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8387U - 集装箱船及其货舱结构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船及其货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48387U
CN220948387U CN202323210207.5U CN202323210207U CN220948387U CN 220948387 U CN220948387 U CN 220948387U CN 202323210207 U CN202323210207 U CN 202323210207U CN 220948387 U CN220948387 U CN 220948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wall
straight section
lightening hole
wall plate
cargo 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102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名东
龚景景
李新
郭海强
欧阳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Ocea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IMC Xinde Leasing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Ocea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IMC Xinde Leas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Ocea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IMC Xinde Leasing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102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48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48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48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船及其货舱结构。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多个堆箱平台板,以及纵向壁板和横向壁板。横向壁板上开设有减轻孔,减轻孔居于横向壁板的外侧底部位置,且其高度大于横向壁板高度的二分之一,宽度大于横向壁板宽度的二分之一。船体具有相对竖向倾斜的外板,靠近外板的横向壁板上的减轻孔的外侧沿形成为与外板适形的倾斜部,倾斜部与外板间隔第一预设距离。通过在横向壁板上设置减轻孔,并使减轻孔居于横向壁板的外侧底部位置,且使其高度和宽度分别大于横向壁板高度的二分之一和宽度的二分之一。从而减轻孔的面积较大,使横向壁板整体重量较轻。通过倾斜部可保证减轻孔面积较大的同时,使其适配于船舷侧区域。

Description

集装箱船及其货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船及其货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箱船在靠近首尾的两个货舱,因船体线性原因,不能设计成很规整的货舱,通常采用台阶型货舱形式。
现有的集装箱船,在受线型影响较大的货舱首尾区域,设有横向壁板与纵向壁板形成台阶状堆箱平台。此区域的横向壁板面积较大,为了减轻船体结构重量,通常在非水密的舱壁板上设置长椭圆减轻孔。同时为了保证结构强度,一般设计该长椭圆孔的高度不超过舱壁高度的一半,宽度不超过纵骨间距,从而使得孔的面积较小,且在该长椭圆减轻孔四周还需设有加强筋,导致舱壁板的重量较重,不利于船体整体重量的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效减轻结构重量,减少船体自重的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多个堆箱平台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堆箱平台板之间的纵向壁板和横向壁板;
横向壁板上开设有减轻孔,减轻孔居于横向壁板的外侧底部位置,减轻孔的高度大于横向壁板高度的二分之一,减轻孔的宽度大于横向壁板宽度的二分之一;
船体具有相对竖向倾斜的外板,靠近外板的横向壁板上的减轻孔的外侧沿形成为与外板适形的倾斜部,倾斜部与外板间隔第一预设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距离为1.6m~1.8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减轻孔的上沿设有上平直段,减轻孔的内侧沿设有内平直段,上平直段与横向壁板的上侧边以及内平直段与横向壁板的内侧边均间隔第二预设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距离不小于7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倾斜部与上平直段、上平直段与内平直段、内平直段与倾斜部均通过弧形部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减轻孔的下沿设有下平直段,下平直段与横向壁板的下侧边齐平;
减轻孔的外侧沿设有外平直段,外平直段与横向壁板的外侧边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平直段与外平直段、外平直段与上平直段、上平直段与内平直段、内平直段与下平直段均通过弧形部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横向壁板上沿减轻孔的周向设置有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横向壁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沿船体的宽度方向居中设置于对应的横向壁板上,通孔的宽度不超过横向壁板宽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船,包括船体和位于船体中部的货舱区,货舱区设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货舱结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横向壁板上设置减轻孔,并使减轻孔居于横向壁板的外侧底部位置,且减轻孔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大于横向壁板高度的二分之一和宽度的二分之一。从而减轻孔的面积较大,使横向壁板整体所需面板钢料较少,整体重量较轻,进而减少了船体自身的重量,降低了船体建造成本。
此外,通过使靠近外板的横向壁板上的减轻孔形成有倾斜部,可保证减轻孔面积较大的前提下,实现对减轻孔形状进行优化,使其适配于船舷侧区域的横向壁板的减轻设计,同时保证了横向壁板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将减轻孔的外侧沿设计在与外板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有效保证了堆箱平台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集装箱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的左侧区域货舱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集装箱船;101-船体;111-外板;102-货舱区;
100-堆箱平台板;
200-纵向壁板;
300-横向壁板;
310-减轻孔;311-倾斜部;312-上平直段;313-内平直段;
314-下平直段;315-外平直段;316-弧形部;
320-加强筋;33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指示(诸如上、下、外、内、前和后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装箱船10,包括船体101和位于船体101中部的货舱区102,货舱区102设有用于堆放集装箱的货舱结构。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主要针对船舷侧附近区域的货舱结构进行设计。需要说明的是,在船体101宽度方向上,船体101左侧区域的货舱结构与船体101右侧区域的货舱结构大体互为镜像结构。
图2和图3均示意了船体101左侧区域的货舱结构。请参见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装箱船10的货舱结构,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多个堆箱平台板100,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堆箱平台板100之间的纵向壁板200和横向壁板300。
其中,纵向壁板200沿船体101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横向壁板300沿船体101宽度方向竖直设置,纵向壁板200和横向壁板300主要起到支撑堆箱平台板100的作用。如图2所示,纵向壁板200和横向壁板300以及多个堆箱平台板100可形成台阶状的堆箱平台。通常,围成货舱区102的最内侧的纵向壁板200为需满足水密要求的水密板,剩余的纵向壁板200和横向壁板300均可设计为非水密舱壁板。为了减轻船体101自重,将在该些非水密舱壁板上开设减轻孔。
参见图2所示,横向壁板300上开设有减轻孔310,减轻孔310居于横向壁板300的外侧底部位置,减轻孔310的高度大于横向壁板300高度的二分之一,减轻孔310的宽度大于横向壁板300宽度的二分之一。
为了便于描述,现规定,朝向船舷一侧的方向为外,反之为内;朝向甲板一侧的方向为上,朝向船底一侧的方向为下。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减轻孔310位于横向壁板300的靠近外侧边和下侧边的位置。
通过在横向壁板300上设置减轻孔310,并使减轻孔310居于横向壁板300的外侧底部位置,且减轻孔310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大于横向壁板300高度的二分之一和宽度的二分之一。从而减轻孔310的面积较大,使横向壁板300整体所需面板钢料较少,整体重量较轻,进而减少了船体101自身的重量,降低了船体101建造成本。
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船体101具有相对竖向倾斜的外板111,靠近外板111的横向壁板300上的减轻孔310的外侧沿形成为与外板111适形的倾斜部311,倾斜部311与外板111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可标示为L1,较佳地,第一预设距离L1为1.6m~1.8m。例如,第一预设距离L1可以为1.7m。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倾斜部311可以是倾斜的直线段,其倾斜方向大致平行于外板111。或者,倾斜部311也可以是倾斜的弧形段,其弧形段可大致为平行于外板111的凸弧形或者凹弧形。
通过使靠近外板111的横向壁板300上的减轻孔310形成有倾斜部311,可保证减轻孔310面积较大的前提下,实现对减轻孔310形状进行优化,使其适配于船舷侧区域的横向壁板300的减轻设计,同时保证了横向壁板300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将减轻孔310的外侧沿设计在与外板111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有效保证了堆箱平台的结构强度。
请参见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减轻孔310的上沿设有上平直段312,减轻孔310的内侧沿设有内平直段313,上平直段312与横向壁板300的上侧边以及内平直段313与横向壁板300的内侧边均间隔第二预设距离。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可标示为L2,较佳地,第二预设距离L2不小于700mm。
本实施例中,上平直段312与横向壁板300的上侧边的间隔可以等于或者不等于内平直段313与横向壁板300的内侧边的间隔。例如,上平直段312与横向壁板300的上侧边的间隔距离L2为720mm,而内平直段313与横向壁板300的内侧边的间隔距离L2可以为700mm。或者,上平直段312与横向壁板300的上侧边的间隔距离L2为700mm,内平直段313与横向壁板300的内侧边的间隔距离L2也为700mm。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减轻孔310设计于横向壁板300的外侧底部位置,并使减轻孔310的上沿和内沿分别与横向壁板300的上侧边和内侧边相距第二预设距离L2,可使减轻孔310具有较大面积的同时保证横向壁板300的结构强度,保证横向壁板300对堆箱平台板100具有足够的支撑力。
请参见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部311与上平直段312、上平直段312与内平直段313、内平直段313与倾斜部311均通过弧形部316相连接。具体如图3中标示为A的减轻孔所示,该减轻孔310包括通过弧形部316依次连接的上平直段312、内平直段313和倾斜部311,其大致呈一扇形孔状。
本实施例中,通过弧形部316将倾斜部311与上平直段312相连接,以及将上平直段312与内平直段313相连接,并将内平直段313与倾斜部311相连接,可保证减轻孔310内壁平滑,避免减轻孔310内壁存在尖点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请参见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减轻孔310的下沿设有下平直段314,下平直段314与横向壁板300的下侧边齐平。减轻孔310的外侧沿设有外平直段315,外平直段315与横向壁板300的外侧边平齐。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减轻孔310下沿延伸至横向壁板300的下侧边,并将减轻孔310的外侧沿延伸至横向壁板300的外侧边,使得减轻孔310的面积能够尽可能的大,从而有效减轻横向壁板300的重量,减少船体101自重。
较佳地,下平直段314与外平直段315、外平直段315与上平直段312、上平直段312与内平直段313、内平直段313与下平直段314均通过弧形部316相连接。具体如图3中标示为B的减轻孔所示,该减轻孔310包括通过弧形部316依次连接的上平直段312、内平直段313、下平直段314和外平直段315,其大致呈一拱门形状。
本实施例中,通过弧形部316将下平直段314与外平直段315相连接,以及将外平直段315与上平直相连接,并将上平直段312与内平直段313相连接,还将内平直段313与下平直段314相连接,可保证减轻孔310内壁平滑,避免减轻孔310内壁存在尖点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平直段315与倾斜部311也可同时存在。即是说,具体如图3中标示为C的减轻孔所示,横向壁板300上的减轻孔310,其可包括通过弧形部316依次连接的上平直段312、内平直段313、倾斜部311和外平直段315,其大致呈一梯形孔状。
或者减轻孔310也可包括通过弧形部316依次连接的上平直段312、内平直段313、下平直段314、倾斜部311和外平直段315。
请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壁板300上沿减轻孔310的周向设置有加强筋320。具体地,所述的加强筋320包括横向的加强筋、竖向的加强筋和倾斜的加强筋。
如图3标示为B的减轻孔所示,当减轻孔310包括通过弧形部316依次连接的上平直段312、内平直段313、下平直段314和外平直段315时,上平直段312上侧和下平直段314下侧分别设有横向的加强筋320,内平直段313内侧和外平直段315外侧可分别设有竖向的加强筋320。
或者如图3标示为A的减轻孔所示,当减轻孔310包括通过弧形部316依次相连的上平直段312、内平直段313和倾斜部311时,上平直段312上侧可设有横向的加强筋320,内平直段313内侧可设有竖向的加强筋320,倾斜部311外侧可设有倾斜的加强筋320。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减轻孔310周向的横向壁板300上设置加强筋320,可增强横向壁板300的整体强度,保证对堆箱平台板100的支撑力。其中,各加强筋320可采用150mm×15mm的高强度扁钢,以进一步保证结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减轻孔310开设的位置靠近横向壁板300的任一侧边沿时,可省略该侧的加强筋320。例如图3标示为B的减轻孔所示,其下沿与横向壁板300的下侧边重合,则可省略该减轻孔310下方的横向的加强筋320。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结构重量,减少船体101自重。
请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壁板300上开设有通孔330,通孔330沿船体101的宽度方向居中设置于对应的横向壁板300上,通孔330的宽度不超过横向壁板300宽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施例中的通孔330,适于开设在本身面积较小的横向壁板300上,例如船侧与船底之间的夹角区域的横向壁板300上,或者堆箱平台与船侧之间的狭窄区域的横向壁板300上等等。从而通过通孔330保证了横向壁板300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了自重,减少了船体101自身的重量。
并且通过对通孔330形状和尺寸的针对性设计,也增强了船体101货舱结构的设计灵活性。即是说,船体101货舱结构中,其针对不同区域的横向壁板300,可将减轻孔310设计为不同的形状和尺寸。例如图3所示的,可以设有长椭圆形的通孔330,也可以设有门型的减轻孔310,还可以设计扇形孔状或者梯形孔状的减轻孔310等等。从而在保证货舱结构整体结构强度、保证其堆箱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结构自重,减少船体101自重,降低建造成本。
以上各实施例只是结构的举例性说明,各实施例中的结构之间并非固定搭配的组合结构,在无结构冲突的情况下,多个实施例中的各结构可任意组合使用。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多个堆箱平台板,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堆箱平台板之间的纵向壁板和横向壁板;
所述横向壁板上开设有减轻孔,所述减轻孔居于所述横向壁板的外侧底部位置,所述减轻孔的高度大于所述横向壁板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减轻孔的宽度大于所述横向壁板宽度的二分之一;
船体具有相对竖向倾斜的外板,靠近所述外板的所述横向壁板上的所述减轻孔的外侧沿形成为与所述外板适形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外板间隔第一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1.6m~1.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轻孔的上沿设有上平直段,所述减轻孔的内侧沿设有内平直段,所述上平直段与所述横向壁板的上侧边以及所述内平直段与所述横向壁板的内侧边均间隔第二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不小于7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与所述上平直段、所述上平直段与所述内平直段、所述内平直段与所述倾斜部均通过弧形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轻孔的下沿设有下平直段,所述下平直段与所述横向壁板的下侧边齐平;
所述减轻孔的外侧沿设有外平直段,所述外平直段与所述横向壁板的外侧边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直段与所述外平直段、所述外平直段与所述上平直段、所述上平直段与所述内平直段、所述内平直段与所述下平直段均通过弧形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壁板上沿所述减轻孔的周向设置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货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壁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居中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横向壁板上,所述通孔的宽度不超过所述横向壁板宽度的二分之一。
10.一种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和位于所述船体中部的货舱区,所述货舱区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货舱结构。
CN202323210207.5U 2023-11-27 2023-11-27 集装箱船及其货舱结构 Active CN220948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10207.5U CN220948387U (zh) 2023-11-27 2023-11-27 集装箱船及其货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10207.5U CN220948387U (zh) 2023-11-27 2023-11-27 集装箱船及其货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48387U true CN220948387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0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10207.5U Active CN220948387U (zh) 2023-11-27 2023-11-27 集装箱船及其货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48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65114B1 (en) Cargo hold structure for a crude oil carrier
JP6118880B1 (ja) 船舶
CN110877664A (zh) 一种lng燃料加注船
CN208306931U (zh) 船用升降机平台结构
CN111098982A (zh)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的绑扎桥结构
CN214565993U (zh) 一种lng船压载舱通道孔结构
CN220948387U (zh) 集装箱船及其货舱结构
IE43369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hip's hull
KR101905623B1 (ko) 선루에 1 이상의 아치가 구비되는 여객 선박
KR20180126804A (ko) 선박
CN110979566A (zh) 甲板驳挡货围板结构
KR101897727B1 (ko) 액화 가스 탱크의 선체 지지 구조 및 액화 가스 운반선
KR20230156380A (ko) 선각 구조 및 선박
CN106476985B (zh) 一种部分计入总强度的散货船舱口围板及船口纵桁
WO2018099906A1 (en) Container ship with reinforced hull
CN113928483A (zh) 一种集装箱船的轻量化绑扎桥结构
CN218703721U (zh) 多用途船双层底舭部加强结构
NL8402294A (nl) Schip zonder dwarsspanten.
EP1072505A1 (en) Vessel with stiffening construction provided with troughs
CN108945314B (zh) 一种油料补给船的货舱区结构
CN208233288U (zh) 船舱结构及牲畜船
CN111874162A (zh) 一种具有独立液舱的新型液化气船
US2299992A (en) Barge
CN210793508U (zh) 一种基于变角度倾斜式水平桁的两道纵舱壁船舶
CN114802589B (zh) 船舶双层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