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68229U - 座椅靠背 - Google Patents

座椅靠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68229U
CN211468229U CN201922173103.9U CN201922173103U CN211468229U CN 211468229 U CN211468229 U CN 211468229U CN 201922173103 U CN201922173103 U CN 201922173103U CN 211468229 U CN211468229 U CN 211468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mechanism
backrest
linear
backrest body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31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德学
杨双华
杨芳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anfe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anfe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anfe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731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68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68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68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和外固定件,在其中的所述外固定件上设有前后调节机构,该前后调节机构上设有所述靠背本体,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可带动所述靠背本体前后移动。其显著效果是解决了传统座椅骨架不能整体前后移动的技术问题,对座框骨架的变化调节或汽车上的其他部分的变化调节起到让位、容纳、隐藏的功能。

Description

座椅靠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靠背。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骨架是支撑汽车座椅的内部关键配件,许多功能性的实现都是通过对座椅骨架的设计改造来完成的。汽车座椅骨架分为前排座椅骨架、中排座椅骨架、后排座椅骨架;当然,对于乘员数更多的汽车,座椅的数目和排数也会更多。一般来说,座椅骨架的功能及调节方式有:调角器带动的靠背骨架向前后旋转,座框骨架的前后移动,座框骨架的高度、仰角调节。基于越来越成熟消费市场,汽车座椅的功能性需求越来越高,有主机厂提出,将后排座椅进行可变设计,使其经过调节既能满足三人乘坐,又能变化为二人商务模式。现有设计采用直接在靠背上设置翻转扶手的方式,翻转扶手的下部与靠背铰接,翻转扶手收纳到靠背内时,可形成三人乘坐模式;翻转扶手出靠背时,扶手将两侧座位分割开,形成两人商务模式。其存在以下缺点:
①、后排座椅的座框部分不能分离,两侧座位依然连在一起,形式上不能形成完全独立的两部分;
②、由于扶手内嵌在靠背中,后排扶手的长度和高度难以兼顾。具体的,a、如保证扶手打开后有足够的长度,需使扶手的下连接点(铰接点)更靠近座框,这就使扶手打开后的高度很低,严重影响乘坐体验;目前的解决的方法是大大增加扶手厚度进行垫高,但这又会使扶手显得过于笨重;b、如保证扶手打开后有足够的高度,需使扶手的下连接点(铰接点)升高远离座框,这就使扶手打开后的长度很短,同样影响乘坐体验;或者如a点所述的那样。
因而,需要对主机厂提出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设计出功能性更全面,体验更好的座椅骨架,特别是针对后排的座椅骨架。
面对以上缺点,研究人员至少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如何实现后排座椅的座框在“三人位”和“两人位”之间进行可回复的调节;
2、在“三人位”向“两人位”变化时,“减掉的”的一个位置的座框应如何放置、收纳或隐藏;
3、如何既能保证后排扶手在打开后具有足够的长度,有具有足够的高度,同时又不能增大扶手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对座椅的座框在调整变化时提供让位、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整体前后移动的座椅靠背。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座椅靠背,其关键在于:包括靠背本体和外固定件,在其中的所述外固定件上设有前后调节机构,该前后调节机构上设有所述靠背本体,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可带动所述靠背本体前后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前后调节机构或为直线调节机构,或为连杆翻转调节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调节机构包括直线进给装置,该直线进给装置的固定部与所述外固定件连接,该直线进给装置的活动部上设有所述靠背本体。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调节机构包括直线导向件;
该直线导向件或为滑动配合的套筒和导向杆;
该直线导向件或为滑动配合的滑轨和滑块。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翻转调节机构包括翻转连杆,该翻转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固定件和所述靠背本体铰接,所述靠背本体还连接有翻转稳定件。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稳定件为稳定连杆,该稳定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靠背本体铰接,所述稳定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固定件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连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翻转连杆正对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靠背本体的左右两侧。
两个所述翻转连杆之间连接有同步稳定杆。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连杆或所述同步稳定杆还连接有驱动直线电机,该驱动直线电机的壳体与所述外固定件铰接,该驱动直线电机的推进部或与所述翻转连杆铰接,该驱动直线电机的推进部或与所述同步稳定杆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固定件或为车身、或为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传统座椅骨架不能整体前后移动的技术问题,对座框骨架的变化调节或汽车上的其他部分的变化调节起到让位、容纳、隐藏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靠背本体10移至最前端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靠背本体10移至最后端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靠背本体10移至最前端位置时,各铰接点的连线示意图;
图6为靠背本体10移至最后端位置时,各铰接点的连线示意图;
图7为靠背本体10在前后端两个位置时,各铰接点的连线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所示,一种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10和固定部90,在其中的所述固定部90上设有前后调节机构80,该前后调节机构80上设有所述靠背本体10,所述前后调节机构80可带动所述靠背本体10前后移动。其中所述外固定件90或为车身、或为支座、或为汽车座椅骨架,外固定件90是起到安装作用,只要能在靠背本体10前后移动时保持相对位置固定,而不与靠背本体10同步联动的都可以作为外固定件90。
一般情况下,本案应用于中排或后排汽车座椅,这时包括中排或后排汽座椅的靠背骨架总成,而所述靠背本体10嵌入在靠背骨架总成内而又与其相互独立,靠背骨架总成倾斜设置并相对固定,靠背骨架总成的上部后倾而下部前倾,所述靠背本体10位于靠背骨架总成的中间位置,从而实现对靠背骨架总成的中间位置(即所述靠背本体10)的单独调节,靠背本体10前移至与靠背骨架总成平齐时停止,到达最前端;靠背本体10后移使其前方和靠背骨架总成所在平面之间形成让位容置空间,以容纳座框骨架的可调节部分或起到其他隐藏、收纳性功能。
所述前后调节机构80或为直线调节机构,具体的,所述直线调节机构包括直线进给装置,该直线进给装置的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90连接,该直线进给装置的活动部上设有所述靠背本体10;
直线进给装置可以是自动的进给装置,如直线调节电机、电推杆或伸缩缸,其中伸缩缸的气源/液压油可由刹车助力部分一并提供,以上自动的直线调节机构理论上可直接带动靠背本体10前后移动;
或者直线调节机构可采用手动方式调节,所述直线进给装置包括直线导向件;
所述直线导向件或为滑动配合的套筒和导向杆;其中套筒可以作为直线进给装置的固定部/活动部,而导向杆则作为直线进给装置的活动部/固定部;
所述直线导向件或为滑动配合的滑轨和滑块;其中滑轨可以作为直线进给装置的固定部/活动部,而滑块则作为直线进给装置的活动部/固定部;
手动调节的驱动方式可以丝杆螺母的方式,将其中的螺母与直线进给装置的活动部连接,而将丝杆通过轴承安装,并在丝杆末端设置摇把即可。
以上直线导向件还可以与自动的直线进给装置相配合使用,直线导向件对自动的直线进给装置起导向作用。
所述前后调节机构80或为连杆翻转调节机构。具体的,所述连杆翻转调节机构可以是三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
作为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杆翻转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翻转连杆81,两个所述翻转连杆81正对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靠背本体10的左右两侧,所述翻转连杆8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固定件90和所述靠背本体10铰接,所述靠背本体10还连接有翻转稳定件83;所述翻转稳定件83为稳定连杆,该稳定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靠背本体10铰接,所述稳定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固定件90铰接;所述翻转连杆81、所述靠背本体10和所述稳定连杆形成三连杆结构。两个所述翻转连杆81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步稳定杆84。所述翻转连杆81或所述同步稳定杆84还连接有驱动直线电机85,该驱动直线电机85的壳体与所述外固定件90铰接,该驱动直线电机85的推进部或与所述翻转连杆81铰接,该驱动直线电机85的推进部或与所述同步稳定杆84铰接。
所述靠背本体10呈矩形方框状,所述靠背本体10倾斜设置,所述靠背本体10的上部后倾,所述靠背本体10的下部前倾,所述靠背本体10上对应两个所述翻转连杆81分别设有铰接支耳11,所述靠背本体10下方正对设置有两个安装支座s,所述安装支座s形成所述固定部90,两个所述安装支座s与两个所述翻转连杆81一一对应,所述翻转连杆81倾斜设置,所述翻转连杆81的上部后倾,所述翻转连杆81的下部前倾,所述翻转连杆81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支座s铰接,所述翻转连杆81的上端与对应的所述铰接支耳11铰接,所述稳定连杆也为两个,两个所述稳定连杆正对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靠背本体10的左右两侧,所述稳定连杆倾斜设置,所述稳定连杆的上部后倾,所述稳定连杆的下部前倾,所述稳定连杆的下端与所述靠背本体10铰接,所述稳定连杆的上端与靠背骨架总成铰接。
结合图5、6、7可以看出,所述翻转连杆81的两个铰接点的连线为L1,所述靠背本体10的两个铰接点的连线为L2,所述稳定连杆的两个铰接点的连线为L3;连线L1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下同)为α1,连线L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2,连线L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3。在所述靠背本体10移至最前或最后位置时,以及在所述靠背本体10的向前、向后的移动过程中:均有α2>α3,且α1<α2。由于靠背本体10是倾斜设置,在靠背本体10下方可以留出让位空间。以上角度设置可以使靠背本体10在向后移动的同时斜向下移动(相当于垂直靠背本体10的平面方向);以避免靠背本体10向上移动,并在相同的位移量下,可以使靠背本体10空出更多(厚度)的让位空间。
图中仅示出了座椅(靠背、座框)的骨架部分,而座椅总成还包括泡沫和面套,再经过合理的尺寸设计,靠背可以给座框(座垫)提供足够的让位空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本体(10)和外固定件(90),在其中的所述外固定件(90)上设有前后调节机构(80),该前后调节机构(80)上设有所述靠背本体(10),所述前后调节机构(80)可带动所述靠背本体(10)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调节机构(80)或为直线调节机构,或为连杆翻转调节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调节机构包括直线进给装置,该直线进给装置的固定部与所述外固定件(90)连接,该直线进给装置的活动部上设有所述靠背本体(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调节机构包括直线导向件;
该直线导向件或为滑动配合的套筒和导向杆;
该直线导向件或为滑动配合的滑轨和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翻转调节机构包括翻转连杆(81),该翻转连杆(8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固定件(90)和所述靠背本体(10)铰接,所述靠背本体(10)还连接有翻转稳定件(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稳定件(83)为稳定连杆,该稳定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靠背本体(10)铰接,所述稳定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固定件(90)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连杆(81)为两个,两个所述翻转连杆(81)正对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靠背本体(10)的左右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翻转连杆(81)之间连接有同步稳定杆(8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连杆(81)或所述同步稳定杆(84)还连接有驱动直线电机(85),该驱动直线电机(85)的壳体与所述外固定件(90)铰接,该驱动直线电机(85)的推进部或与所述翻转连杆(81)铰接,该驱动直线电机(85)的推进部或与所述同步稳定杆(84)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2、3、5、6、8或9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件(90)或为车身、或为支座。
CN201922173103.9U 2019-12-06 2019-12-06 座椅靠背 Active CN211468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3103.9U CN211468229U (zh) 2019-12-06 2019-12-06 座椅靠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3103.9U CN211468229U (zh) 2019-12-06 2019-12-06 座椅靠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68229U true CN211468229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3103.9U Active CN211468229U (zh) 2019-12-06 2019-12-06 座椅靠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682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5039A (zh) * 2019-12-06 2020-02-04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靠背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5039A (zh) * 2019-12-06 2020-02-04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靠背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7713B2 (en) Multi-configuration motorcycle tour-pack and backrest
JP2008520486A (ja) 車両用シート、特に、自動車用シート
CN201006687Y (zh) 坐卧两用式座椅
CN211468229U (zh) 座椅靠背
EP1518745A3 (en) Sea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CN211468233U (zh) 汽车座椅座靠联动结构
CN101507555B (zh) 靠头装置及带该靠头装置的活动座椅
CN210881748U (zh) 一种车用连杆式收纳座椅
CN110745039A (zh) 一种座椅靠背
CN110861549B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
CN211032279U (zh) 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
CN107499211B (zh) 大腿腿托调节机构及带有该机构的汽车座椅坐盆
CN202193004U (zh) 轿车后排座椅四连杆结构
CN109677307A (zh) 可调脚踏装置及交通工具
CN214420256U (zh) 车辆模块化联动调节座椅
CN110745042A (zh) 一种汽车座椅座靠联动结构
CN211032266U (zh) 翻转式座框骨架
CN211485512U (zh) 一种按摩椅翻背结构
CN211032267U (zh) 带有扶手的汽车座椅
CN213676463U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升降式腰托
JPH0336300Y2 (zh)
CN212220440U (zh) 电动车翻板式坐垫
CN215474614U (zh) 整体式汽车座椅臀部后侧支撑结构
CN201360763Y (zh) 一种靠头装置及带该靠头装置的活动座椅
CN110745047A (zh)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99, Pingtai Road, huangmaoping,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andotuo Auto Parts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 Pingtai Road, huangmaoping,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Yanfeng Johnson Automotive Parts System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