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18935U - 一种线切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切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18935U
CN221018935U CN202323056725.6U CN202323056725U CN221018935U CN 221018935 U CN221018935 U CN 221018935U CN 202323056725 U CN202323056725 U CN 202323056725U CN 221018935 U CN221018935 U CN 221018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rame
motor base
bearing plat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567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启淄
林益楠
张威
徐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engfan N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engfan N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engfan N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engfan N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567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18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18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18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切割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线切割装置中电机座与承重架的固定方式而产生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两侧的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电机、绕线轮以及电机座,所述电机和所述绕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两侧,所述机架包括由其底部凸设的承重架,所述绕线机构安装于所述承重架上,所述承重架朝向所述机架外侧方向凸设有电机座承重板,所述电机座承重板设于所述电机座的上侧和/或下侧且与所述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座的水平投影和所述电机座承重板的水平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Description

一种线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切割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线切割装置是一种通过金刚线的高速往复运动对待切割件进行切割的设备,其包括用于切割工件的工作机构、承载工作机构的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两侧的绕线机构。绕线机构与工作机构一同控制金刚线的运行。绕线机构包括电机座以及安装在电机座左右两侧的电机和线轮。
现有技术中,机架上凸起有承重架,电机座固定在承重架上。为了保证安装的精度,通常将电机座的一侧加工成平面,平面贴合于承重架上,通过螺钉将电机座与承重架固定连接。但绕线机构的重心距离两者的固定面较远,使得绕线机构与承重架形成悬臂结构,固定两者的螺钉以及承重架均会受到较大的负载,螺钉在长时间使用情况下容易出现变形,且承重架的厚度也需要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线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两侧的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电机、绕线轮以及电机座,所述电机和所述绕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两侧,所述机架包括由其底部凸设的承重架,所述绕线机构安装于所述承重架上,所述承重架朝向所述机架外侧方向凸设有电机座承重板,所述电机座承重板设于所述电机座的上侧和/或下侧且与所述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座的水平投影和所述电机座承重板的水平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架上凸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电机座承重板。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内凹形成与所述电机座形状相匹配的避让槽。
作为优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板延伸至所述机架的底部。
作为优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电机座承重板的上下两侧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座承重板包括设于所述电机座上侧的第一承重板和设于所述电机座下侧的第二承重板,所述电机座承重板背离所述承重架的一侧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电机座的第一安装面,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面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承重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承重板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承重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承重板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座横板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电机座水平投影的中央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座上下两侧凸设有电机座横板,所述电机座横板与所述电机座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座横版朝向所述承重架方向形成固定所述电机座的第二安装面,若干所述第二安装面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架将所述机架内部至少分隔成两个腔室,所述腔室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侧的绕线室,所述绕线机构收纳于所述绕线室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切割装置,通过在承重架上凸设电机座承重板,电机座固定与电机座承重板上且两者的水平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从而减少绕线机构的重心与电机座承重板上的电机座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而降低固定螺钉与绕线机构的重心之间的距离,减少固定螺钉的受力;同时,在承重架上凸设电机座承重板,从而可以减少加工承重架所需的进刀量,机架的加工难度随之降低,并且较少的进刀量还可以提升安装面的加工精度,从而提高绕线机构的安装精度。
2、承重架上凸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板,连接板连接电机座承重板,可以提高承电机座承重板与承重架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减少或避免电机座承重板与承重架的结合位置发生断裂情况的发生;其次,还可以增强承重板的强度,避免长期使用产生变形;同时,还能提高安装在电机座承重板上的绕线机构的运行稳定性。
3、通过在连接板上形成避让槽,避免连接板与电机座之间发生干涉,绕线机构的安装也更容易。
4、至少一个连接板延伸至机架的底部而同时连接承重架和机架,从而增加连接板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提高电机座承重板与承重架之间的结合强度。
5、至少一个连接板沿电机座承重板的上下两侧延伸,从而提高电机座承重板的结构强度。
6、通过在电机座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电机座承重板,从而承重架可以更好的支撑绕线机构,在电机座承重板背离承重架的一侧形成第一安装面,则固定电机座的螺钉沿朝向承重架的方向进行固定,螺钉的固定方向更便于操作,绕线机构的安装更方便;第一安装面齐平,从而可以保证绕线机构的安装精度。
7、通过加厚第二安装筋的厚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机座承重板的可靠性;同时,较厚的电机座承重板能提供较好的抗振性,从而能提高安装在电机座承重板上的绕线机构的运行稳定性。
8、电机座上侧和/或下侧凸设与电机座承重板对应的电机座横板,电机座横板与电机座承重板固定连接,电机座与承重架的安装更方便,可以避免螺钉直接伸入电机座中而导致螺钉接触电机座内部零件使其损坏。
9、电机座横板的水平投影位于电机座水平投影的中央区域,从而进一步减少绕线机构的重心与电机座承重板的电机座安装面之间距离,从而降低螺钉和承重架的负载。
10、通过将绕线机构收纳于机架内,可避免绕线机构安装在机架外侧而容易导致意外碰撞情况的发生,可有效的保护绕线机构;同时,线切割装置的占地面积可以相应减小,从而提高线切割装置的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架一侧绕线室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架另一侧绕线室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座的另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机架,110、绕线室,120、承重架,130、电机座承重板,131、第一承重板,132、第二承重板,133、第一安装面,140、连接板,141、避让槽;
200、电机座,210、电机座横板,212、第二安装面;
300、绕线机构,301、电机、302、绕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包括机架100以及安装在机架100两侧的绕线机构300。绕线机构300至少包括电机301、绕线轮302、电机座200以及主轴(未图示),电机301和绕线轮302安装于电机座200的两侧。主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301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电机座200与绕线轮302固定连接以传动。电机座200中还设有轴承座(未图示),电机座200的一端与电机3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座固定连接,至少部分轴承座伸入电机座200中,轴承座中安装有轴承,主轴穿过轴承与轴承座可转动地连接。
其中,绕线机构300分为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第一绕线机构主要用于放线,第二绕线机构主要用于收线。
机架100包括由其底部凸起的承重架120,承重架120纵向设置,承重架120将机架100内部至少分隔成两个腔室,腔室包括设置于机架两侧100的绕线室110,绕线机构300收纳于绕线室110中。通过将绕线机构300收纳于机架内,可避免绕线机构300安装在机架100外侧而容易导致意外碰撞情况的发生,可有效的保护绕线机构300;同时,线切割装置的占地面积可以相应减小,从而提高线切割装置的经济性。优选的,承重架120的数量为两个,其将机架分割成三个腔室,分别为两侧的绕线室110和中央腔室。
承重架120朝向机架100外侧方向凸设有电机座承重板130,电机座承重板130设于电机座200上侧和/或下侧,电机座承重板130与电机座200固定连接,电机座200的水平投影与电机座承重板130的水平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通过在承重架120上凸设电机座承重板130,电机座200固定与电机座承重板130上且两者的水平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从而减少绕线机构300的重心与电机座承重板130上的电机座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而降低固定螺钉与绕线机构300的重心之间的距离,减少固定螺钉的受力;同时,在承重架120上凸设电机座承重板130,从而可以减少加工承重架120所需的进刀量,机架100的加工难度随之降低,并且较少的进刀量还可以提升安装面的加工精度,从而提高绕线机构300的安装精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电机座承重板130包括设于电机座200上侧的第一承重板131和设于电机座200下侧的第二承重板132,电机座承重板130背离承重架120的一侧形成用于固定电机座200的第一安装面133,两个第一安装面133齐平。
通过在电机座200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电机座承重板130,从而承重架120可以更好的支撑绕线机构300,在电机座承重板130背离承重架120的一侧形成第一安装面133,则固定电机座200的螺钉沿朝向承重架120的方向进行固定,螺钉的固定方向更便于操作,绕线机构300的安装更方便;第一安装面133齐平,从而可以保证绕线机构300的安装精度。
其中,第一安装面133与承重架120之间可以具有夹角,也可以呈特定角度,例如:安装面垂直于承重架120或平行于承重架120,只需要满足可以将电机座200稳定的固定于承重架120上即可。
更优选的,第二承重板132的厚度大于第一承重板131的厚度,通过加厚第二安装筋132的厚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机座承重板130的可靠性;同时,较厚的电机座承重板130能提供较好的抗振性,从而能提高安装在电机座承重板130上的绕线机构300的运行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座承重板的数量也可以大于两个,其部分设于电机座200上侧,另一部分设于电机200下侧。
实施例二:
电机座承重板130与承重架120之间形成悬臂结构,长期使用容易使电机座承重板130与承重架120的结合位置产生裂痕以及使得承重架120承受扭矩过大而产生变形,为减少或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如图3所示,基于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承重架120上凸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板140,连接板140连接电机座承重板130。如此设置,可以提高承电机座承重板130与承重架120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减少或避免电机座承重板130与承重架120的结合位置发生断裂情况的发生;其次,还可以增强承重板130的强度,避免长期使用产生变形;同时,还能提高安装在电机座承重板130上的绕线机构300的运行稳定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连接板140内凹形成于电机座200形状相匹配的避让槽141,通过在连接板140上形成避让槽141,避免连接板140与电机座200之间发生干涉,绕线机构300的安装也更容易。
为进一步提高电机座承重板130与承重架120之间的结合强度,本实施例优选的,至少一个连接板140延伸至机架100的底部,至少一个连接板140同时连接承重架120和机架100,从而增加连接板140的结构强度,进而进一步提高电机座承重板130与承重架120之间的结合强度。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连接板140沿电机座承重板130的上下两侧延伸,从而提高电机座承重板130的节结构强度。
连接板140与电机座承重板130具有夹角。优选的,连接板140与电机座承重板130垂直,从而连接板140可以更好的支撑电机座承重板130。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板140可以是“丨”型、“人”字型或其他形状,其一端连接一个电机座承重板130以加强电机座承重板130的结构强度。连接板140也可以连接至少两个分设于电机座200上下两侧的电机座承重板130以同时加强至少两个电机座承重板130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三:
为便于将电机座200固定于电机座承重板130上,基于实施例一至三,如图1、2、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机座200上侧和/或下侧凸设与电机座承重板130对应的电机座横板210,电机座横板210与电机座承重板130固定连接,电机座200与承重架120的安装更方便,可以避免螺钉直接伸入电机座200中而导致螺钉接触电机座200内部零件使其损坏。
本实施例优选的,电机座横板210的水平投影位于电机座200水平投影的中央区域,从而进一步减少绕线机构300的重心与电机座承重板130的电机座安装面之间距离,从而降低螺钉和承重架120的负载。
本实施例优选的,电机座承重板130包括设于电机座200上侧的第一承重板131和设于电机座200下侧的第二承重板132,电机座承重板130背离承重架120的一侧形成用于固定电机座200的第一安装面133,两个第一安装面133齐平,电机座200上下两侧凸设有电机座横板210,电机座横板210与电机座承重板130固定连接,电机座横板210朝向承重架120方向形成第二安装面211,则固定电机座200的螺钉沿朝向承重架120的方向进行固定,螺钉的固定方向更便于操作,绕线机构的安装更方便;电机座横板210上的第二安装面211齐平,齐平的第一安装面133和第二安装面211配合,则可以保证绕线机构的安装具有更好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线切割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两侧的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电机、绕线轮以及电机座,所述电机和所述绕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两侧,所述机架包括由其底部凸设的承重架,所述绕线机构安装于所述承重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朝向所述机架外侧方向凸设有电机座承重板,所述电机座承重板设于所述电机座的上侧和/或下侧且与所述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座的水平投影和所述电机座承重板的水平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上凸设有至少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电机座承重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内凹形成与所述电机座形状相匹配的避让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板延伸至所述机架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电机座承重板的上下两侧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承重板包括设于所述电机座上侧的第一承重板和设于所述电机座下侧的第二承重板,所述电机座承重板背离所述承重架的一侧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电机座的第一安装面,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面齐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重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承重板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上侧和/或下侧凸设有与所述电机座承重板对应的电机座横板,所述电机座横板与所述电机座承重板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横板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电机座水平投影的中央区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将所述机架内部至少分隔成两个腔室,所述腔室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侧的绕线室,所述绕线机构收纳于所述绕线室中。
CN202323056725.6U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线切割装置 Active CN221018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56725.6U CN221018935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线切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56725.6U CN221018935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线切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18935U true CN221018935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68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56725.6U Active CN221018935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线切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18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1553C (zh) 电气电子机器收容柜的支架及其结合构造
CN221018935U (zh) 一种线切割装置
CN116802900A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1348916U (zh) 钣金与型材结合的显示面板
CN214998630U (zh) 一种机械定位安装精准组件
KR20220130425A (ko) 하이브리드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CN219761514U (zh) 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
CN213774364U (zh) 一种简易型板材安装辅助组件
CN220855267U (zh)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CN219998387U (zh) 指纹锁电池盒装配结构
CN217155418U (zh) 具有组装高效且自带密封结构的惯性测量单元安装结构
CN218070053U (zh) 电池包和储能系统
CN221125213U (zh) 一种壳体及服务器电源
CN219328948U (zh) 一种外弹组合脾结构及眼镜
CN220076129U (zh) 一种发动机支撑架
CN215869666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8502558U (zh) 一种电池包头部定位结构
CN220710487U (zh) 一种电池支架和移动终端
CN217643520U (zh) 一种电视机后壳结构
CN210435948U (zh) 一种高强度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用主轴箱体
CN211928236U (zh) 一种光纤组件与半导体激光器壳体的连接构件
CN211362079U (zh) 一种易装配型线缆加工定位稳定架
CN219762846U (zh) 一种隔间装置
CN216218278U (zh) 一种机箱与机架的连接结构
CN212012405U (zh) 一种变频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