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8407U -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 - Google Patents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8407U
CN220818407U CN202320484685.6U CN202320484685U CN220818407U CN 220818407 U CN220818407 U CN 220818407U CN 202320484685 U CN202320484685 U CN 202320484685U CN 220818407 U CN220818407 U CN 220818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loth
assembly
press
synergistic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46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金有
陈良才
李超
王宗耀
潘涛
赵文彬
姜风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ngx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ngx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ngx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ngx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846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8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8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8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水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该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中,第一辊筒组件设于框架;第二辊筒组件设于框架;压榨组件设于框架;且位于框架的中间位置。第一滤布绕设于第一辊筒组件和压榨组件;第二滤布绕设于第二辊筒组件和压榨组件,且和第一滤布在压榨组件处重合;第一对压组件包括第一压力轮和第一压力驱动件,第一压力驱动件设于框架,第一压力轮设于第一压力驱动件的输出端,且能挤压绕设于压榨组件上的第一滤布。上述设置大大提高了挤压力,提高了脱水能力,从而降低了固体废弃物在处理后的含水率,且降低了对滤布的要求,降低成本。相较于低温干化机投资低,且运行成本低。

Description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水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
背景技术
对于固体废弃物需要合理处置才能不污染环境,然而对于部分固体废弃物(如煤泥、豆渣)具有含水率高、持水性强以及粘性较大的特点,导致水分脱出难度较大,影响其后续利用,另外,如果产品中水分脱除不达标,还会导致运输困难,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实现部分固体废弃物(如煤泥、豆渣)高效脱水对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资源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现有带式脱水机通过张紧的滤布进行脱水,对于部分固体废弃物(如煤泥、豆渣)处理后的含水率无法达到要求,通过低温干化机脱水,虽然可以达到含水率的要求,但是存在投资成本高,且较高的能耗导致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为此,亟需研究一种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以提高脱水能力,降低固体废弃物在处理后的含水率,且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以提高脱水能力,降低固体废弃物在处理后的含水率,且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该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
框架;
第一辊筒组件,设于所述框架;
第二辊筒组件,设于所述框架;
压榨组件,设于所述框架;
第一滤布,绕设于所述第一辊筒组件和所述压榨组件;
第二滤布,绕设于所述第二辊筒组件和所述压榨组件,且和所述第一滤布在所述压榨组件处重合;
第一对压组件,所述第一对压组件包括第一压力轮和第一压力驱动件,所述第一压力驱动件设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一压力轮设于所述第一压力驱动件的输出端,且能挤压绕设于所述压榨组件上的所述第一滤布。
优选地,所述压榨组件包括若干压滤辊,所述第一滤布绕设于所述压滤辊之间;所述第一压力轮能靠近或远离其中一个所述压滤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对压组件设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压力轮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压滤辊。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轮靠近所述压滤辊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压力轮与所述压滤辊之间的压力大小可调。
优选地,所述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第二对压组件,所述第二对压组件包括第二压力轮和第二压力驱动件,所述第二压力驱动件设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二压力轮设于所述第二压力驱动件的输出端,且能挤压绕设于所述压榨组件上的所述第二滤布。
优选地,所述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第一张紧组件,所述第一张紧组件用于张紧所述第一滤布;
和/或
所述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第二张紧组件,所述第二张紧组件用于张紧所述第二滤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张紧组件包括第一张紧驱动件、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辊筒组件中的一个第一从动筒和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接,所述第一齿条设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一齿轮滑动设于所述框架,且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张紧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滤布和所述第二滤布纠偏。
优选地,所述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冲洗组件,所述冲洗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滤布和所述第二滤布冲洗。
优选地,所述冲洗组件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用于接收固体废弃物在挤压过程产生的水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该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通过设置第一对压组件,其中,第一压力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一压力轮挤压第一辊筒组件上的第一滤布,进而对第一滤布和第二滤布之间的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的挤压,与现有的通过张紧滤布提高压力的方案相比,大大提高了挤压力,提高了对固体废弃物的脱水能力,从而降低了固体废弃物在处理后的含水率,且降低了对滤布的要求,降低成本。相较于低温干化机投资低,且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框架;
21、第一主动筒;22、第一从动筒;23、第一驱动件;24、第二从动筒;
3、压滤辊;
41、第一滤布;42、第二滤布;
51、第一对压组件;511、第一压力轮;512、第一压力驱动件;52、第二对压组件;
61、第一张紧组件;611、第一张紧驱动件;612、第一齿条;613、第一齿轮;62、第二张紧组件;
71、第一张紧轮;72、第二张紧轮;73、第三张紧轮;
81、纠偏组件;82、第一清洗头;83、第二清洗头;84、接水盘;85、水管;86、均布组件;87、称量组件;88、自动注油组件;881、油桶;882、分配器;883、油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用于对固体废弃物(如煤泥、豆渣)进行脱水,该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框架1、第一辊筒组件、第二辊筒组件、压榨组件、第一滤布41、第二滤布42和第一对压组件51,其中,第一辊筒组件设于框架1;第二辊筒组件设于框架1;压榨组件设于框架1,且位于框架1的中间位置。第一滤布41绕设于第一辊筒组件和压榨组件;第二滤布42绕设于第二辊筒组件和压榨组件,且和第一滤布41在压榨组件处重合;第一对压组件51包括第一压力轮511和第一压力驱动件512,第一压力驱动件512设于框架1,第一压力轮511设于第一压力驱动件512的输出端,且能挤压绕设于压榨组件上的第一滤布41。
其中,第一滤布41采用聚酯、尼龙、聚丙烯的一种材质或两种复合材质,编织而成,耐高压和高温,不易拉伸或变形,第一滤布41在运行时所受张紧力范围为10-500KN/m。第二滤布42的材质和结构参照第一滤布41设置。
该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通过第一压力驱动件512可以驱动第一压力轮511挤压第一辊筒组件上的第一滤布41,进而使得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之间的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的挤压,与现有的通过张紧滤布提高度对固体废弃物的挤压力的方案相比,大大提高了挤压力,提高了对固体废弃物的脱水能力,从而降低了固体废弃物在处理后的含水率,且降低了对滤布的要求,降低成本。相较于低温干化机投资低,且运行成本低。
具体地,第一辊筒组件包括第一主动筒21和若干第一从动筒22,压榨组件包括若干压滤辊3,第一滤布41绕设于第一主动筒21、第一从动筒22和压滤辊3之间;第一压力轮511能靠近或远离其中一个压滤辊3。其中,压滤辊3设有八个,压滤辊3用于缠绕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重叠的部分,该八个压滤辊3分为两组,每组四个,每组中的四个压滤辊3自上至下间隔设置,且两组中的压滤辊3交错设置,滤布依次交替缠绕。该设置能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八次挤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框架1中间位置的压滤辊3可以设置3-12个,具体地,可以为四个、十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二十个,只要满足交替布局即可。各个压滤辊3在上下方向可以调整,以改变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的角度,适应不同物料,且压力可以提高两倍,使得脱水效果增加。压滤辊3采用高强度辊。
其中,第一驱动件23设于框架1,用于驱动第一主动筒21,通过皮带或者链条带动第一从动筒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滤布41转动。
可选地,第一对压组件51设有至少两个,两个第一压力轮511分别对应两个压滤辊3。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对压组件51的数量可以根据压滤辊3的数量设置,其中,压滤辊3的数量设置为n,则第一对压组件51的数量可以为1/2n,或者1/2n±1。
进一步地,第一压力轮511靠近压滤辊3的状态下,第一压力轮511与压滤辊3之间的压力大小可调。其中,第一压力驱动件512可以为气缸,第一压力轮511转动设于气缸的活塞杆,可以根据活塞杆的伸出长度确定压力值。为进一步确定压力值,可以在活塞杆上设置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轮511转动设于压力支架,压力支架固定于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端。优选地,压力支架滑动设于框架1。其中,最大压力可以为1.5Mpa,相比普通带机提升了10-50倍的挤压力。
为进一步提高对固体废弃物的挤压,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第二对压组件52,第二对压组件52包括第二压力轮和第二压力驱动件,第二压力驱动件设于框架1,第二压力轮设于第二压力驱动件的输出端,且能挤压绕设于压榨组件上的第二滤布42。第二压力轮能靠近或远离其中一个压滤辊3,第二压力轮与压滤辊3之间的压力大小可调。其中,第二对压组件52的结构可参照第一对压组件51。
第二辊筒组件包括若干第二从动筒24,第二滤布42绕设于第二从动筒24和压滤辊3之间。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第一张紧组件61,第一张紧组件61用于张紧第一滤布41。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第二张紧组件62,第二张紧组件62用于张紧第二滤布42。具体地,第一张紧组件61包括第一张紧驱动件611、第一齿条612和第一齿轮613,其中一个第一从动筒22和第一齿轮613同轴固接,第一齿条612设于框架1,第一齿轮613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框架1,且与第一齿条612啮合,第一齿轮613与第一张紧驱动件61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其中,第一张紧驱动件611可以为气缸或气囊。以气缸为例进行说明,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框架1上,第一齿轮613转动连接于活塞杆的一端。另外,第二张紧组件62的结构和第一张紧组件61相同。本实施例中,竖直方向为上下方向。
本实施例中,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多个局部张紧轮,用于对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进行预调紧。其中,局部张紧轮位置可调地设于框架1上。示例性地,局部张紧轮设有三个,自左向右依次设置,分别为第一张紧轮71、第二张紧轮72和第三张紧轮73。
关于第一张紧轮71,框架1上设有若干竖直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张紧轮71位于第二滤布42的内侧,第一张紧轮71的轮轴选择性地和一个第一安装孔配合,实现对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的张紧。
关于第二张紧轮72,框架1上设有若干竖直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张紧轮72位于第一滤布41的内侧,第二张紧轮72的轮轴选择性地和一个第二安装孔配合,实现对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的张紧。
关于第三张紧轮73,框架1上设有若干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三安装孔,第三张紧轮73位于第一滤布41的内侧,第三张紧轮73的轮轴选择性地和一个第三安装孔配合,实现对第一滤布41的张紧。
通过设置局部张紧轮、第一张紧组件61和第二张紧组件62,可以对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设置低、中、高、超高多种张紧模式。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纠偏组件81,纠偏组件81用于对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纠偏。具体地,纠偏组件81包括纠偏轮和纠偏动力件,纠偏动力件设于框架1,纠偏轮设于纠偏动力件的输出端,第一滤布41经过纠偏轮。其中,纠偏轮的外周设有环形槽,第一滤布41贴设于槽底。纠偏动力件设于框架1,且延伸至框架1的外部,纠偏轮位于框架1内部,防止第一滤布41和各个辊筒组件错位。另外,第二滤布42经过纠偏组件81的纠偏轮,能防止第二滤布42和各个辊筒组件错位。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冲洗组件,冲洗组件用于对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冲洗。具体地,冲洗组件包括第一清洗头82、第二清洗头83和若干接水盘84,第一清洗头82用于对与第二滤布42分离的第一滤布41进行喷水,第二清洗头83用于对与第一滤布41分离的第二滤布42进行喷水,第一滤布41下方且于第一清洗头82的正下方设有接水盘84,第二滤布42下方且于第二清洗头83的正下方设有接水盘84,接水盘84通过水管85将水排出,每个压滤辊3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接水盘84,自上至下,每个接水盘84之间设有水管85,将在上的接水盘84中的水排到在下的接水盘84中,最下方的接水盘84通过水管85将水排出。优选地,各个接水盘84均倾斜或水平设置。另外,通过吹气方式对分离的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进行吹扫。通过毛刷对分离的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进行扫除。上述设置提高滤布的冲洗、干燥效果,避免滤布上沾带的水分进入物料中,影响脱水效果。
均布组件86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均匀地将固体废弃物输送至第二滤布42上,然后进入第一滤布41和第二滤布42之间。使得滤布受力均匀,提高处理效果、延长滤布的寿命。其中,框架1呈Z形,均布组件86设于Z形的尾端。在均布组件86的入口处设置智能调速机构。框架1的整体外观采用Z字型设计,极大减少了占地面积,有利于设备的高程衔接;采用全密闭结构,既美观又卫生,同时有利于气体收集。
称量组件87用于对进入均布组件86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称量,实现智能调节。自动注油组件88能自动对各零部件进行注油润滑,可减轻人员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人为因素对设备造成的损害。自动注油组件88包括油桶881和分配器882,分配器882用于将油桶881内的油分配至各个零部件。油桶881的一侧设有油位计883,用于显示油位。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功能分区,节约操作维护成本。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
第一辊筒组件,设于所述框架(1);
第二辊筒组件,设于所述框架(1);
压榨组件,设于所述框架(1);
第一滤布(41),绕设于所述第一辊筒组件和所述压榨组件;
第二滤布(42),绕设于所述第二辊筒组件和所述压榨组件,且和所述第一滤布(41)在所述压榨组件处重合;
第一对压组件(51),所述第一对压组件(51)包括第一压力轮(511)和第一压力驱动件(512),所述第一压力驱动件(512)设于所述框架(1),所述第一压力轮(511)设于所述第一压力驱动件(512)的输出端,且能挤压绕设于所述压榨组件上的所述第一滤布(41);
所述压榨组件包括若干压滤辊(3),所述第一滤布(41)绕设于所述压滤辊(3)之间;所述第一压力轮(511)能靠近或远离其中一个所述压滤辊(3);
所述压滤辊(3)在上下方向可调,以改变所述第一滤布(41)和所述第二滤布(42)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压组件(51)设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压力轮(511)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压滤辊(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轮(511)靠近所述压滤辊(3)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压力轮(511)与所述压滤辊(3)之间的压力大小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第二对压组件(52),所述第二对压组件(52)包括第二压力轮和第二压力驱动件,所述第二压力驱动件设于所述框架(1),所述第二压力轮设于所述第二压力驱动件的输出端,且能挤压绕设于所述压榨组件上的所述第二滤布(4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第一张紧组件(61),所述第一张紧组件(61)用于张紧所述第一滤布(41);
和/或
所述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第二张紧组件(62),所述第二张紧组件(62)用于张紧所述第二滤布(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组件(61)包括第一张紧驱动件(611)、第一齿条(612)和第一齿轮(613),所述第一辊筒组件中的一个第一从动筒(22)和所述第一齿轮(613)同轴固接,所述第一齿条(612)设于所述框架(1),所述第一齿轮(613)滑动设于所述框架(1),且与所述第一齿条(612)啮合,所述第一齿轮(613)与所述第一张紧驱动件(61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纠偏组件(81),所述纠偏组件(81)用于对所述第一滤布(41)和所述第二滤布(42)纠偏。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包括冲洗组件,所述冲洗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滤布(41)和所述第二滤布(42)冲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组件包括接水盘(84),所述接水盘(84)用于接收固体废弃物在挤压过程产生的水分。
CN202320484685.6U 2023-03-14 2023-03-14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 Active CN220818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4685.6U CN220818407U (zh) 2023-03-14 2023-03-14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4685.6U CN220818407U (zh) 2023-03-14 2023-03-14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8407U true CN220818407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12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4685.6U Active CN220818407U (zh) 2023-03-14 2023-03-14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8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50775U (zh) 一种压力可调的带式压滤机
CN110015831A (zh) 一种板链式污泥压滤机
CN113754226A (zh) 一种增压型带式深度脱水机及其应用方法
CN220818407U (zh) 增效带式深度脱水机
CN208104750U (zh) 一种织物水洗清洁装置
CN211445476U (zh) 一种四网带式压滤机
CN206896968U (zh) 大型带式压滤机
CN201390918Y (zh) 浆板机用夹网成型器
CN115721991A (zh) 一种带有对压压力逐步增加的高压带式快速脱水机
CN212655896U (zh) 高清洁水刺无纺布专用短纤维生产线
CN214962470U (zh) 工业用果蔬带式压榨机
CN213049549U (zh) 一种炉渣处理用泥浆压滤机
CN211284104U (zh) 一种有机质固废处理装置用滤布纠偏机构
CN201471220U (zh) 水泥波形瓦成型机
CN211216901U (zh) 一种水磨米粉加工装置
CN110734205B (zh) 浓缩脱水强压一体化污泥脱水机
CN2916536Y (zh) 一种带式压滤机
CN108929015A (zh)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装置
CN107473559B (zh) 一种具有挡泥带的带式压滤机
CN110803848B (zh) 一种有机质固废处理装置用滤布纠偏机构及其纠偏方法
CN209322692U (zh) 一种活性污泥脱水系统
CN206866588U (zh) 一种海藻制饼设备
CN217499040U (zh) 一种牛粪脱水用带式压榨过滤机
CN208454773U (zh) 一种增强压榨的带式污泥脱水机
CN220034303U (zh) 一种新型浓缩带式压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