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9248U - 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9248U
CN220909248U CN202322689073.3U CN202322689073U CN220909248U CN 220909248 U CN220909248 U CN 220909248U CN 202322689073 U CN202322689073 U CN 202322689073U CN 220909248 U CN220909248 U CN 220909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temporary
lower half
half h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890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盛
张星
李德彬
聂健行
宋玉杰
张志�
平永康
李盛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3rd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890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9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9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9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包括抱箍装置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连接在抱箍装置底部,应用在对钢桁架进行支撑时,通过抱箍装置锁住钢桁架的底部钢管,再将抱箍装置与支撑装置相连接,从而便于通过支撑装置来支撑钢桁架的底部钢管,进而实现对钢桁架的支撑,同时由于抱箍装置与底部钢管能够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支撑结构的安拆方便,进一步地,在支撑装置两侧还设置有伸缩杆,通过支撑装置两侧的伸缩杆来支撑抱箍装置,使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在支撑钢桁架的底部钢管时更加稳固,不易发生倾覆。

Description

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单,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桥梁等领域。
其中,钢桁架一般使用圆钢管制作,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盖结构、吊车梁、桥梁和水工闸门等,常用钢桁架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各式塔架,如桅杆塔、电视塔和输电线路塔等,常用三面、四面或多面平面桁架组成的空间钢桁架。
目前钢桁架吊装作业工程缺乏临时支撑体系,大部分使用起重设备进行钢桁架的临时吊装固定,此情况占用起重设备,施工成本高,安全隐患高,或在钢桁架上焊接临时钢构件的方式进行支撑,但后续拆除焊接的临时钢构件极为麻烦,导致吊装作业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钢桁架吊装作业工程缺乏临时支撑体系,使得钢桁架吊装作业安全隐患高或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包括抱箍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连接在所述抱箍装置底部,所述支撑装置两侧还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用于支撑所述抱箍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包括抱箍装置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连接在抱箍装置底部,应用在对钢桁架进行支撑时,通过抱箍装置锁住钢桁架的底部钢管,再将抱箍装置与支撑装置相连接,从而便于通过支撑装置来支撑钢桁架的底部钢管,进而实现对钢桁架的支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与常规的使用起重设备进行钢桁架的临时吊装固定相比,减少了起重设备占用,节省了施工成本,并且由于减少起重设备,降低了起重设备使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抱箍装置与底层钢管能够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支撑结构的安拆方便,也解决了常规在钢桁架上焊接临时钢构件,后续不易拆卸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支撑装置两侧还设置有伸缩杆,通过支撑装置两侧的伸缩杆来支撑抱箍装置,使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在支撑底部钢管时更加稳固,不易发生倾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和调节底托,所述支撑杆顶部连接在所述抱箍装置上,所述支撑杆底部与所述调节底托配合连接,所述调节底托用于调整所述支撑杆的竖向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底托包括限位螺母、螺纹杆和第一底板,所述螺纹杆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底部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且所述支撑杆底部与所述限位螺母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螺纹杆上至少设置两个所述限位螺母,相邻所述限位螺母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抱箍装置包括上半抱箍体、下半抱箍体和折形板,所述上半抱箍体与所述下半抱箍体通过抱箍螺栓相连接,所述折形板连接在所述下半抱箍体上,所述折形板用于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伸缩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形板包括水平板和连接在所述水平板两端的斜板,所述水平板连接在所述下半抱箍体远离所述上半抱箍体的一侧,所述斜板与所述下半抱箍体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板远离所述下半抱箍体的一侧连接所述支撑杆,所述斜板远离所述下半抱箍体的一侧抵接所述伸缩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半抱箍体具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下半抱箍体的中部,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折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半抱箍体还包括上弯部和下弯部,所述连接座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上弯部,所述上弯部远离所述连接座的一端连接有所述下弯部,所述下弯部与所述斜板相抵接,所述上弯部与所述斜板之间具有间隙。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钢桁架系统,包括底层钢管和若干本申请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所述临时支撑结构沿所述底层钢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所述的一种钢桁架系统,通过在钢桁架系统的底层钢管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支撑结构,临时支撑结构沿底层钢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利用临时支撑结构来支撑钢桁架系统的底层钢管,进而实现对钢桁架系统的有效临时支撑,不仅节省了钢桁架系统临时支撑的施工成本,同时临时支撑结构安拆方便,便于钢桁架系统的临时放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包括抱箍装置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连接在抱箍装置底部,应用在对钢桁架进行支撑时,通过抱箍装置锁住钢桁架的底部钢管,再将抱箍装置与支撑装置相连接,从而便于通过支撑装置来支撑钢桁架的底部钢管,进而实现对钢桁架的支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与常规的使用起重设备进行钢桁架的临时吊装固定相比,减少了起重设备占用,节省了施工成本,并且由于减少起重设备,降低了起重设备使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抱箍装置与底层钢管能够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时支撑结构的安拆方便,也解决了常规在钢桁架上焊接临时钢构件,后续不易拆卸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支撑装置两侧还设置有伸缩杆,通过支撑装置两侧的伸缩杆来支撑抱箍装置,使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在支撑底部钢管时更加稳固,不易发生倾覆。
2.本实用新所述的一种钢桁架系统,通过在钢桁架系统的底层钢管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支撑结构,临时支撑结构沿底层钢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利用临时支撑结构来支撑钢桁架系统的底层钢管,进而实现对钢桁架系统的有效临时支撑,不仅节省了钢桁架系统临时支撑的施工成本,同时临时支撑结构安拆方便,便于钢桁架系统的临时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支撑杆与调节底托配合示意图(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7是图6的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折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下半抱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上半抱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抱箍装置,11-上半抱箍体,111-弧形部,112-第一水平部,12-下半抱箍体,121-连接座,122-上弯部,123-下弯部,124-第二水平部,125-第一螺栓孔,13-折形板,131-水平板,132-斜板,134-第二螺栓孔,2-支撑装置,21-支撑杆,22-调节底托,221-限位螺母,222-螺纹杆,223-第一底板,3-预埋底板,4-伸缩杆,5-垫板,6-底层钢管,7-抱箍螺栓,8-第一连接螺栓,9-第二连接螺栓,10-预埋螺栓,101-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包括抱箍装置1和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连接在抱箍装置1底部,支撑装置2两侧还设置有伸缩杆4,伸缩杆4用于支撑抱箍装置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包括抱箍装置1和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连接在抱箍装置1底部,应用在对钢桁架进行支撑时,通过抱箍装置1锁住钢桁架的底部钢管6,再将抱箍装置1与支撑装置2相连接,从而便于通过支撑装置2来支撑钢桁架的底部钢管6,进而实现对钢桁架的支撑,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与常规的使用起重设备进行钢桁架的临时吊装固定相比,减少了起重设备占用,节省了施工成本,并且由于减少起重设备,降低了起重设备使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抱箍装置2与底部钢管6钢能够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本实施例所述的临时支撑结构的安拆方便,也解决了常规在钢桁架上焊接临时钢构件,后续不易拆卸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支撑装置2两侧还设置有伸缩杆4,通过支撑装置2两侧的伸缩杆4来支撑抱箍装置1,使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在支撑底部钢管6时更加稳固,不易发生倾覆。
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2、图4所示,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杆21和调节底托22,支撑杆21顶部连接在抱箍装置1上,支撑杆21用于支撑抱箍装置1,在实际施工中,抱箍装置1固定在钢桁架的底层钢管6上,支撑杆21支撑抱箍装置1,从而实现对底层钢管6的支撑;如图4所示,支撑杆21底部与调节底托22配合连接,调节底托22用于调整支撑杆21的竖向高度,从而调整底层钢管6的竖向高度。
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4-图5所示,调节底托22包括限位螺母221、螺纹杆222和第一底板223,螺纹杆222竖向设置在第一底板223上,限位螺母221与螺纹杆222螺纹连接,支撑杆21底部套设在螺纹杆222上,且支撑杆21底部与限位螺母221相抵接。通过将螺纹杆222竖向设置在第一底板223上,利用第一底板223来增大螺纹杆222底部的受力面积,提高调节底托22的稳定性,并在螺纹杆22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221,通过转动限位螺母221使限位螺母221能够沿螺纹杆222上下移动,并将支撑杆21底部套设在螺纹杆222上,支撑杆21底部与限位螺母221相抵接,在需要调整支撑杆21的竖向高度时,通过转动限位螺母221使限位螺母221沿螺纹杆22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支撑杆21的竖向高度调整,其中,支撑杆21为钢管,支撑杆21的内径略大于螺纹杆222的外径,便于支撑杆21套设在螺纹杆222上,限位螺母221的外缘直径大于支撑杆21的外径,便于限位螺母221通过外缘部分来支撑抵接支撑杆21。
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4-图5所示,在螺纹杆222设置至少两个限位螺母221,相邻两个限位螺母221螺纹旋转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在调节底托22在支撑抵接支撑杆21时,螺纹杆222上相邻的两个限位螺母221在旋转抵接在一起后,能够实现自锁,避免限位螺母221在螺纹杆222出现松动。
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1-图2所示,抱箍装置1包括上半抱箍体11、下半抱箍体12和折形板13,上半抱箍体11与下半抱箍体12通过抱箍螺栓7相连接,从而便于抱箍装置1可拆卸式安装在钢桁架的底层钢管6上,其中,上半抱箍体11位于下半抱箍体12上方,上半抱箍体11和下半抱箍体12相对设置,用于固定底层钢管6;如图2、图7所示,折形板13连接在下半抱箍体12上,折形板13用于连接支撑装置2和伸缩杆4,从而使支撑装置2和伸缩杆4通过折形板13能够支撑抱箍装置1。
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8所示,折形板13包括水平板131和连接在水平板131两端的斜板132,如图3所示,水平板131连接在下半抱箍体12远离上半抱箍体11的一侧,斜板132与下半抱箍体12相抵接,进一步地,水平板131远离下半抱箍体12的一侧连接所述支撑杆21,即支撑杆21连接在水平板131上,支撑杆21通过水平板131来支撑抱箍装置1;如图3所示,斜板132远离下半抱箍体12的一侧抵接伸缩杆4,即伸缩杆4抵接在斜板132,伸缩杆4通过斜板132来支撑抱箍装置1,其中,伸缩杆4的端部抵接在折形板13上,伸缩杆4的底部抵接在地面上,由于伸缩杆4并未连接在抱箍装置1,伸缩杆4的安装及拆卸都极为方便。
一种优选的方式,折形板13的宽度大于下半抱箍体12的宽度,如图7,从而使折形板13能够更好的抵接、支撑下半抱箍体12。
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9所示,下半抱箍体12具有连接座121,连接座121位于下半抱箍体12的中部,连接座121用于连接折形板13,进一步地,连接座121与水平板131相连接,如图3,在实际施工中,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连接座121与水平板131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将支撑杆21焊接在水平板131上,实现抱箍装置1和支撑装置2的连接,也可以在连接座121水平面和水平板131水平面上开设螺纹通孔,如图8-图9所示,在连接座121上设置第一螺栓孔125,在水平板131上设置第二螺栓孔134,并在支撑杆21顶部上开设螺纹孔,通过第一连接螺栓8将连接座121、水平板131和支撑杆21螺栓连接在一起,便于安拆、运输。
一种优先的方式,如图9、图3所示,下半抱箍体12还包括上弯部122和下弯部123,连接座121的两端均连接有上弯部122,上弯部122远离连接座121的一端连接有下弯部123,下弯部123与斜板132相抵接,上弯部122与斜板132之间具有间隙101,通过在连接座121的两端设置上弯部122,便于通过上弯部122去抵接钢桁架的底部钢管6,并在上弯部122远离连接座121的一端连接下弯部123,便于通过下弯部123与折形板13的斜板132相抵接,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由于设置了上弯部122和下弯部123分别去抵接底部钢管6和斜板132,使底部钢管6与下半抱箍体12的第一抵接区域与斜板132与下半抱箍体12的第二接抵接区域间隔分开,实现多区域抵接,从而保证下半抱箍体12的支撑能力;
而且,通过上弯部122和下弯部123的设置,使得下半抱箍体12在整体呈弧形的情况下局部具有波浪形,其相比单纯整体呈弧形的情况来说,有效提升了下半抱箍体12结构的支撑刚度。
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10所示,上半抱箍体11包括弧形部111,弧形部111两端连接有第一水平部112,弧形部111用于抵接底部钢管6,如图9所示,下半抱箍体12包括第二水平部124,第二水平部124连接在下弯部123远离上弯部122的一侧,如图3所示,第一水平部112和第二水平部124通过抱箍螺栓7相连接,从而实现上半抱箍体11与下半抱箍体12的可拆卸式连接。
一种优选的方式,还包括预埋底板3,预埋底板3与支撑装置2可拆卸式连接,其中,如图4所示,调节底托22的第一底板223通过第二连接螺栓9连接在预埋底板3上,预埋底板3底部连接有预埋螺栓10,通过预埋螺栓10来加固预埋底板3的稳定性。
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1所示,还包括垫板5,伸缩杆4远离抱箍装置1的一端连接垫板5,从而增加伸缩杆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伸缩杆4的受力即稳定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钢桁架系统,包括底层钢管6和若干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临时支撑结构沿底层钢管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所说的一种钢桁架系统,通过在钢桁架系统的底层钢管6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支撑结构,临时支撑结构沿底层钢管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利用临时支撑结构来支撑钢桁架系统的底层钢管6,进而实现对钢桁架系统的有效临时支撑,不仅节省了钢桁架系统临时支撑的施工成本,同时临时支撑结构安拆方便,便于钢桁架系统的临时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装置(1)和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连接在所述抱箍装置(1)底部,所述支撑装置(2)两侧还设置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用于支撑所述抱箍装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杆(21)和调节底托(22),所述支撑杆(21)顶部连接在所述抱箍装置(1)上,所述支撑杆(21)底部与所述调节底托(22)配合连接,所述调节底托(22)用于调整所述支撑杆(21)的竖向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底托(22)包括限位螺母(221)、螺纹杆(222)和第一底板(223),所述螺纹杆(222)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223)上,所述限位螺母(221)与所述螺纹杆(222)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21)底部套设在所述螺纹杆(222)上,且所述支撑杆(21)底部与所述限位螺母(221)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22)上至少设置两个所述限位螺母(221),相邻所述限位螺母(221)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装置(1)包括上半抱箍体(11)、下半抱箍体(12)和折形板(13),所述上半抱箍体(11)与所述下半抱箍体(12)通过抱箍螺栓(7)相连接,所述折形板(13)连接在所述下半抱箍体(12)上,所述折形板(13)用于连接所述支撑装置(2)和所述伸缩杆(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形板(13)包括水平板(131)和连接在所述水平板(131)两端的斜板(132),所述水平板(131)连接在所述下半抱箍体(12)远离所述上半抱箍体(11)的一侧,所述斜板(132)与所述下半抱箍体(12)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131)远离所述下半抱箍体(12)的一侧连接所述支撑杆(21),所述斜板(132)远离所述下半抱箍体(12)的一侧抵接所述伸缩杆(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抱箍体(12)具有连接座(121),所述连接座(121)位于所述下半抱箍体(12)的中部,所述连接座(121)连接所述折形板(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抱箍体(12)还包括上弯部(122)和下弯部(123),所述连接座(121)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上弯部(122),所述上弯部(122)远离所述连接座(121)的一端连接有所述下弯部(123),所述下弯部(123)与所述斜板(132)相抵接,所述上弯部(122)与所述斜板(132)之间具有间隙(101)。
10.一种钢桁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钢管(6)和若干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临时支撑结构,所述临时支撑结构沿所述底层钢管(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CN202322689073.3U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 Active CN220909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9073.3U CN220909248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9073.3U CN220909248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9248U true CN220909248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6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89073.3U Active CN220909248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92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75091B (zh) 一种全装配式预应力框架索系组合结构
CN216616236U (zh) 一种高层建筑抗震型建筑钢结构
CN208594732U (zh) 便于拆卸的钢结构塔架悬挑平台
CN220909248U (zh) 一种临时支撑结构及一种钢桁架系统
CN115341701B (zh) 高空悬挑钢筋桁架楼承板吊模施工方法
AU2021386882A1 (en) Prop system
CN113944309A (zh) 一种冷弯型钢支撑梁构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49415A (zh) 一种挑檐支模的施工方法
CN221052911U (zh) 一种重型抗震斜撑连接件
CN213448905U (zh) 一种多方位装配式安装加强型钢结构
CN114482266B (zh) 一种悬挑平台加宽梁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15368613U (zh) 型钢悬挑架阳角施工结构
CN213837059U (zh) 一种用于h型钢梁与h型钢柱的刚接连接装置
CN218990660U (zh) 型钢组件及建筑结构
CN221095598U (zh) 一种钢结构梁夹
CN218861752U (zh) 一种模块式组装的钢构单元
CN209924270U (zh) 钢构楼宇节柱
CN221065960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定位的固定夹具
CN217352878U (zh) 一种“z型”组合钢构
CN218479556U (zh) 一种可周转布料机操作平台装置
CN215670108U (zh) 钢梁与钢管束混凝土浇筑用复合节点结构
CN220504146U (zh) 一种钢柱与工字钢梁连接节点
CN214194973U (zh) 一种支撑结构单元和建筑物
CN220353162U (zh) 一种内嵌钢板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转换梁连接节点
CN211540058U (zh) 船形焊接翻转胎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