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1637U - 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1637U
CN220811637U CN202322795063.8U CN202322795063U CN220811637U CN 220811637 U CN220811637 U CN 220811637U CN 202322795063 U CN202322795063 U CN 202322795063U CN 220811637 U CN220811637 U CN 220811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base
shell ring
main part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950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庆
王兴宇
冯文超
蔡佳冬
韩正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ourth Bureau Of Hydropower Fuq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ourth Bureau Of Hydropower Fuq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ourth Bureau Of Hydropower Fuq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ourth Bureau Of Hydropower Fuq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950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1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1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1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包括翻身底座主体,所述翻身底座主体底部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翻身底座主体底部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支腿。通过设置有翻身底座主体、铰接座、吊耳以及筒节定位板,在使用时将塔筒筒节水平放置在翻身底座主体上,并通过将配重块放置在工装横梁,确保第一限位支腿和第二限位支腿的稳定,从而确保筒节放置在翻身底座主体上的稳定性,使用一台吊车通过吊耳吊起翻身底座主体的一端以铰接座为支点转动,同时通过筒节定位板承托筒节翻身后位于底部的侧边,即可实现对塔筒筒节进行翻身工作,无需两台吊车进行筒节翻身抬吊工作,节省吊装成本,且翻身抬吊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筒筒节安装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
背景技术
风电塔筒在装设时是将单个塔筒筒节组装而成,随着塔筒安装高度的增高,需要使用吊机来吊装的筒节,而筒节运送至风电塔筒安装位置的过程中是水平放置,筒节运送到位后使用吊机进行翻身抬吊作业;
然而现有的筒节翻身抬吊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两台吊机分别吊起筒节两侧,并通过起吊高度差实现对筒节的翻身溜尾抬吊作业,存在着翻身抬吊成本较高,且翻身抬吊过程中较为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能解决需要使用两台吊机分别吊起筒节两侧,并通过起吊高度差实现对筒节的翻身溜尾抬吊作业,存在着翻身抬吊成本较高,且翻身抬吊过程中较为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包括翻身底座主体,所述翻身底座主体底部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翻身底座主体底部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支腿,所述翻身底座主体底部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支腿,所述翻身底座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筒节定位板,所述翻身底座主体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吊耳,所述翻身底座主体顶部靠近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翻身底座主体顶部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挂接耳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铰接座的底部分别和第二限位支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支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承托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支腿之间的两端和第二限位支腿之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工装横梁,所述工装横梁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配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耳在翻身底座主体的前端呈对称设置,所述筒节定位板呈弧形,所述翻身底座主体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转限位块,所述翻转限位块设置有四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节定位板的后端和翻身底座主体顶部的后端之间设置有加强纵梁,所述加强纵梁在筒节定位板的后端和翻身底座主体的顶部之间呈等间距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孔的内部插接有限位销轴,所述挂接耳板在翻身底座主体的后端呈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翻身底座主体、铰接座、吊耳以及筒节定位板,在使用时将塔筒筒节水平放置在翻身底座主体上,并通过将配重块放置在工装横梁,确保第一限位支腿和第二限位支腿的稳定,从而确保筒节放置在翻身底座主体上的稳定性,使用一台吊车通过吊耳吊起翻身底座主体的一端以铰接座为支点转动,同时通过筒节定位板承托筒节翻身后位于底部的侧边,即可实现对塔筒筒节进行翻身工作,无需两台吊车进行筒节翻身抬吊工作,节省吊装成本,且翻身抬吊安全性更高;
2、通过设置有定位孔、限位销轴和挂接耳板,在使用时将塔筒筒节吊装在翻身底座主体上后,将限位销轴插接进定位孔的内部,并使用锁链分别挂接在挂接耳板以及筒节上,即可达到将塔筒筒节限位稳定在翻身底座主体顶部的目的,确保塔筒筒节稳定放置在翻身底座主体上,同时保障翻身作业时筒节一侧与翻身底座主体连接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限位支腿;2、配重块;3、工装横梁;4、承托底座;5、第二限位支腿;6、铰接座;7、翻身底座主体;8、加强纵梁;9、筒节定位板;10、吊耳;11、挂接耳板;12、翻转限位块;13、定位孔;14、限位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请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包括翻身底座主体7,翻身底座主体7底部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座6,翻身底座主体7底部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支腿1,第一限位支腿1的顶端分别设置有承托底座4,翻身底座主体7底部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支腿5,铰接座6的底部分别和第二限位支腿5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支腿1之间的两端和第二限位支腿5之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工装横梁3,工装横梁3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配重块2,通过配重块2确保底座的稳定性,翻身底座主体7的顶部设置有呈弧形的筒节定位板9,筒节定位板9的后端和翻身底座主体7顶部的后端之间设置有加强纵梁8,且加强纵梁8在筒节定位板9的后端和翻身底座主体7的顶部之间呈等间距排列,利用加强纵梁8提高筒节定位板9与翻身底座主体7连接的结构强度,确保筒节翻身后对其进行稳定承托,翻身底座主体7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吊耳10,使用一台吊车通过吊耳10吊起翻身底座主体7的一端以铰接座6为支点转动,吊耳10在翻身底座主体7的前端呈对称设置,翻身底座主体7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转限位块12,翻转限位块12设置有四组,利用翻转限位块12限定翻转角度,避免翻身角度过大导致筒节侧翻,从而实现了对塔筒筒节进行翻身工作,且无需两台吊车进行筒节翻身抬吊工作,节省吊装成本,且翻身抬吊安全性更高;
使用时将塔筒筒节水平放置在翻身底座主体7上,并通过将配重块2放置在工装横梁3,确保第一限位支腿1和第二限位支腿5的稳定,使用一台吊车通过吊耳10吊起翻身底座主体7的一端以铰接座6为支点转动,同时通过筒节定位板9承托筒节翻身后位于底部的侧边,即可对塔筒筒节进行翻身溜尾作业;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翻身底座主体7顶部靠近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13,翻身底座主体7顶部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挂接耳板11,且挂接耳板11在翻身底座主体7的后端呈对称设置,定位孔13的内部插接有限位销轴14,将筒节吊装在翻身底座主体7上后将限位销轴14插接进定位孔13的内部,并使用锁链分别挂接在挂接耳板11以及筒节上,即可达到将塔筒筒节限位稳定在翻身底座主体7顶部的目的,确保塔筒筒节稳定放置在翻身底座主体7上,同时保障翻身作业时筒节一侧与翻身底座主体7连接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强;
使用时将塔筒筒节吊装在翻身底座主体7上后,将限位销轴14插接进定位孔13的内部,并使用锁链分别挂接在挂接耳板11以及筒节上,即可将塔筒筒节限位稳定在翻身底座主体7顶部,确保翻身作业时筒节一侧与翻身底座主体7之间连接稳定;
具体工作原理:
在使用翻身溜尾底座时,将塔筒筒节吊装在翻身底座主体7上,随后将限位销轴14插接进定位孔13的内部,并使用锁链分别挂接在挂接耳板11以及筒节上,即可将塔筒筒节限位稳定在翻身底座主体7顶部,随后将配重块2放置在工装横梁3上对底座进行稳定,随后使用一台吊车通过吊耳10吊起翻身底座主体7的一端以铰接座6为支点转动,并且通过筒节定位板9承托筒节翻身后位于底部的侧边,并且利用加强纵梁8提高筒节定位板9与翻身底座主体7连接的结构强度,确保筒节翻身后对其进行稳定承托,即可对塔筒筒节进行翻身溜尾作业,同时利用翻转限位块12限定翻转角度,避免翻身角度过大导致筒节侧翻,从而实现稳定安全低成本的塔筒筒节翻身溜尾作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包括翻身底座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底座主体(7)底部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座(6),所述翻身底座主体(7)底部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支腿(1),所述翻身底座主体(7)底部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支腿(5),所述翻身底座主体(7)的顶部设置有筒节定位板(9),所述翻身底座主体(7)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吊耳(10),所述翻身底座主体(7)顶部靠近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13),所述翻身底座主体(7)顶部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挂接耳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6)的底部分别和第二限位支腿(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支腿(1)的顶端分别设置有承托底座(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支腿(1)之间的两端和第二限位支腿(5)之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工装横梁(3),所述工装横梁(3)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配重块(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10)在翻身底座主体(7)的前端呈对称设置,所述筒节定位板(9)呈弧形,所述翻身底座主体(7)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转限位块(12),所述翻转限位块(12)设置有四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节定位板(9)的后端和翻身底座主体(7)顶部的后端之间设置有加强纵梁(8),所述加强纵梁(8)在筒节定位板(9)的后端和翻身底座主体(7)的顶部之间呈等间距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3)的内部插接有限位销轴(14),所述挂接耳板(11)在翻身底座主体(7)的后端呈对称设置。
CN202322795063.8U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 Active CN220811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5063.8U CN220811637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5063.8U CN220811637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1637U true CN220811637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4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95063.8U Active CN220811637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1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11456A1 (en) Portable Hitch-mounted Hoist Device
CN220811637U (zh) 一种单吊车筒节翻身溜尾底座
CN210908088U (zh) 铁水浇注装置
CN208732426U (zh) 一种节段梁专用多功能旋转调节吊具
CN114608383B (zh) 箭体起竖装置
CN217437508U (zh) 一种重型固体火箭箭体翻转吊具
CN109879177A (zh) 一种用于公路建设施工的高效起吊装置
CN211895842U (zh) 一种可调式移动起吊装置
JPS60178192A (ja) カウンタウエイト着脱装置
CN210140393U (zh) 一种幕墙悬空起吊炮车
CN203639113U (zh) 用于工程建设的吊装系统及其单点式翻转支架
CN220351633U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式尾吊的叉车
CN220317088U (zh) 一种起重货叉托盘吊具
CN209177898U (zh) 微型车载单立柱液压起重机
CN216583861U (zh) 一种吊装翻转装置
CN219384590U (zh) 吊具可偏载和水平旋转的折臂吊
CN218024923U (zh) 一种冷链仓储用吊装设备
CN217808389U (zh) 一种大型筒体类零件翻转机构
CN220502529U (zh) 一种风机安装用吊装平台
CN220645109U (zh) 一种多功能脚手架
CN219026554U (zh) 一种港口机械伸缩臂叉车旋转机构的支撑装置
CN219058265U (zh) 一种可拆装吊具及履带起重机
CN215249057U (zh) 一种托盘货物翻转吊具
CN215402741U (zh) 一种多功能旋转式可伸缩吊臂装置
CN214879743U (zh) 一种可调式电机吊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