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8575U - 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8575U
CN220828575U CN202321222588.6U CN202321222588U CN220828575U CN 220828575 U CN220828575 U CN 220828575U CN 202321222588 U CN202321222588 U CN 202321222588U CN 220828575 U CN220828575 U CN 220828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valve
electromagnetic valve
interfac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225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efeng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efeng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efeng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efeng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225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8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8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8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涉及废气监测设备领域。集成阀通过将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中的至少两个集成设置于阀块内部,再将相应的电磁阀安装到阀块上,通过阀块内部的通道连接各个电磁阀形成一个集成阀,减少了外部气体管道和密封接头的使用,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漏气的风险。

Description

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监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固定污染源监测中,气体压力的检测过程如下:
气体流经S形皮托管头部时,正对气流端和背对气流端会形成压力差,正对气流端通过管道和电磁阀与差压传感器的总压端相连,背对气流端通过管道和电磁阀与差压传感器的静压端相连,从而测量出压力差值,进而计算气体流速。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S形皮托管、差压传感器以及多个电磁阀使用外接气体管道进行连接,外接管路较多,零部件数量较多,成本高;安装效率低,而且需要密封的位置较多,漏气风险较大。
因此,亟需一种集成阀,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能够减少气体管道和接头的使用,减少漏气现象,降低组装难度。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阀,包括:
阀块,该阀块内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中的至少两个,其余的通道为外部管路;
第一电磁阀,该第一电磁阀的进口连接于上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上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接口,用于连接待测气源;
第二电磁阀,该第二电磁阀的进口连接于上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上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接口,用于连接待测气源;
第三电磁阀,该第三电磁阀的出口连接于上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上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检测接口,用于连接差压传感器的总压测量端;
第四电磁阀,该第四电磁阀的出口连接于上述第四通道的一端,上述第四通道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检测接口,用于连接差压传感器的静压测量端;
上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和上述第三电磁阀的进口通过第一外管相连,上述第二电磁阀的出口和上述第四电磁阀的进口通过第二外管相连。
作为上述集成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阀块的表面上设有进气口,上述阀块内部设置一端与所述进气口(6)连通的有反吹通道;
上述第一电磁阀为三通电磁阀,能够使上述第一通道选择性的与上述第一外管或上述反吹通道连通;
上述第二电磁阀为三通电磁阀,能够使上述第二通道选择性的与上述第二外管或上述反吹通道连通。
作为上述集成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反吹通道包括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上述通道一的一端与上述进气口相连,上述通道一的另一端、上述通道二的一端和上述通道三的一端汇合连通;上述通道二的另一端连接于上述第一电磁阀,上述通道三的另一端连接于上述第二电磁阀。
作为上述集成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阀块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上述阀块的内部还开设有通道四,上述第五电磁阀的进口通过上述通道四与上述进气口相连,上述第五电磁阀的出口连接于上述反吹通道的通道一,能够选择性的使上述反吹通道与上述通道四连通或断开。
作为上述集成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阀块内还设有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
上述第五通道的一端连接于上述第三电磁阀,另一端延伸至上述阀块的表面形成第一外界大气接口;上述第六通道的一端连接于上述第四电磁阀,另一端延伸至上述阀块的表面形成第二外界大气接口;
上述第三电磁阀为三通电磁阀,能够使上述第一外管选择性的与上述第三通道或上述第五通道连通;
上述第四电磁阀为三通电磁阀,能够是上述第二外管选择性的与上述第四通道或上述第六通道连通。
作为上述集成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第五通道为L形通道,其一端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于上述第三电磁阀,另一端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至上述阀块的表面形成第一外界大气接口;
上述第六通道为L形通道,其一端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于上述第四电磁阀,另一端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至上述阀块的表面形成第二外界大气接口。
作为上述集成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第一电磁阀和上述第二电磁阀设于上述阀块在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正对设置;
上述第一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二方向。
上述第三电磁阀和上述第四电磁阀设于上述阀块在上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正对设置。
作为上述集成阀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进气口、上述第一外界大气接口、上述第二外界大气接口、上述第一接口、上述第二接口、上述第一检测接口和上述第二检测接口均设于上述阀块的第一表面,上述第一表面为上述阀块上垂直于第二方向的一个表面,上述第一方向和上述第二方向垂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力监测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集成阀,该压力监测系统还包括:
差压传感器,该差压传感器的总压测量端连接于第一检测接口;该差压传感器的静压测量端连接于第二检测接口;
皮托管,该皮托管的总压端连接于第一接口,上述皮托管的静压端连接于第二接口。
作为上述压力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阀块的内部设有反吹通道和通道四,上述通道四的一端延伸至上述阀块的表面形成进气口,且上述阀块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上述第五电磁阀能够选择性的使上述反吹通道与上述通道四连通或断开;
上述第五电磁阀的进口设置第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将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中的至少两个设置于阀块内部,再将相应的电磁阀安装到阀块上,通过阀块内部的通道连接各个电磁阀形成一个集成阀,减少了外部气体管道和密封接头的使用,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漏气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阀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沿B-B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沿C-C的剖面图;
图5是图2中沿D-D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阀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沿A-A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皮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第三电磁阀;4、第四电磁阀;
11、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31、第三通道;41、第四通道;
12、第一接口;22、第二接口;32、第五通道;42、第六通道;
33、第一压力传感器;43、第二压力传感器;
5、阀块;51、第一表面;52、第二表面;53、第三表面;54、第四表面;
6、进气口;61、反吹通道;7、第五电磁阀;8、皮托管;
a、第一外管;b、第二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压力监测系统包括集成阀,集成阀包括阀块5、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和第三电磁阀3和第四电磁阀4,其中,阀块5内至少设有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21、第三通道31和第四通道41中的两个,其余的通道为外部管路。第一电磁阀1的进口连接于第一通道11的一端,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接口12,用于连接待测气源;第二电磁阀2的进口连接于第二通道21的一端,第二通道21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接口22,用于连接待测气源;第三电磁阀3的出口连接于第三通道31的一端,第三通道31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检测接口,用于连接差压传感器的总压测量端;第四电磁阀4的出口连接于第四通道41的一端,第四通道41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检测接口,用于连接差压传感器的静压测量端;第一电磁阀1的出口和第三电磁阀3的进口通过第一外管a相连,第二电磁阀2的出口和第四电磁阀4的进口通过第二外管b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21、第三通道31和第四通道41均设置于阀块5内。
如此设置,将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第三电磁阀3和第四电磁阀4安装于阀块5上,通过阀块5内部的通道连接各个电磁阀形成一个集成阀,减少了外部气体管道和密封接头的使用,降低的安装难度的同时增加了集成阀的气密性。
可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2设于阀块5在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正对设置;第三电磁阀3和第四电磁阀4设于阀块5在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正对设置。
具体地,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22、第一检测接口和第二检测接口均设于阀块5的第一表面51,第一表面51为阀块5上垂直于第二方向的一个表面,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更加具体的,第一通道11为L形通道,其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阀块5的第三表面53形成第一安装口,第一电磁阀1安装于第一安装口,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阀块5的第一表面51形成第一接口12;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第二通道21为L形通道,其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阀块5的第四表面54形成第二安装口,第二电磁阀2安装于第二安装口,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阀块5的第一表面51形成第二接口22。
第三通道31为L形通道,其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阀块5的第三表面53形成第三安装口,第三电磁阀3安装于第三安装口,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阀块5的第一表面51形成第一检测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表面53和第四表面54为阀块沿第一方向相对分布的两个端面。
第四通道41为L形通道,其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阀块5的第四表面54形成第四安装口,第四电磁阀4安装于第四安装口,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阀块5的第一表面51形成第二检测接口。
如此设计,可以避免阀块5内部出现倾斜通道,简化了阀块5内通道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力监测系统还包括差压传感器和皮托管8,差压传感器的总压测量端33与第一检测接口相连、差压传感器的静压测量端43与第二检测接口相连;皮托管8的H端连接于第一接口12,皮托管8的L端连接于第二接口22。在进行测量时,待测气体流经皮托管8的头部,其正对气流端与H端连通,气体由正对气流端口流至第一接口12,然后依次经过第一通道11、第一电磁阀1、第一外管a、第三电磁阀3、第三通道31、第一检测接口并最终到达差压传感器的总压测量端33,即可测出皮托8管正对气流端和背对气流端的压力差值。
当每次开始测量之前,需要对差压传感器的两个测量端进行调零,以确保检测精度。为此,阀块5内还设有第五通道32和第六通道42,第五通道32为L形通道,其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于第三电磁阀3,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阀块5的表面形成第一外界大气接口;第六通道42为L形通道,其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于第四电磁阀4,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阀块5的表面形成第二外界大气接口,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示例性地,第一外界大气接口和第二外界大气接口均设于阀块5的第一表面51。
具体的,第三电磁阀3为三通电磁阀,能够使第三通道31选择性的与第一外管a或第五通道32连通;第四电磁阀4为三通电磁阀,能够使第四通道41选择性的与第二外管b或第六通道42连通,此处使用三通电磁阀执行切换动作,操作方便且简化了管路连接。
当第三通道31连通第一外管a且第四通道41连通第二外管b时,对待测气体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控制第三电磁阀3使第三通道31与第五通道32连通,控制第四电磁阀4使第四通道41与第五通道42连通,使外界大气流经差压传感器的两端,将其示数调零。
如此设置,将第五通道32和第六通道42集成于阀体5内,减少了外部通道的使用,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漏气风险。
进一步的,阀块5的表面上设有进气口6,阀块5内部设置有反吹通道61,反吹通道61能够将进气口6与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2连通。
具体的,反吹通道61包括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通道一的一端与进气口6相连,通道一的另一端、通道二的一端和通道三的一端汇合连通;通道二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电磁阀1,通道三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磁阀2;第一电磁阀为三通电磁阀,能够使第一通道11选择性的与第一外管a或反吹通道61连通;第二电磁阀2为三通电磁阀,能够使第二通道21选择性的与第二外管b或反吹通道61连通。示例性地,进气口6设于阀块5的第一表面51。
在进行反吹时,第一电磁阀1控制第一通道11与反吹通道61连通,第二电磁阀2控制第二通道21与反吹通道61连通,反吹气体从进气口6进入反吹通道61,一部分气体依次流经反吹通道61、第一电磁阀1、第一通道11然后通过皮托管8吹出,另一部分气体依次流经反吹通道61、第二电磁阀2、第二通道21然后通过皮托管8吹出。
如此设置将反吹通道61集成在阀块5上,省去了外部通道的连接,提升了集成阀的气密性。
进一步地,阀块5的表面安装有第五电磁阀7,阀块5的内部还开设有通道四,第五电磁阀7的进口通过通道四与进气口6相连,第五电磁阀7的出口连接于反吹通道61的通道一,能够选择性的使反吹通道61与通道四连通或断开。
示例性地,第五电磁阀7安装于阀块5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52、第一表面51和第四表面54两两垂直。
在反吹时,第五电磁阀7打开,反吹气体从进气口6进入通道四,流经第五电磁阀7后进入反吹通道61;停止反吹时,第五电磁阀7关闭,反吹气体被截止在第五电磁阀7内部,不会进入反吹通道61。由于进行测量时需要停止反吹,且反吹需要间歇进行,因此设置第五电磁阀来控制反吹通道61的通断,相比于直接启停吹气装置,如空气泵,控制第五电磁阀7更方便且反应灵敏。将通道四和反吹通道61集成于阀块5的内部,第五电磁阀7直接安装于阀块5上即可控制反吹动作,省去了外部通道的连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力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五电磁阀7的进口处。由于进行间歇反吹操作时,吹气装置不断地将反吹气体送至第五电磁阀7的进口,在第五电磁阀7被关闭的极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反吹气体滞留在第五电磁阀7的进口处,因此需要设置第三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其进口处的压力情况,当压力超过警戒值时,及时关闭吹气装置,防止第五电磁阀7损坏。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集成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块(5),所述阀块内设有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21)、第三通道(31)和第四通道(41)中的至少两个,其余的通道为外部管路;
第一电磁阀(1),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进口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11)的一端,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接口(12),用于连接待测气源;
第二电磁阀(2),所述第二电磁阀(2)的进口连接于所述第二通道(21)的一端,所述第二通道(21)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接口(22),用于连接待测气源;
第三电磁阀(3),所述第三电磁阀(3)的出口连接于所述第三通道(31)的一端,所述第三通道(31)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检测接口,用于连接差压传感器的总压测量端;
第四电磁阀(4),所述第四电磁阀(4)的出口连接于所述第四通道(41)的一端,所述第四通道(41)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检测接口,用于连接差压传感器的静压测量端;
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出口和所述第三电磁阀(3)的进口通过第一外管(a)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2)的出口和所述第四电磁阀(4)的进口通过第二外管(b)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5)的表面上设有进气口(6),所述阀块(5)内部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进气口(6)连通的反吹通道(61);
所述第一电磁阀(1)能够使所述第一通道(1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外管(a)或所述反吹通道(61)连通;
所述第二电磁阀(2)能够使所述第二通道(2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二外管(b)或所述反吹通道(6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通道(61)包括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所述通道一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6)相连,所述通道一的另一端、所述通道二的一端和所述通道三的一端汇合连通;所述通道二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磁阀(1),所述通道三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磁阀(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5)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7),所述阀块(5)的内部还开设有通道四,所述第五电磁阀(7)的进口通过所述通道四与所述进气口(6)相连,所述第五电磁阀(7)的出口连接于所述反吹通道(61)的通道一,能够选择性的使所述反吹通道(61)与所述通道四连通或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5)内还设有第五通道(32)和第六通道(42);
所述第五通道(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磁阀(3),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阀块(5)的表面形成第一外界大气接口;所述第六通道(4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磁阀(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阀块(5)的表面形成第二外界大气接口;
所述第三电磁阀(3)能够使所述第三通道(3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外管(a)或所述第五通道(32)连通;
所述第四电磁阀(4)能够使所述第四通道(41)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二外管(b)或所述第六通道(4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通道(32)为L形通道,其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于所述第三电磁阀(3),另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阀块(5)的表面形成第一外界大气接口;
所述第六通道(42)为L形通道,其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于所述第四电磁阀(4),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阀块(5)的表面形成第二外界大气接口;
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2)设于所述阀块(5)在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正对设置;
所述第三电磁阀(3)和所述第四电磁阀(4)设于所述阀块(5)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正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6)、所述第一外界大气接口、所述第二外界大气接口、所述第一接口(12)、所述第二接口(22)、所述第一检测接口和所述第二检测接口均设于所述阀块(5)的第一表面(51),所述第一表面(51)为所述阀块(5)上垂直于第二方向的一个表面,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9.压力监测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集成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差压传感器,所述差压传感器的总压测量端(33)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接口;所述差压传感器的静压测量端(43)连接于所述第二检测接口;
皮托管(8),所述皮托管(8)的总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12),所述皮托管(8)的静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5)的内部设有反吹通道(61)和通道四,所述通道四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阀块(5)的表面形成进气口(6),且所述阀块(5)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7),所述第五电磁阀(7)能够选择性的使所述反吹通道(61)与所述通道四连通或断开;
所述第五电磁阀(7)的进口设置第三压力传感器。
CN202321222588.6U 2023-05-19 2023-05-19 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 Active CN220828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2588.6U CN220828575U (zh) 2023-05-19 2023-05-19 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2588.6U CN220828575U (zh) 2023-05-19 2023-05-19 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8575U true CN220828575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6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22588.6U Active CN220828575U (zh) 2023-05-19 2023-05-19 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8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2929A (zh) 一种管道堵塞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1318981Y (zh) 管路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2040547U (zh) 一种管道堵塞的检测装置以及供应系统
CN220828575U (zh) 集成阀及压力监测系统
CN205027722U (zh) 泵吸式气体取样监测装置
CN201269771Y (zh) 零漏失量音速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WO2020118996A1 (zh) 一种用于管路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2455613U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供氢系统分流阀
CN208847410U (zh) 顶焊气密性检测系统
CN209069531U (zh) 一种用于管路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3295480A (zh) 一种露点检测取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5598487U (zh) 威力巴流量计节流件自动清洁装置
CN218674164U (zh) 一种液体阻力测量设备
CN218097877U (zh) 一种防堵塞的节流装置
CN206257352U (zh) 一种智能流量控制器
CN218509697U (zh) 一种水泵自动排气装置
CN218240085U (zh) 一种新型皮托管测流速设备
CN217688076U (zh) 一种双通道气溶胶采样切换阀组
CN211425602U (zh) 一种水表检测装置
CN214538412U (zh) 一种管路气密检测装置
CN221033403U (zh) 一种改良密封性气路
CN217586147U (zh) 一种刻蚀机真空度检测结构
CN110118306B (zh) 一种模块式气路液路切换装置
CN220891220U (zh) 一种能检测泄漏的球阀
CN217542962U (zh) 一种ph电极传感器安装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