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81338U - 内火盖和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内火盖和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1338U
CN220981338U CN202322792426.2U CN202322792426U CN220981338U CN 220981338 U CN220981338 U CN 220981338U CN 202322792426 U CN202322792426 U CN 202322792426U CN 220981338 U CN220981338 U CN 220981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mixing cavity
fire cover
burn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924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元聪
徐洪辉
许大为
易强
陈光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chuangda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chuangda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chuangda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chuangda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924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1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1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1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火盖和燃烧器。其中,该内火盖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中环火孔和多个第二中环火孔,所述第一中环火孔贯穿至内火盖的底面,所述第二中环火孔贯穿至内火盖的内周面。本实用新型在外环喷嘴停止供气后,可仍然保留一部分中环火焰,中环火焰与内环火焰同时对锅底加热,使锅底受热更均匀。

Description

内火盖和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火盖和燃烧器。
背景技术
当前,三环火的燃烧器具有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小型化的三环火燃烧器的火焰对锅底加热更集中,热效率更高,因而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是,现有的三环火燃烧器的中环火结构基本都是与外环火结构一体相连,当关闭外环喷嘴时,外环及中环均没有火焰,只有中心火焰对锅底进行加热,导致锅底受热面积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火盖和燃烧器,在外环喷嘴停止供气后,可仍然保留一部分中环火焰,中环火焰与内环火焰同时对锅底加热,使锅底受热更均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火盖,所述内火盖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中环火孔和多个第二中环火孔,所述第一中环火孔贯穿至内火盖的底面,所述第二中环火孔贯穿至内火盖的内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火盖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中环火孔与凹槽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环火孔和第二中环火孔沿内火盖的周向成组间隔分布,每组第一中环火孔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中环火孔,每组第二中环火孔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中环火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火盖的底面设置有分气槽,所述第一中环火孔与分气槽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炉头、外火盖、中心火盖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内火盖;所述外火盖呈环形布置并位于内火盖的外侧,所述外火盖上设置有多个外环火孔;所述炉头的顶面设置有呈环形布置的内混合腔、位于内混合腔外侧并呈环形布置的中混合腔以及位于中混合腔外侧并呈环形布置的外混合腔;所述内火盖盖设在中混合腔上,所述第一中环火孔与中混合腔连通;所述外火盖盖设在外混合腔上,所述外环火孔与外混合腔连通,所述中混合腔与外混合腔连通;所述中心火盖上设置有多个内环火孔,所述中心火盖盖设在内火盖和内混合腔上,所述内环火孔和第二中环火孔均与内混合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炉头还设置有内引射通道和外引射通道,所述内引射通道与内混合腔连通,所述外引射通道与外混合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炉头还设置有连通中混合腔与外混合腔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连接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引射通道设置有两个,所述外混合腔被隔断为彼此独立的两个,所述中混合腔被隔断为彼此独立的两个,两个独立的中混合腔分别与两个独立的外混合腔连通,两个外引射通道分别与两个独立的外混合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引射通道的尾端设置有弧形的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外引射通道和外混合腔连通;所述引导通道的两个内侧壁均分别与外引射通道和外混合腔的内壁相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通道的顶壁还设置有与外混合腔连通的导气孔。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内火盖,由于第二中环火孔贯穿至内火盖的内周面,位于内火盖内侧的内混合腔可与第二中环火孔连通,当外环喷嘴停止供气后,内混合腔中的一部分燃气可经过第二中环火孔喷出而形成中环火焰,由此,中环火焰与内环火焰可同时对锅底加热,使锅底受热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内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内火盖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燃烧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燃烧器在去掉中心火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炉头在去掉炉头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内火盖110,第一中环火孔111,第二中环火孔112,分气槽113,凹槽114;
外火盖120,外环火孔121;
中心火盖130,内环火孔131;
炉头200,中心孔201,内混合腔202,中混合腔203,外混合腔204,连接通道205;
内分火部210,中分火部220,外分火部230,连接柱240,外引射通道251,内引射通道252,引导通道253,导气孔25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被视为只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对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理解,当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连接”时,该元件可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在该元件和另一元件之间可以有居间的元件(例如,第三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火盖,如图1和图2所示,内火盖110呈环形布置,内火盖110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中环火孔111和多个第二中环火孔112,第一中环火孔111贯穿至内火盖110的底面,经过第一中环火孔111喷出的燃气可形成中环火焰,第二中环火孔112贯穿至内火盖110的内周面,位于内火盖110内侧的内混合腔可与第二中环火孔112连通,当外环喷嘴停止供气后,外环火焰消失,而内混合腔中的一部分燃气可经过第二中环火孔112喷出而形成中环火焰,由此,中环火焰与内环火焰可同时对锅底加热,使锅底受热更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火盖110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114,第二中环火孔112与凹槽114连通,凹槽114的存在相当于减小了内火盖110的壁厚,便于钻孔形成第二中环火孔112,同时,第二中环火孔112在内火盖110的内周面的间距可以更大,可以使第二中环火孔112合理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环火孔111和第二中环火孔112沿内火盖110的周向成组间隔分布,即每两组第一中环火孔之间具有一组第二中环火孔,每两组第二中环火孔之间具有一组第一中环火孔,每组第一中环火孔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中环火孔111,每组第二中环火孔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中环火孔112。例如在图1中,每组第一中环火孔包括两个第一中环火孔111,每组第二中环火孔包括两个第二中环火孔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火盖110的底面设置有分气槽113,第一中环火孔111与分气槽113连通,混合腔中的燃气进入分气槽113之后,再从第一中环火孔111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火盖110的外侧还设置有呈环形布置的外火盖120,外火盖120上设置有多个外环火孔121,内火盖110和外火盖120可同轴设置,使中环火焰和外环火焰能够相对均匀分布。内火盖110和外火盖120可彼此相连,以使内火盖110和外火盖120保持彼此的相对位置,整个火盖更易于与炉头对位,进而方便将火盖盖设到炉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如图3-7所示,包括炉头200、外火盖120、中心火盖13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火盖,有关火盖的具体说明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炉头200的顶面设置有呈环形布置的内混合腔202、位于内混合腔202外侧并呈环形布置的中混合腔203以及位于中混合腔203外侧并呈环形布置的外混合腔204。外火盖120呈环形布置并位于内火盖110的外侧,外火盖120上设置有多个外环火孔121。内火盖110盖设在中混合腔203上,并封盖中混合腔203,第一中环火孔111与中混合腔203连通,中混合腔203中的燃气可经第一中环火孔111喷出。外火盖120盖设在外混合腔204上,并封盖外混合腔204,外环火孔121与外混合腔204连通,外混合腔204中的燃气可经外环火孔121喷出,中混合腔203与外混合腔204连通,外混合腔204中的燃气可进入到中混合腔203中。中心火盖130上设置有多个内环火孔131,中心火盖130盖设在内火盖110和内混合腔202上,中心火盖130和内火盖110共同封盖内混合腔202,内环火孔131和第二中环火孔112均与内混合腔202连通。
当内环喷嘴和外环喷嘴同时供气时,外混合腔204中的一部分燃气可经外环火孔121喷出,以在外火盖120上形成外环火焰,外混合腔204中的另一部分燃气可流入到中混合腔203中,再经第一中环火孔111喷出;内混合腔202中的一部分燃气可经内环火孔131喷出,以在内火盖110上形成内环火焰,内混合腔202中的另一部分燃气可经第二中环火孔112喷出,第一中环火孔111和第二中环火孔112喷出的燃气在内火盖110上形成中环火焰,由此形成外环火焰、中环火焰和内环火焰并存的三环火状态。当外环喷嘴停止供气时,外环火焰熄灭,内混合腔202中的一部分燃气经内环火孔131喷出,以在内火盖110上形成内环火焰,内混合腔202中的另一部分燃气可经第二中环火孔112喷出,以在内火盖110上形成中环火焰,由此,中环火焰与内环火焰可同时对锅底加热,使锅底受热更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头200上可设置呈环形布置的内分火部210、位于内分火部210外侧并呈环形布置的中分火部220以及位于中分火部220外侧并呈环形布置的外分火部230,内混合腔202、中混合腔203和外混合腔204可分别设置在内分火部210、中分火部220和外分火部230上。
进一步的,内分火部210、中分火部220和外分火部230可同轴设置,形成类似同心环的结构,这便于火焰均匀分布。内分火部210、中分火部220和外分火部230可顺次相连,以使内分火部210、中分火部220和外分火部230保持彼此的位置关系,火盖能够与炉头准确对接,以盖设在炉头上,也有利于减少燃气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头200还设置有内引射通道252和外引射通道251,内引射通道252与内混合腔202连通,以向内混合腔202喷射燃气,外引射通道251与外混合腔204连通,以向外混合腔204喷射燃气,由于中混合腔203与外混合腔204连通,燃气也可进入到中混合腔203中。由于中混合腔203与内混合腔202距离相对较近,如果外引射通道251与中混合腔203直接相连,会导致内引射通道252和外引射通道251距离过近。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增大内引射通道252和外引射通道251之间的间距,便于合理布置内引射通道252和外引射通道251。
进一步的,炉头200还设置有连通中混合腔203与外混合腔204的连接通道205,外混合腔204中的燃气通过连接通道205进入到中混合腔203中。连接通道205的入口处(即连接通道205与外混合腔204相连的那一端)设置有连接柱240,连接柱240起到一定的阻挡气流的作用,可避免连接通道205的入口处的气压过大,使得中混合腔203与外混合腔204中气压分布更加均匀,相应的,火焰也会更加均匀。同时,外火盖120可与连接柱240相连,以将后盖稳定固定在炉头2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引射通道251设置有两个,外混合腔204被隔断为彼此独立的两个,形成两个彼此不连通的外混合腔。中混合腔203被隔断为彼此独立的两个,形成两个彼此不连通的中混合腔,其中一个独立的中混合腔与其中一个独立的外混合腔连通,另外一个独立的中混合腔与另外一个独立的外混合腔连通。两个外引射通道251分别与两个独立的外混合腔连通,这样就相当于形成两个独立的燃气腔体,两个独立的燃气腔体之间的气体彼此不干扰。
由于引射通道251是通过喷嘴喷射燃气,设置两个外引射通道251相应就有两个喷嘴,当其中一个喷嘴损坏时,另一喷嘴所对应的燃气腔体中的气体不会经过已损坏喷嘴所对应的外引射通道251泄漏出去,可以提升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如果某一喷嘴损坏,其燃气压力会降低或者为零,这会导致与这一喷嘴所对应的燃气腔体连通的火孔只能产生小火或没有火焰,用户就可以排查出损坏的喷嘴,便于进行维修。
进一步的,两个外引射通道251可相对炉头的中心呈镜像对称分布,以使燃气可以更均匀地进入到外混合腔204中。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在外混合腔204中设置隔板将外混合腔204隔断为彼此独立的两个,也可通过在中混合腔203中设置隔板将中混合腔203隔断为彼此独立的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引射通道251的尾端设置有弧形的引导通道253,引导通道253的两端分别与外引射通道251和外混合腔204连通,弧形的引导通道253的内壁更加圆滑,便于气体顺畅流动,使气体能够更快进入到外混合腔204中。其中,可设置引导通道253的两个内侧壁均分别与外引射通道251和外混合腔204的内壁相切,从外引射通道251到引导通道253以及从引导通道253到外混合腔204的内壁过渡更加圆滑,更易于气体顺畅流动。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引导通道253的顶壁还设置有与外混合腔204连通的导气孔254,由于引导通道253的出口是横向布置的,靠近引导通道253的出口处气压大,外混合腔204中远离引导通道253的出口位置气压相对较小,这不利于气压均匀分布,通过设置导气孔254,一部分气流可沿着导气孔254进入到外混合腔204中,从而使外混合腔204中的气压分布相对均匀,相应可使火焰也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头200还可设置有中心孔201,中心孔201可位于内混合腔202的内侧,中心孔201用于固定防干烧传感器,以形成可防干烧的燃烧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炉头200可由炉头上盖和炉头下盖组合而成,以便于装配形成整个炉头,炉头上盖和炉头下盖可围合形成外引射通道251和内引射通道252,如图7所示,在去掉炉头上盖后,即可观察到内部的外引射通道251和内引射通道252。
在以上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字词不受限于字面含义,而只是被申请人用来使得能够对于本实用新型有清楚、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提供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Claims (10)

1.一种内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中环火孔和多个第二中环火孔,所述第一中环火孔贯穿至内火盖的底面,所述第二中环火孔贯穿至内火盖的内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中环火孔与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环火孔和第二中环火孔沿内火盖的周向成组间隔分布,每组第一中环火孔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中环火孔,每组第二中环火孔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中环火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的底面设置有分气槽,所述第一中环火孔与分气槽连通。
5.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外火盖、中心火盖以及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内火盖;所述外火盖呈环形布置并位于内火盖的外侧,所述外火盖上设置有多个外环火孔;所述炉头的顶面设置有呈环形布置的内混合腔、位于内混合腔外侧并呈环形布置的中混合腔以及位于中混合腔外侧并呈环形布置的外混合腔;所述内火盖盖设在中混合腔上,所述第一中环火孔与中混合腔连通;所述外火盖盖设在外混合腔上,所述外环火孔与外混合腔连通,所述中混合腔与外混合腔连通;所述中心火盖上设置有多个内环火孔,所述中心火盖盖设在内火盖和内混合腔上,所述内环火孔和第二中环火孔均与内混合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还设置有内引射通道和外引射通道,所述内引射通道与内混合腔连通,所述外引射通道与外混合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还设置有连通中混合腔与外混合腔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连接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射通道设置有两个,所述外混合腔被隔断为彼此独立的两个,所述中混合腔被隔断为彼此独立的两个,两个独立的中混合腔分别与两个独立的外混合腔连通,两个外引射通道分别与两个独立的外混合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射通道的尾端设置有弧形的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外引射通道和外混合腔连通;所述引导通道的两个内侧壁均分别与外引射通道和外混合腔的内壁相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通道的顶壁还设置有与外混合腔连通的导气孔。
CN202322792426.2U 2023-10-17 2023-10-17 内火盖和燃烧器 Active CN220981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2426.2U CN220981338U (zh) 2023-10-17 2023-10-17 内火盖和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2426.2U CN220981338U (zh) 2023-10-17 2023-10-17 内火盖和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1338U true CN220981338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38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92426.2U Active CN220981338U (zh) 2023-10-17 2023-10-17 内火盖和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13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70127019A (ko) 보텀 컵 커버 및 버너 및 가스기기
EP3404325B1 (en) Burner cap base for burner of a gas cooktop, burner, and gas cooktop
CN108870390B (zh) 燃气灶及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火盖、炉头、燃烧器
CN220981338U (zh) 内火盖和燃烧器
CN109140445B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2511146U (zh)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4877333A (zh) 三环火分火器及上进风燃烧器
CA3101040C (en) Cooker burner
CN110966598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9756367U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201170558Y (zh) 三维立体聚能燃烧器
CN215216242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
CN21458106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583152U (zh) 一种燃烧器
CN110848689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220017358U (zh) 采用组合分流座的燃烧器炉头
CN215216238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
CN216079796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0848688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213810616U (zh) 一种燃烧器及灶具
CN219640252U (zh) 一款具有多腔组喷头的燃烧器
CN219674217U (zh) 一种燃烧器
CN112648616B (zh) 燃烧器基座以及灶具燃烧器
CN109140447B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20828854U (zh) 内火盖、外环火盖及灶具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