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4365U - 一种鱼油泵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鱼油泵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4365U
CN219774365U CN202321282862.9U CN202321282862U CN219774365U CN 219774365 U CN219774365 U CN 219774365U CN 202321282862 U CN202321282862 U CN 202321282862U CN 219774365 U CN219774365 U CN 219774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body
pump
fish oil
pipe
pu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28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rod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rod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rod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rod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28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4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4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4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油泵送装置,涉及到鱼油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泵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循环泵,泵体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管,所述泵体的一侧设置有内部窗,所述泵体的内部套接有陶瓷层,所述陶瓷层的内侧覆盖有导热层,所述陶瓷层上嵌入式设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泵体的一端底部贯通连接有冲油管,所述冲油管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输出泵,所述输出泵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循环泵的顶部设置有温控单元,所述内部窗为钢化玻璃材料。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鱼油泵送装置上的内部观察结构,便于对鱼油的冷却温度进行实时观察,避免鱼油的凝固现象,并提高泵送装置的使用效果,具有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鱼油泵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油泵送装置。
背景技术
油泵是一种既轻便又紧凑的泵,有直列式、分配式和单体式三大类。油泵要有动力源才能运转,它下部的凸轮轴是由发动机曲轴齿轮带动的。通过发电机的动力输出可进行油液的抽送或喷出。其中鱼油生产运输时,会使用油泵送装置实现鱼油的输送和使用。
现有的鱼油泵送装置为了改善输送过程中鱼油的过热现象,会在装置外部设置循环降温结构,可对鱼油泵的表面进行冷却,减少温度对泵体内部器件的损坏。
例如公开号为CN214533517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鱼油泵送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层,所述泵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且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泵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泵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该鱼油泵送装置,通过设置泵体、三角板、电机箱、隔板、冷凝器、循环泵、进液管、出液管和固定管,从而达到便于对该鱼油泵送装置进行冷却的效果。
上述鱼油泵送装置虽然具有冷却结构,但该结构不具有鱼油观察结构,使得鱼油泵送装置无法对泵中鱼油的状态进行实时观察,使得鱼油过冷会出现固化现象,影响鱼油的输送,输送效果较差,实用性低,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鱼油泵送装置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油泵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油泵送装置,包括泵体,泵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循环泵,泵体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管,所述泵体的一侧设置有内部窗,所述泵体的内部套接有陶瓷层,所述陶瓷层的内侧覆盖有导热层,所述陶瓷层上嵌入式设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泵体的一端底部贯通连接有冲油管,所述冲油管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输出泵,所述输出泵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循环泵的顶部设置有温控单元。
优选地,所述内部窗为钢化玻璃材料,所述内部窗与泵体的轴线平行分布。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环形分布在陶瓷层上,且温度传感器有若干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层为铜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导热层位于泵体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冲油管与泵体垂直连接,所述冲油管上设置有自动阀,所述自动阀通过法兰与冲油管贯通连接,所述自动阀与温控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冲油管呈L型结构,所述冲油管的水平端与泵体平行分布,所述输出泵位于泵体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泵体的前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循环泵的顶部设置有出液管和进液管。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内部窗、陶瓷层、和导热层,便于增加泵体外侧的内部观察结构,使得透过内部窗可对泵体内部的鱼油状态进行实时观察,掌握鱼油的泵送状态,提高鱼油的输送效果,后通过泵体中陶瓷层和导热层的使用,便于增加循环泵对泵体的热量传递平稳性,使其可对泵体中的鱼油进行缓慢均匀的降温处理,改善泵体输送产生的热量的提高鱼油泵送的使用效果,具有使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冲油管、输出泵和自动阀,便于增加泵体内部的温度检测结构,使其若干组环形分布的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可对泵体的不同方位上进行实时的温度检测,增加泵送装置冷却工作的温度检测结构,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过低时,温控单元可将自动阀打开,把泵体中的鱼油输出,通过输出泵增加冲油管上流动液体的电动抽送结构,使得可将泵体中的液体快速抽出,泵体前端的进料管同时进行可将鱼油移出,避免鱼油的固化现象,增加泵体上的鱼油输出端,提高泵送装置的鱼油输送效果,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鱼油泵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鱼油泵送装置中泵体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3为一种鱼油泵送装置中泵体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一种鱼油泵送装置中泵体与冲油管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5为一种鱼油泵送装置中温控单元与温度传感器和输出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循环泵;3、固定管;4、内部窗;5、陶瓷层;6、导热层;7、温度传感器;8、冲油管;9、输出泵;10、自动阀;11、输送管;12、温控单元;13、进料管;14、出液管;15、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5所示的一种鱼油泵送装置,包括泵体1,泵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循环泵2,泵体1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管3,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内部窗4,泵体1的内部套接有陶瓷层5,陶瓷层5的内侧覆盖有导热层6,陶瓷层5上嵌入式设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7,泵体1的一端底部贯通连接有冲油管8,冲油管8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输出泵9,输出泵9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输送管11,循环泵2的顶部设置有温控单元12,本实施例中的泵体1、循环泵2、固定管3均为鱼油泵送装置的现有结构,其中泵体1的前端贯通设置有进料管13,对泵体1中鱼油的排出,循环泵2为装置上冷却结构的驱动部件可向固定管2中输送冷却液,对泵体1的外表面进行冷却工作。
如图3所示,内部窗4为钢化玻璃材料,内部窗4与泵体1的轴线平行分布,内部窗4便于增加泵体1外侧的可视结构,使得可对泵体1中鱼油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避免鱼油的凝固现象。
如图3所示,若干个温度传感器7环形分布在陶瓷层5上,且温度传感器7有若干组,温度传感器7与温控单元12电连接,温度传感器7用于增加陶瓷层5上的温度检测结构,应用现有传感器的温度检测技术,使得环形分布的温度传感器7可对陶瓷层5的周侧进行检测,通过环形分布若干个温度传感器7的多组设置,便于增加鱼油泵输送装置中泵体1上的周侧的温度检测结构,若干组温度传感器7的使用,用于增加泵体1上不同高度的温度检测,对泵体1进行全方位温度检测,增加泵体1的温度检测精准度。
如图3所示,导热层6为铜合金材料制成,导热层6位于泵体1的内侧,导热层6铜合金材料的使用,便于增加陶瓷层5的导热速度,提高循环泵2对泵体1中鱼油的冷却速率。
如图2或4所示,冲油管8与泵体1垂直连接,冲油管8上设置有自动阀10,自动阀10通过法兰与冲油管8贯通连接,自动阀10与温控单元12电连接,冲油管8用于增加泵体1底部的输出端,自动阀10中设置有电动阀控制单元,通过自动阀10对温控单元12的电动控制,使得可对冲油管8的开关进行控制,实现泵体1中鱼油的移出。
如图4所示,冲油管8呈L型结构,冲油管8的水平端与泵体1平行分布,输出泵9位于泵体1的下方,L型结构的冲油管8便于连接输出泵9,增加冲油管8上的液体抽送结构,提高冲油管8中液态排出的速率,应用现有水泵的液体抽送技术,输出泵9可将冲油管8中的液体快速抽出,提高泵体1的鱼油输出端,使其可对较低温度的鱼油进行快速输出,避免鱼油的凝固现象。
如图1,泵体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管13,循环泵2的顶部设置有出液管14和进液管15,循环泵2的下表面固接有冷凝器,循环泵2的下表面分别固接有进液管15和出液管14,其中两管与泵体1外部的固定管3贯通连接,通过循环泵2可将冷凝器冷却后的热量输送到出液管14中,后通过液态的循环流通,可通过进液管15流回冷凝器中实现液态的再次冷却,实现泵体1外部的持续降温处理。
本实用工作原理:
使用时,泵体1通过冷凝器和循环泵2的启动,使得冷却液通过出液管14进入到循环泵2中,通过循环泵2在泵体1外部的套设,使得冷却液对泵体1进行冷却处理,通过陶瓷层5和导热层6可将冷却液的热量传输到泵体1内部的鱼油中,对泵体1中鱼油的热量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液体有流回到进液管15中,进行循环的冷却处理,与此同时,通过泵体1内部若干组温度传感器7的使用,使其实时对泵体1上不同位置处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便于工作人员掌握鱼油的泵送温度,提高鱼油的泵送质量,具有实用性;当泵体1中温度较低时,关闭循环泵2,停止泵体1的冷却结构,将泵体1前端的进料管13打开,在将自动阀10打开,通过冲油管8与泵体1的贯通连接,再使用输出泵9,将泵体1中的鱼油快速从泵体1中抽出,实现泵体1中鱼油的移出,改善鱼油的低温现象,避免鱼油的凝固,对泵送装置进行防护处理,避免泵体1中鱼油的凝固,具有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鱼油泵送装置,包括,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泵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循环泵(2),泵体(1)的外部套设有固定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内部窗(4),所述泵体(1)的内部套接有陶瓷层(5),所述陶瓷层(5)的内侧覆盖有导热层(6),所述陶瓷层(5)上嵌入式设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7),所述泵体(1)的一端底部贯通连接有冲油管(8),所述冲油管(8)的一端贯通连接有输出泵(9),所述输出泵(9)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有输送管(11),所述循环泵(2)的顶部设置有温控单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油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窗(4)为钢化玻璃材料,所述内部窗(4)与泵体(1)的轴线平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油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温度传感器(7)环形分布在陶瓷层(5)上,且温度传感器(7)有若干组,所述温度传感器(7)与温控单元(1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油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6)为铜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导热层(6)位于泵体(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油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油管(8)与泵体(1)垂直连接,所述冲油管(8)上设置有自动阀(10),所述自动阀(10)通过法兰与冲油管(8)贯通连接,所述自动阀(10)与温控单元(12)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油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油管(8)呈L型结构,所述冲油管(8)的水平端与泵体(1)平行分布,所述输出泵(9)位于泵体(1)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油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管(13),所述循环泵(2)的顶部设置有出液管(14)和进液管(15)。
CN202321282862.9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鱼油泵送装置 Active CN219774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2862.9U CN219774365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鱼油泵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2862.9U CN219774365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鱼油泵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4365U true CN219774365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2862.9U Active CN219774365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鱼油泵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4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74365U (zh) 一种鱼油泵送装置
CN108689449A (zh) 一种急冻螺旋挤压刮油装置及方法
CN210521832U (zh) 一种中药超声波提取装置
CN106345380A (zh) 一种化学反应装置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215531301U (zh) 一种驼奶粉加工浓缩装置
CN211326924U (zh) 一种中药烘炒机
CN205044128U (zh) 水冷式温控装置
CN210964869U (zh) 一种双夹层结构的渐进式冷冻浓缩设备
CN209646478U (zh) 反应釜水循环冷却降温系统
CN209061050U (zh) 一种全自动电解液配置设备
CN210560569U (zh) 一种铝合金铸棒均匀化自动冷却装置
CN208660458U (zh) 一种用于凉茶的中草药醇沉处理装置
CN217851146U (zh) 一种羊奶冷藏杀菌装置
CN216874571U (zh) 一种三文鱼养殖池水温控制设备
CN205050066U (zh) 一种新型清灰cpu散热风扇
CN220149603U (zh) 一种螺丝生产用淬火冷却装置
CN211227217U (zh) 五金制品的加工用热处理装置
CN216831431U (zh) 一种节约用水的平板热压机
CN214223828U (zh) 一种酒厂冷凝器导流装置
CN212014311U (zh) 一种乳制品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15969560U (zh) 一种聚脲材料生产用控温装置
CN218304537U (zh) 一种咖啡冷萃取装置
CN220443825U (zh) 一种防爆双层玻璃反应釜
CN219897140U (zh) 一种具备控温功能的醇沉罐
CN218811603U (zh) 一种啤酒发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