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49404U - 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49404U CN221049404U CN202322931401.6U CN202322931401U CN221049404U CN 221049404 U CN221049404 U CN 221049404U CN 202322931401 U CN202322931401 U CN 202322931401U CN 221049404 U CN221049404 U CN 2210494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plate
- spindle
- telescopic
- t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09 eyebro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所述轮胎更换工作站包括底座、翻转框、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底座的周边均铰接有所述翻转框,铰接的翻转框形成有第一种位置和第二种位置,在第一种位置时,所述翻转框与底座侧壁贴合,在第二种位置时,所述翻转框与底座上的工作台平齐;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均以升降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机轮平躺姿势固定在工作台上,取代作业人员手动固定机轮;并设计翻转框、各分离装置等机械运动施加工作力取代人工作业,减少人工劳动强度,且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起落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
背景技术
起落架用于飞机停放、起飞、着陆、地面速度和方向控制,吸收飞机着陆撞击和滑跑冲击能量,具有承载大、使用环境恶劣、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是飞机的关键系统之一。起落架机轮轮胎作为飞机降落时吸收冲击能量的重要组件,使用工况环境最为恶劣。飞机起降时,轮胎要求承受地面跑道的冲击力和摩擦力,胎面损伤尤为严重,为了确保飞机飞行安全,日常机务维护工作中对轮胎损伤超过使用限制要求的轮胎进行更换则成为机务人员一项重要工作。
某大型飞机起飞重量大,起落架机轮不仅尺寸大,且数量较多。如图1所示,该机轮包括螺母10、垫片20、机轮编码30、外半轮毂40、轮胎50、轮胎平衡标记点60、轮胎编码70、内半轮毂80、螺栓90和机轮平衡标记点100。轮毂为内外半轮毂对开方式,通过分布在轮毂中心圆周方向若干对接螺栓螺母连接方式固定,轮胎为充气空心大尺寸轮胎。
飞机起落期间要进行检查,发现隐患提前处理。机务人员进行损伤胎面轮胎更换作业时,需要多人协作,进行轮毂对接螺栓的拆卸、轮毂与轮胎的分离及安装、对接螺栓拧紧时的力矩测定等作业内容,具体为:
机务人员对损伤的轮胎进行更换时,需要各项拆卸及测量工具,有轮毂对接螺栓螺母套筒扳手,拧紧力矩扳手,产品编号记录本等等;进行轮胎更换时,首先要将轮胎内的气压通过拧松充气嘴排除干净,然后机务人员多人配合,机轮立在地面上,两人手扶轮胎,一人使用螺栓套筒扳手固定螺栓,一人使用螺母套筒扳手进行拆卸;螺母拆卸完后,设法将轮毂与轮胎轮缘脱开,此过程最为困难,因飞行过的机轮在轮胎内部压力作用下经常粘连在一起,轮胎与轮毂轮缘贴合紧密,需要借助机械力挤压轮胎,才能使轮胎与轮毂分离,最后将两半轮毂从轮胎中分别取出;安装新轮胎时,目视对正轮胎平衡标记点与轮毂平衡标记点位置(两者标记点未对正的话会导致装好的机轮在高速转动时出现抖动,影响飞行安全),将两半轮毂从轮胎两侧推入,依次穿入螺栓,旋入螺母,预拧紧后,再使用扭矩扳手将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范围,最后对轮胎进行充气。由以上过程可见,轮胎更换工作步骤多,需要机务人员多人配合,且对接两半轮毂时机务人员目视观察平衡标记点容易出现偏差,记录产品编号也不能遗漏,完成该项工作需要多人协助配合才能顺利进行,机务人员手动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易疲劳,信息记录效率低且容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以减轻机务人员工作强度,并提高机轮轮胎更换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包括底座、翻转框、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底座的周边均铰接有所述翻转框,铰接的翻转框形成有第一种位置和第二种位置,在第一种位置时,所述翻转框与底座侧壁贴合,在第二种位置时,所述翻转框与底座上的工作台平齐;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和第二分离装置均以升降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上,且第二分离装置位于第一分离装置的内部中间。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排布设有多个全向输送装置;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分离装置升降的第一丝杆、及对第一分离装置的升降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包括顶板、在所述顶板下端连接并用于压紧轮胎的压板、伸缩连接在顶板下端的拆装装置、及伸缩连接在所述拆装装置上的固定装置;所述顶板伸缩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压板在顶板均布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拆装装置位于至少两个所述顶板的内部中间。
优选的,所述拆装装置包括螺母套筒、转接杆、基座、第一电动主轴和第二伸缩筒,所述基座具有相对设置的E侧和F侧,所述第一电动主轴呈圆周均布在所述基座的E侧上,每个所述第一电动主轴的电机轴伸出基座的F侧并通过转接杆与螺母套筒连接,所述顶板通过第一伸缩筒与基座的E侧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筒在所述基座的E侧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伸缩筒伸出基座的F侧与固定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夹头、转轴、第一驱动器、第二连接叉耳和承力板,所述夹头通过转轴转动设于承力板的两端,且所述夹头位于承力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承力板与拆装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头包括下夹头和上夹头,所述下夹头位于转轴的底部末端,所述上夹头位于下夹头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连接的第二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丝杆上的圆板、在所述圆板上呈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二电动主轴、设于每个第二电动主轴上的连接杆、设于每个所述连接杆顶部末端的螺栓套筒、设于所述圆板上的伸缩芯轴及沿所述伸缩芯轴呈水平展开或缩回的第三分离装置,所述伸缩芯轴位于多个第二电动主轴的内部中间,所述第三分离装置的一端位于伸缩芯轴内部,另一端水平伸出所述伸缩芯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伸缩芯轴包括第一外筒、在所述第一外筒顶部伸缩套装的中间筒及伸缩设于所述中间筒顶部的芯轴,所述芯轴的两侧设有齿轮压板槽,所述第三分离装置自所述齿轮压板槽穿出,所述第一外筒的底部与底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分离装置包括齿轮压板、第二外筒、在所述第二外筒顶部伸缩套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的两侧设有齿条,所述齿轮压板包括齿轮和沿所述齿轮切线延伸的齿板,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板自伸缩芯轴穿出,所述齿条上下位移使所述齿板相对于伸缩芯轴展开或缩回,所述第二外筒设于伸缩芯轴内部。
优选的,所述轮胎更换工作站还包括充放气装置,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支架、气杆、放气头、杆件、充气头和转换轴,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气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杆和水平杆,所述竖直杆伸缩设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水平杆的末端转动设有转换轴,所述转换轴的末端铰接所述杆件,所述放气头和充气头分设于杆件的两端。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轮胎更换工作站采用平躺姿势固定在工作台上,取代作业人员手动固定机轮;并设计翻转框、各分离装置等机械运动施加工作力取代人工作业,减少人工劳动强度,且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某机型的起落架机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为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更换工作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坡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充放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拆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伸缩芯轴的机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的第三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操作台;2、底座;3、坡道板;4、翻转框;5、作动筒;6、充放气装置;7、第一分离装置;8、第二分离装置;
201、轮子;202、舱腔;203、铰链;204、扫描摄像头;205、工作台;206、全向输送装置;207、第一丝杆;208、第一导向柱;209、眉框;
301、板体;302、把手孔;303、连接轴;
601、支架;602、气杆;603、放气头;604、杆件;605、充气头;606、转换轴;
701、压板;702、支撑杆;703、配合孔;704、第一伸缩筒;705、顶板;710、拆装装置;720、固定装置;711、螺母套筒;712、转接杆;713、基座;714、第一电动主轴;715、第一连接叉耳;716、第二伸缩筒;721、夹头;722、转轴;723、第一驱动器;724、第二连接叉耳;725、承力板;7211、下夹头;7212、上夹头;
801、第二驱动器;802、圆板;803、第二丝杆;804、螺栓套筒;805、连接杆;806、伸缩芯轴;807、第二导向柱;808、底板;809、第二电动主轴;810、第三分离装置;8061、第一外筒;8062、中间筒;8063、芯轴;8064、齿轮压板槽;8065、固定叉耳;811、第二外筒;812、活塞杆;813、齿条;814、齿轮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包括操作台1、底座2、坡道板3、翻转框4、作动筒5、充放气装置6、第一分离装置7和第二分离装置8。所述操作台1设于底座2的旁侧,分别与作动筒5、充放气装置6、第一分离装置7、第二分离装置8和全向输送装置206等电连接。
如图3、图4所述,所述底座2底部四角设置便于工作站移动的轮子201。所述底座2的四周侧壁通过作动筒5分别连接四个翻转框4。所述翻转框4分别通过铰链203与底座2连接。所述翻转框4的一侧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设置坡道板3,辅助机轮和轮胎上下所述翻转框4。所述底座2上设有工作台205,所述工作台205上设有排布设有多个全向输送装置206。所述底座2的A侧和C侧的眉框209下表面设有扫描摄像头204,或者所有的眉框209下表面均设有扫描摄像头204,所述扫描摄像头204能拍摄轮胎编码70、机轮编码30、轮胎平衡标记点60及机轮平衡标记点100。
如图5所示,所述坡道板3包括板体301、把手孔302和连接轴303。所述板体301连接于连接轴303的一端,所述把手孔302设于板体301上。所述板体301为花纹板,增加摩擦力。所述底座2的侧壁上设有舱腔202,所述舱腔202能够收容坡道板3。在不使用时,可将坡道板3转至水平,插入舱腔202中。使用时,通过所述把手孔302抽出舱腔202,再旋转坡道板3至倾斜位置。所述连接轴303远离板体301的一端需设置限位结构,避免坡道板3在抽出过程中完全脱离底座2而掉落。且同时需要在底座2的内部设置连接轴303的增强结构,以能够承受机轮在坡道板3上移动过程的载荷。
所述作动筒5为气缸或油缸,其伸缩推动翻转框4运动形成有两种位置,在第一种位置时,所述翻转框4与底座2侧壁贴合,翻转框4的开口与坡道板3对齐,利于机轮进入翻转框4中。在第二种位置时,所述翻转框4与底座2上的工作台205平齐,翻转框4中的机轮的上半部位位于与全向输送装置206接触。通过所述操作台1控制全向输送装置206动作,将机轮直线位移至工作台205的中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转动机轮,调整至合适位置。
如图2、图4所示,在工作台205的A侧和B侧夹角处设置第一丝杆207,在工作台205的其余三个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柱208。在底座2的上部布置眉框209,对第一丝杆207和第一导向柱208进行防护。在D侧的眉框209处固定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靠近A侧设置。
所述工作台205上设置有充放气装置6。如图6所示,所述充放气装置6包括支架601、气杆602、放气头603、杆件604、充气头605和转换轴606,所述支架601设于所述工作台205上,所述气杆602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杆和水平杆,所述竖直杆伸缩设于所述支架601的顶部,所述水平杆的末端转动设有转换轴606,所述转换轴606的末端铰接所述杆件604,所述放气头603和充气头605分设于杆件604的两端。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丝杆207和第一导向柱208安装第一分离装置7,第二分离装置8位于第一分离装置7的内部中间。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分离装置7包括顶板705、在所述顶板705下端连接并用于压紧轮胎的压板701、伸缩连接在顶板705下端的拆装装置710、及伸缩连接在所述拆装装置710上的固定装置720。所述顶板705伸缩安装在工作台205上,所述压板701在顶板705均布设置两个,所述拆装装置710位于两个所述顶板705的内部中间。
所述顶板705四周设有配合孔703,其中一个配合孔703与第一丝杆207螺纹连接,其余的配合孔703与所述第一导向柱208配合。所述第一丝杆207通过电机(未图示)控制,以驱动整个第一分离装置7上下位移。
所述支撑杆702在顶板705上呈圆周布设四个,所述压板701为弧形板,四个所述压板701构成同一个圆弧。
如图7、图8所示,所述拆装装置710包括螺母套筒711、转接杆712、基座713、第一电动主轴714、第一连接叉耳715和第二伸缩筒716。所述基座713具有相对设置的E侧和F侧,所述第一电动主轴714呈圆周均布在所述基座713的E侧上,每个所述第一电动主轴714的电机轴伸出基座713的F侧并通过转接杆712与螺母套筒711连接。所述螺母套筒711用于对机轮上的螺母10进行拆装。
所述第一连接叉耳715在基座713的E侧表面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伸缩筒716在所述基座713的E侧表面相对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叉耳715和两个所述第二伸缩筒716交错设置。所述顶板705通过第一伸缩筒704与基座713的E侧上的第一连接叉耳715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筒704用于驱动拆装装置710及其上的固定装置720上下位移。所述第二伸缩筒716伸出基座713的F侧与固定装置720连接。
如图8、图9所示,所述固定装置720包括夹头721、转轴722、第一驱动器723、第二连接叉耳724和承力板725。所述夹头721通过转轴722转动设于承力板725的两端,且所述夹头721位于承力板725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器723与所述转轴722驱动连接。
所述夹头721包括下夹头7211和上夹头7212,所述下夹头7211位于转轴722的底部末端,所述上夹头7212位于下夹头7211的上方。所述下夹头7211和上夹头7212均为“鞋底”状,通过第一驱动器723驱动转轴722转动,以带动夹头721转动,其转动角度为90°,以卡住机轮的外半轮毂40的镂空孔。所述第二伸缩筒716与第二连接叉耳724连接,使固定装置720上下位移。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分离装置8包括底板808、设于所述底板808上的第二驱动器801、与所述第二驱动器801驱动连接的第二丝杆803、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丝杆803上的圆板802、在所述圆板802上呈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二电动主轴809、设于每个第二电动主轴809上的连接杆805、设于每个所述连接杆805顶部末端的螺栓套筒804、设于所述圆板802上的伸缩芯轴806及沿所述伸缩芯轴806呈水平展开或缩回的第三分离装置810,所述伸缩芯轴806位于多个第二电动主轴809的内部中间,所述第三分离装置810的一端位于伸缩芯轴806内部,另一端水平伸出所述伸缩芯轴806的外侧。在第二丝杆803的作用下,使圆板802及其上所有零部件沿第二导向柱807上下位移。所述螺栓套筒804用于固定机轮的螺栓90。
如图11所示,所述伸缩芯轴806包括第一外筒8061、在所述第一外筒8061顶部伸缩套装的中间筒8062及伸缩设于所述中间筒8062顶部的芯轴8063,所述芯轴8063的两侧设有齿轮压板槽8064,所述第三分离装置810自所述齿轮压板槽8064穿出,所述第一外筒8061的底部与底板808连接。所述中间筒8062靠近芯轴8063的一端为锥面。所述齿轮压板槽8064为T形结构,其T形头设置有固定叉耳8065。所述中间筒8062、芯轴8063相对于第一外筒8061形成二级伸缩结构。
如图10、图12所示,所述第三分离装置810包括齿轮压板814、第二外筒811、在所述第二外筒811顶部伸缩套装的活塞杆812,所述活塞杆812顶部的两侧设有齿条813,所述齿轮压板814包括齿轮和沿所述齿轮切线延伸的齿板,所述齿轮与齿条813啮合,所述齿板通过固定叉耳8065固定后沿齿轮压板槽8064穿出,所述齿条813上下位移使所述齿板相对于伸缩芯轴806展开或缩回。所述第二外筒811设于伸缩芯轴806内部。
如图12所示,所述齿条813上的两个齿轮压板814上的齿轮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90°,齿轮压板814上的齿板向外伸出并展开,以能够卡接在内半轮毂80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更换工作站更换轮胎的工作过程为:
机务人员通过坡道板3上的把手孔302把底座2四周的坡道板3抽出并转动坡道板3,使板体301远离连接轴303的一侧与地面贴合。
将待更换轮胎的机轮在A侧进入,沿坡道板3进入翻转框4内,启动作动筒5使翻转框4置于第二种位置,再启动全向输送装置206将机轮送至工作台205的中部(此时,第一分离装置7和第二分离装置8均处于初始位置)。且在输送过程中,扫描摄像头204将轮胎编号、轮毂编号、轮毂平衡标记点位置进行记录进电脑。
启动伸缩芯轴806使其上升,使中间筒8062进入内半轮毂80的中心孔。再次启动全向输送装置206,转动机轮,使机轮上的充气嘴位移至充放气装置6的作业范围内。启动气杆602将垂直杆下降,旋转杆件604,将放气头603对准机轮上的充气嘴内部气门芯(可辅助人工对准),转动气门芯,将轮胎内部气体放出。放气完成后,再转动气门芯并拧紧,充放气装置6上述并转动至初始位置。
启动第二丝杆803使圆板802上升,使螺栓套筒804一一对准轮毂上的螺栓90并卡紧。
启动第一丝杆207使顶板705下降,使压板701与轮胎上表面接触。再启动第一伸缩筒704,使螺母套筒711一一对准轮毂上的螺母10并卡紧。启动第一电动主轴714,拧松螺母10。
启动第二伸缩筒716,下降夹头721。当下夹头7211通过外半轮毂40的镂空孔后,停止第二伸缩筒716,再启动第一驱动器723使转轴722和夹头721旋转90°,使上夹头7212和下夹头7211在外半轮毂40上下对接卡紧。再次启动第二伸缩筒716上升,将外半轮毂40与轮胎50分离。
启动伸缩芯轴806使中间筒8062继续上升,中间筒8062上的锥面与内半轮毂80接触。启动芯轴8063使其上升一定距离后,再启动活塞杆812使齿条813上升,齿轮压板814从齿轮压板槽8064中伸出。启动芯轴8063使其下降,将齿轮压板814上的齿板压在内半轮毂80的上表面并卡紧。启动中间筒8062下降,将内半轮毂80与轮胎50分离。
启动第一分离装置7的第一丝杆207,将第一分离装置7上升,压板701抬升与轮胎50脱离。第一分离装置7带着外半轮毂40回到初始位置,第二分离装置8带着内半轮毂80回到初始位置。
此时,B侧的翻转框4置于第二种位置,启动全向输送装置206将拆卸的轮胎移出至B侧的翻转框4中,再启动作动筒5,将翻转框4置于第一种位置,人工搬出轮胎50。
新的轮胎50从C侧的翻转框4送至工作台205上,再通过C侧的眉框209上的扫描摄像头204记录新的轮胎平衡标记点60和轮胎编码70。在全向输送装置206的作用下,新的轮胎50被输送至工作台205的中部后,启动全向输送装置206转动轮胎50,使轮胎平衡标记点60与机轮平衡标记点100对应。
启动中间筒8062,带动内半轮毂80上升并进入轮胎50中。启动芯轴8063上升,使齿轮压板814脱离内半轮毂80。启动活塞杆812使齿条813下降,将齿轮压板814上的齿板缩回。芯轴8063缩回,释放内半轮毂80。
启动第一丝杆207,下降顶板705。顶板705上的压板701下降并压在轮胎50上,同时,与顶板705一同下降的固定装置720带动外半轮毂40下降。启动第二伸缩筒716向下运动,将外半轮毂40下降装入轮胎50中。
启动第一伸缩筒704下降螺母套筒711,将螺母套筒711上的螺母10与内半轮毂80上的螺栓90对齐后,启动第一电动主轴714,将螺母10拧紧,并记录每个螺母10的拧紧力矩。
启动充放气装置6,将气杆602下降并旋转杆件604至合适位置,将充气头605对准轮胎50的充气嘴的气门芯,向轮胎50内部充满气,并记录充气压力值。充气结束后,充放气装置6回到初始位置。
启动第二分离装置8回到初始位置,启动第一分离装置7回到初始位置,均与轮胎50脱离。再启动全向输送装置206,将换完轮胎50的机轮从D侧输出至翻转框4中,再通过翻转框4将机轮翻转至直立位,机务人员从翻转框4中推出机轮,完成轮胎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更换工作站通过设计的各个操作装置,将机轮轮胎更换工作机务人员工作强度大大降低,提高了信息化程度及工作效率。针对轮胎更换过程各步骤中操作特性,设计相应的机械操作装置代替人员操作过程,设计机轮采取平躺姿势固定在设置的工作台上,取代人员手扶机轮的工序。设计采用丝杠、作动筒等机械运动施加工作力进行轮毂对接螺栓螺母拆装工作及定力工作,并能自动记录拧紧力矩值,取代机务人员手动操作过程。设计采用 “鞋底”状夹头和齿条、齿轮压板结构来固定内、外半轮毂。借助扫描摄像头扫描记录产品编号及平衡标记点位置,通过工作台作用,对正平衡标记点,提高信息记录及位置要求准确性,避免人员目视误差的发生。设计充放气摇臂对轮胎进行充放气,提高自动化过程。整个操作过程通过操作台借助电脑进行控制,减少人员数量及工作强度,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对更换前后的轮胎进行信息自动化记录,方便机轮轮胎更换工作的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翻转框(4)、第一分离装置(7)和第二分离装置(8),所述底座(2)上设有工作台(205),所述底座(2)的周边均铰接有所述翻转框(4),铰接的翻转框(4)形成有第一种位置和第二种位置,在第一种位置时,所述翻转框(4)与底座(2)侧壁贴合,在第二种位置时,所述翻转框(4)与底座(2)上的工作台(205)平齐;所述第一分离装置(7)和第二分离装置(8)均以升降的方式安装在工作台(205)上,且第二分离装置(8)位于第一分离装置(7)的内部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更换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05)上设有排布设有多个全向输送装置(206);所述工作台(205)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分离装置(7)升降的第一丝杆(207)、及对第一分离装置(7)的升降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柱(2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更换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装置(7)包括顶板(705)、在所述顶板(705)下端连接并用于压紧轮胎的压板(701)、伸缩连接在顶板(705)下端的拆装装置(710)、及伸缩连接在所述拆装装置(710)上的固定装置(720);所述顶板(705)伸缩安装在工作台(205)上,所述压板(701)在顶板(705)均布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拆装装置(710)位于至少两个所述顶板(705)的内部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更换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装置(710)包括螺母套筒(711)、转接杆(712)、基座(713)、第一电动主轴(714)和第二伸缩筒(716),所述基座(713)具有相对设置的E侧和F侧,所述第一电动主轴(714)呈圆周均布在所述基座(713)的E侧上,每个所述第一电动主轴(714)的电机轴伸出基座(713)的F侧并通过转接杆(712)与螺母套筒(711)连接,所述顶板(705)通过第一伸缩筒(704)与基座(713)的E侧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筒(716)在所述基座(713)的E侧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伸缩筒(716)伸出基座(713)的F侧与固定装置(7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更换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720)包括夹头(721)、转轴(722)、第一驱动器(723)、第二连接叉耳(724)和承力板(725),所述夹头(721)通过转轴(722)转动设于承力板(725)的两端,且所述夹头(721)位于承力板(725)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器(723)与所述转轴(722)驱动连接,所述承力板(725)与拆装装置(7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更换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721)包括下夹头(7211)和上夹头(7212),所述下夹头(7211)位于转轴(722)的底部末端,所述上夹头(7212)位于下夹头(7211)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更换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装置(8)包括底板(808)、设于所述底板(808)上的第二驱动器(801)、与所述第二驱动器(801)驱动连接的第二丝杆(803)、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丝杆(803)上的圆板(802)、在所述圆板(802)上呈圆周均布的多个第二电动主轴(809)、设于每个第二电动主轴(809)上的连接杆(805)、设于每个所述连接杆(805)顶部末端的螺栓套筒(804)、设于所述圆板(802)上的伸缩芯轴(806)及沿所述伸缩芯轴(806)呈水平展开或缩回的第三分离装置(810),所述伸缩芯轴(806)位于多个第二电动主轴(809)的内部中间,所述第三分离装置(810)的一端位于伸缩芯轴(806)内部,另一端水平伸出所述伸缩芯轴(806)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更换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芯轴(806)包括第一外筒(8061)、在所述第一外筒(8061)顶部伸缩套装的中间筒(8062)及伸缩设于所述中间筒(8062)顶部的芯轴(8063),所述芯轴(8063)的两侧设有齿轮压板槽(8064),所述第三分离装置(810)自所述齿轮压板槽(8064)穿出,所述第一外筒(8061)的底部与底板(80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更换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离装置(810)包括齿轮压板(814)、第二外筒(811)、在所述第二外筒(811)顶部伸缩套装的活塞杆(812),所述活塞杆(812)顶部的两侧设有齿条(813),所述齿轮压板(814)包括齿轮和沿所述齿轮切线延伸的齿板,所述齿轮与齿条(813)啮合,所述齿板自伸缩芯轴(806)穿出,所述齿条(813)上下位移使所述齿板相对于伸缩芯轴(806)展开或缩回,所述第二外筒(811)设于伸缩芯轴(806)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更换工作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放气装置(6),所述充放气装置(6)包括支架(601)、气杆(602)、放气头(603)、杆件(604)、充气头(605)和转换轴(606),所述支架(601)设于所述工作台(205)上,所述气杆(602)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杆和水平杆,所述竖直杆伸缩设于所述支架(601)的顶部,所述水平杆的末端转动设有转换轴(606),所述转换轴(606)的末端铰接所述杆件(604),所述放气头(603)和充气头(605)分设于杆件(604)的两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31401.6U CN221049404U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31401.6U CN221049404U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49404U true CN221049404U (zh) | 2024-05-31 |
Family
ID=91202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931401.6U Active CN221049404U (zh) | 2023-10-31 | 2023-10-31 | 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49404U (zh) |
-
2023
- 2023-10-31 CN CN202322931401.6U patent/CN2210494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02528B (zh) | 飞机发动机尾喷拆除辅助工装 | |
CN107187282A (zh) | 一种汽车轮胎轮毂拆卸装置 | |
CN113199235B (zh) | 一种具有扭矩控制功能的飞机轮胎螺栓拆解机构 | |
CN221049404U (zh) | 一种轮胎更换工作站 | |
CN221189106U (zh) | 一种飞机机轮故障应急牵移装置 | |
CN210173466U (zh) | 飞机发动机尾喷拆除辅助工装 | |
CN111890290B (zh) | 一种动车组塞拉门的门机构安装辅助装置 | |
CN108589595B (zh) | 高速公路护栏板快速更换系统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18084963U (zh) | 机轮轮胎拆卸装置 | |
CN211364149U (zh) | 车轮维护装置 | |
CN109795457B (zh) | 一种续航式汽车轮胎自动化修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1775639A (zh) | 一种航空轮胎扭矩设备 | |
CN206983641U (zh) | 一种汽车轮胎拆装机 | |
KR100440721B1 (ko) | 앞바퀴 착륙장치용 장착대 | |
CN209738708U (zh) | 一种轮胎拆装辅助装置 | |
CN212267163U (zh) | 一种航空轮胎扭矩设备 | |
CN106739872A (zh) | 一种汽车轮胎拆装机 | |
CN212071780U (zh) | 一种汽车车门辅助拆装工具 | |
CN210707957U (zh) | 一种应用于波音飞机的机身顶升工具 | |
CN113305530A (zh) | 一种中大型火箭水平装配柔性对接结构及方法 | |
CN214606952U (zh) | 一种便携式直升机轮胎脱胎装置及轮胎脱胎车 | |
CN103286547B (zh) | 一种汽车轮毂上轮胎螺栓的压装辅具 | |
CN211710079U (zh) | 一种航空轮胎后充气装置 | |
CN218489930U (zh) | 波音737ng飞机发动机进气道拆装及存放的工具设备 | |
CN215884119U (zh) | 一种窄体客机主起落架更换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