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46709U - 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46709U CN220946709U CN202322973095.2U CN202322973095U CN220946709U CN 220946709 U CN220946709 U CN 220946709U CN 202322973095 U CN202322973095 U CN 202322973095U CN 220946709 U CN220946709 U CN 2209467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late
- heat
- heating
- pri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9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007 heat c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2050 silicone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6247 magnetic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723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6332 epoxy adhesiv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639 Spr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JVKUMXDEUEQLH-UHFFFAOYSA-N [B].[Fe].[Nd] Chemical group [B].[Fe].[Nd] QJVKUMXDEUEQL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KPLQYGBQNPPQGA-UHFFFAOYSA-N cobalt samarium Chemical compound [Co].[Sm] KPLQYGBQNPPQG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for ex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172 neodymium magne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55 powdered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38 samarium–cobalt magne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29 thermal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包括:底板、加热板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通过底板、加热板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依次层叠设置,能够通过热固化的方式复合成型形成一个整体,采用一体成型固化工艺,层与层之间能够紧密贴合,能够集合支撑、加热及磁吸功能于一体,仅需装配一次,即可进行3D打印作业,在3D打印时,能够稳定地对打印材料进行支撑,保证了3D打印产品的品质,增长了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累积制造技术,能够快速成形的设备,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在打印底板上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
加热平台和磁吸板是3D打印机作业平台上重要的组成配件,3D打印机的作业方式是在加热平台上进行的,同时为了方便拆取打印的产品,在加热平台上利用双面胶贴合一层磁吸板,用来磁吸住承托样品的弹簧钢板,因此,每次打印作业结束后,可以从磁吸板上取下弹簧钢板,轻轻弯折即可实现轻松脱模。
但现有的磁吸板通常为软磁聚氯乙烯板,与加热平台即加热板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配件,生产时需要分别在不同加工平台进行加工,增加了投入成本。另外,打印作业时,还需要操作者将两者贴合后才可使用,即还需要使用双面胶手动将软磁聚氯乙烯板贴合到加热板上,增加了操作工序,而且在贴合过程中容易产生褶皱和鼓泡,影响打印作业平台的平整度。同时,加热板及聚氯乙烯软磁板之间的双面胶在长期作业高温下容易失去粘性,层与层之间的结构容易发生错位,从而会对3D打印时产品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包括:底板、加热板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
所述底板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的第一面连接,所述加热板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第一面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包括:热固化树脂层和多个磁铁,各所述磁铁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的第二面连接,各所述磁铁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树脂层的第一面连接,且所述热固化树脂层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的第二面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固化树脂层为环氧树脂层或有机硅树脂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铁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各所述磁铁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材质为磁性热固化树脂粉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板包括: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加热层和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所述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一面与所述底板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二面与所述加热层的第一面连接,所述加热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厚度为0.5mm-1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板的厚度为0.5mm-8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厚度为0.5mm-4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还包括:热固化胶黏剂层,所述热固化胶黏剂层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的第二面连接,所述热固化胶黏剂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第一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通过底板、加热板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依次层叠设置,能够通过热固化的方式复合成型形成一个整体,采用一体成型固化工艺,层与层之间能够紧密贴合,能够集合支撑、加热及磁吸功能于一体,仅需装配一次,即可进行3D打印作业,在3D打印时,能够稳定地对打印材料进行支撑,保证了3D打印产品的品质,增长了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0、底板;200、加热板;300、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10、磁铁;320、热固化树脂层;400、磁吸膜。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包括:底板100、加热板200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所述底板100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200的第一面连接,所述加热板200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的第一面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00、加热板200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依次层叠设置,能够通过热固化的方式复合成型形成一个整体,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热固化树脂为环氧树脂或有机硅树脂,且两者均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底板100、加热板200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之间贴合时,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上的热固化树脂处于半固化的状态,通过加热的方式,可使得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上的热固化树脂重新熔融粘合并完全固化,即发生反应交联固化,采用一体成型固化工艺,使得层与层之间能够紧密贴合,能够集合支撑、加热及磁吸功能于一体,在3D打印时,能够稳定地对打印材料进行支撑,保证了3D打印产品的品质,增长了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还包括:热固化胶黏剂层,所述热固化胶黏剂层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的第二面连接,所述热固化胶黏剂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第一面连接。具体地,热固化胶黏剂层为环氧树脂胶黏剂层或有机硅树脂胶黏剂层,通过热固化胶黏剂层的两面分别与加热板及热固化磁性吸附层连接,能够进一步稳定地将加热板及热固化磁性吸附层贴合在一起,相应地,加热板与底板之间相应可以通过热固化胶黏剂层进行进一步贴合。
在实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具有磁性的一种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包括:热固化树脂层320和多个磁铁310,各所述磁铁310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200的第二面连接,各所述磁铁310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树脂层320的第一面连接,且所述热固化树脂层320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200的第二面连接。具体地,各磁铁310为强磁铁,各磁铁310均匀分布在加热板200的第二面上,通过在加热板200的第二面上涂覆一层热固化树脂胶形成热固化树脂层320,热固化树脂层320与各磁铁310复合得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这样,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可以通过磁性连接的方式安装在3D打印机的底座上,同时还能够在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上直接贴合磁吸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固化树脂层320为环氧树脂层或有机硅树脂层。具体地,各磁铁310通过热固化胶黏剂层贴合在所述加热板200的第二面上,例如,当热固化树脂层320为环氧树脂层时,热固化胶黏剂层为环氧树脂胶黏剂层,即磁铁310通过环氧树脂胶黏剂层贴合在加热板200的第二面上。又例如,当所述热固化树脂层320为有机硅树脂层时,热固化胶黏剂层为有机硅树脂胶黏剂层,即磁铁通310过有机硅树脂胶黏剂层贴合在加热板200的第二面上,这样,热固化树脂层320与热固化胶黏剂层为同一种类的树脂,能够更好地交联复合成一个整体,使得层与层之间能够更加紧密贴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磁铁31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各所述磁铁310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板200上,每相邻两个所述磁铁310之间的间距相等。具体地,各磁铁310之间成排成列均匀分布在加热板200的第二面上,即各所述磁铁310呈矩阵状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板200上,磁铁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这样,使得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的整体能够稳定地磁性连接在3D打印机的底座上,能够更稳定地在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上磁贴磁吸膜。需要理解的是,各磁铁310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磁力需要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磁铁31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各所述磁铁310间隔形成多组第一磁铁组和多组第二磁铁组,各第一磁铁组与各第二磁铁组依次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加热板200上,每一第一磁铁组上的磁铁呈线状排列,每一第二磁铁组上的磁铁呈线状排列,且每一第一磁铁组上的磁铁与一第二磁铁组上的磁铁相互错开设置,这样,使得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的整体能够稳定地磁性连接在3D打印机的底座上,能够更稳定地在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上磁贴磁吸膜。
在实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具有磁性的另一个方式中,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的材质为磁性热固化树脂粉体。具体地,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由热固化树脂与磁性粉体混合固化形成,例如,磁性热固化树脂粉体为环氧树脂与磁性粉体混合得到,能够使得环氧树脂具有磁性,又例如,磁性热固化树脂粉体为有机硅树脂与磁性粉体混合得到,能够使得有机硅树脂具有磁性,从而磁性热固化树脂粉体形成的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具有磁性。值得说明的是,磁性热固化树脂粉体为现有的改性环氧树脂或现有的改性有机硅树脂,即具有磁性的环氧树脂或有机硅树脂,为现有原料,且易于获得,磁性粉体为钕铁硼、钐钴或铁氧体等,均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磁性性能。
值得说明的是,传统的3D打印机的磁吸板通常采用的是软磁聚氯乙烯板,即聚氯乙烯与磁性粉体混合形成,这种软磁板环保性差,长时间高温下使用容易发生有害物质的析出,影响人体健康,而且作为独立的配件使用,不便于实现软磁聚氯乙烯板的磁力的调控,通过提高磁性粉体的添加量增强磁力时,容易影响软磁板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即加工形成的板状结构不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固化的方式将底板、加热板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复合成型形成一个整体,能够集支撑、加热及磁吸功能于一体,形成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热固化磁性吸附层能够稳定连接在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上,因此,热固化磁性吸附层可以采用硬磁方式或软磁方式,硬磁方式即为热固化树脂层和多个磁铁复合形成热固化磁性吸附层,软磁方式即为热固化树脂与磁性粉体混合固化形成热固化磁性吸附层,两者均能够根据磁力需求增加磁性粉体的比例或增加磁铁的数量,调整后仍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结构稳定性,而且选用的热固化树脂环保安全,无有害物质析出。
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热固化磁性吸附层内设置有导磁片,替代底板的作用,不仅能够起到均磁均热的效果,还能够增强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强度,使得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板200包括: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加热层和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所述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一面与所述底板100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二面与所述加热层的第一面连接,所述加热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连接,这样,不仅能够通电产生热量对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进行热量,而且还能够通过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及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稳定地与底板100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和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为环氧树脂绝缘层。又例如,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和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为有机硅树脂绝缘层,可以根据热固化磁性吸附层中的树脂种类选择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和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中的树脂种类,保证三者上的树脂为同一种类的树脂。
值得说明的是,传统的3D打印机的加热平台即加热板,通过采用的是铝基加热板,铝基加热板通常采用低电压高电流加热的加热方式,在电路中需要使用变压器把220V电压转成低电压,需要较多的组件,加热电路等设计及组件相较复杂,使得物料成本高和总体的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加热层和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形成加热板,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和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为环氧树脂绝缘层,即使用环氧树脂包封的加热板作为3D打印机的加热平台,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不易被电击穿。
同时,加热板的加热电路为电压为110V、220V或集成有220V和110V的加热电路,即可以根据需求对加热板进行设置,例如加热板具有单层电压为110V的加热电芯,能够适用于110V的标准电压;又例如加热板具有单层电压为220V的加热电芯,能够适用于220V的标准电压;又例如加热板具有单层电压为110V和单层电压为220V叠加的加热电芯,能够同时适用于110V或220V的标准电压;又例如加热板具有单层集成有电压为220V和110V的加热电芯,能够同时适用于110V或220V的标准电压。当加热板上集成有电压为220V和110V的加热电路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换不同电压的加热线路,这样,电压为110V、220V或兼容有220V和110V的加热线路,均可以对应标准电压下直接插电使用,电路设计更为简单,造价成本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0的厚度为0.5mm-10mm。具体地,底板100的材质为金属,也可以为合金,例如不锈钢,底板100也可以为有机板,例如为环氧板,底板100起到载体的作用,用于承载加热板200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可以根据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的机械强度需求,选择底板100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底板100的厚度为2mm,能够很好地承载加热板200、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及打印材料,使得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板200的厚度为0.5mm-8mm。具体地,加热板200能够通电产生热量,能够使得打印材料很好地粘合在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上,可以根据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的加热性能需求,选择不同厚度的加热板200,即选择不同厚度的加热层,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加热板200的厚度为2mm,通电能够快速产生热量,快速达到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所需要的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的厚度为0.5mm-4mm。具体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不仅能够将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磁性连接在3D打印机的底座上,而且还能够将磁吸膜磁贴在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上,可以根据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的磁力需要,选择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的厚度为2mm,使得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具有较好的磁性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还包括:磁吸膜400,所述磁吸膜400设置在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的第二面上。具体地,磁吸膜400能够磁性贴合在热固化磁性吸附层300上,便于更换,通过设置有磁吸膜400,不仅能够避免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上的打印材料出现翘边的情况,而且还能便于对附着于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10上的打印材料形成的模型进行下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各所述连接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的第一面上,这样,能够增大底板与加热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底板能够很好地与加热板贴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环氧树脂胶黏层,即通过环氧树脂胶黏剂涂覆于连接槽内形成环氧树脂胶黏层,能够更好地将底板与加热板贴合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通过底板、加热板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依次层叠设置,能够通过热固化的方式复合成型形成一个整体,采用一体成型固化工艺,层与层之间能够紧密贴合,在3D打印时,能够稳定地对打印材料进行支撑,保证了3D打印产品的品质,增长了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的使用寿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加热板和热固化磁性吸附层;
所述底板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的第一面连接,所述加热板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第一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包括:热固化树脂层和多个磁铁,各所述磁铁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的第二面连接,各所述磁铁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树脂层的第一面连接,且所述热固化树脂层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的第二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树脂层为环氧树脂层或有机硅树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各所述磁铁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材质为磁性热固化树脂粉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包括: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加热层和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所述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一面与所述底板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一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二面与所述加热层的第一面连接,所述加热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一面连接,所述第二热固化树脂绝缘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厚度为0.5mm-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的厚度为0.5mm-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厚度为0.5mm-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固化胶黏剂层,所述热固化胶黏剂层的第一面与所述加热板的第二面连接,所述热固化胶黏剂层的第二面与所述热固化磁性吸附层的第一面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73095.2U CN220946709U (zh) | 2023-11-02 | 2023-11-02 | 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973095.2U CN220946709U (zh) | 2023-11-02 | 2023-11-02 | 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46709U true CN220946709U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100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973095.2U Active CN220946709U (zh) | 2023-11-02 | 2023-11-02 | 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46709U (zh) |
-
2023
- 2023-11-02 CN CN202322973095.2U patent/CN2209467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268778B2 (ja) | 発熱電子部品の冷却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熱伝導性シート | |
TW398163B (en) | The plate for heat transfer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heat-transfer substrate using such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JP6169916B2 (ja) | 異方性導電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異方性導電フィルム、及び接続構造体 | |
JP5140302B2 (ja) | 熱伝導性シート | |
US20060266475A1 (en) | Thermally conductive interface | |
WO2013001591A1 (ja) | リアクト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EP1315267B1 (en) | Permanent magnet for electric motor | |
JP2011003761A (ja) | 巻き線一体型モールドコイルおよび巻き線一体型モールド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
JP2009246258A (ja)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 |
CN106211564B (zh) | 一种柔性电路板元件与接地钢片连接装置与方法 | |
CN102595766A (zh) | 柔性铜箔高导热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220946709U (zh) | 多功能集成3d打印板 | |
JP2001177006A (ja) | 熱伝導基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23054285A (ja) | 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 |
US10165689B1 (en) | Method for forming circuits for three-dimensional parts and devices formed thereby | |
CN210008110U (zh) | 一种电源模块的高绝缘散热结构 | |
KR20160043293A (ko) | 무선 전력 전송용 코일형 유닛 및 무선전력 전송용 코일형 유닛의 제조방법 | |
KR20140146552A (ko) | 3차원 형상을 갖는 열 전도부재 | |
CN106793201B (zh) | 一种柔性发热厚膜元件 | |
CN210958846U (zh) | 一种ptc加热器的加热芯 | |
CN107634078B (zh) | 一种摄像模组的底板及摄像模组 | |
US11039531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molded electronic unit using stretchable substrates to create deep drawn cavities and features | |
CN219042138U (zh) | 一种多层板叠放装置 | |
CN212874564U (zh) | 热压装置 | |
CN216371923U (zh) | 贴合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