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0421U - 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0421U
CN220850421U CN202322176297.4U CN202322176297U CN220850421U CN 220850421 U CN220850421 U CN 220850421U CN 202322176297 U CN202322176297 U CN 202322176297U CN 220850421 U CN220850421 U CN 220850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inner cavity
movable ring
novel high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762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钊
靳文丞
张尊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igh Speed and Accurate Gea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igh Speed and Accurate Gea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igh Speed and Accurate Gea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igh Speed and Accurate Gea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762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0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0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0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Using Fluids, Sealing Without Contact, And Removal Of Oi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涉及齿轮箱领域。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包括轴体、轴承衬套、透盖、动环、压板、甩油环和内包骨架双唇油封;轴承衬套与甩油环均套接于轴体外,透盖套接于动环和刷油环外且与动环间隙配合,透盖与动环配合形成外侧注脂腔;透盖、刷油环和轴承衬套配合形成第一内腔;压板与透盖远离动环的一侧连接,压板和甩油环配合配合形成连通第一内腔的第二内腔,压板、甩油环和透盖配合形成连通第二内腔的第三内腔;内包骨架双唇油封套接于甩油环外且位于第三内腔。该密封结构能够提高密封效果,提高齿轮箱运行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低速重载立磨减速机的输入级普遍采用螺伞传动,输入形式为水平放置的螺伞齿轮轴,螺伞齿轮轴的轴承采用强制润滑,且轴承润滑油量较大,因转速较高、轴承发热量大,此处容易形成高温油气混合物,在沿输入螺伞轴的轴向窜动下突破容易油封唇口密封,从而导致漏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其能够提高密封效果,降低漏油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包括:
轴体、轴承衬套、透盖、动环、压板、甩油环和内包骨架双唇油封;所述轴承衬套与所述甩油环均套接于所述轴体外,所述透盖套接于所述动环和所述刷油环外且与所述动环间隙配合,所述透盖与所述动环配合形成外侧注脂腔;所述透盖、刷油环和轴承衬套配合形成第一内腔;所述压板与所述透盖远离所述动环的一侧连接,所述压板和甩油环配合配合形成连通第一内腔的第二内腔,所述压板、甩油环和透盖配合形成连通第二内腔的第三内腔;所述内包骨架双唇油封套接于所述甩油环外且位于所述第三内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环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螺接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轴体的外表面抵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环靠近所述透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迷宫结构,所述透盖靠近所述动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迷宫结构,所述第一迷宫结构与所述第二迷宫结构插接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设置为环形板,所述压板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于所述透盖;所述压板与所述甩油环在所述轴体的径向上具有间距以连通所述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甩油环包括内筒和外围板,所述内筒套接于所述轴体外,所述外围板套接于所述内筒外,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外围板靠近所述动环的一侧且与所述外围板具有间距。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限制润滑油流向所述内包骨架双唇油封的环形凹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凹槽的横截面轮廓为弧形、三角形或方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围板包括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套接于所述内筒外,所述第二环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环板远离所述内筒的外边缘连接,所述第二环板的另一侧朝所述动环所在一侧延伸;所述压板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二环板在所述轴体的径向上具有间距以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衬套上设置有进油孔和回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回油孔均连通所述第一内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磨减速机,所述立磨减速机包括:
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轴体工作时高速旋转,驱使动环和甩油环一起高速转动。轴承衬套、透盖、压板和内包骨架双唇油封相对于轴体为静止状态。当润滑油经过连接于轴承衬套的轴承且润滑轴承后,润滑油离开轴承所在区域并进入第一内腔中,润滑油在轴体和甩油环的甩动下接触透盖内壁,大部分润滑油通过回油孔排出,剩余部分润滑油因溅射进入第二内腔。进入第二内腔的润滑油大部分因为甩油环离心力作用回到第一内腔,剩余部分润滑油因溅射进入到第三内腔。进入第三内腔的润滑油在甩油环的作用下飞至第三内腔的外壁上,并因重力汇集从下方回流到第一内腔。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第三内腔的结构设计延长了润滑油到达内包骨架双唇油封的路径,对高温的油气起到冷凝和阻隔的作用,并且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的相连区域很小,最终到达内包骨架双唇的润滑油非常少,油封完全能够密封住润滑油,减少润滑油泄漏,提高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标:
001-第一内腔;002-第二内腔;003-第三内腔;004-外侧注脂腔;100-轴体;200-轴承衬套;210-进油孔;220-回油孔;300-透盖;310-第二迷宫结构;400-动环;410-第一迷宫结构;500-压板;600-甩油环;610-内筒;611-环形凹槽;620-外围板;700-内包骨架双唇油封;800-密封圈;900-第一紧固件;910-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螺伞齿轮轴的轴承采用强制润滑,且轴承润滑油量较大,因转速较高、轴承发热量大,此处容易形成高温油气混合物,在沿输入螺伞轴的轴向窜动下突破容易油封唇口密封,从而导致漏油问题。
鉴于此,设计者提供了一种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能够提高密封效果,提高齿轮箱运行的稳定性。
请结合图1-图2,本实施例中,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包括轴体100、轴承衬套200、透盖300、动环400、压板500、甩油环600和内包骨架双唇油封700;轴承衬套200与甩油环均套接于轴体100外,透盖300套接于动环400和刷油环外且与动环400间隙配合,透盖300与动环400配合形成外侧注脂腔004;透盖300、刷油环和轴承衬套200配合形成第一内腔001;压板500与透盖300远离动环400的一侧连接,压板500和甩油环配合配合形成连通第一内腔001的第二内腔002,压板500、甩油环和透盖300配合形成连通第二内腔002的第三内腔003;内包骨架双唇油封700套接于甩油环外且位于第三内腔003。
基于上述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轴体100工作时高速旋转,转速在750~1500rpm之间,轴体100转动时能够驱使动环400和甩油环600一起高速转动。轴承衬套200、透盖300、压板500和内包骨架双唇油封700相对于轴体100为静止状态。当润滑油经过连接于轴承衬套200的轴承且润滑轴承后,润滑油离开轴承所在区域并进入第一内腔001中,润滑油在轴体100和甩油环600的甩动下接触透盖300内壁,大部分润滑油通过回油孔220排出,剩余部分润滑油因溅射进入第二内腔002。进入第二内腔002的润滑油大部分因为甩油环600离心力作用回到第一内腔001,剩余部分润滑油因溅射进入到第三内腔003。进入第三内腔003的润滑油在甩油环600的作用下飞至第三内腔003的外壁上,并因重力汇集从下方回流到第一内腔001。第一内腔001、第二内腔002、第三内腔003的结构设计延长了润滑油到达内包骨架双唇油封700的路径,对高温的油气起到冷凝和阻隔的作用,并且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的相连区域很小,最终到达内包骨架双唇的润滑油非常少,油封完全能够密封住润滑油,减少润滑油泄漏,提高密封效果。
同时,动环400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内包骨架双唇油封700的外部防尘。
以下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的细节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动环400套接在轴体100外,动环400与轴体100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800,增强密封性。动环400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为圆孔,固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孔围绕轴体100的轴线均匀间隔排布。每个固定孔内螺接有一个第一紧固件900,第一紧固件900为螺栓、螺钉或螺丝等。第一紧固件900旋拧过程中,第一紧固件900的端部能够抵接在轴体100的外周面上,如此,实现动环400与轴体100的固定连接,动环400与轴体100在轴体100的周向上相对固定,实现周向限位,二者能够同步转动。同时,动环400具有朝向透盖300的一侧,动环400靠近透盖300的侧部设置有第一迷宫结构410,第一迷宫结构410设置为凹槽。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透盖30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迷宫结构310,例如,第二迷宫结构310为凸起,第一迷宫结构410和第二迷宫结构310插接配合。透盖300具有远离动环400的内侧壁,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内周面与甩油环600具有环形间隙。压板500为环形板,压板500通过第二紧固件910固定于透盖300上,具体的,压板500贴合在环形凸起上,第二紧固件910为螺栓或螺钉等,第二紧固件910贯穿压板500并与环形凸起螺接固定。同时,压板500的内周面凸出环形凸起的内周面,压板500的外周面凸出环形凸起的外周面,压板500的内周面与甩油环600在轴体100的径向上具有间距,以通过该间距连通第二内腔002和第三内腔003。
进一步的,透盖300上设置有连通外侧注脂腔004的注脂孔。透盖300上设置有油杯口,可以定期加注黄油脂。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甩油环600包括内筒610和外围板620,内筒610套接于轴体100外,内筒610与轴体100过盈配合,如此,甩油环600与轴体100同步转动。外围板620套接于内筒610外,压板500位于外围板620靠近动环400的一侧且与外围板620在轴体100的径向上具有间距。同时,内筒61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限制润滑油流向内包骨架双唇油封700的环形凹槽611,环形凹槽6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环形凹槽611的数量为三个且在轴体100的轴向上间隔排布。环形凹槽611的横截面轮廓为弧形、三角形或方形等。并且,外围板620包括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第一环板套接于内筒610外,第二环板的一侧与第一环板远离内筒610的外边缘连接,第二环板的另一侧朝动环400所在一侧延伸;压板500的外边缘与第二环板在轴体100的径向上具有间距,以通过该间距连通第一内腔001和第二内腔002。
应当理解,第一环板与第二环板可以焊接固定,第一环板与内筒610可以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轴承衬套200上设置有进油孔210和回油孔220,进油孔210和回油孔220均连通第一内腔001,实际作业时,进油孔210位于回油孔220的上方。润滑油液从进油孔210进入第一内腔001,在参与润滑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回油孔220排出,实现循环流动。
本实施例中,齿轮箱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从进油孔210注入,经过连接于轴承衬套200的轴承且润滑轴承后,润滑油离开轴承所在区域并进入第一内腔001中,润滑油在轴体100和甩油环600的甩动下接触透盖300内壁,大部分润滑油通过回油孔220排出,剩余部分润滑油因溅射进入第二内腔002。进入第二内腔002的润滑油大部分因为甩油环600离心力作用回到第一内腔001,剩余部分润滑油因溅射进入到第三内腔003。进入第三内腔003的润滑油在甩油环600的作用下飞至第三内腔003的外壁上,并因重力汇集从下方回流到第一内腔001。第一内腔001、第二内腔002、第三内腔003的结构设计延长了润滑油到达内包骨架双唇油封700的路径,对高温的油气起到冷凝和阻隔的作用,并且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的相连区域很小,最终到达内包骨架双唇的润滑油非常少,油封完全能够密封住润滑油,减少润滑油泄漏,提高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立磨减速机包括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具有密封效果好的优点,并且能够延长油封的使用寿命,零件数量少,生产成本低,装配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体、轴承衬套、透盖、动环、压板、甩油环和内包骨架双唇油封;所述轴承衬套与所述甩油环均套接于所述轴体外,所述透盖套接于所述动环和所述甩油环外且与所述动环间隙配合,所述透盖与所述动环配合形成外侧注脂腔;所述透盖、甩油环和轴承衬套配合形成第一内腔;所述压板与所述透盖远离所述动环的一侧连接,所述压板和甩油环配合配合形成连通第一内腔的第二内腔,所述压板、甩油环和透盖配合形成连通第二内腔的第三内腔;所述内包骨架双唇油封套接于所述甩油环外且位于所述第三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环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螺接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轴体的外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环靠近所述透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迷宫结构,所述透盖靠近所述动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迷宫结构,所述第一迷宫结构与所述第二迷宫结构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设置为环形板,所述压板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于所述透盖;所述压板与所述甩油环在所述轴体的径向上具有间距以连通所述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甩油环包括内筒和外围板,所述内筒套接于所述轴体外,所述外围板套接于所述内筒外,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外围板靠近所述动环的一侧且与所述外围板具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限制润滑油流向所述内包骨架双唇油封的环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凹槽的横截面轮廓为弧形、三角形或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围板包括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套接于所述内筒外,所述第二环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环板远离所述内筒的外边缘连接,所述第二环板的另一侧朝所述动环所在一侧延伸;所述压板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二环板在所述轴体的径向上具有间距以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衬套上设置有进油孔和回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回油孔均连通所述第一内腔。
10.一种立磨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磨减速机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
CN202322176297.4U 2023-08-11 2023-08-11 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 Active CN220850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6297.4U CN220850421U (zh) 2023-08-11 2023-08-11 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6297.4U CN220850421U (zh) 2023-08-11 2023-08-11 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0421U true CN220850421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76297.4U Active CN220850421U (zh) 2023-08-11 2023-08-11 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0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60407U (zh) 齿轮箱用非接触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CN103671852A (zh) 高速齿轮箱密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高速齿轮箱
CN106884972A (zh) 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
CN106555868B (zh) 多功能车车轴齿轮箱密封结构
CN203560447U (zh) 齿轮箱用非接触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CN220850421U (zh) 新型高速轴密封结构和立磨减速机
CN104832653B (zh) 一种用于高速转轴中的密封装置
CN203967877U (zh) 一种电机轴密封结构
CN201190681Y (zh) 一种整体式油润滑风机轴承箱
CN206054197U (zh) 回转密封结构及风机变桨回转支承结构
CN205155150U (zh) 一种基于防尘唇的自主排脂式隔离密封装置
CN205013690U (zh) 一种双向密封隔离装置
CN214196997U (zh) 一种自平衡机械迷宫密封式稀油润滑轴承箱
CN204921994U (zh) 一种基于防尘唇的组合式隔离密封装置
CN104948742B (zh) 一种用于高速转轴中的非接触式单向密封装置
CN210890100U (zh) 一种外装式径向多唇双向z型密封装置
CN201193702Y (zh) 轴承座密封装置
CN210423711U (zh) 对开型内外式螺旋机械密封装置
CN107218219B (zh) 一种立式干泵顶轴承润滑系统
CN203146397U (zh) 一种风扇电机含油轴承的油路循环结构
CN110701285A (zh) 一种齿轮箱
CN219691799U (zh) 一种新型轴承密封结构
CN219622838U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205089981U (zh) 一种自主排脂式双向多重密封装置
CN110905926A (zh) 轴承衬套及齿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