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6862U - 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6862U
CN220856862U CN202322197706.9U CN202322197706U CN220856862U CN 220856862 U CN220856862 U CN 220856862U CN 202322197706 U CN202322197706 U CN 202322197706U CN 220856862 U CN220856862 U CN 220856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output electrode
output pole
protection assembly
buckl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77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77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6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6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6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包括:用于安装输出极组件的输出极座,输出极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部;可拆卸连接于输出极座的保护盖,保护盖包括盖体和位于盖体外侧的弹性扣合件,弹性扣合件的固定端连接于盖体,弹性扣合件的自由端向上延伸,且弹性扣合件能够与第一卡扣部相扣合,按压弹性扣合件的自由端以使得弹性扣合件朝向盖体弹性变形时,弹性扣合件脱离第一卡扣部。在该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中,通过向上的内扣设计,提高工艺可装配性,降低安全事故风险。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该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的电池模组。

Description

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车载电池模组上均设置有正、负输出极,正、负输出极与金属端板需要使用绝缘材料隔开以保证绝缘,此时就需要安装输出极座及保护盖来保证爬电距离并保证IPXXB(人员触电安全防护)防护需求,防止操作时人员触电。在现有技术中,输出极座和保护盖之间有采用外扣式设计和内扣式设计。
在外扣式设计中,通过保护盖四个角的外扣设计,完成保护盖与输出极座之间的相对固定安装。但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当出现需要调整输出极铜排位置或测试模组等情况时,需要拆除保护盖,而外扣设计导致保护盖好装不好拆,拆除过程四个“外扣”容易断裂,提高工作效率,容错率较低,零件报废率较高。
在内扣式设计中,如中国专利CN202222376145.4公开了一种输出极组件及电池模组,并具体公开了:保护盖两侧壁上分设有两个第一卡扣结构,输出极座上设置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部侧壁面上凹设有第一卡扣槽,第一卡扣结构与第一卡扣槽配合安装。具体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弹性复位部和第一卡扣部,弹性复位部能够带动第一卡扣部与第一卡扣槽配合安装或解除安装。通过按压弹性复位部,能够使得第一卡扣部靠近保护盖的两侧壁,此时即可将第一卡扣部插入第一卡扣槽,松开弹性复位部即可让第一卡扣部抵接于第一卡扣槽上,实现卡扣连接;在取出保护盖时,再次按压弹性复位部即可让第一卡扣部远离第一卡扣槽,从而接触卡扣连接,取出保护盖即可。但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弹性复位部的上端连接于保护盖的侧壁,弹性复位部的下端连接于第一卡扣部的上端,即卡扣朝下设置,由于模组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较为紧凑,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位置靠下的按压弹性复位部才容易将第一卡扣部插入第一卡扣槽,装配空间较小,操作不便,且手指部容易触碰到模组电芯造成触电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通过向上的内扣设计,提高工艺可装配性,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包括:
用于安装输出极组件的输出极座,输出极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部;
可拆卸连接于输出极座的保护盖,保护盖包括盖体和位于盖体外侧的弹性扣合件,弹性扣合件的固定端连接于盖体,弹性扣合件的自由端向上延伸,且弹性扣合件能够与第一卡扣部相扣合,按压弹性扣合件的自由端以使得弹性扣合件朝向盖体弹性变形时,弹性扣合件脱离第一卡扣部。
进一步地,弹性扣合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弹性部、第二卡扣部和按压受力部,弹性部的下端连接于盖体,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扣合连接,按压受力部突出于输出极座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按压受力部朝向外侧延伸并突出于输出极座的外侧壁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按压受力部水平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斜切面。
进一步地,弹性部的上端倾斜向上并向外延伸,弹性部的外侧壁能够与输出极座的内侧壁上端相抵导向。
进一步地,弹性部至少设有两个,两弹性部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输出极座内设有挡板,挡板将输出极座的容纳腔分隔成输出极安装槽和卡扣安装槽,第一卡扣部位于卡扣安装槽内,保护盖部分嵌设于卡扣安装槽。优选的,挡板能够与盖体的内侧壁相抵。
进一步地,弹性部、第二卡扣部和按压受力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弹性扣合件和盖体一体成型,且弹性部的下端连接于盖体的外侧壁的下端。
进一步地,弹性扣合件设有两个,两弹性扣合件分别设于盖体的两相对外侧壁上;第一卡扣部同样设有两个,两第一卡扣部分别设于输出极座的两相对内侧壁上。
基于同样的构思,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应用有如上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将弹性扣合件的自由端向上延伸设置,并采用内扣的方式实现弹性扣合件与第一卡扣部之间的扣合连接,其力臂较长,采用较小的按压力即可驱动弹性扣合件变形,而且整个插拔过程是可以在输出极座靠上面的位置上完成,提高了工艺的可装配性,给工人预留了足够的装配空间,同时减少了操作过程中双手触碰到模组电芯的可能性,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展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合于CCS支架中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输出极座;11、第一卡扣部;12、挡板;13、输出极安装槽;14、卡扣安装槽;15、连接孔;2、保护盖;21、盖体;211、上横板;2111、凸起;2112、凹陷槽;212、侧护板;213、前护板;22、弹性扣合件;221、弹性部;222、第二卡扣部;223、按压受力部;2231、斜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包括输出极座1和保护盖2,其中,输出极座1用于安装输出极组件,保护盖2可拆卸连接于输出极座1,以遮挡住输出极组件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应用有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优选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中的输出极座1可以与CCS支架一体成型,以减少装配步骤和节省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极座1的两相对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11,保护盖2包括盖体21和位于盖体21外侧的两弹性扣合件22,两弹性扣合件22分别设于盖体21的两相对外侧壁上,其中,弹性扣合件22的固定端连接于盖体21,弹性扣合件22的自由端向上延伸,且每一弹性扣合件22分别能够与一第一卡扣部11相扣合,按压弹性扣合件22的自由端以使得弹性扣合件22朝向盖体21弹性变形时,弹性扣合件22脱离第一卡扣部11。
具体的,在安装保护盖2时,可通过按压弹性扣合件22的自由端,使得弹性扣合件22弹性变形并靠近盖体21,此时即可将保护盖2插入输出极座1,并使弹性扣合件22与第一卡扣部11位置相对应,在松开弹性扣合件22的自由端后,弹性扣合件22在弹性复位作用下即可扣合于第一卡扣部11上,实现保护盖2在输出极座1上的安装;取出保护盖2时,再次按压弹性扣合件22的自由端,即可使弹性扣合件22与第一卡扣部11相脱离,从而解除扣合,向上取出保护盖2即可。
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卡扣部11和弹性扣合件22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第一卡扣部11和弹性扣合件22的数量还可是一个以实现单边内扣也是可行的,满足第一卡扣部11和弹性扣合件22相对应扣合即可。当然,第一卡扣部11和弹性扣合件22的数量是两个为佳。
在上述方案中,将弹性扣合件22的自由端向上延伸设置,并采用内扣的方式实现弹性扣合件22与第一卡扣部11之间的扣合连接,其力臂较长,采用较小的按压力即可驱动弹性扣合件22变形,而且整个插拔过程是可以在输出极座1靠上面的位置上完成,提高了工艺的可装配性,给工人预留了足够的装配空间,同时减少了操作过程中双手触碰到模组电芯的可能性,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参阅图2和3,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极座1大致呈矩形体状,输出极座1具有朝上开口的容纳腔,其中,输出极座1的后壁与CCS支架相连接,输出极座1的左、右侧壁的内侧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11,特别的,输出极座1内还设有两挡板12,两挡板12位于容纳腔内并排列于两第一卡扣部11之间(也可理解为,两挡板12排列于输出极座1的左、右侧壁之间),两挡板12将容纳腔分隔成输出极安装槽13和两卡扣安装槽14,具体的,输出极座1的左侧壁与第一个挡板12之间为第一个卡扣安装槽14,两挡板12之间为输出极安装槽13,第二个挡板12与输出极座1的右侧壁之间为第二个卡扣安装槽14,此时,两第一卡扣部11分别位于不同的卡扣安装槽14内,另外,输出极座1上还设有连接孔15,连接孔15位于输出极安装槽13并用于连接输出极组件。优选的,卡扣安装槽14贯穿输出极座1的下表面,以使得卡扣安装槽14有足够的深度。
特别的,保护盖2部分嵌设于卡扣安装槽14,具体的,盖体21的一部分和弹性扣合件22的一部分嵌设于卡扣安装槽14内。如此,在保护盖2安装于输出极座1上时,弹性扣合件22与第一卡扣部11相扣合的同时,挡板12还能够与盖体21的内侧壁相抵,从而在水平方向上限制保护盖2,降低了水平振动测试带来的保护盖2脱落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挡板12和卡扣安装槽14的数量与弹性扣合件22的数量相对应,当弹性扣合件22的数量是一个时,挡板12和卡扣安装槽14的数量也可仅是一个。
参阅图3,为了便于走线或布置导电连接件或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输出极座1的前壁可设有前侧缺口,输出极座1的左侧壁可设有左侧缺口,输出极座1的右侧壁可设有右侧缺口,挡板12也可设有挡板缺口。
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匹配输出极座1的形状,盖体21同样大致呈矩形体状,盖体21包括上横板211、两侧护板212和前护板213,其中,两侧护板212连接于上横板211的左右两侧,前护板213连接于上横板211的前侧,弹性扣合件的下端连接于侧护板212的下端,安装时,侧护板212可插入卡扣安装槽14内,挡板12可与侧护板212的内侧壁相抵,前护板213位于输出极座1的前壁的前侧缺口处。
较佳的,前护板213能够被掰动但并不脱离上横板211,以在通过输出极座1的前壁的前侧缺口进行走线或者布置导电连接件时,前护板213能够遮挡空余的缝隙但又不影响电线或导电连接件。
较佳的,侧护板212可以分隔成水平排列的三段,两端的部分可用于连接弹性扣合件22,中间的部分能够被掰动但并不脱离上横板211且能够与输出极座1的左、右侧缺口位置对应,以在一些特别场景中需要从输出极座1的左右两侧进行走线或者布置导电连接件时,侧护板212的中间部分能够遮挡空余的缝隙但又不影响电线或导电连接件。
较佳的,上横板211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对应的凸起2111和凹陷槽2112,凹陷槽2112与输出极座1的连接孔15位置相对应,以避让输出极组件中用于螺接至连接孔15的螺栓,不必整体抬高上横板211,以节省上横板211的上方空间。
较佳的,弹性扣合件22和盖体21一体成型,以增强其整体强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扣合件22包括两弹性部221、第二卡扣部222和按压受力部223,两弹性部221间隔布置,且弹性部221、第二卡扣部222和按压受力部223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具体的,弹性部221的下端连接于盖体21,以实现弹性扣合件22与盖体21之间的连接,第二卡扣部222的下端连接于弹性部221的上端,按压受力部223的下端连接于第二卡扣部222的上端,弹性部221能够提供弹性复位力,第二卡扣部222能够与第一卡扣部11相扣合连接以实现锁定或解锁,按压受力部223能够受操作人员的手指部按压,以带动弹性部221变形和第二卡扣部222位移。
较佳的,两弹性部221、第二卡扣部222和按压受力部223一体成型,以增强其整体强度,确保其弹性和使用寿命。
其中,优选的,两弹性部221之间的间隙与输出极座1的左侧缺口或右侧缺口的大小、位置相对应,特别的,弹性部221连接于侧护板212的两端部分的下端,如此,操作人员的手指部在捏住按压受力部223时可以嵌入输出极座1的左侧缺口或右侧缺口中,以此提供足够的按压空间。
当然,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弹性部221的数量还可为一个、三个等,弹性部22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和适用场景进行调整,故而本实用新型对弹性部221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当然,弹性部221设有两个并间隔布置为佳。
其中,优选的,按压受力部223突出于输出极座1的上表面,如此,确保整个插拔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指部是可以在输出极座1的上方操作弹性扣合件22,避免相邻模组电芯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较为紧凑而影响操作空间,进一步提高工艺可装配性和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其中,优选的,按压受力部223朝向外侧延伸并突出于输出极座1的外侧壁所在的平面,如此,操作人员的手指部在捏住按压受力部223时有足够的按压空间,不易触碰到输出极座1的外侧壁而受阻碍,避免第二卡扣部222不能完全脱离第一卡扣部11而导致难以拆出保护盖2。
再优选的,按压受力部223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斜切面2231,以避免在应用至电池模组时干涉到模组压板。当然,斜切面2231还可仅设于按压受力部223水平方向的其中一端,如,斜切面2231优选设于按压受力部223朝向CCS支架的一端(也即斜切面2231优选设于按压受力部223远离前护板213的一端)。
其中,优选的,弹性部221的上端倾斜向上并向外延伸,弹性部221的外侧壁能够与输出极座1的内侧壁上端相抵导向。如此,在安装保护盖2时,可以无需捏住两弹性扣合件22的弹性部221,在将弹性部221的下端和侧护板212的下端对准卡扣安装槽14后,整体向下压保护盖2,使弹性部221的外侧壁与输出极座1的内侧壁上端相抵,此时,输出极座1反作用力于弹性部221,使得弹性部221朝向盖体21弹性变形,直致第二卡扣部222与第一卡扣部11位置对应后,弹性部221产生弹性复位,以使第二卡扣部222与第一卡扣部11相扣合,完成保护盖2在输出极座1上的安装。以此进一步提高在安装保护盖2的过程中的可装配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装输出极组件的输出极座(1),所述输出极座(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部(11);
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输出极座(1)的保护盖(2),所述保护盖(2)包括盖体(21)和位于所述盖体(21)外侧的弹性扣合件(22),所述弹性扣合件(22)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盖体(21),所述弹性扣合件(22)的自由端向上延伸,且所述弹性扣合件(22)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扣部(11)相扣合,按压所述弹性扣合件(22)的自由端以使得所述弹性扣合件(22)朝向所述盖体(21)弹性变形时,所述弹性扣合件(22)脱离所述第一卡扣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合件(2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弹性部(221)、第二卡扣部(222)和按压受力部(223),所述弹性部(221)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盖体(21),所述第一卡扣部(11)与所述第二卡扣部(222)相扣合连接,所述按压受力部(223)突出于所述输出极座(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受力部(223)朝向外侧延伸并突出于所述输出极座(1)的外侧壁所在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受力部(223)水平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斜切面(22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21)的上端倾斜向上并向外延伸,所述弹性部(221)的外侧壁能够与所述输出极座(1)的内侧壁上端相抵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21)至少设有两个,两所述弹性部(221)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21)、第二卡扣部(222)和按压受力部(223)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极座(1)内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将所述输出极座(1)的容纳腔分隔成输出极安装槽(13)和卡扣安装槽(14),所述第一卡扣部(11)位于所述卡扣安装槽(14)内,所述保护盖(2)部分嵌设于所述卡扣安装槽(1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合件(22)设有两个,两所述弹性扣合件(22)分别设于所述盖体(21)的两相对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扣部(11)同样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一卡扣部(11)分别设于所述输出极座(1)的两相对内侧壁上。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
CN202322197706.9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20856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7706.9U CN220856862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7706.9U CN220856862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6862U true CN220856862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5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7706.9U Active CN220856862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6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41016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protecting assembly thereof
CN209822775U (zh) 端子保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05845866B (zh) 电池模块
CN110858637A (zh) 连接模块
CN210123775U (zh) 输出极安装座、电芯组、电池包和车辆
CN220856862U (zh) 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US20210344089A1 (en) Protection assembly of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CN217158466U (zh) 端板组件、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5911502U (zh) 电池模块及电池模组
CN21037917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含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6648510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20306460U (zh) 一种汇流排组件及包含有该汇流排组件的电池
CN116190900B (zh) 固定支架、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220066163U (zh) 总线bus连接器
CN214313779U (zh) 一种输出集连接装置、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220869068U (zh) 电子锁具
CN217788324U (zh) 保险盒主体与保险盒下盖的连接结构
CN218471781U (zh) 维修开关、电池包和车辆
CN220253346U (zh) 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5644801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壳体组件
CN218005556U (zh) 配电装置及电池包
CN221262569U (zh) 一种电池组的封装结构
CN218867310U (zh) 电池模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447736U (zh) 一种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安装结构
CN220628108U (zh) 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