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6494U - 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6494U
CN220856494U CN202322676848.3U CN202322676848U CN220856494U CN 220856494 U CN220856494 U CN 220856494U CN 202322676848 U CN202322676848 U CN 202322676848U CN 220856494 U CN220856494 U CN 220856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novel
electrode manufacturing
mould
distribu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768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丽霞
向利娟
郭赞
闫方亮
于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urui Zho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urui Zho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urui Zho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urui Zhong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768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6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6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6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属于电极制造模具技术领域,以解决不便对模具进行开合使用的问题,包括装置外壳和第一模具,所述装置外壳上安装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输送管上安装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上安装有泵体,所述伸缩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箱。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双向螺纹杆,在对材料加工完成后,将材料取出时,可转动转动件带动双向螺纹杆运转,双向螺纹杆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侧移动块进行限位移动,两侧移动块同时向外移动时,能够带动两侧塑形板进行移动,两侧塑形板向外移动时,能够通过滑板在滑杆上的扶持下进行平稳移动,两侧塑形板打开后,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成型的材料取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制造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通常指的是金属导线或焊盘,用于将电子元件连接到TO封装的引脚上TO封装用电极连接电子元件与外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使得信号能够正常传输。其中,一些电极连接到元件的正负极,用于传递电源电压和电流,而其他电极可能用于输入和输出信号,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是确保TO封装器件正常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提供了电连接、物理支持、可靠连接和散热功能,为电子元件的性能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而现在大多数的TO封装用电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现有的TO封装用电极,大多利用模具对材料进行按压塑形,塑形完成后材料贴合在模具中,取出材料时较为麻烦,且后续清理时较为麻烦,不便对模具进行开合使用。
二、现有的TO封装用电极,对材料加工时,模具内容易残留灰尘杂质,若不及时清理容易导致加工时杂质对材料造成影响,影响生产材料的质量与美观,不便对模具上的杂质进行便捷的清理收集。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不便对模具进行开合使用,同时不便对模具上的杂质进行便捷的清理收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包括装置外壳和第一模具,所述装置外壳上安装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连接在第一模具内,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塑形板,所述塑形板上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固定连接在第一模具内,所述装置外壳内安装有第二模具,所述装置外壳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转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有布气箱,所述布气箱上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布气箱上固定连接有清洁毛刷,所述输送管上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有齿块,所述齿块固定连接在布气箱上,所述输送管上安装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上安装有泵体,所述伸缩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箱。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在双向螺纹杆一端中心部位,所述移动块侧端面与第一模具内侧面相贴合。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与滑板的中心线呈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液压杆对称分布在转板左右两侧。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液压杆对称分布在转板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液压杆通过输送管与布气箱一一对应。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气管设置三组,三组吸气管等角度分布在布气箱上,每组吸气管等距分布在布气箱上。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纳箱固定连接在转板上,所述收纳箱上安装有盖板,所述吸气管与清洁毛刷相间分布在布气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通过设置的双向螺纹杆,在对材料加工完成后,将材料取出时,可转动转动件带动双向螺纹杆运转,双向螺纹杆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侧移动块进行限位移动,两侧移动块同时向外移动时,能够带动两侧塑形板进行移动,两侧塑形板向外移动时,能够通过滑板在滑杆上的扶持下进行平稳移动,两侧塑形板打开后,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成型的材料取出。
2.通过设置的布气箱,需要对模具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可开启第二液压杆带动输送管向下移动,输送管下移时能够带动布气箱与固定的清洁毛刷移动,将布气箱上的清洁毛刷与第一模具第二模具接触,然后开启电动马达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齿块带动输送管转动,输送管转动时,能够利用清洁毛刷对装置外壳与第二模具上的杂质进行清扫,需要进行收集时,可开启泵体,泵体通过伸缩软管与输送管,配合布气箱上的多个吸气管对清扫的灰尘进行吸取收集,然后利用伸缩软管与输送管输送到收纳箱中集中收集,避免杂质影响加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的装置外壳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的双向螺纹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的第二模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的转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的输送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的布气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装置外壳;2、第一模具;3、转动件;4、双向螺纹杆;5、移动块;6、塑形板;7、滑板;8、滑杆;9、第二模具;10、转板;11、第一液压杆;12、压板;13、第二液压杆;14、输送管;15、布气箱;16、吸气管;17、清洁毛刷;18、电动马达;19、齿轮;20、齿块;21、伸缩软管;22、泵体;23、收纳箱;2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包括装置外壳1和第一模具2,所述装置外壳1上安装有第一模具2,所述第一模具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件3,所述转动件3上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4,所述双向螺纹杆4转动连接在第一模具2内,所述双向螺纹杆4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上固定连接有塑形板6,所述塑形板6上固定连接有滑板7,所述滑板7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固定连接在第一模具2内,所述装置外壳1内安装有第二模具9,所述装置外壳1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板10,所述转板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1,所述第一液压杆11上固定连接有压板12,所述转板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3,所述第二液压杆13上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4,所述输送管14上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有布气箱15,所述布气箱15上固定连接有吸气管16,所述布气箱15上固定连接有清洁毛刷17,所述输送管14上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18,所述电动马达18上安装有齿轮19,所述齿轮19啮合连接有齿块20,所述齿块20固定连接在布气箱15上,所述输送管14上安装有伸缩软管21,所述伸缩软管21上安装有泵体22,所述伸缩软管2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箱23。
实施例2
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1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3固定连接在双向螺纹杆4一端中心部位,所述移动块5侧端面与第一模具2内侧面相贴合,可保证移动块5移动时能够通过第一模具2内侧面的扶持进行平稳移动。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5与滑板7的中心线呈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液压杆11对称分布在转板10左右两侧,可保证移动块5与滑板7的配合下能够平稳带动塑形板6进行移动。
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液压杆13对称分布在转板10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液压杆13通过输送管14与布气箱15一一对应,可保证两侧布气箱15能够对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9进行清理。
如图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吸气管16设置三组,三组吸气管16等角度分布在布气箱15上,每组吸气管16等距分布在布气箱15上,可保证多个吸气管16能够提升吸取效率。
如图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箱23固定连接在转板10上,所述收纳箱23上安装有盖板24,所述吸气管16与清洁毛刷17相间分布在布气箱15上,可保证吸气管16与清洁毛刷17的配合,能够提升清洁效率。
具体的,本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在使用时:结合图1-7,在对金属丝进行加工时,打开装置外壳1的防护门,然后将金属丝插在第一模具2中,然后控制转板10上的第一液压杆11,第一液压杆11配合压板12对第一模具2于塑形板6中的金属丝进行按压成型,把金属丝的一端轧制成扁平状电极键合区,为了方便取出按压成型的金属丝,可转动转动件3带动双向螺纹杆4运转,双向螺纹杆4转动时带动移动块5进行限位移动,两侧移动块5向外移动时能够带动塑形板6同时移动,塑形板6在移动时能够通过滑板7在滑杆8上的扶持下进行平稳移动,方便带动两侧塑形板6向外移动,可将成型的金属丝取出,然后将成型的金属丝进行弯折,弯折呈“L”形,将成型的金属丝摆放到第二模具9中,然后控制另一侧的第一液压杆11与压板12对第二模具9中的金属丝进行二次按压成型,第一模具2将特定长度的圆柱体电极金属丝顶端进行冲压,控制冲压的力,形成具有钉子帽结构的圆饼状电极帽,作为电极引线键合区的结构,其次,利用第二模具9将电极金属丝的顶端固定,然后对电极引线柱进行90度折弯,形成完整的电极引线成品,包含了圆饼状电极键合区和特定长度的圆柱状引线柱。
在利用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9进行使用时,为了避免内部存在杂质影响金属丝成型质量,可转动第二模具9,将第二模具9上的清洁部分移动到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9上方,开启第二液压杆13推动输送管14向下移动,输送管14带动布气箱15同时移动,同时布气箱15上的清洁毛刷17与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9接触,可开启电动马达18带动齿轮19转动齿轮19通过齿块20带动布气箱15转动,布气箱15在转动时,能够通过清洁毛刷17对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9中的杂质进行清扫,扫落的同时,可开启泵体22,泵体22通过伸缩软管21与输送管14,配合布气箱15上的多个吸气管16对清扫的灰尘进行吸取收集,然后通过伸缩软管21与输送管14输送到收纳箱23中,需要对收纳箱23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可将盖板24取出,能够方便对收纳箱23中的杂质进行清理收集,避免杂质影响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9的使用质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包括装置外壳(1)和第一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上安装有第一模具(2),所述第一模具(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件(3),所述转动件(3)上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4),所述双向螺纹杆(4)转动连接在第一模具(2)内,所述双向螺纹杆(4)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上固定连接有塑形板(6),所述塑形板(6)上固定连接有滑板(7),所述滑板(7)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固定连接在第一模具(2)内,所述装置外壳(1)内安装有第二模具(9),所述装置外壳(1)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板(10),所述转板(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1),所述第一液压杆(11)上固定连接有压板(12),所述转板(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3),所述第二液压杆(13)上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4),所述输送管(14)上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有布气箱(15),所述布气箱(15)上固定连接有吸气管(16),所述布气箱(15)上固定连接有清洁毛刷(17),所述输送管(14)上固定连接有电动马达(18),所述电动马达(18)上安装有齿轮(19),所述齿轮(19)啮合连接有齿块(20),所述齿块(20)固定连接在布气箱(15)上,所述输送管(14)上安装有伸缩软管(21),所述伸缩软管(21)上安装有泵体(22),所述伸缩软管(2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箱(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固定连接在双向螺纹杆(4)一端中心部位,所述移动块(5)侧端面与第一模具(2)内侧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5)与滑板(7)的中心线呈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液压杆(11)对称分布在转板(10)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杆(13)对称分布在转板(10)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液压杆(13)通过输送管(14)与布气箱(15)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16)设置三组,三组吸气管(16)等角度分布在布气箱(15)上,每组吸气管(16)等距分布在布气箱(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23)固定连接在转板(10)上,所述收纳箱(23)上安装有盖板(24),所述吸气管(16)与清洁毛刷(17)相间分布在布气箱(15)上。
CN202322676848.3U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 Active CN220856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6848.3U CN220856494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6848.3U CN220856494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6494U true CN220856494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76848.3U Active CN220856494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6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17755U (zh) 环保型电镀风干空气净化设备
CN208887556U (zh) 一种实时检测铝塑板板型的装置
CN211437162U (zh) 一种铸造模具的铸液端口清理装置
CN113084028A (zh) 一种电子开关的金属弹片折弯收集设备
CN220856494U (zh) 一种新型to封装用电极制造模具
CN210011238U (zh) 一种汽车雨刮饰板双色成型模具
CN209550093U (zh) 一种多头旋转式模具喷洗装置
CN216323866U (zh) 一种制药用多型号高速压片机
CN213612142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喷漆装置
CN209971265U (zh) 一种易于进行商标贴标的密胺餐具压塑机
CN210651505U (zh) 一种塑料模具的除尘装置
CN213732895U (zh) 一种手套自动脱模装置
CN208341687U (zh) 一种铸铁锅压铸机器人
CN208261658U (zh) 一种便于冲压工件加工的五金模具
CN112706270A (zh) 一种脱模机
CN220946351U (zh) 一种餐盒注塑成型装置
CN218744389U (zh) 一种精密模具生产用固定装置
CN216544239U (zh) 一种具有清理残留物料功能的铸塑机
CN212889109U (zh) 一种花茶饮片生产过程用压片机吸尘装置
CN214109933U (zh) 一种精密零部件的工装模具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8286453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塑料压塑机
CN218640548U (zh) 一种烫金模压装置
CN217073480U (zh) 一种中药片生产用压片装置
CN213733596U (zh) 一种药片的成型模具
CN213437501U (zh) 一种避免模具移动的模具生产用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