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0596U - 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0596U
CN221090596U CN202322956654.9U CN202322956654U CN221090596U CN 221090596 U CN221090596 U CN 221090596U CN 202322956654 U CN202322956654 U CN 202322956654U CN 221090596 U CN221090596 U CN 221090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p
target member
target
restraining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566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云帆
刘臻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566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90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0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0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旨在至少一定程度地解决绑带式连接结构的美观性和连接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包括:绑带,其能够连接于基础部件,并且能够以缠绕的方式连接至目标部件;约束部,其设置于绑带;其中,约束部能够与目标部件配合使得绑带在连接至目标部件的情形下持续缠绕状态。

Description

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
背景技术
绑带式连接结构是一类常用的连接结构,其能够以捆绑的方式将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现有技术中的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两端通常会设置卡扣结构,该卡扣结构能够将绑带的两端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捆绑。
在上述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卡扣结构将会被暴露在外,导致绑带式连接结构的美观性较差,并且,卡扣结构容易因误触等原因而发生松脱,导致绑带式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较差。
基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一定程度地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至少一定程度地解决绑带式连接结构的美观性和连接稳定性较差技术问题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
在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绑带式连接结构,用于将基础部件连接至目标部件,所述绑带式连接结构包括:绑带,其能够连接于所述基础部件,并且能够以缠绕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目标部件;约束部,其设置于所述绑带;其中,所述约束部能够与所述目标部件配合使得所述绑带在连接至所述目标部件的情形下持续缠绕状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约束部来使绑带持续缠绕状态,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卡扣结构相比,本实施例的约束部能够与目标部件进行配合,美观程度及连接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在上述绑带式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约束部以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方式使得所述绑带在连接至所述目标部件的情形下持续缠绕状态。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约束部与目标部件的一种可能的配合方式,采用这样配合方式能够便于用户进行连接,并且,约束部将会被部分隐藏在目标部件内部,美观程度和连接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上述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约束部包括至少一个约束件,在所述约束件包括多个的情形下,多个所述约束件能够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至少一个位置。
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约束部的一种可能的结构形式。
在上述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约束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约束件中的至少两个能够分别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不同区域。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使绑带与目标部件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进而使绑带式连接结构的泛用性更高,并且,能够简化连接步骤。
在上述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约束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约束件中的至少两个能够彼此连接并集中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同一区域。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使绑带更加紧密地缠绕于目标部件,进一步提高绑带式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约束件远离所述绑带的一侧具有折弯,所述折弯能够插入所述目标部件。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折弯插入目标部件后,即便绑带受到了拉扯,也很难产生与折弯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作用力,因此,很难导致折弯从目标部件中脱出,进一步提高了绑带式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弯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为片状结构。
通过这样的构成,既能够便于折弯插入目标部件上的较窄的缝隙中,又能够使折弯能够与目标部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二者之间的摩擦副,使折弯插入到目标部件以后不易脱出。
在上述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约束件包括基体,所述折弯设置于所述基体,其中,在所述折弯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情形下,所述基体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所述目标部件的表面贴合。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约束件与目标部件之间将不会存在较大的缝隙,增加美观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防止折弯从目标部件中滑出,增加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弯在对应于所述目标部件的位置设有防滑结构。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增加折弯与目标部件之间的摩擦副,从而进一步降低折弯从目标部件中脱出的风险,提升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约束件包括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其中,所述第一约束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约束件彼此连接。
通过这样的构成,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能够在匹配连接后共同插入目标部件的同一位置,提升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约束件的在对应于所述折弯的位置设值有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二约束件在对应于所述折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彼此连接。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也将会被隐藏在目标部件中,从而,在保证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断开连接而导致绑带发生松脱。
在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枕,所述头枕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
在第三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或者,所述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头枕。
在上述车辆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目标部件为所述车辆的车辆座椅。
在上述车辆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座椅具有工艺缝隙,所述约束部能够插入所述工艺缝隙。
可以理解的是,该头枕以及该车辆均具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提案1、一种绑带式连接结构,用于将基础部件连接至目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式连接结构包括:
绑带,其能够连接于所述基础部件,并且能够以缠绕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目标部件;
约束部,其设置于所述绑带;
其中,所述约束部能够与所述目标部件配合使得所述绑带在连接至所述目标部件的情形下持续缠绕状态。
提案2、根据提案1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部以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方式使得所述绑带在连接至所述目标部件的情形下持续缠绕状态。
提案3、根据提案2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部包括至少一个约束件,
在所述约束件包括多个的情形下,多个所述约束件能够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至少一个区域。
提案4、根据提案3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约束件中的至少两个能够分别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不同区域。
提案5、根据提案3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约束件中的至少两个能够彼此连接并集中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同一区域。
提案6、根据提案3-5中任一项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远离所述绑带的一侧具有折弯,所述折弯能够插入所述目标部件。
提案7、根据提案6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为片状结构。
提案8、根据提案6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包括基体,所述折弯设置于所述基体,
其中,在所述折弯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情形下,所述基体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所述目标部件的表面贴合。
提案9、根据提案6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在对应于所述目标部件的位置设置有防滑结构。
提案10、根据提案6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约束件包括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
其中,所述第一约束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约束件彼此连接。
提案11、根据提案10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件的在对应于所述折弯的位置设值有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二约束件在对应于所述折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彼此连接。
提案12、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包括提案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
提案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提案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或者,
所述车辆包括提案12所述的头枕。
提案14、根据提案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部件为所述车辆的车辆座椅。
提案15、根据提案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具有工艺缝隙,所述约束部能够插入所述工艺缝隙。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绑带式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绑带式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绑带式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绑带式连接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绑带式连接结构的约束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绑带式连接结构,该绑带式连接结构用于将基础部件连接至目标部件。下文中将主要以基础部件为头枕,目标部件为车辆座椅的枕部为例来对该绑带式连接结构进行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基础部件和目标部件的范围不限于此,二者可以是任何适于采用绑带进行连接的两个部件,如基础部件还可以是靠垫、按摩垫、储物袋等,目标部件还可以是座椅、衣架、床头等等,对此不作限制。
参照图1-图5,绑带式连接结构包括绑带11和约束部12,该绑带11可以被连接到基础部件2,并且能够以缠绕的方式连接至目标部件3,从而将基础部件2连接到目标部件3。约束部12设置于绑带11,参照图4和图5,约束部12能够与目标部件3配合,从而使得绑带11在连接至目标部件3的情形下能够持续缠绕状态。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约束部12来使绑带11持续缠绕状态,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卡扣结构相比,本实施例的约束部12能够与目标部件3进行配合,美观程度及连接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本实施例中,绑带11可以是由弹性材料制备的,如可以是由橡胶材料和氨纶材料编织而成,从而,其能够通过伸缩来适配不同尺寸的目标部件。显然,绑带11也可以是由不具有弹性的材料制备的,这种情形下,可以通过改变约束部12和绑带11之间的相对位置来适配不同尺寸的目标部件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进行选择。
绑带11可以包括一根,也可以包括多根,在绑带11包括多根的情形下,多根绑带11可以彼此连接形成“X”形、“米”字形、“丰”字形等,或者,多根绑带11也可以不彼此连接,而是分别连接到基础部件的不同位置,又或者,多根绑带11的一部分可以彼此连接,而另一部分绑带11可以不与该部分绑带11进行连接。
绑带11能够连接到基础部件2,绑带11和基础部件2可以是固定连接的(如绑带11可以被缝合在基础部件2上、被焊接在基础部件2上、与基础部件2一体成型等),或者,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的(如绑带11可以缠绕于基础部件2的外侧,或者从基础部件2上的一个通孔中穿过等),绑带11可以以可活动的方式与基础部件2连接,也可以以不可活动的方式与基础部件2连接,对此不作限制。
在绑带11仅包括一根的情形下,绑带11的中间部分可以连接到基础部件2,而两端可以自由活动,或者,绑带11的一端可以连接到基础部件2,而另一端可以自由活动。在绑带11包括多根的情形下,对于每根绑带11而言也是如此。
绑带11可以缠绕于目标部件3的外侧,从而将基础部件2连接到目标部件3。绑带11缠绕于目标部件3的周数可以小于1周(例如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绑带11仅缠绕目标部件3约半周)、恰好等于1周或者大于1周等,只需绑带11能够做出缠绕这一动作即可,具体的周数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确定,对此不作限制。
约束部12设置于绑带11,约束部12与绑带11可以是固定连接的,如约束部12可以采用缝合、焊接等方式与绑带11连接,优选地,约束部12可以通过高周波焊接来连接到绑带11,从而保证绑带11与约束部1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约束部12可以以不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绑带11,从而进一步增加连接的稳定性,这种情形下,如上文中所描述的,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绑带11来适配不同尺寸的目标部件3。或者,约束部12可以采用可活动的方式设置于绑带11(如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绑带11),从而可以通过改变约束部12的位置来适配不同尺寸的目标部件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约束部2以插入目标部件3的方式使得绑带11在连接至目标部件3的情形下持续缠绕状态。通过这样的构成,给出了约束部2与目标部件3的一种可能的配合方式,这种配合方式能够便于用户进行连接,同时,约束部2在插入目标部件3后将会被至少部分地隐藏在目标部件3内部,能够进一步提升美观程度,并且能够减少约束部2被误触而导致连接断开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连接稳定性。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约束部2与目标部件3可选的配合方式不限于此,如约束部2还可以与目标部件3采用螺纹配合、卡合等方式来进行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目标部件3的结构来具体选择合适的配合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约束部12可以仅有一部分能够插入目标部件3中,或者也可以全部插入目标部件3中。进一步,约束部12可以插入到目标部件3上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示例,约束部12可以被设置成能够插入到目标部件3的工艺缝隙中,“工艺缝隙”是指装配过程中,由于加工或装配的需要人为地在接触面上预留的一定宽度的缝隙,以目标部件3为车辆座椅的枕部为例,车辆座椅的皮面通常会由多个部分拼接形成,工艺缝隙可以包括拼接处形成的缝隙。由于工艺缝隙的宽度通常较小,因此,约束部12可以被设置成薄片状结构、条状结构、丝状结构等厚度较小的结构,来使其能够插入到目标部件3的工艺缝隙中。
将约束部12设置成能够插入目标部件3的工艺缝隙的好处在于,无需特别地改进目标部件3的结构(如在目标部件3上设置用于容纳约束部12的容纳槽)来与约束部12进行配合,使绑带式连接结构的泛用性得到提升。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约束部12也可以被设置成其他任何合适的结构,并可以通过在目标部件3上设置容纳槽等容纳结构来使得约束部12可以被插入到目标部件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3,约束部1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约束件121,在约束件121包括多个的情形下,多个约束件121可以插入目标部件3的至少一个区域。
多个约束件121的结构形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或者一部分约束件121的结构形式可以是相同的,而另一部分约束件121的结构形式可以不同于该部分约束件121的结构形式。多个约束件121可以分别设置在绑带11的不同位置,如设置在绑带11的不同端部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每个约束件121所处的位置、与目标部件3连接的方式、目标部件3的具体结构等来具体设置每个约束件121的结构,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多个约束件121中的至少两个能够分别插入目标部件3的不同区域,如图中的两个约束件121分别插入目标部件3的顶部和底部,从而,即便绑带11缠绕目标部件3的周数不满一周,也能够将绑带11保持在缠绕于目标部件3的状态。这种设置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使绑带11与目标部件3的连接方式更加灵活,进而使绑带式连接结构的泛用性更高,并且,这种设置方式能够简化连接步骤。
作为补充的和/或替代的实施方式,参照图5,多个约束件121中的至少两个能够彼此连接并集中插入目标部件3的同一区域,如图中的两个约束件121可以共同插入到目标部件3底部的缝隙中。这种设置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使绑带11更加紧密地缠绕于目标部件3,进一步提高绑带式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多个约束件121可以是在彼此连接后共同插入目标部件3的同一个位置的,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连接的稳定性。显然,多个约束件121也可以是彼此独立地插入目标部件3的同一个位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进行设置。
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选择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将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组合起来使用,如可以使一部分约束件共同插入到目标部件3的某一位置,并将其他约束件插入到目标部件3的其他位置。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约束部4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如约束部4还可以仅包括一个约束件,在这种情形下,作为示例,约束件可以设置于绑带11的一个端部,此端部可以在环绕目标部件3一周后穿过绑带11的另一个端部,并最终插入到目标部件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仍可参照图1-图3,约束件121远离绑带11的一侧可以具有折弯1211,该折弯1211能够插入目标部件121。通过这样的构成,在折弯1211插入目标部件3后,即便绑带11受到了拉扯,也很难产生与折弯121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作用力(因为绑带11受到的力会经由约束件121的基体进行传递,而折弯1211相较于约束件121的基体发生了弯折),因此,很难导致折弯1211从目标部件3中脱出,进一步提高了绑带式连接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该折弯1211相较于约束件121的基体的弯折的方向、角度、弧度,以及折弯1211的形状、厚度、长度等等可以由本领域人员根据约束件121插入目标部件3的方式、目标部件3的结构等来进行灵活设置,作为示例,折弯1211与约束件121的基体可以共同组成“C”型结构、“L”型结构、“U”型结构、“J”型结构等等。
折弯1211与约束件121的基体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或者,折弯1211也可以采用焊接、粘接、接卸连接等方式连接在约束件121的基体上,对此不作限制。折弯1211与约束件121的基体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折弯1211可以选择高韧性塑料材料制备,并与约束件121的基体一体成型,以保证其在具有较小的厚度(能够插入工艺缝隙的厚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如上文中所描述的,多个约束件121的结构形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因此,多个约束件121中可以仅有一部分采用上述具有折弯1211的结构形式,而另一部分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进一步,在有多个约束件121采用上述具有折弯1211的结构形式的情形下,多个约束件121的折弯1211和/或基体的具体结构、尺寸、材质等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折弯1211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可以为片状结构,片状结构的好处在于既能够便于折弯1211插入目标部件3上的较窄的缝隙中(如上文中所提及到的工艺缝隙),又能够使折弯1211能够与目标部件3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二者之间的摩擦副,使折弯1211插入到目标部件3以后不易脱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折弯1211插入目标部件3的情形下,约束件121的基体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贴合于目标部件3的表面。可以通过将折弯1211与目标部件3的相应部分进行随型处理来实现上述目的。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约束件121与目标部件3之间将不会存在较大的缝隙,增加美观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防止折弯1211从目标部件3中滑出,增加连接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折弯1211在对应于目标部件3的位置设置有防滑结构1212,此处的对应于目标部件3的位置可以包括折弯1211在插入到目标部件3以后与目标部件3发生接触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增加折弯1211与目标部件3之间的摩擦副,从而进一步降低折弯1211从目标部件3中脱出的风险,提升连接稳定性。
该防滑结构1212可以是如设有防滑纹路的防滑垫片等结构,折弯1211对应于目标部件3的位置可以包括多个,在这种情形下。可以仅在一部分位置设置防滑结构1212,也可以在全部的位置处均设置防滑结构12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目标部件3的具体材质来选择合适的防滑结构1212,并根据约束件121与目标部件3的具体连接方式来选择防滑结构1212设置的位置,对此不做限制。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防滑结构1212也可以被设置在约束件121的其他部分,而并不限于折弯1211,如还可以设置在约束件121与目标部件3的表面贴合的位置等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文中所描述的,可以有多个约束件121在彼此连接后共同插入到目标部件3的同一位置中。在这种情形下,参照图5,多个约束件121可以包括第一约束件121a和第二约束件121b,第一约束件121a能够与第二约束件121b彼此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约束件121a在对应于折弯1211的位置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分1213,而第二约束件121b在对应于的位置折弯1211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分1214,第一连接部分1213能够与第二连接部分1214匹配连接,从而将第一约束件121和第二约束件121彼此连接。
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连接部分1213和第二连接部分1214也将会被隐藏在目标部件3中(约束件121a和约束件121b的折弯1211均会被插入目标部件3中),从而,在保证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第一约束件121a和第二约束件121b断开连接而导致绑带11发生松脱。
作为示例,参照图5,第一连接部分1213可以包括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内部可以设置有限位结构,如限位槽等,而第二连接部分1214可以包括能够与上述限位结构匹配连接的结构,如凸块等,在实际连接过程中,第二约束件121b的折弯1211可以插入到上述凹槽结构中,使得第二部分1214卡合到上述限位结构中,从而完成匹配连接。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第一连接部分1213和第二连接部分1214的结构形式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任何能够匹配链接的结构,并且,第一连接部分1213和第二连接部分1214设置的位置也并不限于折弯1211,还可以是第一约束件121a和第二约束件121b的其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选择。
下面将结合几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上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进行更加具体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基础部件2为头枕,而目标部件3为车辆座椅的枕部。绑带11的中间部分连接到基础部件2,两端可以自由活动。绑带11的制备采用了弹性材料,从而,绑带11的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进而能够良好地适配不同尺寸的目标部件3,也使得连接完成后的绑带11能够借助弹性力来较好地贴合于目标部件3。
绑带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约束件121,两个约束件121远离绑带11的一侧弯折形成折弯121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中一个约束件121的折弯121可以被插入目标部件3顶部(以图4中所展示的视角为例)的工艺缝隙中,另一个约束件121的折弯121可以被插入目标部件3底部的工艺缝隙中。
上述两个约束件121的折弯1211分别根据目标部件3顶部的结构和底部的结构进行了随型处理(这也导致两个约束件121的折弯1211的弯折角度以及尺寸存在差异),使得折弯1211插入到目标部件3以后,约束件121的基体部分能够较为紧密地贴合在目标部件3的外表面,保证美观性和连接的稳定性。
采用本实施例的绑带式连接结构来将头枕连接到车辆座椅的枕部好处在于,借助车辆座椅的枕部原有的结构缝隙即可完成连接,而无需额外地在车辆座椅的枕部设置连接结构。同时,连接的操作较为简单,连接完成后的美观性和稳定性也较好,即便是车辆座椅的枕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置改变(例如用户调整了其高度、角度等),也能够保证头枕不会脱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基础部件2仍然为头枕,目标部件3仍然为车辆座椅的枕部。参照图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绑带11与目标部件2进行了滑动连接,从而,在将基础部件2连接到了目标部件3以后,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调整目标部件3的位置,使基础部件2能够对用户的头部和/或颈部进行更好的支撑。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对应于目标部件3顶部的一个目标部件3的折弯1211被设置成了片状结构,从而使其与目标部件3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对应于目标部件3底部的一个折弯1211处则设置有防滑结构1212,从而增加其与目标部件3的摩擦副,进而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基础部件2仍然为头枕,目标部件3仍然为车辆座椅的枕部。参照图3和图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两个约束件121能够彼此连接后共同插入目标部件3底部的工艺缝隙中。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约束件121分别为第一约束件121a和第二约束件121b,第一约束件121a的折弯12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分1213,第二约束件121b的折弯121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分1214。第一连接部分1213包括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而第二连接部分1214包括凸块,在实际连接过程中,第二约束件121b的折弯1211可以插入到上述凹槽结构中,使得第二部分1214卡合到上述限位结构中,从而完成匹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头枕,其可以包括如上文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可以包括如上文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或者,如上文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头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部件3可以为车辆的车辆座椅,换言之,绑带式连接结构用于将基础部件2连接到车辆的车辆座椅。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目标部件3还可以是车辆的其他结构,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辆座椅具有工艺缝隙,而绑带式连接结构的约束部2能够插入该工艺缝隙。如上文中所描述的,这种配合方式无需改变车辆座椅原本的结构,并且美观程度和连接稳定性均较高。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绑带式连接结构,用于将基础部件连接至目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式连接结构包括:
绑带,其能够连接于所述基础部件,并且能够以缠绕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目标部件;
约束部,其设置于所述绑带;
其中,所述约束部能够与所述目标部件配合使得所述绑带在连接至所述目标部件的情形下持续缠绕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部以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方式使得所述绑带在连接至所述目标部件的情形下持续缠绕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部包括至少一个约束件,
在所述约束件包括多个的情形下,多个所述约束件能够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至少一个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约束件中的至少两个能够分别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不同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约束件中的至少两个能够彼此连接并集中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同一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远离所述绑带的一侧具有折弯,所述折弯能够插入所述目标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为片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件包括基体,所述折弯设置于所述基体,
其中,在所述折弯插入所述目标部件的情形下,所述基体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所述目标部件的表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在对应于所述目标部件的位置设置有防滑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约束件包括第一约束件和第二约束件,
其中,所述第一约束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约束件彼此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件的在对应于所述折弯的位置设值有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二约束件在对应于所述折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彼此连接。
12.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绑带式连接结构,或者,
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头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部件为所述车辆的车辆座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具有工艺缝隙,所述约束部能够插入所述工艺缝隙。
CN202322956654.9U 2023-10-31 2023-10-31 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 Active CN221090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6654.9U CN221090596U (zh) 2023-10-31 2023-10-31 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6654.9U CN221090596U (zh) 2023-10-31 2023-10-31 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0596U true CN221090596U (zh) 2024-06-07

Family

ID=9131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56654.9U Active CN221090596U (zh) 2023-10-31 2023-10-31 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90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39793A (en) Child seat harness clip
US6966089B2 (en) Deformable infant head support
CN103099340B (zh) 护具
EP1680989A1 (en) Baby band
KR20070098746A (ko) 아기 업개
KR101645164B1 (ko) 임산부용 카시트
JP3972119B2 (ja) 腰の屈伸補助具
US20150182043A1 (en) Infant sleep pod
JP6462362B2 (ja) 腰ベルト
US20110168485A1 (en) Belt buckle device
CN221090596U (zh) 绑带式连接结构、头枕及车辆
AU2006215244B2 (en) Receiving holder for portable medical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capsule-type endoscope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JP2010517667A (ja) 幼児用キャリーハーネス
CN114096436B (zh) 座椅
JP2004276894A (ja) シートベルト案内補助具および車両用ジュニアシート
JP2736619B2 (ja) 腰の屈伸補助具
US5465886A (en) Pack
JP5088176B2 (ja) 脊椎用コルセット
JP7101395B2 (ja) 腰用サポータ
CN113226227A (zh) 姿势矫正器具
US5947916A (en) Fastening arrangement for a limb support device
KR102033027B1 (ko) 체형 교정 밴드
JP4356084B2 (ja) 姿勢矯正具
US7013497B1 (en) Strap-securing device
JP2002240678A (ja) シートベルトの小児用補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