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4251U - 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4251U
CN220834251U CN202322361219.1U CN202322361219U CN220834251U CN 220834251 U CN220834251 U CN 220834251U CN 202322361219 U CN202322361219 U CN 202322361219U CN 220834251 U CN220834251 U CN 220834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reagent
gas
proof ga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12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广慧
杨文创
胡文雍
谭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o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o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o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o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12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4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4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4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机架及试剂处理装置,试剂处理装置设于机架。试剂处理装置包括壳体、防液透气管及真空泵。壳体形成有除气腔与抽气口,抽气口与除气腔连通;防液透气管至少部分设于除气腔内,防液透气管用于输送试剂,以使试剂与检测样本混合;真空泵通过抽气口与除气腔连通,真空泵用于将除气腔内的气体抽出。真空泵可以将除气腔内的气体抽出,除气腔内产生负压,即防液透气管的管外气压低于管内气压,此时试剂之类的液体被保留在防液透气管内,而气体能够从防液透气管的管壁透出,并被真空泵抽走,从而实现了对防液透气管内的试剂的除气处理,防止气泡而对后续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体外诊断领域,部分检测仪器会采用试剂对检测样本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仪器一般是从试剂桶内抽出试剂,再将试剂与检测样本混合后进行检测。
然而,传统的检测仪器输送的试剂内含有较多的气泡,而气泡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申请构思的背景,并且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
一种试剂处理装置,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除气腔与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所述除气腔连通;
防液透气管,所述防液透气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除气腔内,所述防液透气管用于输送试剂,以使所述试剂与检测样本混合;及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抽气口与所述除气腔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于将所述除气腔内的气体抽出。
上述试剂处理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试剂处理装置可安装于检测设备并对试剂进行处理,其中,防液透气管的管壁能够允许气体通过而拦截液体,真空泵可以将除气腔内的气体抽出,除气腔内产生负压,当防液透气管内的试剂经过壳体的除气腔时,防液透气管的管外气压低于管内气压,此时试剂之类的液体被保留在防液透气管内,而气体能够从防液透气管的管壁透出,并被真空泵抽走,从而实现了对防液透气管内的试剂的除气处理,防止试剂内产生气泡而对后续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液透气管为硅胶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所述防液透气管设于所述除气腔内,所述防液透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接头连通,所述防液透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连通。第一管接头可以与吸液泵等外部元件连通,外部元件可以将试剂从第一管接头输入至防液透气管内,第二管接头可以与检测装置等外部元件连通,第二管接头可以将已除气处理的试剂输出,让试剂与检测样本混合以进行后续的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与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壳,所述上盖设有所述第一管接头与所述第二管接头,所述下壳内部中空,所述下壳与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所述除气腔,所述下壳设有所述抽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方便于后续的维护工作的进行,例如,内部的防液透气管需要维修或更换时,便可将上盖与下壳拆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剂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所述壳体设置为多个,每个所述壳体内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防液透气管,任意两个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管连通。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处理更大剂量的试剂,加快试剂除气的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抽气口。换言之,由于多个壳体的除气腔之间都通过连接管连通,故仅需对其中一个壳体的除气腔进行抽气操作,便可将多个壳体的气体同时抽出,结构更为精简,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其包括机架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试剂处理装置,所述试剂处理装置设于所述机架。因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试剂处理装置,故所述试剂处理装置亦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检测设备上的试剂处理装置可对试剂进行处理,真空泵可以将除气腔内的气体抽出,除气腔内产生负压,当防液透气管内的试剂经过壳体的除气腔时,防液透气管的管外气压低于管内气压,此时试剂之类的液体被保留在防液透气管内,而气体能够从防液透气管的管壁透出,并被真空泵抽走,从而实现了对防液透气管内的试剂的除气处理,防止试剂内产生气泡而对后续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中,所述检测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其中,免疫分析仪可以为电化学发光分析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机架、第一吸液泵、第二吸液泵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吸液泵与所述第一吸液泵均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吸液泵与所述防液透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防液透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吸液泵用于将所述试剂经所述防液透气管输送至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吸液泵与所述检测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吸液泵用于将所述检测样本输送至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混合后的所述试剂与所述检测样本并输出检测结果。例如,第一吸液泵可以从试剂桶内将试剂抽出并输入防液透气管,试剂经过除气处理后,再输出至检测装置与检测样本混合以进行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过滤器与第三吸液泵,所述第三吸液泵设于机架,所述第三吸液泵通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检测装置连通,所述第三吸液泵用于将废液抽出,所述过滤器用于过滤所述废液。其中,废液可以是指已混合的检测样本与试剂在完成检测后所遗留的液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双通道液路系统,所述双通道液路系统用于为所述防液透气管供应试剂,所述双通道液路系统包括第一液路与第二液路,所述第一液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液面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面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一试剂桶的液面高度,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路的通断,所述第二液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与第二液面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面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另一试剂桶的液面高度,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液路的通断。例如,第一液面检测装置和第二液面检测装置可以分别检测第一试剂桶和第二试剂桶。第一液面检测装置能够实时反馈第一试剂桶内的溶液体积,即反馈第一试剂桶内的试剂余量;第二液面检测装置能够实时反馈第二试剂桶内的溶液体积,即反馈第二试剂桶内的试剂余量。第一液路供液时,第二液路可以不供液。待第一试剂桶内的试剂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便可关闭第一电磁阀,此时第一液路停止供液,切换至第二液路供液。此时,便可以往第一液路添加液体,如将第一试剂桶的试剂装满,从而实现不停机换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处理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处理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液透气管与壳体的一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的一正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的一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的又一侧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通道液路系统的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检测设备;11、试剂处理装置;12、机架;131、第一吸液泵;132、第二吸液泵;133、第三吸液泵;141、第一阀组;142、第二阀组;15、检测装置;16、过滤器;20、试剂桶;100、壳体;110、下壳;111、抽气口;120、上盖;121、第一管接头;122、第二管接头;130、除气腔;200、防液透气管;300、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试剂处理装置11,其可安装于如图5所示的检测设备10上并对试剂进行处理。试剂处理装置11包括壳体100、防液透气管200及真空泵(图未示)。壳体100形成有除气腔130与抽气口111,抽气口111与除气腔130连通。防液透气管200至少部分设于除气腔130内。防液透气管200用于输送试剂,以使试剂与检测样本混合。真空泵通过抽气口111与除气腔130连通,真空泵用于将除气腔130内的气体抽出。其中,防液透气管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硅胶管,防液透气管200的管壁能够允许气体通过而拦截液体。
上述试剂处理装置11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真空泵可以将除气腔130内的气体抽出,除气腔130内产生负压,当防液透气管200内的试剂经过壳体100的除气腔130时,防液透气管200的管外气压低于管内气压,此时试剂之类的液体被保留在防液透气管200内,而气体能够从防液透气管200的管壁透出,并被真空泵抽走,从而实现了对防液透气管200内的试剂的除气处理,防止试剂内产生气泡而对后续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0上还设有第一管接头121与第二管接头122,防液透气管200设于除气腔130内,防液透气管200的一端与第一管接头121连通,防液透气管200的另一端与第二管接头122连通。第一管接头121可以与吸液泵等外部元件连通,外部元件可以将试剂从第一管接头121输入至防液透气管200内,第二管接头122可以与检测装置15等外部元件连通,第二管接头122可以将已除气处理的试剂输出,让试剂与检测样本混合以进行后续的检测。
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0包括下壳110与上盖120,上盖120盖设于下壳110,上盖120设有第一管接头121与第二管接头122,下壳110内部中空,下壳110与上盖120围合形成除气腔130,下壳110设有抽气口111。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壳110与上盖120可拆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方便于后续的维护工作的进行,例如,内部的防液透气管200需要维修或更换时,便可将上盖120与下壳110拆开。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下壳110与上盖120还可以是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1、图2,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试剂处理装置11还包括连接管300,壳体100设置为多个,每个壳体100内均设有至少一个防液透气管200,任意两个壳体100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管300连通,其中任意一个壳体100上设有抽气口111。例如,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0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每个壳体100的除气腔130之间通过一个连接管300连通,其中一个壳体100的下壳110下方设有抽气口111。
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处理更大剂量的试剂,加快试剂除气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多个壳体100的除气腔130之间都通过连接管300连通,故仅需对其中一个壳体100的除气腔130进行抽气操作,便可将多个壳体100的气体同时抽出,结构更为精简,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此外,请参阅图4、图5、图6和图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检测设备10,其包括机架12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试剂处理装置11,试剂处理装置11设于机架12。因检测设备1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试剂处理装置11,故检测设备10亦至少包括试剂处理装置11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真空泵可以将除气腔130内的气体抽出,除气腔130内产生负压,当防液透气管200内的试剂经过壳体100的除气腔130时,防液透气管200的管外气压低于管内气压,此时试剂之类的液体被保留在防液透气管200内,而气体能够从防液透气管200的管壁透出,并被真空泵抽走,从而实现了对防液透气管200内的试剂的除气处理,防止试剂内产生气泡而对后续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中,检测设备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其中,免疫分析仪可以为电化学发光分析仪。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检测设备10还包括第一吸液泵131、第二吸液泵132、第一阀组141、第二阀组142及检测装置15,检测装置15、第一阀组141、第二阀组142、第二吸液泵132与第一吸液泵131均设于机架12。第一吸液泵131与防液透气管200的一端连通,防液透气管20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阀组141与检测装置15连通,再结合图4,检测设备10的两侧均放置了试剂桶20,第一吸液泵131用于将试剂桶20内的抽出,并将试剂经防液透气管200、第一阀组141输送至检测装置15。第二吸液泵132通过第二阀组142与检测装置15连通,第二吸液泵132用于将检测样本经第二阀组142输送至检测装置15,检测装置15用于检测混合后的试剂与检测样本并输出检测结果。例如,第一吸液泵131可以从试剂桶20内将试剂抽出并输入防液透气管200,试剂经过除气处理后,再输出至检测装置15与检测样本混合以进行检测。
更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10还包括过滤器16与第三吸液泵133,第三吸液泵133设于机架12,第三吸液泵133通过过滤器16与检测装置15连通,第三吸液泵133用于将废液抽出,过滤器16用于过滤废液。其中,废液可以是指已混合的检测样本与试剂在完成检测后所遗留的液体。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设备还包括双通道液路系统,双通道液路系统用于为防液透气管供应试剂,双通道液路系统包括第一液路C1与第二液路C2。第一液路C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SV15与第一液面检测装置T05,第一液面检测装置T05用于检测一试剂桶的液面高度,第一电磁阀SV15用于控制第一液路C1的通断。第二液路C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SV16与第二液面检测装置T06,第二液面检测装置T06用于检测另一试剂桶的液面高度,第二电磁阀SV16用于控制第二液路C2的通断。例如,第一液面检测装置T05和第二液面检测装置T06可以分别检测第一试剂桶和第二试剂桶。第一液面检测装置T05能够实时反馈第一试剂桶内的溶液体积,即反馈第一试剂桶内的试剂余量;第二液面检测装置T06能够实时反馈第二试剂桶内的溶液体积,即反馈第二试剂桶内的试剂余量。第一液路C1供液时,第二液路C2可以不供液。待第一试剂桶内的试剂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便可关闭第一电磁阀SV15,此时第一液路C1停止供液,切换至第二液路C2供液。此时,便可以往第一液路C1添加液体,如将第一试剂桶的试剂装满,从而实现不停机换液。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其他的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Claims (10)

1.一种试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除气腔与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所述除气腔连通;
防液透气管,所述防液透气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除气腔内,所述防液透气管用于输送试剂,以使所述试剂与检测样本混合;及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抽气口与所述除气腔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于将所述除气腔内的气体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透气管为硅胶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管接头与第二管接头,所述防液透气管设于所述除气腔内,所述防液透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接头连通,所述防液透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与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下壳,所述下壳内部中空,所述下壳与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所述除气腔,所述上盖设有所述第一管接头与所述第二管接头,所述下壳设有所述抽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所述壳体设置为多个,每个所述壳体内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防液透气管,任意两个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抽气口。
7.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处理装置,所述试剂处理装置设于所述机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吸液泵、第二吸液泵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吸液泵与所述第一吸液泵均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吸液泵与所述防液透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防液透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检测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吸液泵用于将所述试剂经所述防液透气管输送至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吸液泵与所述检测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吸液泵用于将所述检测样本输送至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混合后的所述试剂与所述检测样本并输出检测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过滤器与第三吸液泵,所述第三吸液泵设于机架,所述第三吸液泵通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检测装置连通,所述第三吸液泵用于将废液抽出,所述过滤器用于过滤所述废液。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双通道液路系统,所述双通道液路系统用于为所述防液透气管供应试剂,所述双通道液路系统包括第一液路与第二液路,所述第一液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液面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面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一试剂桶的液面高度,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路的通断,所述第二液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与第二液面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面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另一试剂桶的液面高度,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液路的通断。
CN202322361219.1U 2023-08-31 2023-08-31 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 Active CN220834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1219.1U CN220834251U (zh) 2023-08-31 2023-08-31 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1219.1U CN220834251U (zh) 2023-08-31 2023-08-31 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4251U true CN220834251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5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1219.1U Active CN220834251U (zh) 2023-08-31 2023-08-31 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4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4648B (zh) 用于血液透析机中的负压除气装置
CN110035811B (zh) 除气装置
CN220834251U (zh) 试剂处理装置及检测设备
EP4065952B1 (en) Sample processor comprising a flow cell unit and a fluid system
CN108620293B (zh) 一种真空灌胶方法及真空灌胶机
CN206330802U (zh) 一种分离式水循环饱和仪
CN115926957A (zh) 一种采集器、细胞分选设备及细胞采集方法
CN214334612U (zh) 一种薄膜渗透测试的腔体结构及薄膜渗透测试设备
CN216024802U (zh) 流体装置及具有其的基因测序仪
CN215427440U (zh) 一种增效脱气及空液检测组合装置
CN212731733U (zh) 一种气体稀释装置
CN212748801U (zh) 一种液路系统、液路系统模块及电解质分析仪
KR20000016634A (ko) 분석용 카드에 액체 매질을 충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209033819U (zh) 脱气装置及检测设备
CN215179484U (zh) 一种中空纤维脱气膜的评价装置
JP6251998B2 (ja) 細胞捕捉システム及び細胞捕捉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JP2016180659A (ja) 還元試薬供給装置、該還元試薬供給装置を備えた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還元試薬充填方法
CN214809869U (zh) 一种水样品过滤装置
CN212645995U (zh) 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0409607U (zh) 一种墨水负压除气装置
CN211904823U (zh) 一种铝件氧化用气体收集装置
CN213966691U (zh) 一种具有溢流保护功能的废液处理装置
CN217278414U (zh) 样本分析仪
JPH11333206A (ja) 脱気装置
CN216677191U (zh) 一种改进型抽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