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3542U - 一种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3542U
CN216393542U CN202122143023.6U CN202122143023U CN216393542U CN 216393542 U CN216393542 U CN 216393542U CN 202122143023 U CN202122143023 U CN 202122143023U CN 216393542 U CN216393542 U CN 216393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seat
locking
armrest
slid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430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平
贺佳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430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3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3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3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包括具有座位的底支架、设置在底支架上的靠背与扶手,靠背沿上下方向延伸,靠背的下部绕第一轴转动地连接在底支架上,扶手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扶手的前部绕第二轴转动地连接在底支架上,扶手与靠背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靠背相对座位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地设于扶手上的调节件,以及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调节件上的滑动件,其中,滑动件与靠背转动地连接,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滑动件与扶手之间且用于将两者相对锁定的靠背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座椅中的靠背调节机构结构简洁,且能够使得用户便捷地对靠背进行角度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座椅能进行靠背角度调节,但其上采用的靠背调节机构往往结构复杂,且在进行靠背角度调节时,需要用户向下伸出手臂去对操作靠背调节机构,操作十分不便。由此,设计制造一种具备结构简洁且能够便捷地进行靠背角度调节的座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座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椅,包括具有座位的底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支架上的靠背与扶手,所述靠背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靠背的下部绕第一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支架上,所述扶手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扶手的前部绕第二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支架上,所述扶手与所述靠背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
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地设于所述扶手上的调节件,以及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所述调节件上的滑动件,其中,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靠背转动地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扶手之间且用于将两者相对锁定的靠背锁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扶手包括扶手杆及设置在所述扶手杆上的安装座,所述靠背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其中,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安装座这两者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锁定部,另一者上设置有能够供所述锁定部配合地插入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为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且向上凸出延伸的锁定凸台,所述配合部为开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的锁孔,所述靠背锁定机构还包括提供所述滑动件运动使得所述锁定凸台朝向所述锁孔运动的弹性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座体及固设于所述座体上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锁杆,所述锁孔设置在所述锁杆上,所述调节件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所述座体上,且所述调节件在所述座体上的滑动轨迹为以所述第一轴为旋转中心线的弧形,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锁杆的下方,当所述靠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凸台自下而上地插设在所述锁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凸台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顶部的两个以上,所述锁定凸台的个数少于所述锁孔的个数,当所述靠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有的所述锁定凸台同时与多个所述锁孔配合锁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靠背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调节杆,所述调节件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以及与所述导向槽连通且用于提供所述滑动件导向的收容槽,所述滑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地收容在所述收容槽中,所述调节杆滑动配合地穿设在所述导向槽中并与所述滑动件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扶手上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所述锁定位置高于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锁定位置下,所述靠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下,所述靠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座椅还包括能够在所述靠背相对所述扶手转动时驱使所述滑动件由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转换而使得所述靠背锁定机构解锁的靠背解锁机构。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靠背解锁机构包括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上的解锁凸轮,所述解锁凸轮具有能够在所述靠背相对所述扶手转动收拢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扶手向上运动的凸轮面。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扶手包括扶手杆,所述扶手杆具有中空腔,所述解锁凸轮位于所述中空腔中,所述扶手杆的顶壁构成与所述凸轮面相配合抵靠的顶推面,所述解锁凸轮位于所述顶推面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座椅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其中,所述底支架包括在展开状态下各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腿与后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杆,所述座位的前部绕第三轴与所述前腿转动地连接,所述座位的后部绕第四轴与所述后腿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杆的前部绕第五轴与所述前腿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杆的后部绕第六轴与所述后腿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轴在所述前腿上位于所述第五轴的上方,所述第四轴在所述后腿上位于所述第六轴的下方,所述靠背的下部绕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座位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所述扶手的前部绕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前腿的上部转动地连接,当所述座椅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前腿与所述后腿相对转动收拢在所述座位的下方,所述扶手与所述靠背相对转动并收拢在所述座位的上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座椅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座位后部下方的辅轮,所述靠背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地设置,当所述座椅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辅轮悬空;当所述座椅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辅轮支撑于地面,所述靠背沿长度方向伸长而形成一拖杆。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座椅中的靠背调节机构结构简洁,且能够使得用户便捷地对靠背进行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在展开状态下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中扶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4为对应附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5为对应附图4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在展开状态下的纵向剖切示意图一,其中,剖切线对应附图3中B-B;
附图7为对应附图6中D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在展开状态下的纵向剖切示意图二,其中,剖切线对应附图3中A-A;
附图9为对应附图8中E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的纵向剖切示意图一,其中,剖切线对应附图3中B-B;
附图11为对应附图10中F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的纵向剖切示意图二,其中,剖切线对应附图3中A-A;
附图13为对应附图12中G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在折叠状态下的纵向剖切示意图一,其中,剖切线对应附图3中B-B;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在折叠状态下的纵向剖切示意图二,其中,剖切线对应附图3中A-A;
附图16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被拖行时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100、底支架;101、前腿;102、后腿;103、座位;104、连杆;200、靠背;201、调节杆;202、拖杆;300、扶手;400、辅轮;
1、调节件;11、导向槽;12、收容槽;
2、滑动件;
31、扶手杆;31a、下壳体;31b、上壳体;31c、顶推面;31d、连接凸台;32、安装座;32a、座体;32a-1、弧线槽;32b、锁杆;33、复位弹簧;34、拉簧;
4、靠背锁定机构;41、锁定凸台;42、锁孔;43、弹性件(弹簧);
5、靠背解锁机构;51、解锁凸轮;51a、凸轮面;
a、第一轴;b、第二轴;c、第三轴;d、第四轴;e、第五轴;f、第六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种座椅,参见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底支架100、设置在底支架100上的靠背200与扶手300,座椅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其中,底支架100包括在展开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腿101、在展开状态下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位于前腿101后方的后腿102、转动地设置在前腿101与后腿102之间的座位103,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杆104。
靠背200沿上下方向延伸,靠背200的下部绕第一轴a与座位103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扶手300沿前后方向延伸,扶手300的前部与前腿101的上部绕第二轴b转动地连接。座位103的前部绕第三轴c与前腿101转动地连接,座位103的后部绕第四轴d与后腿102转动地连接,连杆104的前部绕第五轴e与前腿101转动地连接,连杆104的后部绕第六轴f与后腿102的上部转动地连接。当座椅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三轴c在前腿101上位于第五轴e的上方,第四轴d在后腿102上位于第六轴f的下方。
座椅还包括固设于座位103后部下方的辅轮400,该辅轮400主要用于该座椅折叠后拖行时使用。本实施例中,辅轮400具有一左一右地间隔设置的两组,并且,当座椅处于展开状态下,两组辅轮400均悬空。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扶手300与靠背200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靠背200相对座位103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该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地设于扶手300上的调节件1,以及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调节件1上的滑动件2,其中,滑动件2与靠背200转动地连接。
具体地,扶手300包括扶手杆31及设置在扶手杆31上的安装座32,本实施例中,扶手杆31包括下壳体31a和设置在下壳体31a上侧的上壳体31b,下壳体31a与上壳体31b相互配合且两者之间形成一中空腔。安装座32设置在下壳体31a上,安装座32包括座体32a及固设于座体32a上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锁杆32b。其中,座体32a上开设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弧形槽32a-1,弧形槽32a-1的弧线延伸轨迹以第一轴a为旋转中心。调节件1能够沿弧形槽32a-1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配合地设置在座体32a上。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调节件1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1,以及与导向槽11连通且用于提供滑动件2导向的收容槽12,滑动件2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地收容在收容槽12中,靠背200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调节杆201,调节杆201滑动配合地穿设在导向槽11中并与滑动件2转动地连接。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1为以第二轴b为旋转中心线的弧形槽。
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滑动件2与扶手300之间且用于将两者相对锁定的靠背锁定机构4。
具体地,靠背锁定机构4设置在滑动件2与安装座32之间,其中,滑动件2与安装座32这两者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锁定部,另一者上设置有能够供锁定部配合地插入的配合部,配合部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本实施例中,锁杆32b位于弧形槽32a-1的上方,滑动件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弧形槽32a-1与锁杆32b之间,锁定部为固定地设置在滑动件2顶部且向上凸出延伸的锁定凸台41,锁定凸台41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的两个以上,配合部为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锁杆32b上的锁孔42。锁定凸台41的个数少于锁孔42的个数,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锁定凸台41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
靠背锁定机构4还包括提供滑动件2运动使得锁定凸台41朝向锁孔42运动的弹性件43,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43为弹簧,弹性件43设置在收容槽12位于底部的内侧壁与滑动件2的下部之间,提供滑动件2整体向上朝向锁杆32b运动所需的作用力。
滑动件2在扶手300上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且锁定位置高于解锁位置。当滑动件2处于锁定位置下,靠背锁定机构4处于锁定状态,所有的锁定凸台41同时与多个锁孔42配合锁定。当滑动件2处于解锁位置下,靠背锁定机构4处于解锁状态,所有的锁定凸台41同时与多个锁孔42相互脱离。
当需要对靠背锁定机构4解锁时,上抬扶手300,扶手300绕第二轴b顺时针向上转动并带动调节件1向上运动,相对地,调节杆201沿导向槽11的长度方向向下滑动,滑动件2沿收容槽12的长度延伸方向向下滑动,直至锁定凸台41与锁孔42脱离配合,滑动件2在扶手300中由锁定位置转换至解锁位置,靠背锁定机构4对滑动件2与扶手300的锁定被解除。也就是说,在座椅处于展开使用状态下,当需要调整靠背200的角度时,仅需要上抬扶手300便可以使得靠背锁定机构4解锁,从而实现靠背200的角度调节。
然而,靠背200可调节的座椅在折叠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需要将靠背200调整至某个特定档位的档位,靠背200才能够与扶手300及其他杆件完全地收拢,在之前的座椅中,大多数是需要人为地去将靠背200先调整至特定档位后再执行折叠操作,而本实施例的座椅则无需如此。
参见图6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座椅还包括能够在靠背200相对扶手300转动时驱使滑动件2由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转换而使得靠背锁定机构4解锁的靠背解锁机构5。
具体地,靠背解锁机构5包括固定地设置在调节杆201上的解锁凸轮51,解锁凸轮51具有能够在靠背200相对扶手300转动收拢的过程中推动扶手300向上运动的凸轮面51a。本实施例中,解锁凸轮51位于下壳体31a与上壳体31b所构成的中空腔中,其中,上壳体31b的顶壁构成与凸轮面51a相配合抵靠的顶推面31c,解锁凸轮51位于顶推面31c的下方。
当靠背200绕调节杆201自身的轴心线顺时针地向前转动时,靠背200带动解锁凸轮51旋转,凸轮面51a向上推动顶推面31c,使得扶手300绕第二轴b顺时针地向上转动,扶手300带动调节件1向上运动,相对地,调节杆201沿导向槽11的长度方向向下滑动,滑动件2沿收容槽12的长度延伸方向向下滑动,直至锁定凸台41与锁孔42脱离配合,滑动件2由锁定位置转换至解锁位置,靠背锁定机构4对滑动件2与扶手300的锁定被解除。如此,在折叠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使得靠背200与扶手300之间被解锁,使得靠背200能够自动地运动至特定档位下,以使得靠背200在座椅折叠过程中能够与其他杆件紧密收拢。
下文对座椅的展开与折叠过程予以具体描述。
当座椅处于展开状态下,参见图6至图9所示,前腿101及后腿10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二者共同支撑于地面,辅轮400悬空。靠背200沿上下方向延伸,靠背200与座位103共同构成一供用户乘坐的坐立支撑部。
当需要将座椅由展开状态转换至折叠状态时,参见图10至图13所示,向后推动前腿101,使得前腿101绕第二轴b顺时针地向后转动,在前腿101向后转动的过程中,前腿101带动连杆104向后运动,进一步驱使后腿102绕第四轴d逆时针地向前转动,前腿101与后腿102逐渐相对收拢。
同时,经由第二轴b的传动,前腿101的向后转动驱使扶手300向前运动,扶手300带动靠背200绕第一轴a顺时针向前转动,靠背200进一步带动解锁凸轮51旋转,凸轮面51a向上推动顶推面31c,使得扶手300绕第二轴b顺时针地向上转动,扶手300带动调节件1向上运动,相对地,调节杆201沿导向槽11的长度方向向下滑动,滑动件2沿收容槽12的长度延伸方向向下滑动,直至锁定凸台41与锁孔42脱离配合,滑动件2由锁定位置转换至解锁位置,靠背锁定机构4自动地被解除锁定。
靠背锁定机构4被解除锁定后,调节件1得以沿弧形槽32a-1的长度延伸方向向前滑动,经由滑动件2与调节杆201之间的转动连接处的传动,调节件1的向前滑动驱使靠背200绕第一轴a顺时针地向前转动,靠背200与座位103在上下方向上逐渐相对靠拢。
当座椅处于折叠状态下,参见图14和图15所示,前腿101与后腿102相对转动收拢在座位103的下方,扶手300与靠背200相对转动并收拢在座位103的上方,辅轮400支撑于地面。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6所示,靠背200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地设置,当座椅处于折叠状态下,靠背200沿长度方向伸长而形成一拖杆202,向上提拉拖杆202,折叠后的座椅自后而前向上地倾斜延伸,仅有辅轮400支撑于地面,随后,向前拖拽拖杆202,折叠后的座椅能够被拖行。
本实施例中的座椅还具备靠背回弹功能,具体地,安装座32沿下壳体31a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下壳体31a上。安装座32、调节件1及滑动件2共同构成一沿下壳体31a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下壳体31a上的组合体,其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组合体的后部与下壳体31a的后侧端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3a。当用户向后倚靠靠背200时,靠背200绕第一轴a逆时针地向后转动,经由调节杆201与组合体之间的转动连接处的传动,组合体沿下壳体31a的长度方向向后滑动,此过程中,组合体的后部与扶手300的后侧端壁逐渐相对靠拢,复位弹簧33a受组合体与扶手300的挤压而积蓄弹性力;当用户停止向后倚靠靠背200时,复位弹簧33a释放弹性力,驱使组合体沿下壳体31a的长度方向向前滑动,经由调节杆201与组合体之间的转动连接处的传动,组合体的向前滑动带动靠背200绕第一轴a顺时针地向前转动,靠背200产生回弹效果。
在组合体中,调节件1的前部与下壳体31a的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拉簧34,具体地,下壳体31a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自内侧壁向内伸出的连接凸台31d,该连接凸台31d在下壳体31a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组合体滑动轨迹的前方,拉簧34的前端部连接在连接凸台31d上,拉簧34的后端部连接在调节件1的前部。当靠背200向后运动时,拉簧34长度伸长而积蓄弹性力;当释放靠背200时,拉簧34释放弹性力使得靠背200自动地向前运动。拉簧34同时还起到辅助组合体沿下壳体31a的长度方向向前滑动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座椅上设置有只需用户上抬扶手300就能够解锁的靠背锁定机构4,用户能够便捷地进行靠背角度调节;并且,本实用新型座椅为可折叠座椅,收纳和运输方便,座椅上设置有能够在座椅折叠时自动解锁靠背锁定机构4的靠背解锁机构5,有利于用户高效和便捷完成对座椅的折叠,操作负担小。该座椅还设置有辅轮400和拖杆202,便于对折叠后的座椅进行运输。该座椅的靠背200具有相对于座位103的回弹效果,提高了用户坐立时的舒适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座位的底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支架上的靠背与扶手,所述靠背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靠背的下部绕第一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支架上,所述扶手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扶手的前部绕第二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支架上,所述扶手与所述靠背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
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地设于所述扶手上的调节件,以及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所述调节件上的滑动件,其中,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靠背转动地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扶手之间且用于将两者相对锁定的靠背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扶手杆及设置在所述扶手杆上的安装座,所述靠背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其中,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安装座这两者中的一者上设置有锁定部,另一者上设置有能够供所述锁定部配合地插入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的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为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且向上凸出延伸的锁定凸台,所述配合部为开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的锁孔,所述靠背锁定机构还包括提供所述滑动件运动使得所述锁定凸台朝向所述锁孔运动的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座体及固设于所述座体上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锁杆,所述锁孔设置在所述锁杆上,所述调节件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所述座体上,且所述调节件在所述座体上的滑动轨迹为以所述第一轴为旋转中心线的弧形,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锁杆的下方,当所述靠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凸台自下而上地插设在所述锁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凸台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顶部的两个以上,所述锁定凸台的个数少于所述锁孔的个数,当所述靠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有的所述锁定凸台同时与多个所述锁孔配合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调节杆,所述调节件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以及与所述导向槽连通且用于提供所述滑动件导向的收容槽,所述滑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地收容在所述收容槽中,所述调节杆滑动配合地穿设在所述导向槽中并与所述滑动件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扶手上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所述锁定位置高于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锁定位置下,所述靠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下,所述靠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座椅还包括能够在所述靠背相对所述扶手转动时驱使所述滑动件由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转换而使得所述靠背锁定机构解锁的靠背解锁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解锁机构包括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上的解锁凸轮,所述解锁凸轮具有能够在所述靠背相对所述扶手转动收拢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扶手向上运动的凸轮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扶手杆,所述扶手杆具有中空腔,所述解锁凸轮位于所述中空腔中,所述扶手杆的顶壁构成与所述凸轮面相配合抵靠的顶推面,所述解锁凸轮位于所述顶推面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其中,所述底支架包括在展开状态下各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腿与后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杆,所述座位的前部绕第三轴与所述前腿转动地连接,所述座位的后部绕第四轴与所述后腿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杆的前部绕第五轴与所述前腿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杆的后部绕第六轴与所述后腿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轴在所述前腿上位于所述第五轴的上方,所述第四轴在所述后腿上位于所述第六轴的下方,所述靠背的下部绕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座位的上部转动地连接,所述扶手的前部绕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前腿的上部转动地连接,当所述座椅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前腿与所述后腿相对转动收拢在所述座位的下方,所述扶手与所述靠背相对转动并收拢在所述座位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座位后部下方的辅轮,所述靠背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地设置,当所述座椅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辅轮悬空;当所述座椅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辅轮支撑于地面,所述靠背沿长度方向伸长而形成一拖杆。
CN202122143023.6U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座椅 Active CN216393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3023.6U CN216393542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3023.6U CN216393542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3542U true CN216393542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43023.6U Active CN216393542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35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3538B (zh) 婴儿车装置
CN111907578B (zh) 多人座婴幼儿推车
CN215322805U (zh) 折叠推车
CN216393542U (zh) 一种座椅
CN108275192B (zh) 婴儿车
CN113264099B (zh) 儿童推车
CN113306464B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113335155B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109567481B (zh) 儿童餐椅
CN209063936U (zh) 儿童约束系统
CN110001845B (zh) 折叠式三轮车
CN219134277U (zh) 一种折叠座椅
CN216861566U (zh) 儿童推车
CN219339537U (zh) 一种新型童车
CN216969781U (zh) 折叠车架及童车
CN216153848U (zh) 双人儿童推车
CN218055329U (zh) 一种婴儿车脚踏板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婴儿车
CN215663603U (zh) 儿童推车
CN212243516U (zh) 一种婴儿车车架
CN220595005U (zh) 一种儿童座椅及儿童车
CN218400682U (zh) 一种儿童车
CN219049199U (zh) 助行椅
CN215663608U (zh) 儿童推车
CN213524621U (zh) 儿童餐椅
CN220924244U (zh) 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