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6576U - 一种输出轴打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出轴打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6576U
CN220806576U CN202322672025.3U CN202322672025U CN220806576U CN 220806576 U CN220806576 U CN 220806576U CN 202322672025 U CN202322672025 U CN 202322672025U CN 220806576 U CN220806576 U CN 220806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ll
output shaft
driving motor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720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Hengtai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Hengtai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Hengtai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zhou Hengtai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720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6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6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6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出轴打磨机,涉及输出轴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气动伸缩杆与连接板,所述定位板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夹持板,所述挤压杆的上方安装有油盒,所述气动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打磨盘。本实用新型利用把输出轴定位在固定板一侧的定位板内,通过转动摇柄使第一丝杆转动,螺纹配合,使第一螺纹套带动移动板一侧的定位板向输出轴另一侧移动夹持,通过旋转定位板两端的旋钮使第二丝杆转动,螺纹配合,使第二螺纹套带动夹持板同时向输出轴移动进行夹持固定,可根据不同尺寸大小的输出轴进行调节固定,适用性强,解决了适用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输出轴打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出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出轴打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不断发展,汽车雨刮器上输出轴加工过程中,需要打磨机对表面进行打磨工作,使表面光滑,现在的打磨机适用性差,只能对固定尺寸大小的输出轴固定和打磨工作,使用受限,造成打磨的不便,且打磨机上工作的齿盘在使用一端时间后,齿盘啮合不顺畅,导致装置的转动结构转动不顺畅,影响使用性能,从而需要工作人员定期的进行润滑,人工润滑不均匀,润滑效果差,导致润滑油的浪费,且加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轴打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输出轴打磨机不具有适用性强和自润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出轴打磨机,包括底板、气动伸缩杆与连接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一丝杆,且第一丝杆的一侧连接有摇柄,所述第一丝杆的外壁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顶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移动板的内壁均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安装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上方安装有油盒,所述油盒的底端设置有油孔,且油孔的内侧安装有油塞,所述油塞上方的外壁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安装有平移块,所述平移块的下方安装有气动伸缩杆,所述气动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打磨盘。
优选的,所述油塞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复位弹簧。
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复位弹簧的复位性,使连接板带动油塞和密封垫自动复位,实现油孔的密封。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两端的内壁均安装有第二丝杆,且第二丝杆的一端均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外壁均安装有第二螺纹套,且第二螺纹套的一侧均连接于夹持板的外壁。
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配合,使第二螺纹套可带动夹持板上下移动,便于对不同直径大小的输出轴进行夹持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板一侧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底端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活动连接。
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螺纹套移动的同时,限位块在限位槽内移动,实现对第一螺纹套限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第一伞齿,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安装有第二伞齿,且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
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啮合,机械结构稳定,使旋转结构使用性能更好。
优选的,所述平移块的内壁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且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齿轮,所述安装架的内壁安装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
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条与齿轮啮合,机械结构稳定,使平移块移动更加平稳。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下方的两端内壁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平移块的两端外壁均通过滑轮与滑槽活动连接。
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平移块移动的同时,滑轮在滑槽内移动,实现对平移块支撑限位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有油盒、挤压杆和第二伞齿,利用向油盒内装上油,当转动轴转动时,转动轴带动挤压杆同时转动,当挤压杆旋转至油塞的下方,对油塞向上挤压,油塞带动密封垫和连接板同时向上,且复位弹簧被向上拉伸,然后油盒内的润滑油通过油孔向下流到第二伞齿上,对第二伞齿进行润滑,通过啮合,使第一伞齿沾上润滑油进行润滑,使结构使用更加顺畅,实现自润滑,解决了不具有自润滑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有固定板、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利用把输出轴定位在固定板一侧的定位板内,通过转动摇柄使第一丝杆转动,螺纹配合,使第一螺纹套带动移动板一侧的定位板向输出轴另一侧移动夹持,通过旋转定位板两端的旋钮使第二丝杆转动,螺纹配合,使第二螺纹套带动夹持板同时向输出轴移动进行夹持固定,可根据不同尺寸大小的输出轴进行调节固定,适用性强,解决了适用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驱动电机;3、转动轴;4、第一伞齿;5、第二伞齿;6、定位板;7、固定板;8、打磨盘;9、第二驱动电机;10、平移块;11、第三驱动电机;12、齿轮;13、气动伸缩杆;14、齿条;15、安装架;16、移动板;17、控制面板;18、摇柄;19、第一丝杆;20、第一螺纹套;21、夹持板;22、旋钮;23、第二丝杆;24、第二螺纹套;25、油孔;26、密封垫;27、挤压杆;28、油塞;29、复位弹簧;30、连接板;31、油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输出轴打磨机,包括底板1、气动伸缩杆13与连接板30,底板1的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一丝杆19,且第一丝杆19的一侧连接有摇柄18,第一丝杆19的外壁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套20,第一螺纹套20的顶端连接有移动板16,移动板16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控制面板17,底板1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板7,固定板7和移动板16的内壁均连接有定位板6,定位板6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夹持板21,定位板6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外壁安装有挤压杆27,挤压杆27的上方安装有油盒31,油盒31的底端设置有油孔25,且油孔25的内侧安装有油塞28,油塞28上方的外壁安装有密封垫26,底板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架15,安装架15的内侧安装有平移块10,平移块10的下方安装有气动伸缩杆13,气动伸缩杆13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9,且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打磨盘8;
油塞28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30,连接板30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复位弹簧29;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通过向油盒31内装上油,当转动轴3转动时,转动轴3带动挤压杆27同时转动,当挤压杆27旋转至油塞28的下方,对油塞28向上挤压,油塞28带动密封垫26和连接板30同时向上,且复位弹簧29被向上拉伸,然后油盒31内的润滑油通过油孔25向下流到第二伞齿5上,对第二伞齿5进行润滑,通过啮合,使第一伞齿4沾上润滑油进行润滑,使结构使用更加顺畅,实现自润滑。
实施例2:定位板6两端的内壁均安装有第二丝杆23,且第二丝杆23的一端均连接有旋钮22,旋钮22的外壁均安装有第二螺纹套24,且第二螺纹套24的一侧均连接于夹持板21的外壁;
底板1一侧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第一螺纹套20的底端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活动连接;
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且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第一伞齿4,转动轴3的外壁安装有第二伞齿5,且第二伞齿5与第一伞齿4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
平移块10的内壁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11,且第三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齿轮12,安装架15的内壁安装有齿条14,且齿条14与齿轮12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
安装架15下方的两端内壁均设置有滑槽,平移块10的两端外壁均通过滑轮与滑槽活动连接;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通过把输出轴定位在固定板7一侧的定位板6内,通过转动摇柄18使第一丝杆19转动,螺纹配合,使第一螺纹套20带动移动板16一侧的定位板6向输出轴另一侧移动夹持,通过旋转定位板6两端的旋钮22使第二丝杆23转动,螺纹配合,使第二螺纹套24带动夹持板21同时向输出轴移动进行夹持固定,可根据不同尺寸大小的输出轴进行调节固定,适用性强。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把输出轴夹持在定位板6之间,通过气动伸缩杆13工作使打磨盘8下降至输出轴表面,通过第二驱动电机9工作使打磨盘8转动对输出轴表面进行打磨,通过第三驱动电机11工作使齿轮12转动,通过齿轮12与齿条14啮合,使齿轮12带动平移块10在安装架15下方左右移动,带动打磨盘8左右移动进行打磨,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工作使第一伞齿4转动,通过第一伞齿4与第二伞齿5啮合,使第二伞齿5带动转动轴3一侧的定位板6转动,通过定位板6带动输出轴转动进行全方位打磨;
第一创新点实施步骤:
第一步:通过把输出轴定位在固定板7一侧的定位板6内,通过转动摇柄18使第一丝杆19转动,螺纹配合,使第一螺纹套20带动移动板16一侧的定位板6向输出轴另一侧移动夹持;
第二步:通过旋转定位板6两端的旋钮22使第二丝杆23转动,螺纹配合,使第二螺纹套24带动夹持板21同时向输出轴移动进行夹持固定,可根据不同尺寸大小的输出轴进行调节固定,适用性强。
第二创新点实施步骤:
第一步:通过向油盒31内装上油,当转动轴3转动时,转动轴3带动挤压杆27同时转动,当挤压杆27旋转至油塞28的下方,对油塞28向上挤压;
第二步:然后油塞28带动密封垫26和连接板30同时向上,且复位弹簧29被向上拉伸,然后油盒31内的润滑油通过油孔25向下流到第二伞齿5上,对第二伞齿5进行润滑,通过啮合,使第一伞齿4沾上润滑油进行润滑,使结构使用更加顺畅,实现自润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输出轴打磨机,包括底板(1)、气动伸缩杆(13)与连接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一丝杆(19),且第一丝杆(19)的一侧连接有摇柄(18),所述第一丝杆(19)的外壁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套(20),所述第一螺纹套(20)的顶端连接有移动板(16),所述移动板(16)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控制面板(17),所述底板(1)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和移动板(16)的内壁均连接有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夹持板(21),所述定位板(6)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的外壁安装有挤压杆(27),所述挤压杆(27)的上方安装有油盒(31),所述油盒(31)的底端设置有油孔(25),且油孔(25)的内侧安装有油塞(28),所述油塞(28)上方的外壁安装有密封垫(26),所述底板(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的内侧安装有平移块(10),所述平移块(10)的下方安装有气动伸缩杆(13),所述气动伸缩杆(13)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9),且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打磨盘(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出轴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塞(28)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30),所述连接板(30)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复位弹簧(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出轴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6)两端的内壁均安装有第二丝杆(23),且第二丝杆(23)的一端均连接有旋钮(22),所述旋钮(22)的外壁均安装有第二螺纹套(24),且第二螺纹套(24)的一侧均连接于夹持板(21)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出轴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侧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螺纹套(20)的底端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出轴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且第一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第一伞齿(4),所述转动轴(3)的外壁安装有第二伞齿(5),且第二伞齿(5)与第一伞齿(4)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出轴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块(10)的内壁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11),且第三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齿轮(12),所述安装架(15)的内壁安装有齿条(14),且齿条(14)与齿轮(12)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出轴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5)下方的两端内壁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平移块(10)的两端外壁均通过滑轮与滑槽活动连接。
CN202322672025.3U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输出轴打磨机 Active CN220806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2025.3U CN220806576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输出轴打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2025.3U CN220806576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输出轴打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6576U true CN220806576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1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72025.3U Active CN220806576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输出轴打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6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38454U (zh) 用于抛光的真空玻璃修复装置
CN220806576U (zh) 一种输出轴打磨机
CN210546026U (zh) 一种管道加工自动刷油漆装置
CN109226140B (zh) 一种物料桶清洁装置
CN211940155U (zh) 一种hdi预聚体胶辊生产用成型设备
CN220178894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用去毛刺机构
CN117169009A (zh) 一种线缆扭转试验机
CN111015481A (zh) 一种新型抛光机
CN20938045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轧辊激光纳米强化层表面抛光装置
CN112893011A (zh) 一种硅胶点胶设备及其点胶方法
CN220944536U (zh) 一种金属管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20162171U (zh) 一种夹持式固定组组件
CN110561210B (zh) 一种用于抛光的真空玻璃修复装置
CN21780850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维修辅助装置
CN219747481U (zh) 一种金属制品修理用抛光装置
CN214213359U (zh) 一种金属制品生产用抛光装置
CN220699123U (zh) 一种钣金加工打磨装置
CN218964955U (zh) 一种可灵活旋转的工作台
CN221088398U (zh) 一种阀门加工用外表毛刺处理装置
CN219853917U (zh) 一种管材加工用切口抛光装置
CN213702953U (zh) 一种用于机械零件生产用的自动组装机
CN217394559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CN215696052U (zh) 一种工程塑料表面自动处理生产线
CN220806805U (zh) 一种精密金属加工的抛光装置
CN220993990U (zh)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