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6361U - 电芯移载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芯移载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6361U
CN220906361U CN202322657523.0U CN202322657523U CN220906361U CN 220906361 U CN220906361 U CN 220906361U CN 202322657523 U CN202322657523 U CN 202322657523U CN 220906361 U CN220906361 U CN 220906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attery cell
assembly
unstack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75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昌林
龚腾标
夏厚斌
韩邦杰
刘水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ifi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Wuhan Yifi Lase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ifi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Wuhan Yifi Lase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ifi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Wuhan Yifi Lase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ifi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75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6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6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6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包括堆料单元、装夹上料单元和传输单元;装夹上料单元配置在堆料单元和传输单元之间,以通过装夹上料单元将堆料单元的电芯转移至传输单元内;其中,传输单元包括翻转机构与传输线,翻转机构能够与装夹上料单元配合,以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将电芯转动至预设状态并能够将电芯置于所述传输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夹单元实现将电芯由堆料位置运输至传输单元,而在传输单元中设置有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机构将电芯调整为后续工艺处理的状态,使得整个传输系统不需要人工干预,处理效率和质量更高,且整个系统布局占用空间小,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芯移载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移载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堆叠的电池转移到传输线上以进行后续的工艺处理。
传统的将电芯进行上料时通常为人工上料或需要人工干预(例如需要人工调整置于传输线上电芯的形态)的半自动上料方式。而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于单体电芯容量和能量密度需求提高,使得电芯的尺寸较大,重量增加,显然人工上料或半自动上料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效率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移载传输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上料或半自动上料方式效率低下的缺陷,实现电池的高效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包括:堆料单元、装夹上料单元和传输单元;
所述装夹上料单元配置在所述堆料单元和所述传输单元之间,以通过所述装夹上料单元将电芯转移至所述传输单元内;
其中,所述传输单元包括翻转机构与传输线,所述翻转机构能够与所述装夹上料单元配合,以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将电芯转动至预设状态并能够将电芯置于所述传输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撑组件与翻转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配置在所述传输线的一侧,所述翻转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以使所述翻转组件位于所述传输线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底座、支撑座和装夹部;
所述支撑座滑动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装夹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所述底座上连接有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支撑座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所述支撑座上连接有第二驱动部,所述装夹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上,所述第二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装夹部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装夹部包括旋转件与适于装夹电芯的装夹件,所述装夹件设于所述旋转件上,以使电芯通过所述旋转件转动至预设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所述装夹件包括第三驱动部和两个夹持块,所述夹持块设于所述第三驱动部上,两个所述夹持块相对布置,以通过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夹持块动作实现夹紧或松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所述堆料单元包括用于电芯堆垛的托盘和拆垛机构,所述拆垛机构配置为能够将空的所述托盘进行堆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所述拆垛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拆垛组件和驱动组件;
所述拆垛组件可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拆垛组件往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所述拆垛组件包括支撑板、拆垛抓手和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拆垛抓手设于所述升降组件上,以通过所述升降组件使所述拆垛抓上下往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所述支撑板上具有限位孔,所述拆垛抓手上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伸入到所述限位孔中进行导向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所述拆垛机构包括支撑架、拆垛夹爪和防拖拽组件;
所述拆垛夹爪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防拖拽组件设于所述拆垛夹爪的下方,所述拖拽组件包括底座固定件,所述底座固定件上设有物料检测装置以及托盘压紧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装夹上料单元包括六轴机器人以及抓取夹具,所述抓取夹具设于所述六轴机器人上,以通过所述抓取夹具装夹电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还包括防护围挡,所述防护围挡限定有一适于安装所述堆料单元、所述装夹上料单元和所述传输单元的工作区。
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包括堆料单元、装夹上料单元和传输单元,通过装夹单元实现将电芯由堆料位置运输至传输单元,而在传输单元中设置有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机构将电芯调整为后续工艺处理的状态,使得整个传输系统不需要人工干预,处理效率和质量更高,且整个系统布局占用空间小,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垛机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堆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夹上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围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堆料单元;110:拆垛机构;111:支撑框架;112:拆垛组件;1121:支撑板;1122:升降组件;1123:拆垛抓手;1124:导杆;1125:限位孔;113:驱动组件;114:滑动轨道;120:防拖拽拆垛机构;121:支撑架;122:拆垛夹爪;123:防拖拽组件;1231:支撑杆;1232:物料检测装置;1233:托盘压紧装置;1234:底座固定件;130:托盘;200:装夹上料单元;210:抓取夹具;300:传输单元;310:传输线;320:翻转机构;321:支撑组件;322:底座;323:第一驱动部;324:支撑座;325:第二驱动部;326:旋转件;327:装夹件;3271:第三驱动部;3272:夹持块;400:防护围挡;410:电气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配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多个”指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的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一些现有的实施例中,通过半自动的方式进行上料,通过设置大型的上料设备将电芯进行半自动上料,然而这种方式适用于大空间的电芯上料操作,而对于有限空间并不适用。针对于此,能够通过下述申请的方案解决。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中图1中箭头表示传输线310的延伸方向,该电芯移载传输系统构造为适于电芯生产线布置,尤其构造为适于有限空间内电芯的上料。包括堆料单元100、装夹上料单元200和传输单元300;装夹上料单元200配置在堆料单元100和传输单元300之间,以通过装夹上料单元200将堆料单元100的电芯转移至传输单元300内;其中,传输单元300包括翻转机构320与传输线310,翻转机构320能够与装夹上料单元200配合,以通过所述翻转机构320将电芯转动至预设状态并能够将电芯置于所述传输线310上。
单个电芯具有正、负极,这有别于其他的物料,需要使得置于传输线310上的电芯正、负极处于预设的状态或正确的方向,以使得后续工艺能够便于加工和操作,尤其对于自动化生产线,若电芯的位置和方向摆放错误将导致不合格产品产生,所以需要调整上料到传输线310上电芯的形态,使其符合预设的状态(例如电芯正负极朝向传输线外侧的状态)。装夹上料单元200能够对单个电芯进行装夹,使其固定到装夹上料单元200上,装夹上料单元200动作能够使得电芯由起始的堆料位置移动到传输单元300内实现电芯的上料。
可以理解的是,翻转机构320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执行动作,以使得翻转后的电芯达到预设的状态,具有正确的方向,显然区别于传统的人工或半自动的方式,需要将传输线310上的电芯进行人工调整。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320其工作效率更高,且不会出现遗漏以及错翻等问题。例如,如图1中所示,预设的状体可以是电芯由托盘130上竖直的状态通过翻转机构320翻转至水平放置的状态,这样设置便于后续工艺的处理。
其中,如图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装夹上料单元200选用六轴机器人,在六轴机器人的载料端连接一用于装夹电芯的抓取夹具210,通过抓取夹具210实现对于堆叠的电芯自动取料。
通常电芯置于托盘130或其他的载具上,本实用新型为了减小空间的占用通常将电芯以层叠的方式进行堆垛,如图5所示,使得在有限的堆料空间中具有足够数量的电芯,而通过六轴机器人进行装夹时能够进一步节省装置空间的占用,能够使得整个系统结构更加紧凑。
其中,对于抓取夹具210的具体结构不作特别的限定,一些能够实现将电芯抓取的结构即可。抓取夹具210连接在六轴机器人上,且抓取夹具210连通有控制部,通过控制部能够控制抓取夹具210的抓取和松开的操作。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抓取夹具210包括有载体架,在载体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双杆气缸,双杆气缸能够执行相对运动,在双杆气缸的两个伸缩杆上分别连接有装夹部,每一双杆气缸连通有控制气路,通过控制气路来控制装夹部的夹紧或松开实现了电芯的自动装夹。当然,上述对于抓取夹具210的具体限定仅作为示例性表示,并不能认定为是对于抓取夹具210的具体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六轴机器人是现有操作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其具体的结构和原理,故对于其不作赘述。
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5所示,堆料单元100包括用于电芯堆垛的托盘130和拆垛机构110,拆垛机构110配置为能够将空的所述托盘130进行堆叠。
如图5所示,多个托盘130以层叠的方式布置,每一托盘130上具有多个规则排列的孔位,在每一孔位上装载有电芯,并将多层的托盘130以层叠方式堆垛形成电芯堆垛组,每一拆垛机构110能够操作至少两组的电芯堆垛组。对应的,每一装夹上料单元200能够同时抓取至少两三组的电芯堆垛组,以使得装夹上料单元200能够持续进行上料操作。
其中,相互的电芯堆垛组之间具有层叠空位,使得拆垛机构110能够将两侧的空托盘130转移至该层叠空位的位置上进行空托盘130的层叠,以便于空托盘130的转运,且使得整个堆垛和拆垛都能够通过设备操作完成,提升了其自动化程度。
可以理解的是,拆垛机构110连接有电控系统,通过电控系统能够控制拆垛机构110的运作以实现对于空托盘130的抓取和堆叠。
具体地,拆垛机构110包括支撑框架111、拆垛组件112和驱动组件113;拆垛组件112可移动地设于支撑框架111上,驱动组件113适于驱动拆垛组件112往复运动。拆垛组件112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空托盘130进行移动,以到达预定的位置时使得空托盘130能够进行层叠,从而实现了多层托盘130堆垛的层层自动拆垛。
更具的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11为“门”形框架,在支撑框架111的延伸方向上设有滑动轨道114,对应的拆垛组件112与滑动轨道114滑动连接,驱动组件113连接在滑动轨道114的一端并驱动拆垛组件112滑动至预定位置。
进一步地,拆垛组件112包括支撑板1121、拆垛抓手1123和升降组件1122,支撑板1121可移动地设于支撑框架111上,升降组件1122设于支撑板1121上,拆垛抓手1123设于升降组件1122上,以通过升降组件1122使所述拆垛抓上下往复运动。
支撑板1121与支撑框架111上的滑动轨道114滑动连接,在支撑板1121上连接有气缸组件,气缸组件作为拆垛抓手1123的升将组件,使其通过气缸组件实现空托盘130的抓取和升降,升降过程通过气缸组件的操作使得空托盘130的堆叠更加稳定。
其中,支撑板1121上加工有限位孔1125,拆垛抓手1123上连接有导杆1124,导杆1124伸入到限位孔1125中进行导向限位。通常拆垛抓手1123的尺寸小于空托盘130的尺寸,在抓取时若不进行导向限位会有偏转的风险,通过设置导杆1124与限位孔1125的方式,使得位于支撑板1121底部的拆垛抓手1123在升降时能够沿导杆1124与限位孔1125限定的方向进行移动,这能够提升空托盘130的堆叠的质量,使得堆叠更加整齐。
具体地,继续如图3所示,拆垛抓手1123包括一个“H”形板体,在板体的中部连接够四个导杆1124,气缸组件的伸缩杆设于板体四个导杆1124的中间位置,对应的在支撑板1121的板体上加工有四个限位孔1125,限位孔112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工艺孔,气缸组件的伸缩杆通过该工艺孔伸入到拆垛抓手1123的板体上并于之连接。四个导杆1124的设置使得导向更加精准。
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拆垛机构设置为如图4所示的防拖拽拆垛机构120,包括支撑架121、拆垛夹爪122和防拖拽组件123,拆垛夹爪122可滑动地设于支撑架121上;防拖拽组件123设于拆垛夹爪122的下方,拖拽组件包括底座固定件1234,底座固定件1234上设有物料检测装置1232以及托盘压紧装置1233。
继续如图4所示,通过滑槽与滑轨的配合实现拆垛夹爪122与支撑架121的滑动连接,且拆垛夹爪122上还设有能够升降的升降机构,以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拆垛夹爪122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底座固定件1234上能够堆叠托盘,使得托盘以层叠的形式放置于底座国定件上。
具体地,上述实施例中,物料检测装置1232包括支撑杆1231,支撑杆1231设于底座固定件1234上,支撑杆1231上设有多个对射光电器,如图4中支撑杆1231之间的连线表示为对射光电器之间发射的对射光线(图示中虚线为光线照射示意线),多个对射光电器沿支撑杆1231的延伸方向均匀布置,以使得多个对射光电器能够分别作用于每层托盘之间的间隙,以通过托盘之间的间隙检测托盘上是否装载有物料。通过对射光电器的方式能够准确检测出托盘中是否还有物料,当托盘中没有物料时,能够反馈信号,使得拆垛夹爪122能够对空托盘进行抓取并将空托盘置于空托盘放置工位中。
进一步地,托盘压紧装置1233包括旋转夹紧气缸,多个旋转夹紧气缸间隔设于支撑杆1231上,使得每一层的托盘都能够由旋转夹紧气缸实现对托盘的限位。具体地,在旋转夹紧气缸的输出杆上连接有压块,通过气缸的升降旋转能够压住各层托盘的边缘,使得在进行上料以及上层托盘进行抓取转移时,托盘能够稳定放置于底座固定件1234上,防止了在转移物料和托盘时相邻的下一层托盘发生拖拽,提升整个运料过程的稳定性。
继续如图4、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四个底座固定件1234形成有三个工位,三个工位在布置时可以将装载有物料的工位布置在两侧,中间的工位布置为空托盘存放工位,以便于在进行电芯上料时能够不间断进行上料操作,提升上料的效率。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翻转机构320包括支撑组件321与翻转组件,支撑组件321连接在传输线310的两侧,翻转组件设于支撑组件321上,以使翻转组件位于传输线310的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组件321为翻转组件提供支撑,使得翻转组件能够置于传输线310的上方,翻转组件能够夹持由装夹上料单元200提供的电芯,通过将翻转组件的位置设置在传输线310的上方,使其具有更短的操作距离,能够提升翻转机构320的工作效率,使其通过简单的翻转和移动就能够将电芯按照预设的位置放置于传输线310上。
具体地,支撑组件321为“L”型矩管结构,支撑组件321的延伸段伸入到传输线310的上方,翻转组件设于支撑组件321的延伸端上,以实现翻转组件位于传输线310上。当然,上述的实施例仅作为示例性说明,并不能将其认定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321具体结构的限定。
具体的实施例中,翻转组件包括底座322、支撑座324和装夹部;支撑座324可移动地设于底座322上;装夹部设于支撑座324上;底座322上连接有第一驱动部323,第一驱动部323适于驱动支撑座324在第一方向Dz上移动;支撑座324上连接有第二驱动部325,装夹部设于第二驱动部325上,第二驱动部325适于驱动装夹部在第二方向Dx上移动;其中,装夹部包括旋转件326与适于装夹电芯的装夹件327,装夹件327设于旋转件326上,以使电芯通过旋转件326转动至预设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底座322上设置有滑轨,支撑座324与滑轨配合滑动,在底座32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驱动部323,第一驱动部323的驱动端与支撑座324连接,使得通过第一驱动部323能够驱动支撑座324沿第一方向Dz往复。在支撑座324上连接有第二驱动部325,第二支撑座324包括能够沿第二方向Dx伸缩的伸缩气缸,装夹部设于第二驱动部325的驱动端,使得通过伸缩气缸驱动装夹部沿第二方向Dx往复。旋转件326包括旋转气缸,装夹件327设于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上,以通过旋转气缸驱动装夹件327的转动,以此能够实现电芯在第一方向Dz、第二方向Dx和周向旋转的运动,故,理论来说,对于绝大多数预定的方向都能够通过该翻转组件达到,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更加灵活。
其中,装夹件327包括第三驱动部3271和至少两个夹持块3272,夹持块3272设于第三驱动部3271上,夹持块3272相对布置,以通过第三驱动部3271驱动夹持块3272动作实现电芯的夹紧或松开。
继续如图2所示,第三驱动部3271包括双杆气缸,双杆气缸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伸缩杆,将两个夹持块3272分别设于两个伸缩杆的端部,在夹持块3272上分别连接有适于夹持电芯的夹具,由相对侧上的夹具之间的相互靠近实现对于电芯的装夹,并由夹具之间的相互远离实现对于夹紧电芯的松开。可以预见的是,对于不同规格的电芯可通过调整夹具的具有构型结构来实现稳定的装夹。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有防护围挡400,防护围挡400限定有一适于安装堆料单元100、装夹上料单元200和传输单元300的工作区。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防护围挡400能够保障外部工作人员的安全,也能够放置外部突发情况对于防护围挡400内设备的影响,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
继续如图7所示,在防护围挡400的外部设置有电气控制柜410,工作人员对于防护围挡400内设备的运行和控制通过操作外部的电气控制柜410即可,能够实现不与内部设备接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工作人员操作环境的安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于堆料单元100、装夹上料单元200和传输单元300的布局,实现了在有限空间下电芯上料的高效工作。进一步,通过翻转机构320的设置,使其能够自行调节电芯的形态,能够将电芯调整为预设的状态,便于后续工艺的处理,提升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电芯的上料效率和上料质量。进一步,通过拆垛机构110的配置使得在电芯抓取后能够自动进行空托盘130的取下,并能够对空托盘130自动进行堆叠,提升了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电芯的上料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堆料单元、装夹上料单元和传输单元;
所述装夹上料单元配置在所述堆料单元和所述传输单元之间,以通过所述装夹上料单元将电芯转移至所述传输单元内;
其中,所述传输单元包括翻转机构与传输线,所述翻转机构能够与所述装夹上料单元配合,以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将电芯转动至预设状态并能够将电芯置于所述传输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撑组件与翻转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配置在所述传输线的一侧,所述翻转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以使所述翻转组件位于所述传输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底座、支撑座和装夹部;
所述支撑座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装夹部设于所述支撑座上;
所述底座上连接有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支撑座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所述支撑座上连接有第二驱动部,所述装夹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上,所述第二驱动部适于驱动所述装夹部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装夹部包括旋转件与适于装夹电芯的装夹件,所述装夹件设于所述旋转件上,以使电芯通过所述旋转件转动至预设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件包括第三驱动部和两个夹持块,所述夹持块设于所述第三驱动部上,两个所述夹持块相对布置,以通过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夹持块动作实现对电芯的夹紧或松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单元包括用于电芯堆垛的托盘和拆垛机构,所述拆垛机构配置为能够将空的所述托盘进行堆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垛机构包括支撑框架、拆垛组件和驱动组件;
所述拆垛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驱动组件适于驱动所述拆垛组件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垛组件包括支撑板、拆垛抓手和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板可移动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拆垛抓手设于所述升降组件上,以通过所述升降组件使所述拆垛抓上下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垛机构包括支撑架、拆垛夹爪和防拖拽组件;
所述拆垛夹爪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防拖拽组件设于所述拆垛夹爪的下方,所述拖拽组件包括底座固定件,所述底座固定件上设有物料检测装置以及托盘压紧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装夹上料单元包括六轴机器人以及抓取夹具,所述抓取夹具设于所述六轴机器人上,以通过所述抓取夹具装夹电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移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围挡,所述防护围挡限定有一适于安装所述堆料单元、所述装夹上料单元和所述传输单元的工作区。
CN202322657523.0U 2023-09-28 2023-09-28 电芯移载传输系统 Active CN220906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7523.0U CN220906361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电芯移载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7523.0U CN220906361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电芯移载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6361U true CN220906361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1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7523.0U Active CN220906361U (zh) 2023-09-28 2023-09-28 电芯移载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6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2924B (zh) 一种红外焦平面阵列芯片自动化测试设备
WO2020062739A1 (zh) 一种电芯拍照输送设备
WO2024021974A1 (zh) 一种排版叠焊机
CN107855285B (zh) 一种面板分等装置
CN111993055A (zh) 电池正极焊接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电池
CN116026864A (zh) 一种电芯检测装置
CN117506268B (zh) 一种电池极耳旋转预焊设备及其预焊方法
CN216661761U (zh) 一种料盘循环装置
CN213184371U (zh) 用于电堆的制备系统
CN220906361U (zh) 电芯移载传输系统
CN111547494B (zh) 下料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18840656U (zh)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化测试设备
CN218156081U (zh) 电池片栅线检测装置
CN113829051B (zh) 一种智能燃气表控制盒盖自动装配装备及装配方法
CN114887934B (zh) 电芯加工生产线
CN216956288U (zh) 电池自动分容装置
CN213170255U (zh) 下料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16348385U (zh) 一种长宽尺寸检测装置
CN212387272U (zh) 下料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13678802U (zh) 一种自动上下提升抓料单元
CN212387400U (zh) 夹具、下料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10958980U (zh) 一种折弯装置及生产线
CN209357848U (zh) 一种基于ccd的电芯二次定位机
CN218753501U (zh) 一种分拣设备
CN111547495A (zh) 下料装置及卷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