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9808U - 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9808U
CN221039808U CN202322449092.9U CN202322449092U CN221039808U CN 221039808 U CN221039808 U CN 221039808U CN 202322449092 U CN202322449092 U CN 202322449092U CN 221039808 U CN221039808 U CN 221039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 cartridge
photosensitive unit
main assembly
limi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90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金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Ding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i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ing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i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90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9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9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9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主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按压部;处理盒包括设有感光鼓的感光单元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单元,显影单元相对于感光单元可转动地设置;其中,感光单元在左右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有与按压部配合的限制部;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按压部向下按压感光单元,并与限制部配合而在前后方向上对感光单元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显影单元相对于感光单元转动时感光单元产生偏转的情况,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可靠分离,保证感光鼓的清洁质量。

Description

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处理盒通常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例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内。在一些现有技术中,处理盒包括设有感光鼓的感光单元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单元,显影单元相对于感光单元可转动地设置,在感光鼓完成成像作业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上的分离力施加机构向显影单元施加分离作用力,使得显影单元转动到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的位置,以保证感光鼓的清洁质量。
现有技术的此类处理盒,在显影单元受到分离作用力而相对于感光单元转动时,感光单元容易与显影单元一起偏转,不利于感光鼓与显影辊的可靠分离,进而影响感光鼓的清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感光鼓清洁时可以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稳定分离的处理盒。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主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按压部;处理盒包括设有感光鼓的感光单元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单元,显影单元相对于感光单元可转动地设置;其中,感光单元在左右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有与所述按压部配合的限制部;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所述按压部向下按压感光单元,并与所述限制部配合而在前后方向上对感光单元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主组件右端的第一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按压部以及设置在第一按压部上的导电触针;感光单元的右端设有芯片和第一限制部,第一限制部包括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芯片的相对两侧;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芯片与导电触针电连接,第一按压部插入到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之间,并在前后方向上对感光单元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感光单元的右端设有第一端盖,芯片和第一限制部均设置在第一端盖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均为形成在第一端盖上且朝上凸出的凸起部。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端盖上设有与第一按压部配合的凹槽,凹槽的前侧壁形成前限制部,凹槽的后侧壁形成后限制部。
进一步地,第一按压部在导电触针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定位凸部,两个定位凸部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端盖上设有支撑所述芯片的芯片座,芯片座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定位筋板,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定位筋板插入到两个定位凸部之间,并在左右方向上限定芯片和导电触针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主组件左端的第二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按压部;感光单元的左端可以设有第二限制部,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第二按压部与第二限制部配合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感光单元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感光单元的左端设有第二端盖,第二限制部可以设置在第二端盖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限制部为设置在第二端盖的上表面的定位槽;在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时,第二按压部至少部分地进入所述定位槽,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感光单元进行限位。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限制部包括凸出于第二端盖的上表面的前凸起部和后凸起部;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第二按压部至少部分地进入前凸起部和后凸起部之间,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感光单元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在处理盒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后,限位机构的按压部可向下按压感光单元而实现感光单元的上下定位;同时,感光单元设有与限位机构的按压部配合的限制部,以实现感光单元的前后定位,可以有效地防止显影单元相对于感光单元转动时感光单元产生偏转的情况,使得显影辊与感光鼓能够可靠分离,保证感光鼓的清洁质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感光单元上设置与主组件的限位机构配合的限制部,使得主组件的限位机构同时实现感光单元的前后定位和上下定位,可以有效简化处理盒的结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主组件右端的第一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主组件左端的第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处理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处理盒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处理盒右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与第一限位机构的配合结构图;
图8是实施例1中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与第二限位机构的配合结构图;
图9是实施例2中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与第一限位机构的配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结合实施例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例和详细描述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的处理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现有技术中,该主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有限位机构,例如主组件的右端设有第一限位机构120、左端设有第二限位机构110。如图1所示,第二限位机构110包括可弹性按压处理盒感光单元的第二按压部112,例如以第二限位机构110中扭簧111的一端作为第二按压部112。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机构120包括第一按压部121和设置在第一按压部121上的导电触针122,第一按压部121背对导电触针122的一侧可以与弹性支撑件连接,使得第一按压部121可以弹性按压处理盒的感光单元。
第一限位机构120和第二限位机构110均设置为与主组件的门盖联动,并可随着门盖的关闭而切换到能够按压处理盒感光单元的工作位置,此为本领域现有技术,这里不再展开说明。以第二限位机构110为例,随着主组件门盖的关闭,第二限位机构110与门盖联动而使得第二按压部112沿R方向顺时针向下转动到如图1所示按压处理盒感光单元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前”、“后”、“左”、“右”、“上”和“下”的方位描述均以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的姿态为参照,具体可参阅附图所示的方位标记。
处理盒实施例1
如图3至5所示,实施例的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10和感光单元20,感光单元20设有感光鼓21和第一驱动力接收部24,第一驱动力接收部24可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接收驱动力并驱动感光鼓21旋转。显影单元10设有显影辊11和第二驱动力接收部12,显影辊11用于向感光鼓21供应显影剂,以使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像可以显影;第二驱动力接收部12可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接收驱动力并驱动显影辊11旋转。
显影单元10相对于感光单元20可转动地设置,并能够在显影辊11与感光鼓21接触的位置以及显影辊11与感光鼓21分离的位置之间转动。具体来说,显影单元10可以与位于感光单元20右端的第一端盖23和位于感光单元20左端的第二端盖22转动连接,显影单元10的转动轴线可以与第二驱动力接收部12的旋转轴线相重合。在显影辊11与感光鼓21接触时,显影辊11可以向感光鼓21供应显影剂以进行成像作业;在显影辊11与感光鼓21分离时,感光单元20的清洁刮刀25可以对感光鼓21进行清洁,以清除感光鼓21表面的残余显影剂。
进一步地,显影单元10和感光单元20之间可以设有弹性件(图中未示出),该弹性件可以设置在处理盒的左端和/或右端;成像作业时,显影单元10可在该弹性件的拉力作用下保持在显影辊11与感光鼓21接触的位置。
如图4所示,显影单元10上设有分离力接收件13,在需要对感光鼓21进行清洁时,分离力接收件13可以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分离力施加机构接收分离作用力,从而使得显影单元10转动到显影辊11与感光鼓21分离的位置,此时感光单元20的清洁刮刀25可以对感光鼓21表面的残留显影剂进行有效清洁,以保证成像质量。
如图6所示,感光单元20的右端设有芯片30,芯片30可以设置在位于感光单元20右端的第一端盖上23,例如第一端盖23上设有支撑芯片30的芯片座231。如图7所示,在处理盒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时,第一按压部121可以向下按压感光单元20以实现感光单元20的上下定位,同时第一按压部121上的导电触针122可以与芯片30的电触点接触并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按压部121上位于导电触针12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定位凸部123,两个定位凸部123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如图6所示,芯片30和芯片座231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定位筋板232,定位筋板232可以相对于左右方向垂直设置。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定位筋板232插入到第一按压部121上的两个定位凸部123之间,并在左右方向上限定芯片30和导电触针122的相对位置,以使得导电触针122与芯片30之间形成稳定可靠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感光单元20的左端设有与第二按压部112配合的第二限制部,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第二按压部112向下按压感光单元20,并与第二限制部配合而在前后方向上对感光单元20进行限位。其中,通过在感光单元20的左端设置与第二限位机构110配合的第二限制部,以同时实现感光单元20的前后和上下限位,有利于简化处理盒的结构。
第二限制部可以设置在位于感光单元20左端的第二端盖22上。实施例1中,如图3-图5所示,第二限制部为设置在第二端盖22的上表面的定位槽221。在处理盒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时,如图8所示,第二按压部112可以向下转动而至少部分地进入定位槽221内,此时第二按压部112向下按压感光单元20,实现感光单元20的上下定位;同时,通过第二按压部112与定位槽221的配合(第二按压部112与定位槽221的前后两端抵接),感光单元20在前后方向上被限位。
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化,第二限制部可以包括凸出于第二端盖22的上表面的前凸起部和后凸起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第二按压部112至少部分地进入前凸起部和后凸起部之间,由于前凸起部和后凸起部在前后方向上相对设置,因此随着第二按压部112进入前凸起部和后凸起部之间,感光单元20同样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被限位。
处理盒实施例2
在前述的实施例1及其变形方式中,第一按压部121仅可以对感光单元20进行按压及上下定位,但不具有对感光单元20进行前后限位的作用。为了使得感光单元20的左右两端均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被限位,进一步提高感光单元20在前后方向上的限位精度,可以在感光单元20的右端设置与第一按压部121配合的第一限制部,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感光单元20的右端进行限位。实施例2中,第一按压部121除了可以作为导电触针122的绝缘载体之外,还可以与第一限制部配合实现感光单元20的前后限位,可以有效简化处理盒的结构。
如图9和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可以在第一端盖23上设置第一限制部,第一限制部包括前限制部233a和后限制部233b,前限制部233a和后限制部233b在前后方向上位于芯片30的相对两侧;在处理盒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时,第一按压部121插入到前限制部233a和后限制部233b之间,并在前后方向上对感光单元20进行限位。具体的,前限制部233a和后限制部233b均设置为向上凸出于第一端盖23上表面的凸起部,在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时,第一按压部121的前后侧面分别与前限制部233a和后限制部233b抵接或贴近,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感光单元20进行限位。
实施例2的其他描述可参阅实施例1,不再赘述。作为实施例2的一种变化,第一端盖23上可以设有至少部分地容纳第一按压部121的凹槽,并以该凹槽的前后侧壁作为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一端盖23上可以设有具有前侧壁234a和后侧壁234b的凹槽,该凹槽可以设置为可以至少部分地容纳第一按压部121,此时可以利用该凹槽的前侧壁234a作为前限制部、后侧壁234b作为后限制部,芯片30和芯片座231可以设置在该凹槽内。
作为实施例2的另一种变化,由于感光单元20可被第一端盖23上的前限制部233a和后限制部233b前后限位,因此可以取消第二端盖22上的第二限制部,此时第二按压部112可以直接抵压在第二端盖22的上表面。
实施例中,由于感光单元20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均被限位,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显影单元10相对于感光单元20转动时感光单元20产生偏转的情况,使得感光鼓21的清洁过程中显影辊11与感光鼓21能够可靠分离,保证感光鼓21能够被清洁刮刀25有效清洁。
虽然以上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方案,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即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照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置换或变化,应同样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Claims (10)

1.处理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所述主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按压部;所述处理盒包括设有感光鼓的感光单元和设有显影辊的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相对于所述感光单元可转动地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单元在左右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设有与所述按压部配合的限制部;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时,所述按压部向下按压所述感光单元,并与所述限制部配合而在前后方向上对所述感光单元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组件右端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按压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按压部上的导电触针;所述感光单元的右端设有芯片和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包括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所述前限制部和所述后限制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芯片的相对两侧;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时,所述芯片与所述导电触针电连接,所述第一按压部插入到所述前限制部和所述后限制部之间,并在前后方向上对所述感光单元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单元的右端设有第一端盖,所述芯片和所述第一限制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制部和所述后限制部均为形成在所述第一端盖上且朝上凸出的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按压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前侧壁形成所述前限制部,所述凹槽的后侧壁形成所述后限制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在所述导电触针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定位凸部,两个所述定位凸部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支撑所述芯片的芯片座,所述芯片座的前侧和/或后侧设有定位筋板,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时,所述定位筋板插入到两个所述定位凸部之间,并在左右方向上限定所述芯片和所述导电触针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组件左端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按压部;所述感光单元的左端设有第二限制部,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时,所述第二按压部与所述第二限制部配合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所述感光单元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单元的左端设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限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的上表面的定位槽;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时,所述第二按压部至少部分地进入所述定位槽,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所述感光单元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部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二端盖的上表面的前凸起部和后凸起部;在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时,所述第二按压部至少部分地进入所述前凸起部和所述后凸起部之间,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所述感光单元进行限位。
CN202322449092.9U 2023-09-11 2023-09-11 处理盒 Active CN221039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9092.9U CN221039808U (zh) 2023-09-11 2023-09-11 处理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9092.9U CN221039808U (zh) 2023-09-11 2023-09-11 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9808U true CN221039808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5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9092.9U Active CN221039808U (zh) 2023-09-11 2023-09-11 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9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9094B2 (en)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7702251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773911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drawing member positionable at mount and drawn positions for mounting plural process cartridges
US9304483B2 (en)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in assembly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894743B2 (en) Image-forming device having side walls
JP39815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21039808U (zh) 处理盒
CN210776192U (zh) 处理盒
CN220509289U (zh) 一种处理盒
US5890035A (en) Charging device module for use with print cartridge
CN218647313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9872123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8383664U (zh) 一种显影盒
KR101632885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CN219658010U (zh) 显影盒和处理盒
CN220651067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9715934U (zh) 显影盒和处理盒
CN211653399U (zh) 一种显影盒
CN220020108U (zh) 一种处理盒
CN220584558U (zh) 处理盒
CN219811133U (zh)
CN219320656U (zh) 一种显影盒
JPH112823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609459A (zh) 处理盒
CN117687280A (zh) 粉盒和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