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型建筑工程中,为了支撑悬臂盖梁的施工需要,常常使用大悬臂盖梁支架。目前,桥梁施工中常用的盖梁支架通常采用随时悬挂式,即在盖梁浇筑过程中,使用吊车将支架从地面吊装至预定位置,以完成支架的安装。然而,这种传统的施工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工期长、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传统的支架结构拆除时通常需要大量人力,以及大型起重机械的支持,操作复杂且效率低下,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工程的快速推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旨在解决传统支架结构拆除时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包括悬臂盖梁本体、水泥支柱和模具支架,所述臂盖梁本体浇筑完成后被立于所述水泥支柱上,所述模具支架设于所述悬臂盖梁本体的下侧用于支撑悬臂盖梁本体浇筑时的混凝土模具,还包括反吊装置、缷落装置和钢立柱,所述钢立柱设于所述水泥支柱的旁侧,所述缷落装置设于所述钢立柱的上端且支撑于所述模具支架的底部,所述反吊装置一端连接所述悬臂盖梁本体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模具支架,所述缷落装置可升降地使其上端抵于所述模具支架或与所述模具支架分离,所述反吊装置可收放地将所述模具支架吊起或降落。
进一步地,所述缷落装置包括上升降架、下固定架、左推架和右推架,所述上升降架与所述下固定架上下相对设置,且所述上升降架下侧设有上梯形架,所述下固定架上侧设有下梯形架,所述左推架与所述右推架左右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上升降架与所述下固定架之间,所述左推架右侧设有左梯形架,所述右推架的左侧设有右梯形架,所述左梯形架和所述右梯形架的上侧及下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上梯形架和所述下梯形架的左侧及右侧相对应滑接,还包括丝杆和螺母,所述丝杆水平穿过所述左推架及所述右推架且两端穿出左推架及右推架,所述螺母分别相适配的螺接于左推架外侧的丝杆上及右推架外侧的丝杆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左推架与其对应的所述螺母之间及所述右推架与其对应的所述螺母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反吊装置包括上横梁、拉杆、调节装置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水平相间地上下设置,所述拉杆设于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且上端与上横梁连接、下端与下横梁连接,所述调节装置设于所述上横梁上侧且与从上横梁上端伸出的所述拉杆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拉杆的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与所述上横梁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拉杆与所述下横梁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水平横跨于所述悬臂盖梁本体上侧,所述下横梁水平穿设于所述模具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上调节梁、下调节梁、支撑梁和千斤顶,所述下调节梁固定于所述上横梁上,所述上调节梁通过所述支撑梁及所述千斤顶支撑于所述下调节梁上方,所述支撑梁与所述千斤顶上下同轴设置,通过所述千斤顶可带动所述上调节梁升降,所述拉杆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下调节梁及所述上调节梁且分别在对应下调节梁及上调节梁处设有紧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结构包括紧固螺丝和螺丝垫片,所述紧固螺丝套设于所述拉杆上,所述螺丝垫片设于紧固螺丝与对应的下调节梁或对应的上调节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支架包括水平桁架、分配梁和三角垫架,所述分配梁平铺设于所述水平桁架上端,所述三角垫架设置于所述水平桁架两端的分配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通过反吊装置的使用,缩短了传统悬臂盖梁支架在拆卸时吊装操作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反吊装置采用拉杆与上、下横梁的配合,增加了模具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降低了安全风险;调节装置采用千斤顶的加入,使得拆除过程中的模具支架下降调整更加便捷,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吊装置的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缷落装置的主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缷落装置在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缷落装置在卸落状态的主视图。
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
10—悬臂盖梁本体;
11—反吊装置;
12—水泥支柱;
13—钢立柱;
14—缷落装置;
100—模具支架;
101—三角垫架;
102—分配梁;
103—水平桁架;
111—下横梁;
112—拉杆;
113—上横梁;
114—调节装置;
141—上升降架;
142—下固定架;
143—左推架;
144—右推架;
145—丝杆;
146—螺母;
147—第一垫片;
1141—下调节梁;
1142—上调节梁;
1143—支撑梁;
1144—千斤顶;
1145—紧固螺丝;
1146—螺丝垫片;
1411—上梯形架;
1421—下梯形架;
1431—左梯形架;
1441—右梯形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附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100拆装结构,包括悬臂盖梁本体10、水泥支柱12和模具支架100,所述臂盖梁本体浇筑完成后被立于所述水泥支柱12上,所述模具支架100设于所述悬臂盖梁本体10的下侧用于支撑悬臂盖梁本体10浇筑时的混凝土模具,还包括反吊装置11、缷落装置14和钢立柱13,所述钢立柱13设于所述水泥支柱12的旁侧,所述缷落装置14设于所述钢立柱13的上端且支撑于所述模具支架100的底部,所述反吊装置11一端连接所述悬臂盖梁本体10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模具支架100,所述缷落装置14可升降地使其上端抵于所述模具支架100或与所述模具支架100分离,所述反吊装置11可收放地将所述模具支架100吊起或降落。
所述缷落装置14包括上升降架141、下固定架142、左推架143和右推架144,所述上升降架141与所述下固定架142上下相对设置,且所述上升降架141下侧设有上梯形架1411,所述下固定架142上侧设有下梯形架1421,所述左推架143与所述右推架144左右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上升降架141与所述下固定架142之间,所述左推架143右侧设有左梯形架1431,所述右推架144的左侧设有右梯形架1441,所述左梯形架1431和所述右梯形架1441的上侧及下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上梯形架1411和所述下梯形架1421的左侧及右侧相对应滑接,还包括丝杆145和螺母146,所述丝杆145水平穿过所述左推架143及所述右推架144且两端穿出左推架143及右推架144,所述螺母146分别相适配的螺接于左推架143外侧的丝杆145上及右推架144外侧的丝杆145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垫片147,所述左推架143与其对应的所述螺母146之间及所述右推架144与其对应的所述螺母146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垫片147。
所述反吊装置11包括上横梁113、拉杆112、调节装置114和下横梁111,所述上横梁113与所述下横梁111水平相间地上下设置,所述拉杆112设于所述上横梁113与所述下横梁111之间且上端与上横梁113连接、下端与下横梁111连接,所述调节装置114设于所述上横梁113上侧且与从上横梁113上端伸出的所述拉杆112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拉杆112的升降。所述拉杆112与所述上横梁113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拉杆112与所述下横梁1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梁113水平横跨于所述悬臂盖梁本体10上侧,所述下横梁111水平穿设于所述模具支架100上。所述调节装置114包括上调节梁1142、下调节梁1141、支撑梁1143和千斤顶1144,所述下调节梁1141固定于所述上横梁113上,所述上调节梁1142通过所述支撑梁1143及所述千斤顶1144支撑于所述下调节梁1141上方,所述支撑梁1143与所述千斤顶1144上下同轴设置,通过所述千斤顶1144可带动所述上调节梁1142升降,所述拉杆112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下调节梁1141及所述上调节梁1142且分别在对应下调节梁1141及上调节梁1142处设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紧固螺丝1145和螺丝垫片1146,所述紧固螺丝1145套设于所述拉杆112上,所述螺丝垫片1146设于紧固螺丝1145与对应的下调节梁1141或对应的上调节梁1142之间。
所述模具支架100包括水平桁架103、分配梁102和三角垫架101,所述分配梁102平铺设于所述水平桁架103上端,所述三角垫架101设置于所述水平桁架103两端的分配梁102上。
本实用新型的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100拆装结构的拆卸过程如下:
1.在拆除前,进行现场评估,确定大悬臂盖梁的下方模具支架100结构、负荷特性等信息,制定拆除方案并组织人员和设备准备工作。
2.准备工作准备完毕后进行反吊装置11的安装,下横梁111横穿水平桁架103于两侧,应保持两侧水平桁架103接触均匀,为防止水平桁架103出现晃动,可对下横梁111及水平桁架103进行点焊处理,上横梁113置于悬臂盖梁本体10顶部,应保证上横梁113底部支垫平整。
3.模具支架100拆除前首先进行千斤顶1144的提升,千斤顶1144提升前对上调节梁1142处的螺丝垫片1146及紧固螺丝1145进行紧固,各处的千斤顶1144应缓慢均匀提升,相邻处偏差不宜过大,当千斤顶1144调整到位后,对下调节梁1141处的螺丝垫片1146及紧固螺丝1145进行紧固,此时完成受力的转换。
4.反吊装置11吊紧后进行缷落装置14的拆卸。首先对丝杆145上的螺母146及第一垫片147进行缓慢拆除,各个丝杆145应对称分多次缷落,直至上升降架141完全降落并才可移除缷落装置14。
5.缷落装置14移除完毕后,再次对反吊装置11的千斤顶1144顶进,当下调节梁1141处的螺丝垫片1146稍微松动后即可停止千斤顶1144的顶进,此时扭紧上调节梁1142处的螺丝垫片1146及紧固螺丝1145并向上调整下调节梁1141处的螺丝垫片1146及紧固螺丝1145,从而留出下降空间并完成受力的转换,循环几次直至水平桁架103降落至钢立柱13之上。
6.水平桁架103降落于钢立柱13之上时,分配梁102和三角垫架101则随之同步下落,此时对三角垫架101及分配梁102进行拆除移走,然后进行水平桁架103的移除。
7.整个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100拆除完毕后,进行支架等构件的处理检查工作,确认构件无误后转运至下一盖梁施工位置进行浇筑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100拆装结构,通过反吊装置11的使用,缩短了传统悬臂盖梁支架在拆卸时吊装操作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反吊装置11采用拉杆112与上、下横梁111的配合,增加了模具支架100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降低了安全风险;调节装置114采用千斤顶1144的加入,使得拆除过程中的模具支架100下降调整更加便捷,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包括悬臂盖梁本体、水泥支柱和模具支架,所述臂盖梁本体浇筑完成后被立于所述水泥支柱上,所述模具支架设于所述悬臂盖梁本体的下侧用于支撑悬臂盖梁本体浇筑时的混凝土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吊装置、缷落装置和钢立柱,所述钢立柱设于所述水泥支柱的旁侧,所述缷落装置设于所述钢立柱的上端且支撑于所述模具支架的底部,所述反吊装置一端连接所述悬臂盖梁本体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模具支架,所述缷落装置可升降地使其上端抵于所述模具支架或与所述模具支架分离,所述反吊装置可收放地将所述模具支架吊起或降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缷落装置包括上升降架、下固定架、左推架和右推架,所述上升降架与所述下固定架上下相对设置,且所述上升降架下侧设有上梯形架,所述下固定架上侧设有下梯形架,所述左推架与所述右推架左右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上升降架与所述下固定架之间,所述左推架右侧设有左梯形架,所述右推架的左侧设有右梯形架,所述左梯形架和所述右梯形架的上侧及下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上梯形架和所述下梯形架的左侧及右侧相对应滑接,还包括丝杆和螺母,所述丝杆水平穿过所述左推架及所述右推架且两端穿出左推架及右推架,所述螺母分别相适配的螺接于左推架外侧的丝杆上及右推架外侧的丝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垫片,所述左推架与其对应的所述螺母之间及所述右推架与其对应的所述螺母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吊装置包括上横梁、拉杆、调节装置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水平相间地上下设置,所述拉杆设于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且上端与上横梁连接、下端与下横梁连接,所述调节装置设于所述上横梁上侧且与从上横梁上端伸出的所述拉杆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拉杆的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与所述上横梁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拉杆与所述下横梁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水平横跨于所述悬臂盖梁本体上侧,所述下横梁水平穿设于所述模具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上调节梁、下调节梁、支撑梁和千斤顶,所述下调节梁固定于所述上横梁上,所述上调节梁通过所述支撑梁及所述千斤顶支撑于所述下调节梁上方,所述支撑梁与所述千斤顶上下同轴设置,通过所述千斤顶可带动所述上调节梁升降,所述拉杆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下调节梁及所述上调节梁且分别在对应下调节梁及上调节梁处设有紧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包括紧固螺丝和螺丝垫片,所述紧固螺丝套设于所述拉杆上,所述螺丝垫片设于紧固螺丝与对应的下调节梁或对应的上调节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支架包括水平桁架、分配梁和三角垫架,所述分配梁平铺设于所述水平桁架上端,所述三角垫架设置于所述水平桁架两端的分配梁上。
CN202322642172.6U 2023-09-27 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 Active CN221094883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4883U true CN221094883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9630B (zh) 钢烟囱的安装方法及其实施的顶升装置
CN101408020A (zh) 移动模架整体提升架及其吊装移动模架的方法
CN110965470A (zh) 一种可承受三向荷载的主塔横撑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3626572U (zh) 一种工具式外悬挑操作平台
CN221094883U (zh) 一种大悬臂盖梁的模具支架拆装结构
CN1048065C (zh) 混凝土筒体的建筑方法
CN110409803B (zh) 拆卸液压提模装置中心鼓圈的吊装方法
CN1314534A (zh) 自承式房屋顶面整体顶升方法及其装置
CN112412152B (zh) 一种下悬式无井架变截面矩形烟囱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N210561782U (zh) 一种桥墩支座更换用辅助施工装置
CN209923780U (zh) 一种节段预制盖梁的悬空支撑
CN107724672A (zh) 一种钢结构高层建筑现浇楼盖模板支撑结构
CN216588593U (zh) 一种抗涨模且抗平台形变的竖井爬模支护系统
CN110952465A (zh) 拱圈支撑模板及其设置方法
CN217732445U (zh) 一种依附于不等高混凝土柱的双吊点提升支架
CN112942567B (zh) 水泥减压锥模板自安拆装备施工方法
CN219240306U (zh) 一种索塔上横梁施工托架高空滑移拆除结构
CN215107150U (zh) 劲性梁浇筑支撑结构
CN219638391U (zh) 一种进水塔施工标准平面多卡模板
CN217378581U (zh) 拼装支架
CN219194326U (zh) 一种公路桥梁调坡顶升结构
CN210413288U (zh) 一种架桥机主梁的制作平台
CN215104787U (zh) 一种悬臂现浇桥挂篮及底模安装辅助装置
CN110735399B (zh) 一种可自行升高或下降的现浇支架梁系统的安装方法
CN213927474U (zh) 一种混凝土模板的顶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