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4811U - 复卷机 - Google Patents

复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4811U
CN220844811U CN202322493448.9U CN202322493448U CN220844811U CN 220844811 U CN220844811 U CN 220844811U CN 202322493448 U CN202322493448 U CN 202322493448U CN 220844811 U CN220844811 U CN 220844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holding surface
conveying
transfer device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934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兵强
方立明
郭昕瑜
郭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Kaiyu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Kaiyu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Kaiyu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Kaiyu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934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4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4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4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卷机包括转盘和送带机构,转盘的周向位置上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卷轴定位机构;定位结构还包括带保持机构,带保持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带保持面,第一带保持面上设有第一负压吸口;至少两个送带机构分别设置在转盘外周的不同位置上;送带机构包括移送装置,移送装置可移动至对接位置,移送装置上设有第二带保持面,第二带保持面上设有第二负压吸口;当定位结构位于与送带机构对应的位置,且当该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处于对接位置,第一带保持面与第二带保持面对接。本实用新型基于负压吸附去对物料分段进行固定、移送以及实现物料分段之间的接合的复卷机,利于完成色带带卷的自动化复卷。

Description

复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印机耗材色带的带卷进行复卷的复卷机。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对单一胶带物料进行自动化复卷的复卷机包括送带机构、切带装置和收卷机构,送带机构通过轮组将胶带从母带卷上引出并粘在收卷机构的卷轴上,收卷机构的转动结构带动卷轴转动并卷绕胶带,卷绕完成后利用切带装置切断胶带,收卷机构的转盘将完成卷绕和切断的带卷转移到下一工位,下一个卷轴来到当前工位并与胶带余料的尾部粘连上,然后继续进行下一个带卷的复卷。
现在需要对打印耗材的色带里的带卷进行复卷。参见附图9,色带的带卷9包括依次粘连的第一粘性胶带段91、斑马带段92、第二粘性胶带段93、主要物料透明胶带94、第三粘性胶带段95和尾部的小段透明胶带96,其中,每种物料都需要送出、切段、保持和移送,有的物料有粘性、有的物料没有粘性,首段物料需要粘连在卷轴上,其余物料段需要逐一粘连在前段物料上,可见,色带带卷的物料种类以及分段多,复卷时送带、切断、粘连和卷绕等工艺步骤繁多且操作复杂。
色带带卷上的多种物料分段中,只有第一段粘性胶带粘连卷轴,且斑马带和主要物料透明胶带均无粘性,现有的该单一物料复卷机是借助胶带自身的粘性以及胶带的延续性去将胶带固定到卷轴上,而该方式无法完成色带带卷的这些物料分段的移送以及固定,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负压吸附去对物料分段进行固定、移送以及实现物料分段之间的接合的复卷机,利于完成色带带卷的自动化复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卷机包括转盘和送带机构,转盘的周向位置上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卷轴定位机构;定位结构还包括带保持机构,带保持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带保持面,第一带保持面上设有第一负压吸口;至少两个送带机构分别设置在转盘外周的不同位置上;送带机构包括移送装置,移送装置可移动至对接位置,移送装置上设有第二带保持面,第二带保持面上设有第二负压吸口;当定位结构位于与送带机构对应的位置,且当该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处于对接位置,第一带保持面与第二带保持面对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不仅包括原有的卷轴定位机构,还在相邻处设置了带保持机构,其能通过第一负压吸口将物料尾部或者物料段吸附并固定在其上;而送带机构则能够将物料通过第二负压吸口固定在移送装置上、并由移送装置移送,直至与带保持机构对接。此设置下,固定在卷轴上的物料段能够与第一带保持面上的物料段接合,第一带保持面上的物料段能够与第二带保持面上的物料段接合,因此,本复卷机能够自动化完成物料分段的固定、移送以及物料分段之间的接合,利于完成色带带卷的自动化复卷。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送带机构包括第一送带机构;第一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包括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推送部和第二推送部,第二带保持面及其上的第二负压吸口分布在第一推送部和第二推送部上,第二推送部上设有配合凹位;当定位结构位于与第一送带机构对应的位置且当第一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处于对接位置,第一推送部上的第二带保持面与第一带保持面相对,配合凹位与卷轴定位机构配合。
由上可见,第一送带机构用于输送第一粘性胶带。第一粘性胶带被切段后,第一粘性胶带段的一部分需要粘连在卷轴上而另一部分则需要粘连到斑马带段上。为此,第一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包括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推送部和第二推送部,第一粘性胶带段的两个不同部分分别由两个推送部固定并转移到卷轴以及斑马带所在处以完成接合。此设置下自动化完成卷轴、第一粘性胶带段和斑马带段之间的粘连工作。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送带机构还包括第一切带装置和第一带牵引装置,第一带牵引装置包括第三带保持面,第三带保持面上设有第三负压吸口;第一带牵引装置可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第一位置、第一切带装置、第一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第二位置依次设置。
由上可见,第一粘性胶带需要被牵引并从前方越过移送装置后,第一粘性胶带才能被移送装置所吸附。又因为移送装置能够前后移动具有避让能力,因此,只需要设置第一带牵引装置,第一带牵引装置同样通过吸附方式固定和保持第一粘性胶带,将第一粘性胶带从移送装置的上游移送到下游并且越过移送装置的前方,因而使得第一粘性胶带能够吸附在第二带保持面上,等待由移送装置下一步移送。第一带牵引装置的设置不仅实现了自动化送带,且在针对移送装置与带保持机构正面相对去对接的情况下,第一带牵引装置在移送装置的上下游之间平移的方式能够避免动作位置冲突。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送带机构包括第二送带机构;当定位结构位于与第二送带机构对应的位置且当第二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处于对接位置,第一带保持面续接第二送带机构的第二带保持面。
由上可见,为缩小机器的位置占用和加快生产节奏,实际上,斑马带段的动作和第一粘性胶带段的动作可以在同一工位进行。而待移送的斑马带段尺寸较长,采用面对面对接的移送装置将会占用较大位置,并且会与一旁的第一送带机构发生位置冲突。对此,本实用新型将带保持面续接第二送带机构的第二带保持面,从而将斑马带沿着走带方向进行交接,完成交接后再进行切段,该设置方式使得机器布置更紧凑、合理。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送带机构上还设有第二带牵引装置,第二带牵引装置包括第四带保持面,第四带保持面上设有第四负压吸口,第二带牵引装置可移动于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当第二带牵引装置处于第三位置时,第四带保持面与第二送带机构的第二带保持面相对;当第二带牵引装置处于第四位置时,第四带保持面与带保持面相对。
由上可见,针对带保持面续接第二送带机构的第二带保持面去移送斑马带的方式,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以在带保持面和第二带保持面之间平移的第二带牵引装置,第二带牵引装置同样利用负压吸附方式保持斑马带。初始状态下,第二带牵引装置处于第三位置,在带轮组将斑马带送到第二带保持面后,第二带牵引装置负压启动而第二带保持面的负压关闭,斑马带则被吸附到第四带保持面上;随后第二带牵引装置牵引斑马带并移动到与带保持机构面对的第四位置,带保持机构负压启动而第二带牵引装置负压关闭,斑马带则被吸附转移到带保持机构上。此设置实现斑马带移送的自动化工作。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送带机构还包括第二切带装置,沿第二送带机构的送带路线,第二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第二切带装置和带保持机构依次设置。
由上可见,在完成斑马带的移送后,第二切带装置可将斑马带从移送装置与带保持机构之间切断,从而形成固定在带保持机构上的斑马带段。此设置实现斑马带切段的自动化工作。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送带机构还包括第三送带机构和第四送带机构;第三送带机构包括第三导带组件,第三导带组件与第三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沿第三送带机构的送带路线依次设置;第四送带机构包括第四导带组件,第四导带组件与第四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沿第四送带机构的送带路线依次设置;第三送带机构和第四送带机构共用同一个移送装置,第三导带组件与第四导带组件分别设置在该移送装置的相对两侧。
由上可见,第三送带机构用于送第二粘性胶带,第四送带机构用于送主要物料透明胶带,此设置下,第二粘性胶带和透明胶带被送出后将会在移送装置处重叠并粘连,继而由移送装置一并移送。此设置下自动化完成第二粘性胶带和透明胶带的送带和同时移送工作。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三送带机构还设有第三切带装置,第四送带机构上还设有压紧装置;第三导带组件、第三切带装置第三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沿第三送带机构的送带路线依次设置;第四送带机构上,压紧装置与第二带保持面相对设置,且压紧装置可移动并靠近或远离第二带保持面。
由上可见,第三切带装置能够将第二粘性胶带切成所需分段,该第二粘性胶带段与透明胶带的尾部之间通过压紧装置的压紧工作而粘连,随后由移送装置一同移送到带保持机构处,第二粘性胶带段的另一部分则会自动粘连到斑马带上。此设置下,复卷机实现第二粘性胶带的切段、第二粘性胶带段与透明胶带之间以及第二粘性胶带段与斑马带段之间的自动化粘连工作。
进一步的方案是,带保持机构包括沿其送带路线有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第一带保持面及其上的第一负压吸口分布在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上。
由上可见,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的间隔用于与切刀配合,切刀能够将保持在第一带保持面上的透明胶带切段再次切分出尾段,以便于后续进行第三粘性胶带段的粘连。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送带机构还包括第五送带机构;当定位结构位于与第五送带机构对应的位置且当第五送带机构的移送装置处于对接位置,第五送带机构的第二带保持面与第一保持部上的第一带保持面相对,且第五送带机构的第二带保持面与第二保持部上的第一带保持面相对。
由上可见,第五送带机构用于送第三粘性胶带。第三粘性胶带段需要粘连在主要物料透明胶带段和尾部的小段透明胶带之间,此设置实现第三粘性胶带段的自动化粘连。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卷机不同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4至图6为图2中A、B和C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3中D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1中E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复卷机待生产的带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复卷机需要复卷生产图9所示的带卷9。带卷9包括卷轴90、第一粘性胶带段91、斑马带段92、第二粘性胶带段93、主要物料透明胶带94、第三粘性胶带段95和尾部的小段透明胶带96。其中,第一粘性胶带段91卷绕并粘连在卷轴90上,且第一粘性胶带段91粘连斑马带段92、斑马带段92与主要物料透明胶带94之间由第二粘性胶带段93粘连,主要物料透明胶带94与尾部的小段透明胶带96之间由第三粘性胶带段95粘连。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复卷机包括第一送带机构1、第二送带机构2、第三送带机构3、第四送带机构4、第五送带机构5和转盘6。其中,转盘6的周向位置上设置有均布的三个定位结构60,定位结构60包括相邻设置的卷轴定位机构61和带保持机构62。
其中,第一送带机构1、第二送带机构2、第三送带机构3、第四送带机构4、第五送带机构5布置在转盘6外周的不同位置上,第一送带机构1用于送出第一粘性胶带段91,第二送带机构2用于送出斑马带段92,第三送带机构3用于送出第二粘性胶带段93,第四送带机构4用于送出尚未被切分的主要物料透明胶带94和小段透明胶带96,第五送带机构5用于送出第三粘性胶带段95。
参见图4,第一送带机构1包括第一移送装置13,第一移送装置13包括第一表面130,第一表面130上设有第一吸附口1301。参见图5,第二送带机构2包括第二移送装置22,第二移送装置22包括第二表面220,第二表面220上设有第二吸附口2201。参见图6,第三送带机构3和第四送带机构4共用同一个第三移送装置42,第三移送装置42包括第三表面420,第三表面420上设有第三吸附口4201。参见图7,第五送带机构5包括第四移送装置51,第四移送装置51包括第四表面510,第四表面510上设有第四吸附口5101。
其中,第一送带机构1、第二送带机构2、第三送带机构3、第四送带机构4和第五送带机构5均为本实用新型的送带机构,第一表面130、第二表面220、第三表面420和第四表面510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带保持面,第一吸附口1301、第二吸附口2201、第三吸附口4201和第四吸附口5101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负压吸口。
参见图4和图6,卷轴定位机构61和带保持机构62沿直线方向相邻设置,带保持机构62上设置有沿上述直线延伸的第一带保持面620,第一带保持面620上设有第一负压吸口6201,并且带保持机构62包括沿其送带路线有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持部621和第二保持部622,第一带保持面620及其上的第一负压吸口6201分布在第一保持部621和第二保持部622上。
参见图4,第一送带机构1还包括第一导带组件11、第一带牵引装置12和第一切带装置14,图4所示第一带牵引装置12处于第一位置108,此时,第一导带组件11、第一带牵引装置12、第一切带装置14和第一移送装置13沿着第一送带机构1的送带路线依次排布。其中,第一导带组件11包括轮组和引导部件等,用于将第一粘性胶带从母带引出直至到达第一位置108。第一带牵引装置12包括第三带保持面120,第三带保持面120上设有第三负压吸口1201,第一带牵引装置12可以横移且可以升降,当第一粘性胶带的尾部被吸附在第三带保持面120上,且第一移送装置13移动到靠后的位置时,第一带牵引装置12能够从第一移送装置13的前方横移到第二位置109,此时,第一导带组件11、第一切带装置14和第一移送装置13和第二位置109上的第一带牵引装置12沿着第一送带机构1的送带路线依次排布,此时,第一粘性胶带将置于第一移送装置13的正前方,第一移送装置13前移后能够吸附第一粘性胶带,第一带牵引装置12关闭负压后升降并横移回到第一位置108。
第一移送装置13可前后移动,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带牵引装置12的平移方向,第一移送装置13移动方向的前部包括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推送部131和第二推送部132,第一表面130及其上的第一吸附口1301分布在第一推送部131和第二推送部132上;另外,第二推送部132上其中一个靠近第一推送部131的角落设置配合凹位1321,配合凹位1321为圆弧状凹位。第一粘性胶带由第一切刀装置14切断后,形成的第一粘性胶带段则会被吸附在第一推送部131和第二推送部132的第一表面130上。
当一个定位结构60转动到与第一送带机构1对应的位置,且当第一移送装置13前移到对接位置,第一推送部131上的第一表面130与第一带保持面620相对,配合凹位1321与卷轴定位机构61配合,具体地,此时配合凹位1321位于的卷轴定位机构61外周并与其同心。由于此前斑马带段已经被吸附在保持机构62上,此时第一粘性胶带段的一部分会粘在卷轴上而另一部分则会与斑马带段相连。
参见图5,第二送带机构2还包括第二导带组件21、第二带牵引装置23和第二切带装置24,第二导带组件21、第二移送装置22与第二切带装置24沿着第二送带机构2的送带路线依次设置,第二移送装置22可前后平移且第二导带组件21、第二带牵引装置23和第二切带装置24也随之平移,图5所示第二移送装置22处于对接位置,可以看到,此时第二移送装置22与带保持机构62沿直线方向相邻对接,第一带保持面620和第二表面220朝向相同,且第一带保持面620续接第二表面220。
其中,第一带保持面620续接第二表面220并非仅指两个表面之间处于同一平面并无缝地连接,只要第二表面220的始端处于第一带保持面620延伸方向上的前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带保持面620续接第二表面220。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保持面620与第二表面220处于同一平面但二者之间具有间隔。
第二带牵引装置23包括第四带保持面230,第四带保持面230上设有第四负压吸口2301,第二带牵引装置23可移动于第三位置208与第四位置209之间,第二带牵引装置23的平移方向、与第一带保持面620和第二表面220之间续接的方向一致,图5所示第二带牵引装置23处于第三位置208,此时第四带保持面230与第二移送装置22的第二表面220相对;当第二带牵引装置23处于第四位置209时,第四带保持面230与带保持机构62的第一带保持面620相对。此设置下,第二移送装置22利用负压将斑马带从第二移送装置22处牵引到带保持机构62处,之后再利用第二切带装置24切段,从而形成斑马带段并且成斑马带段被吸附而保持在保持机构62之上。
参见图6,第三送带机构3包括第三导带组件31,第三导带组件31与第三移送装置42沿第三送带机构3的送带路线依次设置;第四送带机构4包括第四导带组件41,第四导带组件41与第三移送装置42沿第四送带机构4的送带路线依次设置,第三送带机构3和第四送带机构4共用第三移送装置42,第三导带组件31与第四导带组件41分别设置在第三移送装置42的相对两侧。另外,第三送带机构3还设有第三切带装置32,第四送带机构4上还设有压紧装置43,第三导带组件31、第三切带装置32和第三移送装置42沿第三送带机构3的送带路线依次设置,压紧装置43与第三移送装置42上的第三表面420相对设置,压紧装置43可移动并靠近或远离第三表面420。
此设置下,第二粘性胶带可经第三导带组件31送到压紧装置43与第三移送装置42之间并由第三切带装置32切成段,透明胶带可经第四导带组件41送到压紧装置43与第三移送装置42之间,压紧装置43朝第三表面420平移可将第二粘性胶带段的一部分粘连到透明胶带的尾部。随后,当第三移送装置42移动到对接位置后,带保持机构62与第三移送装置42之间沿直线对接,此时第二粘性胶带段的另一部分将粘连在第一带保持机构62上的斑马带段上。
参见图7和图8,当定位结构60位于与第五送带机构5对应的位置且当第五送带机构5的第四移送装置51处于对接位置,第四移送装置51的第四表面510与第一保持部621上的第一带保持面620相对,且第四移送装置51的第四表面510与第二保持部622上的第一带保持面620相对。由于第一保持部621与第二保持部622之间具有间隔623,切刀可以从间隔623处将主要物料透明胶带94切断并形成小段透明胶带96(图9示),且主要物料透明胶带94和小段透明胶带96分别位于第一保持部621和第二保持部622上,第四移送装置51向前移动即可将第三粘性胶带段粘连在第一保持部621和第二保持部622之间。
本实用新型基于带卷物料种类多、物料段多的特点,利用负压吸附方式作为物料段的保持、牵引以及移送的主要手段,自动化完成带卷中各物料段的送带、牵引、保持、移送以及粘连等繁多工序,实现色带带卷的全自动化生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复卷机,包括:
转盘和送带机构,所述转盘的周向位置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卷轴定位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带保持机构,所述带保持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带保持面,所述第一带保持面上设有第一负压吸口;
至少两个所述送带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盘外周的不同位置上;
所述送带机构包括移送装置,所述移送装置可移动至对接位置,所述移送装置上设有第二带保持面,所述第二带保持面上设有第二负压吸口;
当所述定位结构位于与所述送带机构对应的位置,且当该送带机构的所述移送装置处于所述对接位置,所述第一带保持面与所述第二带保持面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带机构包括第一送带机构;
所述第一送带机构的所述移送装置包括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推送部和第二推送部,所述第二带保持面及其上的所述第二负压吸口分布在所述第一推送部和所述第二推送部上,所述第二推送部上设有配合凹位;
当所述定位结构位于与所述第一送带机构对应的位置且当所述第一送带机构的所述移送装置处于所述对接位置,所述第一推送部上的所述第二带保持面与所述第一带保持面相对,所述配合凹位与所述卷轴定位机构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带机构还包括第一切带装置和第一带牵引装置,所述第一带牵引装置包括第三带保持面,所述第三带保持面上设有第三负压吸口;
所述第一带牵引装置可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切带装置、所述第一送带机构的所述移送装置、所述第二位置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送带机构包括第二送带机构;
当所述定位结构位于与所述第二送带机构对应的位置且当所述第二送带机构的所述移送装置处于所述对接位置,所述第一带保持面续接所述第二送带机构的所述第二带保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送带机构上还设有第二带牵引装置,所述第二带牵引装置包括第四带保持面,所述第四带保持面上设有第四负压吸口,所述第二带牵引装置可移动于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
当所述第二带牵引装置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四带保持面与所述第二送带机构的第二带保持面相对;
当所述第二带牵引装置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四带保持面与所述第一带保持面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送带机构还包括第二切带装置,所述第二送带机构的所述移送装置、所述第二切带装置和所述带保持机构依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送带机构还包括第三送带机构和第四送带机构;
所述第三送带机构包括第三导带组件,所述第三导带组件与所述第三送带机构的所述移送装置沿所述第三送带机构的送带路线依次设置;
所述第四送带机构包括第四导带组件,所述第四导带组件与所述第四送带机构的所述移送装置沿所述第四送带机构的送带路线依次设置;
所述第三送带机构和所述第四送带机构共用同一个所述移送装置,所述第三导带组件与所述第四导带组件分别设置在该移送装置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送带机构还设有第三切带装置,所述第四送带机构上还设有压紧装置;
所述第三导带组件、所述第三切带装置所述第三送带机构的所述移送装置沿所述第三送带机构的送带路线依次设置;
所述第四送带机构上,所述压紧装置与所述第二带保持面相对设置,且所述压紧装置可移动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带保持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保持机构包括沿其送带路线有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带保持面及其上的所述第一负压吸口分布在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送带机构还包括第五送带机构;
当所述定位结构位于与所述第五送带机构对应的位置且当所述第五送带机构的所述移送装置处于所述对接位置,所述第五送带机构的所述第二带保持面与所述第一保持部上的所述第一带保持面相对,且所述第五送带机构的所述第二带保持面与所述第二保持部上的所述第一带保持面相对。
CN202322493448.9U 2023-09-13 2023-09-13 复卷机 Active CN220844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3448.9U CN220844811U (zh) 2023-09-13 2023-09-13 复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3448.9U CN220844811U (zh) 2023-09-13 2023-09-13 复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4811U true CN220844811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93448.9U Active CN220844811U (zh) 2023-09-13 2023-09-13 复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4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085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applying a flying splicing tape to a roll of sheet material
JP3625483B2 (ja) ストリップ材の整列スプライス装置及び方法
CA24688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splicing tape to a roll of sheet material
CN216583209U (zh) 一种自动换卷的贴胶装置及极片卷绕设备
CN220844811U (zh) 复卷机
JPH06293454A (ja) 帯状材料を接合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9853423U (zh) 放卷装置以及放卷设备
CN111689276A (zh) 放卷装置以及放卷设备
TW201910247A (zh) 對接接合方法及裝置
JP3866801B2 (ja) ウエブ接合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772938B2 (ja) 両面粘着テープの粘着剤層の転写方法及び装置
JPS6153293B2 (zh)
CN218753956U (zh) 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JPH04153152A (ja) ウエブの原反ロール供給及び接合装置
CN219116786U (zh) 输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US4648562A (en) Magnetic tape winding apparatus
JP6835615B2 (ja) ウエブの接続装置
JPH06127761A (ja) 巻き取り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4311884B2 (ja) シートの供給装置
JP3416803B2 (ja) 巻き取り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S6210281Y2 (zh)
JP4773405B2 (ja) 新旧ウエブ接合用粘着テープの供給装置
JP2000335793A (ja) ウェブ継ぎ装置及び継ぎウェブ生成方法
JP2008186597A (ja) 端子リール製造装置、端子リール製造方法及び端子リール
JP6266029B2 (ja) 粘着テープの貼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