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5631U - 液冷组件以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液冷组件以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95631U CN220895631U CN202322613031.1U CN202322613031U CN220895631U CN 220895631 U CN220895631 U CN 220895631U CN 202322613031 U CN202322613031 U CN 202322613031U CN 220895631 U CN220895631 U CN 2208956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pipe
- liquid cooling
- joint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9788 PA66 GF30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07 modif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45 nipp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组件以及电池包。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多个液冷板,多个液冷板依次间隔布置,相邻的所述液冷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发热体的安装空间,每个液冷板具有流通通道以及与流通通道连通的进液口;进液主管,进液主管具有多个第一对接口,多个第一对接口与多个进液口一一对应;其中,第一对接口与进液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对接管,且第一对接管至少部分具有柔性。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液冷板与进液主管之间设置第一对接管,由于第一对接管至少部分具有柔性,可以在连接过程中吸收进液主管与液冷板的公差,使得进液主管与液冷板的装配变得简单,并保证进液主管与液冷板连接处的可靠性,避免进液管与液冷板出现泄漏并降低冷却效率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组件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液冷板广泛应用于电池中,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流动来冷却电池,从而保持电池温度的稳定。目前,液冷板通常采用尼龙管连接进液管,但由于连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公差,导致进液管与液冷板装配困难,容易使得进液管与液冷板出现泄漏并降低冷却效率,最终造成电池温度过高而受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组件以及电池包,可以改善现有液冷板和进液管连接处存在公差而导致进液管与液冷板装配困难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多个所述液冷板,所述多个液冷板依次间隔布置,相邻的所述液冷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发热体的安装空间,每个所述液冷板具有流通通道以及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进液口;进液主管,所述进液主管具有多个第一对接口,多个所述第一对接口与多个所述进液口一一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对接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对接管,且所述第一对接管至少部分具有柔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管具有第一直管段、第一波纹段以及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一波纹段位于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所述第二直管段之间,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所述第一对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直管段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波纹段具有柔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主管具有多个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限定出所述第一对接口;所述液冷板具有限定出所述进液口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所述第一接头套设,所述第二直管段与所述第二接头套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所述第一接头胀接,所述第二直管段与所述第二接头胀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主管包括多根分体设置的第一主管,多个所述第一主管依次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主管上具有所述第一对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的第一主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快插连接件,所述第一快插连接件连通相邻的所述第一主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主管具有总进水口;沿远离所述总进水口的方向,多个所述第一接头的内径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组件还包括回液主管,每个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回液口;所述回液主管具有多个第二对接口,多个所述第二对接口与多个所述回液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对接口与所述回液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对接管,且所述第二对接管至少部分具有柔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回液口设于所述液冷板相同的一端,且所述进液主管和所述回液主管位于所述液冷板相同的一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液冷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液冷板与进液主管之间设置第一对接管,由于第一对接管至少部分具有柔性,可以在连接过程中吸收进液主管与液冷板的公差,使得进液主管与液冷板的装配变得简单,并保证进液主管与液冷板连接处的可靠性,避免进液管与液冷板出现泄漏并降低冷却效率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和圆柱形电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对接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对接管与进液主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进液主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的第四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回液主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对接管与回液主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回液主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10-液冷板、101-进液口、102-回液口、11-第二接头、12-第四接头、20-进液主管、201-第一对接口、202-总进水口、21-第一主管、211-第一接头、22-第一快插连接件、30-第一对接管、31-第一直管段、32-第一波纹段、33-第二直管段、40-回液主管、401-第二对接口、402-总回水口、41-第二主管、411-第三接头、42-第二快插连接件、50-第二对接管、51-第三直管段、52-第二波纹段、53-第四直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板组件,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的第二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2,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多个液冷板10和进液主管20。多个液冷板10依次间隔布置,相邻的液冷板1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发热体的安装空间,每个液冷板10具有流通通道(图中未示出)以及与流通通道连通的进液口101。进液主管20具有多个第一对接口201,多个第一对接口201与多个进液口101一一对应。其中,第一对接口201与进液口101之间连接有第一对接管30,且第一对接管30至少部分具有柔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和圆柱形电池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3,发热体可为圆柱形电池,液冷板10的形状可为蛇形,这种设计可以增大液冷板10与圆柱形电池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冷却效率。液冷板10的数量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或者3个以上。液冷板10与液冷板10流通通道一体成型,例如通过铸造加工或者3D打印等加工方式。
可以理解地,发热体也可以为近似为长方体形成的电池,液冷板10的形状还可以为平板状态,以使得发热体与液冷板充分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液口101可以是指在液冷板10的表面开设的开口。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在液冷板10的表面凸起的二接头11,该接头的通孔限定出进液口101,以便于通过第二接头11连接第一对接管3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对接口201的数量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或者3个以上。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对接口201可以是指在进液主管20的表面开设的开口。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在进液主管20的表面凸起的一接头,该接头的通孔限定出第一对接口201,以便于通过接头连接第一对接管3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液主管20可以由整根管道构成。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进液主管20可以由多根管道串联拼接组成,以便于在某一根管道损坏时进行更换。
进液主管20的第一对接口201与液冷板10的进液口101之间连接有第一对接管30,第一对接管30至少部分具有柔性。由于第一对接管30至少部分具有柔性,也就是说具有弹性和伸缩性,可以在连接过程中吸收进液主管20与液冷板10的公差,使得进液主管20与液冷板10的装配变得简单,并保证进液主管20与液冷板10连接处的可靠性,避免进液主管20与液冷板10出现泄漏并降低冷却效率的现象。
示例性地,第一对接管30可以为软管或波纹管等柔性可弯曲的管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液冷板10的进液口101和回液口102设置在相同一端,流通通道可设置为U型,具有更好地均温性。当然,图1和图3仅是对进液口101和回液口102的示意性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回液口102可设置在背对液冷板10进液口101的一端,流通通道可设置为直线或者曲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对接管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对接管与进液主管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4至6,第一对接管30具有第一直管段31、第一波纹段32以及第二直管段33;第一波纹段32位于第一直管段31与第二直管段33之间,第一直管段31与第一对接口201连接,第二直管段33与进液口101连接,第一波纹段32具有柔性。
具体来讲,第一波纹段32为波纹管,由于波纹管具有弹性和伸缩性,可以在连接过程中吸收进液主管20与液冷板10的公差,从而使得进液主管20与液冷板10的装配变得简单。同时,第一直管段31和第二直管段33均为直管,第一直管段31的孔径与第一对接口201的孔径相匹配,第二直管段33的孔径与进液口101的孔径相匹配,从而使第一直管段31与第一对接口201连接紧密,第二直管段33与进液口101连接紧密,确保冷却液不泄露,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6,进液主管20具有多个第一接头211,第一接头211限定出第一对接口201;液冷板10具有限定出进液口101的第二接头11,第一直管段31与第一接头211套设,第二直管段33与第二接头11套设,第一接头211和第二接头11提高第一对接管30的强度。一示例的,第一直管段31可以套设在第一接头211,第二直管段33可以套设在第二接头11。另一示例的,第一接头211可以套设在第一直管段31,第二接头11套设在第二直管段33。具体来讲,第一接头211和第二接头11均为竹接头,第一接头211可以提高第一直管段31的强度,第二接头11可以提高第二直管段33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直管段31与第一接头211胀接,第二直管段33与第二接头11胀接,避免了第一直管段31和第二直管段33脱落。一示例的,将第一直管段31的管端插入第一接头211的管孔内,用胀管器使第一直管段31的管端扩大,利用第一直管段31的塑形变形和第一接头211的管孔弹性变形,使第一直管段31和第一接头211紧密地连接起来。另一示例的,将第一接头211的管端插入第一直管段31的管孔内,用胀管器使第一接头211的管端扩大,利用第一接头211的塑形变形和第一直管段31的管孔弹性变形,使第一直管段31和第一接头211紧密地连接起来。一示例的,将第二直管段33的管端插入第二接头11的管孔内,用胀管器使第二直管段33的管端扩大,利用第二直管段33的塑形变形和第二接头11的管孔弹性变形,使第二直管段33和第二接头11紧密地连接起来。另一示例的,将第二接头11的管端插入第二直管段33的管孔内,用胀管器使第二接头11的管端扩大,利用第二接头11的塑形变形和第二直管段33的管孔弹性变形,使第二直管段33和第二接头11紧密地连接起来。
可以理解地,第一接头211和第二接头1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第一对接管30,例如焊接或螺纹连接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进液主管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7,进液主管20包括多根分体设置的第一主管21,多个第一主管21依次连接;至少部分第一主管21具有第一对接口201。第一主管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接头211,且第一接头211与第一主管21一体成型。第一主管21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也可以是3个或者3个以上。每个第一主管21上可设置1个、2个也可以是3个或者3个以上的第一接头211。第一接头211与第一主管21一体成型,例如通过铸造加工或者3D打印等加工方式,可降低液冷组件的成本,并提高进液主管20的结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相邻的第一主管21之间设置有第一快插连接件22,所述第一快插连接件22连通相邻的所述第一主管21,由于第一快插连接件22可以快速地连接和断开,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第一主管21的数量,从而减少了第一主管21的浪费,提高了使用效率。这里,第一快插连接件22的材料可为塑料,例如PA66GF30,第一快插连接件22可以采用成品的管道连接结构,例如管箍、快速接头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进液主管20具有总进水口202;沿远离总进水口202的方向,多个第一接头211的内径逐渐增大,可以使每个第一接头211流入液冷板10的流量相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的第三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冷组件的第四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8和图9,液冷组件还包括回液主管40,每个液冷板10与流通通道连通的回液口102;回液主管40具有多个第二对接口401,多个第二对接口401与多个回液口102一一对应,第二对接口401与回液口102之间连接有第二对接管50,且第二对接管50至少部分具有柔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对接口401的数量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或者3个以上。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对接口401可以是指在回液主管40的表面开设的开口。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可以在回液主管40的表面凸起的一接头,该接头的通孔限定出第二对接口401,以便于通过接头连接第二对接管5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回液主管40可以由整根管道构成。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回液主管40可以由多根管道串联拼接组成,以便于在某一根管道损坏时进行更换。
回液主管40的第二对接口401与液冷板10的回液口102之间连接有第二对接管50,第二对接管50至少部分具有柔性。由于第二对接管50至少部分具有柔性,也就是说具有弹性和伸缩性,可以在连接过程中吸收回液主管40与液冷板10的公差,从而使得回液主管40与液冷板10的装配变得简单,并保证回液主管40与液冷板10连接处的可靠性,避免回液主管40与液冷板10出现泄漏并降低冷却效率的现象。
示例性地,第二对接管50可以为软管或波纹管等柔性可弯曲的管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回液主管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对接管与回液主管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9至11,第二对接管50具有第三直管段51、第二波纹段52以及第四直管段53;第二波纹段52位于第三直管段51与第四直管段53之间,第三直管段51与第二对接口401连接,第四直管段53与回液口102连接,第二波纹段52具有柔性。具体来讲,第二波纹段52为波纹管,由于波纹管具有弹性和伸缩性,可以在连接过程中吸收回液主管40与液冷板10的公差,从而使得回液主管40与液冷板10的装配变得简单。同时,第三直管段51和第四直管段53均为直管,第三直管段51的孔径与第二对接口401的孔径相匹配,第四直管段53的孔径与回液口102的孔径相匹配,从而使第三直管段51与第二对接口401连接紧密,第四直管段53与回液口102连接紧密,确保冷却液不泄露,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至11,回液主管40具有多个第三接头411,第三接头411限定出第二对接口401;液冷板10具有限定出回液口102的第四接头12,第三直管段51与第三接头411套设,第四直管段53与第四接头12套设,第三接头411和第四接头12提高第二对接管50的强度。一示例的,第三直管段51可以套设在第三接头411,第四直管段53可以套设在第四接头12。另一示例的,第三接头411可以套设在第三直管段51,第四接头12套设在第四直管段53。具体来讲,第三接头411和第四接头12均为竹接头,第三接头411可以提高第三直管段51的强度,第四接头12可以提高第四直管段53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至11,第三直管段51与第三接头411胀接,第四直管段53与第四接头12胀接,避免了第三直管段51和第四直管段53脱落。一示例的,将第三直管段51的管端插入第三接头411的管孔内,用胀管器使第三直管段51的管端扩大,利用第三直管段51的塑形变形和第三接头411的管孔弹性变形,使第三直管段51和第三接头411紧密地连接起来。另一示例的,将第三接头411的管端插入第三直管段51的管孔内,用胀管器使第三接头411的管端扩大,利用第三接头411的塑形变形和第三直管段51的管孔弹性变形,使第三直管段51和第三接头411紧密地连接起来。一示例的,将第四直管段53的管端插入第四接头12的管孔内,用胀管器使第四直管段53的管端扩大,利用第四直管段53的塑形变形和第四接头12的管孔弹性变形,使第四直管段53和第四接头12紧密地连接起来。另一示例的,将第四接头12的管端插入第四直管段53的管孔内,用胀管器使第四接头12的管端扩大,利用第四接头12的塑形变形和第四直管段53的管孔弹性变形,使第四直管段53和第四接头12紧密地连接起来。
可以理解地,第三接头411和第四接头1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第二对接管50,例如焊接或螺纹连接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回液主管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2,回液主管40包括多根第二主管41,多个第二主管41依次连接;分体设置的第二主管41具有第二对接口401。第二主管4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接头411,且第三接头411与第二主管41一体成型。第二主管41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也可以是3个或者3个以上。每个第二主管41上可设置1个、2个也可以是3个或者3个以上的第三接头411。第三接头411与第二主管41一体成型,例如通过铸造加工或者3D打印等加工方式,可降低液冷组件的成本,提高回液主管40的结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相邻的第二主管41之间设置有第二快插连接件42,所述第二快插连接件42连通相邻的第二主管41,由第二快插连接件42可以快速地连接和断开,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第二主管41的数量,从而减少了第二主管41的浪费,提高了使用效率。这里,第二快插连接件42的材料可为塑料,例如PA66 GF30,第二快插连接件42可以采用成品的管道连接结构,例如管箍、快速接头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回液主管40具有总回水口402;沿远离总回水口402的方向,多个第三接头411的内径逐渐增大,可以使每个第三接头411流出液冷板10的流量相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进液口101和回液口102设于液冷板10相同的一端,且进液主管20和回液主管40位于液冷板10相同的一端,可以节省空间和成本。这里,回液口102可设置在液冷板10上侧,进液口101可设置在液冷板10下侧;或者回液口102可设置在液冷板10下侧,进液口101可设置在液冷板10上侧。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液冷组件,在液冷组件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液冷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中,通过液冷板通过第一对接管连接进液主管,由于第一对接管至少部分具有柔性,可以在连接过程中吸收进液主管与液冷板的公差,使得进液主管与液冷板的装配变得简单,并保证进液主管与液冷板连接处的可靠性,避免进液管与液冷板出现泄漏并降低冷却效率的现象。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针对本申请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但与本申请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申请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申请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申请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申请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包括:
多个液冷板(10),多个所述液冷板(10)依次间隔布置,相邻的所述液冷板(1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发热体的安装空间,每个所述液冷板(10)具有流通通道以及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进液口(101);
进液主管(20),所述进液主管(20)具有多个第一对接口(201),多个所述第一对接口(201)与多个所述进液口(101)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对接口(201)与所述进液口(101)之间连接有第一对接管(30),且所述第一对接管(30)至少部分具有柔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管(30)具有第一直管段(31)、第一波纹段(32)以及第二直管段(33);
所述第一波纹段(32)位于所述第一直管段(31)与所述第二直管段(33)之间,所述第一直管段(31)与所述第一对接口(201)连接,所述第二直管段(33)与所述进液口(101)连接,所述第一波纹段(32)具有柔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主管(20)具有多个第一接头(211),所述第一接头(211)限定出所述第一对接口(201);
所述液冷板(10)具有限定出所述进液口(101)的第二接头(11),所述第一直管段(31)与所述第一接头(211)套接,所述第二直管段(33)与所述第二接头(11)套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段(31)与所述第一接头(211)胀接,所述第二直管段(33)与所述第二接头(11)胀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主管(20)包括多根分体设置的第一主管(21),多个所述第一主管(21)依次连接;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主管(21)具有所述第一对接口(2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第一主管(21)之间设置有第一快插连接件(22),所述第一快插连接件(22)连通相邻的所述第一主管(21)。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主管(20)具有总进水口(202);
沿远离所述总进水口(202)的方向,多个所述第一接头(211)的内径逐渐增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还包括回液主管(40),每个所述液冷板(10)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回液口(102);
所述回液主管(40)具有多个第二对接口(401),多个所述第二对接口(401)与多个所述回液口(102)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对接口(401)与所述回液口(102)之间连接有第二对接管(50),且所述第二对接管(50)至少部分具有柔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01)和所述回液口(102)设于所述液冷板(10)相同的一端,且所述进液主管(20)和所述回液主管(40)位于所述液冷板(10)相同的一端。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13031.1U CN220895631U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液冷组件以及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13031.1U CN220895631U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液冷组件以及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95631U true CN220895631U (zh) | 2024-05-03 |
Family
ID=9083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13031.1U Active CN220895631U (zh) | 2023-09-25 | 2023-09-25 | 液冷组件以及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95631U (zh) |
-
2023
- 2023-09-25 CN CN202322613031.1U patent/CN22089563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135883A1 (zh) | 液冷接插组件、液冷插件装置和电池包总成 | |
CN115149155A (zh) | 一种电池液冷板系统 | |
CN220895631U (zh) | 液冷组件以及电池包 | |
CN216903129U (zh) | 一种电池包降噪液冷管路、液冷系统以及电池包 | |
CN220138437U (zh) | 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 |
US11313585B2 (en) | Heat exchanger | |
CN207818848U (zh) | 连接组件和换热机构 | |
CN217713980U (zh) | 管路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6671758U (zh) | 冷却结构、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 |
CN217004700U (zh) | 管路集成模块、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 |
WO2022062605A1 (zh) | 托盘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
CN212461815U (zh) | 电池柔性冷却装置 | |
CN113644336B (zh) | 电池箱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
CN220021255U (zh) | 进出口总成、换热板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8939801U (zh) | 电池组液冷降温结构、电池包及集装箱式电池系统 | |
CN219717008U (zh) | 冷却管件、冷却组件及电池模组 | |
CN216054905U (zh) | 动力电池液冷箱体及动力电池包 | |
CN213636103U (zh) | 管路组件和电池模组 | |
CN215342829U (zh) | 接头结构、换热板及电池箱 | |
CN221005553U (zh) | 管路系统及热泵机组 | |
CN218672694U (zh) | 空气源热泵系统 | |
CN221766852U (zh) | 管路结构及电池系统 | |
CN221482152U (zh) | 一种水泵组件及空气能热水器 | |
CN219017755U (zh) | 一种水冷式板状热交换装置 | |
CN220774508U (zh) | 冷却装置及动力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