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9145U - 一种侧发光lcd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发光lcd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9145U
CN221079145U CN202323142401.4U CN202323142401U CN221079145U CN 221079145 U CN221079145 U CN 221079145U CN 202323142401 U CN202323142401 U CN 202323142401U CN 221079145 U CN221079145 U CN 221079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cd
light guide
guide block
emitt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424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双
万群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424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79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9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9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包括LCD支架,所述LCD支架的中部设有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导光块、扩散膜、LCD,所述LCD支架的后侧壁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个LED,所述LED向前直面所述导光块的后侧壁;所述导光块的后侧壁设有多个沿左右分布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长度沿上下延伸,以使所述LED向所述导光块发射的光线能够朝着多个方向散发;所述导光块的底部设有多个沿前后分布的圆弧反光结构,所述圆弧反光结构的长度沿左右延伸,以使照射到所述圆弧反光结构的光线往上反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的LCD结构尺寸较低,装配简单,可靠性高,装配成本低,有效的解决了部分汽车结构空间问题,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产品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侧发光LCD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发光LCD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行业中,LCD组件是常用结构,汽车前排,后排的温度,吹风模式,风量都可以用LCD来显示。常规的LCD组件,需要的高度比较高,有些产品受空间限制,无法使用常规的厚度,需要使用较薄的LCD组件,以满足产品的需求。
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
现有的LCD结构,通常是在LCD底部布置LED灯,利用LED的发光角度,和LCD与LED的距离,使LED发出的光线均匀照射在LCD上,满足LCD显示的均匀性,这就导致了LCD组件的高度无法降低,无发满足部分尺寸受限的LCD结构。如图1所示:该第一种现有LCD组件包括第一现有PCB(10),第一现有LED(11),第一现有LCD(12)。
另外一种导光板结构的LCD组件能满足降低高度的要求,使用底部印有白色油墨的导光块,导光块周边粘贴一圈反光膜片,贴反光膜时需小心,避免反光膜贴歪,使用带有针脚的LED,实现LCD的导光,这种方案LED需要人工焊接,导光块周边需要人工贴反光膜,人工成本,组装成本高。如图2所示:该第二种现有LCD组件包括现有LCD罩(20),第二现有LCD(21),现有LCD支架(22),现有扩散膜(23),现有反光膜(24),现有导光块(25),第二现有PCB(26),第二现有LED(27)。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发光LCD结构,以解决现有LCD组件中在满足降低高度的要求同时,LED需要人工焊接,导光块周边需要人工贴反光膜,人工成本,组装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包括LCD支架,所述LCD支架的中部设有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导光块、扩散膜、LCD,所述LCD支架的后侧壁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个LED,所述LED向前直面所述导光块的后侧壁;所述导光块的后侧壁设有多个沿左右分布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长度沿上下延伸,以使所述LED向所述导光块发射的光线能够朝着多个方向散发;所述导光块的底部设有多个沿前后分布的圆弧反光结构,所述圆弧反光结构的长度沿左右延伸,以使照射到所述圆弧反光结构的光线往上反射。
进一步地,所述LED的发光角度设为120度±10度。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反光结构设为开口朝下的阶梯状,多个所述圆弧反光结构的宽度之间由后往前逐渐变大,所述圆弧反光结构的后侧内壁为中心方向朝向前下方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膜的底面为光滑结构,所述扩散膜的顶面为磨砂结构且具有若干不均匀的小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LCD支架的顶部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中部设有向下贯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后侧壁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个缺口;所述扩散膜、所述LCD设置于所述支撑槽中,所述导光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若干个所述LED分别设置于若干个所述缺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LCD支架的底部设置于PCB上。
进一步地,所述LED通过SMT焊接到所述PCB上。
进一步地,所述LCD支架的顶部设有LCD罩,所述LCD罩的中部设有可供所述LCD向外显示的罩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块为PC导光块、所述LCD支架为塑胶件LCD支架、所述扩散膜为乳白色雾面膜材扩散膜、所述LCD罩为五金LCD罩。
进一步地,所述PCB的下方设有底壳,所述LCD罩的上方设有面壳,所述底壳的边缘与所述面壳的边缘连接,所述底壳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脚,所述面壳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可供所述LCD向外显示。
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1)通过LCD支架的中部设有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导光块、扩散膜、LCD,LCD支架的后侧壁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个LED,LED向前直面导光块的后侧壁;从而满足LCD结构降低高度的要求。(2)通过导光块的后侧壁设有多个沿左右分布的V型槽,V型槽的长度沿上下延伸,以使LED向导光块发射的光线能够朝着多个方向散发;从而当LED发出光线照射到导光块上时,导光块的后侧壁由于设计了多个V型槽的结构,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折射原理,使得光线能够朝着各个方向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对整个导光块均匀、全面的照射效果。(3)通过导光块的底部设有多个沿前后分布的圆弧反光结构,圆弧反光结构的长度沿左右延伸,以使照射到圆弧反光结构的光线往上反射;从而可以利用光线法向反射,将照射到底部每个圆弧反光结构的光线往上反射,从而使光线均匀向上散射到导光块上表面,而扩散膜则可以实现透光和扩散光线。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LCD结构尺寸较低,装配简单(不再需要人工贴反光膜),可靠性高,装配成本低,有效的解决了部分汽车结构空间问题,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现有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种现有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导光块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LCD支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扩散膜、LCD、LCD罩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光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导光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去掉PCB、LCD罩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PCB、LCD支架、LCD罩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LED与导光块的V型槽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LED与导光块的圆弧反光结构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装上底壳、面壳时的第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装上底壳、面壳时的第二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现有PCB,11-第一现有LED,12-第一现有LCD。
20-现有LCD罩,21-第二现有LCD,22-现有LCD支架,23-现有扩散膜,24-现有反光膜,25-现有导光块,26-第二现有PCB,27-第二现有LED。
1-PCB,2-LED,3-导光块,301-V型槽,302-圆弧反光结构,303-圆弧面,4-LCD支架,401-支撑槽,402-安装槽,403-缺口,5-扩散膜,6-LCD,7-LCD罩,701-罩口,8-底壳,801-安装脚,9-面壳,901-开口。
30-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观察者面对附图3进行观察,观察者左前侧设为右,观察者右后侧设为左,观察者左后方设为前,观察者右前方设为后,观察者上面设为上,观察者下面设为下,应当指出文中的术语“前端”、“后端”、“左侧”“右侧”“中部”“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
参见图3到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包括LCD支架4,LCD支架4的中部设有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导光块3、扩散膜5、LCD6,LCD支架4的后侧壁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个LED2,LED2向前直面导光块3的后侧壁;导光块3的后侧壁设有多个沿左右分布的V型槽301,V型槽301的长度沿上下延伸,以使LED2向导光块3发射的光线能够朝着多个方向散发;导光块3的底部设有多个沿前后分布的圆弧反光结构302,圆弧反光结构302的长度沿左右延伸,以使照射到圆弧反光结构302的光线往上反射。作用:(1)通过LCD支架的中部设有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导光块、扩散膜、LCD,LCD支架的后侧壁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个LED,LED向前直面导光块的后侧壁;从而满足LCD结构降低高度的要求。(2)通过导光块的后侧壁设有多个沿左右分布的V型槽,V型槽的长度沿上下延伸,以使LED向导光块发射的光线能够朝着多个方向散发;从而当LED发出光线照射到导光块上时,导光块的后侧壁由于设计了多个V型槽的结构,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折射原理,使得光线能够朝着各个方向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对整个导光块均匀、全面的照射效果。(3)通过导光块的底部设有多个沿前后分布的圆弧反光结构,圆弧反光结构的长度沿左右延伸,以使照射到圆弧反光结构的光线往上反射;从而可以利用光线法向反射,将照射到底部每个圆弧反光结构的光线往上反射,从而使光线均匀向上散射到导光块上表面,而扩散膜则可以实现透光和扩散光线。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LCD结构尺寸较低,装配简单(不再需要人工贴反光膜),可靠性高,装配成本低,有效的解决了部分汽车结构空间问题,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产品的竞争力。
具体地,LED2的发光角度设为120度±10度。作用:利用LED发光角度达到120度的辐射范围,当光线照射到导光块上时,导光块侧面由于设计了多个小三角形状(即V型槽301)的结构。通过巧妙运用折射原理,使得光线能够朝着各个方向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对整个导光块均匀、全面的照射效果,可参见图12。
具体地,圆弧反光结构302设为开口朝下的阶梯状,多个圆弧反光结构302的宽度之间由后往前逐渐变大,圆弧反光结构302的后侧内壁为中心方向朝向前下方的圆弧面303。作用:在导光块(也可以叫导光件)底部,设置有多阶圆弧反光结构,每个阶梯的形状都不同,设置的原则是:利用光线法向反射,将照射到底部每个阶梯的光线往上反射,从而使光线均匀向上散射到导光件上表面,可参见图13。
具体地,扩散膜5的底面为光滑结构,扩散膜5的顶面为磨砂结构且具有若干不均匀的小颗粒。作用:在导光块上表面上设置有扩散膜,该扩散膜可以透光和扩散光线。扩散膜一面为光滑结构,这一面靠近导光件,另一面为磨砂结构,上面有若干不均匀的小颗粒,当光线从底部照射到这些小颗粒上,因为折射,光线会改变方向,朝各个方向照射,进一步加强光线的均匀性,使LCD能均匀显示。满足降低LCD组件高度,同时均匀显示的要求。
具体地,LCD支架4的顶部设有支撑槽401,支撑槽401的中部设有向下贯通的安装槽402,安装槽402的后侧壁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个缺口403;扩散膜5、LCD6设置于支撑槽401中,导光块3设置于安装槽402中,若干个LED2分别设置于若干个缺口403中。作用:LCD支架4的各个槽与口的设计使得导光块、LED、扩散膜5、LCD6等部件都可以较好地被安装固定。
具体地,LCD支架4的底部设置于PCB1上。作用:这样可以方便LED与PCB连接。
具体地,LED2通过SMT焊接到PCB1上。作用:这样可以避免LED需要人工焊接,降低人工成本、组装成本。
具体地,LCD支架4的顶部设有LCD罩7,LCD罩7的中部设有可供LCD6向外显示的罩口701。作用:LCD罩7可以更好地保护与固定LCD。
具体地,导光块3为PC导光块、LCD支架4为塑胶件LCD支架、扩散膜5为乳白色雾面膜材扩散膜、LCD罩7为五金LCD罩。作用:通过对这些零部件的材质选择,从而保证了LCD结构的强度与工作稳定性。即各部件的材质如下:LCD:玻璃组件;LCD罩:五金;LCD支架:塑胶件;扩散膜:乳白色雾面膜材;导光件:PC;LED:发光器件。
具体地,PCB1的下方设有底壳8,LCD罩7的上方设有面壳9,底壳8的边缘与面壳9的边缘连接,底壳8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脚801,面壳9上设有开口901,开口901可供LCD6向外显示。作用:底壳8、面壳9可以保护LCD结构内部组件。
装配方法:
1、将LED通过SMT焊接到PCB板上;
2、将导光块,扩散膜,LCD和LCD罩组装到LCD支架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说明为:本方案通过使用了一种特殊结构的导光件(即导光块3),利用导光件的折射和反射原理,使LED发出的光线,均匀照射到LCD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LCD结构尺寸较低,装配简单,可靠性高,装配成本低,有效的解决了部分汽车结构空间问题,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产品的竞争力。
有益效果主要是:
1、只需经过简单组装就可以完成LCD组件(即LCD结构的各个部件组成),优化生产成本;
2、优化产品尺寸,满足产品空间需求。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包括LCD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支架(4)的中部设有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导光块(3)、扩散膜(5)、LCD(6),所述LCD支架(4)的后侧壁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个LED(2),所述LED(2)向前直面所述导光块(3)的后侧壁;所述导光块(3)的后侧壁设有多个沿左右分布的V型槽(301),所述V型槽(301)的长度沿上下延伸,以使所述LED(2)向所述导光块(3)发射的光线能够朝着多个方向散发;所述导光块(3)的底部设有多个沿前后分布的圆弧反光结构(302),所述圆弧反光结构(302)的长度沿左右延伸,以使照射到所述圆弧反光结构(302)的光线往上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2)的发光角度设为120度±1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反光结构(302)设为开口朝下的阶梯状,多个所述圆弧反光结构(302)的宽度之间由后往前逐渐变大,所述圆弧反光结构(302)的后侧内壁为中心方向朝向前下方的圆弧面(3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5)的底面为光滑结构,所述扩散膜(5)的顶面为磨砂结构且具有若干不均匀的小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支架(4)的顶部设有支撑槽(401),所述支撑槽(401)的中部设有向下贯通的安装槽(402),所述安装槽(402)的后侧壁设有沿左右分布的若干个缺口(403);所述扩散膜(5)、所述LCD(6)设置于所述支撑槽(401)中,所述导光块(3)设置于所述安装槽(402)中,若干个所述LED(2)分别设置于若干个所述缺口(403)中。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支架(4)的底部设置于PCB(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2)通过SMT焊接到所述PCB(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支架(4)的顶部设有LCD罩(7),所述LCD罩(7)的中部设有可供所述LCD(6)向外显示的罩口(7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块(3)为PC导光块、所述LCD支架(4)为塑胶件LCD支架、所述扩散膜(5)为乳白色雾面膜材扩散膜、所述LCD罩(7)为五金LCD罩。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一种侧发光LCD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1)的下方设有底壳(8),所述LCD罩(7)的上方设有面壳(9),所述底壳(8)的边缘与所述面壳(9)的边缘连接,所述底壳(8)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脚(801),所述面壳(9)上设有开口(901),所述开口(901)可供所述LCD(6)向外显示。
CN202323142401.4U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侧发光lcd结构 Active CN221079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42401.4U CN221079145U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侧发光lcd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42401.4U CN221079145U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侧发光lcd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9145U true CN221079145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5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42401.4U Active CN221079145U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侧发光lcd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79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7462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inclined light emmitting elements
TWI513942B (zh) A light source device, a lighting device and a display device
CN210835515U (zh) 一种支撑结构、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2171505B (zh) 光源装置以及使用了该光源装置的照明装置
CN103017038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US8408777B2 (en)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JP2008275922A (ja) 表示装置
CN106019709A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屏
TWI420202B (zh) 側面入光式背光模組
JP2006220778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KR20120057454A (ko) 헤드램프용 라이트 가이드장치
CN215416195U (zh) 一种反射罩及直下式背光结构
CN221079145U (zh) 一种侧发光lcd结构
EP2762959A1 (en) Display device
JP3028465B2 (ja) 面発光照明装置
JP2002258764A (ja)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685790B2 (ja) チャンネル文字用バックライトシステム
CN210720948U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反光灯罩
CN108761625B (zh) 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108761626B (zh) 一种导光结构及背光模组
CN210428023U (zh) 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
CN219016749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556939U (zh) 一种车灯用led导光单元
CN219916139U (zh) 高亮度圆形背光组件、显示设备及照明灯具
US1195378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