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1514U - 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 - Google Patents

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1514U
CN219761514U CN202320544180.4U CN202320544180U CN219761514U CN 219761514 U CN219761514 U CN 219761514U CN 202320544180 U CN202320544180 U CN 202320544180U CN 219761514 U CN219761514 U CN 219761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etal
connecting part
plate surface
metal plate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41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Jiay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Jiay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Jiay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Jiay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441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1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1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1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包括有低钣金面、顶钣金面、正钣金面、背钣金面和两个侧钣金面,正钣金面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加强板;侧钣金面设有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二加强板;低钣金面上设有第五连接部、第三加强板;顶钣金面与低钣金面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骨架结构的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方案,可以利用较薄的钣金材料制作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机箱,能够用作一些小型电气设备使用,用途范围广。

Description

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机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
背景技术
机箱一般都是由钣金件加上骨架结构组装而成,机箱内部用来装各种设备部件,对设备部件形成保护和美观作用。这种结构的机箱结构强度高,但是相应的用料多,结构复杂,成本高。对于一些结构强度要求不高的设备来说,仅需要简单的钣金件将关键部位遮挡起来,起到美观效果即可。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类型的设备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能够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的机箱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包括有低钣金面、顶钣金面、正钣金面、背钣金面和两个侧钣金面,
所述正钣金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卡条,第一卡条与正钣金面之间形成第一夹槽,第一连接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正钣金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正钣金面的内侧贴合有若干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竖直设置,第一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夹在正钣金面上下两端的第一夹槽中;
背钣金面与正钣金面结构相同;
侧钣金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上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三卡条,第三卡条与侧钣金面之间形成第三夹槽,第三连接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侧钣金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折弯形成的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平行于侧钣金面,第四连接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侧钣金面的内侧贴合有若干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竖直设置,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夹在正钣金面上下两端的第三夹槽中;
低钣金面上的四周分别朝机箱内部方向折弯形成的第五连接部,第五连接部分别平行于低钣金面,第五连接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第五连接部与低钣金面之间形成第四夹槽,低钣金面的内侧贴合有若干第三加强板,第三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夹在低钣金面左右两侧或者前后两侧的第四夹槽中;
顶钣金面与低钣金面结构相同;
所述低钣金面与正钣金面之间、低钣金面与背钣金面之间、低钣金面与侧钣金面之间、顶钣金面与正钣金面之间、顶钣金面与背钣金面之间、顶钣金面与侧钣金面之间、正钣金面与侧钣金面之间、背钣金面与侧钣金面之间分别通过若干螺丝连接,螺丝分别与安装孔相对应,螺丝穿过相应的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有弧形部和位于弧形部两侧的压板部,压板部的长度长于弧形部,第一加强板的两端中部分别设有缺口,弧形部位于两个缺口之间,第一加强板的压板部的两端分别夹在第一夹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三加强板中缺口两侧的压板部上设有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分别由金属薄板冲压一体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低钣金面、顶钣金面、正钣金面、背钣金面和两个侧钣金面分别由金属薄板冲压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骨架结构的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方案,可以利用较薄的钣金材料制作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机箱,能够用作一些小型电气设备使用,用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包括有低钣金面1、顶钣金面、正钣金面2、背钣金面3和两个侧钣金面4,
所述正钣金面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一连接部5,第一连接部5上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卡条6,第一卡条6与正钣金面2之间形成第一夹槽7,第一连接部5上设有若干安装孔8,正钣金面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部9,第二连接部9上设有若干安装孔8,正钣金面2的内侧贴合有若干第一加强板10,第一加强板10竖直设置,第一加强板10的两端分别夹在正钣金面2上下两端的第一夹槽7中;
背钣金面3与正钣金面2结构相同;
侧钣金面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三连接部11,第三连接部11上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三卡条12,第三卡条12与侧钣金面4之间形成第三夹槽13,第三连接部11上设有若干安装孔8,侧钣金面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折弯形成的第四连接部14,第四连接部14平行于侧钣金面4,第四连接部14上设有若干安装孔8,侧钣金面4的内侧贴合有若干第二加强板15,第二加强板15竖直设置,第二加强板15的两端分别夹在正钣金面2上下两端的第三夹槽13中;
低钣金面1上的四周分别朝机箱内部方向折弯形成的第五连接部16,第五连接部16分别平行于低钣金面1,第五连接部16上设有若干安装孔8,第五连接部16与低钣金面1之间形成第四夹槽17,低钣金面1的内侧贴合有若干第三加强板18,第三加强板18的两端分别夹在低钣金面1左右两侧或者前后两侧的第四夹槽17中;
顶钣金面与低钣金面1结构相同;
所述低钣金面1与正钣金面2之间、低钣金面1与背钣金面3之间、低钣金面1与侧钣金面4之间、顶钣金面与正钣金面2之间、顶钣金面与背钣金面3之间、顶钣金面与侧钣金面4之间、正钣金面2与侧钣金面4之间、背钣金面3与侧钣金面4之间分别通过若干螺丝连接,螺丝分别与安装孔8相对应,螺丝穿过相应的安装孔8。在低钣金面1、顶钣金面、正钣金面2、背钣金面3或者侧钣金面4上可以开设相应的窗口,供设备走线或者其他部件伸出,或者供部件安装等使用。第一加强板10、第二加强板15、第三加强板18可以选择避开这些窗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板10、第二加强板15、第三加强板18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加强板10包括有弧形部19和位于弧形部19两侧的压板部20,压板部20的长度长于弧形部19,第一加强板10的两端中部分别设有缺口21,弧形部19位于两个缺口21之间,第一加强板10的压板部20的两端分别夹在第一夹槽7中。弧形部19可以增加第一加强板10、第二加强板15、第三加强板18的抗折弯性能,从而提高机箱的整体结构强度。压板部20的两端被夹住,压板部20与相应的钣金面相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加强板18上缺口21两侧的压板部20上设有安装孔8。这样可以进一步通过螺丝将第三加强板18与顶钣金面与低钣金面1进行固定,提高第三加强板18位置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板10、第二加强板15、第三加强板18分别由金属薄板冲压一体成型。第一加强板10、第二加强板15、第三加强板18可以由不锈钢薄板、铝合金薄板的金属片材冲压加工成型,对各个钣金面起到结构加强作用,同时不大量占用机箱内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低钣金面1、顶钣金面、正钣金面2、背钣金面3和两个侧钣金面4分别由金属薄板冲压一体成型。低钣金面1、顶钣金面、正钣金面2、背钣金面3和两个侧钣金面4可以由不锈钢薄板、铝合金薄板的金属片材冲压加工成型,加工简单快捷。箱体整体重量可以做到很轻,不需要加工骨架结构等,降低了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螺丝、冲压成型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低钣金面、顶钣金面、正钣金面、背钣金面和两个侧钣金面,
所述正钣金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卡条,第一卡条与正钣金面之间形成第一夹槽,第一连接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正钣金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正钣金面的内侧贴合有若干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竖直设置,第一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夹在正钣金面上下两端的第一夹槽中;
背钣金面与正钣金面结构相同;
侧钣金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垂直折弯形成的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上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三卡条,第三卡条与侧钣金面之间形成第三夹槽,第三连接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侧钣金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朝机箱内部方向折弯形成的第四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平行于侧钣金面,第四连接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侧钣金面的内侧贴合有若干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竖直设置,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夹在正钣金面上下两端的第三夹槽中;
低钣金面上的四周分别朝机箱内部方向折弯形成的第五连接部,第五连接部分别平行于低钣金面,第五连接部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第五连接部与低钣金面之间形成第四夹槽,低钣金面的内侧贴合有若干第三加强板,第三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夹在低钣金面左右两侧或者前后两侧的第四夹槽中;
顶钣金面与低钣金面结构相同;
所述低钣金面与正钣金面之间、低钣金面与背钣金面之间、低钣金面与侧钣金面之间、顶钣金面与正钣金面之间、顶钣金面与背钣金面之间、顶钣金面与侧钣金面之间、正钣金面与侧钣金面之间、背钣金面与侧钣金面之间分别通过若干螺丝连接,螺丝分别与安装孔相对应,螺丝穿过相应的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有弧形部和位于弧形部两侧的压板部,压板部的长度长于弧形部,第一加强板的两端中部分别设有缺口,弧形部位于两个缺口之间,第一加强板的压板部的两端分别夹在第一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板中缺口两侧的压板部上设有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分别由金属薄板冲压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钣金面、顶钣金面、正钣金面、背钣金面和两个侧钣金面分别由金属薄板冲压一体成型。
CN202320544180.4U 2023-03-15 2023-03-15 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 Active CN219761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4180.4U CN219761514U (zh) 2023-03-15 2023-03-15 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4180.4U CN219761514U (zh) 2023-03-15 2023-03-15 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1514U true CN219761514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8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4180.4U Active CN219761514U (zh) 2023-03-15 2023-03-15 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1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97393U (zh) 一种电池包托盘及电池包
CN2891590Y (zh) 通信设备机柜
CN219761514U (zh) 轻质高强度钣金机箱
CN212850398U (zh) 一种带防护包角的光伏模组钢边框冲压角码
CN109273640B (zh) 电池包铝箱体及轻量化软包电池包
CN210157486U (zh) 一种钣金机箱
CN208955069U (zh) 电池包铝箱体及轻量化软包电池包
CN214821196U (zh) 一种高强度热压机的机架结构
CN210579690U (zh) 一种室内、外用便于非标定制的钢型材机柜
CN209744028U (zh) 一种9折型材
CN214919434U (zh) 一种用于软包电芯极耳折弯的工装
CN221018935U (zh) 一种线切割装置
CN213184980U (zh) 一种低压柜框架连接装置
CN220401101U (zh) 一种控制柜框架加强型材
CN210519248U (zh) 一种开关电源板安装结构
CN210166713U (zh) 一种增强机箱扭转刚度的支架
CN219267810U (zh) 一种电池加固结构
CN218814934U (zh) 一种用于屏蔽室的铝型材结构
CN218782974U (zh) 一种连续冲压成型的继电器减震支架
CN205589002U (zh) 一种外部改进式受流器
CN218862093U (zh)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铝合金组合转角模板
CN116404544A (zh) 一种配电盒结构
CN213752985U (zh) 一种滤波器端口连接结构
CN210464783U (zh) 气体密度继电器用指针及气体密度继电器
CN209948402U (zh)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低压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