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23603U - 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23603U
CN221023603U CN202322663344.8U CN202322663344U CN221023603U CN 221023603 U CN221023603 U CN 221023603U CN 202322663344 U CN202322663344 U CN 202322663344U CN 221023603 U CN221023603 U CN 221023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air outlet
air
blades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633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宏霞
陈磊
孟建伟
刘曲仪
崔梦晗
吴尘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633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23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23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23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及汽车,除雾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出风叶片组,驱动组件设置于汽车的空调进风口位置,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与出风叶片组。其中,驱动组件包括多个动力叶片和驱动杆,空调风道中的气流驱动动力叶片转动,带动驱动杆转动,联动传动组件带动每个出风叶片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且多个出风叶片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雾装置,在空调风调节汽车室内温度的同时,由空调风带动出风叶片转动,同一能源多用,提高空调风利用率,解决由电机驱动除雾装置增加汽车耗电量,影响汽车里程的问题,同时出风叶片可相对于空调出风口同步转动,增大空调管道中气流流动区域,除雾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前风挡玻璃起霜起雾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固定叶片给前风挡玻璃上驾驶员视野对应的区域进行除霜除雾,但是这种解决方式,视野以外的区域除霜除雾效果并不是很好,间接影响了整车行驶的安全性。另外在北方部分地区,由于冬天大雪,前风挡玻璃容易积雪结冰,而通过汽车前除霜风口的热风能够融化的前风挡玻璃上积雪结冰的区域是固定的,导致化冰化雪的效果并不理想。
现有公开号为CN11035636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行车记录仪,该发明采用电机带动进气装置吸入空气,继而通过风向变换装置使得从出风腔吹出的空气方向往复变化,可扩大烘干面积,同时动力装置通过刮板摆动装置带动刮板装置往复摆动,将挡风玻璃表面雾气去除。该装置往复除雾装置依赖电机驱动,增加汽车耗电量,影响续航里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叶片固定导致除雾区域固定引起的除雾效果不佳、以及电机驱动除雾装置影响汽车续航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该除雾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出风叶片组;驱动组件包括多个动力叶片和驱动杆,多个动力叶片设置于汽车的空调风道中,驱动杆的一端与多个动力叶片连接;传动组件的一端与驱动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出风叶片组设置于汽车的空调出风口位置,并与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出风叶片组包括多个出风叶片,多个出风叶片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于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处,并可转动连接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以使多个出风叶片中每个出风叶片可绕其长度方向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其中,每个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汽车的空调风道中的气流可驱动多个动力叶片转动,带动驱动杆转动,联动传动组件带动每个出风叶片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且多个出风叶片同步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动力叶片布置于汽车的空调风道中,出风叶片组布置于汽车的空调出风口位置,空调开始工作时,空调风经空调风道吹向动力叶片,并驱动多个动力叶片转动,带动驱动杆转动,联动传动组件带动每个出风叶片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在空调风调节汽车室内温度的同时,由空调风带动出风叶片转动,同一能源多用,提高了空调风利用率,解决了由电机驱动除雾装置增加汽车耗电量,影响汽车续航里程的问题。出风叶片绕其长度方向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且多个出风叶片同步转动,引导空调风道中的气流带动出风叶片同步转动,出风叶片在转动的时候,对应的可以改变除雾区域以及增大除雾区域的面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出风叶片不能旋转固定角度吹风,增大了气流流动区域,因此除雾效果更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出风叶片组还包括连杆,每个出风叶片的一侧与连杆固定连接,通过连杆使多个出风叶片联动同步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杆将多个出风叶片固定连接,提高多个出风叶片的集成度,也使得多个出风叶片之间的联动更加便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多个出风叶片互相平行设置,且出风叶片组还包括在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并列设置的两个转轴连接杆、以及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并列设置的两个叶片安装杆,两个转轴连接杆中每一个转轴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一方向,两个叶片安装杆中每一个叶片安装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两个转轴连接杆中的一个转轴连接杆分别转动连接于每个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另一个转轴连接杆分别转动连接于每个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两个叶片安装杆中的一个叶片安装杆沿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穿过多个出风叶片中位于首端的一个出风叶片、以及两个转轴连接杆的一端,并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叶片安装杆沿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穿过多个出风叶片中位于尾端的一个出风叶片、以及两个转轴连接杆的另一端,并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转轴连接杆转动连接多个出风叶片,可以提高多个出风叶片转动的同步性,也进一步使得多个出风叶片的控制简单、便捷。通过两个叶片安装杆穿过多个叶片中的首尾端叶片、以及转轴连接杆的一端,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使得整个出风叶片组与空调出风口的连接更加牢固,提高除雾装置的安装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每个出风叶片的一角设置有缺口,多个出风叶片的缺口位置对应,连杆设置于多个出风叶片的缺口处,使得连杆与多个出风叶片的连接更加节省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传动组件包括多个齿轮、主动转轴、从动转轴、滑动板、调节杆;多个齿轮包括主动齿轮、主动半齿轮、从动齿轮、从动半齿轮。主动齿轮和主动半齿轮固定设置于主动转轴的外周,且主动齿轮和主动半齿轮沿主动转轴轴向布置;主动齿轮与驱动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从动齿轮和从动半齿轮固定设置于从动转轴的外周,且从动齿轮和从动半齿轮沿从动转轴轴向布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且主动半齿轮和从动半齿轮在主动转轴轴向上位置对应,在主动转轴径向上位置相对。滑动板的一侧设置有齿条,齿条与主动半齿轮或从动半齿轮啮合;调节杆的一端设置于滑动板的一端,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至少部分出风叶片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组件包括多个齿轮,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实现驱动力的传递,减少了能量传递损耗,提高驱动力传递效率。调节杆的一端设置于滑动板的一端,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至少部分出风叶片连接,通过主动半齿轮与从动半齿轮在主动转轴轴向上位置对应、径向上位置相对的设置实现滑动板一侧的齿条与主动半齿轮或从动半齿轮啮合,滑动板齿条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带动调节杆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进一步联动多个出风叶片以实现多个出风叶片同步在第一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引导空调风道中的气流也在第一方向上往复流动,增大了除雾区域,继而增加了除霜除雾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主动齿轮和主动半齿轮沿主动转轴轴向互相连接,且主动齿轮半径大于主动半齿轮半径;从动齿轮和从动半齿轮沿从动转轴轴向互相连接;从动齿轮半径大于从动半齿轮半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的轴向,较大半径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可以联动较小半径的主动半齿轮和从动半齿轮,可以使得在同一转动时间内主动半齿轮和从动半齿轮的转动频率更高、滑动板反复频率更高,继而使得出风叶片组沿第一方向的往复频率高,从而提高除雾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多个齿轮还包括主动下齿轮,主动下齿轮固定连接于主动转轴外周;驱动杆的另一端的外周设置有螺纹,螺纹与主动下齿轮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与主动下齿轮通过螺纹与齿轮的啮合方式,降低驱动力传输过程中力的损失,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且通过设置在主动转轴外周的主动下齿轮驱动主动转轴的转动,可以分散主动齿轮的啮合,使得传动呈层级式分布,更加有序,易于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传动组件设置于空调风道中;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固定板,驱动固定板与空调风道固定连接,驱动固定板供驱动杆穿过并支撑驱动杆,且驱动杆可相对于驱动固定板转动;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固定板,且传动固定板包括与空调风道固定连接的第一延伸部、以及与滑动板靠近传动组件的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二延伸部,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传动固定板的第一延伸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意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设置于汽车的空调风道中;其中多个动力叶片设置于汽车的空调进风口,出风叶片组设置于空调出风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调风实现调节汽车室内温度的同时,还能利用空调风带动多个动力叶片转动,继而联动出风叶片组的转动,同一能源多用,提高了空调风能源利用率,解决了由电机驱动除雾装置增加汽车耗电量,影响汽车续航里程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空调进风口设置在靠近多个动力叶片的一端,空调进风口沿驱动杆延伸方向的截面靠近动力叶片的一端向空调风道内部倾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进风口沿驱动杆延伸方向的截面靠近动力叶片的一端向空调风道内部倾斜,可以将空调风在进风口处集中引流至多个动力叶片处,集中的空调风可提供较强的驱动力至动力叶片,使得动力叶片联动多个出风叶片的驱动力较大,进一步加强除霜除雾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提供了一种由空调风提供驱动力、多个出风叶片可转动的结构,除雾装置包括设置在空调进风口位置且包括多个动力叶片和驱动杆的驱动组件、设置在空调出风口且包括多个出风叶片的出风叶片组、以及连接且传动驱动组件和出风叶片组的传动组件,空调开始工作时,通过空调风经空调风道吹向动力叶片,并驱动多个动力叶片转动,带动驱动杆转动,联动传动组件带动每个出风叶片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由空调风带动出风叶片转动,同一能源多用,提高了空调风利用率,解决了由电机驱动除雾装置增加汽车耗电量,影响汽车续航里程的问题。并且出风叶片绕其长度方向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且多个出风叶片同步转动,除雾效果更佳。此外,通过连杆将多个出风叶片固定连接,提高了多个出风叶片的集成度,并且通过转轴连接杆转动连接多个出风叶片,通过叶片安装杆将出风叶片固定连接在空调出风口的侧壁,提高整个除雾装置的安装可靠性。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多个齿轮,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实现驱动力的传递,减少了能量传递损耗,提高驱动力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的出风叶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的传动组件与出风叶片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的调节杆与出风叶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的第一延伸部安装点1~3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风道截面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使用时出风叶片沿第一方向向左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使用时出风叶片沿第一方向向右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除雾装置;
100、驱动组件;
101、动力叶片;102、驱动固定板;103、固定孔;104、驱动杆;
110、传动组件;
1101、主动转轴;1102、主动齿轮;1103、主动半齿轮;1104、主动下齿轮;1105、从动转轴;1106、从动齿轮;1107、从动半齿轮;1108、滑动板;1109、调节杆;1110、传动固定板;1111、第一延伸部;1112、第二延伸部;1113、齿条;1114、第一安装点;1115、第二安装点;1116、第三安装点;
120、出风叶片组;
121、出风叶片;122、连杆;123、转轴连接杆;124、叶片安装杆;125、缺口;
20、空调风道;
200、空调进风口;
210、空调出风口;
A、正常出风风道;B、动力源风道初始截面;C、动力源风道变小后截面;
X、第一方向;Y、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叶片固定导致除雾区域固定除雾效果不佳、以及电机驱动除雾装置影响汽车续航的问题,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10。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除雾装置10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组件100、传动组件110、出风叶片组120。驱动组件100包括多个动力叶片101和驱动杆104,多个动力叶片101设置于汽车的空调风道中,驱动杆104的一端(驱动杆104的一端为图1所示的驱动杆104的左端)与多个动力叶片101连接;传动组件110的一端(传动组件110的一端为图1所示的传动组件110的下端)与驱动杆104的另一端(驱动杆104的另一端为图1所示的驱动杆104的右端)传动连接;出风叶片组120设置于汽车的空调出风口位置,并与传动组件110的另一端(传动组件110的另一端为图1所示的传动组件110的上端)传动连接;出风叶片组120包括多个出风叶片121,多个出风叶片121沿第一方向X依次间隔排布于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处,并可转动连接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以使多个出风叶片121中每个出风叶片121可绕其长度方向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其中,每个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汽车的空调风道中的气流可驱动多个动力叶片101转动,带动驱动杆104转动,联动传动组件110带动每个出风叶片121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且多个出风叶片121同步转动。
具体地,多个动力叶片101只要能为在空调风驱动下转动的结构且多个动力叶片101同轴固定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其数量为5个,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例如4个、6个等,多个动力叶片101的形状为矩形,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扇形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更为具体地,驱动杆104与多个动力叶片101的一端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粘接、螺接等,只要是能实现驱动杆104和多个动力叶片101的一端的固定连接即可。并且,为了使驱动杆104的转动自由度更高,本实施例中,驱动杆104设置为圆柱杆,且驱动杆104的长度和直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驱动杆104远离多个动力叶片101的一端(驱动杆104远离多个动力叶片101的一端为如图1所示的驱动杆104的右端)外周还设置外螺纹,在传动组件110与驱动杆104远离多个动力叶片101的一端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与该外螺纹匹配的齿轮,以使驱动杆104与传动组件110适配进行驱动力的传动。
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叶片12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出风叶片121设置为6个,且多个出风叶片121依次间隔排布于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处,与空调出风口侧壁可转动连接,并且多个出风叶片121与外界环境连通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多个出风叶片121的上方)正对汽车前挡风,以此实现对汽车前挡风的转动除雾,增加空调风道中气流的流动区域,达到更佳的除雾效果。
具有这样的结构,当汽车需要进行除雾时,打开相关除雾功能,空调风经空调风道吹向多个动力叶片101,空调风道中的气流可驱动多个动力叶片101转动,多个动力叶片101的转动带动驱动杆104转动,驱动杆104转动联动传动组件110带动每个出风叶片组120相对于空调出风口同步转动,实现对前挡风的除雾。
采用上述方案,将多个动力叶片101布置于汽车的空调风道中,出风叶片组120布置于汽车的空调出风口位置,空调开始工作时,空调风经空调风道吹向动力叶片101,并驱动多个动力叶片101转动,带动驱动杆104转动,联动传动组件110带动每个出风叶片121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由空调风带动出风叶片121转动,同一能源多用,提高了空调风利用率,解决了由电机驱动除雾装置增加汽车耗电量,影响汽车里程的问题。出风叶片121绕其长度方向相对于空调出风口转动,且多个出风叶片121同步转动,对应的可以改变除雾区域以及增大除雾区域的面积,除雾效果更佳。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出风叶片组120还包括连杆122,每个出风叶片121的一侧(如图2所示的出风叶片121的右侧)与连杆122固定连接,通过连杆122使多个出风叶片121联动同步转动。
具体地,如图3所示,每个出风叶片121的一侧与连杆122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设置两个连杆122,两个连杆122具体可以在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上的两侧平行设置,通过连杆122将多个出风叶片121固定连接,更为具体地,可以通过在出风叶片121上设置凸起部,在连杆122上设置与凸起部对应的连接孔实现连杆122与多个出风叶片121的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粘接或焊接固定连接连杆122与多个出风叶片121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多个出风叶片121的集成度,也使得多个出风叶片121之间的联动更加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出风叶片121互相平行设置,且出风叶片组120还包括在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上间隔并列设置的两个转轴连接杆123、以及在第一方向X上间隔并列设置的两个叶片安装杆124,两个转轴连接杆123中每一个转轴连接杆123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一方向X,两个叶片安装杆124中每一个叶片安装杆12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其中两个转轴连接杆123中的一个转轴连接杆123分别转动连接于每个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的一侧,另一个转轴连接杆123分别转动连接于每个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的另一侧;两个叶片安装杆124中的一个叶片安装杆124沿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穿过多个出风叶片121中位于首端的一个出风叶片121、以及两个转轴连接杆123的一端,并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叶片安装杆124沿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穿过多个出风叶片121中位于尾端的一个出风叶片121、以及两个转轴连接杆123的另一端,并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多个出风叶片121互相平行设置,多个出风叶片121中每两个出风叶片121的间距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每两个出风叶片121之间可以是等间距设置,也可以是不等间距设置,间距可以设置为2cm、3cm,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每个出风叶片121与转轴连接杆123转动连接,例如出风叶片121与转轴连接杆123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每个出风叶片121与转轴连接杆123连接处设置凸起部,转轴连接杆123设置与凸起部一一对应的旋转孔,旋转孔直径大于凸起部并供凸起部穿过保证出风叶片121与转轴连接杆123的转动连接;也可以为每个出风叶片121与转轴连接杆123连接处设置旋转孔,转轴连接杆123在与其对应的位置设置直径小于旋转孔的旋转销,旋转销插入出风叶片121两侧的旋转孔,实现出风叶片121与转轴连接杆123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叶片安装杆124为沿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分别穿过多个出风叶片121中位于首尾端以及转轴连接杆123并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叶片安装杆124也可以为沿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分别穿过多个出风叶片121中的任意两个出风叶片121以及转轴连接杆123并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只要叶片安装杆124能穿过出风叶片121和转轴连接杆123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多个出风叶片121转动的同步性,也进一步使得多个出风叶片121的控制简单、便捷。通过两个叶片安装杆124穿过多个叶片中的首尾端叶片、以及转轴连接杆123的一端,与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使得整个出风叶片组120与空调出风口的连接更加牢固,提高除雾装置10的安装可靠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出风叶片121的一角设置有缺口125,多个出风叶片121的缺口125位置对应(指每个缺口125的设置位于每个出风叶片121的位置都是一样的,以保证连杆122与多个出风叶片121的连接),连杆122设置于多个出风叶片121的缺口125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出风叶片121的一角设置有缺口125,多个出风叶片121的缺口125位置对应,连杆122设置在多个出风叶片121的缺口125处,使得连杆122与多个出风叶片121的连接在多个出风叶片121与转轴连接杆123的内侧,在不影响多个动力出风叶片121转动的同时更加节省布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5所示,传动组件110包括多个齿轮,多个齿轮包括主动齿轮1102、主动半齿轮1103、从动齿轮1106、从动半齿轮1107。传动组件110还包括主动转轴1101、从动转轴1105、滑动板1108、调节杆1109。
主动齿轮1102和主动半齿轮1103固定设置于主动转轴1101的外周,且主动齿轮1102和主动半齿轮1103沿主动转轴1101轴向布置;主动齿轮1102与驱动杆104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从动齿轮1106和从动半齿轮1107固定设置于从动转轴1105的外周,且从动齿轮1106和从动半齿轮1107沿从动转轴1105轴向布置。
主动齿轮1102与从动齿轮1106啮合,且主动半齿轮1103和从动半齿轮1107在主动转轴1101轴向上位置对应。滑动板1108的一侧设置有齿条1113,齿条1113与主动半齿轮1103或从动半齿轮1107啮合;如图6所示,调节杆1109的一端设置于滑动板1108的一端,调节杆1109的另一端与至少部分出风叶片121连接。
具体地,由空调风吹动动力叶片101产生的驱动力通过驱动杆104传递至主动齿轮1102,主动齿轮1102和主动半齿轮1103固定设置于主动转轴1101的外周,从动齿轮1106和从动半齿轮1107固定设置于从动转轴1105的外周,主动齿轮1102的转动驱动主动转轴1101以及从动齿轮1106的转动,继而带动主动半齿轮1103和从动半齿轮1107转动。更为具体地,滑动板1108的一侧设置有齿条1113,主动半齿轮1103和从动半齿轮1107在主动转轴1101轴向上位置对应,在主动转轴1101径向上位置相对,因此滑动板1108齿条1113可与主动半齿轮1103或从动半齿轮1107交替啮合,例如,主动齿轮1102顺时针旋转,带动主动半齿轮1103顺时针旋转提供给滑动板1108沿第一方向X向右的驱动力,主动齿轮1102顺时针旋转,带动从动齿轮1106逆时针旋转,联动从动半齿轮1107逆时针旋转提供给滑动板1108沿第一方向X向左的驱动力,因此,滑动板1108可以沿第一方向X上做左右的往复运动,联动调节杆1109带动多个出风叶片121沿第一方向X上做左右的往复运动,引导空调风道中的气流也在第一方向X上往复流动,增大空调风道中的气流流动区域,从而提高除雾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主动齿轮1102和主动半齿轮1103沿主动转轴1101轴向互相连接,且主动齿轮1102半径大于主动半齿轮1103半径;从动齿轮1106和从动半齿轮1107沿从动转轴1105轴向互相连接;从动齿轮1106半径大于从动半齿轮1107半径。
具体地,如图4、图5所示,主动齿轮1102与从动齿轮1106能实现啮合即可,其齿轮直径无具体限制,只要主动齿轮1102半径大于主动半齿轮1103半径,从动齿轮1106半径大于从动半齿轮1107半径即可,具有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主动齿轮1102带动主动半齿轮1103转动的同时,主动齿轮1102也能与从动齿轮1106啮合,继而带动从动半齿轮1107转动,在齿轮的啮合传动关系下,保证滑动板1108在第一方向X上左右往复运动,带动调节杆1109转动继而实现出风叶片121转动,提高除雾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多个齿轮还包括主动下齿轮1104,主动下齿轮1104固定连接于主动转轴1101外周;驱动杆104的另一端的外周设置有螺纹,螺纹与主动下齿轮1104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主动下齿轮1104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如果不设置主动下齿轮1104,而将驱动杆104直接与主动齿轮1102转动连接,也能实现驱动力由驱动组件100传递至传动组件110,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104与主动下齿轮1104通过螺纹与齿轮的啮合方式,降低驱动力传输过程中力的损失,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且通过设置在主动转轴1101外周的主动下齿轮1104驱动主动转轴1101的转动,可以分散主动齿轮1102的啮合,使得传动呈层级式分布,更加有序,易于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110设置于空调风道中;驱动组件100还包括驱动固定板102,驱动固定板102与空调风道固定连接,驱动固定板102供驱动杆104穿过并支撑驱动杆104,且驱动杆104可相对于驱动固定板102转动。
传动组件110还包括传动固定板1110,且传动固定板1110包括与空调风道固定连接的第一延伸部1111、以及与滑动板1108靠近传动组件110的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二延伸部1112,主动转轴1101和从动转轴1105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传动固定板1110的第一延伸部1111。
具体地,如图1所示,驱动固定板102沿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延伸,且驱动固定板102呈一体的设置有固定孔103,该固定孔103与驱动杆104对应设置,且固定孔103的直径略大于驱动杆104的直径,以保证驱动杆104相对于驱动固定板102的转动。更为具体地,驱动固定板102与空调风道可以为螺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为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传动固定板1110的第一延伸部1111通过设置3个安装点与空调风道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安装点1114和第二安装点1115设置在第一延伸部1111沿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Y的两端,第三安装点1116设置在第一延伸部1111沿第一方向X并且在第二安装点1115左侧(从除雾装置10正面看)。第一安装点1114、第二安装点1115、第三安装点1116呈L型排布,可以增加第一延伸部1111与空调风道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固除雾装置10与空调风道的连接。
更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传动固定板1110(图中未示出)的第二延伸部1112沿除雾装置10高度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1112沿第一方向X的横截面为矩形,滑动板1108靠近传动组件110(图中未示出)的一端设置形状与第二延伸部1112适配的凹槽,滑动板1108通过此凹槽与第二延伸部1112滑动连接,具有这样的方式,可以滑动板1108反复频率更高,从而提高除雾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主动转轴1101和从动转轴1105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传动固定板1110的第一延伸部1111,其可以为第一延伸部1111沿主动转轴1101延伸方向设置主动桩,主动转轴1101靠近第一延伸部1111的一端分别设置直径略大于主动桩的主动旋转孔,将主动转轴1101下端的主动旋转孔插入主动桩,实现主动转轴1101与第一延伸部1111的可转动连接;第一延伸部1111沿从动转轴1105延伸方向设置从动桩,从动转轴1105靠近第一延伸部1111的一端分别设置直径略大于从动桩的从动旋转孔,将从动转轴1105下端的从动旋转孔插入从动桩,实现从动转轴1105与第一延伸部1111的可转动连接。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实施例1所描述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10设置于汽车的空调风道20中;其中多个动力叶片101设置于汽车的空调进风口200,出风叶片组120设置于空调出风口210。
具体地,除雾装置10设置于汽车的空调风道20中可有效利用空调风提供驱动出风叶片121转动的驱动力,在空调风实现调节汽车室内温度的同时,还能利用空调风带动多个动力叶片101转动,继而联动出风叶片组120的转动,同一能源多用,提高了空调风能源利用率,解决了由电机驱动除雾装置10增加汽车耗电量,影响汽车里程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空调进风口200设置在靠近多个动力叶片101的一端,空调进风口200沿驱动杆104延伸方向的截面靠近动力叶片101的一端向空调风道20内部倾斜。
具体地,如图8所示(为了更清晰的展示空调风道20与除雾装置10的位置关系,图8去除空调风道20正前方和右侧方),空调进风口200右侧设置正常出风风道A(如图8所示的空调进风口200最前方整体截面),在空调进风口200沿驱动杆104延伸方向的截面靠近动力叶片101的一端获取动力源风道初始截面B(如图8所示的空调进风口200最前方左侧截面),向空调风道20内部倾斜以获取动力源风道变小后截面C(如图8所示的空调进风口200位于截面B后方的较小截面),可以将空调风在进风口处集中引流至多个动力叶片101处,集中的空调风可提供较强的驱动力至动力叶片101,使得动力叶片101联动多个出风叶片121的驱动力较大,进一步加强除雾效果。
接下来,参考图9-图11(为了更清晰的展示空调风道20与除雾装置10的位置关系,图9-图11中空调风道20均去除正前方和右侧方),结合空调风道20中的气流的流动过程,对除雾装置10的使用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9所示,多个动力叶片101与驱动杆104固定连接,驱动杆104与主动下齿轮1104转动连接,主动下齿轮1104与主动转轴1101固定连接,主动转轴1101轴向布置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1102,主动齿轮1102上方布置与主动转轴1101固定连接的主动半齿轮1103,且主动齿轮1102与从动齿轮1106啮合,从动齿轮1106轴向上方布置与从动转轴1105固定连接的从动半齿轮1107,滑动板1108与主动半齿轮1103或从动半齿轮1107交替啮合,滑动板1108远离主动齿轮1102的一端设置调节杆1109,调节杆1109一端与滑动板110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至少部分出风叶片121连接,多个出风叶片121与外界环境连通的一端正对汽车前挡风。
具体地,如图9所示,为除雾装置10设置于汽车空调风道20中并且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此时出风叶片121垂直于第一方向X,空调风道20中未产生使动力叶片101转动的气流,因此,多个出风叶片121不会在第一方向X上转动。
当除雾装置10使用时,如图10、图11所示,空调经由空调进风口200产生通过空调风道20的气流(如图10、图11中标注的箭头a表示),位于空调进风口200的多个动力叶片101在气流的作用下,沿气流的行进方向旋转,多个动力叶片101的旋转带动驱动杆104进行转动,驱动杆104与主动下齿轮1104啮合并带动主动下齿轮1104转动,主动下齿轮1104带动主动转轴1101与主动齿轮1102转动,主动齿轮1102转动带动主动半齿轮1103与从动齿轮1106转动,从动齿轮1106转动可带动从动半齿轮1107转动,滑动板1108与主动半齿轮1103或从动半齿轮1107的交替啮合使得滑动板1108在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继而带动调节杆1109的往复运动,联动出风叶片121在第一方向X上的向左向右往复运动。
具体地,如图10所示,为多个出风叶片121沿第一方向X向左转动,多个出风叶片121沿第一方向X的左侧倾斜,多个出风叶片121间的间距也沿第一方向X的左侧移动,空调风道20中的气流(如图10所示的箭头a)沿多个出风叶片121的向左的间距流向沿第一方向X的左侧(气流流向为如图10所示的箭头b)。
如图11所示,为多个出风叶片121沿第一方向X向右转动,多个出风叶片121沿第一方向X的右侧倾斜,多个出风叶片121间的间距也沿第一方向X的右侧移动,空调风道20中的气流(如图11所示的箭头a)沿多个出风叶片121的向右的间距流向沿第一方向X的右侧(气流流向为如图11所示的箭头c)。
空调风道20中的气流顺着空调风道20的延伸,从空调进风口200直至空调出风口210,在往复运动的出风叶片121作用下,对前挡风进行除雾。
综上,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10设置在汽车空调风道20中,通过空调风道20中的气流驱动多个动力叶片101转动,带动驱动杆104转动,驱动杆104转动联动传动组件110带动每个出风叶片组120相对于空调出风口210同步转动,实现对前挡风的除雾。在空调风改变汽车室内温度的同时,还通过空调风提供出风叶片121转动驱动力,同一能源多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解决了由电机驱动除雾装置增加汽车耗电量,影响汽车里程的问题。且驱动组件100驱动传动组件110往复运动继而联动出风叶片121转动除雾,提高了除雾效率,可有效解决出风叶片121固定导致除雾面积固定除雾效果不佳的问题。此外,通过连杆122将多个出风叶片121固定连接,提高了多个出风叶片121的集成度,并且通过转轴连接杆123转动连接多个出风叶片121,通过叶片安装杆124将出风叶片121固定连接在空调出风口210的侧壁,提高整个除雾装置10的安装可靠性。进一步地,传动组件110包括多个齿轮,通过齿轮间的啮合实现驱动力的传递,减少了能量传递损耗,提高驱动力传递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除上述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上述描述中包含了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出风叶片组;其中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动力叶片和驱动杆,所述多个动力叶片设置于所述汽车的空调风道中,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多个动力叶片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出风叶片组设置于所述汽车的空调出风口位置,并与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出风叶片组包括多个出风叶片,所述多个出风叶片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处,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侧壁,以使所述多个出风叶片中每个出风叶片可绕其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空调出风口转动;其中,每个所述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汽车的空调风道中的气流可驱动所述多个动力叶片转动,带动所述驱动杆转动,联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每个所述出风叶片相对于所述空调出风口转动,且所述多个出风叶片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叶片组还包括连杆,每个所述出风叶片的一侧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连杆使所述多个出风叶片联动同步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出风叶片互相平行设置,且所述出风叶片组还包括在所述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并列设置的两个转轴连接杆、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并列设置的两个叶片安装杆,所述两个转轴连接杆中每一个转轴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两个叶片安装杆中每一个叶片安装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其中
所述两个转轴连接杆中的一个转轴连接杆分别转动连接于每个所述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另一个转轴连接杆分别转动连接于每个所述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两个叶片安装杆中的一个叶片安装杆沿所述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多个出风叶片中位于首端的一个出风叶片、以及所述两个转轴连接杆的一端,并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叶片安装杆沿所述出风叶片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多个出风叶片中位于尾端的一个出风叶片、以及所述两个转轴连接杆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风叶片的一角设置有缺口,所述多个出风叶片的所述缺口位置对应,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多个出风叶片的所述缺口处。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个齿轮、主动转轴、从动转轴、滑动板、调节杆;所述多个齿轮包括主动齿轮、主动半齿轮、从动齿轮、从动半齿轮;其中
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主动半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主动转轴的外周,且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主动半齿轮沿所述主动转轴轴向布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杆的所述另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从动半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从动转轴的外周,且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从动半齿轮沿所述从动转轴轴向布置;
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且所述主动半齿轮和所述从动半齿轮在所述主动转轴轴向上位置对应,在所述主动转轴径向上位置相对;
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主动半齿轮或所述从动半齿轮啮合;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滑动板的一端,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至少部分所述出风叶片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主动半齿轮沿所述主动转轴轴向互相连接,且所述主动齿轮半径大于所述主动半齿轮半径;
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从动半齿轮沿所述从动转轴轴向互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半径大于所述从动半齿轮半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齿轮还包括主动下齿轮,所述主动下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转轴外周;所述驱动杆的所述另一端的外周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与所述主动下齿轮啮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调风道中;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固定板,所述驱动固定板与所述空调风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固定板供所述驱动杆穿过并支撑所述驱动杆,且所述驱动杆可相对于所述驱动固定板转动;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固定板,且所述传动固定板包括与所述空调风道固定连接的第一延伸部、以及与所述滑动板靠近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二延伸部,所述主动转轴和所述从动转轴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传动固定板的所述第一延伸部。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所述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设置于所述汽车的空调风道中;其中
所述多个动力叶片设置于所述汽车的空调进风口,所述出风叶片组设置于所述空调出风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进风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多个动力叶片的一端,所述空调进风口沿所述驱动杆延伸方向的截面靠近所述动力叶片的一端向所述空调风道内部倾斜。
CN202322663344.8U 2023-09-28 2023-09-28 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21023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3344.8U CN221023603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3344.8U CN221023603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23603U true CN221023603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32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63344.8U Active CN221023603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23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16336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2792437U (zh) 一种空调及其扫风装置
CN208576392U (zh) 车载空调出风口自动扫风装置和包括其的汽车
CN110126589A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CN105066391A (zh) 可旋转导风柱、出风口切换结构及风管机
CN112781288A (zh) 一种空调除霜装置
CN221023603U (zh) 用于汽车的除雾装置及汽车
CN205156282U (zh) 出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2392957U (zh) 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6945851A (zh) 一种仪表盘前除霜结构及车辆
CN110576719A (zh) 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
CN205448223U (zh) 扫风结构及面板组件
CN214564495U (zh) 一种车载自动扫风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CN106196544B (zh) 汽车空调系统的进风装置及汽车空调系统
CN204853863U (zh) 可旋转导风柱、出风口切换结构及风管机
CN210617791U (zh) 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
CN213323013U (zh) 一种可调式除霜风道导向结构及除霜风道总成
CN210337567U (zh) 格栅装置及车辆
CN215590694U (zh) 一种汽车除霜导风板
CN20945906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365779U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468125U (zh) 一种车载空调出风口自动扫风装置及车辆
CN211875939U (zh) 一种汽车灯除霜风道
KR20060004185A (ko) 자동차용 에어 벤트 장치
CN221074687U (zh) 一种带有滤尘机构的汽车空调鼓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