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0253U - 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30253U CN220830253U CN202322369855.9U CN202322369855U CN220830253U CN 220830253 U CN220830253 U CN 220830253U CN 202322369855 U CN202322369855 U CN 202322369855U CN 220830253 U CN220830253 U CN 2208302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iding
- brush wheel
- assembly
- turned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7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包括机台,设置于机台以用于传送待翻切编织线材进入作业工序的传送机构;以及,沿传送机构的传送行径方向依次设置的编织限定机构、编织后翻机构、编织切除机构和编织回翻机构;编织后翻机构包括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后翻的编织刷轮组件,以及驱动编织刷轮组件靠近或远离传送轨道的后翻驱动组件;其中,编织刷轮组件包括由两转动方向相反以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后翻的刷轮构成的编织刷轮组,以及驱动刷轮组中两刷轮相反方向转动的刷轮驱动组件;通过传送机构、编织限定机构、编织后翻机构、编织切除机构和编织回翻机构的配合实现了自动化作业,提高了作业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通信线材由内到外的构成通常为线芯、编织层和塑胶防护套(也称为外被),这种线材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对其端部进行预处理后再装配各类连接端子。除开接头和线材本身的性能,接头的数据传输效能则往往取决于线材端部的处理质量。已知的线材端部的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剥离外被、翻切编织层、贴铜箔和包铜箔这几个工序。其中,翻切编织层的工序处理难度和要求最高。
目前行业内翻切编织层的工序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即在完成外被去除工序后,手工进行编织层的后翻动作后用剪刀剪去约20-25mm的编织层。在实际量产中,人工翻切一方面因编织丝多而细,存在翻转遗漏而造成的电气隐患;同时编织易伤手,影响后续的剪除操作,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
基于上述实际量产中暴露出的缺陷,发明人提出本技术方案以实现自动化替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实现线材编织的自动后翻和编织的自动切除作业,提高了编织后翻和切除作业的稳定性,相比于手工作业还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包括机台,设置于所述机台以用于传送待翻切编织线材进入作业工序的传送机构;以及,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行径方向依次设置的编织限定机构、编织后翻机构、编织切除机构和编织回翻机构;其中,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承载于所述机台的传送轨道,用于夹持固定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夹爪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夹爪组件在所述传送轨道滑移的传送驱动组件;
所述编织限定机构,包括与插入的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端部抵接以限定待翻切线材前端长度的前端限定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前端限定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轨道的限定驱动组件;
所述编织后翻机构,包括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后翻的编织刷轮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编织刷轮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轨道的后翻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编织刷轮组件包括由两转动方向相反以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后翻的刷轮构成的编织刷轮组,以及驱动所述刷轮组中两刷轮相反方向转动的刷轮驱动组件;
所述编织切除机构,包括用于切除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后翻编织的切刀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切刀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轨道的切刀驱动组件;
所述编织回翻机构,包括用于在远离已翻切编织线材移动时带动存留编织回翻的回翻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回翻组件靠近或远离已翻切编织线材的回翻驱动组件。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待翻切编织线材卡入夹爪组件并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端部与前端限定组件抵接时夹爪组件夹紧待翻切编织线材,此时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前端长度即为需后翻编织的长度;限定驱动组件驱动前端限定组件远离传送轨道移动以使前端限定组件与待翻切编织线材脱离,传送驱动组件驱动夹爪组件以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移至编织后翻机构处,后翻驱动组件驱动编织刷轮组件靠近传送轨道移动以使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前端插入编织刷轮组的两个刷轮之间,两个刷轮在刷轮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向着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后翻的方向转动;完成编织自动后翻作业后,传送机构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移至编织切除机构处,切刀驱动组件靠近传送轨道以使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前端落入切刀组件的行程范围内,切刀组件动作以切除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后翻编织;完成编织自动切除作业后,传送机构带动已翻切编织线材移至编织回翻机构处,回翻驱动组件驱动回翻组件靠近传送轨道移动,已翻切编织线材的存留编织卡入回翻组件以使回翻组件远离已翻切编织线材移动时带动存留编织回翻;编织后翻、编织切除和编织回翻工序均实现了自动化作业,相比于手工作业,具有作业稳定性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所述编织后翻机构包括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上、下方向编织后翻的上下编织刷轮组件和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左、右方向编织后翻的左右编织刷轮组件;所述后翻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上下编织刷轮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轨道的上下后翻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左右编织刷轮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轨道的左右后翻驱动组件。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待翻切编织线材在上下编织刷轮组件的带动下实现待翻切编织线材上、下方向编织的后翻,在左右编织刷轮组件的带动下实现待翻切编织线材左、右方向编织的后翻,从而完成对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的自动后翻作业。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所述上下编织刷轮组件包括受所述上下后翻驱动组件驱动在所述机台上滑移的上下刷轮底座,转动连接于所述上下刷轮底座且转动方向相反的上刷轮和下刷轮,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上下刷轮底座并通过皮带传输带动所述上刷轮转动的上刷轮电机、转动连接于所述上下刷轮底座并通过皮带传输带动所述下刷轮转动的下刷轮电机。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上刷轮在上刷轮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下刷轮在下刷轮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且上刷轮和下刷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并带动位于上刷轮、下刷轮之间的待翻切编织线材的上、下方向的编织后翻。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所述左右编织刷轮组件包括受所述左右后翻驱动组件驱动在所述机台上滑移的左右刷轮底座,承载于所述左右刷轮底座的刷轮拇指气缸,转动连接于所述刷轮拇指气缸且转动方向相反的左刷轮和右刷轮,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刷轮拇指气缸并驱动所述左刷轮转动的左刷轮电机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刷轮拇指气缸并驱动所述右刷轮转动的右刷轮电机。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左刷轮在左刷轮电机带动下转动,右刷轮在右刷轮电机带动下转动,且左刷轮和右刷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并带动位于左刷轮、右刷轮之间的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左、右方向的编织后翻;另外刷轮拇指气缸可调节左刷轮和右刷轮的距离,使左刷轮和右刷轮之间的距离适配待翻切编织线材以使待翻切编织线材左、右方向的后翻完全。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受所述切刀驱动组件驱动在所述机台上滑移的切刀底座,承载于所述切刀底座的切刀拇指气缸,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切刀拇指气缸的主切刀、左切刀和右切刀。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主切刀、左切刀和右切刀在切刀拇指气缸的带动下合拢以切除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后翻编织。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所述回翻组件包括受所述回翻驱动组件驱动在所述机台滑移的回翻底座,承载于所述回翻底座的推拉气缸,滑移连接于所述回翻底座且受所述推拉气缸驱动滑移的回翻拇指气缸,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回翻拇指气缸的回翻夹。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回翻底座在回翻驱动组件的驱动下靠近传送轨道以使已翻切编织线材的存留编织卡入回翻夹,回翻拇指气缸控制回翻夹合拢以抵住已翻切编织线材的存留编织,推拉气缸驱动回翻拇指气缸带动回翻夹远离已翻切编织线材移动以带动抵住的存留编织回翻。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所述传送轨道上还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传送轨道轴向移动用以在突出所述传送轨道时夹持待翻切编织线材的辅助夹爪组件。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夹爪组件起到辅助夹持限定待翻切编织线材的作用。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所述切刀组件下方设置有收料桶。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被切刀组件切除的编织落入收料桶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包括机台,设置于机台以用于传送待翻切编织线材进入作业工序的传送机构;以及,沿传送机构的传送行径方向依次设置的编织限定机构、编织后翻机构、编织切除机构和编织回翻机构;编织后翻机构包括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后翻的编织刷轮组件,以及驱动编织刷轮组件靠近或远离传送轨道的后翻驱动组件;其中,编织刷轮组件包括由两转动方向相反以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后翻的刷轮构成的编织刷轮组,以及驱动刷轮组中两刷轮相反方向转动的刷轮驱动组件;通过传送机构、编织限定机构、编织后翻机构、编织切除机构和编织回翻机构的配合实现了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后翻、编织切除和编织回翻的自动化作业,提高了作业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机台;2、传送机构;21、传送轨道;22、夹爪组件;23、传送驱动组件;3、编织限定机构;31、前端限定组件;32、限定驱动组件;4、编织后翻机构;41、上下编织刷轮组件;411、上下刷轮底座;412、上刷轮;413、下刷轮;414、上刷轮电机;415、下刷轮电机;42、上下后翻驱动组件;43、左右编织刷轮组件;431、左右刷轮底座;432、左刷轮;433、右刷轮;434、左刷轮电机;435、右刷轮电机;436、刷轮拇指气缸;44、左右后翻驱动组件;5、编织切除机构;51、切刀组件;511、切刀底座;512、切刀拇指气缸;513、主切刀;514、左切刀;515、右切刀;52、切刀驱动组件;6、编织回翻机构;61、回翻组件;611、回翻底座;612、推拉气缸;613、回翻拇指气缸;614、回翻夹;62、回翻驱动组件;7、辅助夹爪组件;71、辅助夹爪;72、辅助升降气缸;8、收料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参考图1所示,包括机台1,设置于机台1用于传送待翻切编织线材的传送机构2,以及沿传送机构2的传送行径方向依次设置的编织限定机构3、编织后翻机构4、编织切除机构5和编织回翻机构6。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传送机构2包括设置于机台1的传送轨道21,滑移连接于传送轨道21的夹爪组件22,以及驱动夹爪组件22沿传送轨道21滑移的传送驱动组件23。本实施例中传送驱动组件23包括设置于机台1且与传送轨道21平行的滑轴和滑移连接于滑轴的传送气缸,传送气缸在沿滑轴移动的同时带动夹爪组件22沿传送轨道21滑移,从而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移动。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编织限定机构3包括设置于机台1的限定驱动组件32,本实施例中的限定驱动组件32为驱动气缸,受限定驱动组件32驱动在机台1上移动的前端限定组件31。具体操作时,限定驱动组件32推动前端限定组件31靠近传送轨道21移动并在移动到预设位置处停止,此时作业人员将待翻切编织线材卡入夹爪组件22并将前端插入并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端部与前端限定组件31抵接时停止,夹爪组件22夹持固定待翻切编织线材,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前端长度为待翻切线材的长度。
为提高在限定待翻切编织线材前端长度时的稳定性,机台1上还设置有辅助夹爪组件7,具体的,辅助夹爪组件7包括垂直于传送轨道21轴向方向移动的辅助夹爪71和驱动辅助夹爪71升降的辅助升降气缸72。具体的,在将待翻切编织线材卡入夹爪组件22时,辅助升降气缸72驱动辅助夹爪71上升以突出于传送轨道21用以夹持限定待翻切编织线材;在完成前端限定作业后,辅助升降气缸72驱动辅助夹爪71下降以回缩至传送轨道21内并与待翻切编织线材脱离,前端限位组件在限定驱动组件32的带动下远离传送轨道21移动以与待翻切编织线材脱离,传送机构2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移动至编织后翻机构4。
结合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编织后翻机构4包括设置于机台1的后翻驱动组件,以及受后翻驱动组件驱动在机台1上滑移的编织刷轮组件。具体的,编织刷轮组件包括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上、下方向编织后翻的上下编织刷轮组件41和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左、右方向编织后翻的左右编织刷轮组件43;相应的,后翻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上下编织刷轮组件41靠近或远离传送轨道21的上下后翻驱动组件42,用于驱动左右编织刷轮组件43靠近或远离传送轨道21的左右后翻驱动组件44。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后翻驱动组件42和左右后翻驱动组件44采用的是驱动气缸。
具体的,上下编织刷轮组件41包括受上下后翻驱动组件42驱动在机台1上滑移的上下刷轮底座411,转动连接于上下刷轮底座411且转动方向相反的上刷轮412和下刷轮413,以及转动连接于上下刷轮底座411并通过皮带传输带动上刷轮412转动的上刷轮电机414、转动连接于上下刷轮底座411并通过皮带传输带动所述下刷轮413转动的下刷轮电机415。在传送机构2将待翻切编织线材送至上下编织刷轮组件41处时,上下后翻驱动组件42驱动上下编织刷轮组件41靠近传送轨道21移动并在移动至预设位置处停止,此时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前端卡入上刷轮412和下刷轮413之间,上刷轮电机414、下刷轮电机415分别驱动上刷轮412和下刷轮413转动,上刷轮412和下刷轮413的转动方向相反并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上、下方向的编织后翻。完成待翻切编织线材的上、下方向的后翻作业后,上下后翻驱动组件42带动上下编织刷轮组件远离传送轨道21移动以与待翻切编织线材脱离。
具体的,左右编织刷轮组件43包括受左右后翻驱动组件44驱动在机台1上滑移的左右刷轮433底座431,承载于左右刷轮433底座431的刷轮拇指气缸436,转动连接于刷轮拇指气缸436且转动方向相反的左刷轮432和右刷轮433,以及转动连接于刷轮拇指气缸436并驱动左刷轮432转动的左刷轮电机434和转动连接于刷轮拇指气缸436并驱动右刷轮433转动的右刷轮电机435。完成待翻切编织线材的上、下方向的编织后翻作业后,传送机构2将待翻切编织线材传送至左右编织刷轮组件43处,左右编织刷轮组件43在左右后翻驱动组件44的带动下靠近传送轨道21移动并在移动至预设位置处停止,此时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前端卡入左刷轮432和右刷轮433之间,刷轮拇指气缸436驱动左刷轮432和右刷轮433靠近至预设的合适位置以较佳的适配待翻切编织线材,使得编织后翻完全。左刷轮电机434、右刷轮电机435分别驱动左刷轮432、右刷轮433转动,左刷轮432和右刷轮433的转动方向相反并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左、右方向的编织后翻。完成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左、右方向的后翻作业后,左右后翻驱动组件44带动左右编织刷轮组件远离传送轨道21移动以与待翻切编织线材脱离。
经过上下编织刷轮组件41和左右编织刷轮组件43的后翻作业后即完成了编织的自动后翻工序,结合图1、图3和图6所示,传送机构2传送带翻切编织线材至编织切除机构5处,具体的,编织切除机构5包括设置于机台1的切刀驱动组件52,以及受切刀驱动组件52驱动在机台1上移动的切刀组件51,本实施例中切刀驱动组件52采用的是驱动气缸。具体的,切刀组件51包括受切刀驱动组件52驱动在机台1上滑移的切刀底座511,承载于切刀底座511的切刀拇指气缸512,以及固定连接于切刀拇指气缸512的主切刀513、左切刀514和右切刀515。切刀组件51在切刀驱动组件52的驱动下靠近传送轨道21移动并在移动至预设位置处停止,此时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待切除编织处于切刀组件51的行程范围内,切刀拇指气缸512带动主切刀513、左切刀514和右切刀515合拢,主切刀513切除待翻切编织线材的上、下方向后翻的编织,左切刀514切除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左边的后翻的编织,右切刀515切除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右边的后翻的编织。为便于收集切除的编织,机台1上对应切刀的下方位置开设有落料孔,在落料孔的下方设置收料桶8,切除的编织通过落料孔落入收料桶8内,切除的编织长度一般为20-25mm,此时已翻切编织线材上还存留有约5mm的编织。完成编织的切除作业后,切刀组件51在切刀驱动组件52的带动下远离传送轨道21移动以与已翻切编织线材脱离。
回到图1和图3,完成编织切除的已翻切编织线材在传送机构2的带动下移动至编织回翻机构6处,具体的,编织回翻机构6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回翻驱动组件62,受回翻驱动组件62驱动在机台1滑移的回翻组件61,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回翻驱动组件62采用的是气缸。具体的,回翻组件61包括受回翻驱动组件62驱动在机台1上滑移的回翻底座611,承载于回翻底座611的推拉气缸612,滑移连接于回翻底座611且受推拉气缸612驱动滑移的回翻拇指气缸613,以及固定连接于回翻拇指气缸613的回翻夹614。回翻驱动组件62驱动回翻组件61靠近传送轨道21移动并移动至预设位置处停止,此时已翻切编织线材的存留编织卡入回翻夹614,回翻拇指气缸613控制回翻夹614合拢以抵住已翻切编织线材的存留编织,推拉气缸612驱动回翻拇指气缸613带动回翻夹614远离已翻切编织线材移动以带动抵住的存留编织回翻。
以上即完成了待翻切编织线材的自动后翻编织、自动裁切编织和自动回翻编织作业,已翻切编织线材被送入下一作业工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比于传统的手工作业具有作业稳定性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有效避免了作业人员的受伤情况,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另外编织后翻完全也有效避免了后续的电气隐患。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设置于所述机台(1)以用于传送待翻切编织线材进入作业工序的传送机构(2);以及,沿所述传送机构(2)的传送行径方向依次设置的编织限定机构(3)、编织后翻机构(4)、编织切除机构(5)和编织回翻机构(6);其中,
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承载于所述机台(1)的传送轨道(21),用于夹持固定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夹爪组件(22),以及驱动所述夹爪组件(22)在所述传送轨道(21)滑移的传送驱动组件(23);
所述编织限定机构(3),包括与插入的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端部抵接以限定待翻切线材前端长度的前端限定组件(31),以及驱动所述前端限定组件(31)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轨道(21)的限定驱动组件(32);
所述编织后翻机构(4),包括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后翻的编织刷轮组件,以及驱动所述编织刷轮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轨道(21)的后翻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编织刷轮组件包括由两转动方向相反以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编织后翻的刷轮构成的编织刷轮组,以及驱动所述刷轮组中两刷轮相反方向转动的刷轮驱动组件;
所述编织切除机构(5),包括用于切除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后翻编织的切刀组件(51),以及驱动所述切刀组件(51)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轨道(21)的切刀驱动组件(52);
所述编织回翻机构(6),包括用于在远离已翻切编织线材移动时带动存留编织回翻的回翻组件(61),以及驱动所述回翻组件(61)靠近或远离已翻切编织线材的回翻驱动组件(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后翻机构(4)包括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上、下方向编织后翻的上下编织刷轮组件(41)和带动待翻切编织线材的左、右方向编织后翻的左右编织刷轮组件(43);所述后翻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上下编织刷轮组件(41)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轨道(21)的上下后翻驱动组件(42),用于驱动所述左右编织刷轮组件(43)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轨道(21)的左右后翻驱动组件(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编织刷轮组件(41)包括受所述上下后翻驱动组件(42)驱动在所述机台(1)上滑移的上下刷轮(413)底座(411),转动连接于所述上下刷轮(413)底座(411)且转动方向相反的上刷轮(412)和下刷轮(413),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上下刷轮底座(411)并通过皮带传输带动所述上刷轮(412)转动的上刷轮电机(414)、转动连接于所述上下刷轮底座(411)并通过皮带传输带动所述下刷轮(413)转动的下刷轮电机(4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编织刷轮组件(43)包括受所述左右后翻驱动组件(44)驱动在所述机台(1)上滑移的左右刷轮底座(431),承载于所述左右刷轮底座(431)的刷轮拇指气缸(436),转动连接于所述刷轮拇指气缸(436)且转动方向相反的左刷轮(432)和右刷轮(433),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刷轮拇指气缸(436)并驱动所述左刷轮(432)转动的左刷轮电机(434)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刷轮拇指气缸(436)并驱动所述右刷轮(433)转动的右刷轮电机(4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组件(51)包括受所述切刀驱动组件(52)驱动在所述机台(1)上滑移的切刀底座(511),承载于所述切刀底座(511)的切刀拇指气缸(512),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切刀拇指气缸(512)的主切刀(513)、左切刀(514)和右切刀(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翻组件(61)包括受所述回翻驱动组件(62)驱动在所述机台(1)滑移的回翻底座(611),承载于所述回翻底座(611)的推拉气缸(612),滑移连接于所述回翻底座(611)且受所述推拉气缸(612)驱动滑移的回翻拇指气缸(613),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回翻拇指气缸(613)的回翻夹(6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轨道(21)上还设置有垂直于所述传送轨道(21)轴向移动用以在突出所述传送轨道(21)时夹持待翻切编织线材的辅助夹爪组件(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组件(51)下方设置有收料桶(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69855.9U CN220830253U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69855.9U CN220830253U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30253U true CN220830253U (zh) | 2024-04-23 |
Family
ID=90725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69855.9U Active CN220830253U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30253U (zh) |
-
2023
- 2023-08-30 CN CN202322369855.9U patent/CN2208302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99727B (zh) | 一种圆护套线剥头打端穿热缩管机 | |
CA1317443C (en) | Apparatus for step stripping wire means | |
CN108400513B (zh) | 同轴双头电缆切剥机构 | |
CN106710869B (zh) | 一种磁芯绕线机构 | |
CN111029888A (zh) | 一种电缆端头处理生产线 | |
JPS5836577B2 (ja) | 電気的な機械のステ−タのコイルを巻線する装置 | |
CN108808420A (zh) | 一种双头剥线压端子穿塑壳机 | |
CN111755994A (zh) | 一种线芯绝缘皮剥落设备 | |
CN220830253U (zh) | 线材编织层自动去除装置 | |
CN112369801A (zh) | 一种螺旋棉刷制作设备 | |
CN108217195A (zh) | 一种极片送料机构及电池制备装置 | |
CN207116229U (zh) | 一种变压器穿套管绕线包胶带机 | |
CN207447220U (zh) | 可快速高效切断的线材裁断机构 | |
CN113909412A (zh) | 一种金属卡箍成型设备 | |
CN118054342A (zh) | 针对同轴线缆进行切痕、剥皮的自动剥线机及工艺 | |
CN219724893U (zh) | 一种电焊机自动送丝机 | |
CN110676672A (zh) | 一种翻切线材编织铜箔层的方法及机械 | |
CN107681407A (zh) | 一种导地线自动压接机 | |
CN115742272A (zh) | 一种绝缘套管的自动成型生产设备 | |
CN208272511U (zh) | 一种全自动线材扭编织机 | |
CA1290960C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welded rings | |
CN105742927A (zh) | 一种全自动穿黄腊管机 | |
CN214986289U (zh) | 一种长条料自动分段捆扎设备 | |
CN116092754A (zh) | 一种电缆加工辅助去皮机 | |
CN205070144U (zh) | 沾锡机的剥皮线夹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