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9919U -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49919U
CN221049919U CN202323150756.8U CN202323150756U CN221049919U CN 221049919 U CN221049919 U CN 221049919U CN 202323150756 U CN202323150756 U CN 202323150756U CN 221049919 U CN221049919 U CN 221049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hook
automatic
fixer
ber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507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阙勉
高龙华
程宇威
朱健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Orca Electron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Orca Electron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Orca Electron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Orca Electron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507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49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49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49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涉及船舶停靠装置技术领域。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用于实现船舶的自主停靠及自主固定;包括船舶引道、船舶固定器、连接器;所述船舶引道设置于所述船舶固定器一侧,与所述船舶固定器相连;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船舶固定器另一侧,与所述船舶固定器相连;所述船舶固定器包含支架、挂钩、旋转轴和弹簧,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船舶固定器靠近所述船舶引道的一侧,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结构简单,可完成船舶的自动停靠,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且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停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中小型船舶,其停靠方式主要是通过缆绳固定在码头,时常存在缆绳断裂、缆绳松掉等问题,出港和回港时都需要人为用手固定缆绳,非常不便。
为解决此缺陷,船舶停靠装置的厂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中国专利CN201720423837.6公开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通过电磁铁进行磁吸、脱磁等来使得船舶进行自动停靠,但是电磁铁的磁性会根据使用次数与时间减弱,需要后续不断增磁,成本较高。
同时,船舶停靠装置的位置较为固定,在水位上涨或者下降后,实用性大大降低。
因此,研究一款船舶自动停靠装置是必要的,该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应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成本低廉,且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船舶停靠装置,自动化程度低、不方便以及成本过高、实用性不强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结构简单,仅包含船舶引道、船舶固定器、连接器,船舶固定器包括弹簧、挂钩、旋转轴和支架,仅通过组件连接,即可完成船舶自动停靠的整体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且成本低廉。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用于实现船舶的自主停靠及自主固定;包括船舶引道、船舶固定器、连接器;所述船舶引道设置于所述船舶固定器一侧,与所述船舶固定器相连;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船舶固定器另一侧,与所述船舶固定器相连;所述船舶固定器包含支架、挂钩、旋转轴和弹簧,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船舶固定器靠近所述船舶引道的一侧,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船舶固定器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旋转轴相连。
优选的,所述船舶固定器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支架内,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架相连。
优选的,所述船舶固定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旋转轴相连。
优选的,所述挂钩为杆状,所述杆的前部为钩状结构,所述杆的后部为空心圆环结构;所述挂钩通过后部的空心圆环结构与所述旋转轴相连。
优选的,所述杆的中部设置有所述弹簧连接件,所述挂钩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件与所述弹簧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杆对应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挂钩为两个,一个与所述旋转轴左侧相连,另一个与所述旋转轴右侧相连。
优选的,所述弹簧数量与所述挂钩数量对应,为所述挂钩数量的两倍。
优选的,连接器下方设置有浮体。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包括船舶引道、船舶固定器、连接器,船舶固定器通过连接器与河岸、水岸等相连,确定停靠位置;船舶固定器中挂钩与支架卡合连接,弹簧与挂钩、支架相连;船舶可由船舶引道靠近船舶固定器,然后通过压挂钩,使弹簧紧绷,带动旋转轴转动,然后通过弹簧回弹,使得挂钩与船舶卡合,实现船舶的自动停靠。在船舶要离岸时,仅需转动旋转轴,带动挂钩向下运动,即可使挂钩与船舶脱离卡合连接,便于船舶驶离。
(2)本实用新型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结构简单,仅包含船舶引道、船舶固定器、连接器,船舶固定器包括弹簧、挂钩、旋转轴和支架,仅通过组件连接,即可完成船舶自动停靠的整体过程(实现船舶的自主停靠及自主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且成本低廉。
(3)本实用新型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可在连接器下方设置浮体,使得船舶自动停靠装置的高度随着水位变化浮动,适用于不同水位情况下船舶进行停靠,使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固定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停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停靠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
图中标识说明:
1-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1-船舶固定器;111-挂钩;1111-弹簧连接件;112-弹簧;113-旋转轴;114-轴承;115-连接件;116-控制板;117-支架;118-外壳;12-船舶引道;13-连接器;2-浮体;3-船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
如图1,包括船舶引道12、船舶固定器11、连接器13。船舶引道12设置于船舶固定器11一侧,与船舶固定器11相连;船舶引道12分为引道平面和引道倾斜面,用于引道需要停靠的船或船舶3的运动轨迹,同时将船头抬升一定高度。船舶引道12的引道宽度可根据需要停靠的船舶3船头宽度进行设置。
连接器13设置于船舶固定器11另一侧,与船舶固定器11相连;所述连接器13用于与河岸、水岸等相连,固定停靠位置。
如图2,船舶固定器11包含支架117、挂钩111、旋转轴113和弹簧112。挂钩111设置于船舶固定器11靠近船舶引道12的一侧,与旋转轴113相连;旋转轴113与支架117固定连接;弹簧112一端与挂钩111连接,另一端与支架117连接。
可以通过按压挂钩111,带动旋转轴113转动,同时由于挂钩111被压往下运动,弹簧112被拉伸处于紧绷状态;所以当按压挂钩111的压力消失时,弹簧112由拉伸张力带动恢复原状,进而带动挂钩111向上运动至恢复原状,同时挂钩111也带动旋转轴113旋转至原位。
同样的,可以通过转动旋转轴113,带动挂钩111运动,进而影响到弹簧112的张紧状态。
弹簧112能够进行缓冲,同时可以通过其张紧、拉伸产生的拉伸张力,使得挂钩111可自动恢复原状,实现船舶3与挂钩111的自动卡合,进而实现船舶3的自动停靠。
具体的,如图3,挂钩111为杆状,杆的前部为钩状结构,杆的后部为空心圆环结构;挂钩111通过后部的空心圆环结构与旋转轴113相连。杆的中部设置有弹簧连接件1111,挂钩111通过弹簧连接件1111与弹簧112相连。同时,支架117上设置有与杆对应的通孔,即挂钩111的中部通过通孔与支架117卡合连接。
船舶固定器11还可包括控制板116,控制板116与旋转轴113相连。具体的,控制板116一端与旋转轴113相连,另一端设置于支架117外,便于进行控制。即可以通过按压控制板116,带动旋转轴113转动,进而带动挂钩111运动。
船舶固定器11还可包括轴承114,轴承114设置于支架117内;轴承114作为旋转轴113的支撑件,旋转轴113可通过轴承114与支架117相连。
船舶固定器11还可包括连接件115,控制板116通过连接件115与旋转轴113相连。
为了提高船舶3停靠的稳定性,挂钩111可为若干个,具体的,可为两个,一个与旋转轴113左侧相连,另一个与旋转轴113右侧相连。
并且,弹簧112数量优选与挂钩111数量对应,为挂钩111数量的两倍;具体的,挂钩111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弹簧112。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可用于船舶3的停靠,具体如下:
如图4-5,船舶3通过船舶引道12靠近船舶固定器11,然后压住挂钩111,使得挂钩111被压往下运动,带动旋转轴113转动,同时弹簧112被拉伸处于紧绷状态;随着船舶3的进一步靠近,船舶3的船头处设置的能够与挂钩111卡合的固定横杆与挂钩111相对应,挂钩111由于弹簧112的拉伸张力带动恢复原状,与船舶3的船头的固定横杆卡合,进而实现船舶3的自动停靠;此时的旋转轴113也由于挂钩111的运动,回旋至原位。
当船舶3需要驶离岸边时,则通过按压控制板116带动旋转轴113转动,进而带动挂钩111运动,使得挂钩111脱离与船头处固定横杆的紧密卡合,然后驾驶船舶3驶离岸边即可;此时的弹簧112处于紧绷状态。当船舶3离开后,由于挂钩111上的压力消失,弹簧112的拉伸张力会再次带动挂钩恢复原状,进而带动旋转轴113回旋至原位。
支架117上还可以设置外壳118,用于保护支架117内部结构,防止支架117内结构遭到损耗,提高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由于水位变化而不适用,优选的,在连接13下方设置有浮体2,使得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本身可以随着水位变化浮动,不受雨季涨水影响,使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1,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
包括船舶引道12、船舶固定器11、连接器13。船舶引道12设置于船舶固定器11一侧,与船舶固定器11相连。
连接器13设置于船舶固定器11另一侧,与船舶固定器11相连;所述连接器13用于与河岸、水岸等相连,固定停靠位置。
船舶固定器11包含支架117、挂钩111、旋转轴113和弹簧112。挂钩111设置于船舶固定器11靠近船舶引道12的一侧,与旋转轴113相连;旋转轴113与支架117固定连接;弹簧112一端与挂钩111连接,另一端与支架117连接。
具体的,挂钩111为杆状,杆的前部为钩状结构,杆的后部为空心圆环结构;挂钩111通过后部的空心圆环结构与旋转轴113相连。杆的中部设置有弹簧连接件1111,挂钩111通过弹簧连接件1111与弹簧112相连。同时,支架117上设置有与杆对应的通孔,即挂钩111的中部通过通孔与支架117卡合连接。
为了提高船舶3停靠的稳定性,挂钩111可为若干个,具体的,可为两个,一个与旋转轴113左侧相连,另一个与旋转轴113右侧相连。
并且,弹簧112数量优选与挂钩111数量对应,为挂钩111数量的两倍;具体的,挂钩111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弹簧112。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可用于船舶3的停靠,具体如下:
船舶3通过船舶引道12靠近船舶固定器11,然后压住挂钩111,使得挂钩111被压往下运动,带动旋转轴113转动,同时弹簧112被拉伸处于紧绷状态;随着船舶3的进一步靠近,船舶3的船头处设置的能够与挂钩111卡合的固定横杆与挂钩111相对应,挂钩111由于弹簧112的拉伸张力带动恢复原状,与船舶3的船头卡合,进而实现船舶3的自动停靠;此时的旋转轴113也由于挂钩111的运动,回旋至原位。
当船舶3需要驶离岸边时,则通过转动旋转轴113,带动挂钩111运动,使得挂钩111脱离与船头处的紧密卡合,然后驾驶船舶3驶离岸边即可;此时的弹簧112处于紧绷状态。当船舶3离开后,由于挂钩111上的压力消失,弹簧112的拉伸张力会再次带动挂钩恢复原状,进而带动旋转轴113回旋至原位。
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仅需要依靠船舶引道12、船舶固定器11、连接器13,而船舶固定器11仅需包含支架117、挂钩111、旋转轴113和弹簧112,成本低廉就能达到良好的船舶3的自动停靠效果(实现船舶3的自主停靠及自主固定),实用性强。
实施例2,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船舶固定器11还包括控制板116、轴承114和连接件115。
其中,控制板116与旋转轴113相连。具体的,控制板116一端与旋转轴113相连,另一端设置于支架117外,便于进行控制。即可以通过按压控制板116,带动旋转轴113转动,进而带动挂钩111运动。
轴承114设置于支架117内;轴承114作为旋转轴113的支撑件,旋转轴113可通过轴承114与支架117相连。
控制板116通过连接件115与旋转轴113相连。
本实施例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相较于实施例2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本实施例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在当船舶3需要驶离岸边时,只需要按压控制板116,进而带动旋转轴113旋转即可。
实施例3,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如图6,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在连接13下方设置有浮体2。浮体2为若干个,能够使得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漂浮在水面上。
本实施例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相较于实施例2的,使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能够使得船舶自动停靠装置1随着水位变化浮动,不受雨季涨水影响,在水位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很好地进行船舶3的自动停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船舶的自主停靠及自主固定;包括船舶引道、船舶固定器、连接器;所述船舶引道设置于所述船舶固定器一侧,与所述船舶固定器相连;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船舶固定器另一侧,与所述船舶固定器相连;所述船舶固定器包含支架、挂钩、旋转轴和弹簧,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船舶固定器靠近所述船舶引道的一侧,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固定器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旋转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固定器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支架内,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固定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旋转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为杆状,所述杆的前部为钩状结构,所述杆的后部为空心圆环结构;所述挂钩通过后部的空心圆环结构与所述旋转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的中部设置有所述弹簧连接件,所述挂钩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件与所述弹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杆对应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为两个,一个与所述旋转轴左侧相连,另一个与所述旋转轴右侧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数量与所述挂钩数量对应,为所述挂钩数量的两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自动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器下方设置有浮体。
CN202323150756.8U 2023-11-22 2023-11-22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 Active CN221049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50756.8U CN221049919U (zh) 2023-11-22 2023-11-22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50756.8U CN221049919U (zh) 2023-11-22 2023-11-22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49919U true CN221049919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19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50756.8U Active CN221049919U (zh) 2023-11-22 2023-11-22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49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76745U (zh) 一种用于远洋航行监测的防侧翻的海洋气象浮标
GB1534191A (en) Mooring means
CN113665738A (zh) 一种海上防撞锚浮标
CN112519969A (zh) 一种自供电的无人船自动停泊充电装置
CN221049919U (zh) 一种船舶自动停靠装置
CN113701726A (zh) 一种带有海水监测功能的漂浮式海洋测绘装置
CN219601542U (zh) 一种新型电磁泊船设备
CN117621729A (zh) 一种面向湖库水体环境监测的两栖剖面漂流装置
CN117022585A (zh) 用于清洗船舶的机器人
CN111924052A (zh) 一种用于航标回收的无人可变距双体船
KR102019916B1 (ko) 스마트형 세일링 요트
CN109131751B (zh) 海洋工程用海岸线暗礁提醒装置
CN2692026Y (zh) 沉船事故地点标示浮球
CN1115282C (zh) 一种水面救助机器人
CN115880949A (zh) 一种远洋航海用防碰撞检测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CN213862599U (zh) 一种自供电的无人船自动停泊充电装置
CN213168488U (zh) 组合式减摇鳍
CN113415384A (zh) 一种航海用基于北斗定位的航标
US4157073A (en) Method for silencing halyards
US3762352A (en) Large floating ocean platform
CN114674293B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海洋测绘设备
CN220996709U (zh) 一种船舶维修工作台
CN218121938U (zh) 一种浮标式水质监测装置
CN216783802U (zh) 船舶起浮辅助判定装置
CN218806389U (zh)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观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