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7220U - 一种新型滤芯、过滤机构及净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滤芯、过滤机构及净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7220U
CN220907220U CN202322540054.4U CN202322540054U CN220907220U CN 220907220 U CN220907220 U CN 220907220U CN 202322540054 U CN202322540054 U CN 202322540054U CN 220907220 U CN220907220 U CN 220907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waste water
inner cavity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400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奕武
王鹏翱
林声安
谭翠康
卢晓中
邵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lterpu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lterpu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lterpu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lterpu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400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7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7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7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滤芯、过滤机构及净水设备,包括滤瓶;滤芯座与滤瓶连接;滤材模组设于滤瓶内,滤材模组包括中心管、反渗透膜层,反渗透膜层一端设有进水端且另一端设有废水输出端,废水输出端处设有第一滤材座盖,第一滤材座盖包括第一内腔,中心管设有第二内腔、连通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废水孔,第二内腔中设有单向导水结构;进水通道设于滤瓶和滤材模组之间且与进水端连通,滤瓶设有进水口;第一废水通道设于单向导水结构、滤芯座和滤瓶之间,单向导水结构用于引导废水单向远离滤材模组并向第一废水通道导出废水,滤瓶设有废水口,废水口远离单向导水结构,以解决首杯水TDS值偏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滤芯、过滤机构及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滤芯、过滤机构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基本通过净水设备、纯水设备来降低原水中的TDS值,以得到水质更好的净水或可以直接饮用的纯水。现有的净水设备、纯水设备中,大多会采用RO反渗透滤芯对原水进行过滤,而由于反渗透滤芯的特性,在净水设备停机时,反渗透滤芯内的废水、原水中的高TDS值溶质会向纯水端渗透,导致纯水端的TDS值升高,故现有的纯水会出现首杯水TDS值过高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的净水设备中会出现纯水首杯水TDS值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滤芯及净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滤芯,包括:
滤瓶;
滤芯座,其与所述滤瓶连接;
滤材模组,其设于所述滤瓶内,所述滤材模组包括中心管、绕设在中心管外周的反渗透膜层,所述反渗透膜层一端设有进水端且另一端设有废水输出端,所述废水输出端处设有与所述滤材模组连接的第一滤材座盖,所述第一滤材座盖包括与废水输出端连通的第一内腔,所述中心管设有第二内腔、连通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废水孔,所述第二内腔中设有位于废水孔下侧的单向导水结构;
进水通道,其设于所述滤瓶和滤材模组之间且与所述进水端连通,所述滤瓶设有与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口;
第一废水通道,其设于所述单向导水结构、滤芯座和滤瓶之间,所述单向导水结构用于引导废水单向远离所述滤材模组并向所述第一废水通道导出废水,所述滤瓶设有与第一废水通道连通的废水口,所述废水口远离所述单向导水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所述单向导水结构包括逆止阀,所述逆止阀设于所述第二内腔中并靠近所述中心管的一端,所述逆止阀中设有连通在所述第二内腔和第一废水通道之间的单向导水通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所述第一滤材座盖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中心管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中,所述滤芯座内设有第三内腔,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三内腔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滤芯座相对并形成与所述第三内腔连通的过水间隙,所述过水间隙连通在所述单向导水通道和第一废水通道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所述滤瓶中远离滤芯座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滤材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反渗透膜层连接的第二滤材座盖,所述第二滤材座盖一侧设有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一侧且与所述进水端连通的第四内腔,所述中心管伸入所述第四内腔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伸入所述第四内腔中并与所述中心管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设于第一套筒外侧的第二套筒,所述废水口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外侧,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二套筒中,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三连接部相对并形成所述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四内腔连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所述中心管的周壁设有位于所述废水孔上侧的纯水孔,所述反渗透膜层中设有与所述纯水孔连通的第一纯水通道和与所述废水输出端连通的第二废水通道;所述中心管内还设有隔层,所述隔层用于将所述第二内腔分隔成与所述纯水孔连通的第二纯水通道和与所述废水孔连通的第三废水通道,所述单向导水结构设于所述第三废水通道的末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过滤组件,所述纯水孔设有若干个且沿所述中心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隔层设于靠近所述废水孔的纯水孔与所述废水孔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过滤组件,所述滤瓶中设有与所述第二纯水通道连通的纯水口,所述纯水口、进水口和废水口同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过滤机构,包括如上所述的滤芯。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净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滤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净水设备中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一种新型滤芯,所述滤芯用于过滤和净化水质,使所述过滤机构产生净水、纯水供人们使用;通过设置所述单向导水结构,且所述废水口远离所述单向导水结构,使废水不能经废水孔回流至所述第一内腔中,从而限制废水经废水输出端回流至反渗透膜层中污染纯水,能够有效解决净水设备中首杯水TDS值偏高的问题,使得所述反渗透膜层内的纯水TDS值保持在较低水平,便于用户使用,优化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滤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滤芯的分解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滤芯的分解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滤芯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设备,所述净水设备中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一种新型滤芯,所述滤芯用于过滤和净化水质,使所述过滤机构产生净水、纯水供人们使用;
所述滤芯包括滤瓶1、与所述滤瓶1连接的滤芯座2、设于所述滤瓶1内的滤材模组3,所述滤瓶1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滤材模组3的容纳腔,所述滤芯座2用于使滤芯可拆卸地安装在净水设备中,所述滤材模组3包括中心管31、绕设在中心管31外周的反渗透膜层32,所述反渗透膜层32外侧设置有防水保护膜,所述反渗透膜层32一端设有进水端321且另一端设有废水输出端322,所述废水输出端322处设有与所述滤材模组3连接的第一滤材座盖33,所述第一滤材座盖33包括与废水输出端322连通的第一内腔331,所述第一滤材座盖33安装在反渗透膜层32外侧,所述中心管31伸入第一内腔331中,所述反渗透膜层32的端面与第一滤材座盖33间隔相对并形成废水集水部,所述废水集水部能够暂存废水,具体的,所述废水集水部为所述第一内腔331的一部分,所述中心管31设有第二内腔311、连通于第一内腔331和第二内腔311的废水孔312,所述废水孔312设置在中心管31的周壁,且所述废水孔312与所述废水集水部相对并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内腔311中设有位于废水孔312下侧的单向导水结构,所述单向导水结构靠近所述滤芯座2;
所述滤瓶1和滤材模组3之间设有进水通道101,且所述进水通道101与所述进水端321连通,所述滤瓶1设有与进水通道101连通的进水口102,所述进水口102用于输入原水或初过滤水,初过滤水可指经过滤机构中的前置滤芯过滤形成,但仍未达到饮用标准需要再次过滤的水;
所述单向导水结构、滤芯座2和滤瓶1之间设有第一废水通道103,所述单向导水结构用于引导废水单向远离所述滤材模组3并向所述第一废水通道103导出废水,所述滤瓶1设有与第一废水通道103连通的废水口104,所述废水口104远离所述单向导水结构,所述废水口104用于导出废水,且所述第一废水通道103和进水通道101相互隔离;进一步优选的,为了方便所述过滤机构中的水路布局和安装,所述废水口104与进水口102同侧设置在所述滤瓶1中,且所述废水口104和进水口102远离所述单向导水结构;
如图5所示,图5中的箭头方向分别表示进水、出纯水和出废水的水流方向,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滤芯竖直安装在净水设备中,所述滤芯座2优选为朝下安装,即所述进水口102和废水口104位于所述滤芯座2的上方,所述进水端321位于所述废水输出端322的上方,所述反渗透膜层32用于过滤净水、纯水并排出废水,所述进水口102向所述滤芯输入待过滤水,水流自上而下地依次经所述进水口102、进水通道101和进水端321流至所述反渗透膜层32内过滤,经所述反渗透膜层32过滤后形成的废水从所述废水输出端322流至所述第一内腔331中,并经所述废水孔312流至所述第二内腔311中,所述单向导水结构连通在所述第二内腔311和第一废水通道103之间,废水能够经所述单向导水结构单向远离所述滤材模组3并经所述第一废水通道103流向所述废水口104,最后废水经所述废水口104导出所述滤芯的外部;
通过设置所述单向导水结构,且所述废水口104远离所述单向导水结构,使废水不能经废水孔312回流至所述第一内腔331中,从而限制废水经废水输出端322回流至反渗透膜层32中污染纯水,能够有效解决净水设备中首杯水TDS值偏高的问题,使得所述反渗透膜层32内的纯水TDS值保持在较低水平,便于用户使用,优化用户体验。
优选的,参见图3、5、6,所述单向导水结构包括逆止阀313,所述逆止阀313设于所述第二内腔311中并靠近所述中心管31的一端,所述逆止阀313中设有连通在所述第二内腔311和第一废水通道103之间的单向导水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材座盖33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332,所述中心管31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32中,所述滤芯座2内设有第三内腔21,所述第一连接部332伸入所述第三内腔21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32与滤芯座2相对并形成与所述第三内腔21连通的过水间隙22,所述过水间隙22连通在所述单向导水通道和第一废水通道103之间;在实际应用中,位于所述第二内腔311中的废水依次经所述单向导水通道和所述过水间隙22流至所述废水通道中,并从所述废水口104导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逆止阀313优选采用标准逆止阀313,应用广泛,生产成本较低;所述第一连接部332内侧设有与所述中心管31相适配的插入孔3321,所述插入孔3321与所述第一内腔331连通,在装配时,所述逆止阀313安装在所述中心管31内,且所述逆止阀313的端面与中心管31的端口平齐,所述中心管31插入所述插入孔3321中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32配合连接,以便于快速安装所述逆止阀313和中心管3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心管31与第一连接部33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防止漏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5、6,所述第一连接部332的端口处设有朝其中心延伸的凸块3322,装配时所述中心管31和逆止阀313均与所述凸块3322相抵,通过所述凸块3322定位所述中心管31和逆止阀313的安装位置,便于所述逆止阀313和中心管31的装配。
优选的,参见图5和图6,所述滤瓶1中远离滤芯座2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11,所述第二连接部11用于连接所述滤材模组3,所述滤材模组3还包括与所述反渗透膜层32连接的第二滤材座盖34,所述第二滤材座盖34一侧设有第三连接部341、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41一侧且与所述进水端321连通的第四内腔342,所述中心管31伸入所述第四内腔342中,所述第二连接部11包括第一套筒111,所述第一套筒111伸入所述第四内腔342中并与所述中心管31连接;在装配时,所述第二滤材座盖34固定安装在反渗透膜层32的外侧,所述中心管31伸入所述第四内腔342中且中心管31的外壁与第三连接部341的内壁间隔相对,所述第一套筒111伸入所述第四内腔342中并与所述中心管31配合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心管31与第一套筒111之间安装有密封圈,以防止漏水;所述反渗透膜层32的进水端321与第二滤材座盖34之间具有间隙以供水流通过,使所述进水口102导入的原水或初过滤水能够依次经所述进水通道101和进水端321流至反渗透膜层32内过滤。
进一步的,参见图5和图6,所述第二连接部11还包括设于第一套筒111外侧的第二套筒112,所述废水口104设于所述第二套筒112外侧,所述进水口102设于所述第二套筒112中,所述第一套筒111与第三连接部341相对并形成所述进水通道101,所述进水通道101与所述第四内腔342连通;在装配时,所述第二套筒112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部341的外侧并与第三连接部341配合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套筒111能够伸入第四内腔342中,且所述第一套筒111的外壁与第三连接部341的内壁间隔相对以形成与进水口102连通的进水通道10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部341与第二套筒112之间安装有密封圈,以防止漏水;所述废水口104设于滤瓶1中并位于第二套筒112的外侧,所述滤瓶1与反渗透膜层32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废水通道,使得所述进水通道101和废水通道相互隔离;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11整体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实施。
具体的,参见图5,所述中心管31的周壁设有位于所述废水孔312上侧的纯水孔314,所述反渗透膜层32中设有与所述纯水孔314连通的第一纯水通道和与所述废水输出端322连通的第二废水通道;所述中心管31内还设有隔层315,所述隔层315用于将所述第二内腔311分隔成与所述纯水孔314连通的第二纯水通道3111和与所述废水孔312连通的第三废水通道3112,所述单向导水结构设于所述第三废水通道3112的末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膜层32优选采用标准的RO膜,通用性高,所述中心管31内设有隔层315以分隔所述第二纯水通道3111和第三废水通道3112,增大了所述中心管31的利用率,使所述中心管31一端输出纯水、另一端输出废水,避免中心管31内部纯水和废水混合导致纯水被污染;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层315与所述中心管31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生产成本较低,且密封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纯水孔314设有若干个且沿所述中心管3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隔层315设于靠近所述废水孔312的纯水孔314与所述废水孔3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管31中设置多个所述纯水孔314,能够提升所述反渗透膜层32中的第一纯水通道将纯水输送至中心管31内的效率,进而提升所述中心管31对纯水的输出量;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反渗透膜层32过滤形成的纯水经各所述纯水孔314流至所述第二纯水通道3111内,再经所述第二纯水通道3111流向所述纯水口105并导出,可供人们饮用。
进一步的,参见图2、5、6,所述滤瓶1中设有与所述第二纯水通道3111连通的纯水口105,所述纯水口105、进水口102和废水口104同侧;优选的,所述纯水口105、进水口102和废水口104处能够分别设置纯水接口、进水接口和废水接口,以便于水管安装,通过将所述纯水口105、进水口102和废水口104同侧设置,方便于净水设备中的水路布局和安装,减少过滤机构的占用空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纯水口105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111中,通过所述第一套筒111和第二套筒112将所述纯水口105、进水口102和废水口104相互隔离,避免水路混乱,而且所述第二连接部11结构紧凑且简单,易于生产实施。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瓶(1);
滤芯座(2),其与所述滤瓶(1)连接;
滤材模组(3),其设于所述滤瓶(1)内,所述滤材模组(3)包括中心管(31)、绕设在中心管(31)外周的反渗透膜层(32),所述反渗透膜层(32)一端设有进水端(321)且另一端设有废水输出端(322),所述废水输出端(322)处设有与所述滤材模组(3)连接的第一滤材座盖(33),所述第一滤材座盖(33)包括与废水输出端(322)连通的第一内腔(331),所述中心管(31)设有第二内腔(311)、连通于第一内腔(331)和第二内腔(311)的废水孔(312),所述第二内腔(311)中设有位于废水孔(312)下侧的单向导水结构;
进水通道(101),其设于所述滤瓶(1)和滤材模组(3)之间且与所述进水端(321)连通,所述滤瓶(1)设有与进水通道(101)连通的进水口(102);
第一废水通道(103),其设于所述单向导水结构、滤芯座(2)和滤瓶(1)之间,所述单向导水结构用于引导废水单向远离所述滤材模组(3)并向所述第一废水通道(103)导出废水,所述滤瓶(1)设有与第一废水通道(103)连通的废水口(104),所述废水口(104)远离所述单向导水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水结构包括逆止阀(313),所述逆止阀(313)设于所述第二内腔(311)中并靠近所述中心管(31)的一端,所述逆止阀(313)中设有连通在所述第二内腔(311)和第一废水通道(103)之间的单向导水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材座盖(33)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332),所述中心管(31)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32)中,所述滤芯座(2)内设有第三内腔(21),所述第一连接部(332)伸入所述第三内腔(21)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32)与滤芯座(2)相对并形成与所述第三内腔(21)连通的过水间隙(22),所述过水间隙(22)连通在所述单向导水通道和第一废水通道(103)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1)中远离滤芯座(2)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11),所述滤材模组(3)还包括与所述反渗透膜层(32)连接的第二滤材座盖(34),所述第二滤材座盖(34)一侧设有第三连接部(341)、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41)一侧且与所述进水端(321)连通的第四内腔(342),所述中心管(31)伸入所述第四内腔(342)中,所述第二连接部(11)包括第一套筒(111),所述第一套筒(111)伸入所述第四内腔(342)中并与所述中心管(3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1)还包括设于第一套筒(111)外侧的第二套筒(112),所述废水口(104)设于所述第二套筒(112)外侧,所述进水口(102)设于所述第二套筒(112)中,所述第一套筒(111)与第三连接部(341)相对并形成所述进水通道(101),所述进水通道(101)与所述第四内腔(342)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31)的周壁设有位于所述废水孔(312)上侧的纯水孔(314),所述反渗透膜层(32)中设有与所述纯水孔(314)连通的第一纯水通道和与所述废水输出端(322)连通的第二废水通道;所述中心管(31)内还设有隔层(315),所述隔层(315)用于将所述第二内腔(311)分隔成与所述纯水孔(314)连通的第二纯水通道(3111)和与所述废水孔(312)连通的第三废水通道(3112),所述单向导水结构设于所述第三废水通道(3112)的末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孔(314)设有若干个且沿所述中心管(3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隔层(315)设于靠近所述废水孔(312)的纯水孔(314)与所述废水孔(312)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1)中设有与所述第二纯水通道(3111)连通的纯水口(105),所述纯水口(105)、进水口(102)和废水口(104)同侧。
9.一种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滤芯。
10.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滤芯。
CN202322540054.4U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新型滤芯、过滤机构及净水设备 Active CN220907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0054.4U CN220907220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新型滤芯、过滤机构及净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0054.4U CN220907220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新型滤芯、过滤机构及净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7220U true CN220907220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7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40054.4U Active CN220907220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新型滤芯、过滤机构及净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7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91725U (zh)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KR20150121779A (ko) 유로가 측면에 형성되는 역삼투막 필터
CN110496534B (zh) 滤芯结构
CN209934478U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滤芯
CN220907220U (zh) 一种新型滤芯、过滤机构及净水设备
CN214344674U (zh) 具有蓄水功能的滤芯
CN213569755U (zh) 一种净水机用复合滤芯
CN113019126B (zh) 反渗透滤芯的外壳、反渗透滤芯及反渗透净水系统
CN219730627U (zh) 一种新型过滤组件及滤芯
CN110496535B (zh) 滤材安装座及应用其的过滤组件与滤芯结构
CN214360617U (zh) 一种复合滤芯
CN212819174U (zh) 侧进水的新型过滤组件
CN214611834U (zh) 净水器
CN212712983U (zh) 净水器的一体式滤芯
CN212142140U (zh) 滤芯结构
CN113697985A (zh) 一种大通量过滤系统
CN209872549U (zh) 一种四合一复合滤芯及其净水器
CN215667438U (zh) 一种大通量净水器
CN220609321U (zh) 一种含有储水空间的过滤结构
CN111135721A (zh) 侧出水的新型过滤组件及应用其的滤芯结构
CN220834511U (zh) 一种净水设备的复合滤芯
CN220223666U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器
CN220376404U (zh) 一种净水设备的复合滤芯
CN220502717U (zh) 一种净水设备的复合滤芯
CN214653996U (zh) 复合滤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