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23406U - 脚踏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脚踏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23406U CN221023406U CN202322480540.1U CN202322480540U CN221023406U CN 221023406 U CN221023406 U CN 221023406U CN 202322480540 U CN202322480540 U CN 202322480540U CN 221023406 U CN221023406 U CN 2210234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support frame
- pedal
- supporting
- lock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踏装置和车辆,脚踏装置用于车辆且适于设于座椅的前侧,脚踏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和脚踏结构,底座适于安装于车辆的地板;支撑架设于底座,支撑架具有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脚踏结构安装于支撑架;其中,在支撑架处在支撑状态时,支撑架相对底座展开以处于支撑状态,脚踏结构位于支撑架的远离底座的一端;在支撑架处在收纳状态时,支撑架相对底座并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踏装置,乘客也可以利用脚踏结构实现活动脚部和腿部的目的,提升乘车时的舒适度;并且,支撑架处在收纳状态时,支撑架相对底座并拢,这样使得脚踏装置整体的结构紧凑,方便收纳,避免占用车内太多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脚踏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通常,乘客在车内乘坐时,脚部和腿部难以活动,在乘车过程中容易疲劳;有的车内设置脚拖结构供脚部休息,但是不方便收纳,占用较多的车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脚踏装置,在支撑架的支撑状态,脚踏结构可以支撑乘客的脚部和腿部,乘客也可以利用脚踏结构实现活动脚部和腿部的目的,以实现在车内进行健身活动,提升乘车时的舒适度;并且,支撑架处在收纳状态时,支撑架相对底座并拢,这样使得脚踏装置整体的结构紧凑,方便收纳,避免占用车内太多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脚踏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脚踏装置,用于车辆且适于设于座椅的前侧,脚踏装置包括:底座,适于安装于所述车辆的地板;支撑架,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架具有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脚踏结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在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底座展开以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所述脚踏结构位于所述支撑架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在所述支撑架处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底座并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踏装置,在支撑架的支撑状态,脚踏结构可以支撑乘客的脚部和腿部,乘客也可以利用脚踏结构实现活动脚部和腿部的目的,以实现在车内进行健身活动,提升乘车时的舒适度;并且,支撑架处在收纳状态时,支撑架相对底座并拢,这样使得脚踏装置整体的结构紧凑,方便收纳,避免占用车内太多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脚踏装置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适于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架之间且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架,以将所述支撑架锁定在所述支撑状态;所述锁紧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连接,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底座中的至少一个解除连接关系,所述锁紧机构相对所述底座并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锁紧机构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解除连接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侧壁开设有限位缺口,在所述支撑状态,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端适于容纳于所述限位缺口,以使得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底座卡接连接;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支撑架适于容纳于所述容纳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架以及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包括两个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铰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铰接位置的一端为固定端,两个所述固定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在所述支撑状态,两个所述支撑部共线设置且所述固定端相互远离,以使得所述支撑杆展开;在所述收纳状态,两个所述支撑部共线设置且所述固定端相互靠近,以使得所述支撑杆折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长度可调;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设于所述底座主体的滑动块,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滑动块,所述底座主体具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块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滑槽且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以使所述底座的长度可调,在所述滑动块位于设定位置时,通过第一锁紧件将所述滑动块锁紧在所述设定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脚踏结构的高度可调;所述脚踏结构包括脚踏机构和连接导柱,所述脚踏机构设于所述连接导柱,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二滑槽,在所述支撑架处在所述支撑状态,所述连接导柱容纳于所述第二滑槽且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以使所述脚踏结构的高度可调,在所述连接导柱位于设定高度时,通过第二锁紧件将所述连接导柱锁紧在所述设定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脚踏结构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设于所述车身内且位于座椅的前侧,所述底座的至少部分位于前排座椅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脚踏装置,在支撑架的支撑状态,脚踏结构可以支撑乘客的脚部和腿部,乘客也可以利用脚踏结构实现活动脚部和腿部的目的,以实现在车内进行健身活动,提升乘车时的舒适度;并且,支撑架处在收纳状态时,支撑架相对底座并拢,这样使得脚踏装置整体的结构紧凑,方便收纳,避免占用车内太多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的前侧设有所述脚踏装置,与所述后排座椅对应的所述脚踏装置的所述底座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前排座椅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脚踏装置在车内的设置位置的示意图,其中脚踏装置处于支撑状态;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脚托结构在车内的设置位置的示意图,其中脚踏装置处于收纳状态;
图3是图1中脚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脚踏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示出了锁紧机构与底座和支撑架的配合结构;
图6是图3中脚踏结构与支撑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架由支撑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200、前排座椅;
100、脚踏装置;
1、底座;11、底座主体;111、第一滑槽;12、滑动块;121、容纳槽;122、限位缺口;13、第一锁紧件;
2、支撑架;21、第二滑槽;22、第二锁紧件;
3、脚踏结构;30、脚踏机构;31、轴承;32、曲柄;33、脚踏板;34、连接导柱;
4、锁紧机构;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踏装置100。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脚踏装置100,脚踏装置100用于车辆且适于设于座椅的前侧,脚踏装置100包括底座1、支撑架2和脚踏结构3,底座1适于安装于车辆的地板,支撑架2设于底座1,支撑架2具有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脚踏结构3安装于支撑架2。例如,脚踏结构3包括轴承31和设于轴承31的轴向两端的曲柄32,轴承31位于支撑架2的上方,轴承31与支撑架2通过连接导柱34相连;曲柄32的远离轴承31的一端设有脚踏板33,曲柄32沿轴承31的轴向可转动,乘客的脚部踩在脚踏板33上,给脚踏板33一定的作用力,脚踏板33将作用力传递给曲柄32,使得曲柄32可以沿轴承31的轴向转动,从而实现在车内脚踏模拟自行车运动,活动脚部和腿部。
其中,在支撑架2处在支撑状态时,支撑架2相对底座1展开以处于支撑状态,脚踏结构3位于支撑架2的远离底座1的一端。例如,在支撑架2处在支撑状态时,底座1沿前后方向延伸,支撑架2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撑架2的延伸方向与底座1的延伸方向垂直,支撑架2适于底座1的后端。
脚踏结构3可以支撑乘客的脚部以提供舒适状态,可以实现脚部和腿部放松;乘客也可以将脚踩在脚踏结构3上进行踏步或者脚踏模拟自行车运动,实现活动脚部和腿部的目的,以实现在车内进行健身活动,能让乘客在乘车过程中也实现随时随地的锻炼,提高乘车时的舒适度。
在支撑架2处在收纳状态时,支撑架2相对底座1并拢,例如支撑架2的延伸方向与底座1的延伸方向平行,底座1和支撑架2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在支撑架2处在收纳状态时,支撑架2相对底座1并拢,可以将脚踏装置100折叠,这样使得脚踏装置100整体的结构紧凑,方便收纳,避免占用车内太多的空间。
通过底座1安装于车辆的地板,当不使用脚踏装置100时,可以直接将支撑架2相对底座1并拢收纳,避免占用车内额外的空间;当使用脚踏装置100时,可以直接将支撑架2相对底座1展开,将脚踏结构3安装于支撑架2,方便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踏装置100,在支撑架2的支撑状态,脚踏结构3可以支撑乘客的脚部和腿部,乘客也可以利用脚踏结构3实现活动脚部和腿部的目的,以实现在车内进行健身活动,提升乘车时的舒适度;并且,支撑架2处在收纳状态时,支撑架2相对底座1并拢,这样使得脚踏装置100整体的结构紧凑,方便收纳,避免占用车内太多的空间。
参照图3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支撑架2与底座1可转动连接,方便将支撑架2相对底座1展开或者并拢。脚踏装置100包括锁紧机构4,锁紧机构4适于连接于底座1和支撑架2之间,且锁紧机构4用于支撑支撑架2,以将支撑架2锁定在支撑状态,以增强支撑架2的稳定性。锁紧机构4的一端与支撑架2和底座1中的一个连接,锁紧机构4的另一端与支撑架2和底座1中的另一个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支撑架2处在收纳状态时,锁紧机构4与支撑架2和底座1中的至少一个解除连接关系,锁紧机构4相对底座1并拢。
锁紧机构4与支撑架2和底座1中的至少一个解除连接关系,是指在收纳状态时,锁紧机构4与支撑架2解除连接关系;或者,锁紧机构4与底座1解除连接关系;或者,锁紧机构4与支撑架2和底座1均解除连接关系。例如,当锁紧机构4与支撑架2解除连接关系时,锁紧机构4可以和底座1一起收纳;当锁紧机构4与底座1解除连接关系时,锁紧机构4可以和支撑架2一起收纳;当锁紧机构4与支撑架2和底座1均解除连接关系时,锁紧机构4可以单独收纳。
通过在支撑架2处在收纳状态时,锁紧机构4与支撑架2和底座1中的至少一个解除连接关系,这样方便收纳,并且方便操作。
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锁紧机构4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支撑架2,锁紧机构4的另一端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支撑架2处在收纳状态时,锁紧机构4的另一端与底座1解除连接关系,这样锁紧机构4可以与支撑架2一起收纳,这样方便收纳,并且方便操作。
例如,锁紧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以及支撑杆43,支撑杆43连接在第一连接杆41与第二连接杆42之间,第一连接杆41与支撑架2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42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支撑架2处在收纳状态时,第二连接杆42与底座1解除连接关系。
参照图5-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底座1具有容纳槽121,容纳槽121的侧壁开设有限位缺口122,在支撑状态,锁紧机构4的另一端适于容纳于限位缺口122,以使得锁紧机构4与底座1卡接连接,锁紧机构4与底座1具有较强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支撑架2在支撑状态时的稳定性较强;并且通过锁紧机构4与底座1卡接连接,也方便将锁紧机构4与底座1解除连接。在收纳状态,支撑架2适于容纳于容纳槽121,支撑架2和底座1整体的结构更为紧凑,可以进一步节省空间,避免占用车内太多空间。
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锁紧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以及支撑杆43,支撑杆43连接在第一连接杆41与第二连接杆42之间,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分别与支撑架2以及底座1可转动连接;支撑杆43包括两个沿支撑杆43的长度方向铰接的支撑部,支撑部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为固定端,两个固定端分别固定于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在支撑状态,两个支撑部共线设置且固定端相互远离,以使得支撑杆43展开,锁紧机构4可以更好地支撑支撑架2;在收纳状态,两个支撑部共线设置且固定端相互靠近,以使得支撑杆43折叠,从而实现支撑架2与底座1并拢,方便折叠收纳脚踏装置100。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底座1的长度可调,通过底座1的长度可调,在支撑状态时,可以灵活调整支撑架2的位置,从而可以调整脚踏结构3的位置,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例如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的使用需求。底座1包括底座主体11和滑动块12,滑动块12设于底座主体11,支撑架2设于滑动块12,底座主体11具有第一滑槽111,滑动块12的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滑槽111且沿第一滑槽11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以使底座1的长度可调,并且方便调整。
在滑动块12位于设定位置时,通过第一锁紧件13将滑动块12锁紧在设定位置,可以保证滑动块12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支撑架2和脚踏结构3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脚踏装置100整体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第一锁紧件13可以是设于滑动块12上的第一销柱(例如弹簧销),第一滑槽111的侧壁上可以设有多个沿第一滑槽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孔,通过第一销柱容纳于第一定位孔,可以将滑动块12固定于底座主体11,从而实现将滑动块12锁紧在设定位置。
例如,参照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一锁紧件13可以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为丝杆电机,丝杆电机包括电机和丝杆,丝杆与滑动块12螺纹连接,当电机驱动丝杆转动时,丝杆可以带动滑动块12移动;当电机停止工作时,丝杆停止转动,滑动块12可以停在设定位置,这样可以实现将滑动块12锁紧在设定位置。
参照图3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脚踏结构3的高度可调,通过脚踏结构3的高度可调,在支撑状态时,可以调节脚踏结构3的高度,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例如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的使用需求。脚踏结构3包括脚踏机构30和连接导柱34,脚踏机构30设于连接导柱34,例如脚踏结构3包括轴承31和设于轴承31的轴向两端的曲柄32,轴承31设于连接导柱34相连,且轴承31位于支撑架2的上方。支撑架2具有第二滑槽21,在支撑架2处在支撑状态,连接导柱34容纳于第二滑槽21且沿第二滑槽21的延伸方向可滑动,以使脚踏结构3的高度可调,并且方便调整。
在连接导柱34位于设定高度时,通过第二锁紧件22将连接导柱34锁紧在设定高度,可以保证连接导柱34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脚踏结构3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脚踏装置100整体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第二锁紧件22可以是设于连接导柱34上的第二销柱(例如弹簧销),第二滑槽21的侧壁上可以设有多个沿第二滑槽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二销柱容纳于第二定位孔,可以将连接导柱34固定于支撑架2,从而实现将连接导柱34锁紧在设定高度位置。
例如,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第二锁紧件22可以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为丝杆电机,丝杆电机包括电机和丝杆,丝杆与连接导柱34螺纹连接,当电机驱动丝杆转动时,丝杆可以带动连接导柱34移动;当电机停止工作时,丝杆停止转动,连接导柱34可以停在设定高度位置,这样可以实现将滑动块12锁紧在设定高度位置。
参照图6和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脚踏结构3与支撑架2可拆卸连接,方便将脚踏结构3从支撑架2上拆卸下来单独收纳,例如将脚踏结构3从支撑架2上拆卸下来后可以收纳于车辆的后备箱内,防止收纳状态时脚踏结构3占用乘客舱的空间。通过脚踏结构3与支撑架2可拆卸连接,也方便对脚踏结构3进行维护。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和脚踏装置100,脚踏装置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脚踏装置100,脚踏装置100设于车身内且位于座椅的前侧,底座1的至少部分位于前排座椅200的下方,可以减少底座1对乘客舱空间的占用。例如,底座1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前排座椅200的下方;或者,底座1整体可以位于前排座椅200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脚踏装置100,在支撑架2的支撑状态,脚踏结构3可以支撑乘客的脚部和腿部,乘客也可以利用脚踏结构3实现活动脚部和腿部的目的,以实现在车内进行健身活动,提升乘车时的舒适度;并且,支撑架2处在收纳状态时,支撑架2相对底座1并拢,这样使得脚踏装置100整体的结构紧凑,方便收纳,避免占用车内太多的空间。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座椅包括前排座椅200和后排座椅,后排座椅的前侧设有脚踏装置100,与后排座椅对应的脚踏装置100的底座1的至少部分位于前排座椅200的下方,方便后排座椅上的乘客借助脚踏装置100活动脚部和腿部,提升乘车时的舒适度。另外,脚踏装置100的底座1的至少部分位于前排座椅200的下方,可以减少脚踏装置100对乘客舱空间的占用。例如,参照图1,在后排乘客使用脚踏装置100时,支撑架2处于支撑状态,通过滑动块沿第一滑槽移动以将支撑架向后移动移动距离;还可以将前排座椅200向前移动一定距离,同时前排座椅200的靠背向前翻转一定角度,这样可以为后排座椅上的乘客使用脚踏装置100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在收纳状态时,可以恢复前排座椅200的位置和前排座椅200的靠背的状态。
例如,参照图7,将支撑架2从支撑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的过程如下:首先将连接导柱34与驱动电机的丝杆解除连接关系,以将脚踏结构3从支撑架上取下;接着将第二连接杆42从限位缺口122内取出,以将锁紧机构4与底座1解除连接关系,第二连接杆42搭靠在滑动块12的上端;而后,支撑架2相对底座1向前翻转,直至支撑架2容纳于滑动块12的容纳槽121内;最后,将滑动块12和支撑架2整体沿着第一滑槽111向前移动,使得底座1和支撑架2的一部分位于前排座椅200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脚踏装置,用于车辆且适于设于座椅的前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适于安装于所述车辆的地板;
支撑架,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架具有支撑状态和收纳状态;
脚踏结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在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底座展开以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所述脚踏结构位于所述支撑架的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在所述支撑架处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底座并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脚踏装置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适于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架之间且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架,以将所述支撑架锁定在所述支撑状态;所述锁紧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连接,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可拆卸连接;
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底座中的至少一个解除连接关系,所述锁紧机构相对所述底座并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其中,在所述支撑架处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解除连接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侧壁开设有限位缺口,在所述支撑状态,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端适于容纳于所述限位缺口,以使得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底座卡接连接;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支撑架适于容纳于所述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架以及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包括两个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铰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远离铰接位置的一端为固定端,两个所述固定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在所述支撑状态,两个所述支撑部共线设置且所述固定端相互远离,以使得所述支撑杆展开;在所述收纳状态,两个所述支撑部共线设置且所述固定端相互靠近,以使得所述支撑杆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长度可调;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设于所述底座主体的滑动块,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滑动块,所述底座主体具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块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滑槽且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以使所述底座的长度可调,在所述滑动块位于设定位置时,通过第一锁紧件将所述滑动块锁紧在所述设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结构的高度可调;所述脚踏结构包括脚踏机构和连接导柱,所述脚踏机构设于所述连接导柱,所述支撑架具有第二滑槽,在所述支撑架处在所述支撑状态,所述连接导柱容纳于所述第二滑槽且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可滑动,以使所述脚踏结构的高度可调,在所述连接导柱位于设定高度时,通过第二锁紧件将所述连接导柱锁紧在所述设定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结构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
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设于所述车身内且位于座椅的前侧,所述底座的至少部分位于前排座椅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的前侧设有所述脚踏装置,与所述后排座椅对应的所述脚踏装置的所述底座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前排座椅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80540.1U CN221023406U (zh) | 2023-09-12 | 2023-09-12 | 脚踏装置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80540.1U CN221023406U (zh) | 2023-09-12 | 2023-09-12 | 脚踏装置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23406U true CN221023406U (zh) | 2024-05-28 |
Family
ID=91188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480540.1U Active CN221023406U (zh) | 2023-09-12 | 2023-09-12 | 脚踏装置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23406U (zh) |
-
2023
- 2023-09-12 CN CN202322480540.1U patent/CN2210234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26673B2 (en) | Vehicle seat | |
CN103917406B (zh) | 机动车辆的可收装式座椅装置 | |
JP4432674B2 (ja) |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 |
CN106573553A (zh) | 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 | |
US20060061183A1 (en) | Thin profile folding vehicle seat | |
KR100702931B1 (ko) | 차량 | |
US9102250B2 (en) | Stadium and stowing seat | |
CN101602330A (zh) | 车辆用座椅 | |
CN107599899A (zh) | 折叠和斜倚的后排座椅系统 | |
US8016341B2 (en) | Stowable seat | |
CN221023406U (zh) | 脚踏装置及车辆 | |
CN110949211B (zh) | 一种汽车的座椅装置以及汽车 | |
CN214822744U (zh) | 汽车儿童增高座 | |
CN217124626U (zh) | 一种汽车用休息脚踏 | |
CN216393542U (zh) | 一种座椅 | |
CN111845487B (zh) | 一种汽车座椅及车辆 | |
CN114889505B (zh) | 车辆后排座椅及车辆 | |
CN218141203U (zh) | 座椅脚踏翻转机构 | |
CN216969462U (zh) | 脚托、座椅及车辆 | |
CN218999906U (zh) | 一种具有多姿态转换的座椅 | |
CN221519427U (zh) | 脚托结构及车辆 | |
CN221213606U (zh) | 座椅组件及车辆 | |
CN221605668U (zh) | 一种座椅及车辆 | |
JP2001130293A (ja) | 車両用回転座席 | |
JPH0628036Y2 (ja) | 車両における座席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