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4226U - 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64226U
CN220964226U CN202322377825.2U CN202322377825U CN220964226U CN 220964226 U CN220964226 U CN 220964226U CN 202322377825 U CN202322377825 U CN 202322377825U CN 220964226 U CN220964226 U CN 220964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fixing
wire
groov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78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益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778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64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64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64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包括固定部、夹持部、卡接部、固定件和连接件,固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一线槽,夹持部上设有与每个第一线槽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线槽,卡接部设置于固定部上,卡接部卡接于夹持部,且对应的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组合形成夹持通道,夹持部通过固定件与固定部固定连接,且用以保持夹持通道内的高压线处于夹紧状态,用于与外部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安装于固定部上。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具有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的电机。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具有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的电机。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的电机高压线束一般采用侧向出线,且采用扎带,卡箍等产品,大多数适用小线直径电缆固定,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大线径特别是运动件电机端的布置固定,然后对于后驱电机总成,不仅需要满足大线径高压线缆的布置固定还要满足工人装配的方便性,维护人员的拆卸少件化,例如后驱电机高压电缆的正,负线束并排固定及拆装便利性。
当前汽车开发技术已日趋成熟,设计开发车辆已不再是个别车企的独门绝技,产品零部件设计不仅要求达到其使用功能,还要考虑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装配便利性,售后维修方便性。所以安装方便,维护成本更低将更加让整车产品具有竞争力。中国专利局公布的一种高压线缆固定管夹,公开号CN217388074U,其中公开内容解决了高压线缆并排布置的问题,但其采用的自锁钉结构固定于汽车车身,属于静止件。若应用于运动部件,将非常容易导致自锁定结构部失效或断裂。其次自锁钉结构很短,当自锁钉固定车身部与地面较高时,装配或者维护不方便,需要借用辅助工具进行拆卸,增加了维护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以安装于静止区域或运动区域内,能够在多种应用场景中进行使用,通过固定件使得固定部与夹持部稳定连接,保证对于高压线的夹持状态,避免出现脱落的情况;当应用在电机领域时,将连接件固定于电机壳上,电机上的高压线至于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形成的夹持通道内,当电机工作运动时,原受力于电机与高压线接口的拖曳力转移到高压线与固定部与夹持部上,避免高压线与电机结合部长期运动受力出现松脱;在电机故障时,直接将高压线缆及高压线防脱固定结构从电机端插拔拆卸,避免拆卸悬架及电机总成,降低维护成本的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包括固定部、夹持部、卡接部、固定件和连接件,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一线槽,所述夹持部上设有与每个所述第一线槽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线槽,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夹持部,且对应的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组合形成夹持通道,所述夹持部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且用以保持所述夹持通道内的高压线处于夹紧状态,用于与外部固定连接的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的凸台,所述夹持部上设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卡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台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具有间隔块。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夹持部上,所述固定部上设有配合所述导向件插入的导向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部上的导向块,以及还包括连接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夹持部的加强筋。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线槽之间具有固定间隔,任意一个所述固定间隔上设有第一限位孔,相邻所述第二线槽之间具有夹持间隔,所述夹持隔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具有内螺纹,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螺纹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孔内嵌设一个用于增加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连接强度的金属衬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在所述第一线槽底部所在的区域上均设有多个增加对于高压线抓紧力的第一缠绕筋,所述夹持部在所述第二线槽所在的区域上均设有多个增加对于高压线抓紧力的第二缠绕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两侧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具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用于通过螺栓与外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安装座具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通过螺栓与外部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电机上,高压线位于所述夹持通道内。
本申请的连接件可以安装于静止区域或运动区域内,能够在多种应用场景中进行使用,通过固定件使得固定部与夹持部稳定连接,保证对于高压线的夹持状态,避免出现脱落的情况;当应用在电机领域时,将连接件固定于电机壳上,电机上的高压线至于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形成的夹持通道内,当电机工作运动时,原受力于电机与高压线接口的拖曳力转移到高压线与固定部与夹持部上,避免高压线与电机结合部长期运动受力出现松脱。
高压线防脱固定结构可拆的安装于电机上,当电机工作运动时,原受力于电机与高压线缆接口的拖曳力,转移到高压线束与固定部和夹持部的接合面,解决现有高压线缆与电机结合部长期运动受力松脱问题;在电机故障时,直接将高压线缆及高压线防脱固定结构从电机端插拔拆卸,避免拆卸悬架及电机总成,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高压线防脱固定结构未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固定部与连接件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固定部与连接件组合俯视图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具有高压线防脱固定结构的电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C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具有高压线防脱固定结构的电机的正视示意图。
图中:1、固定部;11、第一线槽;111、第一缠绕筋;12、固定间隔;13、第一限位孔;131、金属衬套;14、第一通孔;2、夹持部;21、第二线槽;211、第二缠绕筋;22、夹持间隔;23、第二限位孔;231、内螺纹;24、第二通孔;31、凸台;311、第一凹槽;312、第二凹槽;313、间隔块;32、卡槽;321、第一夹持面;323、第一配合面;324、第二配合面;4、固定件;51、导向块;511、减重孔;52、加强筋;53、导向槽;61、第一安装座;611、第一连接板;612、第一安装板;613、第一加强板;614、第一连接孔;62、第二安装座;621、第二连接板;622、第二安装板;623、第二加强板;624、第二连接孔;7、电机;8、高压线缆;9、夹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的顺序。
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参见图1所示,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包括固定部1、夹持部2、卡接部、固定件4和连接件,固定部1上设有多个第一线槽11,夹持部2上设有与每个第一线槽1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线槽21,卡接部设置于固定部1上,卡接部卡接于夹持部2,且对应的第一线槽11与第二线槽21组合形成夹持通道9,夹持部2通过固定件4与固定部1固定连接,且用以保持夹持通道9内的高压线处于夹紧状态,用于与外部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安装于固定部1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线槽11与第二线槽21的个数均是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置第一线槽11与第二线槽21的个数,本申请不做限制。
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连接件固定到所需要的位置,然后将两根高压线分别放置于第一线槽11内,通过夹持部2与卡接部的配合使得固定部1与夹持连接,使得高压线处于第一线槽11与第二线槽21配合形成的夹持通道9内,使用固定件4将固定部1与夹持部2固定连接,保证对于高压线的稳定夹持。本申请的连接件可以安装于静止区域或运动区域内,能够在多种应用场景中进行使用,通过固定件4使得固定部1与夹持部2稳定连接,保证对于高压线的夹持状态,避免出现脱落的情况;当应用在电机7领域时,将连接件固定于电机7壳上,电机7上的高压线至于第一线槽11与第二线槽21形成的夹持通道9内,当电机7工作运动时,原受力于电机7与高压线接口的拖曳力转移到高压线与固定部1与夹持部2上,避免高压线与电机7结合部长期运动受力出现松脱。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上设有多个形状不一的第一通孔14,夹持部2上设有多个形状不一的第二通孔24,第一通孔14与第二通孔24的设计用于减轻固定部1与夹持部2的重量。为保证多孔结构的固定部1与夹持部2依然能够保持强度,第一通孔14内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通孔24内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在第一通孔14内的大小,以及方向不做限制,第二支撑板在第二通孔24内的大小,以及方向不做限制。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卡接部包括设置于固定部1上的凸台31,夹持部2上设有与凸台31相配合的卡槽32。具体地,凸台31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12,第一凹槽311与第二凹槽312之间具有间隔块313。本实施例中,凸台31的一个平面位于第一线槽11所在的固定部1平面上,凸台31上相邻的一个平面安装于连接件上,此时第一凹槽311位于凸台31的上表面,第二凹槽312位于凸台31的下表面;卡槽32位于第二线槽21所在的夹持部2平面的端部,卡槽32具有配合凸台31第一夹持面321、第二夹持面322、第一配合面323与第二配合面324,凸台31上第一凹槽311配合第一夹持面321,第二凹槽312配合第二夹持面322,凸台31剩余两个侧面分别贴合第一配合面323与第二配合面324。
参见图1所示,本实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设置于夹持部2上,固定部1上设有配合导向件插入的导向槽53。具体地,导向件包括设置于夹持部2上的导向块51,以及还包括连接导向块51与夹持部2的加强筋52。具体地,导向块51上设有减重孔511,减轻导向块51的重量,加强筋52提高导向块51与夹持部2之间的连接强度,上述结构设计减轻导向块51重量的同时保证导向块51与夹持部2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导向块51设置于第二线槽21所在的夹持部2平面上,且与卡槽32分别设于夹持部2的两端,实际使用过程中,导向块51与导向槽53相配合,便于凸台31与卡槽32进行安装,增加夹持部2与固定部1组装的效率;导向块51与导向槽53相配合,凸台31与卡槽32相配合,增加了夹持部2与固定部1组合后的稳定性。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第一线槽11之间具有固定间隔12,任意一个固定间隔12上设有第一限位孔13,相邻第二线槽21之间具有夹持间隔22,夹持隔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孔23,第二限位孔23内具有内螺纹231,固定件4为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过第一限位孔13与第二限位孔23的内螺纹231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上具有两个第一线槽11,夹持部2上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线槽21,其中第一线槽11与第二线槽21均为半圆弧形结构,组合形成圆形夹持通道9,第一限位孔13位于两个第一线槽11之间的固定间隔12,第二限位孔23位于两个第二线槽21之间的夹持间隔22,固定螺栓穿过固定部1的第一限位孔13,螺纹连接于夹持部2的第二限位孔23内,使得夹持部2与固定部1完成限位固定,进而保证夹持通道9内的高压线被稳定夹持。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螺栓穿过夹持部2的第二限位孔23,螺纹连接于固定部1的第一限位孔13,本申请不做限制。值得一说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4包括螺栓、螺母和垫片相配合,第一限位孔13与第二限位孔23是光滑的通孔,通过螺栓、螺母和垫片的配合完成固定部1与夹持部2的相对固定,由此,本申请不限制固定件4的具体结构,能够实现对于固定部1与夹持部2的相对固定的具体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孔13内嵌设一个用于增加固定螺栓与固定部1之间连接强度的金属衬套131。实际使用过程中,提高螺栓与夹持部2连接的耐久性,保证夹持部2与固定部1多次拆解后仍然保持固定后的连接的稳定性。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在第一线槽11底部所在的区域上均设有多个增加对于高压线抓紧力的第一缠绕筋111,夹持部2在第二线槽21所在的区域上均设有多个增加对于高压线抓紧力的第二缠绕筋211。实际使用过程中,高压线缆8位于第一线槽11与第二线槽21组成的夹持通道9内,第一缠绕筋111与第二缠绕筋211能够在增加对于高压线缆的加持力,保证对于高压线的稳定夹持,避免工作状态时,高压线缆8出现脱落的情况。
参见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固定部1两侧的第一安装座61和第二安装座62,第一安装座61具有第一连接板611,第一连接板611上设有用于通过螺栓与外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614,第二安装座62具有第二连接板621,第二连接板621上设有通过螺栓与外部连接的第二连接孔624,第一连接板611与第二连接板621处于同一水平面。具体地,第一安装座61包括第一安装板612和第一连接板611,第一安装板612的一端垂直连接于固定部1的端部,另一端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板611,第一安装板612与第一连接板611之间平行设有两个第一加强板613;第二安装座62包括第二安装板622和第二连接板621,第二安装板622的一端垂直连接于固定部1的端部,另一端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板621,第二安装板622与第二连接板621之间平行设有两个第二加强板62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座61与第二安装座62的直角梯形结构,解决了现有高压线缆8与电机7结合部离地面过高,装配高压线缆8结合部操作需增加辅助工具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611与第二连接板621不处于同一平面,第一连接板611与第一安装板612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第二连接板621与第二安装板622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连接件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能够实现与外部结构可拆连接的具体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值得一说的是,本实施例中固定部与连接件为一体结构,即固定部1与设置于固定部1两侧的第一安装座61和第二安装座62为一体结构,增加结构强度。
实施例二
参见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连接件连接于电机7上,高压线位于夹持通道9内。具体地,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板611与第二连接板621固定于电机7上,电机7上的高压线缆8置于固定部1的第一线槽11上,夹持部2上的导向块51进入导向槽53内,使得夹持部2上的卡槽32与凸台31相配合,当夹持部2与固定部1贴合时,通过固定螺栓穿过第一限位孔13,然后螺纹连接第二限位孔23,使得夹持部2与固定部1形成稳定连接,保持对于高压线缆8的夹持,避免高压线出现脱落。
实际使用过程中,高压线防脱固定结构可拆的安装于电机7上,当电机7工作运动时,原受力于电机7与高压线缆8接口的拖曳力,转移到高压线束与固定部1和夹持部2的接合面,解决现有高压线缆8与电机7结合部长期运动受力松脱问题;在电机7故障时,直接将高压线缆8及高压线防脱固定结构从电机7端插拔拆卸,避免拆卸悬架及电机7总成,降低维护成本;进行组合安装时,可以将高压线缆8与实施例一中的高压线防脱固定结构先于电机7分装,亦适用于晚于电机7装配后,安装灵活。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中高压线防脱固定结构中的连接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用以与不同结构的电机7进行匹配,增加应用范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实施例二中的电机,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机中的高压线缆处于稳定的夹持状态,避免由于高压线缆的脱落所带来的故障,进而保证汽车的稳定行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夹持部(2)、卡接部、固定件(4)和连接件,所述固定部(1)上设有多个第一线槽(11),所述夹持部(2)上设有与每个所述第一线槽(1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线槽(21),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上,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夹持部(2),且对应的第一线槽(11)与第二线槽(21)组合形成夹持通道(9),所述夹持部(2)通过所述固定件(4)与所述固定部(1)固定连接,且用以保持所述夹持通道(9)内的高压线处于夹紧状态,用于与外部固定连接的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上的凸台(31),所述夹持部(2)上设有与所述凸台(31)相配合的卡槽(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1)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12),所述第一凹槽(311)与所述第二凹槽(312)之间具有间隔块(3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夹持部(2)上,所述固定部(1)上设有配合所述导向件插入的导向槽(5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部(2)上的导向块(51),以及还包括连接所述导向块(51)与所述夹持部(2)的加强筋(5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线槽(11)之间具有固定间隔(12),任意一个所述固定间隔(12)上设有第一限位孔(13),相邻所述第二线槽(21)之间具有夹持间隔(22),所述夹持隔板上设有第二限位孔(23),所述第二限位孔(23)内具有内螺纹(231),所述固定件(4)为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13)与所述第二限位孔(23)的内螺纹(23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3)内嵌设一个用于增加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固定部(1)之间连接强度的金属衬套(13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在所述第一线槽(11)底部所在的区域上均设有多个增加对于高压线抓紧力的第一缠绕筋(111),所述夹持部(2)在所述第二线槽(21)所在的区域上均设有多个增加对于高压线抓紧力的第二缠绕筋(2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两侧的第一安装座(61)和第二安装座(62),所述第一安装座(61)具有第一连接板(611),所述第一连接板(611)上设有用于通过螺栓与外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614),所述第二安装座(62)具有第二连接板(621),所述第二连接板(621)上设有通过螺栓与外部连接的第二连接孔(624),所述第一连接板(61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21)处于同一水平面。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电机上,高压线位于所述夹持通道(9)内。
CN202322377825.2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及电机 Active CN220964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7825.2U CN220964226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7825.2U CN220964226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64226U true CN220964226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4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7825.2U Active CN220964226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64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964226U (zh) 一种高压线固定防脱结构及电机
CN107946491B (zh) 新能源车型电池模组
CN112278075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机舱布置结构
CN216904124U (zh) 一种用于线束扁平布置的线束安装套管
KR100298861B1 (ko) 균압용 드로퍼 클램프
CN216530295U (zh) 一种具有良好缓冲保护功能的线束定位装置
CN213093385U (zh) 应用于双电池平衡器的端子接头
CN218616537U (zh) 一种车辆智能冷却控制器
CN215474958U (zh) 一种车辆配电装置
CN220904889U (zh) 一种电器盒
CN219749745U (zh) 一种域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CN218275895U (zh) 一种驱动电机三相线线卡
CN219428056U (zh) 一种线束固定模块及系统
CN113823922B (zh) 一种用于电缆安装的防脱落固定连接件
CN219395341U (zh) 一种集成式控制器
CN218603406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的连接组件
CN216959252U (zh) 跳线串装置
CN214280876U (zh) 一种用于电信工程施工的路面开挖线缆保护装置
CN219534583U (zh) 一种积木式电池包组合结构
CN219760032U (zh) 插头安装结构及充电连接器
CN112549941B (zh) 一种横向拆装的高度集成式动力电池箱系统及车辆
CN215300049U (zh) 一种汽车线束支架
CN210082922U (zh) 一种用于安装动力电池的纵梁中段总成结构及车辆
CN212849769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器
CN219436582U (zh) 一种车载配电盒线束布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