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6839U - 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6839U
CN220856839U CN202322477921.4U CN202322477921U CN220856839U CN 220856839 U CN220856839 U CN 220856839U CN 202322477921 U CN202322477921 U CN 202322477921U CN 220856839 U CN220856839 U CN 220856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film
extension
ccs
assembly according
ccs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79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江
任朝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79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6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6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6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CCS组件包括:绝缘膜;汇流排组,包括输出排、连接排和定位板,其中,两个所述输出排对应设置于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若干个连接排排列设置于两个所述输出排之间;在所述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中,所述输出排至少部分承托于对应设置的所述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朝向与所述输出排邻设的连接排延伸设置;所述绝缘膜至少设置于所述汇流排组朝向电芯的一侧,所述汇流排组连接至所述绝缘膜。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膜取代传统的塑胶支架,可有效降低CCS组件的生产成本,定位板能够对CCS组件起辅助支撑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CCS组件的强度或者刚度,便于CCS组件后续的转运加工。

Description

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圆柱动力电池模组的CCS组件通常包括两个输出排以及排列设置在两个输出排之间的多个连接排,连接排包括多个导电单元,每个导电单元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正极部和负极部,导电单元用于串联相邻的两个电芯,具体地,导电单元的正极部连接至其中一个电芯的正极端,同一个导电单元的负极部连接至另一个电芯的负极端。多个连接排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排列。为了将CCS组件集成,通常将输出排和连接排集成在塑胶支架上。然而,随着电池系统CTP或者CTB趋势的发展,电池模组的长度逐渐增大,这就使得常规的塑胶支架在长度上难以适应输出排和连接排的集成需要,同时,大长度的塑胶支架具有开模成本大、加工精度难以把控、尺寸链的匹配难以控制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CS组件,其通过绝缘膜取代传统的塑胶支架,可有效降低CCS组件的生产成本,定位板能够对CCS组件起辅助支撑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CCS组件的强度或者刚度,便于CCS组件后续的转运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CCS组件,应用于电池模组,包括:绝缘膜;汇流排组,包括输出排、连接排和定位板,其中,两个所述输出排对应设置于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若干个连接排排列设置于两个所述输出排之间;在所述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中,所述输出排至少部分承托于对应设置的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朝向与所述输出排邻设的连接排延伸设置;所述绝缘膜至少设置于所述汇流排组朝向电芯的一侧,所述汇流排组连接至所述绝缘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汇流排组与所述绝缘膜粘接或者热压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汇流排组朝向和背离所述电芯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绝缘膜;所述CCS组件还包括信号采集件,所述信号采集件与所述汇流排组连接;所述信号采集件处于所述绝缘膜与所述汇流排组之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信号采集件为FPC,所述FPC包括叠设的PI层和基材层,基材层上设置有采集镍片以构成所述信号采集件的输入端;所述PI层处于所述基材层与所述汇流排组之间,所述基材层处于PI层和与所述FPC贴合的所述绝缘膜之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信号采集件为FPC,所述FPC设置于所述汇流排组背离所述电芯的一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绝缘膜上开设有与所述采集镍片对应的第一焊接孔,以露出所述采集镍片。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绝缘膜上贯穿设置有第二焊接孔,导电单元的正极部和负极部穿过第二焊接孔抵接至电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出排包括延伸部,延伸部的自由端连接至电芯;所述定位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朝向所述延伸部的一侧面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支承于所述延伸部;所述连接凸起在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远离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出排包括:内连接部;外连接部,与所述内连接部连接,二者分体设置;所述外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所述延伸部属于所述内连接部的一部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连接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连接至所述外连接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外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连接至电芯的正极端或者负极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板上贯穿设置有电极孔,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通过所述电极孔连接至所述电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绝缘膜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输出排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对应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绝缘膜包括基膜和胶层,胶层朝向汇流排组一侧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膜的厚度为D1,0μm<D1≤150μm;所述胶层的厚度为D2,0μm<D2≤50μm。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连接凸起远离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的一侧外沿设置有第一圆角。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主板靠近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的一侧外沿的顶角均为第二圆角。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排承托于所述定位板上。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和上述的CCS组件,所述电芯穿过所述绝缘膜和所述定位板连接至所述汇流排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汇流排组也即输出排、连接排和定位板集成在绝缘膜上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低,同时绝缘膜裁切方便,在应用于大长度电池模组时容易把控加工精度,便于汇流排组的排列和调整,加工难度低。
(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处于CCS组件在电池模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能够对CCS组件起辅助支撑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CCS组件的强度或者刚度,便于CCS组件后续的转运加工。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汇流排组朝向电芯侧的绝缘膜能够有效绝缘汇流排组和电芯,防止电芯短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CS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CS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CS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汇流排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极定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极定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极输出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极输出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极输出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极输出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PC与绝缘膜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CCS组件;10a、负极输出排;10b、正极输出排;10c、连接排;11、外连接部;121、主体部;122、延伸部;123a、负极连接片;123b、正极连接片;124、弯折部;125、第三定位孔;13、导电单元;131、正极部;132、负极部;20、电芯;201、正极端;202、负极端;30a、负极定位板;30b、正极定位板;31、主板;311、第二圆角;32、连接凸起;321、第一圆角;33、电极孔;34、第一定位孔;4、绝缘膜;401、基膜;402、胶层;41、第二焊接孔;42、第二定位孔;5、FPC;501、P I层;502、基材层;51、采集镍片;52、NTC;6、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12,一种CCS组件,包括绝缘膜4和汇流排组,其中,汇流排组包括输出排、连接排10c和定位板,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输出排对应设置于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若干个连接排10c排列设置于两个输出排之间;在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中,输出排至少部分承托于对应设置的定位板上,定位板朝向与输出排邻设的连接排10c延伸设置;绝缘膜4至少设置于汇流排组朝向电芯20的一侧,汇流排组连接至绝缘膜4,也即输出排、连接排10c和定位板均连接至绝缘膜4。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汇流排组也即输出排、连接排10c和定位板集成在绝缘膜4上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低,同时绝缘膜4裁切方便,在应用于大长度电池模组时容易把控加工精度,便于汇流排组的排列和调整,加工难度低。这里的定位板处于CCS组件1在电池模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能够对CCS组件1起辅助支撑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CCS组件1的强度或者刚度,便于CCS组件1后续的转运加工。设置在汇流排组朝向电芯20侧的绝缘膜4能够有效绝缘汇流排组和电芯20,防止电芯20短路。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输出排包括正极输出排10b和负极输出排10a,其中正极输出排10b处于电池模组的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排10a处于电池模组的负极输出端,输出排上设置有与构成单个连接排10c导电单元13等数量的连接片,其中,负极输出排10a上的连接片为负极连接片123a,用于连接至处于电池模组负极输出端的电芯20的负极端202,正极输出排10b上的连接片为正极连接片123b,用于连接至处于电池模组正极输出端的电芯20的正极端201。
进一步地,绝缘膜4上贯穿设置有第二焊接孔41,导电单元13的正极部131和负极部132穿过第二焊接孔41抵接至电芯20。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汇流排组靠近电芯20的一侧面除导电单元13的正极部131和负极部132以外的区域得到有效绝缘,在不影响导电单元13与电芯20焊接的同时保障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定位板为塑胶板。绝缘膜4包括但不限于热熔胶膜。
本实施例中,绝缘膜4包括基膜401和胶层402,胶层402朝向汇流排组一侧设置。进一步地,基膜401层为PET。基膜401的厚度为D1,0μm<D1≤150μm;胶层402的厚度为D2,0μm<D2≤50μm。
进一步地,汇流排组与绝缘膜4粘接或者热压连接。优选地,汇流排组与绝缘膜4热压连接。
如图3、图4、图7至图10所示,输出排包括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11,外连接部11与内连接部连接,二者分体设置;外连接部11的厚度大于内连接部的厚度;定位板抵接至内连接部在其厚度方向上朝向电芯20的一侧面。抵接至内连接部的定位板能够支撑厚度小的内连接部,提高内连接部的结构强度,可有效防止在CCS组件1转运过程中内连接部出现变形;同时,由分体设置的外连接部11和内连接部构成的输出汇流排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并且,外连接部11厚度大于内连接部厚度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输出汇流排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在模组间串联时提高二者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厚度小的内连接部便于与电芯20焊接,而厚度大的外连接部11能够保证输出排的过流能力。
本实施例中,内连接部一体冲压成型。内连接部与外连接部11焊接。本实施例中,连接片为设置于内连接部的一部分。
如图7至图10所示,内连接部包括主体部121,主体部121连接至外连接部11;主体部121远离外连接部11的一侧设置有延伸部122,延伸部122用于连接至电芯20的正极端201或者负极端202,定位板抵接至延伸部122。具体地,正极输出排10b的延伸部122的自由端连接至电芯20的正极端201;负极输出排10a的延伸部122的自由端连接至电芯20的负极端202。延伸部122属于内连接部的一部分。这里的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与主体部121的延伸方向平行,延伸部122与主体部121之间通过弯折部124连接。进一步地,主体部121、弯折部124与延伸部122三者一体成型,共同构成内连接部。本实施例中,外连接部11设置于主体部121区域,外连接部11能够起到增加主体部121结构强度的作用,而抵接至延伸部122的定位板能够起到增加延伸部122结构强度的作用,从而可整体上提高内连接部结构强度,同时可提高输出排的过流能力。而定位板抵接至延伸部122的结构设置能够在外连接部11增大主体部121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均衡内连接部各区域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延伸部122的数量与连接片的数量相等,连接片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延伸部122远离外连接部11的端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片充当延伸部122的自由端。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定位板还可以贴合至内连接部朝向电芯20一侧的表面延伸设置,定位板至少部分抵接至延伸部122、弯折部124和主体部121。
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定位板处于延伸部122与电芯20之间;定位板包括主板31,主板31朝向延伸部122的一侧面设置有连接凸起32,连接凸起32支承于延伸部122;连接凸起32在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上远离延伸部122的自由端。也即,连接凸起32靠近外连接部11的一侧设置,换句话说,延伸部122的根部承托于连接凸起32上。如此设置,可使得定位板支撑延伸部122的位置更靠近外连接部11一侧,可避免定位板对延伸部122过度支撑而削弱其朝向电芯20一侧或者远离电芯20一侧弯曲的能力,即,连接凸起32靠近外连接部11一侧设置的结构设计可在支撑延伸部122加强其结构强度的同时又能不影响其朝向电芯20或者远离电芯20的形变能力,方便后续延伸部122结构与电芯20的连接,避免二者之间虚焊。
如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极定位板30a和正极定位板30b,二者作用相同,外形则可根据需要按照负极输出排10a和正极输出排10b的外形适应性设计,在此不作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正极定位板30b处于正极输出排10b一侧,负极定位板30a处于负极输出排10a一侧。
本实施例中,主板31上贯穿设置有电极孔33,延伸部122的自由端(连接片)通过电极孔33连接至电芯20的正极端201或者负极端202。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电极孔33用于露出与输出排邻近的电芯20的正极端201和负极端202,且电极孔33与绝缘膜4上靠近输出排的第二焊接孔41对应设置。在CCS组件1与电芯20装配时,电极孔33有利于CCS组件1与电池模组中的电芯20定位装配,能够有效提高CCS组件1的装配效率和精度。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汇流排组朝向和背离电芯20的两侧均设置有绝缘膜4;CCS组件1还包括信号采集件,信号采集件与汇流排组连接,具体地,信号采集件的输入端对应设置于输出排和连接排10c;信号采集件处于绝缘膜4与汇流排组之间。在汇流排组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绝缘膜4,能够进一步提高该CCS组件1的结构强度,提升输出排和连接排10c布设后的牢固性。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处于汇流排组上、下两层的两个绝缘膜4上均对应设置有第二焊接孔41,在使用时,电芯20的正极端201和负极端202通过下层绝缘膜4的第二焊接孔41抵接至输出排和连接排10c,焊枪通过上层绝缘膜4的第二焊接孔41抵接至输出排和连接排10c实施焊接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信号采集件可以是FPC5,也可以是信号采集线束。优选地,信号采集件为FPC5。其厚度薄,有利于减小CCS组件1的厚度。FPC5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输入端连接至输出排和连接排10c,以监测输出排和连接排10c所对应电芯20的电压或者温度信号,FPC5的输出端处于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一端,且连接有连接器6,用于将连接至BMS。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FPC5的布设(主要是FPC5的厚度)影响输出排和连接排10c与电芯20的焊接,优选地,信号采集件也即FPC5设置于汇流排组背离电芯20的一侧,也即信号采集件处于汇流排组与上层绝缘膜4之间。
FPC5包括叠设的PI层501和基材层502,基材层502上设置有采集镍片51和NTC52以构成信号采集件的输入端;P I层501处于基材层502与汇流排组之间,基材层502处于PI层501和与FPC5贴合的绝缘膜4之间。如图3和图11所示,这里的绝缘膜4(本实施例中为上层的绝缘膜4)能够充当叠设在基材层502上的另一个PI层501(常规FPC5包括至少包括两个PI层501,基材层502夹设于两个PI层501之间),也即这里自下而上依次叠设的PI层501、基材层502和上层绝缘膜4构成完整的FPC5结构,可降低FPC5的成本,有效保护FPC5结构和NTC52,减小了FPC5的厚度也即CCS组件1的厚度,提升了CCS组件1的一体化集成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FPC5的输出端也即装配有连接器6的端部,可以使用上层绝缘膜4延伸防护,也可以使用常规PI膜防护,以不影响FPC5的正常使用为准即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FPC5也可以设置在汇流排组朝向电芯20的一侧,相应地,靠近电芯20一侧设置的绝缘膜4(下层的绝缘膜4)充当FPC5结构的一部分,如前,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和图3所示,绝缘膜4上开设有与采集镍片51对应的第一焊接孔,以露出采集镍片51。在使用时,采集镍片51通过下层绝缘膜4的第一焊接孔抵接至输出排,焊枪通过上层的绝缘膜4的第一焊接孔抵接至采集镍片51以实施采集镍片51与输出排的焊接。
本实施例中,主板31上贯穿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4,绝缘膜4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42,输出排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125,第一定位孔34、第二定位孔42和第三定位孔125对应设置。在使用时,当绝缘膜4、输出排以及定位板装配后,第一定位孔34与其对应的第二定位孔42以及第三定位孔125同轴,用于绝缘膜4、输出排以及定位板的定位装配,有利于提高CCS组件1的装配精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上,连接凸起32远离延伸部122的自由端的一侧外沿设置有第一圆角321。在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上,主板31靠近延伸部122的自由端的一侧外沿的顶角均为第二圆角311。这里的第一圆角321用于减小连接凸起32朝向弯折部124一侧外沿的应力集中,一方面方便定位板脱模,另一方面可防止在于输出排装配时造成输出排结构损伤。第二圆角311用于减小主板31也即定位板远离外连接部11一侧顶角的应力集中,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划伤CCS组件1的其他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连接排10c承托于定位板上。具体地,朝向与输出排邻设的连接排10c延伸的定位板,也即主板31也可以为连接排10c提供支撑力,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CCS组件1的结构强度。在使用时,主板31上设置有相应地孔洞结构以使得连接排10c能够穿过主板31连接至电芯20即可。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20和前述的CCS组件1,电芯20穿过绝缘膜4和定位板连接至汇流排组。其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CCS组件,应用于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膜(4);
汇流排组,包括输出排、连接排(10c)和定位板,其中,两个所述输出排对应设置于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若干个连接排(10c)排列设置于两个所述输出排之间;在所述电池模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中,所述输出排至少部分承托于对应设置的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朝向与所述输出排邻设的连接排(10c)延伸设置;
所述绝缘膜(4)至少设置于所述汇流排组朝向电芯(20)的一侧,所述汇流排组连接至所述绝缘膜(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组与所述绝缘膜(4)粘接或者热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组朝向和背离所述电芯(20)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绝缘膜(4);
所述CCS组件还包括信号采集件,所述信号采集件与所述汇流排组连接;
所述信号采集件处于所述绝缘膜(4)与所述汇流排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件为FPC(5),所述FPC(5)包括叠设的PI层(501)和基材层(502),基材层(502)上设置有采集镍片(51)以构成所述信号采集件的输入端;
所述PI层(501)处于所述基材层(502)与所述汇流排组之间,所述基材层(502)处于PI层(501)和与所述FPC(5)贴合的所述绝缘膜(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件为FPC(5),所述FPC(5)设置于所述汇流排组背离所述电芯(2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4)上开设有与所述采集镍片(51)对应的第一焊接孔,以露出所述采集镍片(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4)上贯穿设置有第二焊接孔(41),导电单元(13)的正极部(131)和负极部(132)穿过第二焊接孔(41)抵接至电芯(2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排包括延伸部(122),延伸部(122)的自由端连接至电芯(20);
所述定位板包括主板(31),所述主板(31)朝向所述延伸部(122)的一侧面设置有连接凸起(32),连接凸起(32)支承于所述延伸部(122);
所述连接凸起(32)在所述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上远离所述延伸部(122)的自由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排包括:
内连接部;
外连接部(11),与所述内连接部连接,二者分体设置;
所述外连接部(11)的厚度大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
所述延伸部(122)属于所述内连接部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包括主体部(121),所述主体部(121)连接至所述外连接部(11);
所述主体部(121)远离所述外连接部(1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延伸部(122),所述延伸部(122)用于连接至电芯(20)的正极端(201)或者负极端(202)。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31)上贯穿设置有电极孔(33),所述延伸部(122)的自由端通过所述电极孔(33)连接至所述电芯(20)。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31)上贯穿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4),所述绝缘膜(4)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42),所述输出排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125),第一定位孔(34)、第二定位孔(42)和第三定位孔(125)对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4)包括基膜(401)和胶层(402),胶层(402)朝向汇流排组一侧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401)的厚度为D1,0μm<D1≤150μm;所述胶层(402)的厚度为D2,0μm<D2≤50μm。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连接凸起(32)远离所述延伸部(122)的自由端的一侧外沿设置有第一圆角(321)。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主板(31)靠近所述延伸部(122)的自由端的一侧外沿的顶角均为第二圆角(311)。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S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排(10c)承托于所述定位板上。
18.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和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CCS组件(1);
所述电芯(20)穿过所述绝缘膜(4)和所述定位板连接至所述汇流排组。
CN202322477921.4U 2023-09-12 2023-09-12 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20856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7921.4U CN220856839U (zh) 2023-09-12 2023-09-12 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7921.4U CN220856839U (zh) 2023-09-12 2023-09-12 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6839U true CN220856839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7921.4U Active CN220856839U (zh) 2023-09-12 2023-09-12 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6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07091B2 (ja) 組電池およ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522748B2 (ja) 組電池モジュール
EP3367461A1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EP3367470B1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attery pack
US11942647B2 (en) Harness isolation plate assembl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device
JP5591087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プレート組立体
EP3800695A1 (en) Battery box and battery module
EP3886205B1 (en) Battery module
CN214848757U (zh) 电池保护板及电池
CN220856839U (zh) 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WO2024114011A1 (zh) 电池信息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EP3367462A1 (en) Battery pack
CN117335100A (zh) 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EP4365921A1 (en) Capacitor module and motor inverter
CN112582690A (zh) 柔性电路板、冲切基板和电池装置
CN110587108A (zh) 电池盖板连接片与电池极组极耳的超声焊焊接定位工装
CN215911554U (zh) 连接件、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111276654B (zh) 电池模组
CN213071264U (zh) 一种电池压条及其电池压装组件、电池组和电池包
CN221126191U (zh) 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1208562U (zh) 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片盖板组件
CN219610671U (zh) 一种电芯模组及其连接结构
CN220021467U (zh)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WO2023142581A1 (zh) 汇流排、电芯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WO2024130926A1 (zh) 电池信息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