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3881U - 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3881U
CN220923881U CN202322582063.XU CN202322582063U CN220923881U CN 220923881 U CN220923881 U CN 220923881U CN 202322582063 U CN202322582063 U CN 202322582063U CN 220923881 U CN220923881 U CN 220923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linkage
seat
linkage rod
back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820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保
金涛
董敏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820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3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3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3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所述的后排滑动座椅包括靠背总成和坐垫总成,靠背总成的下端与坐垫总成的后端可转动式连接;所述的坐靠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组件和驱动组件;靠背总成通过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形成第一四连杆结构,坐垫总成通过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形成第二四连杆结构;靠背总成的底部和坐垫总成的后端共用一组联动杆组件,使第一四连杆结构与第二四连杆结构通过该共用的联动杆组件联动连接;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四连杆结构或第二四连杆结构上。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后排座椅存在晃动间隙且舒适度调节行程较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度,五座汽车的后排座椅大多具有翻转、前后滑动和角度调节功能。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9415003A公开了一种带有连杆臂的宽松座椅,包括座椅底座和靠背。座椅底座轨道装置具有固定轨道和可沿着固定轨道移动的可移动轨道。座椅底座固定轨道连接到载具座椅支撑件或前/后轨道,以调节整个载具座椅位置。座椅底座可移动轨道连接到座椅底座。靠背轨道装置具有靠背固定轨道和可沿靠背固定轨道移动的靠背可移动轨道。靠背固定轨道连接到载具靠背支撑件。连杆臂可枢转地连接座椅底座和靠背。座椅底座枢转连接形成在连杆臂和座椅底座之间。在连杆臂和靠背与可移动轨道之间形成连杆臂和靠背枢转连接。
该后排座椅的底部需要依赖于固定于车身的滑动副实现滑动,后排座椅的顶部依赖于靠背枢轴转动,导致该后排座椅的调节范围受限,转动空间小,存在一定的晃动间隙,且舒适度调节的行程较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后排座椅存在晃动间隙且舒适度调节行程较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后排座椅存在晃动间隙且舒适度调节行程较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所述的座椅包括靠背总成和坐垫总成,靠背总成的下端与坐垫总成的后端可转动式连接。
所述的坐靠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组件和驱动组件;靠背总成通过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形成第一四连杆结构,坐垫总成通过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形成第二四连杆结构;靠背总成的底部和坐垫总成的后端共用一组联动杆组件,使第一四连杆结构与第二四连杆结构通过该共用的联动杆组件联动连接;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四连杆结构或第二四连杆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靠背总成的上部通过第一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靠背总成的底部通过第三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第一联动杆组件、靠背总成、第三联动杆组件和车身构成第一四连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四连杆结构上时,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四连杆结构的第一联动杆组件或第三联动杆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垫总成的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三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坐垫总成的前端通过第二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第三联动杆组件、坐垫总成、第二联动杆组件和车身构成第二四连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四连杆结构上时,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四连杆结构的任意相邻的两根连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联动杆组件、第一联动杆组件和第三联动杆组件均包括转动连杆和固定座;转动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车身上;第一联动杆组件的转动连杆另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靠背总成的上部,第二联动杆组件的转动连杆另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坐垫总成的前端,第三联动杆组件的转动连杆另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靠背总成底部与坐垫总成后端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一联动杆组件上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的安装端设置在第一联动杆组件的固定座上,且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一联动杆组件的转动连杆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三联动杆组件上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的安装端设置在第三联动杆组件的固定座上,且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三联动杆组件的转动连杆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二联动杆组件上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和传动件,第二驱动器的安装端设置在车身上,传动件活动连接在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二联动杆组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坐垫总成与第二联动杆组件之间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和传动件,第二驱动器的安装端设置在第二联动杆组件上,传动件活动连接在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与坐垫总成之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联动杆组件,靠背总成能通过联动杆组件与车身形成第一四连杆结构,坐垫总成能通过联动杆组件与车身形成第二四连杆结构,实现靠背总成和坐垫总成相对车身的slouch运动,无需设置滑动轨道,安装不受限,使整个坐靠总成具有更大的运动行程,且转动过程更平稳,无卡顿、无晃动,调节舒适度更高。
(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联动杆组件,第一四连杆结构和第二四连杆结构共用第三联动杆组件,通过第三联动杆组件实现靠背总成和坐垫总成的联动,仅需将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四连杆结构或第二四连杆结构上即可,驱动组件的安装位置和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适用范围更广。
(3)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第一四连杆结构和第二四连杆结构,将传统的滑动副转换成转动副,可根据不同的车型和空间布置适应性配置各连杆的角度和长度,以满足更长行程和更大角度的调节需求,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体积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的安装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的联动过程图(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联动杆组件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的联动原理图(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联动杆组件上);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中靠背总成的联动过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中坐垫总成的联动过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中驱动组件的驱动过程图(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联动杆组件上);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的联动原理图(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联动杆组件与坐垫总成之间);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的联动原理图(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联动杆组件上);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的联动原理图(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三联动杆组件上);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中第一联动杆组件的安装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中第二联动杆组件和第三联动杆组件的安装分解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靠背总成100;坐垫总成200;第一联动杆组件110;靠背旋转轴120;第二联动杆组件210;第三联动杆组件220;传动件230;第一驱动器231;第二驱动器240;转动连杆300;固定座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所述的后排滑动座椅包括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靠背总成100的下端与坐垫总成200的后端通过靠背旋转轴120可转动式连接。
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可采用现有技术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总成100可通过靠背旋转轴120相对坐垫总成200转动调节或翻折,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坐靠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组件和驱动组件;靠背总成100通过两组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形成第一四连杆结构,坐垫总成200通过两组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形成第二四连杆结构;靠背总成100的底部和坐垫总成200的后端共用一组联动杆组件,使第一四连杆结构与第二四连杆结构通过该共用的联动杆组件联动连接;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四连杆结构或第二四连杆结构上。
在第一四连杆结构内,将一组联动杆组件、靠背总成100、另一组联动杆组件和车身依次作为四根可相对转动的连杆,如附图4所示,由于车身固定且四根连杆的长度确定(可根据不同的运动轨迹设定连杆长度),第一四连杆结构中除车身外的三根连杆可相对转动和移动,且第一四连杆结构的运动轨迹确定。
在第二四连杆结构内,将一组联动杆组件、坐垫总成200、另一组联动杆组件和车身依次作为四根可相对转动的连杆,如附图4所示,由于车身固定且四根连杆的长度确定(可根据不同的运动轨迹设定连杆长度),第一四连杆结构中除车身外的三根连杆可相对转动和移动,且第二四连杆结构的运动轨迹确定。
通过共用的联动杆组件可联动控制第一四连杆结构和第二四连杆结构运动,实现坐垫总成200和靠背总成100的联动,且坐垫总成200和靠背总成100能通过坐靠旋转轴120相对转动,以满足垫总成200和靠背总成100在运动过程中的角度变化,从而实现整个坐靠结构的角度和位置的舒适度调节。
仅需将驱动组件安装在其中一组四连杆结构结构上,即可通过联动实现坐靠结构的调节,驱动组件的安装位置可根据空间布置、座椅设计等实际情况灵活调节。驱动组件为第一四连杆结构提供驱动力,带动第一四连杆结构以预定的轨迹运动,同时通过共用的联动杆组件联动第二四连杆结构以预定的轨迹运动,从而实现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的联动调节。同样的,驱动组件也可为第二四连杆结构提供驱动力,实现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的联动调节。
为了保证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的运动稳定性和受力平衡性,可在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的两侧对称布置联动杆组件,如附图2所示,两侧的联动杆组件结构相同且同步运动,以下仅对一侧的联动杆组件的运动过程进行描述。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靠背总成100的上部通过第一联动杆组件110与车身活动连接,靠背总成100的底部通过第三联动杆组件220与车身活动连接,第一联动杆组件110、靠背总成100、第三联动杆组件220和车身构成第一四连杆结构。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四连杆结构上时,驱动组件可根据需求安装在第一联动杆组件110或第三联动杆组件220上。
由于第一联动杆组件110和第三联动杆组件220均与车身连接,使第一联动杆组件110、靠背总成100、第三联动杆组件220和车身构成第一四连杆结构,可通过第一联动杆组件110和第三联动杆组件220的转动实现靠背总成100的角度和位置变化,从而满足舒适性调节需求。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坐垫总成200的后端通过第三联动杆组件220与车身活动连接,坐垫总成200的前端通过第二联动杆组件210与车身活动连接,第三联动杆组件220、坐垫总成200、第二联动杆组件210和车身构成第二四连杆结构。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四连杆结构上时,驱动组件可根据需求安装在第二四连杆结构的任意相邻的两根连杆之间,即第二联动杆组件210与车身之间,或安装在坐垫总成200与第二联动杆组件210之间,或安装在坐垫总成200与第三联动杆组件220之间,或安装第三联动杆组件220与车身之间。
在安装驱动组件时,驱动组件的固定位置可以根据空间条件,选择任意相邻两运动连杆之间,使任意相邻的两根连杆之间产生夹角变化,从而起到驱动第二四连杆结构整体发生形变的作用,进而满足座椅的舒适性调节需求。
由于第二联动杆组件210和第三联动杆组件舒适性调节需求220均与车身连接,使第二联动杆组件210、坐垫总成200、第三联动杆组件220和车身构成第二四连杆结构,可通过第二联动杆组件210和第三联动杆组件220的转动实现坐垫总成200的角度和位置变化,从而满足舒适性调节需求。同时,通过共用的第三联动杆组件220实现坐垫总成200与靠背总成100之间的联动,仅需在其中一组四连杆结构上设置驱动组件即可。
请参见附图11和附图12,所述的第一联动杆组件110、第二联动杆组件210和第三联动杆组件220均包括转动连杆300和固定座310(转动连杆300、固定座310可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长度、大小、形状的结构);转动连杆300的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固定座310上,固定座310固定在车身上;第一联动杆组件110的转动连杆300另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靠背总成100的上部;第二联动杆组件210的转动连杆300另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坐垫总成200的前端,第三联动杆组件220的转动连杆300另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靠背总成100底部与坐垫总成200后端的连接处。
固定座310可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车身上,转动连杆300的一端可通过转动销等方式可转动式连接在固定座310上,使转动连杆300能通过转动销相对固定座310转动。
第一联动杆组件110的转动连杆300的另一端可通过转动销等方式可转动式连接在靠背总成100的骨架上,使该转动连杆300能通过转动销相对靠背总成100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四连杆结构实现靠背总成100相对车身的运动。
第三联动杆组件220的转动连杆300的另一端可通过转动销等方式可转动式连接在靠背总成100底部与坐垫总成200后端的连接处,使该转动连杆300能通过转动销相对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四连杆结构实现靠背总成100相对车身的运动,并同时联动坐垫总成200;或通过第二四连杆结构实现坐垫总成200相对车身的运动,并同时联动靠背总成100。
第二联动杆组件210的转动连杆300的另一端可通过转动销等方式可转动式连接在坐垫总成200的前端,使该转动连杆300能通过转动销相对靠坐垫总成200转动,从而通过第二四连杆结构实现坐垫总成200相对车身的运动。
请参见附图9,图中,虚线为车身地板标高,左图为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的第一极限位,右图为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的第二极限位,中间图为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在两个极限位之间的中间位。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一联动杆组件110上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231,第一驱动器231的安装端设置在第一联动杆组件110的固定座310上,且第一驱动器231的驱动端与第一联动杆组件110的转动连杆300传动连接。
优选的,第一驱动器23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具有正转和反转功能的电机,电机规格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适应性选择。电机可安装在车身或第一联动杆组件110的固定座310上,不占用靠背总成100的布置空间,电机的电机轴可与第一联动杆组件110的转动连杆300的一端同轴固连,从而通过电机的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转动连杆300的一端绕转动销正向或反向同步转动。
电机正向转动时,驱动第一联动杆组件110的转动连杆300转动,第一四连杆结构的四根连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从而能带动靠背总成100相对车身转动和移动至第一极限位,同时,通过第三联动杆组件220联动驱动第二四连杆结构的四根连杆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使坐垫总成200相对车身转动和移动至第一极限位。
电机反向转动时,驱动第一联动杆组件110的转动连杆300转动,第一四连杆结构的四根连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从而能带动靠背总成100相对车身转动和移动至第二极限位。同时,通过第三联动杆组件220联动第二四连杆结构的四根连杆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使坐垫总成200相对车身转动和移动至第二极限位。坐垫总成200与靠背总成100之间可通过坐靠旋转轴120相对转动,实现舒适性调节。
请参见附图10,图中,虚线为车身地板标高,左图为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的第一极限位,右图为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的第二极限位,中间图为靠背总成100和坐垫总成200在两个极限位之间的中间位。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三联动杆组件220上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231,第一驱动器231的安装端设置在第三联动杆组件220的固定座310上,且第一驱动器231的驱动端与第三联动杆组件220的转动连杆300传动连接。
优选的,第一驱动器23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具有正转和反转功能的电机,电机规格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适应性选择。电机可安装在车身或第三联动杆组件220的固定座310上,电机的电机轴可与第三联动杆组件220的转动连杆300的一端同轴固连,从而通过电机的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转动连杆300的一端绕转动销正向或反向同步转动。
电机正向转动时,第三联动杆组件220的转动连杆300同步正向转动,第一四连杆结构的四根连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从而能带动靠背总成100相对车身转动和移动至第一极限位;电机反向转动时,带动靠背总成100相对车身转动和移动至第二极限位。同时,第二四连杆结构的四根连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从而能带动坐垫总成200相对车身在第一极限位和第二极限位之间转动和移动,且坐垫总成200与靠背总成100之间可通过坐靠旋转轴120相对转动,实现舒适性调节。
请参见附图3至附图7,图中,虚线为车身地板标高,左图为靠背总成100和/或坐垫总成200的第一极限位,右图为靠背总成100和/或坐垫总成200的第二极限位,中间图为靠背总成100和/或坐垫总成200在两个极限位之间的中间位。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二联动杆组件210上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240和传动件230,第二驱动器240的安装端设置在车身上,传动件230活动连接在第二驱动器240的驱动端与第二联动杆组件210之间。
优选的,第二驱动器24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具有正转和反转功能的电机,电机规格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适应性选择。传动件230可采用丝杆和螺纹套筒。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两个锥齿轮与丝杆的一端连接,螺纹套筒通过螺纹旋动套接在丝杆上,螺纹套筒与第二联动杆组件210的转动连杆300远离固定座310的一端铰接。
电机驱动丝杆正向转动时,利用螺纹推动螺纹套筒从丝杆的中部移动至另一端,如附图7所示,从而带动第二联动杆组件210的转动连杆300相对固定座310和车身转动,如附图6所示,进而能推动坐垫总成200相对车身转动和移动至第一极限位。电机驱动丝杆反向转动时,螺纹套筒从丝杆的另一端移动至中部,并能推动坐垫总成200相对车身转动和移动至第二极限位。
与此同时,第三联动杆组件220随第二四连杆结构发生转动,并联动第一四连杆结构,使靠背总成100相对车身在第一极限位和第二极限位之间发生相应的移动和转动,如附图5所示。
请参见附图8,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坐垫总成200与第二联动杆组件210之间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240和传动件230,第二驱动器240的安装端设置在第二联动杆组件210上,传动件230活动连接在第二驱动器240的驱动端与坐垫总成200之间。
优选的,第二驱动器24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具有正转和反转功能的电机,电机规格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适应性选择。传动件230可采用丝杆和螺纹套筒。电机的安装端铰接在第二联动杆组件210上,电机的电机轴与丝杆的一端同轴固连,螺纹套筒通过螺纹旋动套接在丝杆上,螺纹套筒与坐垫总成200铰接。
电机驱动丝杆正向转动时,利用螺纹推动螺纹套筒从丝杆的中部移动至另一端,如附图7所示,从而能带动第二四连杆结构中的坐垫总成200相对车身移动和转动至第一极限位。电机驱动丝杆反向转动时,第二四连杆结构中的坐垫总成200相对车身移动和转动至第二极限位。同时,第一四连杆结构通过第三联动杆组件220联动第二四连杆结构,使靠背总成100在第一极限位和第二极限位之间运动。
通过电机的转动行程和方向控制,汽车座椅可在第一极限位与第二极限位之间做全行程运动或任意区段的部分行程运动,调节灵活、舒适度高。在运动过程中,靠背总成100的形态由第一四连杆结构控制,坐垫总成200的形态由第二四连杆结构控制,靠背总成100与坐垫总成200之间的夹角通过坐靠旋转轴120、第一四连杆结构和第二四连杆结构联动控制,保证靠背总成100与坐垫总成200的运动平稳,连续性好,无卡顿和晃动,在满足更大行程和角度调节范围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舒适度。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所述的座椅包括靠背总成和坐垫总成,靠背总成的下端与坐垫总成的后端可转动式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靠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组件和驱动组件;靠背总成通过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形成第一四连杆结构,坐垫总成通过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形成第二四连杆结构;靠背总成的底部和坐垫总成的后端共用一组联动杆组件,使第一四连杆结构与第二四连杆结构通过该共用的联动杆组件联动连接;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四连杆结构或第二四连杆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总成的上部通过第一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靠背总成的底部通过第三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第一联动杆组件、靠背总成、第三联动杆组件和车身构成第一四连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四连杆结构上时,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四连杆结构的第一联动杆组件或第三联动杆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坐垫总成的后端通过所述的第三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坐垫总成的前端通过第二联动杆组件与车身活动连接,第三联动杆组件、坐垫总成、第二联动杆组件和车身构成第二四连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四连杆结构上时,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四连杆结构的任意相邻的两根连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联动杆组件、第一联动杆组件和第三联动杆组件均包括转动连杆和固定座;转动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车身上;第一联动杆组件的转动连杆另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靠背总成的上部,第二联动杆组件的转动连杆另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坐垫总成的前端,第三联动杆组件的转动连杆另一端可转动式连接在靠背总成底部与坐垫总成后端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一联动杆组件上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的安装端设置在第一联动杆组件的固定座上,且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一联动杆组件的转动连杆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三联动杆组件上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的安装端设置在第三联动杆组件的固定座上,且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三联动杆组件的转动连杆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二联动杆组件上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和传动件,第二驱动器的安装端设置在车身上,传动件活动连接在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二联动杆组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的坐垫总成与第二联动杆组件之间时,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和传动件,第二驱动器的安装端设置在第二联动杆组件上,传动件活动连接在第二驱动器的驱动端与坐垫总成之间。
CN202322582063.XU 2023-09-22 2023-09-22 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 Active CN220923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2063.XU CN220923881U (zh) 2023-09-22 2023-09-22 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2063.XU CN220923881U (zh) 2023-09-22 2023-09-22 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3881U true CN220923881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70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82063.XU Active CN220923881U (zh) 2023-09-22 2023-09-22 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3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93199A1 (zh) 一种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一体化的汽车座椅
US6808234B2 (en) Seat
CN220923881U (zh) 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
CN113500949A (zh) 一种多功能快速转换的联动式汽车座椅骨架
CN210881748U (zh) 一种车用连杆式收纳座椅
CN209938377U (zh) 一种座椅总成及座椅电动调节机构
CN218892464U (zh)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座椅骨架
CN214713371U (zh) 按摩椅椅架
CN218948999U (zh)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座椅骨架
CN111186345A (zh) 一种提高汽车座椅舒适度及增加乘座空间的装置
CN216659663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零重力座椅调节机构
CN2745784Y (zh) 一种电动汽车座椅
CN112606748B (zh) 一种椅背角度及座垫位置可调的座椅
CN113263963B (zh) 一种电机驱动连杆式坐垫翻折机构
CN109677307A (zh) 可调脚踏装置及交通工具
CN211468233U (zh) 汽车座椅座靠联动结构
CN211468229U (zh) 座椅靠背
JPS6177538A (ja) 車両等のシ−トの調整装置
CN209616967U (zh) 可调脚踏装置及交通工具
CN113116072A (zh) 一种用于零靠背间隙的座椅支架及座椅单元
CN214728315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
CN201354018Y (zh) 汽车座椅电动调节机构总成
CN22084228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零重力汽车座椅
CN108501774A (zh) 用于座椅的联动机构
CN215621533U (zh) 一种汽车座椅前后移动与靠背旋转运动相互转换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