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8023U - 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28023U CN210428023U CN201921296841.6U CN201921296841U CN210428023U CN 210428023 U CN210428023 U CN 210428023U CN 201921296841 U CN201921296841 U CN 201921296841U CN 210428023 U CN210428023 U CN 2104280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guide
- guide plate
- light
- layer
- mounting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该侧发光背光源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靠近侧边处设有沿所述导光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导光板中间区域设有一沿所述导光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槽;光源、增亮膜、第一反射层、增光膜、扩散层、第二反射层;以及黑白胶层,所述黑白胶层贴合在所述扩散层上方,其中间区域为透光区,周边区域为非透光区,所述非透光区将扩散层边缘覆盖。采用上述设计,不仅保证了增光膜和扩散层的精准安装,同时,还保证了光线无法直接从扩散层周边射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
背景技术
背光源(BackLight)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
现在市面上的背光源,为了解决背光源发光亮度的问题,一般都是在背光源的至少两个侧边设置光源,最普遍的一般是四个侧边设置光源,这种设计,就会使得扩散层的发光比较均匀。
但是,这种设计较为麻烦,不仅从供电还是组装,由于其有多个光源,组装上费时费力,同时,电路设计等方面也存在劣势。
同时,现在的背光源的扩散层由于黏贴出现误差,在发光的时候,有些光线直接通过扩散层周边的缝隙射出,没有经过扩散层。
因此,现在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侧发光背光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所述侧发光背光源包括: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靠近侧边处设有沿所述导光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导光板中间区域设有一沿所述导光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槽;
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其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高度方向平行,且朝向导光板内侧;
增亮膜,所述增亮膜贴合在所述导光板下表面上,用于提高整个背光源的发光效率;
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贴合在所述增亮膜上,用于将从所述导光板下表面射出的光进行反射;
增光膜,所述增光膜贴合在所述导光板上表面的第二安装槽内;
扩散层,所述扩散层贴合在所述增光膜上,用于将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射出的光均匀扩散;
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贴合在所述导光板侧边上,用于将从导光板侧边射出的光进行反射;以及
黑白胶层,所述黑白胶层贴合在所述扩散层上方,其中间区域为透光区,周边区域为非透光区,所述非透光区将扩散层边缘覆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上设有若干单位面积内数量均匀分布的导光点,所述导光点大小沿着远离所述安装槽的方向逐渐变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光源为LED灯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ED灯条包括:
PCB板,所述PCB板上蚀刻有电路,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LED灯珠,所述LED灯珠焊接在所述PCB板上,与所述PCB板上的电路电连接;以及
焊点,所述焊点设置在所述PCB板侧面,与所述电路相连接,且凸出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黑白胶层上设有与用于避开所述焊点的避空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层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端设有一凸出于所述导光板边缘的第一凸出部;所述黑白胶层靠近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有一凸出于所述导光板边缘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沿着所述导光板侧边折叠后相黏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或所述第二凸出部上设有第一黏贴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光膜高度和所述扩散层高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不仅保证了增光膜和扩散层的精准安装,同时,还保证了光线无法直接从扩散层周边射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所述侧发光背光源包括:
导光板10,所述导光板10上靠近侧边处设有沿所述导光板10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槽11,所述导光板10中间区域设有一沿所述导光板10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槽12;
光源20,所述光源2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内,其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10的高度方向平行,且朝向导光板10内侧;
增亮膜30,所述增亮膜30贴合在所述导光板10下表面上,用于提高整个背光源20的发光效率;
第一反射层40,所述第一反射层40贴合在所述增亮膜30上,用于将从所述导光板10下表面射出的光进行反射;
增光膜50,所述增光膜50贴合在所述导光板10上表面的第二安装槽12内;
扩散层60,所述扩散层60贴合在所述增光膜50上,用于将从所述导光板10上表面射出的光均匀扩散;
第二反射层70,所述第二反射层70贴合在所述导光板10侧边上,用于将从导光板10侧边射出的光进行反射;以及
黑白胶层80,所述黑白胶层80贴合在所述扩散层60上方,其中间区域为透光区81,周边区域为非透光区82,所述非透光区82将扩散层60边缘覆盖。
具体地,本方案在导光板10上设计第二安装槽12,第二安装槽12的大小正好与增光膜50和扩散层60大小相同,当安装增光膜50和扩散层60时,只需将其轻轻放入到第二安装槽12内,即可完成精准的安装,在这个安装的过程中,第二安装槽12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同时,将增光膜50和扩散层60安装完成后,再通过黑白胶层80,将增光膜50和扩散层60固定在第二安装槽12内,同时,黑白胶层80的非透光区82域正好将扩散层60的边缘覆盖,这种结构,避免了光线直接从扩散层60周边区域的缝隙内射出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增光膜50和扩散层60上可以设置黏贴层,也可以不设计黏贴层,都可以实现上述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0上设有若干单位面积内数量均匀分布的导光点,所述导光点大小沿着远离所述安装槽的方向逐渐变大。
具体地,本方案导光点的设计,将多个光源20减少到了一个光源20,同时,达到了扩散层60均匀发光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光源20为LED灯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ED灯条包括:
PCB板21,所述PCB板21上蚀刻有电路,所述PCB板2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内;
LED灯珠22,所述LED灯珠22焊接在所述PCB板21上,与所述PCB板21上的电路电连接;以及
焊点23,所述焊点23设置在所述PCB板21侧面,与所述电路相连接,且凸出于所述导光板10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黑白胶层80上设有与用于避开所述焊点23的避空槽8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层40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槽11的一端设有一凸出于所述导光板10边缘的第一凸出部41;所述黑白胶层80靠近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有一凸出于所述导光板10边缘的第二凸出部84;所述第一凸出部41和第二凸出部84沿着所述导光板10侧边折叠后相黏连。
具体地,采用第一凸出部41和第二凸出部84的设计,当第一反射层40和扩散层60安装完成后,通过第一凸出部41和第二凸出部84进行黏连,将光源20包裹,避免出现光源20与导光板10脱落的问题,同时,整个产品更加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41和/或所述第二凸出部84上设有第一黏贴层(图中未标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光膜50高度和所述扩散层60高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2深度。
具体地,本方案将增光膜50高度和扩散层60高度之和设计成与第二安装槽12深度相等,使得黑白胶层80在安装时,整体平整,不会出现凹陷或者凸起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导光板10,所述导光板10上靠近侧边处设有沿所述导光板10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槽11,所述导光板10中间区域设有一沿所述导光板10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槽12;光源20,所述光源2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内,其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10的高度方向平行,且朝向导光板10内侧;增亮膜30,所述增亮膜30贴合在所述导光板10下表面上,用于提高整个背光源20的发光效率;第一反射层40,所述第一反射层40贴合在所述增亮膜30上,用于将从所述导光板10下表面射出的光进行反射;增光膜50,所述增光膜50贴合在所述导光板10上表面的第二安装槽12内;扩散层60,所述扩散层60贴合在所述增光膜50上,用于将从所述导光板10上表面射出的光均匀扩散;第二反射层70,所述第二反射层70贴合在所述导光板10侧边上,用于将从导光板10侧边射出的光进行反射;以及黑白胶层80,所述黑白胶层80贴合在所述扩散层60上方,其中间区域为透光区81,周边区域为非透光区82,所述非透光区82将扩散层60边缘覆盖。采用上述设计,不仅保证了增光膜50和扩散层60的精准安装,同时,还保证了光线无法直接从扩散层60周边射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发光背光源包括: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靠近侧边处设有沿所述导光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导光板中间区域设有一沿所述导光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槽;
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其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高度方向平行,且朝向导光板内侧;
增亮膜,所述增亮膜贴合在所述导光板下表面上,用于提高整个背光源的发光效率;
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贴合在所述增亮膜上,用于将从所述导光板下表面射出的光进行反射;
增光膜,所述增光膜贴合在所述导光板上表面的第二安装槽内;
扩散层,所述扩散层贴合在所述增光膜上,用于将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射出的光均匀扩散;
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贴合在所述导光板侧边上,用于将从导光板侧边射出的光进行反射;以及
黑白胶层,所述黑白胶层贴合在所述扩散层上方,其中间区域为透光区,周边区域为非透光区,所述非透光区将扩散层边缘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上设有若干单位面积内数量均匀分布的导光点,所述导光点大小沿着远离所述安装槽的方向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灯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条包括:
PCB板,所述PCB板上蚀刻有电路,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LED灯珠,所述LED灯珠焊接在所述PCB板上,与所述PCB板上的电路电连接;以及
焊点,所述焊点设置在所述PCB板侧面,与所述电路相连接,且凸出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白胶层上设有与用于避开所述焊点的避空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端设有一凸出于所述导光板边缘的第一凸出部;所述黑白胶层靠近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有一凸出于所述导光板边缘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沿着所述导光板侧边折叠后相黏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或所述第二凸出部上设有第一黏贴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高度和所述扩散层高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深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96841.6U CN210428023U (zh) | 2019-08-06 | 2019-08-06 | 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96841.6U CN210428023U (zh) | 2019-08-06 | 2019-08-06 | 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28023U true CN210428023U (zh) | 2020-04-28 |
Family
ID=7038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96841.6U Active CN210428023U (zh) | 2019-08-06 | 2019-08-06 | 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28023U (zh) |
-
2019
- 2019-08-06 CN CN201921296841.6U patent/CN2104280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52249B1 (ko) | 면상 광원장치 | |
US8366308B2 (en) | Backlight module | |
KR100695016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JP4507062B2 (ja) | 面光源装置及び当該装置を用いた機器 | |
JP2012212509A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
CN110426894B (zh) | 一种异形结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 |
US8662729B2 (en) | 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JP2019091036A (ja) | 異形液晶発光装置 | |
JP2023160861A (ja) |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
KR102591775B1 (ko) | 백라이트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CN212009229U (zh) |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210428023U (zh) | 一种扩散膜精准定位的侧发光背光源 | |
JP3028465B2 (ja) | 面発光照明装置 | |
JP5322820B2 (ja) | 面発光装置 | |
TWM467800U (zh) | 薄型直下式光源裝置 | |
CN210294757U (zh) | 一种侧发光背光源 | |
CN107785378B (zh) | 显示装置 | |
KR20110009962A (ko) |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 |
KR100834125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 |
CN210090877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TWI566013B (zh) | 直下式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 |
CN210294756U (zh) | 一种无缝隙的侧发光背光源 | |
CN210690995U (zh) | 一种异形结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 |
KR200446857Y1 (ko)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 |
KR20090081664A (ko) | 발광 다이오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