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3956U - 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 Google Patents

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3956U
CN218753956U CN202223178962.5U CN202223178962U CN218753956U CN 218753956 U CN218753956 U CN 218753956U CN 202223178962 U CN202223178962 U CN 202223178962U CN 218753956 U CN218753956 U CN 218753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izing
abutting
driving unit
clamping
shaped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89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桂仁
王军诚
彭广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89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3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3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3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涉及带状物续接技术领域。该贴胶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用于接收胶带段并将胶带段贴至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接口处的贴胶机构。其中,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间隔设置且分别用于将位于续接工位的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夹持,以保证贴胶时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位置稳定,保证贴胶的精度。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对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进行夹持还能够保证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平整,进一步提升后续贴胶精度。

Description

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状物续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卷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会采用接带工序,通过贴胶结构将胶带段贴至新旧带状物的接口处,以将新旧带状物续接。由于带状物在贴胶时位置不稳定,容易影响贴胶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旨在解决贴胶时带状物位置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贴胶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贴胶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间隔设置且分别用于将位于续接工位的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夹持,所述贴胶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所述贴胶机构用于接收胶带段并将所述胶带段贴至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的接口处。
在所述贴胶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架体、第一驱动单元、抵接块、第二驱动单元、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所述抵接块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架体,以使所述抵接块处于所述续接工位,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相对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分别将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夹持于所述抵接块。
在所述贴胶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块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倾斜设置以使所述抵接块具有面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小端和背离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大端,所述第一抵接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结构和第二抵接结构,所述第二抵接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抵接结构和第四抵接结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以使所述第一抵接结构和所述第三抵接结构分别将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夹持于所述大端,所述第二抵接结构和所述第四抵接结构分别将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夹持于所述小端。
在所述贴胶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块包括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位于所述大端,所述第一抵接结构、所述第二抵接结构、所述第三抵接结构和所述第四抵接结构均为滚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以使所述第一抵接结构和所述第三抵接结构能够分别将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夹持于所述第一滚动件。
在所述贴胶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分别设有所述驱动件,两个所述驱动件能够将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聚拢。
在所述贴胶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驱动件之间的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剪断。
在所述贴胶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胶机构包括第四驱动单元和两个贴胶组件,所述贴胶组件包括第二架体、第五驱动单元和贴胶件,所述第四驱动单元能够驱动两个所述第二架体相对移动,以使两个所述贴胶件处于所述续接工位,所述贴胶件与所述第二架体铰接,所述第五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第二架体且能够驱动所述贴胶件相对第二架体旋转,所述贴胶件的旋转路径上至少包括接胶位置和贴胶位置,在所述接胶位置,所述贴胶件能够接收所述胶带段,在所述贴胶位置,两个所述贴胶件能够相对设置。
在所述贴胶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胶组件还包括传动件,所述第五驱动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架体和所述传动件铰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贴胶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驱动单元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贴胶件相对第二架体旋转。
在所述贴胶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所述接胶位置,所述贴胶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在所述贴胶位置,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接带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贴胶装置,所述贴胶装置用于将所述胶带段贴至所述接口处。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的贴胶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用于接收胶带段并将胶带段贴至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接口处的贴胶机构。其中,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间隔设置且分别用于将位于续接工位的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夹持,以保证贴胶时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位置稳定,保证贴胶的精度。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对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进行夹持还能够保证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平整,进一步提升后续贴胶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接带系统的轴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接带系统中第一夹持组件的轴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接带系统中第一夹持组件另一视角的轴视图;
图6为图5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接带系统中剪切机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接带系统中剪切机构的轴视图;
图9为图1所示接带系统中输送装置、输胶装置及贴胶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接带系统中贴胶件的轴视图;
图12为图1所示接带系统中输胶装置的轴视图;
图13为图12中E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F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现有卷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会采用接带工序,通过贴胶结构将胶带段贴至新旧带状物的接口处,以将新旧带状物续接。由于带状物在贴胶时位置不稳定,容易影响贴胶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如图1所示,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带系统进行说明。该接带系统包括贴胶装置50。贴胶装置50用于将胶带段贴至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接口处。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贴胶装置50包括夹持机构51和贴胶机构52,贴胶机构52用于接收胶带段并将胶带段贴至接口处。夹持机构51包括第一夹持组件511和第二夹持组件512,第一夹持组件511和第二夹持组件512间隔设置且分别用于将位于续接工位的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夹持。贴胶机构52位于第一夹持组件511和第二夹持组件512之间,以保证贴胶时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位置稳定,保证贴胶的精度。进一步地,通过第一夹持组件511和第二夹持组件512分别对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进行夹持还能够保证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平整,进一步提升后续贴胶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接带系统还包括第一放卷组件10、第二放卷组件20、输送装置30及输胶装置40。第一放卷组件10、第二放卷组件20、输送装置30、输胶装置40及贴胶装置50均设置于基体(未示出)上。其中,第一放卷组件10用于放置带状物卷并驱动带状物卷转动以释放第一带状物。第二放卷组件20用于放置带状物卷并驱动带状物卷转动以释放第二带状物。输送装置30用于将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输送至续接工位。输胶装置40用于将胶带段输送至续接工位。其中,本实施例中,带状物可以为极片。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带状物还可为隔膜等其他带状结构。上述方案的接带系统包括用于放置带状物卷并驱动带状物卷转动以释放第一带状物的第一放卷组件10、用于放置带状物卷并驱动带状物卷转动以释放第二带状物的第二放卷组件20、用于将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输送至续接工位的输送装置30、输胶装置40及贴胶装置50。如此通过输胶装置40能够将胶带段输送至续接工位,避免胶带段随带状物传输时被污染,保证胶带段在续接时具有足够的粘结性。进一步地,通过贴胶装置50将胶带段贴至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接口处,避免了手工贴胶,提升了接带工序的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在进入夹持机构51前壳进行纠偏工序,保证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位置精度。本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1和图2,第一带状物为即将用完的旧极片,第二带状物为新极片。输送装置30包括第一输送机构31和第二输送机构32。且第一输送机构31和第二输送机构32均包括多个传输轮。旧极片由第一放卷组件10释放,第一输送机构31能够将旧极片经过续接工位输送至卷绕工位进行后续卷绕工序。其中,第一放卷组件10包括第一级片盘11和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驱动第一级片盘11旋转,以释放旧极片。第一放卷组件10上设有第一检测器13,用于检测第一放卷组件10的放卷长度。沿第一输送机构31的输送路线还设有第二检测器和第三检测器,第二检测器用于检测其检测位置是否有极片,第三检测器用于检测极片尾部是否经过其检测区域,当检测到旧极片即将用完时,新极片通过第二放卷组件20释放。其中,第二放卷组件20包括第二级片盘21和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驱动第二级片盘21旋转,以释放新极片。第二输送机构32能够将新极片输送至续接工位。此时,第一夹持组件511和第二夹持组件512分别将位于续接工位的旧极片和新极片夹持。贴胶机构52将胶带段贴至旧极片和新极片的接口处,将旧极片和新极片续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2至图6,第一夹持组件511包括第一架体5111、第一驱动单元5112、抵接块5113、第二驱动单元5114、第一抵接件5115和第二抵接件5116,抵接块5113和第二驱动单元5114设于第一架体5111,第一驱动单元5112能够驱动第一架体5111,以使抵接块5113处于续接工位。如此通过第一驱动单元5112和第一架体5111的配合能够在第一带状物没用完之前移出续接工位,避免对第一带状物的输送造成干涉,使得第一带状物能够按照原有路径输送。而当检测到第一带状物即将用完时,第一驱动单元5112驱动第一架体5111,以使抵接块5113处于续接工位。进一步地。第一抵接件5115和第二抵接件5116相对设置并设于第二驱动单元5114,第二驱动单元5114驱动第一抵接件5115和第二抵接件5116能够分别将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夹持于抵接块5113。如此通过第一抵接件5115、第二抵接件5116和抵接块5113的配合能够改变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传输路径,为后续贴胶做准备,同时将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绷直,保证平整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2、图4和图6,抵接块5113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倾斜设置以使抵接块5113具有面向第二夹持组件512的小端51131和背离第二夹持组件512的大端51132。第一抵接件511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结构51151和第二抵接结构51152,第二抵接件5116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抵接结构51161和第四抵接结构51162,第二驱动单元5114驱动第一抵接件5115和第二抵接件5116,以使第一抵接结构51151和第三抵接结构51161分别将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夹持于大端51132,第二抵接结构51152和第四抵接结构51162分别将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夹持于小端51131。如此通过第一抵接结构51151、第二抵接结构51152、第三抵接结构51161、第四抵接结构51162和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的配合能够使得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能够分别贴合于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保证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靠近第二夹持组件512的一侧间距变窄,使得第二夹持组件512具有较小的夹持空间,方便对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进行夹持,同时,间距变窄还使得后续贴胶时,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仅需移动较短距离即可实现贴合,提升贴胶精度,避免贴合时,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移动距离较大,无法保证贴合时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对齐度。进一步地,抵接块5113具有面向第二夹持组件512的小端51131和背离第二夹持组件512的大端51132,使得抵接块5113在对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之间的间距有收窄作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避免被第一抵接件5115和第二抵接件5116抵接变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夹持组件512包括第三驱动单元、第一夹持件5121和第二夹持件5122,第一夹持件5121和第二夹持件5122相对设置并设于第三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一夹持件5121和第二夹持件5122,以将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夹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图4和图6,抵接块5113包括第一滚动件51133。第一滚动件51133位于大端51132。第一抵接结构51151、第二抵接结构51152、第三抵接结构51161和第四抵接结构51162均为滚动结构。第二驱动单元5114驱动第一抵接件5115和第二抵接件5116,以使第一抵接结构51151和第三抵接结构51161能够分别将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夹持于第一滚动件51133。如此通过第一滚动件51133与第一抵接结构51151和第三抵接结构51161配合,以及小端51131与第二抵接结构51152和第四抵接结构51162配合,使得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能够在受力时相对抵接块5113微动,避免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受到的拉力过大,在夹持时被扯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图4和图6,第一夹持组件511还包括驱动件513。驱动件513位于抵接块5113和第二夹持组件512之间,第一抵接件5115和第二抵接件5116上分别设有驱动件513,两个驱动件513能够将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聚拢,以能够进一步使得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靠近第二夹持组件512一侧的间距变窄。本实施例中,两个驱动件513能够与第一抵接件5115和第二抵接件5116同步移动,保证对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作用的同步性。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13为轴状结构且其周向具有圆弧面,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可以与圆弧面贴合并相对滑动,避免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被扯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7和图8,贴胶装置50还包括剪切机构53,剪切机构53用于将位于抵接块5113和驱动件513之间的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剪断,使得接口处的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更整齐,同时,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头尾一般具有检测点以及为了方便缠绕而设置的连接结构,其不用于后续产品的卷绕,因此续接时也需要去掉。图7只是示出了剪切机构53能够达到的位置,其与贴胶机构52能够达到的位置重合,在剪切时,贴胶机构52移出续接工位,以对剪切机构53进行避让。在完成对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剪断完毕后,剪切机构53移出续接工位,以对贴胶机构52进行避让。进一步地,剪切机构53包括剪切件531、第三电机532和第四电机533,剪切件531设于第三电机532,第三电机532能够驱动剪切件531进行剪切。第四电机533能够驱动第三电机532,以使剪切件531进出续接工位。输送装置30还包括废料轮,以对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剪断的废料进行收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2、图9至图11,贴胶机构52包括第四驱动单元521和两个贴胶组件522。贴胶组件522包括第二架体5221、第五驱动单元5222和贴胶件5223。第四驱动单元521能够驱动两个第二架体5221相对移动,以使两个贴胶件5223处于续接工位,并能够在剪切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时移出续接工位,以为剪切机构53进行避让。进一步地,贴胶件5223与第二架体5221铰接。第五驱动单元5222设于第二架体5221且能够驱动贴胶件5223相对第二架体5221旋转。贴胶件5223的旋转路径上至少包括接胶位置和贴胶位置,在接胶位置,贴胶件5223能够接收胶带段,在贴胶位置,两个贴胶件5223能够相对设置。具体地,两个贴胶件5223在接胶位置能够分别接收胶带段,之后旋转至贴胶位置,使得两个胶带段分别正对于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接口处,第四驱动单元521驱动两个第二架体5221相对移动使得两个贴胶件5223靠近,进而将两个胶带段贴至接口处,两个贴胶件5223将两个胶带段和接口处夹持,完成续接。如此通过接胶位置和贴胶位置的设置,使得通过贴胶件5223的旋转,即可能够完成在接胶位置接胶,在贴胶位置贴胶,避免输胶装置40和贴胶装置50为满足接胶位置和贴胶位置相同而进行设计,节约了成本,同时更方便输胶装置40为实现其输胶功能而进行结构上的布局分布,以及更方便贴胶装置50为实现其贴胶功能而进行结构上的布局分布。本实施例中,贴胶件5223为吸盘,以保证对胶带段这种柔性结构更好的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9和图10,贴胶组件522还包括传动件5224。第五驱动单元52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架体5221和传动件5224铰接,以避免第五驱动单元5222驱动时发生卡死。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单元5222为气缸,通过输出端的伸缩对传动件5224进行驱动。进一步地,传动件5224与贴胶件5223固定连接,第五驱动单元5222通过传动件5224驱动贴胶件5223相对第二架体5221旋转,以实现贴胶件5223在接胶位置和贴胶位置之间的切换。具体地,第五驱动单元5222驱动传动件5224时,传动件5224能够相对第二架体5221摆动,进而驱动贴胶件5223相对第二架体5221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2和图10,第二架体5221上设有第一限位件52211和第二限位件52212。在接胶位置,贴胶件5223与第一限位件52211抵接。在贴胶位置,传动件5224与第二限位件52212抵接。如此通过第一限位件52211和第二限位件52212的设置能够保证贴胶件5223处于接胶位置和贴胶位置的位置稳定,进而保证接胶精度和贴胶精度。同时,通过传动件5224与第二限位件52212抵接间接限制贴胶件5223处于贴胶位置,使得限制贴胶件5223处于贴胶位置的结构能够远离续接工位,避免对贴胶进行干涉。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52211和第二限位件52212均为块状结构且设于第二架体5221,贴胶件5223上设有能够与第一限位件52211贴合的平面,传动件5224上设有能够与第二限位件52212贴合的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2、图4和图6,夹持机构51还包括第一传感器514和第二传感器515,抵接块5113上设有避让空间100,以用于第一传感器514检测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的位置,保证第一夹持组件511的夹持精度。第二传感器515用于检测接口处的位置,保证接口处的精度。本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51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一抵接件5115和第二抵接件5116,两个第二传感器515能够与第一抵接件5115和第二抵接件5116同步移动,分别从第一带状物一侧和第二带状物一侧检测接口处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2、图12和图13,输胶装置40包括第一支架41、放胶组件42、扯胶机构43及剪切组件44。其中,放胶组件42设于第一支架41。放胶组件42用于放置胶带卷并驱动胶带卷转动以释放胶带。放胶组件42包括胶带盘421和第五电机422,第五电机422驱动胶带盘421旋转,以释放胶带。进一步地,扯胶机构43能够相对第一支架41移动。扯胶机构43能够将胶带夹持并输送至续接工位固定,且能够松开胶带并复位。如此通过扯胶机构43的夹持和输送作用以及与放胶组件42的配合能够使得胶带能够处于绷直状态向续接工位输送,保证胶带的平整性,方便后续贴胶。进一步地,剪切组件44能够在扯胶机构43复位后将胶带切断,形成胶带段。如此通过输胶装置40能够将胶带段输送至续接工位,避免胶带段随带状物传输时被污染,保证胶带段在续接时具有足够的粘结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图12和图13,扯胶机构43包括第一夹持结构431和第二夹持结构432。第一夹持结构431固定于第一支架41。第二夹持结构432包括沿胶带传输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部4321和第二夹持部4322。第二夹持结构432能够相对第一支架41移动,以使第一夹持部4321和第二夹持部4322能够将胶带夹持于第二夹持结构432上。如此通过第一夹持部4321和第二夹持部4322间隔设置,能够在保证对胶带夹持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减少第二夹持结构432与胶带的粘结面积,方便扯胶机构43松开胶带并复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夹持结构431上设有导向槽200,导向槽200用于将胶带导向第一夹持结构431和第二夹持结构432之间,如此通过导向槽200的设置能够提升胶带的移动精度,保证胶带能够导入第一夹持结构431和第二夹持结构432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结构431上设于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块4311,以和第一夹持结构431围设形成导向槽200,且导向块4311与第一夹持结构431可拆连接,以方便更换导向块4311,以调整导向槽200的尺寸,从而适配不同尺寸的胶带。进一步地,请续参阅图14,第一夹持结构431设有导向面4312,以方便胶带导入导向槽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输胶装置40还包括第二支架45和第一驱动组件46,扯胶机构43设于第二支架45,第一驱动组件46能够驱动第二支架45相对第一支架41滑动,以使扯胶机构43向续接工位移动或复位。如此在向续接工位传输胶带时,能够通过部分结构的移动实现,避免在向续接工位传输胶带时输胶装置40整体移动需要在续接工位形成较大的避让结构,导致贴胶装置50各结构布局分布复杂。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输胶装置40还包括第三支架47和第二驱动组件48,第一支架41设于第三支架47,第二驱动组件48能够驱动第一支架41相对第三支架47移动,以使扯胶机构43正对于续接工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驱动组件48的驱动能够使得扯胶机构43能够分别正对于处于接胶位置的两个贴胶件5223,以将胶带固定在贴胶件5223上,并被贴胶件5223吸住。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续接工位还可设置固定结构,以方便扯胶机构43将胶带固定在固定结构,以方便后续被贴胶件5223吸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2和图13,剪切组件44包括压块441和切刀442。压块441能够相对第一支架41移动,以将胶带固定在续接工位。具体地,压块441可以将胶带压在处于接胶位置的贴胶件5223上,以将胶带固定,提升连接稳定性,以方便后续的胶带切断。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块441还可以将胶带压在处于续接工位的固定结构上。进一步地,切刀442能够相对第一支架41移动,将胶带切断,以形成胶带段。胶带的一端通过压块441固定,另一端通过复位的扯胶机构43夹持,从而保证了胶带切断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输胶装置40还包括输送组件49,胶带经过输送组件49夹持于扯胶机构43。如此通过输送组件49的设置,能够从放胶组件42接收胶带,进而使得胶带能够经过输送组件49夹持于扯胶机构43,保证后续胶带随扯胶机构43移动时位于扯胶机构43和放胶组件42之间的胶带传输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输送组件49包括多个传动轮491,至少一个传动轮491能够相对第一支架41移动,如此通过移动的传动轮491能够调节胶带的张力,进而调节与传动轮49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控制胶带传输的速度,提升传输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移动的传动轮491通过气缸单元492驱动实现相对第一支架41移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和贴胶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间隔设置且分别用于将位于续接工位的第一带状物和第二带状物夹持,所述贴胶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所述贴胶机构用于接收胶带段并将所述胶带段贴至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的接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架体、第一驱动单元、抵接块、第二驱动单元、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所述抵接块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架体,以使所述抵接块处于所述续接工位,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相对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能够分别将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夹持于所述抵接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倾斜设置以使所述抵接块具有面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小端和背离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大端,所述第一抵接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结构和第二抵接结构,所述第二抵接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抵接结构和第四抵接结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以使所述第一抵接结构和所述第三抵接结构分别将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夹持于所述大端,所述第二抵接结构和所述第四抵接结构分别将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夹持于所述小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包括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位于所述大端,所述第一抵接结构、所述第二抵接结构、所述第三抵接结构和所述第四抵接结构均为滚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以使所述第一抵接结构和所述第三抵接结构能够分别将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夹持于所述第一滚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抵接件和所述第二抵接件上分别设有所述驱动件,两个所述驱动件能够将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聚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驱动件之间的所述第一带状物和所述第二带状物剪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包括第四驱动单元和两个贴胶组件,所述贴胶组件包括第二架体、第五驱动单元和贴胶件,所述第四驱动单元能够驱动两个所述第二架体相对移动,以使两个所述贴胶件处于所述续接工位,所述贴胶件与所述第二架体铰接,所述第五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第二架体且能够驱动所述贴胶件相对第二架体旋转,所述贴胶件的旋转路径上至少包括接胶位置和贴胶位置,在所述接胶位置,所述贴胶件能够接收所述胶带段,在所述贴胶位置,两个所述贴胶件能够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组件还包括传动件,所述第五驱动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架体和所述传动件铰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贴胶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驱动单元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贴胶件相对第二架体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所述接胶位置,所述贴胶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在所述贴胶位置,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
10.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贴胶装置,所述贴胶装置用于将所述胶带段贴至所述接口处。
CN202223178962.5U 2022-11-28 2022-11-28 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Active CN218753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8962.5U CN218753956U (zh) 2022-11-28 2022-11-28 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8962.5U CN218753956U (zh) 2022-11-28 2022-11-28 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3956U true CN218753956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8962.5U Active CN218753956U (zh) 2022-11-28 2022-11-28 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3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88238B2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the splicing of label bands
US68085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applying a flying splicing tape to a roll of sheet material
US5288714A (en) Apparatus for laying up adhesive backed sheets
JP2001515442A (ja) テープロールライナ/タブ、添着装置および添着方法
CN111532847B (zh) 隔离覆层移除设备
CN111532843B (zh) 材料卷准备组件
JP5202612B2 (ja) 原反スプライス装置
JPH05246589A (ja) ウェブ接合装置及び方法
US4575017A (en) Paster tab and method of use
KR20000052387A (ko) 종이웨브의 접속부형성장치와 방법
EP0196521A2 (en) Bead filler applicator
KR20160021786A (ko) 스트립 형상 부재들을 맞대기 이음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455507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nwinding and splicing successive rolls
EP282537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two ends of foil
CN218753956U (zh) 贴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US4588344A (en) Roll transfer robot
JPH11506717A (ja) 芯無し粘着テープ巻取マンドレルおよび巻取方法
CN219116786U (zh) 输胶装置及接带系统
CA2303506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paper reel for flying reel change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process
CN118125173A (zh) 接带系统
JP2013028389A (ja) テープ貼付装置
JP2782663B2 (ja) 巻取紙の解梱仕立て方法及び装置
EP0606116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tting strip of adhesive tape
US4924654A (en) Packaging machinery and a method of making a wrap-around shipper package
JP3529547B2 (ja) 包装物への粘着テープの貼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0, 1st Road, Sanyong Industrial Park, Zhongt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Cheng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Beiwang Road Industrial Park, Sanyong Village, Zhongt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gjie intelligent equipment (Donggua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