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6403U - 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6403U
CN220816403U CN202322490434.1U CN202322490434U CN220816403U CN 220816403 U CN220816403 U CN 220816403U CN 202322490434 U CN202322490434 U CN 202322490434U CN 220816403 U CN220816403 U CN 220816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lexible
rigid
flexible buffer
cush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904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卫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tiv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904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6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6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6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包括刚性内套,刚性内套包括第一套筒以及与第一套筒第一端的外侧连接的第一垫片部;柔性缓冲套,柔性缓冲套套于第一套筒外侧,柔性缓冲套的第一端与第一垫片部限位配合,第一套筒的第二端由柔性缓冲套的第二端漏出;刚性外套,刚性外套套于柔性缓冲套外侧,刚性外套的第一端与第一垫片部限位配合,第一套筒的第二端由刚性外套的第二端漏出。该减震装置能够降低风机固定对基座的刚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风机属于运转部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动平衡的存在,风机会产生振动现象。动平衡的等级决定了风机运转过程中在径向的振动量。为了抑制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降低风机轴承的损坏风险,一般都将风机固定在高刚度的基座上,利用基座的刚性限制风机的振动量,此刚性基座支撑风机的固有频率必须要高于风机的运转区间,以避开共振问题。随着风机的重量和转速不断上升,对基座的刚度要求也随之增加,基础刚度的上升使得基座的成本明显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上述减震装置能够降低风机固定对基座的刚度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装置,包括:
刚性内套,所述刚性内套包括第一套筒以及与所述第一套筒第一端的外侧连接的第一垫片部;
柔性缓冲套,所述柔性缓冲套套于所述第一套筒外侧,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垫片部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二端由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二端漏出;
刚性外套,所述刚性外套套于所述柔性缓冲套外侧,所述刚性外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垫片部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二端由所述刚性外套的第二端漏出。
可选地,还包括弹性缓冲部,所述弹性缓冲部位于所述柔性缓冲套远离所述第一垫片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膨胀套,所述膨胀套与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膨胀套可由所述刚性内套与所述刚性外套之间漏出。
可选地,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二端由所述刚性外套的第二端漏出,所述膨胀套套设于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膨胀套与所述柔性缓冲套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膨胀套的内径大于所述柔性缓冲套的内径,所述膨胀套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柔性缓冲套的内壁与外壁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膨胀套呈瓣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膨胀套的外壁临近所述柔性缓冲套的区域形成有一圈导弯槽。
可选地,所述膨胀套的内壁具有用于引导所述瓣状结构弯折方向的导角。
可选地,所述导角呈斜面导角或者圆弧状导角。
可选地,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套设于所述刚性外套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一端具有第二垫片部,所述第二垫片部与所述第一垫片部相抵;
所述刚性外套的第一端具有第三垫片部,所述第三垫片部与所述第二垫片部相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包括刚性内套、柔性缓冲套以及刚性外套,其中,刚性内套包括第一套筒以及与第一套筒第一端的外侧连接的第一垫片部,柔性缓冲套套于第一套筒外侧,刚性外套套于柔性缓冲套的外侧,刚性内套的第一垫片部对柔性缓冲套和刚性外套的第二端进行限位,第一套筒的第二端由柔性缓冲套和刚性外套的第二端漏出。该减震装置可以应用于安装固定风机,具体地,风机可以固定于安装板上,安装板上可以具有多个安装孔,上述减震装置可以贯穿安装孔设置,刚性外套的外侧壁与安装孔的内侧壁配合,刚性内套的第一垫片部可以与安装板限位配合,螺钉的螺杆穿过刚性内套与基座连接,螺钉的螺帽与第一垫片部限位配合,打紧螺钉后,可以使得安装板固定在基座上,从而将风机固定在基座上,刚性内套可以被固定在基座上,限制缓冲垫平移,缓冲垫可以在安装孔的径向上起到缓冲效果,减少安装板的震动,刚性内套可以限制安装板的移动且防止安装板直接与柔性缓冲套接触,保护柔性缓冲垫。上述减震装置通过刚性内套和刚性外套中间的柔性缓冲套,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风机的震动,降低风机固定对基座的刚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缓冲套与膨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缓冲套与膨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缓冲套与膨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减震装置的爆炸图。
图标:
1-刚性内套;11第一套筒;12-第一垫片部;2-柔性缓冲套;21-第二垫片部;3-刚性外套;31-第三垫片部;4-弹性缓冲部;41-膨胀套;411-导弯槽;412-导角;42-弹性垫;100-风机;200-安装板;300-基座;400-螺钉;500-减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装置,包括:
刚性内套1,刚性内套1包括第一套筒11以及与第一套筒11第一端的外侧连接的第一垫片部12;
柔性缓冲套2,柔性缓冲套2套于第一套筒11外侧,柔性缓冲套2的第一端与第一垫片部12限位配合,第一套筒11的第二端由柔性缓冲套2的第二端漏出;
刚性外套3,刚性外套3套于柔性缓冲套2外侧,刚性外套3的第一端与第一垫片部12限位配合,第一套筒11的第二端由刚性外套3的第二端漏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装置中,包括刚性内套1、柔性缓冲套2以及刚性外套3,其中,刚性内套1包括第一套筒11以及与第一套筒11第一端的外侧连接的第一垫片部12,柔性缓冲套2套于第一套筒11外侧,刚性外套3套于柔性缓冲套2的外侧,刚性内套1的第一垫片部12对柔性缓冲套2和刚性外套3的第二端进行限位,第一套筒11的第二端由柔性缓冲套2和刚性外套3的第二端漏出。该减震装置可以应用于安装固定风机,具体地,如图3所示,风机100可以固定于安装板200上,安装板200上可以具有多个安装孔,上述减震装置500可以贯穿安装孔设置,刚性外套3的外侧壁与安装孔的内侧壁配合,刚性内套1的第一垫片部12可以与安装板200限位配合,螺钉400的螺杆穿过刚性内套1与基座300连接,螺钉400的螺帽与第一垫片部12限位配合,打紧螺钉400后,可以使得安装板200固定在基座300上,从而将风机100固定在基座300上,刚性内套1可以被固定在基座300上,限制缓冲垫平移,缓冲垫可以在安装孔的径向上起到缓冲效果,减少安装板200的震动,刚性内套1可以限制安装板200的移动且防止安装板200直接与柔性缓冲套2接触,保护柔性缓冲套。上述减震装置通过刚性内套1和刚性外套3中间的柔性缓冲套2,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风机100的震动,降低风机100固定对基座300的刚度的要求。
具体地,上述刚性内套1和刚性外套3可以为不锈钢材质,柔性缓冲套2可以为橡胶材质;可选地,上述刚性内套1、刚性外套3以及柔性缓冲套2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另外,上述刚性内套1、刚性外套3和柔性缓冲套2的具体长度在这里也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柔性缓冲套2的第一端可以具有第二垫片部21,第二垫片部21与第一垫片部12相抵,以使柔性缓冲套2的第一端与第一垫片部12限位配合;刚性外套3的第一端可以具有第三垫片部31,第三垫片部31与第二垫片部21相抵,以使刚性外套3的第一端与第二垫片部21和第一垫片部12限位配合。当减震装置500贯穿设置于安装板200上的安装孔处时,刚性外套3的第三垫片部31可与安装板200限位配合,柔性缓冲垫的第二垫片部21夹于刚性内套1的第一垫片部12与刚性外套3的第二垫片部21之间,当打紧螺钉400后,通过第一垫片部12、第二垫片部21和第三垫片部31的限位作用,可以避免减震装置移位,并且柔性的第二垫片部21也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上述减震装置还可以包括弹性缓冲部4,弹性缓冲部4可以位于柔性缓冲套2远离第一垫片部12的一侧。在使得安装板200与基座300固定的过程中,弹性缓冲部4可以位于安装板200与基座300之间,当打紧螺钉400后,安装板200与基座300之间对弹性缓冲部压缩,弹性缓冲部沿安装板200与基座300的排列方向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能够降低风机100固定对基座300的刚度的要求。刚性内套1可以起到定位弹性缓冲部4的压缩程度和紧固支撑风机100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4至图6所示,上述弹性缓冲部4可以为膨胀套41,膨胀套41与柔性缓冲套2的第二端连接,膨胀套41可由刚性内套1与刚性外套3之间漏出。减震装置灌装安装板200的安装孔时,膨胀套41可以由安装板200的安装孔中漏出,在将安装板200固定在基座300上的过程中,安装板200与基座300可以将膨胀套41压缩,打紧螺钉400后,压缩的膨胀套41可以在安装板200与基板之间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可选地,上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二端可以由刚性外套的第二端漏出,上述膨胀套41可以套设于柔性缓冲套2的第二端,方便组装。
可选地,如图4至图6所示,上述膨胀套41也可以与柔性缓冲套2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具体膨胀套41与柔性缓冲套2的连接方式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具体地,如图4所示,上述膨胀套41可以呈筒状,膨胀套41的内径可以大于柔性缓冲套2的内径,膨胀套4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柔性缓冲套2的内壁与外壁的距离,即使得膨胀套41的壁厚相对柔性缓冲套2减薄,在通过螺钉400将安装板200固定在基座300的过程中,安装板200可以将膨胀套41压缩呈灯笼状态,而打紧螺钉400后,膨胀套41被压缩成位于安装板200与基座300之间的片状弹性结构,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上述膨胀套41也可以呈瓣状结构,在螺钉400打紧的过程中,瓣状的膨胀套41结构可以开始向四周展开,在安装板200与基板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垫限制安装板200向基座300移动,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6所示,上述膨胀套41的外壁临近柔性缓冲套2的区域可以形成有一圈导弯槽411,能够使得瓣状的膨胀套41需要弯曲的位置减薄,在螺钉400打紧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容易得展开。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膨胀套41的内壁可以具有用于引导瓣状结构弯折方向的导角412,在螺钉400打紧的过程中,随着膨胀套41内壁的导角412的导向,可以更加容易引导瓣状膨胀套41的展开。
具体地,上述导角412可以呈斜面导角或者圆弧状导角,在这里不做限制。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上述弹性缓冲部4还可以为弹性垫42,弹性垫42可套设于刚性外套3的第二端。减震装置的刚性内套1、柔性缓冲套2和刚性外套3可以由安装板200的一侧穿过安装孔,弹性垫42可以位于安装板200的另一侧,并且套于刚性外套3的第二端,当打紧螺钉400后,弹性垫42可以在安装板200与基板之间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其中,上述弹性垫42可以为橡胶材质等,在这里不做此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刚性内套,所述刚性内套包括第一套筒以及与所述第一套筒第一端的外侧连接的第一垫片部;
柔性缓冲套,所述柔性缓冲套套于所述第一套筒外侧,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垫片部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二端由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二端漏出;
刚性外套,所述刚性外套套于所述柔性缓冲套外侧,所述刚性外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垫片部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二端由所述刚性外套的第二端漏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缓冲部,所述弹性缓冲部位于所述柔性缓冲套远离所述第一垫片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膨胀套,所述膨胀套与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膨胀套由所述刚性内套与所述刚性外套之间漏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二端由所述刚性外套的第二端漏出,所述膨胀套套设于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套与所述柔性缓冲套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套的内径大于所述柔性缓冲套的内径,所述膨胀套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柔性缓冲套的内壁与外壁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套呈瓣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套的外壁临近所述柔性缓冲套的区域形成有一圈导弯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套的内壁具有用于引导所述瓣状结构弯折方向的导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角呈斜面导角或者圆弧状导角。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部包括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套设于所述刚性外套的第二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缓冲套的第一端具有第二垫片部,所述第二垫片部与所述第一垫片部相抵;
所述刚性外套的第一端具有第三垫片部,所述第三垫片部与所述第二垫片部相抵。
CN202322490434.1U 2023-09-13 2023-09-13 减震装置 Active CN220816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0434.1U CN220816403U (zh) 2023-09-13 2023-09-13 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0434.1U CN220816403U (zh) 2023-09-13 2023-09-13 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6403U true CN220816403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13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90434.1U Active CN220816403U (zh) 2023-09-13 2023-09-13 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6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6092B2 (en) Motor mounting assembly with tunable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ies
KR100269034B1 (ko) 자기조정형진동감쇄장치
US20180149148A1 (en) Refrigerant compressor
JPH04228883A (ja) 往復気密圧縮機のための支持装置
EP1419567A4 (en) DUAL RIGIDITY BEARING DAMPING SYSTEM
CN220816403U (zh) 减震装置
CN111120514A (zh) 一种包含自适应阻尼器的空气轴承
JP4136940B2 (ja) シャフトダンパー
JPH044393A (ja) 配管の制振要素,制振要素を備えた配管及び制振要素を備えた圧力伝達機器
CN210686806U (zh) 减振器、减振结构及减振总成
US20200003207A1 (en) Water pump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CN213777940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减振的减振脚垫及压缩机、空调器
RU2507456C2 (ru) Холодильный компрессор
AU2003212807A1 (en) Shaft damper
JP2008075656A (ja) フィードユニットを保持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2250382U (zh)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09708214B (zh) 减振结构及压缩机减振总成
CN212615239U (zh) 减振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10003744U (zh) 隔振机构
CN112096661A (zh) 船用风机减震降噪垫
CN220523162U (zh) 减振脚垫及压缩机
CN222026210U (zh) 一种压缩机用减震胶圈及压缩机
CN217271662U (zh) 减振脚垫以及温控设备
CN210128038U (zh) 扭转减振器
CN211288481U (zh) 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用阻尼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