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1146U -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1146U
CN212511146U CN202021848853.8U CN202021848853U CN212511146U CN 212511146 U CN212511146 U CN 212511146U CN 202021848853 U CN202021848853 U CN 202021848853U CN 212511146 U CN212511146 U CN 212511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ring
hole
mounting
re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88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争鸣
余康
张炳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88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1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1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1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所述炉头组件包括炉头,所述炉头具有通用进气通道和中心通孔,所述炉头上设有用于与可拆引射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可拆安装位;当所述可拆引射管安装于所述炉头时,所述可拆引射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可拆引射管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如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炉头可通用于二环火燃烧器和三环火燃烧器。

Description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燃烧器大致分为二环火燃烧器和三环火燃烧器,但是该两种燃烧器的炉头的规格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模具来分别进行生产,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炉头组件,旨在提供一种二环火燃烧器和三环火燃烧器通用的炉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炉头组件,所述炉头组件包括炉头,所述炉头具有通用进气通道和中心通孔,所述炉头上设有用于与可拆引射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可拆安装位;
当所述可拆引射管安装于所述炉头时,所述可拆引射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可拆引射管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为螺纹安装位或卡接安装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设于所述炉头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炉头底部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以用于安装所述可拆引射管。
可选地,所述炉头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凸部,多个所述安装凸部沿所述中心通孔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一所述安装凸部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可拆引射管,所述可拆引射管包括多个连接凸耳;
当所述可拆引射管安装于所述炉头时,多个所述连接凸耳与多个所述安装凸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凸耳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螺钉连接。
可选地,所述炉头包括第一引射管接头、及具有内环进气环槽和所述中心通孔的内环环形部,所述内环环形部的底部部分向下凸出,以形成内环半环进气凸部,所述第一引射管接头连接于所述内环半环进气凸部的外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设于所述内环环形部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位于所述内环半环进气凸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可拆引射管,所述可拆引射管包括竖向安装部和设于所述竖向安装部的下端的横向进气部;
当所述可拆引射管安装于所述炉头时,所述竖向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安装于所述内环环形部的底部,所述横向延伸部于所述内环半环进气凸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内环环形部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安装凸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且小于或等于5个。
可选地,多个所述安装凸部呈放射状分布。
可选地,所述炉头还具有与防干烧装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防干烧装置和所述可拆引射管择一地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炉头;
当所述防干烧装置安装于所述炉头时,所述防干烧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防干烧装置安装于所述中心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炉头还包括第一内外连接部、及具有外环进气环槽的外环环形部,所述炉头的内环环形部设于所述外环环形部的内侧,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连接所述内环环形部与所述外环环形部;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以用于安装所述防干烧装置;和/或,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的一端还连接于所述炉头的其中一安装凸部;和/或,
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环环形部的外环半环进气凸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引射管接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射管接头的延伸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与第二可拆安装位为同一可拆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燃烧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分气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燃气灶,包括如上所述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炉头组件,通过在炉头上设置第一可拆安装位,以使可拆引射管可通过第一可拆安装位可拆卸地安装于炉头,以使可拆引射管具有安装于炉头而与中心通孔连通的装配状态、及被拆卸下的拆卸状态,从而可使同一炉头复用至两种不同的燃烧器上,从而对两种不同的燃烧器可共用同一个炉头的模具,节省模具费,降低研发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为三环火燃烧器时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燃烧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燃烧器的过可拆引射管的中心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燃烧器的上端中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燃烧器的过一第一燃火孔的中心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炉头(即图3中的炉头或图23中的炉头)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炉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炉头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分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分气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中环火盖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中环火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中环火盖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1中中环火盖的过一第一燃火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3中外环火盖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外环火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外环火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3中内环火盖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内环火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8中内环火盖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为二环火燃烧器时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燃烧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1中燃烧器的过可拆引射管的中心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5557707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5557707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 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炉头、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通常包括炉头、分气盘和火盖组件,分气盘设置于炉头的上方,火盖组件设置于分气盘的上方。其中,根据燃烧器的火焰的环数,可将燃烧器分为一环火燃烧器、二环火燃烧器、三环火燃烧器及更多环火燃烧器,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燃烧器来说,其分气盘和火盖组件的结构都存在一定的区别;下文将以二环火燃烧器和三环火燃烧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炉头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具体来说,二环火燃烧器包括炉头和二环火组件,三环火燃烧器包括炉头和三环火燃烧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炉头组件10 包括炉头11和可拆引射管18,所述炉头11具有通用进气通道和中心通孔135,所述炉头11上设有用于与可拆引射管18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可拆安装位。
当所述可拆引射管18安装于所述炉头11时,所述可拆引射管18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可拆引射管18与所述中心通孔135 连通;
当所述可拆引射管18卸下时,所述中心通孔135既可以用于形成二次空气通道24,也可以闲置不用。当闲置不用时,可采用盖体将其封盖。
具体来说,如图1-8所示,当所述可拆引射管18安装于所述炉头11时,所述可拆引射管18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可拆引射管18与所述中心通孔135连通,从而使得中心通孔135与可拆引射管18一起形成中心进气通道1c,以使对应的燃烧器100为三环火燃烧器100。
如图21-23所示,当所述可拆引射管18卸下时,中心通孔135用于形成二次空气通道24,以使对应的燃烧器100为二环火燃烧器。
如此,本实用新型炉头组件10,通过在炉头11上设置第一可拆安装位,以使可拆引射管18可通过第一可拆安装位可拆卸地安装于炉头11,以使可拆引射管18具有安装于炉头11而与中心通孔135连通的装配状态、及被拆卸下而使中心通孔135形成二次空气通道24的拆卸状态,从而可使同一炉头11 复用至两种不同的燃烧器100上,从而对两种不同的燃烧器100可共用同一个炉头11的模具,节省模具费,降低研发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增设可拆引射管18,可增加燃烧器100的火焰的环数,即当使可拆引射管18安装到炉头11上时,可使燃烧器100的火焰的环数增加1,如,在未安装可拆引射管18时,燃烧器100为二环火燃烧器;在安装了可拆引射管18时,燃烧器100为三环火燃烧器。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通用进气通道是指当炉头11复用至两种不同的燃烧器100上时,均用于进气的进气通道,即是说,当炉头11用于形成不同的燃烧器时,该进气通道均可用于进气,其结构基本不作改变;如下文中的中环进气通道1b和外环进气通道1a。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炉头11还具有与防干烧装置 7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防干烧装置70和所述可拆引射管 18择一地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炉头11。
其中,当所述防干烧装置70安装于所述炉头11时,所述防干烧装置70 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防干烧装置70安装于所述中心通孔135内。
如图21-23所示,当防干烧装置70安装到炉头11上时,所述防干烧装置 7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防干烧装置70安装于中心通孔 135内,此时中心通孔135也可用于形成二次空气通道24,以使对应的燃烧器100为二环火燃烧器100。
具体的,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与第二可拆安装位既可以为同一可拆安装位,也可以为不同的可拆安装位。下文将以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与第二可拆安装位为不同的可拆安装位进行描述。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炉头11,可通用于二环火燃烧器100和三环火燃烧器100。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可拆引射管18用于组成三环火组件,以上防干烧装置70用于组成二环火组件。
换而言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燃烧器100,包括:
炉头11,所述炉头11具有通用进气通道和中心通孔135;以及
二环火组件、三环火组件,所述三环火组件包括可拆引射管18,所述二环火组件和三环火组件择一地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炉头11,其中,当所述二环火组件安装于所述炉头11时,所述中心通孔135用于形成二次空气通道24 或用于安装防干烧装置70,以使所述燃烧器100为二环火燃烧器100;当所述三环火组件安装于所述炉头11时,所述可拆引射管18与所述中心通孔135 连通,以用于形成中心进气通道1c,以使所述燃烧器100为三环火燃烧器100。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既可以为螺纹安装位,以使可拆引射管18通过螺纹锁附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炉头11;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也可以为卡接安装位,以使可拆引射管18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炉头11。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连接强度,使第一可拆安装位为螺纹安装位。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既可以设置于中心通孔135的内壁面上,也可设置于炉头11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可拆引射管18 的安装难度、及简化炉头的结构设计,将第一可拆安装位设置于炉头11的底部。
以下结合炉头11的其他结构对第一可拆安装位的结构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炉头底部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321,所述第一安装孔1321为螺纹孔,以用于安装所述可拆引射管18。
如此,将第一可拆安装位设置为螺纹孔的形式,不仅可简化结构,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连接强度。
具体来说,所述可拆引射管18具有与第一安装孔1321相对应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831,当将可拆引射管18安装于炉头11上时,可使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1831而与第一安装孔1321螺纹连接,从而将可拆引射管18固定安装在炉头11上。其中,第一连接孔1831既可以为螺纹孔,也可以为过孔。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炉头11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凸部132,多个所述安装凸部132沿所述中心通孔135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一所述安装凸部 132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1321。
如此,通过在炉头11的底部设置安装凸部132,并使第一安装孔1321设于安装凸部132上,可在不整体增加炉头11的底部壁厚的情况下,即可增强第一安装孔1321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可拆引射管18的安装稳定性。
而且,通过在中心通孔135的周向上间隔分布多个安装凸部132,可便于增强可拆引射管18安装在炉头11上时的受力均匀性,从而可提高可拆引射管18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所述所述可拆引射管18包括多个连接凸耳183,第一连接孔1831设于连接凸耳183上,当所述可拆引射管18安装于所述炉头11时,多个所述连接凸耳183与多个所述安装凸部13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1831与第一安装孔1321通过螺钉连接。
具体的,所述安装凸部13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且小于或等于5个,如可取2个或3个等。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多个所述安装凸部132呈放射状分布。如此,可提高装配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炉头11包括第一引射管接头 12、及具有内环进气环槽134和中心通孔135的内环环形部13,所述内环环形部13的底部部分向下凸出,以形成内环半环进气凸部131,所述第一引射管接头12连接于内环半环进气凸部131的外侧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引射管接头12的管道和内环进气环槽134形成中环进气通道1b。
如此,通过设置内环半环进气凸部131,当燃气进入内环进气环槽134后,可向内环半环进气凸部131的两侧分流,从而可便于提高燃气在内环进气环槽134内的均匀性,从而可便于提高燃火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设于内环环形部13的底部,并位于内环半环进气凸部131的一侧。
具体的,多个所述安装凸部132设于内环环形部13的底部,并位于内环半环进气凸部131的一侧。
如此,通过使第一可拆安装位设于内环环形部13位于内环半环进气凸部 131的一侧,可便于减小燃烧器100竖向上的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可拆引射管18包括竖向安装部181和设于竖向安装部181的下端的横向进气部182。
当所述可拆引射管18安装于所述炉头11时,所述竖向安装部181通过第一可拆安装位安装于内环环形部13的底部,所述横向延伸部于内环半环进气凸部131的一侧向远离内环环形部13的方向延伸。
如此,可实现侧向供燃气。而且,通过使横向延伸部于内环半环进气凸部131的一侧向远离内环环形部13的方向延伸,可便于增大可拆引射管18 的安装空间,以避免内环半环进气凸部131和第一引射管接头12对可拆引射管18的安装造成干涉。
具体的,如图1-8、及21-23所示,多个所述连接凸耳183设于竖向安装部181的周面的上端,并沿周向间隔分布。
具体的,所述内环环形部13的底部于中心通孔135的周缘设有延伸环凸 133,所述可拆引射管18的燃气出口端插设于延伸环凸133的内侧,如此,可提高密封性。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也可设于内环半环进气凸部131的底部或侧部,甚至,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还可设于外环环形部15的底部等。
同样地,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既可以为螺纹安装位,以使防干烧装置70通过螺纹锁附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炉头11;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也可以为卡接安装位,以使防干烧装置70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炉头11。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连接强度,使第二可拆安装位为螺纹安装位。
同样地,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既可以设置于中心通孔 135的内壁面上或炉头11的顶部,也可设置于炉头11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防干烧装置70的安装难度、及简化炉头的结构设计,将第二可拆安装位设置于炉头11的底部。
以下结合炉头11的其他结构对第二可拆安装位的结构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炉头11还包括第二引射管接头 16、及具有外环进气环槽151的外环环形部15,所述内环环形部13设于外环环形部15的内侧,所述外环环形部15的底部部分向下凸出,以形成外环半环进气凸部152,第二引射管接头16连接于外环半环进气凸部152。
具体的,所述第二引射管接头16的管道和外环进气环槽151用于形成外环进气通道1a。
如此,通过设置外环半环进气凸部152,当燃气进入外环进气环槽151后,可向外环半环进气凸部152的两侧分流,从而可便于提高燃气在外环进气环槽151的均匀性,从而可便于提高燃火的均匀性。
具体的,所述外环环形部15位于第一引射管接头12的中心线的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炉头11还包括第一内外连接部 14,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14连接内环环形部13与外环环形部15。
如此,通过设置第一内外连接部14,可使内环环形部13与外环环形部15连接为一个整体部件。
当然,为了保证炉头11的整体稳定性,可使炉头11还包括第二内外连接部17,所述第二内外连接部17也连接内环环形部13与外环环形部15。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14。如此,一方面可避免防干烧装置70与炉头11的连接位置太过远离炉头11的中心,另一方面也可使其与第一可拆安装位进行避让。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14上的第二安装孔141,所述第二安装孔141为螺纹孔,以用于安装防干烧装置70。
具体的,所述防干烧装置70为温度检测装置,所述防干烧装置70包括安装支臂71,所述安装支臂7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711,所述第二连接孔711 与第二安装孔141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14的一端还连接于其中一安装凸部132。如此,可提高第一内外连接部14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14的另一端连接于外环半环进气凸部152。
进一步地,如图1-8、及21-23所示,所述第二引射管接头16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引射管接头12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可使炉头11底部的引射管接头的布局合理,以有利于节约空间。
具体的,所述第一引射管接头12连接有第一通用引射管50,第二引射管接头16连接有第二通用引射管60。
以下对当燃烧器100为三环火燃烧器100时,三环火组件的其他结构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0所示,所述三环火组件包括可拆引射管18、分气盘20和火盖组件30。
所述分气盘20具有外环燃气通道21、中环燃气通道22和内环燃气通道 23,所述外环燃气通道21的内环壁与中环燃气通道22的外环壁间隔设置,所述外环燃气通道21、中环燃气通道22和内环燃气通道23均为环形的通道。
如图1-5、及9和10所示,所述分气盘20还具有二次空气通道24,所述二次空气通道24包括位于外环燃气通道21的内环壁与中环燃气通道22的外环壁之间的、且与外界空气连通的间隔空气通道241,设于所述内环燃气通道 23的内侧的中心空气通道242,及依次穿过所述中环燃气通道22和内环燃气通道23、而连通间隔空气通道241与中心空气通道242的内横向空气通道243。
具体的,如图1-20所示,所述炉头组件10具有外环进气通道1a、中环进气通道1b和中心进气通道1c,其中,所述外环进气通道1a、中环进气通道 1b均为环形的通道,所述中心进气通道1c为通孔。
所述分气盘20安装于所述炉头组件10的上方,所述外环燃气通道21与外环进气通道1a连通,所述中环燃气通道22与中环进气通道1b连通,所述内环燃气通道23与中心进气通道1c连通。
如图1-5、及11-20所示,所述火盖组件30包括外环火盖31、中环火盖 32和内环火盖33,所述火盖组件30安装于所述分气盘20,所述外环火盖31、中环火盖32和内环火盖33均为环形件,其均具有环孔,其中,所述外环火盖31的环孔为外环环孔,中环火盖32的环孔为中环环孔,内环火盖33的环孔为内环环孔。
具体的,如图1-5、及11-20所示,所述外环火盖31安装于分气盘20的上方,所述外环火盖31具有环形设置的外环燃火腔311、及与外环燃火腔311 连通的外环燃火孔312,所述外环燃火腔311与外环燃气通道21连通,进入外环进气通道1a内的燃气可依次经外环燃气通道21和外环燃火腔311、然后从外环燃火孔312内喷出,燃烧后形成外环火。
如图1-5、及11-20所示,所述中环火盖32安装于分气盘20的上方,所述中环火盖32具有环形设置的中环燃火腔321、及与中环燃火腔321连通的中环燃火孔322,所述中环燃火腔321与中环燃气通道22连通,进入中环进气通道1b内的燃气可依次经中环燃气通道22和中环燃火腔321,然后从中环燃火孔322内喷出,燃烧后形成中环火。
对于内环火盖33,可使内环火盖33安装于分气盘20的上方,所述内环火盖33具有环形设置的内环燃火腔331、及与内环燃火腔331连通的内环燃火孔332,所述内环燃火腔331与内环燃气通道23连通,进入中心进气通道 1c内的燃气可依次经内环燃气通道23和内环燃火腔331,然后从内环燃火孔 332内喷出,燃烧后形成内环火。或者,如图1-5、及11-20所示,使所述内环火盖33设于中环火盖32的上方,所述内环火盖33与中环火盖32之间形成呈环形设置的内环燃火腔331、及与内环燃火腔331连通的内环燃火孔332,所述内环燃火腔331与内环燃气通道23连通,进入中心进气通道1c内的燃气可依次经内环燃气通道23和内环燃火腔331,然后从内环燃火孔332内喷出,燃烧后形成内环火。
其中,所述内环火盖33的内环环孔与所述中心空气通道242连通。外界空气可依次通过间隔空气通道241、内横向空气通道243、中心空气通道242 和内环环孔,而从内环环孔的上端的出口处流出,从而对内环火和中环火进行补充空气,从而对燃烧器100的燃烧进行补充空气,以解决三环火燃烧器 100和燃气灶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空气供给不足的问题,以使保证从内火盖的内环燃火孔332和中火盖的中环燃火孔322流出的燃气充分燃烧。
如此,通过设置二次空气通道24,可使得外界空气可从间隔空气通道241、内横向空气通道243和中心空气通道242供给燃烧器100的中部,从而可对燃烧器100工作时的内环火和中环火进行补充空气,以使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即可以解决三环火燃烧器100和燃气灶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空气供给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5、及9和10所示,所述二次空气通道24还包括穿过外环燃气通道21而连通间隔空气通道241与外界空气的外横向空气通道244。
如此,可使得燃烧器100/燃气灶周侧的外界空气能从外横向空气通道244 流入间隔空气通道241,进而流向燃烧器100的中部,从而可便于对燃烧器 100进行补充空气。
进一步地,如图1-5、及9和10所示,所述外横向空气通道244在外环燃气通道21的周向上间隔分布有多个。
如此,可便于提高外界空气的进给量,以便于使三环火燃烧器100和燃气灶在使用的过程中空气供给充足。
具体的,所述外横向空气通道244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且小于或等于10个,如可取3个、4个、5个、6个、7个和8个等。
进一步地,如图1-5、及9和10所示,其中一所述外横向空气通道244 对应内横向空气通道243设置。如此,可便于从该外横向空气通道244进入间隔空气通道241内的外界空气,流入内横向空气通道243内,以便于提高空气的供给速度和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5、及9和10所示,所述外横向空气通道244在沿径向朝外的方向上呈渐扩设置,和/或,所述内横向空气通道243在沿径向朝外的方向上呈渐扩设置。
如此,可使得外横向空气通道244和/或内横向空气通道243的空气进口较大,从而可便于外界空气流入外横向空气通道244内,和/或,可便于间隔空气通道241内的空气流入内横向空气通道243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横向空气通道244在沿径向朝外的方向上呈渐扩设置,且所述内横向空气通道243在沿径向朝外的方向上呈渐扩设置。
需要指出的是,多个外横向空气通道244的通道壁可在外环燃气通道21 内分隔出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外环燃气通孔(图未标)。
进一步地,如图1-5、及9和10所示,所述中环燃气通道22的内环壁与内环燃气通道23的外环壁为同一环壁,和/或,所述内环燃气通道23的内环壁用以形成中心空气通道242的侧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环燃气通道22 的内环壁与内环燃气通道23的外环壁为同一环壁,且所述内环燃气通道23 的内环壁用以形成中心空气通道242的侧壁。
如此,通过使中环燃气通道22的内环壁与内环燃气通道23的外环壁为同一环壁,可减小中环燃气通道22与内环燃气通道23之间的间距,一方面有利于减小分气盘20的径向尺寸,另一方面也可便于减小中环火与内环火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提高燃烧器100中部的火力。
而且,通过使内环燃气通道23的内环壁用以形成中心空气通道242的侧壁,一方面有利于减小分气盘20的径向尺寸,另一方面可便于增大中心通孔 135或增大内环燃气通道23。
进一步地,如图1-5、及9和10所示,所述分气盘20包括设于外环燃气通道21的内环壁与中环燃气通道22的外环壁之间的、并连接外环燃气通道 21的内环壁与中环燃气通道22的外环壁的环形分隔板25,所述间隔空气通道241形成于所述环形分隔板25的上侧。
如此,可通过环形分隔板25连接外环燃气通道21的内环壁与中环燃气通道22的外环壁。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环形分隔板25上设置空气通孔,以使燃烧器100和燃气灶下方的外界空气也可进入间隔空气通道241内;或者,可通过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连接筋来连接外环燃气通道21的内环壁与中环燃气通道22的外环壁,相邻的连接筋之间形成通气间隔,以使燃烧器100和燃气灶下方的外界空气也可进入间隔空气通道241内;等等。
进一步地,如图1-5、及9和10所示,所述内环燃气通道23外环壁的下端向下凸出于其他燃气通道的环壁,以形成与炉头组件10装配时的导向安装结构。
如此,在装配分气盘20和炉头组件10时,可先将内环燃气通道23的内环壁的向下凸出的部分与炉头组件10的中心进气通道1c对位,如可先将内环燃气通道23的内环壁套设于中心进气通道1c的侧壁外,或者,可先将内环燃气通道23的内环壁套设于中心进气通道1c内,然后引导分气盘20与炉头组件10相互靠近,以实现导向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11-14所示,所述中环燃火孔322包括第一燃火孔3221,所述第一燃火孔3221的出气口设于中环火盖32的外环壁的外环面。具体的,所述第一燃火孔3221在所述中环火盖32的外环壁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并排列成一圈。
进一步地,如图11-14所示,所述中环火盖32的外环壁的外环面设有出气凹槽3242,所述出气凹槽3242设于第一燃火孔3221的出气口的下方,所述中环燃火孔322还包括第二燃火孔3222,所述第二燃火孔3222的出气口设于出气凹槽3242的下侧槽壁。具体的,所述第二燃火孔3222在所述中环火盖32的外环壁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如图11-14所示,所述出气凹槽3242与第一燃火孔3221相交而形成串气连通口3223。
以下对当燃烧器100为二环火燃烧器100时,二环火组件的其他结构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1-23所示,所述二环火组件包括防干烧装置70、分气盘20和火盖组件30。
进一步地,如图21-23所示,所述分气盘20具有内侧环燃气通道26、外侧环燃气通道27及设于内侧环燃气通道26内侧的第一过孔。
进一步地,如图6-8、及21-23所示,所述炉头11具有外环进气通道1a、中环进气通道1b和中心通孔135。
所述分气盘20安装于所述炉头11的上方,所述外侧环燃气通道27与外环进气通道1a连通,所述内侧环燃气通道26与中环进气通道1b连通,所述第一过孔与中心通孔135。
进一步地,如图21-23所示,所述火盖组件30包括外环火盖31和内环火盖33,所述火盖组件30安装于所述分气盘20,所述外环火盖31和内环火盖 33均为环形件。
具体的,如图21-23所示,所述外环火盖31安装于分气盘20的上方,所述外环火盖31具有环形设置的外环燃火腔311、及与外环燃火腔311连通的外环燃火孔312,所述外环燃火腔311与外侧环燃气通道27连通,进入外环进气通道1a内的燃气可依次经外侧环燃气通道27和外环燃火腔311、然后从外环燃火孔312内喷出,燃烧后形成外环火。
如图21-23所示,内环火盖33安装于分气盘20的上方,所述内环火盖 33具有环形设置的内环燃火腔331、与内环燃火腔331连通的内环燃火孔332、及设于内环燃火腔331的内侧的第二过孔,所述内环燃火腔331与内侧环燃气通道26连通,进入中环进气通道1b内的燃气可依次经内侧环燃气通道26 和内环燃火腔331,然后从内环燃火孔332内喷出,燃烧后形成内环火。
如图21-23所示,所述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连通,防干烧装置70依次窗中心通孔135、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而伸出。
如此,可形成二环火燃烧器10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燃烧器,该燃烧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燃气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组件包括炉头;
所述炉头具有通用进气通道和中心通孔,所述炉头上设有用于与可拆引射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可拆安装位;
当所述可拆引射管安装于所述炉头时,所述可拆引射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可拆引射管与所述中心通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为螺纹安装位或卡接安装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设于所述炉头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炉头底部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以用于安装所述可拆引射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凸部,多个所述安装凸部沿所述中心通孔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一所述安装凸部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可拆引射管,所述可拆引射管包括多个连接凸耳;
当所述可拆引射管安装于所述炉头时,多个所述连接凸耳与多个所述安装凸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凸耳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螺钉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包括第一引射管接头、及具有内环进气环槽和所述中心通孔的内环环形部,所述内环环形部的底部部分向下凸出,以形成内环半环进气凸部,所述第一引射管接头连接于所述内环半环进气凸部的外侧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设于所述内环环形部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内环半环进气凸部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组件还包括可拆引射管,所述可拆引射管包括竖向安装部和设于所述竖向安装部的下端的横向进气部;
当所述可拆引射管安装于所述炉头时,所述竖向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安装于所述内环环形部的底部,所述横向延伸部于所述内环半环进气凸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内环环形部的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还具有与防干烧装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防干烧装置和所述可拆引射管择一地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炉头;
当所述防干烧装置安装于所述炉头时,所述防干烧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以使所述防干烧装置安装于所述中心通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还包括第一内外连接部、及具有外环进气环槽的外环环形部,所述炉头的内环环形部设于所述外环环形部的内侧,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连接所述内环环形部与所述外环环形部;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拆安装位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以用于安装所述防干烧装置;和/或,
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的一端还连接于所述炉头的其中一安装凸部;和/或,
所述第一内外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环环形部的外环半环进气凸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炉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拆安装位与第二可拆安装位为同一可拆安装位。
14.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炉头组件。
15.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烧器。
CN202021848853.8U 2020-08-28 2020-08-28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Active CN212511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8853.8U CN212511146U (zh) 2020-08-28 2020-08-28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8853.8U CN212511146U (zh) 2020-08-28 2020-08-28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1146U true CN212511146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5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8853.8U Active CN212511146U (zh) 2020-08-28 2020-08-28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11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379A (zh) * 2021-03-10 2021-07-23 陈祥平 一种炉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4379A (zh) * 2021-03-10 2021-07-23 陈祥平 一种炉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6433B (zh) 燃烧器
CN212511146U (zh)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1878813A (zh)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09000232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1878812A (zh) 火盖、燃烧器和灶具
CN212319714U (zh) 分气盘、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9640252U (zh) 一款具有多腔组喷头的燃烧器
CN212408661U (zh) 炉头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3066105U (zh) 内环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3066109U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3066104U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458106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1043600A (zh) 一种双侧进气上进风式家用燃烧器炉头
CN212691762U (zh) 一种三环火燃烧器
CN214094465U (zh) 一种分体式高效红外燃烧器
CN220186810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9656074U (zh) 燃烧器
CN218269173U (zh) 一种燃气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灶具
CN212511147U (zh) 火盖、燃烧器和灶具
CN213066106U (zh) 喷嘴底座、燃烧器和灶具
CN213066108U (zh) 底杯、燃烧器和灶具
CN111878814A (zh) 分气盘、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5001571U (zh) 燃烧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6953046U (zh) 一种燃烧器及灶具
CN219571921U (zh) 分火器及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8

Address after: 241012 west side of floor 3, office building 5,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cluster, Fuzhou Road, Jiangbei concentration area,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20 Beijiao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