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6385U - 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6385U
CN220906385U CN202322444442.2U CN202322444442U CN220906385U CN 220906385 U CN220906385 U CN 220906385U CN 202322444442 U CN202322444442 U CN 202322444442U CN 220906385 U CN220906385 U CN 220906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driving
tray
assembly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44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昌林
李鹏
秦然
张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ifi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Wuhan Yifi Lase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ifi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Wuhan Yifi Lase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ifi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Wuhan Yifi Lase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ifi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44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6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6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6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用于上层物流线与下层物流线之间的托盘回流,包括:机座;皮带移载机构,包括设于机座上的的第一移载组件与第二移载组件,第一移载组件与第二移载组件沿机座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移载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移载台,两个第一移载台在机座上具有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活动行程;以及,升降机构,与第二移载组件连接,以驱动第二移载组件上的托盘移送至第一移载组件上;或者,驱动第一移载组件上的托盘移送至第二移载组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物流线托盘回流不及时,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线主要是完成其物料的输送任务。在环绕库房、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的场地,设置有由许多皮带输送机、滚筒输送机等组成的一条条输送链,经首尾连接形成连续的物流线。在物料的入口处和出口处设有和路径叉口装置、升降机和地面物流线。这样在库房、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既可顺畅到达各个生产位置同时又是封闭的循环物流线系统。
物流线一般包括上下层,现有技术中物流线托盘上下层回流常用方法是使用传统升降机。升降机里的皮带移载台与上层线体接驳,先将托盘转移到皮带移载台,然后皮带移载台与下层线体接驳,将托盘从皮带移载台转移到下层线体,实现托盘回流,反之亦然。然而传统升降机回流效率低,其回流周期包括:托盘进升降机时间、升降机下降时间、托盘出升降机时间、升降机上升时间,累加起来周期比较长,难以满足高速线对节拍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物流线托盘回流不及时,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用于上层物流线与下层物流线之间的托盘回流,包括:
机座;
皮带移载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的的第一移载组件与第二移载组件,所述第一移载组件与所述第二移载组件沿所述机座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移载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移载台,两个所述第一移载台在所述机座上具有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活动行程;以及,
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移载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移载组件上的托盘移送至所述第一移载组件上;或者,驱动所述第一移载组件上的托盘移送至所述第二移载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的驱动气缸、定滑轮以及传动带,所述驱动气缸沿所述机座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定滑轮设于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端,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定滑轮,所述传动带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气缸的底部连接,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载组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所述定滑轮,两个所述定滑轮分设于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端的两侧,所述传动带对应设为两个,各所述传动带绕设于对应所述定滑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所述机座的一侧具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沿所述机座高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第二移载组件的侧壁对应设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所述第二移载组件包括活动移载架以及固定移载台,所述固定移载台固设于所述第一移载组件之下,所述活动移载架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移载台之外,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活动移载架,用于移送托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所述活动移载架包括架体以及第二移载台,所述第二移载台分设于所述架体呈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架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所述固定移载台包括两个第三移载台,当所述活动移载架台套设于所述固定移载台之外时,所述第二移载台与所述第三移载台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移载台的转速与所述第三移载台的转速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所述固定移载台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第三移载台之间的多个托板,各所述托板上均设有销轴,各所述托板用于托举托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两个所述第一移载台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移载台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移载台与所述第二移载台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所述回流机构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移载台之间的推拉气缸,所述推拉气缸具有两个驱动端,
两个所述驱动端相互背离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移载台驱动连接,所述推拉气缸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移载台靠近或者远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通过设置皮带移载机构以及升降机构,两个第一移载台合拢时可与上层线体接驳,两个第一移载台张开时可以避让第二移载组件;第二移载组件通过升降机构进行升降,当第二移载组件上升至靠近第一移载组件时可进行托盘转送,当第二移载组件下降时可下层线体接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可实现上层物流线与下层物流线之间的托盘转送,并能够显著提高托盘回流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110:机座;111:安装杆;120:皮带移载机构;121:第一移载组件;122:第二移载组件;123:第一移载台;124:活动移载架;125:固定移载台;126:架体;127:第二移载台;128:第三移载台;129:托板;130:升降机构;131:驱动气缸;132:定滑轮;133:传动带;140:推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100。
鉴于传统技术中存在物流线托盘回流不及时,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100,用于上层物流线与下层物流线之间的托盘回流,包括机座110、皮带移载机构120以及升降机构130。
皮带移载机构120,包括设于机座110上的的第一移载组件121与第二移载组件122,第一移载组件121与第二移载组件122沿机座110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移载组件12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移载台123,两个第一移载台123在机座110上具有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活动行程;升降机构130,与第二移载组件122连接,以驱动第二移载组件122上的托盘移送至第一移载组件121上;或者,驱动第一移载组件121上的托盘移送至第二移载组件122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移载组件121与上层物流线对应设置,第二移载组件122与下层物流线对应设置,当两个第一移载台123合拢时与上层物流线接驳,可将托盘流入或将托盘流出,当两个第一移载台123分离时可对第二移载组件122进行避让。以上层物流线托盘转入下层物流线为例,首先第一移载组件121与上层物流线接驳,托盘流入第一移载组件121,此时第二移载组件122上升至预设位置,承接第一移载组件121上的托盘,然后第二移载组件122下降,下降的同时两个第一移载台123分离防止空托盘汇入。第二移载组件122下降至与下层物流线接驳,并将托盘转送至下层物流线。以下层物流托盘转上层为例,首先第二移载组件122与下层物流线接驳,托盘流入第二移载组件122,第二移载组件122在升降机构130的作用下上升至预设位置,分离的两个第一移载台123相互靠近,并承接第二移载组件122上的托盘,第二移载组件122下降并与下层物流线接驳,两个第一移载台123相互靠近至与上层物流线接驳后将托盘转送至上层物流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100可完成上下层物流线之间的托盘转送,且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托盘进机座110的时间和托盘出机座110的时间重叠,能够缩短托盘回流周期,减少等待时间,进而提高托盘回流效率。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升降机构130包括设于机座110的驱动气缸131、定滑轮132以及传动带133,驱动气缸131沿机座110的高度方向延伸,定滑轮132设于驱动气缸131的驱动端,传动带133绕设于定滑轮132,传动带133的一端与驱动气缸131的底部连接,传动带133的另一端与第二移载组件12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传动带133的长度为固定设置,通过定滑轮132一方面可以提高举升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能量损耗。定滑轮132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两个,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30包括两个定滑轮132,两个定滑轮132分设于驱动气缸131的驱动端的两侧,传动带133对应设为两个,各传动带133绕设于对应定滑轮132。如此通过设置两个定滑轮132,可以显著提高升降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机座110的一侧设有升降机构130,为了保证升降的稳定性,也可以在机座110的两侧均设置升降机构130分别与第二移载组件122的两侧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升降的稳定性,机座110的一侧具有安装杆111,安装杆111上开设有沿机座110高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第二移载组件122的侧壁对应设有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第二移载组件122沿着导向槽上升或者下降,保证运动路径的一致性,如此可以平稳地进行托盘的转送。
具体地,第二移载组件122包括活动移载架124以及固定移载台125,固定移载台125固设于第一移载组件121之下,活动移载架124活动套设于固定移载台125之外,升降机构130驱动连接活动移载架124,用于移送托盘。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二移载组件122拆分为活动移载架124以及固定移载台125,固定移载台125固定设置于第一移载组件121之下并与下层物流线接驳,活动移载架124质量较轻,方便进行升降,且活动移载架124与固定移载台125的运动互不干涉。以上层物流托盘转下层为例,首先第一移载组件121与上层物流线接驳,托盘流入第一移载组件121,此时活动移载架124上升至预设位置,承接第一移载组件121上的托盘,然后活动移载架124下降,两个第一移载台123分离设置防止空托盘升降。活动移载架124下降至与固定移载台125平齐,活动移载架124上的托盘转移至固定移载台125,固定移载台125将托盘转送至下层物流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活动移载架124包括架体126以及第二移载台127,第二移载台127分设于架体126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升降机构130驱动连接架体126的一侧。固定移载台125包括两个第三移载台128,当活动移载架124台套设于固定移载台125之外时,第二移载台127与第三移载台128平行设置,且第二移载台127的转速与第三移载台128的转速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移载台123、第二移载台127以及第三移载台128均包括沿机座110长度方向延伸的皮带,在进行托盘的转送时,托盘的两端分别置于相对应的两个皮带上。通过将第二移载台127的转速设置与第三移载台128转速相等,方便两者之间进行托盘的转送。当架体126上升时,第二移载台127的皮带保持静止,当托盘随着架体126下落时,托盘的底部与第三移载台128接触,此时第二移载台127的皮带以和第三移载台128的皮带相同的转速启动,托盘在第二移载台127与第三移载台128的作用下向下层物流线移动,如此可以避免第二移载台127静止时托盘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影响托盘的稳定移送的问题。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移载台123与第二移载台127来说,当第一移载台123与第二移载台127需要与上层物流线或者下层物流线接驳进行托盘的转送时,第一移载台123与第二移载台127的皮带保持转动,当第一移载台123与第二移载台127上已具有托盘需要进行上下物流层之间的托盘转送时,第一移载台123与第二移载台127上的皮带保持静止状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两个第一移载台123平行设置,两个第二移载台127平行设置,第一移载台123与第二移载台127平行设置,如此可方便进行机构之间的对位,防止机构的运动之间产生干涉,更进一步提升托盘的转送效果以及转送效率。
为了进一步保证托盘移送时的稳定,防止托盘中的物料洒落,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固定移载台125还包括设于两个第三移载台128之间的多个托板129,各托板129上均设有销轴,托盘上应设有与销轴对应的插孔,通过销轴与插孔的定位,能够使得托板129稳定地对托盘进行移送。
如前所述,两个第一移载台123具有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活动行程,用于避让第二移载台127或与上层物流线接驳。具体地,回流机构还包括设于两个第一移载台123之间的推拉气缸140,推拉气缸140具有两个驱动端,两个驱动端相互背离设置且与对应的第一移载台123驱动连接,推拉气缸140用于驱动两个第一移载台123靠近或者远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用于上层物流线与下层物流线之间的托盘回流,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
皮带移载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的第一移载组件与第二移载组件,所述第一移载组件与所述第二移载组件沿所述机座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移载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移载台,两个所述第一移载台在所述机座上具有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活动行程;以及,
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移载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移载组件上的托盘移送至所述第一移载组件上;或者,驱动所述第一移载组件上的托盘移送至所述第二移载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座的驱动气缸、定滑轮以及传动带,所述驱动气缸沿所述机座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定滑轮设于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端,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定滑轮,所述传动带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气缸的底部连接,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载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所述定滑轮,两个所述定滑轮分设于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端的两侧,所述传动带对应设为两个,各所述传动带绕设于对应所述定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一侧具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开设有沿所述机座高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第二移载组件的侧壁对应设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载组件包括活动移载架以及固定移载台,所述固定移载台固设于所述第一移载组件之下,所述活动移载架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移载台之外,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活动移载架,用于移送托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移载架包括架体以及第二移载台,所述第二移载台分设于所述架体呈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架体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移载台包括两个第三移载台,当所述活动移载架台套设于所述固定移载台之外时,所述第二移载台与所述第三移载台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移载台的转速与所述第三移载台的转速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移载台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第三移载台之间的多个托板,各所述托板上均设有销轴,各所述托板用于托举托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移载台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移载台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移载台与所述第二移载台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移载机构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移载台之间的推拉气缸,所述推拉气缸具有两个驱动端,
两个所述驱动端相互背离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移载台驱动连接,所述推拉气缸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移载台靠近或者远离。
CN202322444442.2U 2023-09-08 2023-09-08 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 Active CN220906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4442.2U CN220906385U (zh) 2023-09-08 2023-09-08 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4442.2U CN220906385U (zh) 2023-09-08 2023-09-08 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6385U true CN220906385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9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4442.2U Active CN220906385U (zh) 2023-09-08 2023-09-08 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6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7881B (zh) 一种码垛流水线
CN109650287A (zh) 一种具有横向纵向移载平台的rgv及工作方法
CN210592721U (zh) 一种基于机械手的包装机
CN213084433U (zh) 一种升降上料装置
CN109823756A (zh) 一种托盘自动推拉存取装置
CN113233124A (zh) 一种拆垛码垛两用机
CN205972749U (zh) 一种升降搬运装置
CN104609196A (zh) 一种自动上下靠模设备
CN220906385U (zh) 物流线托盘回流装置
CN116946596A (zh) 一种自动搬运拣货机器人及其搬运方法
CN219363150U (zh) 一种整托盘接驳升降机
CN209110529U (zh) 一种主机装配线
CN216687336U (zh) 一种升降伸缩货叉装置
CN204453841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产线上自动上下靠模的设备
CN211003585U (zh) 自动拆码垛机
CN210393021U (zh) 一种多层变节距托料轨道
CN109368260B (zh) 一种电芯下料系统
CN208234461U (zh) 一种工业自动控制升降设备
CN206901273U (zh) 物料转运装置
CN207903281U (zh) 一种基板转移装置
CN221115702U (zh) 提升机
CN219135548U (zh) 电梯厅门随动支撑输送装置
CN212863038U (zh) 一种用于人造板生产线的双层升降装板运输装置
CN218114051U (zh) 一种嵌入式提升移栽机构
CN220723457U (zh) 具有电动举升结构的rgv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