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8053U - 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8053U
CN220928053U CN202322494385.9U CN202322494385U CN220928053U CN 220928053 U CN220928053 U CN 220928053U CN 202322494385 U CN202322494385 U CN 202322494385U CN 220928053 U CN220928053 U CN 220928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temperature control
wall
circulating pum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943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昌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Longcha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Longcha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Longcha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Longcha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943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8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8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8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包括壳体,所述环形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的一侧上方相贯穿,所述环形管的内侧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一侧与箱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箱体通孔的制冷片,所述循环泵的外侧设置有与壳体内壁活动相连的弯板,所述弯板的内侧安装有网板。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控温系统技术领域,通过挡板、环形管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通过增大与水池水接触面积的方式加快了降温速度,同时对水质也没有要求,解决了现有的控温系统降温速度较慢,单单依靠制冷设备与水池内水接触的面积较小,延长了温控时间,采用冷水机循环水池水的方式需要频繁的清理过滤器,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控温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
背景技术
水池是用自然形成的装有水的小型坑洼或者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需求来调整水池内部的温度,以达到使用需求,所以提供了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
现有的会采用制冷设备对水池进行降温,通过在水池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
但是现有的控温系统降温速度较慢,单单依靠制冷设备与水池内水接触的面积较小,延长了温控时间,采用冷水机循环水池水的方式需要频繁的清理过滤器,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控温系统降温速度较慢,单单依靠制冷设备与水池内水接触的面积较小,延长了温控时间,采用冷水机循环水池水的方式需要频繁的清理过滤器,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接有箱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温控机构,温控机构包括环形管、循环泵、制冷片、弯板和网板,所述环形管的外壁一侧与壳体的一侧下方相贯穿,所述环形管的一端与箱体的底部相贯穿,所述环形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的一侧上方相贯穿,所述环形管的内侧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一侧与箱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箱体通孔的制冷片,所述循环泵的外侧设置有与壳体内壁活动相连的弯板,所述弯板的内侧安装有网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圆盖,所述圆盖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底部均安装有加热棒,两个所述支架的外侧安装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弯板的顶部固接有与壳体内壁活动相连的挡板,所述弯板的上方通孔活动相连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侧下方固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壁与弯板的通孔和壳体的内侧凹槽活动相连,所述竖杆的外壁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壁与挡板的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横杆的一侧和筒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方通过螺栓固接有盖体,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接有横筒,所述横筒的顶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上方加工有圆筒,所述壳体的内壁正面固接有块体,所述壳体的内壁正面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转板,所述转板的正面销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转板和块体的正面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通过挡板、环形管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通过增大与水池水接触面积的方式加快了降温速度,同时对水质也没有要求,解决了现有的控温系统降温速度较慢,单单依靠制冷设备与水池内水接触的面积较小,延长了温控时间,采用冷水机循环水池水的方式需要频繁的清理过滤器,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通过挡板、转板和第二弹簧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进口位置的自动封闭,避免在日常蓄水时杂质进入到壳体内部,不需要使用者手动的进行开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挡板、横杆和第一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块体、第二弹簧和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弯板,3、网板,4、插杆,5、挡板,6、盖体,7、竖杆,8、箱体,9、圆盖,10、支架,11、蓄电池,12、制冷片,13、循环泵,14、环形管,15、横筒,16、温度传感器,17、筒体,18、横杆,19、第一弹簧,20、圆筒,21、块体,22、第二弹簧,23、转板,24、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控温系统降温速度较慢,单单依靠制冷设备与水池内水接触的面积较小,延长了温控时间,采用冷水机循环水池水的方式需要频繁的清理过滤器,增加了使用成本。
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通过挡板、环形管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通过增大与水池水接触面积的方式加快了降温速度,同时对水质也没有要求,解决了现有的控温系统降温速度较慢,单单依靠制冷设备与水池内水接触的面积较小,延长了温控时间,采用冷水机循环水池水的方式需要频繁的清理过滤器,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实施例一:由图1-3可知,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接有箱体8,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温控机构,温控机构包括环形管14、循环泵13、制冷片12、弯板2和网板3,环形管14的外壁一侧与壳体1的一侧下方相贯穿,环形管14的一端与箱体8的底部相贯穿,环形管14的另一端与箱体8的一侧上方相贯穿,环形管14的内侧安装有循环泵13,循环泵13的一侧与箱体8的外侧固定连接,循环泵13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箱体8通孔的制冷片12,制冷片12的位置贯穿箱体8,制冷面设置在箱体8的内侧,循环泵13的外侧设置有与壳体1内壁活动相连的弯板2,弯板2可在壳体1的内壁运动,制冷片12和循环泵13的型号不做限定,循环泵13可循环箱体8内部的水,弯板2的内侧安装有网板3,网板3可对环形管14进行保护,当使用者在水池内放入原料进行储存时,不会接触到环形管1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网板3可对环形管14进行保护,当使用者在水池内放入原料进行储存时,不会接触到环形管14,通过制冷片12、弯板2和网板3之间的配合,通过增大与水池水接触面积的方式加快了降温速度,同时对水质也没有要求,解决了现有的控温系统降温速度较慢,单单依靠制冷设备与水池内水接触的面积较小,延长了温控时间,采用冷水机循环水池水的方式需要频繁的清理过滤器,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进一步的,箱体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圆盖9,圆盖9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支架10,两个支架10的底部均安装有加热棒24,加热棒24的型号不做限定,两个支架10的外侧安装有蓄电池11,蓄电池11对加热棒24进行供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如果水池水降低到预定值时,使用者可采用启动加热棒24关闭制冷片12的方式对温度进行回调;
进一步的,弯板2的顶部固接有与壳体1内壁活动相连的挡板5,弯板2的上方通孔活动相连有竖杆7,竖杆7可在弯板2的上方通孔内运动,竖杆7的一侧下方固接有插杆4,插杆4的外壁与弯板2的通孔和壳体1的内侧凹槽活动相连,插杆4可在弯板2的通孔和壳体1的内侧凹槽内运动,竖杆7的外壁安装有横杆18,横杆18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筒体17,筒体17的外壁与挡板5的通孔固定连接,横杆18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一弹簧19,第一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横杆18的一侧和筒体17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该装置依靠第一弹簧19的弹性形变可带动插杆4始终插接在壳体1的内侧凹槽内进行固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使用者需要取出弯板2清理壳体1内部时,可先横向拉动竖杆7,竖杆7带动插杆4脱离壳体1的内侧凹槽,然后使用者可将弯板2和挡板5整体取出,便于使用者清理壳体1内部;
进一步的,壳体1的上方通过螺栓固接有盖体6,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接有横筒15,横筒15的顶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温度传感器16可监测水池水的温度变化;
具体的,在使用该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时,使用者可启动循环泵13和制冷片12,循环泵13将水从箱体8和环形管14内进行循环,制冷片12可将水进行降温,如此实现了温控,采用环形管14的方式增大了与水池水的接触面积,环形管14的材质可以为铜,使用者需要取出弯板2清理壳体1内部时,可先横向拉动竖杆7,竖杆7带动插杆4脱离壳体1的内侧凹槽,然后使用者可将弯板2和挡板5整体取出,便于使用者清理壳体1内部。
实施例二:由图1、2和4可知,壳体1的正面上方加工有圆筒20,壳体1的内壁正面固接有块体21,壳体1的内壁正面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转板23,转板23可通过销轴转动,转板23的正面销轴设置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转板23和块体21的正面固定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转板23可通过销轴转动,通过块体21、转板23和第二弹簧22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进口位置的自动封闭,避免在日常蓄水时杂质进入到壳体1内部,不需要使用者手动的进行开关;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使用者可将取水管插入到圆筒20内,此时的转板23发生转动,当拔出取水管时,此时的第二弹簧22失去外力支撑发生弹性形变带动转板23将圆筒20进行封闭,避免杂质进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接有箱体(8),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温控机构;
温控机构包括环形管(14)、循环泵(13)、制冷片(12)、弯板(2)和网板(3);
所述环形管(14)的外壁一侧与壳体(1)的一侧下方相贯穿,所述环形管(14)的一端与箱体(8)的底部相贯穿,所述环形管(14)的另一端与箱体(8)的一侧上方相贯穿,所述环形管(14)的内侧安装有循环泵(13),所述循环泵(13)的一侧与箱体(8)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13)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箱体(8)通孔的制冷片(12),所述循环泵(13)的外侧设置有与壳体(1)内壁活动相连的弯板(2),所述弯板(2)的内侧安装有网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圆盖(9),所述圆盖(9)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支架(10),两个所述支架(10)的底部均安装有加热棒(24),两个所述支架(10)的外侧安装有蓄电池(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2)的顶部固接有与壳体(1)内壁活动相连的挡板(5),所述弯板(2)的上方通孔活动相连有竖杆(7),所述竖杆(7)的一侧下方固接有插杆(4),所述插杆(4)的外壁与弯板(2)的通孔和壳体(1)的内侧凹槽活动相连,所述竖杆(7)的外壁安装有横杆(18),所述横杆(18)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筒体(17),所述筒体(17)的外壁与挡板(5)的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8)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横杆(18)的一侧和筒体(17)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方通过螺栓固接有盖体(6),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接有横筒(15),所述横筒(15)的顶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上方加工有圆筒(20),所述壳体(1)的内壁正面固接有块体(21),所述壳体(1)的内壁正面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转板(23),所述转板(23)的正面销轴设置有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转板(23)和块体(21)的正面固定连接。
CN202322494385.9U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 Active CN220928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4385.9U CN220928053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4385.9U CN220928053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8053U true CN220928053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37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94385.9U Active CN220928053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8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7887A (zh) 一种耐磨性钢球淬火设备
CN220928053U (zh) 一种水池降温输送控温系统
CN112431180A (zh) 一种鱼塘养殖用水面漂浮杂质清理装置
CN215602671U (zh) 一种三文鱼鱼苗育种智能检测养殖池
CN116212414A (zh) 一种脱脂奶粉加工用快速浓缩装置
CN214015570U (zh) 一种海水生物养殖用供氧设备
CN212464511U (zh) 一种用于生猪生殖哺乳设备
CN210094281U (zh) 一种能均匀喷水的自动化喷水帘装置
CN113383714A (zh) 一种基于rfid与摄像头禽畜规模化养殖设备
CN216204508U (zh) 冰机冷却循环水自动排污装置
CN219983917U (zh) 一种循环蒸发器
CN111944680A (zh) 一种冻存细胞水浴复苏设备
CN220631023U (zh) 一种用于食品安全生产的水浴灭菌设备
CN216821237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自加热型养牛用饮水槽
CN215466409U (zh) 一种加药装置的清洁机构
CN215572121U (zh) 一种锌锭加工用二次焙烧高温灰尘收集装置
CN217763693U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减排节能装置
CN220572693U (zh) 一种针对过饱和微蚀液的硫酸铜结晶回收线
CN215572313U (zh) 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热回收装置
CN218860764U (zh) 一种香菇多糖水浴搅拌装置
CN218262622U (zh) 钢板淬火用冷却组件
CN212813418U (zh) 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喷水降温装置
CN218189658U (zh) 一种聚合氯化铝搅拌反应器
CN218600316U (zh) 一种马弗炉坩埚冷却箱
CN220512448U (zh) 一种可控温速恒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