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5526U - 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5526U
CN220915526U CN202320186465.5U CN202320186465U CN220915526U CN 220915526 U CN220915526 U CN 220915526U CN 202320186465 U CN202320186465 U CN 202320186465U CN 220915526 U CN220915526 U CN 220915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ir
domain controller
air inle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64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雨
李星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izhen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izhen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izhen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64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5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5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5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车载域控制器包括底座、壳体、PCB板、安装腔、设置于壳体的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安装腔位于壳体和底座之间。壳体和PCB板安装于底座,且PCB板位于安装腔内。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通过安装腔连通。沿进风结构的进风方向,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相对设置。本公开中的进风结构与风管连接,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通过安装腔连通,进而使得空调器吹出的冷风或者自然风能够通过进风结构进入车载域控制器的安装腔内,将安装腔的热空气通过出风结构带走,以提高车载域控制器的散热能力;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相对设置,提高了车载域控制器内的空气对流能力,增强了车载域控制器的散热能力,解放了PCB板的算力。

Description

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智能座舱近10年发展十分迅速,从最早3G时代的单屏发展到4G时代的电子座舱,仅用了10年时间。3G时代的特点是车机版电子部件,车控多为机械按键,整体信息显示简单,功能单一且分散。交互方式主要以触摸为主,仅支持简单语音识别。发展到4G时代,车载信息娱乐域控制器整合了仪表和中控,打通了原先硬件分布式架构设计限制,有效整合资源,开启大屏化、多屏化智能交互时代。关联系统逐步实现联动。随着高通8155等芯片的发布,车载信息娱乐域控制器芯片算力大幅提升,车内传感器及智能设备增加,软件及功能高度集成,数据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交互方式实现了智能交互多样化。
但于此同时,智能座舱越来越高的算力要求也给车载信息娱乐域控制器的散热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散热方式主要是采用散热片进行传导散热,更近一步的方式是在散热片的基础上增加风扇,加强通风,强化冷却效果。
但随着车载信息娱乐域控制器算力越来越高,且控制器体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散热片和风扇对车载信息娱乐域控制器进行散热的能力越发不足,在温度较高的夏天,现有的车载信息娱乐域控制器的散热能力不足的现象尤其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至少部分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车载域控制器,包括底座、壳体、PCB板和安装腔。安装腔位于壳体和底座之间。壳体和PCB板安装于底座,且PCB板位于安装腔内。车载域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壳体的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通过安装腔连通。沿进风结构的进风方向,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相对设置。
可选的,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进风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壁的进风孔。出风结构包括若干出风孔,若干出风孔填充分布于第二侧壁。
可选的,进风结构包括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壁的对接部。对接部位于进风孔周围,且用于与风管对接。
可选的,对接部包括环绕设置于进风孔周围的凸起部。
可选的,车载域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壳体的散热结构。
可选的,壳体包括连接设置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连接壁。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连接壁的风扇。
可选的,壳体包括连接设置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连接壁。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连接壁的多个散热片。沿进风结构的进风方向,多个散热片平行分布。
可选的,车载域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PCB板的表面的防水层。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设置于车辆主体的空调器和风管。车辆还包括如上的车载域控制器。风管连接设置于空调器和进风结构之间。
可选的,进风结构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进风孔和环绕设置于进风孔周围的凸起部。风管与凸起部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中的进风结构用于与风管连接,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通过所述安装腔连通,进而使得空调器吹出的冷风或者自然风能够通过进风结构进入车载域控制器的安装腔内,并将安装腔的热空气通过出风结构带走,从而提高车载域控制器的散热能力;其中,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相对设置,提高了车载域控制器内的空气对流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车载域控制器的散热能力,解放了PCB板的算力;以车载娱乐域控制器为例,如此设置能够使得车载娱乐域控制器能集成更多的软件和功能,链接更多的智能设备,提升车辆的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车载域控制器和空调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车载域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图2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空调器;2、风管;3、车载域控制器;30、底座;31、壳体;32、PCB板;33、进风结构;34、出风结构;310、第一侧壁;311、第二侧壁;330、进风孔;35、连接端口;340、出风孔;331、对接部;312、连接壁;36、风扇;37、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设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一种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设置于车辆主体的空调器1、风管2和车载域控制器3。风管2连接设置于空调器1和进风结构33之间。
本公开中的空调器1主要用于车内温度的调节。例如,在温度较高时,空调器1向车内输送冷空气,从而降低车内温度。在温度较低时,空调器1向车内输送热空气,从而提升车内温度。
车载域控制器3是汽车每一个功能域的核心,将原本需要很多颗ECU实现的核心功能集成到一起,极大提高系统功能集成度,再加上数据交互的标准化接口,因此能极大降低对应功能部分的开发和制造成本。车载域控制器3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车载动力域控制器、车载底盘域控制器、车载车身域控制器、车载座舱域控制器、车载娱乐域控制器和车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本公开中的车载域控制器3可以是上述中的任何一个,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公开中的车载域控制器3安装在与空调器1连接的风管2的出口处,利用车辆上现有的空调器1的制冷效果,在降低车内温度的同时,还能对车载域控制器3进行降温,从而满足车载域控制器3随着芯片算力的增加,散热要求越来越大的需求。而且,此方案可以解决含双8155芯片在内的绝大多数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问题,使得车载域控制器3的算力能发挥到最佳水准,避免车载域控制器3因过热导致死机、卡顿,影响用户体验。
另外,本方案是基于现有车载域控制器的基础上,对车载域控制器3散热进行的改良。所依赖的车辆空调器1是车辆的标准配置,实现难度不高,改造成本低。
考虑到空调器1不仅会输出冷风,还会输出热风。本公开中的风管2与空调器1的制冷出口连接。空调器1的制冷出口只输出冷风和自然风,不会输出热风,进而避免热风影响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车载域控制器3可以单独使用、制造、进口、销售和允诺销售。
参考图1及图2,本公开中的车载域控制器3包括底座30、壳体31、PCB板32、安装腔、设置于壳体31的进风结构33和出风结构34。安装腔位于壳体31和底座30之间。壳体31和PCB板32安装于底座30,且PCB板32位于安装腔内。进风结构33和出风结构34通过安装腔连通。沿进风结构33的进风方向,进风结构33和出风结构34相对设置。其中,进风结构33用于与风管2连接,进风结构33和出风结构34通过安装腔连通,进而使得空调器1吹出的冷风或者自然风能够通过进风结构33进入车载域控制器3的安装腔内,并将安装腔的热空气通过出风结构34带走,从而提高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能力。其中,进风结构33和出风结构34相对设置,提高了车载域控制器3内的空气对流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能力,解放了PCB板32的算力。以车载娱乐域控制器为例,如此设置能够使得车载娱乐域控制器能集成更多的软件和功能,链接更多的智能设备,提升车辆的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风结构34还可不与进风结构33相对设置,例如进风结构33设置在壳体31的竖直表面上,出风结构34设置在壳体31的水平表面上。理论上而言,空调器1吹出的冷风只要进入安装腔内,再从出风结构34出去,即可降低安装腔的温度,从而提升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能力。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公开中的壳体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310和第二侧壁311。进风结构33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壁310的进风孔330。出风结构34包括若干出风孔340,若干出风孔340填充分布于第二侧壁311。通过如此设置,能够将单个进风孔330进来的冷风,分散成多股冷风,使得冷风能够经过安装腔内更多的区域,从而尽可能多的带走安装腔内的热量,进而提升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能力。
其中,进风孔330和出风孔34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多边形、梅花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车载域控制器3还包括多个连接端口35和用于与多个连接端口35配合的多个集成元件。第二侧壁311包括主体部和设置于主体部的多个安装孔。多个连接端口35分别安装于多个安装孔,且若干出风孔340填充分布于主体部。多个集成元件位于安装腔内并将安装腔切割成多个间隙通道。通过如此设置,车载域控制器3还包括多个分别用于与多个连接端口35配合的集成元件,多个集成元件位于安装腔内并将安装腔分成多个间隙通道,从进风孔330内进入的冷空气经过多个间隙通道后充分分散,进而尽可能多的带走安装腔内的热量。同时,继续参考图3,出风孔340为直径较小的小孔,且分布于主体部上的出风孔340数量多达几十个,基本填满主体部区域,进一步分散安装腔内的冷空气,从而使得安装腔内的热量被带走的更彻底,进一步提高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能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风结构33包括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壁310的对接部331。对接部331位于进风孔330周围,且用于与风管2对接。通过如此设置,保证从空调器1出来的冷空气,通过风管2与对接部331的配合能基本进入到车载域控制器3内部,而不是从车载域控制器3的外部,进而提高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能力。
其中,风管2可以通过嵌入、粘接、过盈配合、螺栓固定和卡接固定的方式与对接部331对接。具体与本公开中,对接部331包括环绕设置于进风孔330周围的凸起部,这样风管2包围在凸起部的周围并与凸起部过盈配合,从而实现风管2与对接部331的对接,结构简单,方便实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载域控制器3还包括设置于壳体31的散热结构。如此设置,一方面是能够进一步增强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能力,另一方面是考虑到空调器1的应用环境一般是在温度较高时开启以及温度较低时开启,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空调器1对于车载域控制器3具有降温效果,但当温度适中时,空调器1没有开启的必要,因此,车载域控制器3本身还需要设置散热结构来满足该情景的需要。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壳体31包括连接设置于第一侧壁310和第二侧壁311之间的连接壁312。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连接壁312的风扇36。通过设置风扇36,增强安装腔内的空气流动,并配合出风结构34以及进风结构33将安装腔内的热空气双向排出,进而增强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能力。特别地,当空调器1和散热风扇36同步工作时,能够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同时还能视环境温度自动调节风扇36的工作功率。其中,风扇36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壳体31包括连接设置于第一侧壁310和第二侧壁311之间的连接壁312。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连接壁312的多个散热片37。沿进风结构33的进风方向,多个散热片37平行分布。本公开通过多个散热片37增强壳体31的热传导能力,进而增强车载域控制器3的散热能力。
由于本公开中的车载域控制器3设置于空调器1的出风口处,并借助空调器1的冷风和自然风实现降温,车载域控制器3内部必然也会接触到空调器1的冷风和自然风中的水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载域控制器3还包括设置于PCB板32的表面的防水层。通过设置防水层,有效防止冷风和自然风中的水汽,避免PCB板32被水汽腐蚀。其中,防水层主要通过喷涂的方式设在PCB板32的表面。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防水层为三防漆。其中,三防漆是一种特殊配方的涂料,用于保护PCB板32及其相关设备免受环境的侵蚀。三防漆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三防漆固化后成一层透明保护膜,具有优越的绝缘、防潮、防漏电、防震、防尘、防腐蚀、防老化、耐电晕等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域控制器,包括底座、壳体、PCB板和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壳体和底座之间;所述壳体和PCB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且所述PCB板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域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通过所述安装腔连通;沿所述进风结构的进风方向,所述进风结构和所述出风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所述进风结构包括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中部;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多个出风孔;所述车载域控制器还包括多个连接端口,所述出风孔与所述连接端口相互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多个出风孔分布于所述第二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位于所述进风孔周围,且用于与风管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包括环绕设置于所述进风孔周围的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域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散热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连接壁;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壁的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连接壁;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壁的多个散热片;沿所述进风结构的进风方向,所述多个散热片平行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域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PCB板的表面的防水层。
9.一种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的空调器和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域控制器;所述风管连接设置于所述空调器和进风结构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进风孔和环绕设置于所述进风孔周围的凸起部;所述风管与所述凸起部连接。
CN202320186465.5U 2023-02-02 2023-02-02 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 Active CN220915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6465.5U CN220915526U (zh) 2023-02-02 2023-02-02 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6465.5U CN220915526U (zh) 2023-02-02 2023-02-02 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5526U true CN220915526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4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6465.5U Active CN220915526U (zh) 2023-02-02 2023-02-02 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5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5063U (zh) 无人机及其散热系统
WO2019148356A1 (zh) 一种用于内置防火墙的交换机散热系统
CN213991502U (zh) 一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主机散热结构及其主机
CN20675897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层电缆槽盒
CN220915526U (zh) 车载域控制器和车辆
US20070047203A1 (en) Integral liquid cooling computer housing
CN206533386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防尘路由器
CN207753994U (zh) 一种车载网络导航盒的散热结构
CN100410841C (zh) 一种计算机系统散热装置
CN206865344U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系统
WO2022016339A1 (zh) 一种车辆以及车辆的控制系统
CN212970527U (zh) 一种汽车音响散热结构
CN210272631U (zh) 一种风冷式球面阵列天线
CN114269090A (zh) 一种户外柜
CN220858276U (zh) 一种应用于消防物联网的物联网关
CN219228243U (zh) 车机冷却系统及车机
CN210270780U (zh) 一种用于车载式lrm机箱的集成式风冷装置
CN218033432U (zh) 电器盒、室外机和空调
CN217825830U (zh) 高效散热的车载智能座舱主机盒
CN210378478U (zh) 一种集成碟盘播放器的车载功放机箱及车载显示器
CN220798438U (zh) 一种汽车网关控制器
CN217790134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低速无人驾驶控制盒
CN220629854U (zh) 一种主动散热结构的车载集成控制器
CN213280313U (zh) 一种户外柜
CN216848794U (zh) 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